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按劳分配的对象忽略了市场因素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谈谈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下载积分:1318
内容提示:谈谈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10|
上传日期: 00:01:1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31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谈谈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关注微信公众号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扫描二维码打开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丁堡骏: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的博弈研究
用微信扫二维码
用微信扫二维码
  [提要]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方式具有多样性,按劳分配应当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劳动主体、不同的劳动方式所创造的价值链有长短之分、价值量有大小之分。剩余价值具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剩余价值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从理论上讲,是可以计量的,也是可以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各个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各种生产因素之间进行分配的。但是,从实际操作上讲,宏观剩余价值则是不可能进行计量操作的,它必须转形为微观剩余价值才具有可操作性。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在微观剩余价值分配领域里的主次地位,决定于所有者与劳动者博弈双方的力量比较以及宏观分配政策调整程度。按劳分配方式及其位次的确定,决定于各层次劳动者博弈多方的力量比较、所有者的价值偏好以及宏观分配政策调整程度。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主体作用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为更有效地推进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较优统一,应当建立高灵敏度、高合理度、高效力度的宏观分配政策调整机制。
  [关键词] 按劳分配;宏观剩余价值;微观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分享;主体作用;博弈分析;政策调整
  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研究,其根本目的是要合理解决剩余价值分配问题。以往学术界按劳分配只局限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郭元曦、乌家培等,1986),也有不少学者将其定位于个人收入(李向前等,2001)。这些研究和观点都忽视了&按劳分配&的真谛。我们认为,把按劳分配定位于个人收入,颠倒了按劳分配与个人收入的因果关系,因为个人收入是分配的结果,而不是相反。而把按劳分配只局限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活动绝大部分不是以实物形式而是以价值形式进行完成的,个人所需要的生活消费品要拿分配到的货币到市场上去购买。更重要的是劳动者进行劳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劳动力价值,而且是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者不仅可以把分享到的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也可以用于储蓄、投资入股、投资办企业等非生活消费性支出。值得可喜的是,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按劳分配的实质意义是按劳动者劳动付出的多少和劳动成果取得的多少来分配剩余价值(彭鹏翔,1996)。然而,对按劳分配的关键内容&&按劳分配如何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问题,至今仍尚未见有人做过深入探讨。
  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认清在微观经济运行中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位次关系、按劳分配不同方式的位次关系是由谁决定和如何决定的,找准微观经济领域剩余价值的合理分配结构和竞争机理,是适时从宏观上作出切实有效的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整政策,从而达到效率与公平的较优统一的客观需要。本文拟从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入手,着重探讨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的博弈分析,研究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领域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意义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剩余价值分配宏观调整政策建议。
  一、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及适应场域分析
  在一个非产品经济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按劳分配原则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呢?是不是按个人劳动时间或劳动强度来分配为*10的呢?分配给个人的仅仅是个人生活消费品吗?对于前两个问题,尽管以往理论界探讨的很多,但尚有待于深化。对于后一个问题,以往理论界极少涉及探讨,但这一问题却极为重要,它关系到按劳分配实现方式。
  诚然,马克思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学说,分配对象是个人生活消费品。但是,这是以下列三个条件假定为前提的:一是以剩余价值的产生、分配、占有以及消亡为红线,贯穿于《资本论》之全书,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分配&&按资分配;剩余价值的占有&&全部由投资者(资本家)占为已有,剩余价值的消亡&&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直至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剩余价值,消灭剥削,实行按劳分配直至按需分配。二是以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为假定条件,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①。由于实行产品经济制度,消灭商品,消灭价值,消灭剩余价值,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价值分配问题,对劳动者个人所分配的只能是实物形式&&个人消费品。三是以社会直接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假定条件,马克思谈到按劳分配问题时曾这样写道 &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 ② &。基于生产资料全部由整个社会所直接占有,劳动者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于是对劳动者个人所分配的也只能是生活消费资料。一旦离开了这三个假定条件,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将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典型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制度下,资本家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工资只是支付给劳动者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这种补偿费,就是马克思所指的用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必要费用,也就是劳动力价值让渡的补偿。正是资本主义企业对于支付给劳动者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工资是按照劳动力价值分配(即按照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必要费用来分配劳动者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的,于是,我国有些研究者认为:资本主义企业倒真做到了&按劳分配& ③。不过,我认为在此有两点值得指出:在典型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存在着&按劳分配&,但这是一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是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投资者(资本家)占有全部剩余价值,&按劳分配&不能进入剩余价值的分配领域,这是*5的不公平。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为了缓和劳动矛盾,纷纷提出企业职工&分享利润&的口号。当今风靡全球的&人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职工对企业所创造剩余价值的分享④。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做法,客观上都是承认劳动对剩余价值的部分所有权、分享权,都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的分配领域。但是,同样值得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主要是实行&按资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按劳分配之所以只限于个人生活消费品的分配,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要求由社会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它不允许个人收入除了用于生活消费以外还有剩余转化为资本。