年底了,广西 煤电产能各城市去产能任务完成得怎样了

> 去产能持续推进 钢煤价格不会单边上涨
去产能持续推进 钢煤价格不会单边上涨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7月份,钢铁去产能已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1.28亿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
■本报记者&杜雨萌&
今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同样也是钢铁、煤炭去产能的攻坚之年。近日,国家局长宁吉喆表示,&在去年去产能任务目标超额完成的基础上,今年去产能目标将如期完成。&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7月份,钢铁去产能已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1.28亿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
&整体来看,各地对于去产能政策执行的效果较好,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也在持续深度推进。在这之中,既有行政力量的推力,也有市场力量的拉力,尤其是国有企业占多数的钢铁行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国有企业改革与去产能工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如国企改革通过兼并重组可以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为去产能提供了更加市场化的手段。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钢铁、煤炭去产能的不断深入,积极成效也在不断显现。以煤炭行业为例,一是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今年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14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03.1亿元。二是行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煤矿违规新增产能基本未再发生,违法违规建设和超能力生产得到有效遏制,煤炭市场秩序得到有力规范。三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优质产能加快释放,资源开采和供应逐步向资源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安全保障程度高的晋陕蒙等地区集中,产业持续优化升级。四是经济社会风险逐步缓解。煤炭企业资产状况呈现好转,一些不良或潜在不良资产转为优良,融资能力明显增强,银行欠债、客户欠款、工人欠薪、社保欠费、安全欠账、技改创新投入不足等矛盾和问题明显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钢铁、煤炭的行业格局得到明显改善,对应的产品价格也在持续上涨,那么,这是否会对去产能增加难度呢?
在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看来,价格的上涨不会给去产能增加难度,因为去产能目标早在制定五年目标时就已确定。总的来说,去产能的困难不是化解去产能任务本身,而是化解去产能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如人员安置、债务处置、转型升级等。
&虽然去产能工作已进入&后时代&,但压力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此前由行政主导的力量将会被弱化,后续去产能更多地是要靠市场化的力量,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淘汰落后产能。&刘向东认为,价格的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去产能的难度,但市场的力量不会让价格出现单边上涨。
新华金融客户端:权威财讯尽在“掌握”,扫码或长按二维码下载
[责任编辑:赵鼎]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各省市钢铁去产能计划情况汇总西本新干线
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各省市钢铁去产能计划情况汇总
来源:西本新干线
摘要: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各省市钢铁去产能计划情况汇总
2016年去产能目标(万吨)
“十三五”期间去产能目标(万吨)
注:以上表格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及钢铁央企相关供给侧改革或去产能公开资料整理,带*的“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为2016年计划。
相关链接 &&
& & & & & & & &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日排行周排行总排行
您认为下周(10月23日-10月27日)沪优质螺纹价格走势:
大幅上涨,涨幅大于100元/吨;上涨,涨幅介于30-100元/吨之间;小幅调整,价格波动幅度30元/吨以内;下跌,跌幅介于30-100元/吨之间;大幅下跌,跌幅大于100元/吨。
西本新干线 版权所有 苏B1-
建议分辨率: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加入西本PM经理团队
你就是 联合创始人您当前的位置 :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西篇】广西贺州:以钢铁业去产能为契机倒逼工业转型升级
作者:骆怡
关键词:示范区 钢铁产业 主阵地 十三五 钢铁业
[提要]  记者在贺州最大的工业园区DD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看到,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
经过努力,包括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在内的贺州市5大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和园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逼出一方新天地
   DD贺州以钢铁业去产能为契机倒逼工业转型升级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怡 通讯员 杨小琴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全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为5000万吨左右。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贺州市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目前已有6家钢铁企业“拆炉”停产,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于2014年4月成立,前身是信都工业区。按照2014年7月自治区赋予贺州“发挥向东开放的排头兵作用,把贺州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的新定位,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成为贺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
   示范区成立之前,信都工业区规模仅为5.5平方公里,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长期以来,钢铁产业是八步区乃至贺州工业的强力支撑。”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黄明勇告诉记者,仅去年示范区内4家规上钢铁企业的工业产值就超过1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左右,缴纳各种税费超1亿元。
   “但是,钢铁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另外,由于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我们的增长后劲明显不足。”黄明勇认为,钢铁产业去产能,会倒逼园区工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就要摆脱对钢铁产业的依赖,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大项目支撑的局面。为此,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确定了发展新思路:打造“生态陶瓷、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机械制造”三大核心产业基地,并形成三大产业集群。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
   今年,示范区首先从园区规划入手,请来专业团队对示范区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确定了“一区多园、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总规划用地扩大至50平方公里,保障工业发展空间。
   其次,贺州市下大力气抓项目建设,把2017年定为“园区建设年”,八步区也相应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园区服务企业。
