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质量影响因素有哪些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强制性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pdf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国内图书分类号:E至圣旦:Q 国际图书分类号:昼墨Z 硕士学位论文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一基于强制性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硕士研究生:翌值值 导师姓名:扬受望塾援 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堂亟± 学科、专业:王直筻理 所在单位:直堂陵 答辩日期:至Q!垒生32旦 学位授予单位:壹岛理王太堂
万方数据 Classified Index.E至圣璺:Q U.D.C:盟 fortheMaster in Dissertation DegreeManagement onthe control research Theinternalauditing ‘ … -
? 一 一 ■ J J ■■』 tlnanctalStatementSaUnlt inIluenceofthe quality Candidate: YinQianqian Supervisor: Prof.YangAiyi Academic for:Masterof DegreeApplied Management Specialty: BusinessAdministration 2014 Dateof0ralExamination:December University University: QingdaoTechnological
万方数据 硕士学位论文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一基于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学位论文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越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万方数据 青岛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岛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 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青岛理工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CDMD和DMD有权 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大企业内部都在不断改革与深化,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领导应该大力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审计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参考,充分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各方面工作有序地进行。
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有效措施
早在20世纪末期,我国的现代内部审计工作已经出现,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大企业在审计工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各大企业审计工作发展时间短,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在很多细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制度不完善,人员素养不高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笔者将从: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企业管理中,审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企业管理中的审计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国家规制的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对企业经济状况的监督和管理。具有经济控制、经济评估等功能。企业管理中的审计工作其实是反映企业经济内审收支情况,其主要工作内容是:首先,从其合规性、合法性、存在的违规违法隐患等方面入手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减少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出现;其次,保障企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最后,要依照法律法规开展经济活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管组织纵观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其内部审计控制工作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管组织。因为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企业运营,还需要管理内审内控工作,于是就形成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现象,这样不仅造成了管控的不合理,还会影响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用于应付管理者,也由此造成了员工阶层懒惰、不作为的现象发生。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企业管理层负责决定企业的重要事宜,同时他们又负责执行这些事宜,导致了责任的重叠,实质上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控制人员缺乏正确认识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都没有完全了解企业内审工作,仅存在表面的模糊认识,不知道其中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这种现象的存在会极大阻碍企业制定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可以说,如果企业管理者都没有全面认识到内部审计实际内涵,那么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会下降,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充足的动力
企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内部的组织结构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企业的内审部门都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以取得工作上的高效配合。另外,审计部门还要符合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内审核算的各项要求,简单的讲,内部审计实质上是为了监督和管理整个企业的各类经营活动。如果企业在生产运营时内部审计力度不够,则可能造成管理层和一线员工不能完成自我监理的工作,又或者就算企业有制定内部审计制度,也很难真正贯彻落实,缺乏有效性。
三、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整合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包括内部控制审计和内审报表审计,目前,内审报表审计仍是大多数企业内审部门的主要工作,而对于那些已经逐步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开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迫切性已得到众多管理当局的共识,因此,单一的内审报表审计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整合审计工作将是未来审计工作的大趋势。为了充分降低企业审计风险,相关企业必须加强整合审计工作。为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企业应该积极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以降低审计风险为主要目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作用进行强调,此外,应该建立相对健全的专门内审机构,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提高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
(二)加大审计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接触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内审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审计岗位各种工作要求。对审计岗位工作人员来说,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审计能力以及财会管理能力,还必须要掌握相关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储备以及法律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企业应该要高度重视审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与各大学院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从各大高校中选拔审计专业人才,挑选综合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内审岗位要求的人才,不断壮大企业的审计人才队伍,提高审计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另外,通过定期组织审计培训活动以及相关知识讲座,为员工提供更多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促进其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培养良好的业务技能,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内部审计工作应该立足企业长远发展机制,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促进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的完善和优化,赋予内部审计机构清晰的职责权限,形成规范化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三)促进企业内审信息的沟通和反馈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企业内部内审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真正做到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双向反馈。当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工作时,都保证了内审运行机制和内审权责体系两者相互交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反馈,国外大多数企业也如此。内审信息系统提供的内审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主要由于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的质量与内审信息沟通是否顺畅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能够保证内审信息沟通和反馈的畅通,有助于内审部门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够帮助落实企业内部控制的各项决策,也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浪费。
(四)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及体系
企业的运营面向市场,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类风险,其开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没有完全考虑风险因素,则内部审计工作的完成质量也就无法保证。企业的经营之所以会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一个是企业在决策内部控制相关事宜时没有参考可靠的内审信息,只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其他以往的资料,没有办法准确描述未来时间会发生的事情,这样做出的决策必然存在较高的风险。另一方面,未来客观的经济环境会对内审决策的执行造成直接的影响。此外,审计人员素质关系到全社会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认同度,因此,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各企业都面临储备优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人才,并建立一套相对成熟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方面的问题,各企业都应从员工队伍中选取优秀人才进行专项培养,也可从外部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四、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长远、稳定发展,必然做好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工作。另外,虽然国外企业由很多先进的审计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但是在借鉴的同时也在注意综合考虑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两者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内部审计控制体系,才能找到对自身企业发展最有利的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财
参考文献:
[1]诸葛立倩.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经营管理者,.