因此,国民收入首先由政府分割为积累、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然后个人生活消费品再实行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可,并日益重视和讲求剩余价值;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劳动者进行经营劳动和生产劳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劳动力价值即劳动力价值耗费的补偿,而且是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劳动力价值的增值&⑤;非但可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而且还有权决定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当然需要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劳动者不仅可以把分享到的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也可以用于储蓄、投资入股、投资办企业等非生活消费性支出。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劳动者投入企业资本股份按比例分享剩余价值,但这是按资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二是依据劳动者提供给企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剩余价值分配,这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原则在新价值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层次有两个:一是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v实行按劳分配;二是对剩余价值m的一部分实行按劳分配。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包括劳动者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v和剩余价值m的一部分两个方面内容。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按劳分配实现方式及其适应场域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是多样性的,对此,理论界和实践界是基本上没有异议的。然而,以往理论界对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在类型分析上却是有失全面和深度的,尤其是在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适应场域研讨上则更加缺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如下10种:一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如学历工资制、职称工资制、技能工资制。二是按劳动时间分配,如计时工资制。三是按劳动年限分配,如工龄工资制。四是按劳动岗位分配,如职务工资制、岗位工资制。五是按劳动数量分配,如计件工资制。六是按劳动质量分配,如产品质量工资制。七是按劳动收益分配,如营业收入工资制、销售收入工资制。八是按劳动效益分配,如利润工资制。九是按劳动力支出的多重因素分配,如技能岗位结构工资制。十是按劳动力的支出质量和使用效果分配,如岗位绩效结构工资制、技能绩效结构工资制、岗位技能绩效结构工资制。
  上述10种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内在特性和效用机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适应场域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只有将其放在与劳动者层次、分配对象、分配政策相适应的场域之内,使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才能产生应有的较大积极效能。
  那么,上述这10种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适应场域如何呢?大体可以表达如下:
  (1)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它比较适应于劳动力付出的价值补偿v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学历工资制、职称工资制、技能工资制,以及这几种形式的不同组合。
  (2)按劳动时间分配。它比较适应于按部就班岗位以及劳动绩效计量无法妥善解决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计时工资制。
  (3)按劳动年限分配它比较适应于企业稳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人才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工龄工资制。
  (4)按劳动岗位分配。它比较适应于不同岗位对企业贡献度差异明显得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职务工资制、岗位工资制。
  (5)按劳动数量分配。它比较适应于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计件工资制
  (6)按劳动质量分配。它比较适应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而对企业产品销售负面影响较大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产品质量工资制。
  (7)按劳动收益分配。它比较适应于营业收入利润率较高、销售收入利润率较高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营业收入工资制、销售收入工资制。
  (8)按劳动效益分配它比较适应于盈利水平较高且竞争激烈企业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利润工资制。
  (9)按劳动力支出的多重因素分配。它比较适应于非竞争性企业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技能岗位结构工资制。
  (10)按劳动力的支出质量和使用效果分配。它比较适应于劳动岗位贡献差异较大、技能贡献差异较大、劳动成果差异较大的分配领域。在这类分配领域,可以实行岗位绩效结构工资制、技能绩效结构工资制、岗位技能绩效结构工资制。 & 二、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及位次关系的博弈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也同样具有不同的地位及经济利益。各方为了争取提高自身应有的地位和经济利益,必然会展开权益性博弈。考察和认识按劳分配位次关系的运动变化,或许从各方之间所展开的权益性博弈路径进入,更能获得预期效果。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同样具有不同的地位及经济利益,这是由企业所有权主体结构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权主体结构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主要分析5种所有权主体结构形式的按劳分配博弈问题。
  (一)在私营独资企业里,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生产者不拥有企业所有权,则所有者具有绝对的信息偏在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企业只是企业主与生产者两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主兼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双重身份,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拥有生产者劳动情况的监督权,具有生产经营的较大且直接的信息优势,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剩余价值分配的决定权,通过按资分配途径,获取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剩余价值;同时又凭借经营权和经营管理劳动,通过按劳分配途径,获取必要劳动收入,分享剩余价值。生产者只能凭借劳动力支出,通过按劳分配途径,获取必要劳动收入,分享剩余价值极少量或几近于零(企业主以奖金形式发放)。这样,企业主与生产者之间就如何分割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必将进行博弈。而博弈的实质性中间目标是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比较关系和按劳分配内在结构关系。假定,创造新价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强度、经营者(企业主)的经营能力和努力程度、生产者的劳动技能和努力程度。以P1表示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作为P1创造新价值的折算因子;Q1表示经营者的经营岗位劳动强度,&作为Q1创造新价值的折算因子;R1表示经营者的经营努力程度,&作为R1创造新价值额的折算因子;&1表示经营者创造的新价值与其经营分配收入的比例关系参数。P2表示生产者的劳动技能,&作为P2创造新价值的折算因子;Q2表示生产者的生产岗位劳动强度,&作为Q2创造新价值的折算因子;R2表示生产者的劳动努力程度,&作为R2创造新价值额的折算因子;&2表示生产者所创造的新价值与其经营分配收入的比例关系参数。S表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即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所取得的剩余价值收入,以下除特别注明外,均同此涵义),M表示企业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R表示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
  那么,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R可以函数表达式进行描述:
  R=S/M&100%
  其中,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收入S函数表达式为:
  S=&1P1&Q1&R1&+&2&P2&Q2&R2&
  其中,&1P1&Q1&R1&为经营者(即所有者)的按劳分配收入,&2&P2&Q2&R2&为生产者的按劳分配收入。
