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自带第三方音乐播放器器是哪个

在苹果的 Apple Watch 手表上有自带的“音乐”应用,可以播放音乐。在 Apple Watch 手表上的音乐播放体验与我们平时在 iPhone 上播放有很大的不同。下面简单介绍下怎么在 Apple Watch 上播放音乐的操作方法。

1、首先点亮屏幕,按下“数码皇冠”按钮,进入主屏应用界面。

2、接着在主屏上找到“音乐”图标,点击打开。

3、随后可以通过以表演者、专辑、歌曲和播放列表来选择要播放的歌曲。

4、在这里当前可以看到有二首歌曲,它们是我的 iPhone 上的歌曲,点击想要播放的音乐。

5、接着再点击“播放”按钮,就可以播放了。

6、在音乐应用中的任何界面里,我们都可以通过用力按下屏幕,激活 Force Touch 里隐藏的功能选项。如下图所示,当我用力按下屏幕时,会看到有多个选项,可以选择播放的模式,音乐的来源,以及可以通过无线进行 AirPlay 投放。

7、如果想要选择音乐播放的来源,有二种可以选择,分别是 Watch 与 iPhone 手机。如果当前音乐的来源是 iPhone 的话,当我们在手表上播放音乐以后,就相当于是远程摇控 iPhone 播放音乐。

二 : 苹果iPhone手机音乐播放均衡器调节方法介绍

手机发展到现在,众多卖点可以挖掘,像音乐品质就是早期的通用策略。 iPhone的配套音乐产品,也让它无需多言就可以证明它的实力。但是许多iPhone用户由于不了解,并没有把iPhone的高品质音乐设置到最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iPhone音乐播放均衡器调节方法,让你手机更动听。

第一步、手机中点击“设置”,在下滑菜单中,找到“音乐”选项并点击进入。

第二步、在“音乐”中,找到“均衡器”,点击进入选择我们需要的均衡器状态,再去播放音乐。

后记:通过以上的iPhone音乐播放均衡器调节方法,我们可以实现各种音乐的最佳效果,你不妨试试。请注意每一种均衡器状态对应着每一种音乐形式,如果设置错误,你可能会听的很奇怪。

三 : Win10系统更换自带播放器的方法(如果你真的不想用)

  Win10系统自带的播放器其实挺好用的,但是毕竟用的人还是比较少。如果不想用这个播放器,应该怎么更换Win10系统的默认播放器呢?

  1首先打开开始菜单,点击所有应用,进入后点击windows系统文件夹

  2打开后,下方找到默认程序,点击进入

  3进入后点击想要更改的默认程序之后会出现一个菜单,然后切换即可,此处以音乐播放器为例

  4更改完后,就会发现图标更换了

  1打开开始菜单直接点击电脑设置

  2进入后选择搜索与应用

  3然后点击默认应用,之后的操作与方法一一样,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就是Win10系统更换默认播放器设置的方法了,当然想要更改默认播放器,首先要去网上下载一个其他播放器。

四 : 苹果AirPods无线耳机怎么暂停播放音乐

从苹果官网的 AirPods 宣传页面中,知道耳机支持双击来执行特定的功能。当 AirPods 与 iPhone 配对后,默认的功能是启用 Siri 功能。如果你平时不会怎么使用 Siri 的话,而更多的是用来听歌曲的话,可以把双击更改为播放暂停音乐。在这里简单介绍下操作的方法。

苹果AirPods无线耳机怎么暂停播放音乐

首先在 iPhone 上打开「设置」应用,如下图所示。

在设置列表里,请进入「蓝牙」功能,如图所示。

随后在蓝牙列表中,可以看到当前已经连接的 AirPods 耳机,点击可进入它的功能设置界面。

在 AirPods 的功能设置列表中,可以把轻点二下的功能从激活 Siri 更改为播放暂停音乐。

设置双击的功能后,在听音乐时便可以通过轻点二下耳机以暂停或播放了。

虽然 AirPods 支持取下耳机自动暂停音乐,但有时候会发现这个功能不好使。如果已经调整了 AirPods 的双击功能,便可以通过手动控制音乐的播放与暂停了。

五 : 苹果公司推音乐流播放服务:或成Pandora杀手

苹果公司音乐流媒体播放服务iTunes Radio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11日早间消息,苹果公司在周一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推出内置于iOS 7操作系统的音乐流媒体播放服务iTunes Radio,这项服务可能成为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Pandora“杀手”。

iTunes Radio将整合苹果公司的iAd服务。苹果已经在跟广告传播集团宏盟(Omicom)旗下公司OMD进行谈判,为这项服务寻找赞助商。但苹果公司互联网服务副总裁艾迪·库(Eddy Cue)表示,用户可订阅iTunes Match服务,即可享受无广告版的iTunes Radio服务。iTunes Match服务允许用户同步和收听从iTunes购买的所有音乐、从CD上传的音乐或使用iCloud服务从其他任何设备上购买的音乐,其年费为24.99美元,比其他无广告版音乐服务便宜。

