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玩起来画质一键切换CPU、GPU性能老是CPU LOW

Hi,We have approx 5 times a day a GUI abort "maximum workprocess holdtime exceeded" (within different transactions)If I check the stad records I see the following:Example1:Response time: 61.079 msProcessing time 61.077 msLoad time 1msDB request time 1 msCPU time 16 ms(all other values are zero)Is it possible that this is caused by fronte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blems?Because we have a network problem (at the moment we are checking the reason) and sometimes we have high roll wait times due to this. It's no problem to identify the records within the stad.But I don't know the reason for the time in example 1. Is there maybe a correlation to the network problem?Thank you for your help!Kind regards,Frank
Former Member
Not what you were looking for?Posts - 409,
Articles - 0,
Comments - 985
-正确的时间经历正确的事情
11:48 by 轩脉刃, ... 阅读,
在使用top命令的时候会看到这么一行:
里面的各个值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被问到这个问题,发现答的不是很清楚。果然啊,天天用最多的top命令都还没摸透。。。惭愧。。。于是就查了些资料:
Cpu(s)表示的是cpu信息。各个值的意思是:
us: user cpu time (or) % CPU time spent in user space
sy: system cpu time (or) % CPU time spent in kernel space
ni: user nice cpu time (or) % CPU time spent on low priority processes
id: idle cpu time (or) % CPU time spent idle
wa: io wait cpu time (or) % CPU time spent in wait (on disk)
hi: hardware irq (or) % CPU time spent servicing/handling hardware interrupts
si: software irq (or) % CPU time spent servicing/handling software interrupts
st: steal time - - % CPU time in involuntary wait by virtual cpu while hypervisor is servicing another processor (or) % CPU time stolen from a virtual machine
翻译一下:
us:用户态使用的cpu时间比
sy:系统态使用的cpu时间比
ni:用做nice加权的进程分配的用户态cpu时间比
id:空闲的cpu时间比
wa:cpu等待磁盘写入完成时间
hi:硬中断消耗时间
si:软中断消耗时间
st:虚拟机偷取时间
好了,如果说列出上面的条条框框说我懂了,那真是自欺欺人了。下面是我自己的理解
首先这个百分比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比如一秒内有100个cpu时间片,这个cpu时间片就是cpu工作的最小单位。那么这100个cpu时间片在不同的区域和目的进行操作使用,就代表这个区域所占用的cpu时间比。也就是这里得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比如下面一个程序:
将文件从磁盘的src位置拷贝到磁盘的dst位置。文件会从src先读取进入到内核空间,然后再读取到用户空间,然后拷贝数据到用户空间的buf上,再通过用户空间,内核空间,数据才到磁盘的dst上。
所以从上面这个程序来看,cpu消耗在kernel space的时候就是sy(系统态使用的cpu百分比),cpu消耗在user space的时候就是us(用户态使用的cpu百分比)。
好了,下面说说hi和si
如果程序都没什么问题,那么是没有hi和si的,但是实际上有个硬中断和软中断的概念。比如硬中断,cpu在执行程序的时候,突然外设硬件(比如硬盘出现问题了)机器需要立刻通知cpu进行现场保存工作。这个时候会cpu会出现上下文切换。就是cpu会有一部分时间会被硬中断占用了,这个时间就是hi。相类似,si是软中断的cpu占用时间,软中断是由软件的指令方式触发的。
相关软中断和硬中断的概念可以参考:
ni是nice的意思,nice是什么呢,每个linux进程都有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进程有优先执行的权利,这个叫做pri。进程除了优先级外,还有个优先级的修正值。即比如你原先的优先级是20,然后修正值为-2,那么你最后的进程优先级为18。这个修正值就叫做进程的nice值。
那么nice是一个进程的优先级修正值,为什么会占用cpu时间呢?
