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务服务业发展趋势的发展趋势

黄石市商务委员会(旅游局)_会展经济 服务业发展新业态
欢迎光临,您是第
位访问 http://www. 黄石市商务委员会(旅游局)网!
当前位置:&&&&&&
会展经济 服务业发展新业态
时间: 信息提供:
&&& 日,首届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揭开了大幕。短短十多天时间,游园人数就达到了20万人以上,其中仅“十一”黄金周期间游人就达到15万人,门票收入440多万元。开园期间,园博园累计吸引游客60多万人,掀起了大冶湖生态新区开发建设新热潮。这只是我市会展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一年,我市举办了园博矿博会、阳新乡村园博会、油菜花音乐旅游节等多项大型节会活动,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带动了服务业发展。相应地,会展业的快速增长对整个服务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市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8%。
  会展经济又被称为“节会经济”,是以节会或展馆为支撑,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及主题性节庆活动,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并利用其产业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会展作为“绿色经济”的代表,已成功渗入到我市的每一个角落。
  “会展经济前景光明,充满希望。”市人大代表谈国华说,此次园博会和矿博会不仅充分彰显了黄石“黄金宝石”之城和山水园林城市的魅力,也带动了酒店、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提档升级。此次我市将办园博与产业发展特别是矿物晶体市场发展有机结合,配套建设了超10万平米的矿物晶体奇石文化博览园,着力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矿物产品交易市场,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利用园博会聚集人气的特点,开展贸易洽谈会暨项目签约活动,引进了一批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绿色产业,进一步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带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功不可没。”谈国华认为,此次园博会和矿博会,坚持园内与园外互动、展馆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齐进、生态建设与保护治理同行的思路,以园博会和矿博会为“引爆点”,全方位推进了城市和棚户区改造、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我市被打造成为了一个“绿色会客厅”。
  日,阳新枫林镇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区,一架直升机载着“唐僧师徒”四人从天而降落在千亩油菜花上,第二届石田古驿油菜花音乐旅游节开幕。景区首日接待游客十万人,短短的两天就取得了600多万的收入。“办节会对乡村旅游意义重大。”市人大代表柯贤祥告诉记者,他们从2015年开始,就联合阳新县旅游局和枫林镇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第一届油菜花音乐旅游节,开幕首日,石田古驿景区迎来了3.2万名游客。尝鲜的他们2016年又与省乡村旅游协会、市商委(旅游局)举办了第二届旅游节,吸引了大批自市区、武汉、黄冈等地的游客。“油菜花音乐旅游节是我们的主打项目,此外还有采笋节、菊花节等节会。”依靠节会串联,石田古驿景区的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会展带来了人气和商机,但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服装、汽车、美食等会展在内,黄石市区每年的会展数量超过100场,但这些会展无论是在理念、规模,还是专业性上都与武汉、广州等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市国资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合适的公司,矿博会选通过招标程序,与拥有丰富办会经验的华夏(湖南)矿物宝石展览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节会组展布展工作。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按照月月有活动的要求,精心谋划一批会展活动,构建“政府主导、协会承办、实体支撑、市场运作”会展长效机制。
  据了解,我市今年即将成立会展局,对会展的举办加以规范和引导。将加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公园建设,完善国家矿山公园、矿博园、地质博物馆、市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功能,申报举办首届中国地学旅游大会暨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博览会,加快团城山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积极筹办黄石(下陆)第四届园博会。此外,随着矿博会后续工程的完成,我市已经初步具备了承办大型会展活动的物质基础。
  “相当于已经有了鸡窝,等着鸡来下蛋。”谈国华说。“展会既是展示荆楚生态建设成果展的一个平台,也是黄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市政协委员李义词亲身参与了园博会举办的整个过程,他认为,园博会虽然已经闭幕,但“后园博时代”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要充分利用‘首届’效应,在园博园内开展一系列书画、植物、民间手工艺品的展览,将园博园打造成一个品牌产品。”
  市人大代表刘合伍则认为,想要办好各种节会,就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同质化。对此,柯贤祥也表示肯定。节会活动主要起引导作用,但景区发展还是要靠可持续收益的旅游产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他认为,全国大大小小的油菜花节有数十个,石田古驿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仅因为景区大面积种植了五彩油菜花,还利用直升机和明星效应吸引游客。“建议政府借鉴鄂西地区的做法,在政策和资金上加以扶持。”柯贤祥建议政府能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支持乡村旅游区会展经济的发展。
  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黄石会展业将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海口加快服务业发展 以商务休闲旅游为主攻方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一批国际品牌酒店的陆续入驻海口并,极大地促进了海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商务休闲旅游,增强海口商务旅游度假集聚效应的同时,也为海口旅游再添新名片。
近年来,一批国际品牌酒店的陆续入驻海口,极大地促进了海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商务休闲旅游,增强海口商务旅游度假集聚效应的同时,也为海口旅游再添新名片。
10月12日,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海口万豪酒店举行海口品牌酒店产品推介会,发布海口市品牌酒店产品。目前,海口已开业品牌酒店有9家。基本形成海口东海岸、海口湾、西海岸和观澜湖片区的品牌酒店集群。
据介绍,海口旅游业坚持以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攻方向,随着海口旅游转型升级的成效初显,海口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新的品牌酒店陆续入驻海口,基本形成海口东海岸、海口湾、西海岸和观澜湖片区的品牌酒店集群,增强海口商务旅游度假集聚效应的同时,也为海口旅游再添新名片。
目前,海口已开业品牌酒店有9家:香格里拉大酒店、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观澜湖度假酒店、星海湾豪生大酒店、明光海航大酒店、天佑大酒店、海南皇冠滨海温泉酒店、海南君华海逸酒店、海南新国宾馆;即将开业的有2家:海口万豪酒店(西海岸)和希尔顿大酒店(鲁能集团东海岸);在建设中品牌酒店7家:索菲特酒店(滨海大道)、朗廷酒店(万绿园南侧)、威斯汀酒店(世纪大桥)、港航酒店(海口中心)、海口华彩华邑酒店(海口湾)、万丽酒店(观澜湖度假区兰桂坊)、丽思卡尔顿酒店(观澜湖度假区兰桂坊)。
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不仅带来了市场结构的调整,也给酒店业带来了市场机遇。一批国际知名酒店纷纷入驻海口,结合海口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创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和服务,在提升海口品牌效应和城市品味的同时,也将极大丰富海口及琼北地区旅游产品的结构,进一步推动海口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商务等产业群的发展升级与人气的提升,综合提升海口旅游的竞争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甘晨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加快发展服务业 打造经济新引擎
日 11:17:17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袁珈玲
加快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动力。目前,服务业仍是广西经济发展的“短板”,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既不能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不能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尽快找准定位、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牢牢把握主攻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增强新动力。
