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智能手环哪个品牌好的手环 为什么也这么受欢迎

夜跑的人越来越多,为何运动手环却面临停产?
看到Jawbone宣布停产的新闻,小编不禁发出嘿嘿冷笑。
不是我没有同情心,而是早已预见到了这种昙花式产品的消亡。
(什么是昙花产品?就是必定是横空出世,必定是万众瞩目,然后不出几年,必定变成昨日黄花,必定会被人遗忘,变成垃圾堆里的弃物。)
但还是要问问,为什么?
因为运动手环的本质,是运动。
而运动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非常难的,区区一个手环肯定无法做到,当你初期的运动热情燃烧殆尽后,等待手环的一定是被抛弃的命运。
手环的作用,是每天给你提供一堆数据,告诉你自己有多牛逼,让你自我麻醉。然后在社群里,又能和亚健康的朋友们进行PK和炫耀,只要你稍微一运动,就会收获一堆点赞,这种感觉,很爽。
但是你别忘了,运动是很累的,每天都运动,就更累了。于是你的运动量,从练五天休息两天,变成练4天歇3天,再变成一周练一天,最后变成“上班好累啊,不如去吃点好吃的吧”,“我每天少吃点,也能控制体重”。此时你有没有听到,你手环的悲鸣?
也许你会问:现在有运动习惯的人也很多,为什么手环还是得死?
这就看你在不在跑步的圈子里了,这些运动人士当然也记录,但是绝大多数人用的是手表,而不是手环。
从2013年起,跑步几乎成为和PM2.5一样热门的词汇,在微博晒跑步状态也成为微博上的一种流行。懒惰如我,也跑了500多公里的路程,在某些尿墙都要排队的马拉松现场,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几乎没看到智能手环的身影,而最多的是GARMIN、SUNNTO、百锐腾。
为什么用运动手表而不用手环?
虽然我以前也跑步,但一直没想过要弄个什么东西来记录跑步的数据,直到GPS模块小型化到可以做成手表(那时候还没运动手环)。
其实用数据量化自己的运动是既科学又安全的,你可以监测你的心跳及平均步速,以免身体出现问题,你可以根据数据循序渐进的制定训练计划,就可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或者是锻炼无成效的结果。
数据分析能帮助你避免运动伤害并提高成绩
Jawbone之类的智能穿戴设备当然也能记录你的运动,但这种依靠重力及加速度计的“高级计步器”的记录是非常不精确的,而且过于依赖智能手机,给出的数据少且不完全有用。Jawbone之前卖得很好,说明了大部分人想要健康的生活,但并没想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
GPS定位精确,数据全面(包括海拔数据),不用经常校正,能看到运动的路线地图(部分产品能实时看),可以更方便的制定训练计划,这对于常年运动的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智能手机在运动记录方面的补足,是插向运动手环的最后一刀。今天我们是这么的依赖智能手机,没钱没食物,人可以生存7天,没有淡水,还能生存3天,但没有手机,是一秒都难以生存。夜跑场上,闪闪发亮的不止有跑鞋,还有手机的屏幕。既然大家跑步都带着手机,那还要手环干嘛?
运动手环最终的结果就是,百元以下的市场尚有一拼,百元以上的市场,在功能更专业的运动手表和必定要随身的手机的双重打压下,注定狗带。
最后给实在太忙没时间运动,又想提升自己朋友圈运动地位的朋友,推荐两个小东西。
注:本文图片取自网络,图侵立删。
【本文由易迅网达人“周星星”原创,转载请获得易迅授权。】
欢迎关注玩出范儿微信公众号(wanchufaner),无人机、小米平衡车各种福利等你来拿!
关注后回复下列序号查看精彩文章:
回复1: 他用2000颗钢珠造的这台机器惊呆众人!
回复3: 给跪了,牛人DIY, 吊炸天的小米手环新玩法手环火不起来,可能是你推广它的姿势不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衣服是为了御寒、遮羞,手表是为了一抬手查看时间,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都说手环是小众产品,它在功能上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众产品,但是在影响人心、在价值观、在释放某种奇妙体验的层面上,它可以扩大和遇见到更多用户。
上到巨头下至山寨,一个期待中即将迎来爆发的新兴市场,一个被众多企业看好的细分领域产品,一直火不起来,为啥?
