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oculus htcvive和sony vr的vr 之战,谁将笑到最后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 网址有错误>请检查地址是否完整或存在多余字符
  • 网址已失效>可能页面已删除,活动已下线等
}

任何一个行业,在其发展初期,抢占了先机的企业,几乎将在这个行业永远占据霸主地位。虚拟现实行业并未完全爆发,但巨头们意欲抢占先机、在行业发展的未来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的大动作已接踵而来。

与其他加入到虚拟现实行业的企业不同,谷歌、英特尔、Valve都不局限于成为行业的参与者,为力图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生态链顶端的技术提供者,纷纷祭出自己的大招。简单一点说,就如同英特尔之于PC、谷歌之于安卓手机,这三家都想做虚拟现实领域的老大。

那么,究竟谁强谁弱,谁能笑到最后?

2016年5月19日,谷歌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对外公布虚拟现实领域的Daydream计划,该计划包含Daydream-Ready手机硬件标准(三星、华为、小米等)、类似Gear VR的头显以及控制器、以自研软件为首的内容平台这几项重大内容。致力于借助手机平台,打造能够令人身临其境、感觉舒适且易操作的虚拟现实体验。谷歌试图Daydream平台占据了VR产业链的制高点,向生态雏形迈进。

谷歌计划为下个版本的安卓系统打造最新的VR技术,想把VR技术植入安卓系统内,与此同时,谷歌还拉上了小米、HTC、华为等手机厂商配合这个计划,要让未来的安卓手机都支持VR功能。

因此,谷歌自己生产了一款vr眼镜作为参考设计,同时也在和制造商合力制作以手机为屏幕的VR耳机。华为小米一众厂商也乐于拥抱谷歌一起做“白日梦”,支持谷歌的VR计划,它们将为谷歌白日梦做屏幕和性能支持。

谷歌方面负责人克雷贝沃表示,谷歌会把“白日梦”软件植入“N版安卓”手机内,而制造商将负责打造出能够支持更高级图像的手机。届时,用户将手机与Daydream VR头戴设备连接,就能开启VR模式”,手机就会成为VR体验的终端。

分工已经非常明显,谷歌继续做平台商,Android手机厂商站在下游做性能与硬件适配支撑,谷歌的壮大必须要Android阵营的重要厂商参与,但一旦智能机VR开始普及,格局就已经基本确定,即谷歌成为产业链上游的平台商,掌控操作系统的底层基础架构,成为最核心的平台商,一众手机厂商则站在了产业链中下游。

随着VR产业壮大与VR消费用户增长,谷歌的坐享的人口红利越来越多,系统底层的基础支撑能力越来越强,而负责性能与屏幕支持的手机厂商则在前期会占据市场风口,吃人口红利,但在后期将逐渐丧失硬件优势与先发优势,最终智能机市场的竞争可能依然与此前同质化竞争如出一辙。

由于本身缺乏独立的操作系统,国产手机与三星都依附于谷歌Android系统,所以说谷歌要在Android中打造VR技术,一众手机厂商配合谷歌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在移动端VR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谷歌将成为当之无愧的老大。

2016年08月05日,Valve宣布对外界开放Lighthouse定位技术,第三方开发者只需要向 Valve在初期支付2975美元的Licensees及培训费用即可以使用SteamVR提供的Lighthouse技术研发自己的追踪产品和控制器,。Valve的这一动作,意图非常明显,在全球范围内宣布帮助第三方使用Lighthouse技术,吸引更多的硬件开发者们制造更多低成本设备,笼络更多第三方设备商(动捕,手柄等)提前完善生态,成为生态链上游的标准提供者。

根据官方的介绍,使用Lighthouse技术只要先支付2975美元参加指定的官方培训即可,后续无需再支付任何其他的版权费用。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就是灯塔及相关技术仍然属于Valve,但是VR头显厂商、第三方厂商可以开发搭配灯塔技术的外设了(比如在第三方头显上边布满可以接收灯塔信号的标记点、开放适配基站的VR控制器)。

Valve方面也表示公司目前还不能允许第三方公司来研制定位基站,而基站就是放在房间两个对角线用来发射激光的黑盒子。这种考虑不无道理,Valve官方也表示先要放开看有没有兼容问题。

