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库卡94.55%股份的美的收购库卡就尘埃落定了么

盘点16年中国家电的跨国并购:美的海尔乐视居前三阅读
  今年以来中国家电等本土企业频频发起跨国并购,一方面展示中国家电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正在发生变化。站在16年岁尾年末,就跟着智家电的视线一起回顾今年以来中国家电企业那些引人瞩目的跨国收购大事件。
  美的集团:全球上演四连购
  谋求收购德国库卡控股权
  今年五月,美的集团对外宣布,将以每股115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著名机器人公司库卡。但这一收购一经推出便遭到德国政府和原库卡第一股东福伊特集团的反对。在经历一系列的交涉后,在库卡集团监事会及执行管理委员会同意下,库卡集团的股东们最终同意对本次美的的收购。
  8月8日,美的集团发布了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进行公开要约收购的最终结果,其持股比例达到了94.55%。不过,目前这份跨国收购案仍在审查中。
  在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的报告书中,曾提到“美的可凭借库卡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推动公司制造升级”。而库卡的核心优势在于机器人综合制造实力强、下游应用经验丰富。白色家电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逐渐成为制造领域里的趋势之一。
  吞下伊莱克斯Eureka吸尘器
  有国外媒体报道称,瑞典老牌家电巨头伊莱克斯正在出售其拥有的著名吸尘器品牌Eureka,接盘者为美的集团,交易金额尚未披露。
  Eureka品牌在1974年被伊莱克斯收购,是目前全球高端吸尘器品牌。在过去的一年里,伊莱克斯销售了六千万美金Eureka产品。
  伊莱克斯方面透露,这项交易将于12月底完成,届时出让绝大多数的Eureka资产给予美的集团。不过拒绝对外公布这项交易的具体金额。收购老牌欧美家电巨头手中的品牌,无疑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生活电器市场谋求新突破的重要手段。
  白电收购东芝白电业务
  今年3月30日,美的集团对外发布公告,美的集团将以537亿日元对冬至的白电业务进行收购,收购股份占总股份的80.1%。同时,美的还将会获得40年的东芝品牌在全球的授权以及超过5000项与东芝白色家电相关的专利。
  6月30日下午,美的集团宣布收购东芝家电业务控股权的交易已经完成。这意味着美的已经获得收购东芝的所有必要的相关审批,包括日本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批和国家发改委的备案。但同时,美的集团在收购东芝白电业务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其250亿日元的债务。
  美的收购东芝,可以借助东芝品牌更好地进军国产品牌难以进入的发达国家市场。另一方面进行双方技术的互补。
  收购意大利中央空调Clivet
  美的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已经与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签署协议,收购其Clivet80%股权。
  此举不仅进一步提升美的中央空调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及综合竞争力,也标志着美的全球经营战略稳步推进。
  Clivet成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意大利,以大型冷水机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为主,主要产品包括冷水机组、热泵、空气处理及净化系统等,是欧洲领先的商用空调企业。目前,Clivet约占意大利水机市场份额的5%、欧洲大型水机市场份额的3%、全球水机市场份额的1.4%。2015年,Clivet实现销售收入约1.2亿欧元。
  美的集团拿下Clivet后,意味着就拿下它的研发、渠道、产品、品牌,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大量高端市场的用户,这对于极力拓展国际化的美的而言,尤为重要。
  海尔集团: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今年一月,海尔集团对外宣布,将以54亿美元的价格对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进行收购,并将接管通用电气家电部门的员工和在北美市场中的业务。通过这次收购,海尔也将获得通用电器的知识产权以及通用电气“GE”的品牌。
  截止至今年6月7日,海尔对通用电气的收购交易正式完成,收购金额最终定为55.8亿美元。这也是目前中国家电业中最大的一笔收购案。收购了通用电气后,海尔将得到北美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同时这也完善了海尔的全球化布局。
  乐视:收购美国本土最大智能电视品牌Vizio
  今年7月27日,乐视于美国洛杉矶对外宣布,将对美国电视厂商Vizio进行收购,收购价格为20亿美元。这笔收购案将采用现金交易,并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最终将于6个月后完成。