  在资本和劳动、经营劳动和生产劳动分割共同创造的新价值的博弈中,参与博弈者只有资本家(企业主)和生产者,资本家就处于绝对的有利地位。资本家一方面凭借其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的绝对有利地位,通过从事经营劳动获得对创造的新价值占有更大的份额,这种以经营劳动名义获得的收入一般要高于经营者的劳动力价值,甚至超过经营者所创造的全部新价值;另一方面凭借其资本所有权获得经营者和生产者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在这里,按资分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新价值中,用于生产者的劳动力付出补偿费V的总体上只是劳动力价值分配。资本家对生产者个人的具体分配,则实行按劳分配,其中既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因素,也有按劳动效率分配的因素。而资本家在取得经营劳动的劳动力价值补偿的同时,全部占有新价值中的剩余价值M。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资本家兼有所有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时,其收入的来源表现为:由于资本不创造新价值,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获得的报酬就来源于生产者和经营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以经营者身份获得的收入的性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其自身创造的新价值,另一部分即超过其自身创造的新价值的部分,实际上来源于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具有无偿占有生产者剩余价值的性质。由于资本家对生产具有绝对垄断优势,因而有时会迫使生产者的工资报酬减少等于甚至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程度。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资本家都尽量自己兼有所有者和经营者双重职责。同时,生产者为了保障其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并不断提高收入水平,通过采取工会组织等途径持之以恒地开展斗争,争取生产者应有的权益。经过私营独资企业主(资本家)与生产者之间的反复博弈,使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得以足额补偿。
  综上所述,在私营独资企业经济里,当资本家兼有所有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生产者不拥有企业所有权时,在决定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主次关系中,资本家处于绝对的决定性地位,按资分配起主导作用,剩余价值的绝大部分乃至全部按资分配;按劳分配只体现在劳动力价值补偿的具体分配过程,而无权进入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在新价值中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于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劳动努力程度以及工会组织争取劳动权益的努力情况及其效果。
  (二)股份制企业经济里,经营者和生产者都不拥有企业股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不兼有企业的经营权,他们通过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具有生产经营的较大信息优势,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按资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经营者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拥有企业的经营权,在拥有企业具体运行情况的监督权的同时,又要接收企业董事会的控制和监事会的监督,具有生产经营的较大且直接的信息优势,其凭借经营权获取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生产者凭借劳动力支出而获取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者之间就如何分割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必将进行博弈。而博弈的实质性中间目标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比例关系和按劳分配内在结构关系。假定,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强度、经营者(企业主)的经营能力和努力程度、生产者的劳动技能和努力程度。S表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即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所取得的剩余价值收入),M表示企业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R表示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
  那么,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R可以函数表达式进行描述:
  R=S/M&100%
  其中,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S函数表达式为:
  S=&1P1&Q1&R1&+&2&P2&Q2&R2&
  其中,&1P1&Q1&R1&为经营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2&P2&Q2&R2&为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
  借助于上述函数,我们可以将经营者的劳动力价值与其创造的新价值的比率记为&1,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与其创造的新价值的比率记为&2。那么,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之和W的函数表达式则为:
  W=&1P1&Q1&R1&+&2&P2&Q2&R2&
  其中,&1P1&Q1&R1&为经营者的劳动力价值,&2&P2&Q2&R2&为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
  显然,(1-&1)/&1就是经营者的剩余价值率;(1-&2)/&2就是生产者的剩余价值率。通常情况下,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必然要求创造的新价值要大于劳动力价值。因此,必然有0&&1&1,0&&2 &1。
  假如所有者可以对经营者的行动实施完全监督,从而可以根据经营者创造的新价值给予报酬。也就是说,所有者依据观察到经营者所采取的行动而采取自己的策略行动,那么,所有者一般只付给经营者低于其所创造的新价值的收入,甚至仅仅是经营者劳动力价值的收入,即&1&&1&1。但由于他们之间的博弈是长期&重复&,因此,很可能所有者会采取满足&1:&1&&1&1,即经营者也分离一部分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对经营者的行动失控,就往往会造成经营权侵蚀所有权,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可能会虚增利润或侵贪财产。反过来,假如所有者先付报酬,然后经营者再去创造价值。这时候,经营者完全知道所有者的行动。显然,如果所有者给出低工资的话出于理性,经营者不愿受剥削太多(暂时不考虑经营者辞职中跳槽的情况),必定出现&低创造价值&现象,如果是再次博弈(倘若他们之间存在长期关系),那么所有者必定再开出低工资,经营者也因此创造低价值。于是,重复动态博弈的结局不断地重复(低工资,低创造价值)。如果所有者开出高工资,经营者有两个行动选择,要么他创造高价值,于是所有者在再一轮博弈中仍给出高工资(若他在下次博弈中开出低工资的话,那么博弈回到*9种情况,以后经营者将创造低价值,这对所有者不利)。要么经营者创造低价值,出于惩罚,他将在以后得到低工资。如果经营者先创造价值,所有者再给付报酬。这时经营者不知道所有者的行动。经营者就会尝试性地开展价值创造活动,要观察所有者给付的报酬高低。若较高,则继续努力工作;若太低,则要么向所有者争取提高报酬,要么不继续干下去。所有者为了更好地留住经营人才,就会适当提升经营劳动的报酬水平。因此,重复动态博弈的系列结局应为达到基本均衡关系:&1&&1&1,即经营者在得到足额的劳动力价值补偿的同时,也分享到一部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经营者的按劳分配部分进入剩余价值领域。
  假如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对生产者的行动实施完全监督,从而可以根据生产者创造的新价值给予报酬。那么,所有者和经营者一般只付与生产者低于其创造新价值的收入,且与其劳动力价值基本相当的收入,即&2=&2&1。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对生产者的行动失控,则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可能会出现&2&&2&1之现象。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先付报酬,然后生产者再去创造新价值。显然,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给出低工资的话,生产者不愿受剥削太多(暂时不考虑生产者辞职中跳槽的情况),必定出现&低创造价值&现象,如果是再次博弈(倘若他们之间存在长期关系),那么所有者和经营者必定再开出低工资,生产者也因此创造低价值。于是,重复动态博弈的结局不断地重复(低工资,低创造价值)。如果所有者开出高工资,生产者有两个行动选择,要么他创造高价值,于是所有者在再一轮博弈中仍给出高工资(若他在下次博弈中开出低工资的话,那么博弈回到*9种情况,以后生产者将创造低价值,这对所有者不利)。要么生产者创造低价值,出于惩罚,他将在以后得到低工资。若所有者后开工资,则生产者在开始时将不会尽力创造价值。待所有者提高报酬水平后,再逐步扩大新价值。因此,重复动态博弈的系列结局应为达到基本均衡关系:&2=&2&1,即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将得到足额补偿,但不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 综上所述,在股份制企业经济里,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经营者和生产者都不拥有企业股权。经营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1。当&1大于1,经营者所得的收入中 P1&Q1&R1&部分是其创造的新价值;而(1-&1)P1&Q1&R1&部分来源于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经营者的按劳分配部分进入剩余价值领域。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1则决定于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博弈。一般情况下,&1&&1&1,经营者所得的收入小于其创造的价值而大于其劳动力价值,因而分享了一部分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生产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2,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2则决定于生产者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博弈。一般情况下,&2=&2&1,生产者所得的收入小于其创造的价值而等于其劳动力价值,不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其博弈结果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是剩余价值绝大部分被企业资本所有者占有,经营者可能会分得微量的剩余价值,而生产者则丝毫享受不到自己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必将产生并逐步加深劳资矛盾。