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Pandora的无广告版Pandora One服务的年费为36美元,包月费为3.99美元(相当于每年47.99美元)。另一家流播放服务提供Spotify的Spotify Unlimited允许用户在台式机或笔记本上听音乐,包月费为4.99美元,相当于每年59.88美元。可在包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所有设备上运行的Spotified

但与iTunes Radio相比,Spotify的服务具备一些优势。例如,如果用户在Spotify服务中搜寻史提夫·汪达(Stevie Wonder)的歌曲《Superstition》,即可马上收听;而在iTunes Radio中,用户可能会被转到一个播放类似流派音乐的无线电台,但并非《Superstition》这首歌,甚至可能并非汪达演唱的歌曲。(唐风)

}

索尼和苹果是我最喜欢的消费电子领域的公司,排名有先后。也是日系企业和美系企业的代表。两家都引领过或者正引领着消费电子的潮流。那两家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有幸小时候在索尼最巅峰的时候用过他的产品,又在苹果最好的时候,有幸不用换肾就买的起它。所以对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还是颇有心得,由于是文科生谈数码,专业名词比较少,理科生不要见笑。

索尼引领潮流靠的是技术,我是从便携式录放机开始接触Sony的,也就是Walkman,小时候的便携录放机是四四方方一个黑盒子,国产的有个牌子叫京华,这是我用的第一个音乐播放器,放磁带的,市面上几乎都是港台歌手的磁带,还有那个永远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好像欧美的都是盗版带,都是什么欧美流行金曲合集啊之类的,就跟游戏卡都是n合1一样。我买的第一张专辑是齐秦的《往事随风》,“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都随风,都随风,心随风,噢,明天潮起潮落都是我,都是我”,虽然这个家伙现在看来大大的,只能放在书包里,但是我已经很喜欢了,每天都带在路上听。从此就踏上了数码的不归路。当时的磁带机还有个缺点,容易卡带,一不小心,磁带就卡住了,就要用铅笔把磁带卷进去,这可是技术活,运气不好,磁带就坏了。

后来某天在一本数码杂志上看到了Sony的Walkman,那个震撼啊,播放器可以做到这么小,这么薄,口袋里就能放下,心中暗念,一定要买一个,终于存了好几年的压岁钱,赶紧的叫上发小去买,那时候这货不好买,在南京只有新街口的几个店有卖。我记得好像是在苏宁买的,那可是苏宁总店,当时全国就这一家,没想到现在这么厉害。好像是3000多吧,一个初中生花3000多买东西,怎么也是件奢侈的事,所以从小别人都以为我家有钱,我只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比较执着而已。买回来后真是太喜欢了,那个音质,简直是天籁,而且不卡带,放在口袋里走到哪听到哪,耳机上还有一个很精致的线控,可以快进后退,切歌,音量调节,播放暂停。耳机和线控还是分开的,这样耳机坏了只要单独换耳机就行了,有些发烧厉害的,还可以换更好的耳机,那时候索尼的耳机很出名,每一代都是发烧友追逐的对象,什么888啊。这个时候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机器的越做越薄上。不过磁带保存不长的问题还是很困扰的,听多了总归要坏的,受潮也要坏。机器再好,磁带不争气。

这时候新科技又来了,就是大名鼎鼎的便携式CD机,放cd原来必须用专业的CD播放器来放,大大的。日本企业率先推出便携式CD机,而且做的很薄,扁扁圆圆的,又是存钱,终于换了一个,当然还是索尼的,那时候除了索尼还有松下和爱华,欧美的牌子进中国很晚。这个市场基本是索尼的,剩下就是两个小弟的,国内企业还没有这个技术,于是开始了一代代的升级,CD机越做越薄,便携性越来越好;音质也在不停的提升,音质的提升还是主要靠推出越来越好的耳机,因为CD本身就是无损了。还有稳定性也是各家争夺的焦点,就是大家都知道CD机本来是不经摔的,甚至震动一下都会跳帧,一摔里面的光磁头很容易坏,一坏机器就报废了,不用修,修的钱够换一个新的了。可是便携式的没法保证不摔啊,所以怎么摔不坏,就成了焦点。这方面又是索尼最强,到后期真的做到从餐桌这么高摔下来,音乐继续的地步。

