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看好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光大控股看好六大行业 预计年内投完100亿资金_凤凰财经
光大控股看好六大行业 预计年内投完100亿资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证网讯 (记者 任晓)光大控股首席执行官陈爽日前在北京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其与IDG资本合作设立的并购基金预计年内投完100亿首期基金,目前已完成3个项目的投资。陈爽表示,看好医疗、能源、新能源、工业4.0、中国制造的高端机械制造业板块、TMT行业、养老及文化六大行业。
中证网讯 (记者 任晓)光大控股首席执行官陈爽日前在北京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其与IDG资本合作设立的并购基金预计年内投完100亿首期基金,目前已完成3个项目的投资。陈爽表示,看好医疗、能源、新能源、工业4.0、中国制造的高端机械制造业板块、TMT、养老及文化六大行业。据介绍,IDG光大产业并购基金所投资的目标企业为具备成熟的经营模式、细分市场龙头,双方合作方式为光大控股下属机构——上海光控浦益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IDG资本附属机构——和谐卓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共同担任基金普通合伙人和管理人。陈爽介绍,并购基金投资的领域TMT和文化产业都是IDG资本的强项,IDG资本对项目有着很好的判断力;同时,随着投资项目体量增大,投资需要严格的风控和流程管理。在这些方面,投资过180个国内外大型项目的光大控股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并购基金成立2个多月来,已投了3个项目,每个项目投资金额都在10亿左右。其中,上海电影学院为近期基金投资的项目之一。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40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近日,光大控股宣布,IDG光大产业并购基金投资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成为其控股股东,并共建“光影未来”产业基地,以进行IP孵化、电影人才培养,高科技影棚建设,通过收购优质的好莱坞独立制片公司,后期制作公司,特效团队,并与欧洲更多优质的影视公司、学校进行深度合作,打造一个整体的“光影未来”产业基地。陈爽称 ,除了新兴产业的六个板块外,还有一些传统的行业也比较关注,例如房地产行业。“我们是轻重资产相结合,两个轮子在走。”陈爽表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93488
播放数:143508
播放数:120700
播放数:164295来自雪球&#xe6关注 搞懂中国光大控股,我容易吗?来自 (一)、文不如图、图不如表。在读懂下面的表格后,我认为我对光控应有基本了解了。(二)、补充解读:1、盈利模式:非常多样化。收点咨询、管理费,股票分点红,小打小闹炒炒股,放点贷收点息,买点债券玩一玩,坐享其成分点利(光证),最后牛逼的是,一级市场玩一玩,搞搞中长期,赚个几倍再脱手。2、盈利特征:由于模式的多样性,盈利特征当然也是综合的。具有明显的稳定、成长、周期、隐蔽的特性,总之无法单一归类;2.1、151H,光控基金管理业务实现税前盈利10.3亿港币,同比增长79%。高增长跟上半年大牛市有关,但回顾历史,也体现了这块业务的稳定、快速成长的特点;2.2、151H,光证贡献了20.33亿的税后净利润,但12、13年分别为税前4.5亿、2.2亿,这体现了公司业绩的周期性;2.3、其它净收入,主要是由备售证券及公允价计量金融资产(151H合计325亿港币)带来的。这些资产包括上市证券、非上市证券,主要都在香港以外的地区。从公司发展历史看,这些资产都已持有一些年月了。他们啥时会被卖掉?以什么节奏卖掉?以使账面增值落袋为安,具有不可预知性,对利润来说,具有很大的隐蔽性。2.4、以上资产的投资重估储备,截至151H达到132.5亿港币;主要是由这轮牛市带来的。这些意味着什么?重估属于所有者权益,但资产被处置后就被重分类为利润了。会计处理上的一点差异,对公司净利润来说,确有天壤之别。市场上的大多数人,会注意这些吗?一般来说,只要看到公司利润大幅增长,所谓香港的成熟机构投资者,不也是很容易被吸引进来吗?这我相信是的。但也具有向下调整的可能性。2.5、2014年年报有句话:“光大集团完成重组,为公司资产释放价值奠定基础”。这句话其实就是一个信号。
,迟早应该会被 卖回给光大集团,只是具体时间还未可知。光大证券现在只是按权益法在计量,如果卖掉,实在是笔大生意呀!这里的利润会有多少呢?如果A股未来两年,总体是向上的趋势,或至少不比现在差,我相信光证的市值不会跌太多吧?甚至再涨涨也是可以的。(三)投资结论:1、港股现在总体是低迷的,这是很好的大势;2、作为金融性质的公司,PB0.8,雪球上的PE看似12倍,年底估计也就5、6倍;3、光控是否值得投资?其实是个不难回答的问题。难就难在,当整体市场是悲观的时候,市场先生总能找到悲观的理由,不仅光控,还有很多其它的。不过,我一直记得,市场先生,当它乐观时,它也会很乐观。4、总体上,我把光控作为我在金融行业的重要布局,是一个比券商还有弹性的股票!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国光大控股:光大集团重组留下的历史性投资机会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那点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一直以来,我都不大喜欢控股型公司,香港有太多的控股型家族公司了,经过这些年的投资者教育,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定价体系,由于大股东普遍缺乏激活价值的动力,呈现来的结果就是多元折价,不能直接算控股权益,如果一头扎在控股权益的价值里,很容易就掉进价值陷阱里面去了。