  我区服务业发展滞后主要缘于以下方面:一是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业基础薄弱,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金融保险、物流、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二是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仍占很大比重,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旅游、健康养老和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品牌化程度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三是产业政策滞后、配套扶持不够,服务业人才紧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等等。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以及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机遇,充分考虑我区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三条主线,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及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四中心一目的地一试验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与会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旅游与运动休闲、健康养老服务等13个重点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新引擎。
  实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
  一是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完善以先进制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模式,建立制造企业、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的协作与联盟,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延伸产业链,共同分享收益,全面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二是推动产业链升级,夯实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融合的产业基础。重点围绕石化、有色、钢铁、建材、糖业、造纸等传统产业,推动这些产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系统集成等上下游延伸;积极促进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将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服务环节剥离出来,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对制造业具有较强支撑和带动效应的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三是推动制造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吸引更多中外金融机构入驻广西,形成跨境金融业务的集聚;切实加快金融业从传统信贷功能向资金融通和价值增值等多重功能转变,以发行股票、设立基金等手段强化资本运作,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强化财富效应,以发展金融产品和专营机构强化金融支持,实现制造业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四是培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新业态。着力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建立电子商务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网络信用体系、网络金融服务、智能物流服务等多领域多形式的合作机制,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新高地。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积极拓展服务外包行业领域,推动软件研发、信息技术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等信息技术外包;加快发展运营服务、数据库服务等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着力向工业和工程设计、动漫和网游设计研发等高端服务外包业拓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教育、物流、健康护理、科技服务等领域服务外包。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通过产业整合,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打造大型的服务外包集团。鼓励制造业通过深化产业分工、细分价值链,推动制造业专业服务外包化。不断拓宽购买服务领域,将可外包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着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的最基本功能是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及服务,要积极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生活服务业,围绕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服务型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商贸服务、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和设计、旅游与运动休闲业、健康养老服务业等服务业。加快发展面向东盟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加速推进农村和社区电子商务;进一步促进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基础的无店铺销售、3D网上商城、APP项目等电子商务应用;大力发展以旅游、健康养老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旅游名县名村创建工作,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形成集养生旅游、异地养老、保健品开发等为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壮大区域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服务业框架体系。
  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是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态、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加快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科技服务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健康养生服务集聚区、保税综合服务物流区、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现代教育服务集聚区、旅游休闲服务集聚区建设;加快推动南宁中盟科技园、桂林高新区科技金融中心和柳州汽车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完善集聚区综合配套功能,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和商务成本,增强对服务企业的集聚能力和支撑能力。鼓励以商招商,使企业成为集聚区的主体力量,真正把集聚区打造成为我区服务业大发展的生力军。
  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抢抓国家和自治区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以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完善相关立法和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服务行业发展和对服务业企业的政策性扶持。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项目核准、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赋予不同所有制企业同等待遇,凡国家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服务业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营业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构建支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创新适合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可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允许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服务业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对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制定有利的发展政策,强化项目的用地保障。同时,还要加大对专项资金建设、人才和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高端人才向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聚集,实现对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作者: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网站编辑:叶祎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_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_