通过这套标准,一些厂商不仅可以开发基于Lighthouse技术的控制器,联系到那些研发VR枪、VR方向盘等一系列的厂商都可以开始利用这项技术。一些公司甚至可以脑洞更大一些,让定位技术走入机器人、无人机等其他领域。

所以当Valve决定开源这项最核心的技术时,这背后的意义可能就更值得挖掘。

或许那些做VR头显的厂商都可以开始大范围入场了,毕竟只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制造头显外设、控制器就可以使用这套非常先进的VR定位技术,实现商业化。相信马上会出现一大波使用Valve技术的产品。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开始使用这套技术,Valve自己的Steam VR平台即将成为VR内容的核心平台,Valve成为最终赢家就像PC时代一样。

而对于行业本身来讲,毕竟现在整个行业三巨头oculus rift、htc vive和 PS VR都拥有核心技术,一般的小厂难以撼动其地位,但拥有了开源的Lighthouse技术,可以很快形成对三巨头的冲击。对于行业小厂来说,也非常愿意去使用Valve的技术,起码在更新更好的技术面世之前,Valve拥有很大的优势。

也就是说,在重度VR体验场景,目前Valve的Lighthouse技术几乎拥有绝对优势。在PC端VR设备市场,几乎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同等技术存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PC端VR设备厂家毫无疑问会选择Valve的Lighthouse技术。

2016年08月16日,英特尔公司在英特尔开发者论坛(2016)上发布了全新的Project Alloy项目。与众多VR头盔和美国虚拟现实乐园the void的方案都不同的是:Alloy是一个一体化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英特尔将计算、传感器直接集成在头盔里,并且内置了英特尔的实感技术,并计划于2017年面向开发者开放硬件平台。英特尔是憋足了劲要参与的不仅仅是虚拟现实,而是想成为以虚拟现实为基础的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产业链顶端。

这是英特尔正式入局VR/AR市场的而推出的融合现实产品——Alloy平台,按照英特尔官方的解释,融合现实是将现实中的物理环境和行为,和虚拟的空间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互动与融合。根据英特尔工作人员的表述,“融合现实提供的体验超越目前大家看到的 VR+AR+mixed reality(MR)。”

根据现场演示的效果,戴上Alloy头盔,用户将处于虚拟的环境中,不过你可以通过实感摄像头“看到”双手,并且用手与虚拟世界中的元素互动,例如,你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直接用手开门。

根据英特尔官方的介绍,Alloy头盔相比VR有以下四个全新的体验: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

}

  [摘要]法国公司Kineti所制作的La Table Kineti是一部和微软Surface Table理念相同的高科技触屏办公桌,但它的售价更加优惠。

  现如今,要是你不知道VR是什么东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没错VR火了,铺天盖地,其呈现出来的巨大的发展潜力或许是现阶段我们难以想象的。据德银预计,到2016年底Oculus销量将达到100万部,HTC Vive销量将达到100万部,索尼PS VR销量将达到250万部,到2017年这些数字将会更大。在如此巨大量的背后是两家上游厂商未来几年的巨大发展潜力,NVIDIA和AMD这对老冤家就在这种时代崛起中展开了新一轮缠斗。

  VR将爆发 崛起的巨头会是NVIDIA和AMD

  目前VR的呈现方式基本包括三大类型:PC高端VR呈现、游戏主机VR呈现以及移动VR呈现。其中移动端的呈现主要以手机作为显示载体,其最终效果受影响因素比较多,硬件性能也仅能满足一些简单需求。而相对来说PC高端VR呈现和游戏主机VR是能够带来更优秀体验的两种方式。就现阶段而言,以PS VR为代表的游戏主机呈现绝对是最佳选择,主机+VR设备的总价格在普通用户可触及的范围边际,高端用户完全有能给力购买。但大多数人都盯着走在台前这些星光闪耀的公司,却忽略了上游巨头。

  PC端呈现最大的优势是质量最高,效果最好,还可以通过硬件不断扩展以提升最终效果。未来如果VR设备出货量按照调研预期持续放大,产品成本能够持续走低,那么PC端的呈现将逐渐显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PC端呈现目前最大的瓶颈来自于显卡GPU性能,这是NVIDIA和AMD的主要领域,多年以来积累的关于显卡GPU运算方面的开发经验、专利、制造工艺将成为NVIDIA和AMD无法被撼动的强大基础。所有厂商只要涉及PC端的VR呈现一定都离不开两家巨头的专利技术和支持,这就是我看好NVIDIA和AMD两家传统巨头在VR浪超中必将再度崛起的根本原因。