  财报季刷财报的过程中,不经意多看了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一眼,发现这哥们有几个神奇的地方:
  1)虽说是光大集团旗下,但是国企命名不是随便改的,这么个二级专业公司,怎么叫了老爸级的名字(控股);
  2)这么个二级公司旗下居然持有:24.71%的A股(,)股权(市值176.88亿),3.37%的A股(,)股权(市值63.98亿),平级公司却大比例交叉持股;
  3)2016年公司获批公开发行熊猫债人民币128亿元,年内成功发行两期共计人民币80亿元债券(票面利率介于2.92%-3.37%),这个利率实在是有点过分...
  这几个点过于神奇,这公司值得挖掘下去。
  一、光大控股往事
  要理清楚公司名字和股权这两个不协调的地方,还是要回到光大集团的发展历史中去。
  日,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送呈“港澳见闻和八点建议”,建议“用香港的经营方式成立一个高效能的综合性公司做些零星生意”,”国务院批复“在港设一完全打破官商一套的综合公司,委托光英同志负责筹办。干部也由他选人,由(,)贷款支持”。
  1983年5月中国光大集团在香港创办。日正式开业。当时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国家给了资本金20亿人民币,还给了2亿美元作为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二手设备的周转资金。1984年7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继续在香港。光大集团为四大驻港央企之一: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公司。
  1990年,央行副行长邱晴接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公司业务发展向中国国内倾斜,并将重点放在金融业。1990年11月,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在成立。至此,光大集团拥有两个总部;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香港。
  形成了持续20多年的光大横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个独立法人;一套领导班子,两个管理总部;资金往来密切但财务上又无法打通,无法真正并表;同一集团,相同岗位但又实行多种分配体系。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就是香港系统的旗舰。
  日,国务院批准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方案,光大集团实业和金融资产分离,整合金融资产成立光大金控;光大银行亦需重组,由汇金注资200亿美元,挽救实际上濒临破产的光大银行,同时也取得了光大银行控股权。注资后,光大集团及子公司光大控股在光大银行的股权比例从45.55%被摊薄到13.25%,汇金成为第一大股东,控股超70.88%。
  日,中国光大集团筹备多时的重组大计终于尘埃落定,光大集团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后,中央汇金公司将取代财政部,成为光大集团大股东,持有该集团55.67%股权,财政部持有余下44.33%权益,成为第二大股东。光大集团最终的重组方案是:
  财政部以光大集团的股权、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光大香港)的股权、财政部对光大集团享有的债权本息作为出资。
  汇金公司则以持有的90亿股光大银行股份、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及承接的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本息作为出资。
  重组前:本公司是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
重组后:本公司是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
  至此,中国光大控股(165.HK)的故事脉络就清晰了,中国光大控股原来就是香港系统的旗舰,这个平台带的是港资的基因,随后光大银行注资后,公司持有的光大银行的股权大幅摊薄,随后跟随着集团的超级重组后,变成二级公司,但是持有的银行、证券的股权扔未处理,加上传统的资产管理业务,就形成现在的:被动权益(银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从集团的整合路径来看,目前这样的架构即不体现光大资产管理这个平台的平台价值,亦不方便集团公司理顺证券、银行的股权关系,这时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是迟早的事情。
  二、光大控股价值几何?