  贾跃亭表示:“收购Vizio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可让我们在北美市场上建立起业务。”此笔交易完成后,乐视将成为北美市场第二大液晶电视厂商,仅次于三星。不仅如此,收购VIZIO也有助于让乐视在全球电视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鸿海:苦苦追求三年重金拿下夏普
  鸿海收购夏普是一波三折。早在2012年,夏普就宣布过将向鸿海出售10%的股份,但当时两方并未达成合作。在今年1月,有消息称郭台铭与夏普进行谈判,或将讨论收购方案。2月底,据日媒报道称,夏普董事会通过了鸿海提出的方案,并将接受共7000亿日元的收购。
  今年3月30日,这笔收购案最终尘埃落定,鸿海集团以3888亿日元的价格,对夏普66%的股份进行收购。在今年七月,鸿海对夏普的收购正式完成。
  鸿海收购夏普的主要意图,在于夏普先进的面板技术。除了最重要的液晶面板业务之外,鸿海集团还将同时获得夏普的家电业务,而夏普未来将作为鸿海的子公司,保持独立运营的地位。
  当前中国家电业已成为国际并购的主角,美的、海尔、乐视等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竞争力越来越强,国际并购的内容也转向技术、品牌等层面。对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并购之后的融合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在海外市场上实现多品牌的融合,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上的融合。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第一自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美的格力又闹“法院见” 频结梁子只因专利_商业观察_股城财经
美的格力又闹“法院见” 频结梁子只因专利
发布:股城财经
一场围绕专利展开的诉讼与反诉讼战争在白电巨头格力电器(000651.SZ)和美的集团(000333.SZ)间爆发。美的格力又闹法院见
6月22日,美的空调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确认,美的决定发起反诉讼。而在此之前,格力针对美的的“制冷王”系列空调提出了专利诉讼。
“法院见”对于这两家巨头来说并不陌生。频繁诉讼背后,双方在空调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在空调市场增长规模遭遇天花板后,两家企业也在多元化领域展开较量。
诉讼与反诉讼
白电巨头格力和美的间的火药味似乎从来没有平息过。
最新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诉讼是一桩实用新型专利纠纷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6月19日发布的内容显示,格力认为美的制造销售的“制冷王”系列空调构成专利侵权。销售该系列空调的北京天昂伟业商贸有限公司也被格力起诉。格力向两家被告企业提出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这也是格力与美的历次诉讼交锋中索赔金额最高的一次。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该案涉案专利为“面板体后凸台”技术。格力电器于2010年4月申请专利,2010年12月获得授权。该技术被应用在格力电器全能王系列、U系列等产品中。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对企业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是应用上的小创新,包括外观专利,企业都不是很看重。”
6月22日,格力市场部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表示:“格力起诉美的源于侵权行为本身扰乱市场。格力这次的行动主要是呼吁大家来尊重知识产权。”
美的随即进行了反击。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美的已经提交民事管辖权异议申请书。美的针对格力的反诉讼也已经开始行动。此前有消息称,美的可能将针对格力多项产品侵犯其专利权,一次性提起多达10项专利诉讼。这些产品包括空调、压缩机、电风扇、电饭煲、洗衣机等。
美的空调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反诉的内容和数量,以最终法院输出的起诉状为准。据其了解,部分案件法院已经受理。
对于美的的反诉讼,格力市场部负责人则对《华夏时报》记者回应称,那就法庭见。他同时表示,对美的的反诉讼不好评价,看看美的之前的做法就清楚。
需要提及的是,格力在今年5月还向广东省高院起诉另一家空调企业奥克斯,请求法院确认侵权并判决赔偿1.1亿元。倘若格力诉讼成功,这将创下国内家电行业在知识产权领域赔偿的最高额度。
火药味升级背后
“见”对于已经在学术造假、侵犯商标专用权等领域数次交锋的格力和美的来说都不陌生。
2016年1月,格力员工率先在微博实名举报美的学术造假,美的员工随后也同样以学术造假为由在微博实名举报格力。这场员工对竞争对手的实名举报最终演化成了双方企业对对方员工的互相起诉。
在更早的2015年7月,两家企业互相争夺的五谷丰登商标一案尘埃落定。广东省高院判定美的不得再生产销售涉案的空调,但无需向格力赔偿和公开道歉。