  (三)股份制企业经济里,经营者拥有股权,生产者不拥有股权。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不拥有企业的经营权,同时通过企业董事会的控制和监事会的监督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具有生产经营的较大信息优势,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按资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经营者兼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双重身份,在拥有企业具体运行情况的监督权的同时,又要接受董事会的控制和监事会的监督,具有生产经营的较大且直接的信息优势,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按资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同时又凭借经营权获取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生产者只能凭借劳动力支出而获取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这样,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者之间就如何分割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必将进行博弈。而博弈的实质性中间目标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比例关系和按劳分配内在结构关系。假定,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强度、经营者(企业主)的经营能力和努力程度、生产者的劳动技能和努力程度。S表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即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所取得的剩余价值收入),M表示企业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R表示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
  那么,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R可以函数表达式进行描述:
  R=S/M&100%
  其中,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S函数表达式为:
  S=&1P1&Q1&R1&+&2&P2&Q2&R2&
  其中,&1P1&Q1&R1&为经营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2P2&Q2&R2&为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
  借助于上述函数,我们可以将经营者的劳动力价值与其创造的新价值的比率记为&1,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与其创造的新价值的比率记为&2。那么,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之和W的函数表达式则为:
  W=&1P1&Q1&R1&+&2&P2&Q2&R2&
  其中,&1P1&Q1&R1&为经营者的劳动力价值,&2&P2&Q2&R2&为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
  显然,(1-&1)/&1就是经营者的剩余价值率;(1-&2)/&2就是生产者的剩余价值率。通常情况下,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必然要求创造的新价值要大于劳动力价值。因此,必然有0&&1&1,0&&2 &1。
  首先,从经营者层面看:假如所有者可以对经营者的行动实施完全监督,从而可以根据经营者创造的新价值给予报酬。也就是说,所有者依据观察到经营者所采取的行动而采取自己的策略行动,那么,所有者一般只付给经营者低于其所创造的新价值的收入,甚至仅仅是经营者劳动力价值的收入,即&1&&1&1。但由于他们之间的博弈是长期&重复&,因此,很可能所有者会采取满足&1:&1&&1&1,即经营者也分离一部分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由于经营者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其在凭借所拥有的经营权取得按劳分配收入的同时,又可以凭借所拥有的企业资本所有权取得按资分配收入。在这当中,经营者是否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这要看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如果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则经营者往往偏好于按劳分配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如果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很小,则经营者往往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
  反过来,假如所有者先给定经营者的按劳分配报酬,然后经营者再去创造新价值。这时候,经营者完全知道所有者的行动。显然,如果所有者给出低工资的话,出于理性,经营者不愿受剥削太多(暂时不考虑经营者辞职中跳槽的情况),必定出现&低创造价值&现象。如果是再次博弈(倘若他们之间存在长期关系),那么所有者必定再开出低工资,经营者也因此创造低价值。于是,重复动态博弈的结局不断地重复(低工资,低创造价值)。如果所有者开出高工资,经营者有两个行动选择,要么他创造高价值,于是所有者在再一轮博弈中仍给出高工资(若他在下次博弈中开出低工资的话,那么博弈回到*9种情况,以后经营者将创造低价值,这对所有者不利)。要么经营者创造低价值,出于惩罚,他将在以后得到低工资。如果经营者先创造价值,所有者再给付报酬。这时经营者不知道所有者的行动。经营者就会尝试性地开展价值创造活动,要观察所有者给付的报酬高低。若较高,则继续努力工作;若太低,则要么向所有者争取提高报酬,要么不继续干下去。所有者为了更好地留住经营人才,就会适当提升经营劳动的报酬水平。因此,重复动态博弈的系列结局应为达到基本均衡关系:&1&&1&1,即经营者在得到足额的劳动力价值补偿的同时,也分享到一部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经营者的按劳分配部分进入剩余价值领域。同时,由于经营者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其在凭借所拥有的经营权取得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的同时,又可以凭借所拥有的企业资本所有权取得按资分配剩余价值收入。在这当中,经营者是否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这要看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如果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则经营者往往偏好于按劳分配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如果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很小,则经营者往往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
  其次,从生产者层面看:假如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对生产者的行动实施完全监督,从而可以根据生产者创造的新价值给予报酬。也就是说,所有者和经营者依据观察到生产者所采取的行动而采取自己的策略行动,那么,所有者和经营者一般只付予生产者低于其创造新价值的收入,且与其劳动力价值基本相当的收入,即&2=&2&1。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对生产者的行动失控,则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可能会出现&2&&2&1之现象。
  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先付报酬,然后生产者再去创造新价值。显然,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给出低工资的话,生产者不愿受剥削太多(暂时不考虑生产者辞职中跳槽的情况),必定出现&低创造价值&现象。如果是再次博弈(倘若他们之间存在长期关系),那么所有者和经营者必定再开出低工资,生产者也因此创造低价值。于是,重复动态博弈的结局不断地重复(低工资,低创造价值)。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开出高工资,生产者有两个行动选择,要么他创造高价值,于是所有者在再一轮博弈中仍给出高工资(若他在下次博弈中开出低工资的话,那么博弈回到*9种情况,以后生产者将创造低价值,这对所有者不利)。要么生产者创造低价值,出于惩罚,他将在以后得到低工资。若所有者和经营者后开工资,则生产者在开始时将不会尽力创造价值。待所有者提高报酬水平后,再逐步扩大新价值。因此,重复动态博弈的系列结局应为达到基本均衡关系:&2=&2&1,即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将得到足额补偿,但不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在企业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中,生产者为取得应有的按劳分配收入,他们既要与所有者进行博弈,也要与经营者进行博弈。至于博弈的成效,既决定于生产者为争取应有的按劳分配收入而进行斗争的方式和力度,也决定于经营者是否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如果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偏好于按劳分配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则往往不利于生产者取得较多的按劳分配收入,一般为&2=&2&1。如果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股权总数额的比重很小,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则往往有利于生产者取得较多的按劳分配收入,能会出现&2&&2&1。
  综上所述,在股份制企业经济里,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经营者拥有企业股权,生产者都不拥有企业股权。经营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1。当&1大于1,经营者所得的收入中 P1&Q1&R1&部分是其创造的新价值;而(1-&1)P1&Q1&R1&部分来源于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经营者的按劳分配部分进入剩余价值领域。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1则决定于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博弈。一般情况下,&1&&1&1,经营者所得的收入小于其创造的价值而大于其劳动力价值,因而分享了一部分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生产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2,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2则决定于生产者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博弈。一般情况下,&2=&2&1,生产者所得的收入小于其创造的价值而等于其劳动力价值,不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其博弈结果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是剩余价值绝大部分被企业资本所有者占有,经营者可能会分得微量的剩余价值,而生产者则丝毫享受不到自己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必将产生并逐步加深劳资矛盾。如果经营者和生产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就有可能出现&1&&1&1、&2&&2&1。