  1、被动权益的价值?
  从历史路径来看,在集团层面,是有激活公司控股权益的动力,把中国光大控股还原成专业化的资管管理二级公司,历史上也陆续的推进股权重组:
  2013年12月,公司向集团转让了3600万股光大银行A股;
  2014年2月,公司向集团转让了1.12亿股光大银行A股;
  2016年6月,公司以港币9.3亿元出售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49%股本给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目前光大集团持股中国光大控股(165.HK)49.74%股权,在集团层面,通过发债收购,再派特别股息回笼资金,在资金上压力不是太大,但是问题来了,这么大的股权转让,受市场变化和监管政策的影响都太大了,2015年的股灾,2016年的熔断,这么一整,计划赶不上变化,都得放放。
  从逻辑上讲,虽然能判断集团的意图,但是这个兑现的时间节点完全不可预测,只能作为一个潜在的催化因素来对待。
  目前公司持有的24.71%的A股光大证券股权(市值176.88亿),3.37%的A股光大银行股权(市值63.98亿),两者合计240.86亿人民币(267.62亿港币),公司最近市值是288.85亿港币,虽说这个被动持股的权益价值和公司市值接近,但是一天没发生这个股权处理,这个账面价值都是镜花水月,能指望的也就是光大证券(联营公司)每年非现金性的盈利入账及光大银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现金性的股息。
  由于有着银行、证券的存在,对光控报表的影响非常大,单纯看光控的财报可能会失真,还是要具体来看,目前银行、证券都处在低位,熊市的时候处理股权总好过牛市的时候处理,从历史路径、市场时机来看,这个被动权益都是必然要处理的,是个历史性的机会,作为一个彩蛋等着就好了。
  2、资产管理业务价值?
  仅仅有个待催化的大彩蛋还是不够的,目前中国光大控股(165.HK)的真正价值在于旗下的资产管理业务:
  光大系是源于香港的大型央企,特别是香港系统是有着深深的国际化的血统,在集团重组后,资管凭借着牌照和通道的优势,加上集团的资金、销售渠道方面的优势,光大资管管理的资产规模突飞猛进:
光控在银行渠道的资金优势极强:
  加上集团的增信,公司在债权融资方面有绝大的成本优势,2016年发的两笔熊猫债成本仅为2.92%-3.37%。因此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形成了独特的:基金管理+自有资金投资的双轮驱动的架构。
  1)基金管理业务
  截至2016年底,公司基金管理业务共管理36只基金,持有105个一级市场投后管理项目及15个二级市场投资组合,其中13个一级市场项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不同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基金管理业务总募资规模增加至港币875亿元,较2015年末上升79%,其中外部资金占约79%。持有项目及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为港币630亿元。
  所有产品中,一级市场基金体量最大,截至2016年底,公司一级市场基金总募资规模达到港币646亿元,同比上升119%。目前持有99个投后管理项目,对应公允价值为港币497亿元。
  A股市场IPO发行自2016年起一直稳步提速,2017年一季度共有133家企业实现IPO,环比上升31.68%,同比增长454.17%。短短一个季度的IPO发行数量却已超越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发行数量;在募资规模方面,A股合计IPO融资668.13亿元,与上季度相比稍有回落,环比下降8.42%,但同比增长显着,增幅为491.62%,呈现出“小规模多发行”的特点。
  现在整个政策导向非常明显,明面上虽说不搞注册制的,但是事实上却在压再融资,放IPO,过会的速度根本停不下来,少量多次,对于光大控股这种一级为主的资管公司,这是最好的时代,99个投后管理项目(对应公允价值为港币497亿元),虽然不同产品的种子资金和分成比例都不一样,很难算出一个确切的价值区间来,但在定性上,公司毫无疑问的是新IPO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
  2)自有资金投资业务
  截至2016年底,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总规模为港币122亿元,年内录得税前盈利港币3.0亿元,与去年持平。具体的收益结构如下,这里就有持股32.32%联营公司入账的中国飞机租赁(1848.HK)。
  对于自有资金投资这块,逻辑就更简单了,公司都能借到2.92%-3.37%的熊猫债了,只要管钱的人的水平比余额宝的水平高,业绩这都是随便刷的...这资金成本,随便玩...
