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食品包装机器产品必须有产品标准号吗

您的位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11:36:00来源:食品商务网
下载地址:
本标准代替GB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本标准与&GB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
——修改了预包装食品和生产日期的定义,增加了规格的定义,取消了保存期的定义;
——修改了食品添加剂的标示方式;
——增加了规格的标示方式;
——修改了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的标示方式;
——修改了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小于1.8mm时的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积;
——增加了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时的推荐标示要求;
——修改了附录A中最大表面面积的计算方法;
——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C。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本标准不适用于为预包装食品在储藏运输过程中提供保护的食品储运包装标签、散装食品和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
2术语和定义
2.1预包装食品
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2.2食品标签
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
2.4生产日期(制造日期)
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净含量和内含件数关系的表述。
2.7主要展示版面
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上容易被观察到的版面。
3.1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3.2应清晰、醒目、持久,应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
3.3应通俗易懂、有科学依据,不得标示封建迷信、色情、贬低其他食品或违背营养科学常识的内容。
3.4应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3.5不应直接或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3.6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3.7不应与食品或者其包装物(容器)分离。
3.8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商标除外)。具有装饰作用的各种艺术字,应书写正确,易于辨认。
3.8.1可以同时使用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大于相应汉字。
3.8.2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商标、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商标除外)。
3.9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cm2时(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见附录A),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
3.10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注。
3.11若外包装易于开启识别或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内包装物(容器)上的所有强制标示内容或部分强制标示内容,可不在外包装物上重复标示相应的内容;否则应在外包装物上按要求标示所有强制标示内容。
4.1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内容
4.1.1一般要求
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4.1.2食品名称
4.1.2.1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4.1.2.1.1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的名称。
4.1.2.1.2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4.1.2.2标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标示4.1.2.1规定的名称。
4.1.2.2.1当“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词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4.1.2.2.2当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因字号或字体颜色不同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时,也应使用同一字号及同一字体颜色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4.1.2.3为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或食品名称后附加相应的词或短语。如干燥的、浓缩的、复原的、熏制的、油炸的、粉末的、粒状的等。
4.1.3配料表
4.1.3.1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表,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应按4.1.2的要求标示具体名称,食品添加剂按照4.1.3.1.4的要求标示名称。
4.1.3.1.1配料表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为引导词。当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分(如酒、酱油、食醋等发酵产品)时,可用“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代替“配料”、“配料表”,并按本标准相应条款的要求标示各种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不需要标示。
4.1.3.1.2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4.1.3.1.3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不包括复合食品添加剂),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随后将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在括号内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当某2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4.1.3.1.4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GB2760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可以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标示形式见附录B)。在同一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选择附录B中的一种形式标示食品添加剂。当采用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和国际编码的形式时,若某种食品添加剂尚不存在相应的国际编码,或因致敏物质标示需要,可以标示其具体名称。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不包括其制法。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25%的复合配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若符合GB2760规定的带入原则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起工艺作用的,不需要标示。
4.1.3.1.5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水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在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他挥发性配料不需要标示。
4.1.3.1.6可食用的包装物也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原始配料,国家另有法律法规规定的除外。
4.1.3.2下列食品配料,可以选择按表1的方式标示。
4.1.4配料的定量标示
4.1.4.1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4.1.4.2如果在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较低或无时,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在成品中的含量。