  (四)股份制企业经济里,经营者拥有较大股权,生产者拥有小部分股权。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既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之大部,又拥有企业的全部经营权,通过企业董事会的控制和监事会的监督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具有生产经营的较大信息优势,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按资分配的剩余价值之大部分,同时又凭借经营权获取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生产者只能凭借劳动力支出而获取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这样,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者之间就如何分割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必将进行博弈。而博弈的实质性中间目标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比例关系和按劳分配内在结构关系。假定,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强度、经营者(企业主)的经营能力和努力程度、生产者的劳动技能和努力程度。S表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即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所取得的剩余价值收入),M表示企业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R表示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
  那么,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R可以函数表达式进行描述:
  R=S/M&100%
  其中,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S函数表达式为:
  S=&1P1&Q1&R1&+&2&P2&Q2&R2&
  其中,&1P1&Q1&R1&为经营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2&P2&Q2&R2&为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
  显然,(1-&1)/&1就是经营者的剩余价值率;(1-&2)/&2就是生产者的剩余价值率。通常情况下,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必然要求创造的新价值要大于劳动力价值。因此,必然有0&&1&1,0&&2 &1。
  首先,从经营者层面看:假如所有者可以对经营者的行动实施完全监督,从而可以根据经营者创造的新价值给予报酬。也就是说,所有者依据观察到经营者所采取的行动而采取自己的策略行动,那么,所有者一般只付给经营者低于其所创造的新价值的收入,甚至仅仅是经营者劳动力价值的收入,即&1&&1&1。但由于他们之间的博弈是长期&重复&,因此,很可能所有者会采取满足&1:&1&&1&1,即经营者也分离一部分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由于经营者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其在凭借所拥有的经营权取得按劳分配收入的同时,又可以凭借所拥有的企业资本所有权取得按资分配收入。在这当中,经营者是否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这要看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由于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因而经营者往往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
  反过来,假如所有者先给定经营者的按劳分配报酬,然后经营者再去创造新价值。这时候,经营者完全知道所有者的行动。但是,基于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所以,即使所有者给出低工资,出于理性,经营者也不会以&低创造价值&抗争,而是与广大高级管理人员结成利益共同体,采取比较策略的方式与董事会进行协商,要求给予高工资。经营者联合高级管理人员与董事会进行反复博弈的结局往往是达到基本均衡关系:&1&&1&1,即经营者的工资中除了足额的劳动力价值补偿之外,还包括一部分剩余价值。同时,由于经营者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其在凭借所拥有的经营权取得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的同时,又可以凭借所拥有的企业资本所有权取得按资分配剩余价值收入。在这当中,经营者是否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这要看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由于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因而经营者往往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
  其次,从生产者层面看:假如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对生产者的行动实施完全监督,从而可以根据生产者创造的新价值给予报酬。也就是说,所有者和经营者依据观察到生产者所采取的行动而采取自己的策略行动,那么,所有者和经营者一般只付予生产者低于其创造新价值的收入,且与其劳动力价值基本相当的收入,即&2=&2&1。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对生产者的行动失控,则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可能会出现&2&&2&1之现象。
  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先付报酬,然后生产者再去创造新价值。显然,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给出低工资的话,生产者不愿受剥削太多(暂时不考虑生产者辞职中跳槽的情况),必定出现&低创造价值&现象。如果是再次博弈(倘若他们之间存在长期关系),那么所有者和经营者必定再开出低工资,生产者也因此创造低价值。于是,重复动态博弈的结局不断地重复(低工资,低创造价值)。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开出高工资,生产者有两个行动选择,要么他创造高价值,于是所有者在再一轮博弈中仍给出高工资(若他在下次博弈中开出低工资的话,那么博弈回到*9种情况,以后生产者将创造低价值,这对所有者不利)。要么生产者创造低价值,出于惩罚,他将在以后得到低工资。若所有者和经营者后开工资,则生产者在开始时将不会尽力创造价值。待所有者提高报酬水平后,再逐步扩大新价值。因此,重复动态博弈的系列结局应为达到基本均衡关系:&2=&2&1,即生产者的劳动力价值将得到足额补偿,但不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在企业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中,生产者为取得应有的按劳分配收入,他们既要与所有者进行博弈,也要与经营者进行博弈。至于博弈的成效,既决定于生产者为争取应有的按劳分配收入而进行斗争的方式和力度,也决定于经营者是否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由于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偏好于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处于较低水平,则往往不利于生产者取得较多的按劳分配收入,一般为&2=&2&1。
  依据上述原理分析可得:在股份制企业经济里,经营者拥有较大股权,生产者拥有小部分股权。经营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1。当&1大于1,经营者所得的收入中P1&Q1&R1&部分是其创造的新价值;而(1-&1)P1&Q1&R1&部分来源于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经营者的按劳分配部分进入剩余价值领域。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1则决定于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博弈。一般情况下,&1&&1&1,经营者所得的按劳分配收入小于其创造的价值而大于其劳动力价值,因而分享了一部分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2,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2则决定于生产者与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博弈。一般情况下,&2=&2&1,生产者所得的收入小于其创造的新价值而等于其劳动力价值。由于经营者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之大部,其在凭借所拥有的经营权取得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的同时,又可以凭借所拥有的企业资本所有权取得按资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由于经营者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数额占企业资本股权总数额的比重比较大,偏好于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配领域所占比例较低,则往往不利于生产者取得较多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其博弈结果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者尽管可以凭借所拥有企业的微量股份分得微量的剩余价值,但是按劳分配仍然被基本排斥在剩余价值的分配领域之外,生产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绝大部分依然被企业资本所有者占有。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国有独资企业经济里,国家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全部资本所有权,经营者和生产者都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前面所设,S表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即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所取得的剩余价值收入),M表示企业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R表示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