经过几年的竞争,CD机已经趋于完美,但是碟片这么大,机器做不小。这时候几家日企一商量,我们推出一种新的碟片格式,压缩率比现在的cd光盘还要高,能录更多的歌曲,体积还比CD小,这样市场就全是我们的了,说干就干,没多久就诞生了一个跨时代的产品,MD(minidisk),体积大概只有CD的一半不到,容量要比它大很多,音乐可以通过专门的转换软件传进MD光盘中,在基本不丢失音质的情况下,体积达到更小,这样一张片子上可以录更多的歌,听起来很像后来的MP3吧,又是轰动,发烧友趋之若鹜,价格再贵也要买一个,我记得中国有卖的第一款叫mz-n1。当时好想买,但是实在太贵了,高中的我是最没钱的时候,平时消费多了,父母的零花钱又给的有限。哎,后悔啊。一代代的盼着,不过终于还是没动手,因为我总想要那个旗舰的。

本来索尼顺风顺水,市场都是他的,技术是几家日企垄断的,别人根本玩不了,看起来索尼的大好时光要来了。不过他的终极对手慢慢的露出了头。

MP3最初就是一个能出声音的垃圾,初代的MP3音质都是128b甚至64b的,你要多拷歌32b都可能,容量从32m开始,随着闪存技术的进步几何级数的变大。那音质,简直在侮辱耳朵,但是MP3的技术很快就放开了,国内的山寨厂商都开始做MP3,不管质量有多烂,使用寿命有多长,关键是便宜,几百块钱一个,和MD动辄几千的价格比,差太远了,发烧友毕竟有限,大多数人只想拿个东西放放歌,甚至学学外语,对音质远没有价格敏感,那时候国内做的最好的公司是爱国者,它的质量还过得去。于是索尼的市场变小了,但是索尼还不怕,MP3只能说是放声音的工具,谈不上音乐,真有追求的还是要买索尼,于是他还在MD的美梦中故步自封,没有发觉时代已经开始变了。

这时候美国有个很厉害的家伙已经开始动MP3的脑筋了。随着科技的进步,MP3的解码技术不断提升,有了动态比特技术,可以在尽量不损失音质的情况下做到容量最小。同时硬盘容量的进步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64m,128m,1g,32g,64g,进步太快了,人们可以不考虑容量问题了,最好音质的MP3也就10m左右,你有1g容量,你还会考虑歌不够放吗,大多数人放个四五十首都够听了。除了MP3还有其他有损压缩格式,比如苹果用的AAC,还有无损格式,比如WAV,都可以在MP3播放器里播放,看机器支持哪些解码格式了。

技术进步到位了,21世纪最伟大的天才要开始他的革命了。索尼呢,他还在和几个日本小兄弟做着自己的垄断梦呢,不说也罢。

乔布斯一看韭菜长成熟了,可以收割了。虽然MP3容量已经够大了,音质只要愿意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大多数厂商打的是价格战,机器越卖越便宜,质量越来越差,闪存用最差的,发声单元也别指望用什么好材料,机器问题多多,一副无序竞争的格局,也没有哪家厂商一家独大的,谁都可以做,谁都做不大,便宜的已经低到几十块,贵的几百块,成本在那,要利润,质量如何保证。乔布斯恰逢时机的推出了令世人惊艳的iPod,后来这款叫iPod classic,外观是纯白色,容量最小的好像是10g,音质更是市面上的山寨货不能比的,音乐可以用专门的软件iTunes 转换到iPod里,支持几乎所有主流格式,而且操作便捷,特别是中间的滑动转盘,可以切换歌曲,调节音量,手感又好。简洁时尚的外观加上优秀的音质,不但数码发烧友喜欢,连时尚达人也爱不释手,这里面乔布斯应该是使了些手段的,于是乎,一时间,有一个iPod变成了最值得炫耀的事,欧美很多名人的社交网络都以晒iPod为荣。MD呢,除了日本,人们都快把他忘了。乔布斯的伟大在于他明白如何引领消费趋势,我就是那个告诉你们该用什么的人,而不是你们来质疑我的东西好不好用,他推出产品,你们就要买,所以他叫乔帮主。时尚达人对他极度崇拜。他的技术可以说是最先进的,但不是划时代的,他明白哪些技术到了可以用上的时候,同时他又那么了解公众的审美观,外观总能讨喜到人们心里。其实他的技术三星可以做到,索尼更是闭着眼睛就可以,甚至后来的华为都可以,但只有乔布斯敢第一个用,比如后来的iPod nano,一下子把播放器做的像个玩具,衬衣口袋里都能放下,还有后来的suffle,自带一个夹子,小巧到可以别在任何地方,T-Shirt上,领带上,裤腰带上,一直是跑步神器,现在还很受欢迎。这时候的索尼才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市场都被人抢走了,便宜的有各类国产山寨机,贵的有iPod全系列,他的市场已经很有限了。时代的转换完成了。这个时候还有家国内公司值得一提,那就是魅族,别看魅族现在被小米打的没有脾气,当初魅族的黄章也是数码界的风云人物,他号称要做一个音质最好,操作最方便的MP4,所谓MP4就是比MP3多个视频播放功能,经过无数次跳票,他还真做出来了,说实话东西真不错,外观很漂亮,有黑白两种颜色,体积不大,配的耳机音质也好,类似苹果的划盘的手感也很好,还能播放电影,基本不卡,太方便了,上课看片神器,我很喜欢,所以黄章我一直很关注。不过这里要说个质量问题,我的nano到现在还能用,而魅族的划盘已经不灵活了,同样的我的很多外国牌子的手机放多久都不坏,而国内牌子就不行,最后都是硬件出问题,都是国产的,国外牌子大多也把厂设在国内或者由国内厂商代工,为什么品控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异,值得思考。