4.1.4.3食品名称中提及的某种配料或成分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不需要标示该种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4.1.5净含量和规格
4.1.5.1净含量的标示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标示形式参见附录C)。
4.1.5.2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按以下形式标示包装物(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
a)液态食品,用体积升(L)(&l)、毫升(&mL)(&ml),或用质量克(g)、千克(kg);
b)固态食品,用质量克(&g)、千克(&kg);
c)半固态或黏性食品,用质量克(g)、千克(kg)或体积升(L)(l)、毫升(mL)(ml)。
4.1.5.3净含量的计量单位应按表&2标示。
4.1.5.4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4.1.5.5净含量应与食品名称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标示。
4.1.5.6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且固相物质为主要食品配料时,除标示净含量外,还应以质量或质量分数的形式标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标示形式参见附录C)。
4.1.5.7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单件预包装食品时,大包装在标示净含量的同时还应标示规格。
4.1.5.8规格的标示应由单件预包装食品净含量和件数组成,或只标示件数,可不标示“规格”二字。单件预包装食品的规格即指净含量(标示形式参见附录C)。
4.1.6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4.1.6.1应当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能够承担产品安全质量责任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下列要求予以标示。
4.1.6.1.1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应标示各自的名称和地址。
4.1.6.1.2不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的分公司或集团公司的生产基地,应标示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或仅标示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及产地,产地应当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地市级地域。
4.1.6.1.3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的,应标示委托单位和受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或仅标示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及产地,产地应当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地市级地域。
4.1.6.2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的联系方式应标示以下至少一项内容:电话、传真、网络联系方式等,或与地址一并标示的邮政地址。
4.1.6.3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如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不标示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4.1.7日期标示
4.1.7.1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应标示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标示形式参见附录C)。
4.1.7.2当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单件预包装食品时,外包装上标示的保质期应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计算。外包装上标示的生产日期应为最早生产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外包装形成销售单元的日期;也可在外包装上分别标示各单件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1.7.3应按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如果不按此顺序标示,应注明日期标示顺序(标示形式参见附录C)。
4.1.8贮存条件
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标示贮存条件(标示形式参见附录C)。
4.1.9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标示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标示形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4.1.10产品标准代号
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代号和顺序号。
4.1.11其他标示内容
4.1.11.1辐照食品
4.1.11.1.1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
4.1.11.1.2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
4.1.11.2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1.11.3营养标签
4.1.11.3.1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应当标示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标示方式按照GB13432执行。
4.1.11.3.2其他预包装食品如需标示营养标签,标示方式参照相关法规标准执行。
4.1.11.4质量(品质)等级
食品所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已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应标示质量&(品质)等级。
4.2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内容
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按照
4.1项下的相应要求标示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其他内容如未在标签上标注,则应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
4.3标示内容的豁免
4.3.1下列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
4.3.2当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cm2时(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见附录A),可以只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4.4推荐标示内容
根据产品需要,可以标示产品的批号。
4.4.2食用方法
根据产品需要,可以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食用方法、烹调方法、复水再制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
4.4.3致敏物质
4.4.3.1以下食品及其制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果用作配料,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
a)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
b)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
c)鱼类及其制品;
d)蛋类及其制品;
e)花生及其制品;
f)大豆及其制品;
g)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
h)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4.4.3.2如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上述食品或其制品,宜在配料表临近位置加以提示。
按国家相关规定需要特殊审批的食品,其标签标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A.1长方体形包装物或长方体形包装容器计算方法
长方体形包装物或长方体形包装容器的最大一个侧面的高度(
cm)乘以宽度(&cm)。
A.2圆柱形包装物、圆柱形包装容器或近似圆柱形包装物、近似圆柱形包装容器计算方法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高度(&cm)乘以圆周长(&cm)的40%。