在“法院见”之外,双方高层的言论也火药味颇浓。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指责小米战略入股美的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到董明珠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就是否挖人展开的口水战,格力与美的之间结下的“梁子”旷日持久。
在双方剑拔弩张的背后,资深家电观察人士洪仕斌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近几年美的和格力总是曝出这种共性的问题,背后的逻辑是双方竞争白热化。格力在起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诉状中也称,美的公司低价销售被诉侵权产品,侵蚀了格力公司的市场。
在今年5月的格力股东大会中,董明珠曾宣布格力的空调市场要做到现在的两倍大。她当时称,格力有能力实现单一空调达到1500亿-2000亿元的市场。而格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阻力则来自美的。
格力与美的分别占据了空调市场的前两名。双方各自援引了不同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自己的行业地位。《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6年格力家用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2.73%。中怡康数据则显示美的2016年空调业务的市占率为23.9%,排名第二。
从营收来看,2016年美的空调业务的营收少了约213亿元,但两家空调业务在2016年半年报中的营收差距只有77.82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半年报中,美的空调业务的营收反超格力空调。方洪波此前也曾对外表示,空调行业美的、格力两大格局已经形成了,谁也超不了谁。
巨头路径现分岔
促使双方竞争白热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空调市场的增长规模被认为已触及天花板。而美的和格力也早以不同的路径,在空调之外的多元化领域进行竞争。
格力在2016年7月正式宣布进入多元化时代,涉足智能装备、手机、洗衣机等领域。其中,自主研发被格力着力突出。董明珠曾在今年3月举行的格力智能装备高峰论坛上强调格力装备从核心零部件、本体到系统集成,全部为自主研发和制造。而备受争议的格力也是格力自主研发生产。
事实上,格力曾经希望借收购珠海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最终收购失败。目前董明珠已经成为珠海银隆的名誉董事长,并以17.46%的持股比例成为珠海银隆的二股东。董明珠曾在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中表示,珠海银隆是迫于无奈,更多站在格力的成长角度。她当时称如果银隆汽车空调从格力采购,每年将带来10亿-20亿的收入。
然而被树立为专业化样板的格力,并没有在多元化时代收到同样的评价。以格力手机为例,董明珠曾称,手机市场华为要卖第一,格力要做第二。但格力新推出的一款名为色界、售价3200元的手机在官网仅售出5台的消息最近被外界各种解读。格力方面随后澄清,销量5台是该手机刚挂上时的数据,销量每天都在更新。截至记者发稿,格力商城该手机的销售数据是5260台。
2016年财报显示,格力空调的营收仍占到整体营收的81.33%,比上年同期降低5.22%。相较之下,空调业务在2016年仅占美的总体营收的41.99%。
而美的的多元化则更多采取了国际并购的模式。美的仅在2016年就进行了三桩海外并购。不仅以272亿元人民币拿下了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的94.55%的股份,美的还以约33.20亿元的价格,拿到了东芝白电业务80.1%的股份。此外,美的在当年还拿到了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80%的。
洪仕斌认为,格力与美的在空调领域旗鼓相当,在全产业链上的竞争则不如美的。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格力原有的专业化定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错过了最佳时间点。行业第一和第二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而不是仅靠长板。”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美的拟收购库卡背后
核心技术能否带入国内还是个问题
来源:雷锋网&&&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今天傍晚,美的官方宣布,拟斥资不超过40亿欧元(约292亿元人民币)要约收购库卡,目的是使美的对库卡的持股份额从目前的13.5%,进一步提升至30%以上,从而成为库卡的第一大股东。至此,尘埃落定一半,美的集团要约收购德国库卡集团的消息成真。
  当然,至于这起收购能否最终成功,还要看双方执行的顺利程度,因为按照惯例,该起收购仍需通过相关反垄断部门和其它监管机构的审批,以及美的集团股东大会的批准。但是,我们比较关心的,一旦这桩收购正式成功了,对于改写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现状有何助益吗,比如以下问题。
  美的为什么不自己做,而要斥巨资收购?工业机器人从业者的胡震州告诉雷锋网
  这事暂时难说。它(美的)这样比自己做机器人稳当啊,别人都做好了,盈利是妥妥的,中国又有这么好的市场,别人(库卡)让你参点股,好好开发中国市场不是很好?
