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温哥华玩两天胶卷摄影的朋友吗

黄金周倒计时 找个新鲜快乐的地方玩去(4)_新浪旅游_新浪网
黄金周倒计时 找个新鲜快乐的地方玩去(4)
加拿大温哥华。摄影:Yanni
  温哥华――看三文鱼回流正当季
  领游人?Yanni
  留学温哥华的Yanni是地道的广州人,年期间在温哥华留学,几乎走遍了温哥华的大街小巷,也饱览了温哥华的异域风情。
  加拿大温哥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登山滑雪,又可出海捕鱼的特色旅游城市。温哥华以煤气镇为轴心,城市建筑景观独特,路旁的店铺、民居皆以原貌为基础。随着今年广州--温哥华直航线路的开通,前往温哥华旅游更加便利。
  私人地图
  温哥华休闲城市之旅
  到达温哥华第一天当然要去游玩斯坦利公园,这是当地最著名的景点。斯坦利公园里生态原始,微型火车、水族馆等非常适合小孩子游玩,还会遇上松鼠讨好地看着你,好像在讨要零食。
  行程第二天可游览世界上最长的人行吊桥―――卡普兰奴吊桥。不过这一天的重头戏,是看三文鱼回流。每年的深秋季节,是三文鱼回流的季节,三文鱼从出生到繁衍、死亡,过程长达四年,成熟的三文鱼在生命的第四年里都会奋力游回上游,产卵繁衍,过程壮烈唯美,在温哥华的菲莎河口就能观赏到这一奇特的景象。威化溪是一处距离温哥华最近的观赏地点,位于HarrisonLake以西的一处山谷之中,沿H w y-7号公路经M ission向东,大约行驶32公里到达M orris Valley Road路口,沿着这条路左转进山即可见到。
  G ranvilleIsland(艺术区)是第三天行程的主要景点,是温哥华著名的创意园区,由古旧的厂房改造而成,区内集合了画廊、精品、摄影、创意、广告、艺术等许多让人目不暇接的店铺和工作室,艺术氛围非常浓厚。
  之后两天,煤气镇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这是温哥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十足,街口最为古老的蒸汽中每天都要迎来成千上万的仰望者。渔人码头位于与温哥华一河之隔的列治文(又称里士满,Richmond),是菲莎河的入。每逢周末当地人还是会习惯性到渔人码头逛逛,看看鱼市,买尾新鲜肥嫩的三文鱼,休闲看海,舒适缓慢的生活让人十分向往。
  出行攻略
  交通:从广州乘南航的CZ329航班可直达温哥华,每周一、三、五有航班。
  住宿:温哥华酒店住宿业发达,可选择旷野宾馆、牧场庄园、温泉旅馆及青年旅舍住宿。
  美食:造访温哥华时,有些特别的饮食场所非去不可:格兰维尔岛市集(Granville Island Market)、里士满夜市(Richmond Night Market)、史蒂夫斯(Steveston)等,以当地海鲜为主,还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签证:加拿大的签证要求有几十项之多,可以上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官网了解签证要求,网址为http://www.beijing.gc.ca,按要求准备签证资料,然后将资料递交到加拿大驻广州签证中心(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00――15:00),地址为体育西路城建大厦3楼。
  采写:南都记者伍世然 实习生荀常
  相关阅读:
 &&&&&&&&&  
  相关专题: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您还可以看看
摩洛哥,三毛和荷西成婚的地方,《北非谍影》故事发生...
作为西非富拉尼人的一个分支,尼日尔博罗罗人至今仍过着...
曾经梦绕“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惬意...
海浪声声,椰林婆娑,阳光洒在绵延不尽的海滩上...