A.3其他形状的包装物或包装容器计算方法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总表面积的&40%。
如果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有明显的主要展示版面,应以主要展示版面的面积为最大表面面积。
包装袋等计算表面面积时应除去封边所占尺寸。瓶形或罐形包装计算表面面积时不包括肩部、颈部、顶部和底部的凸缘。
食品添加剂在配料表中的标示形式
B.1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
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柠檬黄),葡萄糖浆,丙二醇脂肪酸酯,卡拉胶,瓜尔胶,胭脂树橙,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2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国际编码
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乳化剂(322,476),食用香精,着色剂(102)),葡萄糖浆,乳化剂(477),增稠剂(407,412),着色剂(160b),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3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具体名称
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乳化剂(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着色剂(柠檬黄)),葡萄糖浆,乳化剂(丙二醇脂肪酸酯),增稠剂(卡拉胶,瓜尔胶),着色剂(胭脂树橙),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4建立食品添加剂项一并标示的形式
B.4.1一般原则
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营养强化剂、食用香精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可在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非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食品添加剂项在配料表中的标注顺序由需纳入该项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总重量决定。
B.4.2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
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柠檬黄),葡萄糖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卡拉胶,瓜尔胶,胭脂树橙),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4.3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国际编码
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乳化剂(322,476),食用香精,着色剂(102)),葡萄糖浆,食品添加剂(乳化剂(477),增稠剂(407,412),着色剂(160b)),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4.4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具体名称
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乳化剂(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着色剂(柠檬黄)),葡萄糖浆,食品添加剂(乳化剂(丙二醇脂肪酸酯),增稠剂(卡拉胶,瓜尔胶),着色剂(胭脂树橙)),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部分标签项目的推荐标示形式
本附录以示例形式提供了预包装食品部分标签项目的推荐标示形式,标示相应项目时可选用但不限于这些形式。如需要根据食品特性或包装特点等对推荐形式调整使用的,应与推荐形式基本涵义保持一致。
C.2净含量和规格的标示
为方便表述,净含量的示例统一使用质量为计量方式,使用冒号为分隔符。标签上应使用实际产品
适用的计量单位,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空格或其他符号作为分隔符,便于识读。
C.2.1单件预包装食品的净含量(规格)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450g;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25克(200克+送25克);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赠25克;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25)克。
C.2.2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以“糖水梨罐头”为例):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425克沥干物(或固形物或梨块):不低于255克(或不低于60%)。
C.2.3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类的预包装食品时,净含量和规格均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40克×5;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5×40克;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5×40克);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40克×5);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5件);
净含量:200克规格:5×40克;
净含量:200克规格:40克×5;
净含量:200克规格:5件;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100克+&50克×2);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80克×2+40克);
净含量:200克规格:100克+&50克×2;
净含量:200克规格:80克×2+40克。
C.2.4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类的预包装食品时,净含量和规格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A产品40克×3,B产品40克×2);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200克(40克×3,40克×2);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100克&A产品,50克×2B产品,50克C产品;
净含量(或净含量/规格):A产品:100克,B产品:50克×2,C产品:50克;
净含量&/规格:100克(A产品),50克×2(B产品),50克(C产品);
净含量/规格:A产品100克,B产品50克×2,C产品50克。
C.3日期的标示
日期中年、月、日可用空格、斜线、连字符、句点等符号分隔,或不用分隔符。年代号一般应标示4位数字,小包装食品也可以标示2位数字。月、日应标示2位数字。
日期的标示可以有如下形式:
20日3月2010年;3月20日2010年;
(月/日/年):03 /20/10。
C.4保质期的标示
保质期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
最好在……之前食(饮)用;……之前食(饮)用最佳;……之前最佳;
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饮)用最佳……;
保质期(至)……;保质期××个月(或××日,或××天,或××周,或×年)。
C.5贮存条件的标示
贮存条件可以标示“贮存条件”、“贮藏条件”、“贮藏方法”等标题,或不标示标题。
贮存条件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
常温(或冷冻,或冷藏,或避光,或阴凉干燥处)保存;
××-××℃保存;
请置于阴凉干燥处;
常温保存,开封后需冷藏;
温度:≤××℃,湿度:≤××%。
编辑: 007 标签:
无铅松花蛋为表明铅含量是否违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第4.1.4.2要求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商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食品商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食品商务网资讯频道联系。联系电话:8
相关栏目资讯
相关行业资讯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8:30-17:30预包装食品违反企业标准――有的能处罚,有的不能处罚!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预包装食品违反企业标准――有的能处罚,有的不能处罚!
信息来源:FDA&&&&&&&&&&&发布时间: &&
同行“乱世佳人”问:“在流通环节抽检的玉米羹,经检验机构按企标检验,判定大肠菌群不合格。同批次出厂自检合格,企标可否做处罚依据吗?”