  另外,库卡同意不同意其占控制权还不一定呢,就算同意是不是有股份交换的条件呢?获取控制权可能也不一定会同意研发放到中国。所以我觉得可能就只是一次收购,美的觉得现在的政策下他有得赚。当然,这对国内研发企业可不一定是好消息了,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成熟的中国公司。
  核心技术会不会就此带入国内?
  我是非常希望会哦,但是感觉希望比较小,如果真会把技术带到中国那就好了。起码现在应该不会,毕竟美的的公告里关于这个一点都没提。
  另一个济南做机床的从业者温刚告诉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
  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在于RV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RV减速机几乎被日本垄断,数控系统在FANUC跟西门子那里,这些核心技术一般都不会轻易卖的,库卡是德国的公司,能不能买过来要看后续发展。
  另外,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的公开声明中,也可见一斑:
  对于此次收购,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
  “我们十分欣赏库卡的管理层和员工,并持续采用库卡的设备和系统,且一直与库卡保持有建设性的沟通。库卡目前处于极佳的状况,而我们将致力投资于库卡的员工、品牌、知识产权以及设施,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未来发展。我们有意将在库卡的持股比例增加至30%以上,并没有要订立控制协议或退市的意愿。我们坚信美的增加对库卡的持股比例可以既保持库卡的独立性, 又能使两家公司通过合作进一步驱动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市常此外,此投资也完美配合美的的“双智”战略,从而提升我们的智能制造能力以及开发智能家居产品的潜力。”
  最后,如果这项收最终能够成功,我们希望这么浩大的行为带来的只是一场资本意义上的收购行为,而是真正的让核心技术带入中国,这才是一场真正牛掰的收购行为。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美的集团:库卡94.55%股份将移交
 美的集团公告称,对库卡的要约收购期全部结束,加上之前已经持有的股权,要约收购交割时将持有库卡94.55%股份。此前美的集团曾明确,不谋求库卡退市。
  不谋求退市
  今年6月16日美的集团正式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进行要约收购,经过一个月的要约期和近半个月的额外要约期,8月4日全部要约期结束。根据美的集团的公告,接受本次要约收购的库卡集团股份数量合计为股,占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比例约为81.04%,要约收购前美的已持有库卡集团13.51%股权,加上已接受本次要约收购的库卡集团股份数量,本次要约收购交割时,公司将共计持有库卡集团股份股,占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比例为94.55%。
  本次要约收购的价格为115欧元/股。此前美的已经明确,此次要约目标是获得持股比例30%以上,不过不谋求库卡退市。美的称,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并没有关于上市公司公众持股量低于某一阈值后必须强制退市的规定。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一般不会主动取消一个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而是根据上市公司的主动申请而批准退市。有公众股权仅保留2%的情况下仍未被退市的案例。
  本次要约收购已经满足收购最低30%比例要求以及其他非政府审批的交割条件,而剩下的3个交割条件涉及的政府审批,则最迟需在日之前完成,其中包括通过欧盟、德国、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查;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对本次收购无反对意见;通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和国防贸易管制理事会(DDTC)审查。
  再被质疑出价高
  有投资者认为,接受要约的股东这么多,说明美的出价较高,超过了绝大部分库卡股东的预期。不过针对溢价高的质疑,美的高层在6月初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这次收购并非二级市场的投资行为,也不是随便在外面买个商品,这次收购是从美的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所以对价格高低看得不是那么重要。
相关最新文章
Copyright(C) FuRongBao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宝贝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
> 详细页面
美的宣布已成功拿下库卡近95%股份
编辑:lijun
来源于:互联网
  美的果然霸气!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时间,美的收购库卡一事终于尘埃落定。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的已经成功拿下德国库卡近95%股份。对于美的而言,和国内的机器人企业相比,此次收购库卡却是相当划算。