  那么,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享度R可以函数表达式进行描述:
  R=S/M&100%
  其中,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S的函数表达式可以描述为:
  S=&1P1&Q1&R1&+&2&P2&Q2&R2&
  其中,&1P1&Q1&R1&为经营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2&P2&Q2&R2&为生产者的按劳分配的剩余价值收入。
  依据前述原理分析可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国有独资企业经济里,经营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1。当&1大于1,经营者所得的收入中 P1&Q1&R1&部分是其创造的新价值;而(1-&1)P1&Q1&R1&部分来源于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经营者的按劳分配部分进入剩余价值领域。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1则决定于经营者与所有者的代表之间的博弈。一般情况下,&1&&1&1,经营者所得的收入小于其创造的新价值而大于其劳动力价值,因而分享了一部分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生产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量上取决于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参数&2,但其创造的新价值与收入的关系系数&2则决定于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通常情况下,&1&&1&1,生产者所得的收入小于其创造的新价值而大于其劳动力价值。其博弈结果可能会带来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经营者为了扩大&政绩&、增加自己的效益报酬和取得广大员工的拥戴,一是虚增利润,虚交税利;二是超前分配,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意义和难点
  1、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意义。
  首先,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收入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在分配上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既不能因为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否定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因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动摇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在体现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使用权交换关系的同时,还要体现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所有权益。从经济学意义上来分析,劳动力对劳动者而言是一种可支配的资源财产。劳动者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他是投资者。他必然要行使剩余索取权,以保护自己劳动力免受他人侵犯。因为所有权本质上是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按劳动力所有权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企业剩余劳动的价值。按劳分配的焦点问题在于剩余价值,离开了剩余价值领域,社会主义价值分配与资本主义价值分配就毫无本质区别,按劳分配也就徒有虚名,华而不实。既然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是剩余价值,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那么,按劳分配必当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
  其次,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是加快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最根本的力量,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之母,让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更快更好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途径。
  第三,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又可以为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和市场机制,增强经济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率。
  第四,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的概念,是共同富裕的概念,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民的伟大工程,劳动人民主体理应成为中等收入者。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仍然是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劳动人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从全社会范围来看,劳动这一要素在全部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5,作用最突出,绝大多数劳动者凭劳动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是当前实现我国居民家庭公平合理分配的最重要手段,更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进程的必由之路。
  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其他分配方式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发展其他分配方式,才能促进按劳分配方式的完善和发展。目前出现的部分社会成员收入悬殊、分配不公的现象,根本原因不在于分配制度本身,而在于收入分配秩序缺乏规范,分配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过程中,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秩序,建立科学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
  2、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质与量的规定性。
  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揭示质的规定性,是对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进行量化分析的导向性前提;揭示量的规定性,是制定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政策的决策分析基础,离开量化分析的决策方略都将失却科学性和合理性。
  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所具有的性质与属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各种分配方式参与剩余价值分享中,按劳分配在其中应当起着支配作用,要求劳动者在剩余价值分配上拥有决策参与权。二是在各种分配方式参与剩余价值分享中,按劳分配所占份额要大于其他任何一种分配方式。三是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是从全国或较大的区域和大多数企业而言的。。
  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量的规定性,是指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所具有的数量决定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是体现在剩余价值分配决策中劳动者参与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价值分配决策中劳动者参与程度=剩余价值分配决策中劳动者票数占一半以上的企业数/企业总数&100%。
  二是体现在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中企业实施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实施程度=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的企业数/企业总数&100%。
  三是体现在社会整个剩余价值分配格局中,按劳分配所占剩余价值比重大于其他任何一种分配方式所占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按劳分配所占比重=按劳分配所取得的剩余价值数额/剩余价值总数额&100%。
  四是体现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劳分配应当占绝对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劳分配所占比重=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劳分配所取得的剩余价值数额/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剩余价值总数额&100%。
  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实现程度,可以下列综合指数来表示:
  p=0.2&d1/d10+0.3&d2/d20+0.4&d3/d30+0.1&d4/d40