  其实资产管理这个业务,说穿了就是,人、钱、项目的组合,钱、项目已经说完了,接下来掰扯掰扯人的问题,2016年年报披露公司拥有274名雇员,回顾期内总员工成本约为港币4.62亿元,人均168.61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问你服不服...
  总的来讲,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在当下的IPO加速的背景下进入快车道,还附送了超大的被动持股(光大证券+光大银行)兑现红包,一旦兑现就必然是一波50%以上的行情。
  即使红包不兑现,稳步发展,按现价17.14元/股来看,0.78倍PB,0.75的分红,4.37%的股息率,不过分。
  下有资管项目稳步发展,上有被动持股红包兑现,这个剧本可以有。
  这些天行情也不见得有多好,但这个一步一脚印的放量,在香港这个满布“春江鸭”的市场,又是意味着什么?
  利益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简介】
  田品 | 格隆汇?专栏作者投行出身,重组小达人专注事件驱动型投资机会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国光大控股:光大集团重组留下的历史性投资机会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点击回复标题作者最后更新
12-21 浙江股友
财友08l07e3c
12-21 财友08l07e3c
12-21 浙江股友
财友y8zf0546
12-21 财友y8zf0546
12-21 浙江股友
12-21 浙江股友
12-21 男枪
12-20 浙江股友
Whoops_8wpf
12-19 Fly_ppn2
11-28 北京股友
11-27 酒神一诺
11-25 北京股友
11-17 北京股友
03-30 北京股友
03-19 北京股友
02-28 火星股友
12-02 北京股友
07-08 浙江股友
05-05 四川股友
03-27 火星股友
重机枪子弹
12-24 重机枪子弹
雪中塑料花
12-23 雪中塑料花
铁杖水上漂
12-17 铁杖水上漂
12-17 shengdad
再见禽流感
12-17 再见禽流感
12-11 43eplvtr
12-11 黑鲨红尾
12-11 顺我者昌
12-06 koomda
12-06 飒飒飒吖
12-03 影响力史
莫呆耶莫呆耶
12-02 莫呆耶莫呆耶
11-29 大头大头
11-27 qinyind
11-25 中邮成长
集结号在中国
11-22 集结号在中国
不需要太多
11-21 不需要太多
风雨雷电22
11-21 风雨雷电22
11-20 塑胶卡板
假期我喜欢
06-14 假期我喜欢
荒野大侠客
04-25 荒野大侠客
04-22 teilingre
重机枪子弹
04-12 重机枪子弹
刘玄德爸爸
04-12 刘玄德爸爸
03-26 都市行风
山洞里的人
03-18 山洞里的人
03-13 收官谨慎
03-11 sexlism
单眼皮nanshe
03-08 单眼皮nanshe
02-28 今天还买
蓝色水晶石
02-28 蓝色水晶石
01-24 gyabghuab
01-21 关羽爸爸
寻找一片静谧
01-14 寻找一片静谧
01-11 图片213
01-09 幽云擎天
01-07 空心哈
12-27 mhtfds
没事就飞翔
12-27 没事就飞翔
12-27 两颗流星
12-26 思想问题
11-08 朝堂之上
11-07 安全工作
想死的飞段
10-10 想死的飞段
詹姆斯_邦纳
10-06 詹姆斯_邦纳
贝尔和巴托
10-04 贝尔和巴托
孤竹本无心
09-21 孤竹本无心
09-21 上午汇报
什么都不是
09-19 什么都不是
09-05 人言天涯
08-26 一羽凰笛
08-26 历史叙述
08-26 就是不收
08-25 老檀主
08-17 皮克
奶茶的旌旗
08-17 奶茶的旌旗
08-10 若心灯
尽人情听天意
08-03 尽人情听天意
恍惚的青春
07-28 恍惚的青春
心情很复杂
07-12 心情很复杂
07-11 最好股民
那山那人那狗
07-11 那山那人那狗
07-04 非常靠谱
06-30 斧凿
06-24 文艺咖啡
06-15 紫色雨滴
06-14 西风斑马
06-10 夏詩
06-09 冤民之子
06-08 导路人99
06-07 破产三次
06-07 日系美容
06-03 梦回二十
06-03 失眠久久
05-31 缩量盘跌
05-26 熊猫女友
05-25 心子羽
05-19 JAY小样
05-19 JAY小样
05-19 霓裳练舞
帖子186条,
刷新设置:5分钟1分钟3分钟不刷新发表新贴
金融界爱股
尊敬的用户:
为了给广大股友提供更加和谐、健康、有效的交流环境,如果您发现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请您及时与金融界股吧管理员联系我们也
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xin..cn