接下来,乔帮主又开始动新的脑筋了,自己音乐播放器做的这么好,关键是乔帮主的系统好,把它做成手机,那还不赚翻啊。这时候手机市场还是智能机的培育期,老大是诺基亚,用的是自己的Symbia系统,其他还有Windows Phone系统,另一个大佬安卓刚刚出来,还有黑莓。都做的不太好,要么功能少,比如诺记的;要么容易死机,比如Windows phone;要么自娱自乐,比如黑莓:有个奥巴马用就拽死了;安卓是最有希望的,操作简单,系统开源,不过还刚刚起步,还只在数码爱好者里面流行。对于一般人来说,宁愿用非智能机,方便不死机,反正手机也就是打打电话,发发信息,无聊玩玩小游戏。非智能的山寨机又开始流行了,你在公交车上时不时能听到一声如惊雷般的铃声,山寨机又立功了。我用第一个智能机是HTC的Hero,也就是G3,第三个安卓系统的手机,前三个安卓手机,谷歌都是委托HTC代工的,所以HTC也是火过一阵的,HTC做智能机很早,最早Windows手机都是他在做,不过在中国叫多普达,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一家公司。

乔帮主又要出手了,他突然宣布苹果要做手机,而且推出速度很快,因为之前的成功,大家对苹果手机都很期待,这时候已经有一批忠实的果粉了。乔帮主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第一代Iphone又让大家惊艳了一下,在苹果的iOS出来前,最好用的系统是谷歌的安卓。不过安卓有缺点,用的时间越长系统运行越慢,而且是开源的,所以软件开发商良莠不齐,做出来的软件又臃肿又慢,机器的速度就拖累的厉害,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每代都号称是最好的,但就像桌面的Windows一样,不停打补丁,不停有问题。而且由于系统升级问题,有的还在用旧系统比如3 .12,最新的机器已经在用5.1了,各个版本系统对软件要求有区别,搞的软件开发商都无从下手,既要针对最新的,还不能丢了老客户。系统碎片化问题严重。说回苹果,苹果是半开源的,规则由他定,他说升级只要能升级的都要升级,不能升级的,最新功能就没了,软件也开始不支持,你就等着换手机吧。所有开发商的软件在他的市场发布,不会有恶意软件的问题,也没有系统碎片化问题,代码也好优化。所以用过安卓,再用苹果的人都感觉,苹果实在太流畅了。外观上,苹果奉行时尚加极简主义,把不该要的按键全部取消了。五个键完美组合,功能键,上下音量键,关机键,还有个切换键,其他功能尽量在屏幕上完成。功能优化更是做的好,让你需要的功能都帮你准备好了,安卓厂商软件上就怎么也做不好。