热门新闻排行榜
旅游频道业务合作:010-8
客户服务热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公司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说说你的问题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我玩针孔摄影的简单过程
发表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dawn555
责任编辑: 黑眼圈
  2011年8月朋友鼓动玩大画幅摄影或针孔摄影。大画幅成本太高玩不起,就决定玩玩针孔吧(虽然针孔也可以玩大画幅,但我可以选择便宜的普通135胶卷)。问过另一位玩摄影的朋友要不要一起来玩,她说,你这么重口味啊。我知道,她像很多人一样乍听理解错了。
  针孔摄影无关偷拍!只不过是大家初中物理都学过的小孔成像而已。
  2011年8月先后做了Dirkon纸模,Hasselblad纸模,做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结构设计不合理,手工粗糙不大能严丝合缝,纸模太轻,所以应该都不适合真正装上胶卷拍照,所以最终也没有完全把内部零件装完,就当模型摆设了。
  Hasselblad纸模型。
  原帖链接:
共21页&&&1
周关注度:8241
周关注度:6989
周关注度:6326
周关注度:6241
周关注度:6879
周关注度:6573
周关注度:6541
周关注度:6357&>>&&>>&&>>&正文
德国徕卡照相机品牌代理经销商的官方新浪微博@Leica_Camera_AG发布了一系列图片,全部是使用徕卡相机摄影师的摄影包内都装了什么,姑且取名为《打开徕卡大师们的摄影包》吧。除了看看这些大师们都用什么能让人毒发身亡的装备之外,通过他们不同拍摄题材的不同搭配,以及除了相机镜头之外的其他随身物品,也可以总结出很多对你有用的东西呢。
打开Max的摄影包:持有泰国护照的新加坡摄影师Max从澳大利亚珀斯买来的包包内装的徕卡M4-P配40mm Summicron镜头,纸条上写的是“阳光16法则”曝光表格,其他零七八碎包括手机和耳机、额外的胶卷、笔记本和笔、润唇膏、压缩干粮和能量棒等等。摄影师的水平不一定跟相机数量有关哦。
  打开Mijonju的摄影包:来自二手商店的皮包内徕卡M9配50mm Summicron F2,另有理光GR21、宝丽来190,其他包括Lomography VIP卡、福伦达VC测光表、Pink ONTO手机、名片盒、皮夹、充电器和额外的胶卷等。不过画面上方的康泰时相机其实是个装重要物品的小包外面印的图案,颇能误导人。
  打开John Hammond的摄影包:澳大利亚珀斯的风光摄影师,除用4*5画幅相机外,Waxed帆布乡村公路包内装入了常用器材:徕卡M2配35/2.8 Summaron和福伦达25/4,附有B W 39mm ND4和022黄镜,胶卷则是富士Neopan 400和爱克发Vista 200,备用机为松下LX5,其他包括瑞士军刀、笔记本和笔、皮夹和iPhone等。
 打开Jeremy Sutton-Hibbert的摄影包:驻日摄影记者,先后为《时代》杂志、《卫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美国《国家地理》、《嘉人》、《费加罗报》等工作,近12年为绿色和平组织摄影师,个人网站http://t.cn/zO6NJ32。他有三四套配置,随时可拎起最合适的一套出发。这是最小的、也是磨损最严重的一套:Tenba包内有1套玛米亚7配65mm,主机为徕卡M6 TTL和M4P,配有35mm f2 Summicron、28mm Elmarit f2.8、50mm f2 Summicron镜头。这个包曾在罗马尼亚采访时遭遇小偷划割出一个近10cm口子,因及时发现而幸免,被他用牙线缝合。
  打开Michael de Vera的摄影包:菲律宾马尼拉传播艺术专业毕业,入行4年,Domke F3X摄影包上挂着1个世光Studio Deluxe III测光表,唯一一台徕卡M2带手柄,配Jupiter 12镜头,距离设定于2米,光圈f8,快门速度1/250秒,随时可拍摄。胶片为柯达Tri-X 400盘片,替换的衬衫、记者证、笔记本和笔等也必不可少。
  打开Davy Maengkom的摄影包: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发烧友,目前主要街拍,Domke F6摄影包鼓鼓囊囊,包括1台徕卡M6配徕兹加拿大Summicron 1:2/90、福伦达Nokton 50/1.5 ASPH和Heliar 15mm 100周年()限量版,以及玛米亚6配G 150mm 4.5、G 75mm 3.5和G 50mm(未在包内)。
 打开Arato Ogura的摄影包:日本街头摄影师,德国科隆Freitag F12 Dragnet包内是用了十年徕卡M6和50/1.4镜头及理光GR1s,配合富士胶卷,Dressterrior Wool Cargo裤子口袋超大,便于装护照和机票,NewBalance 998 便鞋和从全日空商务舱内“顺”来的拖鞋。我就奇怪,他咋装进去的?
 打开Joris Ruigewaard的摄影包:来自荷兰的Joris入行3年,胶片多于数码,正打算自建暗房。Domke f6包内1台徕卡M6配35mm summarit和28mm elmarit,混搭1台有“大徕卡”之称的玛米亚7II配80mm,常带柯达porta 400、富士superia 400胶卷,当然,钱包、带护封的笔记本和笔也常备包中。
 打开Alexander Finch的摄影包:谁说徕卡X1只能做备用机?这位在韩国做英文老师的摄影师的背包并非摄影包,用了3年依然如新,相机则以配了即开包的徕卡X1为主机,搭配富士FinePix X100,加上一台LOMO相机,不过Redscale ISO100负片、苹果iPhone 4S和黑色版iPad 2没有出现在画面中。