1、《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安全标准。”
2、《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制定。”
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是生产食品的企业自己制定的,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在企业内部适用的食品安全标准,属于企业标准的范畴。虽然,该企业标准是该玉米羹的执行标准,对企业自身而言具有强制性,但是,它不是食品安全标准,不可做法处罚依据。
4、违反企业标准能处罚的有:《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食品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假如,该玉米羹标注的蛋白质等营养指标违法了企业标准(低于企业标准标注标识),可以按违反标签说明书的真实性要求处罚。
5、《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三)项兜底条款中,(1)无企业标准说明;(2)也未见违反法定要求的其他法条――见食品安全法释义。
6、因此,您提出的大肠菌群超标,违反企业标准之事,不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处罚。
& 浏览次数:1597
  杂志近期的活动预告及工作总结,主要是在编辑出版每期杂志之外的宣传与推广活动,借此向食品从业人员展示食品行业风貌,了解食品行业发展,我们的最突出特点是:提前预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可以接受读者的监督与指导!
  《食品工业科技》杂志每期一百余篇科技文章,一年上千篇内容,您需要哪一篇?阅读文摘要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一年有上百个与食品相关的展览会,各展会时间跨度长,地点分布广,您知道哪个更专业?哪个更合适您?我们是您的探路先锋。
  法治社会最重要的是依法办事,了解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有章可循,“政策法规”能够帮助您!
  研讨会,科技论坛是探讨科技发展,传播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面对面的沟通更能将理讲透辨清,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读者来信,专家释疑,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永定门外沙子口路70号
邮编:100075
电话: 010-275896
传真:010-预包装食品未标明质量等级是否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我的图书馆
预包装食品未标明质量等级是否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案情】
  2015年8月,石某在湖南某知名大型超市购买了某食品公司生产的腊耳朵、腊瘦肉条、腊肉等食品,上述产品标签均未标明质量(品质)等级。石某认为上述产品系不符合质量等级的产品或等外品,属于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遂将该超市及食品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返回购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金。
  【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食品外包装上标签标注的不规范不能等同于食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生产者和销售者只要能证明该食品本身质量合格,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另一种意见认为,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注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未按规定标明质量等级,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理应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
  【评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预包装食品未按规定标明质量等级属于不合格商品
  食品的质量等级直接反映产品质量,未按法律规定标明质量等级的食品会对消费者造成一定误导。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第4.1.11.4规定,食品所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已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应标示质量(品质)等级。由此可见,只要是食品所执行的产品标准明确规定质量等级的,都必须在该食品外包装上予以标示。国家质检总局《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三条也明确规定,食品执行的标准明确要求标注食品的质量等级、加工工艺的,应当相应地予以标明。本案中所涉系列食品外包装标签标明产品执行标准为:DB43/116,该标准系地方标准,其第8.1.1条规定:“产品标签应当完整,标注内容应当包括产品质量等级。”因此,该系列食品未按法律规定标明质量等级,其外包装标注不符合食品安全有关的标签、标识的要求,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商品。2015年10月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更对食品的标签、说明书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其中第二十六条第(四)项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卫生、营养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2.超市对所售商品的质量具有审核和保障义务
  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商品,与超市之间形成了一种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超市必须保证其所售商品质量合格,否则就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超市对其进货的商品负有检验义务,超市在审核商品的质量时,既要审核商品本身质量,也须审核商品的标签、说明书等是否符合规范,尤其对于预包装食品,其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级、营养成分等内容往往与其卫生、营养和质量情况挂钩。该案被告超市作为专业的大型销售商,应当具备固有的产品质量检验体系,且应熟知并遵守法律法规对商品质量、商品标签、商品宣传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在进货时依法对进货商品进行检验,并尽到必要的审核义务。如果其不作为,则可以认定是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主张赔偿。
  3.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注规定的宣传
  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仅知道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简单信息,而对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食品成分、食品添加剂和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等知之甚少。产品的外观标识,尤其是预包装食品的外观标识是对产品质量状况的直接说明,外观标识是否全面、规范是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重要方面,只有严格规范产品的外观标识,才能更好地督促生产者安全生产,同时也能让消费者在维权时能够有据可依、有迹可循。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传,让广大消费者了解、熟悉食品安全标准的详细内容,进一步提升甄别优劣的能力,从而使不合格产品失去市场空间。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责任编辑:刘博晓
馆藏&1075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品包装机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