  NVIDIA将始终保持强劲势头

  近年来NV和AMD的研发投入趋势

  目前在GPU市场上,NVIDIA不管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从产品的竞争力来说都处在非常强劲的态势下。最近NVIDIA刚刚发布了GTX1070/GTX1080两款旗舰显卡,率先在VR推进浪潮中拔高GPU性能水平,在GPU性能这个领域,NVIDIA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强者。而近期曝光的消息来看,后续产品线分布,持续抓市场占有为目的的GTX1060已经呼之欲出,移动版GTX1080M性能也刚刚曝光。可以说NVIDIA正在用一种对手难以招架的速度和确立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如果说VR浪超是一场奔跑竞赛,那么NVIDIA无疑已经在出发阶段领跑,为接下来的过程开了一个好头。

  错位竞争让AMD一直很尴尬

  相对于NVIDIA来说,AMD的处境略显尴尬,在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性能水平上面双双被对手甩开,起步阶段就处在跟跑的位置。在市场占有率上面,移动端95%以上的份额都是对手的,在桌面端也大比数落后,产品性能上也是紧跟慢赶,十分被动。

  在各种方面没有优势的情况下,AMD的产品始终采取一种错位竞争的套路,专门针对NVIDIA产品缝隙进行重点攻击,以用户难以拒绝的性价比挽回劣势。

  面对硬件要求极为苛刻的VR,在这种尴尬状态下,今年AMD又带来了新玩法:“1+1>2”,就是在单卡性能不及NVIDIA旗舰的情况下,以RX480双卡交火同时低价的方式继续保持对GTX1080高端市场的压力,我想这也是AMD的无奈之举吧。比较打脸的是,就在RX480上市之后,不少媒体对RX480双卡交火进行了详尽测试,结果并不像官方描述那般美好,双卡交火的RX480依然在整体性能上落后于单卡GTX1080,不知道AMD的高管得知自己又一次做了“PPT英雄”会是什么感觉。

  虽然AMD主要方面都处在一个比较被动的情况下,一个跟跑的状态下,但是你别忘了VR是一个长跑项目,跟跑不等于最终落败,策略用的好的话实力偏弱的选手依然有机会。

  其实你忽略了AMD很多作为   NVIDIA策略相对清晰,依靠现有优势持续扩大优势,加紧合作加大力度开发,用加速滚雪球的方式让对手跟不上趟。而AMD其实也在背后辛勤耕耘,只不过看上去策略招数与NVIDIA截然不同,既然正面交锋不占优,那么AMD不妨来个重点突击迂回包抄。

  去年AMD利用在APU与GPU整体解决方案成本方面的优势频繁搞一些动作,直接拿下了所有主流的家用游戏主机市场。单从索尼PS系列主机2015一年销量来说,这个数字就是就是4000万台。所以虽然比不上台式机的市场规模,但是游戏主机前期耕耘如今带来的这种销量规模绝对是一块不小的肥肉。

  许多人只关心AMD的市值多少,比NVIDIA低了多少倍,但是忽略了很多AMD技术储备背后的价值。比如说今年4月份,AMD授权专利与天津海光合资建厂的事儿简直轰动业界,单单是出让核心专利带来的收益会有多大?股价很能说明问题,在4月份此新闻爆出之前,AMD的股价还仅仅徘徊在2.6元左右,此消息一出立刻带来了一轮50%的暴涨,并直至如今的5元左右,公司市值从约20亿美元直接飙升到40.23亿美元。所以你真的敢忽视AMD品牌背后强大的技术能量吗?

  在VR大潮里 谁赢谁输已不重要

  在VR这条路上,两家巨头技术实力雄厚,但只能算刚刚起步,后面的路还有很长,留给他们的时间还有很多,不管是在GPU技术实力上占优的NVIDIA最终取得胜利,还是靠着APU+GPU整合方案以及各种突破性策略的AMD笑到最后,其实都不稀奇,也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VR将带给NVIDIA和AMD两家公司千载难逢的机会,绝佳的实惠。如果预言接下来市值暴涨的巨头会是谁?我一定会说是NVIDIA和AM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tcvive和sony v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