ni是指用做nice加权的进程使用的用户态cpu时间比,我的理解就是一个进程的所谓修正值就意味着多分配一些cpu时间给这个进程的用户态,这个中间所多分配的cpu时间就是我们这里的ni。(这个理解没啥把握,如果有错误麻烦帮忙指出下)
wa指的是CPU等待磁盘写入完成的时间,就是说前提是要进行IO操作,在进行IO操作的时候,CPU等待时间。比如上面那个程序,最后一步,从系统空间到dst硬盘空间的时候,如果程序是阻塞的,那么这个时候cpu就要等待数据写入磁盘才能完成写操作了。所以这个时候cpu等待的时间就是wa。
所以如果一台机器看到wa特别高,那么一般说明是磁盘IO出现问题,可以使用iostat等命令继续进行详细分析。
st的名字很生动,偷取。。。是专门对虚拟机来说的,一台物理是可以虚拟化出几台虚拟机的。在其中一台虚拟机上用top查看发现st不为0,就说明本来有这么多个cpu时间是安排给我这个虚拟机的,但是由于某种虚拟技术,把这个cpu时间分配给了其他的虚拟机了。这就叫做偷取。
剩下的id就是除了上面那么多cpu处理上下文以外的cpu时间片。当然在这些时间片上,cpu是空闲的。
top的所有这些cpu时间应该是相加为100%的。
题外话,有个dstat命令也是可以查看cpu的信息的。下图就是dstat -c的显示
其中可以很容易将usr和us,sys和sy,idl和id,wai和wa,hig和hi,siq和si对应起来
但是可以观察到dstat是没有st,ni的统计的,而且它的所有部分加起来总和可能没有100,这就说明dstat实际是没有对st,ni做cpu统计的。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下这个。
参考文章:正在阅读:《绝地求生》处理器性能实测,想吃鸡不要只看显卡《绝地求生》处理器性能实测,想吃鸡不要只看显卡
  【PConline 游戏评测】本月初参加影驰&NVIDIA电竞嘉年华活动时,除了WE战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妹子们超疯狂的影响力让人震撼之外,还有就是吃鸡游戏简直是无处不在,影驰、NVIDIA的嘉宾演讲中也不时提及这款游戏,NVIDIA甚至以吃鸡的画质设置为例讲了很多故事,可见这款游戏对硬件厂商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事说到底还是因为游戏优化不好,特别是相对它的画质而言,换做别的游戏这样渣优化,早就被玩家喷成漏壶了,可惜这款游戏实在太火了,大家就算喷了游戏优化差劲,回过头来还是乖乖地去买新主机或者升级旧平台,硬件厂商不欢迎这游戏才是见鬼了。  说到游戏画质与性能,前几天我们测过了吃鸡的显卡性能,对比了多款显卡在吃鸡游戏中的表现,GTX 1050 Ti及以下的显卡确实是吃鸡无力,至少也得是GTX 1060级别的显卡才能应付的过来。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下这个话题,这次跑的是处理器性能测试。相对显卡来说,处理器对吃鸡游戏的性能不会非常明显,这跟以往的游戏情况是类似的,但玩家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它对处理器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游戏配置官方要求:  这是官方的最低游戏配置要求,四代i3、AMD FX6300、GTX660、HD7850,这对于一款需要联网、而且带有强烈竞技性的游戏来说,已经是挺高要求了。&CPU和内存占用:  提到内存占用,昨天的显卡测试里已经说过了,8GB内存对吃鸡游戏来说只是起步,如果想宽裕点,那系统内存16GB才算满足游戏使用,毕竟玩游戏时也不可能全部内存都给游戏占了,还要应付QQ、微信、网页之类的软件。&游戏画质设置及选择  吃鸡的画质设置还是挺简单的,分为非常低(very low)、低画质(low)、中等画质(mdeium)、高画质(high)以及极致画质(Ultra)五档。从体验上来说,当然画质越高越好,不过吃鸡游戏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款游戏需要跟人竞技,不是用来欣赏画质的(再说它的画质真的挺渣的,浪费了UE4引擎),所以有些玩家为了追求高性能带来的流畅性或者某些便利,选择开低画质甚至最低画质游戏,这样可以减少一些草丛之类的,以便获得优势,这也是网上很多人都在传播的吃鸡经验。  不过NVIDIA此前分享过他们对吃鸡设置的看法,指出很多人降低设置以便获得吃鸡便利的做法实际上是错误的,比如说吃鸡游戏中设置了低特效,植被草丛也不会消失(当然画质会有区别),数量不会减少,不会让你轻松识别伏地魔。