正常思维认为,这个东西本身发展偏了,根本就没有需求。目前,大部分人都开始渐渐认同这一种论调,即手环、智能可穿戴这样的东西根本就是工程师臆想出来的东西。不过,有没有考虑过第二种可能,是你推广它的姿势不对。
无论是智能手环还是智能可穿戴,消费者买这个东西,就为了随时记录健康数据,获得短信/电话/邮件/闹钟触发的信息即时提示?这得是多细分多么偏僻的一群人啊。智能可穿戴设备,归根结底,跟我们身上的手表、眼镜、衣服一样,都是&可穿戴设备&。
衣服是为了御寒、遮羞,手表是为了一抬手查看时间,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但是你明明有了许多御寒、遮羞的衣服,干嘛还每个季节都再换一套;你明明不需要手表提示时间信息,干嘛还戴着个表;你明明没有近视,为啥还学别人还架起一副黑框眼镜?
笔者一直非常认同乔老爷子的这句话:
群众的本质是愚蠢,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只是跟风而已。
消费者认知一款产品对于自己的价值,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跟风?那跟风的背后是什么,是引导!是周遭环境给我们输入的各种暗示信息。可能这话有些人听不懂。举几个例子,Beats Audio音质之烂众所周知,但是如今满大街的面条耳机,不都是人们发现NBA体育明星、娱乐圈大佬这些体面风光的时尚名流,戴着靓丽的Beats耳机招摇过市,以此反衬出Beats耳机作为时尚标榜物的价值。
怎么样才能挖掘甚至&创造&出一种过去不曾存在、或者至少表面上无法立即显现的价值?
同为细分领域产品的GoPro相机就是一个绝佳的示范:
手机可以当做GPS、游戏中枢、健康追踪器、影音中枢、相机和电话。所以,开启一个单一功能的产品项目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在智能机时代是很难的。但是GoPro做到了让上百万用户使用它们的产品记录跳伞、航拍、冲浪等冒险活动。
你问Gopro用户当初是怎么知道这个产品,并产生尝试运动相机的想法的?看看Youtube上成千上万我们很少体验到的第一视角视频,还有下面这些无任何PS痕迹的截图:
GoPro卖的不是相机本身,而是独一无二的冲浪、跳伞时的刺激和回忆,以及把他们分享出去让别人羡慕的强烈意愿。
其他品牌如Beats、FitBit也做得非常好,人们会讨论使用这些产品的人,而不是让人们把眼光局限在产品上、盯在产品极为有限的原始功用上。iPhone超越产品智能手机本身功用的标签,那些由乔布斯一手精心移植到我们内心深处的产品标准或者说某种价值观:极简设计、think different思维、友好简单的人机交互,让你深深产生了认同,从而iPhone就是彰显你身份、思维、兴趣、品格的象征。
回到手环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上。很多产品经理认为,加上一个摄像头、红外遥控模块、几种新的传感器,让手环获得诸如使用拍照摄像、遥控电视、连接操作更多的其他电子产品就是One More Thing。强行改变用户本已舒服的使用习惯,这可能吗!重复智能手机的许多功用,还残缺不全,很多人把手环当做可有可无的智能手机附属品,就是因为目前很少有厂商&创造&出手环在不同层次的价值,并且引导用户发现它。
都说手环是小众产品,它在功能上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众产品,但是在影响人心、在价值观、在释放某种奇妙体验的层面上,它可以扩大和遇见到更多用户。正如海平面以上的世界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海平面以下的世界则深邃异常外加缤纷绚丽,还没有固定形态可言。厂商需要的,就是潜进去,发现各种可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陆宗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2131
播放数:86471
播放数:132494
播放数:47254
48小时点击排行现在流行智能手环的,其实手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4:10:05&)
1421字(899/19)
( 21:25:31)
( 21:18:15)
( 21:09:07)
34字(19/0)
( 21:03:31)
( 20:58:32)
( 20:51:07)
( 20:05:39)
35字(15/0)
( 12:28:53)
26字(137/0)
( 12:23:16)
( 12:18:17)
( 12:12:48)
( 12:06:58)
34字(46/0)
( 11:58:19)
24字(115/0)
( 11:50:47)
( 11:45:45)
38字(18/0)
( 11:33:25)
34字(170/0)
( 11:28:01)
44字(80/0)
( 11:06:36)
( 11:00:09)
31字(1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手环哪个品牌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