   5月3日,记者来到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的纯一生态陶瓷项目工地。项目工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占地2400多亩,投资40多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年上缴税收3亿元,解决1万人就业。项目推进速度很快,去年3月开始平整土地,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年底就可以试投产。
   贺州市还狠抓招商引资。最近,一家3D装配式建筑企业签约落户该市,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5条标准3D定制板墙式绿色建筑生产流水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总产值达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火热的项目建设场景让人看到了希望。今年一季度,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共引进项目6个,总投资13亿元。目前示范区统筹推进重点项目43项,总投资约218亿元。
   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变化,是贺州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贺州市工信委了解到,该市去年以来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关联配套产业,构建起以碳酸钙、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为龙头的电力、林产、矿业、电子、新材料等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记者在贺州最大的工业园区DD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看到,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该园区今年继续以升级碳酸钙产业为主线,打造中国石材碳酸钙新材料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生产基地、人造岗石生产基地。目前,园区内天然板材、新型粉体、岗石等产业布局已经完成,形成了完善的循环产业链。
   经过努力,包括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在内的贺州市5大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和园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一季度,贺州市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186.3%,全区排名第一。
责任编辑:王海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当前位置: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西篇】广西贺州:以钢铁业去产能为契机倒逼工业转型升级
记者在贺州最大的工业园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看到,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
逼出一方新天地
——贺州以钢铁业去产能为契机倒逼工业转型升级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怡 通讯员 杨小琴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全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为5000万吨左右。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贺州市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目前已有6家钢铁企业“拆炉”停产,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于2014年4月成立,前身是信都工业区。按照2014年7月自治区赋予贺州“发挥向东开放的排头兵作用,把贺州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的新定位,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成为贺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
示范区成立之前,信都工业区规模仅为5.5平方公里,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长期以来,钢铁产业是八步区乃至贺州工业的强力支撑。”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黄明勇告诉记者,仅去年示范区内4家规上钢铁企业的工业产值就超过1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左右,缴纳各种税费超1亿元。
“但是,钢铁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另外,由于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我们的增长后劲明显不足。”黄明勇认为,钢铁产业去产能,会倒逼园区工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就要摆脱对钢铁产业的依赖,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大项目支撑的局面。为此,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确定了发展新思路:打造“生态陶瓷、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机械制造”三大核心产业基地,并形成三大产业集群。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
今年,示范区首先从园区规划入手,请来专业团队对示范区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确定了“一区多园、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总规划用地扩大至50平方公里,保障工业发展空间。
其次,贺州市下大力气抓项目建设,把2017年定为“园区建设年”,八步区也相应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园区服务企业。
5月3日,记者来到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的纯一生态陶瓷项目工地。项目工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占地2400多亩,投资40多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年上缴税收3亿元,解决1万人就业。项目推进速度很快,去年3月开始平整土地,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年底就可以试投产。
贺州市还狠抓招商引资。最近,一家3D装配式建筑企业签约落户该市,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5条标准3D定制板墙式绿色建筑生产流水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总产值达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火热的项目建设场景让人看到了希望。今年一季度,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共引进项目6个,总投资13亿元。目前示范区统筹推进重点项目43项,总投资约218亿元。
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变化,是贺州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贺州市工信委了解到,该市去年以来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关联配套产业,构建起以碳酸钙、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为龙头的电力、林产、矿业、电子、新材料等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记者在贺州最大的工业园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看到,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该园区今年继续以升级碳酸钙产业为主线,打造中国石材碳酸钙新材料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生产基地、人造岗石生产基地。目前,园区内天然板材、新型粉体、岗石等产业布局已经完成,形成了完善的循环产业链。
经过努力,包括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在内的贺州市5大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和园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一季度,贺州市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186.3%,全区排名第一。
[责任编辑:王凌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 煤电产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