爱股客服电话:010-<h1 id="newstitle" data-special="12,553,26,856,年累计赚了360亿
光大控股陈爽:如果你只做一个财务投资人是没前途的    “这些年间,光大控股发展加速,单是资产管理规模,从10亿元走到500亿元花了12年,但从500亿元走到1000亿元却只花了2年。”2017投资年会上,光大控股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爽回顾了光大控股二十年奋斗历程。  1997年,香港回归,也正是这一年,应运而生。  “依照中国的传统,男子二十谓之弱冠,今天就是的成年礼。”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早前的二十周年庆祝酒会上表示。过去的20年里,光大控股已成功发展为境内外声誉卓著的跨境投资及资产管理公司。截至目前,光大控股共管理基金38只,管理资产规模超过港币2500亿元,过去20年累计实现净利润港币360亿元。  10月26日,光大控股2017投资年会于香港举行。“这些年间,光大控股发展加速,单是资产管理规模,从10亿元走到500亿元花了12年,但从500亿元走到1000亿元却只花了2年。”年会上,光大控股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回顾了光大控股二十年奋斗历程。光大控股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爽  “光大系”投资版图  “专注致远,顺势而为”是今年年会的主题。  陈爽表示,这么多年,光大控股一直聚焦产业,聚焦中国,“这是我们过去投资的逻辑”。与此同时,光大控股也一直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我们从最初的VC和PE开始,后来发现如果不专注于产业做投资很难有未来,于是开始成立产业基金;再后来逐步发现,在产业领域当中你未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于是成立了FOF,广泛投资市场上最优秀的基金。”  如今,光大控股的投资版图正渐渐扩大。此前陈爽在接受《投资界》专访时表示,目前光大控股有超过10个投资团队,管理38个基金,深入耕耘基础设施建设、地产、机械制造、TMT、大消费、医疗、泛娱乐等行业。  复盘光大控股过去的投资案例,背后少不了“金融+实业”的影子。以养老产业为例,陈爽透露,去年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养老,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北京汇晨养差不多2800个床位,到今年年底床位数增长到7000个。怎么来算投资一年后的收益呢?从投资估值角度看,去年公司估值如果是4亿多,今年公司的估值是14亿。”  此外,光大控股还布局了飞机租赁行业。陈爽在专访时表示,光大控股于2011年布局飞机租赁行业,当时投的是集团。该公司成立时只有5架飞机,而到今年年底飞机交付数量预计超过110架飞机。“这里面,飞机本身是标准化资产,另外应收账款也可以大量证券化。”  陈爽坦言,在投资路上最后悔的决定之一,是曾经有机会投资和,但因过度担心监管问题而错失机会。不过,目前已经“补回来”了,光大控股在金融科技领域迎头赶上。  这些年,陈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那就是如果只做一个财务投资人是没有前途的。2009年,光大控股花了85万美元收购了雷曼兄弟旗下的亚洲雷曼房地产基金,改名为,“一开始我们也只是想做一个房地产行业的财务投资者,到最后慢慢发现包括在定价、管理,特别是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很被动,很难掌握整个项目的流程。”于是,陈爽和团队开始改变,除了做投资者,还要做管理人。如今,光大安石已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基金。  人民币国际化大势所趋 看好跨境投资  陈爽说,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改变,但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明显回落,原因之一在于“811汇改”后,加强了中国公司对海外投资的管理,以降低后者对境外部分行业的非理性投资热情。此前,央行在日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市场称“811汇改”。  “是不是全部都出不去?并不是。”陈爽在采访环节中表示:“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之后,我们仍然是有项目,经过正常报批之后,出去了。说明国家对于产业转型和升级换代是有需要的,这些情况还是可以出去的。”  