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录音笔放在兜里有杂音录音,但是因为一直在走动,所以音频中有手机与衣服的摩擦声,听不清楚人声

一问易答:为啥手机录音同自己声音不同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听觉构成导致了听到声音的差异,一方面则是因为录制或者传播声音的介质差异导致了听到声音的不同。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hehe哒】在一问易答中问:小鞭 我想问下 打电话录音的声音为啥总是跟我自己的声音不一样呢?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听觉构成导致了听到声音的差异,一方面则是因为录制或者传播声音的介质差异导致了听到声音的不同。先来从听觉方面来解释下,为何从电话录音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同正常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有所差异,正常来说,大家在说话时,肯定是向前发声的,而人的耳廓也是向前的,所以你听到的声音基本上都是从对面反馈回来的回声,以及口腔、鼻腔和脑腔当中的共鸣混响,可以理解为通过骨头传递到你耳朵内的声音,这种情况下,你所听到的声音就相当于是通过骨传导传到耳内的声音以及反馈回来的回声。基本上,受空间的限制,从对面反馈回来的回声对于自己的听觉影响是可变的,基本不变的是骨传导的声音,这个过程对于声音能量的衰减和变迁较小。所以在收听录音的时候,形式上就变得有些不同了,少了口腔发声造成的骨传导声音入耳,声音只是通过空气和头部进行传播,空气传播会受声音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大量的衰减,音色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到达耳朵里的时候又会经过外耳、耳廓、中耳最后才会进入内耳,这种情况下听到的声音自然会有所差异。&而除此之外,录音器材及播放器材信道的差异也是造成声音不同的重要因素。从信道来说,信道是语音信号传输的通道,语音信号的模拟/数字转换,编码方式也可理解为广义的信道。你听到的声音是连续信号直接传入你耳朵,由耳膜传导于脑神经的。而你听到的录音包含两个部分,第一是录制,由声波信号被数字录音器材通过A/D转换,进行采样(采样频率可以选择),转换为离散信号,再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音频格式)进行保存,这个过程中再好的录音器材也会息的损失,并且有其他信号(噪音)的干扰而引起的畸变。第二是播放,播放过程是语音解码的过程,并且受限于播放器材的频率响应特性。理想的信号经过播放器材是不发生畸变的,但我们使用的播放器材都不可能是理想状况,因此要受限于频率响应特性。如果使用的录音器材及播放器材比较好,这样信道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大家也可以试试听其他人的声音与录音的比较,不会有人体的影响,但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的。Ps:鉴于大家已经对《一问易答》下方的漫画深恶痛绝了(其实小编也是),所以小编决定将选择权交给大家,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动手为本栏目提供漫画,形式不限,要求复合栏目的调调,一经采纳,将提名上版,同时可获得“手机达人”点亮红名一个月的称号,有意者可将想对小编说的话以及漫画素材发邮件至:i_am_ 小编等待大家的来信哦。好啦,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正所谓回答有长短,问题不要停,每天跟帖问一问,轻松又开心,提问要注意些什么呢?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亲们要仔细看清楚哦!问题要有意义,要同手机相关,比如:“4G通话回落为何不是3G,3000元的预算,哪款手机值得买?”而灌水内容如“小编是SB,小编又调皮了”等都是不被推崇的,当然,如果你真的发了,小编我也只能忍下,在每周六上线的《跟帖囧选》中爆发了(桑心~~~)。为了维护栏目优质的交流环境,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秩序,少灌水,多提问,让有需要的朋友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对手机的理解。一问易答已经开始正式实行上榜红名制度了,凡被采纳上榜的小伙伴都将获得为期7天的【手机学霸】红名称号,本周红名称号已发放,小伙伴们自行查收吧,不要感谢我,请叫我红领巾!本期再次感谢邮箱名为【wallower】的小伙伴投稿的漫画!这次相比于上次更加高大上了呢,看到了小伙伴的画作上榜,各位才子佳人们有没有手痒想要来一发的冲动呢?赶快参与投稿吧!再插播一条广告:i_am_ 是发到这个邮箱中哦!下一位跟帖红名的手机达人可能就是你哦。Ps:请这位网友看到后,将你的网易账号发至小编的邮箱内,小编会尽快为你点亮红名。
最后声明:每位上榜的小伙伴都将获得跟帖点亮红名5天的特权,想要拥有炫酷的称号和特权吗?赶快参与到互动中来吧!今天问答不给力,明天榜上就没你!往期回顾:
本文来源:网易手机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于手机录音、录音笔等录音中声音“惨不忍听”的处理方法
发表于 13-12-1 13:30
本帖最后由 束氏化妆品 于
13:31 编辑
24.jpg (361.09 KB, 下载次数: 12)
13-12-1 13:20 上传
单声道转换混音成双声道,其实这一部分讲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但是学习任何一个东西都要动脑、都要有联想意识,所以我这里再举一反三一下:此时这首吉他曲子已经双声道了,但是如果我们再选择了上面的左声道,按住DEL键将它删除,那么此时这支曲子就只有右耳声道发声了,不信你点播放按钮听听看。
联想一下:论坛里经常有某女孩的清唱:lol ,你现在知道是怎么弄的了吗?其实有一些是清唱,有一些根本就不是。例如:录制的时候,她进行的是多轨道录制、举例子说一条单独的吉他轨道、一条单独的钢琴轨道……一条单独的人声轨道。她把所有那些音乐轨道全部删除,那没有了乐曲伴奏,不就成了清唱吗:lol
是不是真的在清唱,有办法一下子就能听出来,但是猫教老虎,还留了一手上树的本事,我这里就不细细解释了,呵呵某人会懂这些话。
这部分就讲到这里吧,下一课内容:消除杂音。
发表于 13-12-1 13:54
话说你亲我不如那谁谁谁亲我来得实在:lol
嘿嘿,谁谁谁是谁可以不说,但可以说是女女:lol
你这么一说亲,我一下子想起那个剃须刀广告画面:小孩子拿着剃须刀满屋子追着他爸爸,嘿嘿我喊你兄弟啊,不是真想沾你便宜:lol
恩,恩,我先抽支烟歇歇,然后继续显摆继续让你膜拜:lol
我最享受的时候,就是接受别人膜拜:lol
发表于 13-12-1 14:02
首先关心下小小侄女的小小感冒,不要太过于担心,小家伙的抵抗力会越来越好的。呵呵,其实声音的处理我早 ...
先谢谢你吉言,小家伙咳嗽厉害,我还在寻思要不要去医院看看。要不去,我继续这个帖子啊,你不催我利于我“啰嗦得很到位”,保证全世界人民都看得懂这个帖子:lol
24bit录音笔,不得不赞赞说:现在的技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24bit是个什么概念我懂,厉害!你录制好了,别用视频或者什么形式传上来,直接找个网盘传原始文件,我都是金耳朵:lol ,要评测一定要听无损原始文件。
记得和你说过我有两只麦克风,你要给侄女录音,需要的话拿去用。用完了还我就是了,这东西没通过你媳妇预算决意,好理解,爱好就是爱好,不能当饭吃了,咱们这把岁数,其实已经没有机会当职业录音师了:lol
我说的用完还我,不是我很小气的意思,我会有用到两只麦克同时录音的时候,这话你懂滴。:lol
发表于 13-12-1 15:18
本帖最后由 束氏化妆品 于
15:19 编辑
开始第二课程学习:消除杂音。
在软件中,我所说的“杂音”被称作:噪音。我之所以要说成杂音,是因为我有意识要加大这个词的程度与范围,现在我要大概解释一下什么是:杂音。
杂音,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除了你想要录制的主声音之外的任何一种声音,都是杂音。
但要细解杂音的范围实在是一下子难以说得清楚,就是同样一种声音,出现在不同的主声音里,也会有不同的“身份”。比如说:你在家里录制歌曲,忽然窗台上来了一只小鸟叫了一声。此时,这个鸟声就是杂音。但你要在树林里录制清唱的歌曲,那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到很悦耳了,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个时候可以视为鸟叫声本身就是主音的一部分,也就不是杂音了。
我们要是用麦克录音,录制常见的杂音有:因为线材不够长计算机的嗡嗡声、电流声、嘴唇张合因为距离话筒太近产生的噗噗声、录制键盘类音乐键盘被按下的咔嗒声、手指在吉他演奏时上下滑动的声音(有些音乐作品要的就是原汁原味,另当别论)、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嘶嘶声——这些有空气振动的声音、也有因为不是专业录音室、墙面没有滤波处理、唱歌时声波撞击墙面而返回的声音——没山谷回音那么强烈,但却听得到。
总之一句话:各种杂音虽然声音很小,但+在一起产生一种用文字说也说不明白、不好描述的声音,用专业人士的非专业用语说就是:声音不干净。我们接下来这一课程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处理掉这些杂音。
发表于 13-12-1 17:49
25.jpg (416.83 KB, 下载次数: 0)
13-12-1 17:36 上传
先看一下软件的这个菜单,依然是在软件的“波形编辑界面”下,在上面菜单&效果&下,就有这个“噪音消除”它的子菜单下包含了:降噪器、破音修复、嘶声消除、咔嗒声/噗声消除——这四个部分。
因为帖子写到这里,我已经不准备是在对望极春愁这兄弟一个人了,我要对论坛里所有喜欢自己K歌、录歌的所有朋友,所以我将啰嗦进行到底——即,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我不管别的老师怎么讲、怎么一上来就教你如何使用软件各个功能菜单……我不觉得这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我是觉得任何软件的学习首先要弄明白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没有理论上的支撑,你简单学会了怎么用软件,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用?这么处理!这就永远成为不了高手!视频、PS、什么方面都一样道理。