  2、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3、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  (四) 规划的期限  中期规划年,远期展望年。  (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商务服务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为目标,以现代流通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消费和服务方式,引导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发挥商务服务业的先导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规划的原则  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  2、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互动发展的原则;  3、项目支撑,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原则;  4、适度超前,多元投资,共同发展的原则;  5、规划先行,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相结合的原则。  二、规划背景及现状  (一)规划背景  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200美元,进入了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产业。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低于50%,我州不到3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多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今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昭示着我国商务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保持二产平稳、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把商务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产业、贸易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二)“十五”期间商务服务业现状  第三产业增加值2005年预计达50.6亿元,平均增长9.7%,低于GDP平均增长率(11.4%)1.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1.78%下降为27.8%,下降3.98个百分点,全省排位第8位;  其中批发贸易餐饮零售业2005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4.99亿元,平均增长10.96%,占GDP的比重为8.2%;比2001年的8.6%下降0.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预计实现48.97亿元,平均增长14.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实现41.89亿元,平均增长17.8%,餐饮住宿预计实现6.58亿元,平均增长14.9%,其他预计实现1.53亿元,平均增长6.6%;  外贸进出口2005预计实现4000万美元,十五期间增长7.6倍,平均增长36.64%。其中出口3800万美元,平均增长36.9%,进口200万美元,平均增长12.1%;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26.8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7.5%。  2004年末,全州有5000平方米以上商业网点13个,各类综合、专业市场123个,农村集贸市场116个,有城市社区服务网点4299个,“十五”末,大型商业网点将达17个,建筑面积81.2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州商务服务业平稳增长。在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作用下,消费旺盛,特别是农村市场增长迅猛,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总量和增幅与城市基本持平,达17%以上;区位优势开始显现,成为外来投资的重点行业,集散能力较强的大市场、经营能力较强的浙商、闽商开始落户楚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废旧回收服务增长迅速,企业景气指数保持在100%以上;美容、美发、保健、租赁快速发展;家政服务开始起步,家庭劳动社会化趋势明显;拍卖、典当、旧车评估、经纪、信息、屠宰等商务中介服务市场培育初见成效。但新兴流通产业如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咨询、居民、技术、农林牧、水利服务等发展缓慢。总体上商务服务业仍相对滞后,流通规模较小、设施档次较低、布局不尽合理、商贸氛围不浓、消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客观存在,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GDP增长水平、三次产业比重下降,值得注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滞后,认识还不到位  全州有些部门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视工业、农业,忽视服务业发展的片面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轻车熟路,对如何发展服务业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缺乏清晰思路和规划,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宏观管理与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总体规模偏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市场体系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联结不够密切,市场层次不尽合理,市场功能不够完善,围绕市场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商贸流通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所占比重较小。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有限,实力不够强。现有物流资源布局不合理,闲置严重;服务业发展基础较低,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更大,并呈逐年下降和扩大趋势,发展相对滞后,已影响到全州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  3、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弱化  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与投资增长28%的速度相距甚远。作为消费主力的城乡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而消费性支出增长低于收入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增长了16.7%,储蓄倾向增强,居民收入水平对社会购买力和城乡消费水平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4、产业建设规划滞后  建设部门在城乡规划中,虽然规划了商业用地,但缺乏总体布局和发展计划,市场建设滞后,市场的带动效应不明显,特别是农村市场建设力度不够,多数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路为市、以街为市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国际大通道的确立,区域物流经济圈开始形成,周边地市争夺商业地位的步伐加快,许多规模大、设施全、功能多、信息化程度高的专业市场开始建设,使我州区位优势受到全方位挑战。  5、现代商贸流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短缺。  商务主管部门及经营服务企业真正掌握现代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商贸流通人才还比较缺乏,难以适应现代商贸流通加快发展对商贸人才的巨大需求。  三、发展趋势预测  (一)发展条件与环境  1、区位优势。楚雄地处滇中,东联昆明、西出滇西7地州,北进四川,是连接昆攀经济带的纽带,自古就是滇西物资集散地,白糖、农资、茶叶、成品油市场曾辐射滇西。  2、交通和通讯优势。成昆、广大铁路贯穿全境,安楚、楚大高速公路连接东西,西出东盟。通讯设施完备,网络覆盖全境。  3、商贸流通优势  (1)商贸流通整体规模优势。建立了遍布全州的123个综合、专业市场和完备的服务设施,构建了我州流通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元谋蔬菜市场、广通旱码头蜚声全国,中国轻纺城、楚雄商业城落户楚雄,为我州流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市场的产业支撑优势。五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及其与商贸流通的良性互动,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3)商业设施规模优势。有20万立方米的油库、近30万平方米的仓库和铁路专用线等物流转运设施。  (4)经营主体实力优势。