[2]张友涛.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91.
[3]赵文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市场,4+116.
作者:凌政伟 李辉 单位:& 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 广东省星海音乐厅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责任编辑:沈应婷&&&&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内部审计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内部审计论文相关文章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制造业的实证研究|2016年|第六月|财会月刊(18期)|审计与CPA|历年期刊|财会月刊
财会月刊(18期)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作  者】李银香(副教授),王子腾【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68【摘  要】&【摘要】近年来兴起的内部控制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运行以及是否有效进行鉴定的一种审计类型,旨在通过对企业预防财务风险的程序进行审核,识别出与产生财务风险有关的程序缺陷,促使公司管理层及时修正这些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缺陷,从而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管理层舞弊和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本文通过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发现:在年报中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比未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水平,审计质量更高;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标准意见的企业比其他意见的企业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水平,审计质量更高。【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审计质量;财务报表【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会计信息鉴证服务市场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促使我国广泛关注在英美等国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从自愿审计阶段向强制审计阶段演变。现行制度要求沪深两市主板上市企业必须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并逐步向其他板块的企业推广。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提倡采用新的审计模式,将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联合在一起实施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新兴的法定鉴证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是否具有关联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高度的重视。本文选取2013 ~ 2014年沪市制造业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对其展开研究。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从外部环境分析,现阶段我国只对少数企业有必须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要求,而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则没有强制性规定。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往往可以将缺陷反映出来,此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声誉,没有被强制性法律限制的企业可能会选择不披露相关报告。因此,如果公司可以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自行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一方面,说明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并对其有效性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运行,故敢于将相关信息展示给外界;另一方面,公司自愿接受内部控制审计并披露相关报告,说明公司管理层愿意接受外界的监督,以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预防财务报表错报和舞弊,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充分、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会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以下信息: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正常,或者目前的内部控制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企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审计师出具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做出严格评估,并且规范企业的相关内部控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则侧面说明了企业愿意接受社会的监督,会从主观上避免企业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提供真实合法的财务报表,这为注册会计师出具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打下了基础,进而提高了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假设1:在年报中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比未在年报中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通常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设立一套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制度,且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一方面可以避免财务舞弊和差错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管理层未发现相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内部控制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果来减少其工作量,以提高其审计工作的效率。当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肯定意见时,说明他们可以较高程度地保证该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减少企业出现重大舞弊和差错的行为,降低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审计师可以更高程度地保证其出示审计意见的准确性,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也更容易形成。反之,如果没有被审计师给予肯定,则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说内部控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出现舞弊的可能性增大,审计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增加,其可信度降低,审计师出具高质量审计报告难度也加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假设2:在年报中公布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标准意见的企业比获得其他意见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二)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审计质量不便直接测量,需要用替代指标来测量,盈余管理是较为常见的替代指标。盈余管理就是对企业利润进行管理,它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刻意对交易和报表进行调节而取得的利润,一般可以用可操控应计利润进行度量。经过审计之后的盈余管理水平可以很好地衡量报表审计质量,它们之间是一种反向替代关系。这是目前认可范围较广的一种审计质量评估方法,本文拟使用可操控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运用截面修正琼斯模型计算可操控应计利润,具体模型如下:NDAt=α1(1/At-1)+α2[(△REVt-△RECt)/At-1]+α3(PPEt/At-1) (1)α1、α2、α3的取值可以根据以下模型确定:TAt/At-1=α1(1/At-1)+α2[(△REVt-△RECt)/At-1]+α3(PPEt/At-1)+εt (2)其中:TAt表示公司第t期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差额;NDAt表示企业第t期的非可操控应计利润;At-1表示公司第t-1期期末总资产;△REVt表示公司第t期主营业务收入和第t-1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RECt表示公司第t期应收账款与第t-1期应收账款的差额;PPEt表示公司第t期期末固定资产总额;α1、α2、α3表示总样本估计特征参数;εt表示剩余项,代表可操控应计利润。由模型(1)及模型(2)可以得出:DAt=TAt/At-1-NDAt (3)其中,DAt代表企业第t期的可操控应计利润。由于DA正负取值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使用DA的绝对值来衡量审计质量。2. 解释变量的选取。针对假设1,本文拟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检验是否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若公司第t期对外公布了相关报告,则取值为1,否则为0。针对假设2,本文将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衡量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不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即是本文假设2中拟讨论的标准审计意见,而其他意见都属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由于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于这些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无法得知,这可能是由于公司取得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而导致这些企业没有对外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本文拟将这类公司当作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处理。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得到了标准的审计意见,则将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3. 控制变量的选取。(1)公司规模(SIZE)。公司的规模越大,越容易受到社会监督的重视。为了保持公司的声誉水平,公司可能不敢过分进行盈余管理,该数值有可能会变低。本文拟对总资产取自然对数,用以衡量公司规模。