所以你还得耐着性子听我说理论上的一些东西。
现在我给出关于消除噪音方面的第一条理论:不是消除、噪音消除不掉的,这个软件的翻译者的翻译是不准确的。我将在下个回复里阐述这件事。
发表于 13-12-1 18:13
我接着说:我说菜单里的消除噪音,其实本质上只是“减弱噪音”,杂音一旦被录制进去,其实和你的主声部分牢牢结合在了一起,换句话说就是:其实杂音已经成为了主音的一个构成体,根本就消除不掉。只能做减弱处理,一些细小的杂音经过减弱甚至到了人耳无法听取到的弱音,但它并不是不存在了。
不用什么官方语言去解释,打个比方:有人一出生就有大片胎记,那东西能完全脱离吗?还有人点痣,其实再怎么高超的技术,即使点去了也会留下细小的疤痕。这个和声音文件一样一样的道理——即,无论你进行的是“破音修复”、还是“嘶声消除”,都会对主题声音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就象你用一把手术刀平剐去了手上一只“瘊子”。
所以第二条理论:“噪音消除”组下的任何一种处理方式,都不能重复进行。每一种消除方式你最多能进行两次,否则你的主音部分将变得“惨不忍听”。
发表于 13-12-1 18:55
本帖最后由 束氏化妆品 于
18:57 编辑
我现在说噪音处理的第三条理论原则:如果能对一个音乐作品中的其中一小段音频做“噪音处理”,那就绝对不要对整条音轨做这样的处理。
这句话你这么理解:举例子说我正在用手机或者麦克录音,周围环境很静,录制得很顺利,唱到激动处激我陶醉闭眼:lol 手势练练:lol ,不小心把桌上一包将军烟碰地下了,录制进去“啪”的一个声音,那么我不想重录,那你就带着耳麦在软件中播放这段录音,听到“啪”的一声那个位置用鼠标选择它,将这段包含有杂音的部分选择,再点开效果插件下的“噪音消除”,此时你进行的任何一项处理,都只是针对这一小段声音做处理,而并不是整条音轨。
事实上,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录音室那样的条件,所以一般情况下都要对整条音轨做噪音处理,而这个“啪”的一声那个位置,你可以试着做两次消除,或者再试着再处理一次——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原则就是不能使整条音轨惨不忍听。
26.jpg (411.72 KB, 下载次数: 0)
13-12-1 18:55 上传
发表于 13-12-1 19:09
现在我们终于要进入“噪音消除”下的第一个子菜单“降噪器”的使用讲解,在降噪器的使用前,我们还有一个准备工作要做,现在把软件切换到“多轨界面”,如果你现在这个软件里有音乐文件(或者有那首野百合也有春天吉他音乐)请将它删除,或者你直接把软件关闭,选择“不保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使用“降噪器”提前的准备工作——录制一段空白录音——用这个空白录音作为“降噪样本”
发表于 13-12-1 19:27
本帖最后由 束氏化妆品 于
19:29 编辑
27副本.jpg (254.23 KB, 下载次数: 0)
13-12-1 19:21 上传
录制降噪样本的三步:
1,按下任意一个轨道上的红色录音功能按钮
2,按下软件左下角红色开始录音按钮,此时录音进行中
3,按下结束键,停止录音。
录制这个空白录音一小段就够了。
怎么知道是空白录音?呵呵你看轨道上那段声音文件有波形吗?没有,它是平的、空白的。
怎么才能录制空白音?你不插麦克风,没有声音输入,当然就是空白的音频——说空白不理解的话,那就换个说法:无声的音频。
至于说左下角那些键位,因为鼠标停留在上面时,它会有文字提示,我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再况且那些按钮和你们家录音机不一样一样的吗?和一些播放音乐的软件也一样,我就不啰嗦了。
发表于 13-12-1 19:47
28.jpg (275.59 KB, 下载次数: 0)
13-12-1 19:46 上传
在这段空白音频上双击鼠标,切换进“波形编辑界面”
在“波形编辑界面”下点菜单栏的“编辑”,再点“选取全部波形”——这些命令我们上面已经讲到了,以后凡是讲到这些地方,我要简单点说了。
当“选取全部波形”后,你会发现整条音轨全部发白,但却看不见有文件的存在——空白音,没有波形高低曲线,你当然什么也看不到了。但它是存在的,就是我们刚刚录好的那段。
再然后选择“效果”——“噪音消除”——“降噪器”。
在“降噪器”菜单里点“噪音采样”,然后再点“保存采样”,随便起一个名字例如:降噪样本,将这个文件保存在你计算机里。
最好是保存在这个软件的安装目录里,因为以后凡是要处理音乐,我们都用它来作为样本,对手机、录音笔啊各种录制好的音乐做降噪处理。
这其中的道理我下个回复讲。
烟台开发区论坛所有内容为会员发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GMT+8, 17-2-17 08:45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录音笔放在兜里有杂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