传统的流通中心地位,培育了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具有一定经营实力和能力的流通企业,外来投资者的新理念和经营方式给流通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5)新型业态发展优势。以鹿城大厦、天顺超市、农资、医药、邮政企业为代表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会员消费等现代经营业态快速发展。  4、发展进入机遇期。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流通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5.3%,城市化率将超过31%,城镇人口将增加21万人。  5、政策导向优势。《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将给流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和观念的转变,给流通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构建节约型社会,必然要求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在需求结构上,要实行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这些,无不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6、入世后开放程度提高,产业梯度转移,劳动和用地密集型行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将给我州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机遇。  7、民族风情浓郁的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为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商务服务业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我州优越的产业发展优势为我州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东盟经济圈的形成和国家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的产业政策给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十一五”期间,我州将进入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增长时期。楚雄州生产总值将保持12.5%的快速增长,2010年实现人均1500美元的小康社会目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增加到33%,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由8.2%提高到10%,社会最终消费和外贸出口将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_[实习报告]》出自:  YJBYS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2016年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doc 3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第一篇: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3、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四)规划的期限中期规划201X—201X年,远期展望201X年—201X年。(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商务服务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为目标,以现代流通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消费和服务方式,引导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发挥商务服务业的先导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六)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2、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互动发展的原则;3、项目支撑,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原则;4、适度超前,多元投资,共同发展的原则;5、规划先行,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相结合的原则。二、规划背景及现状(一)规划背景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200美元,进入了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产业。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低于50,我州不到3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多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今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昭示着我国商务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保持二产平稳、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把商务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产业、贸易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二)“十五”期间商务服务业现状第三产业增加值201X年预计达50.6亿元,平均增长9.7,低于gdp平均增长率(11.4)1.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1X年的31.78下降为27.8,下降3.98个百分点,全省排位第8位;其中批发贸易餐饮零售业201X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4.99亿元,平均增长10.96,占gdp的比重为8.2;比201X年的8.6下降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X年预计实现48.97亿元,平均增长14.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实现41.89亿元,平均增长17.8,餐饮住宿预计实现6.58亿元,平均增长14.9,其他预计实现1.53亿元,平均增长6.6;外贸进出口201X预计实现4000万美元,十五期间增长7.6倍,平均增长36.64。其中出口3800万美元,平均增长36.9,进口200万美元,平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26.8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7.5。201X年末,全州有5000平方米以上商业网点13个,各类综合、专业市场123个,农村集贸市场116个,有城市社区服务网点4299个,“十五”末,大型商业网点将达17个,建筑面积81.2万平方米。“十五”期间,我州商务服务业平稳增长。在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作用下,消费旺盛,特别是农村市场增长迅猛,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总量和增幅与城市基本持平,达17以上;区位优势开始显现,成为外来投资的重点行业,集散能力较强的大市场、经营能力较强的浙商、闽商开始落户楚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废旧回收服务增长迅速,企业景气指数保持在100以上;美容、美发、保健、租赁快速发展;家政服务开始起步,家庭劳动社会化趋势明显;拍卖、典当、旧车评估、经纪、信息、屠宰等商务中介服务市场培育初见成效。但新兴流通产业如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咨询、居民、技术、农林牧、水利服务等发展缓慢。总体上商务服务业仍相对滞后,流通规模较小、设施档次较低、布局不尽合理、商贸氛围不浓、消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客观存在,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gdp增长水平、三次产业比重下降,值得注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观念滞后,认识还不到位全州有些部门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视工业、农业,忽视服务业发展的片面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轻车熟路,对如何发展服务业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缺乏清晰思路和规划,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宏观管理与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总体规模偏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市场体系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联结不够密切,市场层次不尽合理,市场功能不够完善,围绕市场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商贸流通仍以传统方式为第二篇: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1、州委、州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全州人民的愿望;2、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十一五”发展规划编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商务旅游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