反过来,高特效比如阴影、爆炸效果等等其实更容易让你发现敌人位置。NVIDIA的观点一句话来说就是玩吃鸡就得开高特效,这样才能在游戏中抢占先机。&  玩家与NVIDIA的两种观点其实没什么对错,玩家显卡性能够的话,自然是高特效最好,如果硬件性能撑不起来,降低特效也是不得已的,不然游戏都不流畅了,还怎么可能想吃鸡,等你反应过来已经被人打死了。&测试平台介绍:电商价格读取中...硬件平台CPU:Intel 8代酷睿i7/i5/i3Intel 7代酷睿i7/i5/i3AMD Ryzen 7/5/3主板:华硕 ROG MAXIMUS X HERO华硕 ROG Cross内存芝奇 Trident Z RGB DDR4-硬盘影驰Gamer 480GB显卡华硕 ROG STRIX GTX1080TiCPU散热器超频三 东海 X5电源航嘉 MVP P850 80PLUS 白金牌电源软件平台测试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 1080P 极致特效显卡驱动NVIDIA GeForce 388.13 WHQL记录软件Fraps以上是这次CPU性能测试的平台,主板使用的是华硕ROG Maximus X Hero、ROG Maximus IX Formark以及华硕Criosshair VI Extreme,分别用于Intel、AMD平台处理器测试,内存为16GB芝奇DDR4-3200。电商价格读取中...  这次测试的是CPU性能,为了避免显卡性能瓶颈,所以选择了华硕ROG Strix GTX 1080 Ti显卡,这是目前性能最强的显卡之一,吃鸡玩家最高配也就是它了,真&土豪玩家可以直接上Titan Xp或者等等3000美元的Ttitan V显卡。处理器性能实测结果:4核处理器足矣  吃鸡游戏此前公告说针对六核等多核处理器做了优化,实际测试来看的话处理器核心数对性能影响不算大,像Core i7-8700K这样高频率、多核心的处理器当然会占优势,不过跟其他四核、四核八线程处理器并没有拉开太大距离,这跟显卡性能有很大不同。  简单来说,在吃鸡游戏中,4核高频处理器已经足够用了,Core i5以及Ryzen 5级别的处理器即可,再往上升级处理器的话对游戏本身的收益就不大了。如果玩家预算低一些,奔腾G4560、Core i3(8代之前的)处理器也不是不能用,这点性能差距影响还是能接受的。只不过这样选会有逻辑问题,玩家想吃鸡都上了三四千的高端卡了,选择500元以内的处理器实在有点不搭啊!处理器性能与游戏画质关系  记录结果为平均帧,在1080P极致特效下,确实得GTX1070才能流畅运行,而两款GTX1060也有50多帧。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新买的神舟笔记本 玩游戏总提示cpu low 是为什么?
按时间排序
应该CPU温度达到保护标准后,CPU降低频率了。或说你要冲锋,心脏却要求慢来,它受不了。
那是正常的,所有机子都 有,那个是不到1mm,不是1cm。。。。就是进系统时的等待而已,
首先笔记本散热不良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第二你可以换EVEREST看看如果后者还是显示温度很高,那可以清下灰,或者买个散热垫
配好点的散热架
关掉其它程序
效果开低点
I7的cpu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发热量大 如果温度过高就要看看是不是cpu的散热模组有问题 在看看你电脑的放位是不是有外部热源的干扰 如电脑就放在空调下 电脑周围杂物太多挡住了散热口等 在看看你的鲁大师的温度报警设置是不是默认的设置 默认是75度 在听听风扇是否有转 或转速够不够 听听声音大不大 声音大有异常
1 散热风扇产生噪音 。2 光驱共震3 硬盘 共震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开机要一分半 c盘50G剩余10G cpu总是显示low 开软件特别慢 有时还会卡屏_百度知道
开机要一分半 c盘50G剩余10G cpu总是显示low 开软件特别慢 有时还会卡屏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卡不一定是CPU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磁盘读写太慢。这种情况要么重装系统,要么把重装系统装到一个固态硬盘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 67160 双网切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