  上式中,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实现程度,d1表示剩余价值分配决策中劳动者参与程度,d1表示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中企业实施程度,d3表示社会整个剩余价值分配格局中按劳分配所占比重,d4表示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劳分配所占比重,d10、d20、d30、d40分别依次表示d1、d2、d3、d4的标准值。其中,d10、d20应当都取100%,d30应当根据分配方式的种数相机而定,d40应当大于或等于60%。若d3/d30 、d4/d40的值大于1,则取值1。从而有,0&p&1,p值越大,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实现程度越高;p值越小,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实现程度越低。
  3、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难点分析。
  一是企业剩余价值分享中由谁起决定性作用难以解决。如何从资本主宰世界、少数人主宰剩余价值分配,向劳动主宰世界、多数人主宰剩余价值分配转化,实现劳动支配剩余价值分配为主体,同时又能较有效地促进其他生产要素充分迸发潜能,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实践调控的一大重要任务。然而,这又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任务。如果要使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发挥主体作用,那么,企业剩余价值分享中应由劳动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古今中外的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剩余价值分享中都是由资本起决定性作用,由资本主宰剩余价值分享的。这一问题,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制度政策上,以及实践操作上都很难得以有效解决。在思想认识上,在企业剩余价值创造和形成过程中,究竟是人起主导作用,还是物起主导作用,至今还有不少人存在着模糊认识。在制度政策上,在企业剩余价值分享中按劳分配应占多大比重,才算得上主体作用,很难在数量上做出目前规定;如果仅在宏观上做出一个大体得比例,如全国要超过50%,而不对单个企业做出具体比例区间标准,那么,按劳分配之主体作用也是一句无法得以落实到位得空话。
  二是主体作用的度量在现实统计上比较困难。按劳分配的主体作用,不仅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不单是有着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对于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享中已否发挥主体作用,必须通过数据来讲话。这就需要运用统计工具来完成数据的搜集、汇总和分析。宏观数据的生成途径是以一个个微观经济体为统计单元的,各个微观经济体的剩余价值的按劳分配数据如何进行分离、分类、统计,及其以往这些方面的数据怎样进行补充生成和统计等,在具体实践上都非常困难。
  三是宏观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的差异程度难以准确把握。剩余价值具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剩余价值是一个比较宏观、非常抽象的概念,从理论上和宏观上讲,是可以计量的,也是可以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各个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各种生产因素之间进行分配的。但是,从实际操作上讲,宏观剩余价值则是不可能进行计量操作的,它必须转形为微观剩余价值才具有可操作性。考察和揭示在现实生活中宏观剩余价值转型为微观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特征、路径、条件。同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从单个经济活动体(如单个企业)看,微观剩余价值不等于利润,单个经济活动体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者工资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部分+资本股息和借款利息+地租+税金(不含所得税,因为所得税是按利润的一定比例计缴的)+利润。只有弄清和把握宏观剩余价值向微观剩余价值转型的规律性、微观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量变差异关系,并通过采用还原法,才能使剩余价值的定量计算、统计汇总和数理分析成为可能。然而,要基本准确地计量和统计出&劳动者工资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部分&的数量,必先基本准确地计量和统计出&劳动者工资中劳动力价值&的数量,而劳动者是多种类、多层次的,种类不同、层次不同,其劳动力价值也不同。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高级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之间、高级技术人才与一般技术人员之间、技术人才与一般生产者之间的劳动力价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目前非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基本准确地计量和统计出&劳动者工资中劳动力价值&的数量,其难度很大。
  四是按劳分配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利润分享与风险分担上的对称问题难以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最重要的核心目标。它是构成企业剩余价值的主体部分。我们考察分析按劳分配有否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关键要看按劳分配有否进入利润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分享利润与分担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分配这一重大问题的两个方面,分享利润与分担风险应当对称。市场经济社会里,既没有不承担风险的利润分享,也没有不分享利润的风险分担。不承担风险的利润分享,不分享利润的风险分担,都是一种&强盗&经济行为。以往在资本资源紧缺的情形下,资本家和生产者在风险承担能力上强弱明显。机器、土地、建筑物或原材料这些物力资本在企业破产后能以一定的价格偿还债务,而人力资本却不能如是。并且,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只能用以维系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而没有能力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能承担企业最终风险。由于物力资本能承担企业最终风险,所以它以高于人力资本的地位而雇佣人力资本,进而剩余价值分配完全由资本家所主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可以取得其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还可以获得比其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分享剩余价值是要承担风险的,而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如何分担则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技术难题。这是由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在性质和功能上的不可比性、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在效能上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四、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的政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提升按劳分配运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按劳分配顺利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按劳分配系统的内外部结构关系进行理性整合。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分配主体的双重性。*9重是国民劳动收入由市场按照市场承认的劳动成果在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第二重是企业劳动收入由企业按照企业承认的劳动在劳动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二是分配对象的双层性。*9层是按劳分配劳动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力付出的价值补偿费V;第二层是按劳分配剩余价值m的相当部分。在实施按劳分配实践的政策制定和实务操作中,只有高度认识&按劳分配税后利润是整合劳动目标与资本目标关系的客观需要& ⑥。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特点,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按劳分配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应有积极作用。
  其次,要正确搞好按劳分配的制度定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制度定位至少需要明确以下三点:(1)按劳分配原则必不可少。要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按劳分配是全社会的根本分配方式。(2)按劳分配是全社会的主体分配方式。在政策上要明确规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具体实践操作上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3)要明确按劳分配在新价值整体分配上的主体地位。不仅在劳动力付出的价值补偿上要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上也要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第三,要加强剩余价值转型规律研究。剩余价值具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剩余价值是一个比较宏观、非常抽象的概念,从理论上和宏观上讲,是可以计量的,也是可以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各个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各种生产因素之间进行分配的。但是,从实际操作上讲,宏观剩余价值则是无法进行计量操作的,它必须转形为微观剩余价值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宏观剩余价值向微观剩余价值转型的规律性,考察和揭示在现实生活中宏观剩余价值转型为微观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特征、路径、条件。同时,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讲,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讲,全社会剩余价值之和等于全社会利润之和,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全社会剩余价值(全社会利润)是由全社会所有经济活动体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累加而成的。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从单个经济活动体(如单个企业)看,其剩余价值并不等于利润。单个经济活动体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者工资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部分+资本股息和借款利息+地租+税金(不含所得税,因为所得税是按利润的一定比例计缴的)+利润。只有弄清和把握宏观剩余价值向微观剩余价值转型的规律性、微观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量变差异关系,并通过采用还原法,才能使剩余价值的定量计算、统计汇总和数理分析成为可能,从而才能完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剩余价值分配实际与理论上的剩余价值分配原理之间的合理接轨。