预计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绝对值负相关。(2)总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收益率体现了公司的经营成果。无论企业的当前经营状况是否良好,都有可能对其进行操纵,进而虚增总资产收益率的数值。预计总资产收益率和盈余管理的绝对值正相关。(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DY)。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反映公司治理情况的重要指标,该数值越高,股东越有可能通过委托代理等手段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来达到个人目的。预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盈余管理的绝对值正相关。(4)资产负债率(LEV)。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拥有较高的财务风险,企业对报表进行粉饰的动机也就越大,从而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加。预计资产负债率和盈余管理的绝对值正相关。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根据假设1和假设2,本研究拟设定的基本模型如下:|DA|=α0+α1ICAR1+α2SIZE+α3ROA+α4DY+α5LEV+ε (4)|DA|=α0+α1ICAR2+α2SIZE+α3ROA+α4DY+α5LEV+ε (5)其中:α0为常量;α1 ~ α5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三)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拟选取2013 ~ 2014年沪市制造业的1130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剔除ST等数据存在异常的42个公司样本;其次,本文剔除沪市在2013年及以后IPO的168个公司样本,最终选取了2013 ~ 2014年的样本个数总计920个。数据全部来源于WIND数据库。本文运用的数据统计软件是SPSS 17.0。二、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本文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各个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得,样本企业通过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出的盈余管理水平均值是0.1147,最小值是0.0001,最大值是1.2048,标准差是0.2494,说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明显差距。通过表2还可看出,有85.87%的样本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且有81.52%的公司得到了内部控制标准审计意见。这说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公布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且其中又有多数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标准审计意见。对于控制变量,样本公司取自然对数后的总资产均值是22.3523,标准差为1.2886,说明大多数企业的公司规模相差不大。样本企业总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0.0363,标准差为0.0828,表明大部分样本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差距并不大。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大值是0.8855,最小值是0.0395,均值是0.3590,标准差是0.1526,说明不同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别。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为0.5011,标准差是0.2060,表明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处在正常范围以内。(二)相关性分析本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中的分析结果,盈余管理与解释变量“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均在0.01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反向替代性可知,审计质量与两个解释变量均在0.0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在控制变量方面,盈余管理与公司规模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回归分析通过SPSS 17.0对假设1的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获取的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从模型(4)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方程的调整R方是0.178,F值是40.775,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虽然较差,但在实证中仍然可行。四个控制变量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的VIF值都只是略大于1,说明几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较弱。控制变量的相关方向与预计相符,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显著之外,另外三个控制变量均与盈余管理显著相关。解释变量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与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假设1得到验证。&&&&&&&&&&&&&&&&&&&&&&&&&&&&&&&&&&&&&&&&&&&&&&&&&&& 对假设2的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从模型(5)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回归方程的调整R方为0.188,F值为43.580。这和假设1的回归结果类似,说明虽然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差,但仍可被接受。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VIF值都较小,同样说明几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较弱。控制变量中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显著之外,其他控制变量与盈余管理都显著相关。解释变量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假设2得到验证。(三)稳健性检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值(OCF)是指企业在收付实现制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经营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值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整体的运营状况是否良好。因此,本文将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作为第五个控制变量加入回归方程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见表6、表7:
从表6、表7可知,盈余管理仍然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假设1、假设2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四、 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本文以年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假设1的验证说明在年报中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比未公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这表明国家颁布相关规定强制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并且自愿披露审计报告后,大部分企业能遵照国家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促使它们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务报表的错报和舞弊,为报表审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提升了审计质量。而部分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则有可能是因为企业缺乏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虽然具有相关制度,但没有很好地执行,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因而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遮掩。2. 假设2的验证说明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升审计师的工作效率,审计师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更好地检查出企业在形成财务报表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公司取得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上有效,有效的内部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防管理层进行财务造假,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为财务报表审计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更高质量的审计。(二)建议根据上述分析,为了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笔者分别针对企业监管机构和投资人提出以下建议:①随着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重视程度的增加,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有效实施的重要性,并充分对外公布其内部控制及审计的相关信息,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②监管机构应通过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加大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力度,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③投资人应该重点关注企业对外公布的内部控制信息,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从中做出最优的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卢晓宇,梁成.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2).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上)[J].审计月刊,2009(5).雷英,吴建友,孙红.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13(11).李玲,陈任武.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05(12).李淑锦,卢瑞琼.基于修正琼斯模型的盈余管理实证检验[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报表审计的必要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