  打开Alexandre Maller的摄影包:这是法国巴黎附近一位32岁、以拍摄人体和肖像为主的摄影师,18岁中了测距式相机“毒”,Mekko摄影包内有徕卡M6和M3各1台,配Summicron 35/2 asph、Summilux 50/1.4 asph、Apo-Summicron 90/2 asph,喜用柯达Tri-X(设于ISO800)和伊尔福Pan F,另有一只世光L-308S测光表。
  打开Robert Eckelmann的摄影包:游走在德国和东京的他选择的A&A ACM-7100摄影包内以徕卡M4-P和爱普生R-D1为核心配备佳能LTM 35/2(日本版Summicron)、福伦达CV Ultron 28/1.9、CV Heliar 15/4.5配15mm取景器、佳能50/1.4 LTM配CV 50mm LTM-M接圈,胶卷则用富士Acros 100、Neopan 400、Neopan 1600等。
 打开Gustavo Vasquez的摄影包:这位生活在旧金山湾区的美国摄影师选择Domke F-2摄影包,徕卡IIIf和CL、玛米亚C330、Gossen Luna Star-F测光表、胶卷、笔记本和名片,根据需要在出行前适当增删(两张附图是典型配备方式)。有时他还会带上他的尼康D80。
打开Dani Kim的摄影包:韩国摄影师,Artisan and Artisan Acam-1100包内包括徕卡M8配蔡司50mm Sonnar f1.5、徕卡D-lux4、Instax,及苹果Macbook Air 11吋笔记本,零七八碎还有iPhone、Instax胶片、SD读卡器、备用电池,如果你看着一个女孩儿背着这么一大包街拍,一定是她。
 打开Leo Kitajima的摄影包:这是一位最近刚从宾得ME老相机对摄影发生兴趣的发烧友,初涉测距式相机,Porter Yoshida复古防邮袋包内有1台徕卡M3配DR 50mm Summicron,以及爱普生R-D1配福伦达CV 35mm Nokton,另有世光测光表、胶卷、Rhodia笔记本和Postalco笔。
 打开Darren Wong的摄影包:美式风格的E13工作室Day Bag,亮点是徕卡M9-P配50 Summilux、M6及50 lux、35 cron、福伦达15mm Heliar、理光GXR/A12 M卡口/EVF,另有50mm 0.95“梦之镜”,Jack Spade帆布文件包则用于容纳苹果笔记本、硬盘、连线、写生簿和文件,整齐得让人惊异。
打开Danilo Nuestro的摄影包:生活在曼谷的Danilo Nuestro生于菲律宾,所用的与印第安纳琼斯电影中的印第风格包内有徕卡MP和35 summicron pre-asph及10卷胶卷,显示他是位街头摄影师,另有iphone、皮夹、名片等。
  打开Jerome Arfouche的摄影包:这位来自加拿大法语区的摄影师选择了在街头不会引人注目的黑色Generic摄影包,里面是用了2年的M7配35mm Summicron ASPH以及2周前从旧货店中买到的M4配28mm Elmarit ASPH,还有胶卷、镜头布、月票夹、钥匙、笔记本和润唇膏,Gossen测光表、理光GR1s和手机则没出现在照片中。
 打开Rashomon的摄影包:一位把Aperture出版公司出版的Henri Cartier-Bresson画册时时放在ThinkTank Retrospective 5摄影包内的摄影师,自然不可小觑——包括一台银色M6配38/2.8 Summaron、黑色M6配眼睛版50 Summicron DR、蔡司35/2 Biogon,福伦达28/2 Ultron。
 打开Gordon Shkurhan的摄影包:加拿大温哥华业余摄影师,英语教师,常驻香港,现住大阪,长于街拍、风光、艺术和人像题材。Lowepro AW Magnum摄影包内有哈苏500 C/M带基辅测光棱镜、80mm Planar和150mm Sonnar镜头、2个A12片盒、1个用于近摄的10号增距延伸管;M6配35、50、90三只summicron镜头。在香港常用黑色Tamrac包,常备1台M6和35、50mm summicrons镜头,以及玛米亚C330 F带标配80mm f2.8镜头,用于街拍。包内世光L-358测光表是玛米亚的忠实伙伴。其他尚有笔记本、笔、名片等随身物品。
暂无相关文章
用户名/邮箱/手机以一种观察与评论的方式拍照
来源|网络发布|美行天下
出生于1930年的摄影师 Fred Herzog 是最早期大量拍摄彩色照片的摄影师之一。上世纪50年代起,他便开始拍摄温哥华的街头,记录下那个时代的色彩。
他的作品曾在设于渥太华的加拿大国家博物馆展出,并在该国其他城市进行巡展。他在Simon Fraser University 和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两个学校里教授摄影课程,同时一直参加大量的与摄影相关的展览,并出版了部分作品集。
Fred的作品集里大约包括了80,000张图片,而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那些彩色照片里的人物,这些图片关注的不是名人,历史事件,而是关于城市的生命记录,人们的日常活动,以及人们的衣着,汽车,娱乐等等。
从1953年开始,Fred Herzog就已游走于温哥华街头,用彩色胶片来记录广告招牌、商店橱窗、街边汽车这些深受时代文化所影响的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最早期大量拍摄彩色照片的摄影师之一,所记录的作品也比William Eggleston与Stephen Shore更具历史意义。
20岁时买了第一台相机,两年后,Fred Herzog从德国来到加拿大温哥华寻找工作,并开始用镜头捕捉温哥华街头人们的生活。他的拍摄方式类更似于报道摄影,胶卷则只有ISO 10的Kodachrome。
“有很多美式风格的二手商店,它们简直就是混杂了传统美国符号的奇妙风俗画。商店橱窗的海报、街边往来的车辆以及车里的人们,我这是单纯地将这些记录下来。对我来说,摄影就像是一种观察与评论的方式。”
本图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喝玩乐温哥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