  8月8日下午,美的集团(000333.SZ)发布公告称,截至北京时间日,本次要约收购的额外要约期结束,接受本次要约收购的库卡集团股份数量合计为3223.35万股,占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比例约为81.04%。加上要约收购前公司已持有库卡集团13.51%股权,美的最终持有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比例为94.55%。
  今年5月份,美的集团对外宣布,拟以每股115欧元要约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经历了德国政府口头反对,原库卡第一股东福伊特集团反对后,库卡集团终于在6月28日与库卡达成一致意见。库卡集团监事会及执行管理委员会推荐库卡集团股东接受本次要约收购。
  随后,要约收购德国库卡集团的行动在截至日的收购要约期结束后,美的又继续开展了时长两周的额外要约期当时美的集团已合计斩获库卡85.69%的股份,意味着在额外要约期内,新增了352.35万股接受收购要约,占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比例为8.86%。
  据公告,额外要约期结束后,库卡股东将不能就要约收购继续接受要约以出售股份。
  传出以每股115欧元的收购消息后,外界有质疑称美的这次买贵了。原因之一是在今年2月,美的宣布增持库卡股份至10.2%的时候,库卡的股价还只是72欧元。此外,在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以各家市盈率(PE)进行比较,库卡的市盈率为43.3倍,ABB为23.2倍,发那科为21.3倍,安川电机为16.05倍。照此计算,库卡目前的盈利能力在四大家族中算弱的。
  与海外同行比,库卡算贵的。但和国内机器人企业相比,美的的这次收购却相当划算。以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4.SZ)为例,新松机器人的动态市盈率是102倍,是库卡的两倍多。同时,新松机器人去年总营收是16.8亿元,对应的市值为407亿人民币;库卡去年的总营收折合为人民币是213.7亿元,对应的市值折合人民币是296元(39.9亿欧元)。
  对于美的来说,库卡的核心优势在于机器人综合制造实力强、下游应用经验丰富,美的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布局机器人领域的中游总装环节,并积累下游应用经验,为其在中国推广做足铺垫。同时,白色家电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逐渐成为制造领域里的趋势之一。
  在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的报告书中,曾提到&美的可凭借库卡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推动公司制造升级。&这句话或许表明了美的收购库卡的目的之一。
  值得一提还有,在美的收购库卡前,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机器人领域。自2012年以来,美的累计投入使用近千台机器人,自动化改造预计投入约50亿元,大幅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率。不难看出,机器人已经在卓有成效地改变着这家电器巨头,美的非常清楚机器人对自身未来的重要性。2015年,美的新成立了机器人业务部门,在机器人产业拓展上全面布局。
  而对于库卡来说,中国市场一直是库卡的短板,同时也是美的的长处。除了中国机器人市场整体市场空间,仅仅是美的自身的机器人需求,对库卡而言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根据美的确定的战略计划,库卡有可能将在2020年之前超额完成其设定的40亿至45亿欧元收入目标,其中10亿欧元预计将来自中国市场。业内观察人士认为,一旦美的收购库卡成行,库卡在中国地区的收入有望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拥有百年历史的库卡公司总部在德国南部城市奥格斯堡,是全球主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之一。库卡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两大业务。2015年收购瑞士Swisslog之后其在自动化系统集成上更进一步。目前,库卡50%的机器人与控制系统应用于汽车行业。
  美的之所以收购库卡源于库卡的核心优势。因为库卡制造实力强,经验也比较丰富,这对于美的进军机器人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不过,美的也是相当霸气的,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拿下了库卡近95%的股份。
频道热点资讯
本站发布的系统与软件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微软正版软件!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2011 系统之家(www.xitongzhijia.net)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的库卡合资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