目前跨境投资已经进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时代。“这恰恰也是一个难的地方。现在,大家投资海外,资金如何出境?”陈爽透露光大控股的应对之道。  首先是尽管出海投资,但专注的仍是中国市场。“现在我们有4个基金在做海外并购投资,中国这个市场有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消费升级的需要,这些都带来很大机会,所以我们的海外投资都会带回到中国市场,购中国所需,为中国所用。”他透露光大控股的海外募资在年内也较为顺利,包括海银基金、全球并购基金、基础设施并购基金在内的基金已经面向海外直接进行募资。  此外,陈爽向媒体表示,监管层对于“一带一路”的跨境并购仍然是持鼓励态度。“客观上来讲,‘一带一路’也确实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做。‘一带一路’,钱从哪里来?我认为,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比例会减少,民间资本会起到主导角色。”  最近陈爽去越南、泰国转了一圈,发现民间资本增加得非常快。“我刚从胡志明市回来,胡志明市的地产投资让我很惊讶,胡志明市原本只有100万方的商业地产,远远不足以应付中国企业进入之后的需求,所以中国企业往外走,房地产商也在往外走。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那边很多公司在学着做中国的微信、,然后等着腾讯、阿里来收购,做这些事情的人是懂中国的人,学得很快,然后积累用户,就好像守株待兔一样,等着被收购,待价而沽。”  VC和PE争奇斗艳  对于目前国内的股权投资行业,陈爽观察到了一个新趋势,即VC和PE的缓慢融合。  众所,光大控股起步于PE。“过去大家也问我们,为什么光大控股要以PE为主?”陈爽坦言,因为光大控股的国有背景,对风险把控很严谨,承担不了太多的坏账,承担不了太多的损失,“VC项目如果10个项目中有4个做成功了,这个VC就很成功,可是我们不允许有6个项目失败。”  然而最近,光大控股开始涉足VC。“这两年经济发生了变化,在中国新经济领域出现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未来想要在新的项目迎头赶上,就得从过往以中晚期传统产业的PE项目为主,逐步转向高科技行业、新媒体行业的VC项目。”陈爽解释。  PE项目和VC项目的判断方法和估值方式很不一样,“我们VC做得少,以PE为主,所以选择和有较高投资能力的公司合作。”陈爽举例说,2016年,光大控股与IDG资本合作成立了一支产业基金“光际资本”,认缴募资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此前,光控董事总经理说,光际资本与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投资的风险投资,重点投资已有成熟经营模式和较高估值的细分市场龙头。  与此同时,VC也在渐渐“往后走”。  10月26日下午,光大控股和宣布联手设立规模为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光控华登全球基金一期”,该基金将专注投资半导体和电子资讯产业链企业,包括芯片、人工智能、集成器等创新公司。  陈爽说,华登国际在半导体领域投了500多家企业,有100多家上市企业,已是全球非常成功的半导体投资机构,“过去他们专注在早期,但是现在也希望能够和像光大控股这样的PE机构合作。”对于VC正往PE方向走的趋势,陈爽当晚也和全球执行探讨了这个话题。  “过去做VC的在往PE方向走,过去专注PE的人在往VC方向走,这样一来大家都在往中间走。”陈爽感慨,现在国内创业氛围很炽热,VC的估值非常高,VC和PE投资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过去一两年,VC的平均投资额已经达到3000万美元,这差不多是过去PE投资的门槛了。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刘全,原文:http://news.pedaily.cn/86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15760゜19941゜28690゜38296゜47907゜57799゜64640゜73449゜83448゜93346゜1035153゜135086゜234125゜334061゜433829゜528569゜627312゜727199゜827036゜926735゜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战略投资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光大控股2018分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