  第四,积极研究人力资本支配物力资本的实现机制。 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雇佣关系自产生以来,主要形式仍然是物力资本雇佣人力资本。但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物力资本雇佣人力资本的形式必然要被人力资本雇佣物力资本的形式所取代。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人力资本必然要雇佣物力资本。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物力资本的稀缺正转变为人力资本的稀缺,这种稀缺性的转移促进了人力资本雇佣物力资本的产生。同时,从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分析,人的经济价值的提升也决定了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是必然的。那么,如何促进人力资本进入企业所有权领域并逐步成为主体,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人力资本支配物力资本的实现机制以及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操作程序。
  第五,要十分重视各种层级劳动在创造剩余价值中的能量差异研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劳动主体、不同的劳动方式所创造的价值链有长短之分、价值量有大小之分。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不仅有质的规定性、形态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而且还有在价值创造中的能级或能量的规定性。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相比较而言,在价值创造上是具有更高能级和更高能量的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倍的简单劳动。&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复杂劳动,其复杂程度,要比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要高得多。所以,现代复杂劳动是具有更高自乘关系和更多倍加关系的简单劳动。科技劳动在本质上是复杂劳动,当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杂劳动,而是具有更高能级和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科技劳动既是前人大量复杂劳动的历史积累和长期凝结,又是今人大量复杂劳动的广泛协作和现实积累,所以它本身就蕴含着难以计量的大规模的人类复杂劳动,从而也是科学技术成为创造价值、新价值和剩余价值巨大源泉的内在原因。科技劳动具有高级与低级之分,其中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层级,他们在创造剩余价值中的能量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值得指出的是,科技劳动既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劳动,也包括社会科学技术劳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核心层经营管理比自然科学技术劳动更加重要。在推进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中,正确把握各种层级劳动在创造剩余价值中的能量差异性非常重要。
  第六,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体系,也难免会产生分配不公之现象。其主要成因在于经营资源配置不公导致初次分配差别悬殊,宏观调整政策不力又造成再次分配结果不公。然而,分配不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9层次分配不公是指收入与投入相背离,一部分人多投少获,另一部分人少投多获。第二层次是指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不同群体之间收入的绝对差距高低悬殊,超过了公众的承受能力。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深化改革为手段,紧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政府分配机制和市场分配机制在微观、宏观之间实行层次间分工结合的新模式。在微观层次,要在受控的状态下引进市场分配机制,一切经济主体(不分所有制)都应该以均等的机会参与市场竞争,由市场按同一尺度对投入量及其产出效率进行评价,确保*9层次的公平分配。在宏观层次,应该以强化政府分配机制为主,对各类人员的收入关系进行宏观调控。对即使有投入根据但收入绝对差距过分悬殊的第二层次分配不公,要通过再分配,调节到公众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第七,要构建高效的按劳分配运行机制。一是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二是要完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三是要重视抓好按劳分配剩余价值的制度建设。建议国家制定按劳分配法,明确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配(税后利润分配)的具体条文,并规定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税后利润部分占全部税后利润的最低比例。四是要强化企业运行的监管制度。为了确保按劳分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领域政策的切实到位,国家应当通过一定的形式,定期或随时监督和考察企业的剩余价值分配情况,主要是监督:(1)国有制企业的利润是否真实,有无虚增利润,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劳动报酬有无超分配。对于虚增利润、超分配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要全额收回经营者和生产者的超分配收入,并对经营者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党纪政纪处分直至刑事处分。(2)在股份制企业里,按劳分配有否进入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对于没有进入剩余价值分配领域的要依法从严处理;对于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税后利润部分占全部税后利润的最低比例的,要责令其限期纠正。同时,对董事会成员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
  第八,增强税收的分配调节功能。一是改进个人所得税课征制度。二是改进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的课征制度。三是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四是开征社会保险税。五是在税制结构上应逐步实现由倾斜于流转税向所得税的转移,着力发展个人所得税。六是严格税收执法。坚持在税法目前人人平等,对于偷税和有意漏税的人必须依法严惩不贷。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4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0~11页。
  [3]杜漪. 张彦纯《西方国有企业的&经济参与&制度》,《外国经济与管理》(沪)1994.10。
  [4]张胜荣《人本主义企业体制理论》,《经济学动态》(京)1994.10。
  [5]朱子云《按劳分配再解》,《亚太经济时报》(粤)。
  [6] 朱子云《从税后利润分享说按劳分配》,《亚太经济时报》(粤)。
  [7] 钱世明《两层次公平与双轨制分配》,《学术月刊》(沪)1991.2。
  [8]程恩富等《经营者收入的博弈分析》,《经济学动态》(京)2001年第4期。
  [9]丁建中.孙明《论商品价值的三维尺度》,《学术月刊》(沪)1995.12。
  [10]丁堡骏《对劳动价值论几个争论问题的看法》,《当代经济研究》()1999.2。
  [11]苏星《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京)1992.6。
  [12]谷书堂.柳欣《新的劳动价值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京)1993.6。
  [13]钱伯海《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京),1997。
  [14]吴宣恭《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经济评论》()1998.3。
  [15]陈振羽《生产商品的劳动不包括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经济评论》()2000.4。
  [16]唐国增《&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等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吗?》,《经济评论》()2001.1。
  [17]朱妙宽《试论不同层次的价值决定》,《经济评论》()2001.5。
  [18]卫兴华《再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宏观经济研究》(京)2001.3。
  [19]洪银兴《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沪)2001.10。
  [20]何荣天《产业技术进步与劳动价值论》,《当代经济研究》()1999.7。
  [21]巩建华《知识经济中的价值理论》,《经济学家》(陕)2001.4。
  [22]顾钰民《活劳动是新价值的*10源泉》,《学术月刊》(沪)1995.12。
CPA注册会计师
对不起!让你来吐槽了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举报
反馈内容(*必填)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按劳分配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