当然由于昂贵的售价,苹果还是发烧友和有钱人的追求,还没有让大众感冒。

接下来就是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期,安卓苹果各领风骚,老大诺基亚已经日薄西山了,没有赶上智能机的时代,还卖着他的落伍的Symbia,自然要被淘汰的,还有黑莓也跟不上了,智能机成了安卓占有率高,苹果口碑好的格局,WP市场太小,不说也罢。这时候乔帮主又革命了,之前的手机为了手感好,边缘都有弧度,乔帮主偏偏反过来,做了款四四方方的手机,也就是iphone4,手机能做的这么极简而又美观,金属的外壳手感又好,机器还薄的让人爱不肆手,时尚界又开始骚动了,这款手机口碑无限好,而大众也跟风心动,这时候苹果将饥饿营销玩到了极致,之前也在玩,这次更厉害,果粉们为了拿到第一台苹果,搭起帐篷来日夜排队。第一个拿到手机的人比中了一千万彩票还激动,感谢爸妈养育之恩,感谢乔帮主创造了如此神器。大多数人则是根本买不到,供货很慢,出来一批抢一批,全世界还不是一起卖,就跟电影上映一样,乔帮主想让哪个国家或地区先有就在哪里先卖,中国肯定是最后几个,于是水货的价格高的离谱,你有本事从国外带回个苹果就赚翻了,水货商们都不干其他的了,都在想办法多进点苹果,深圳关口只要苹果发布新品就异常热闹,鄙人也有幸帮带一次,赚了点手续费,不过事后想想有些后怕,万一里面不是苹果呢。不过就在这时突一个让果粉接受不了的消息传来,乔帮主不在了,有传闻说他是去造宇宙飞船去外太空了。

苹果进入了后乔布斯时代,库克接任CEO,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还是那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吗,人们开始怀疑。这时候我还是安卓的忠实粉丝,毕竟安卓能折腾,越个狱装个软件都方便。我用的是三星的i9100,也就是S2,当初的旗舰。HTC已经没落了,市场是三星的。国内低端市场开始被国产品牌占据。华为中兴等开始冒头。中高端除了三星,还有索尼摩托LG等国外厂商。安卓厂商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大家都是比拼硬件,不停的推出核心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手机,电池容量也越搞越大,但是待机时间却越来越短,最惨的是大家东西差不多,降价一个比一个快,又开始了价格战的比拼。

对了,为什么不说音乐播放器了,因为这时候真正玩音乐播放器的人已经很少了,连便携式相机市场都在慢慢缩小,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人们基本只要带好手机,就能听歌拍照了。专业相机和专业播放器不是本文的叙述重点了。有吗,还有,市场还是有的。

后乔布斯时期,苹果连续推出了4s,5,5s,基本是延续乔帮主生前的思路。没有惊艳,但是维护了苹果的市场,口碑都不错。不过苹果在乔帮主在世时坚持的屏幕不能超过4 0英寸,认为4.0的屏幕手感最好的最大尺寸的理念有点坚持不住了,别人都5.5了,虽然苹果的屏幕分辨率是最高的,显示效果是最好的,但4.0让果粉们也开始有意见了。这时候库克顺应民意,推出了5.0英寸的iphone6和5.5英寸的iphone6 plus,并且对手机的外观又动了下手术,边缘又有弧度了,两个变化一个顺应了民意,一个完善了手感,iphone6继续成功。之后的6s是一次升级,只是加入了一些新功能,还是期待iphone7吧。同时库克还推出了塑料外壳的5c,并且留下4s降价继续销售,来挤压中低端手机市场。这都明显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策略。库克时代的苹果风格已渐渐显露。不一定惊艳,但保证是最令客户满意的,同时通过扩大产品线,甚至不惜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乔布斯时代是不怕你不买,库克时代则是希望你能继续买。索尼在智能机市场一直不瘟不火,东西不错,喜欢的人还是喜欢,大众则不感冒,没什么好多说的。国内还有一个雷布斯的小米,玩的也是饥渴营销,着实火了一把,能不能延续还要看产品。

好了故事基本说完了,看看索尼和苹果的区别吧。索尼是典型的技术主导公司,日系企业,认为有技术就能垄断市场。其他日系企业比它更严重,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主。索尼是日系企业中最欧美的,最重市场营销的,还是败在了技术垄断,没有看清市场趋势上。苹果则是市场领先公司,乔布斯是苹果的灵魂,他明白市场需要什么,他可以特立独行,同时又让公众惊艳,他总能抓住你的心。库克没有乔布斯的能力,但他应该是个不错的守成者,他知道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如何转型,去抢占市场,与日本公司闭门造车不同,他们的技术很多都是通过收购取得的,比如指纹识别。他们只是比别的公司能更早意识到市场的趋势。

因此在一个技术已经发展到极致的领域,特别是公众消费领域,一定是市场营销做的好的公司做的大,大多是美国和欧洲企业。而在专业领域以及高科技领域,得比拼谁的技术更好,更先进的行业,则是日系还有更厉害的德系企业的天下,你可以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就是在那里低调的赚着大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音乐播放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