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切系统锁手机在更新系统的时候把机子锁死了还有没有得救

男子网购ID远程锁死518部苹果手机 索要22万余元
来源:郑州晚报
  通过电脑远程操控锁死全国各地苹果用户手机518部,然后向受害人索要手机解锁费用达22万余元……昨天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由商丘虞城县人民法院审理的这样一起电信网络犯罪典型案例。
  案情:网购ID号码远程锁死他人手机
  2016年9月份以来,被告人何某来利用网上购买的苹果手机ID号码,通过电脑远程操控锁死全国各地苹果用户手机518部,在受害人要求解锁时,向受害人索要手机解锁费用,共违法所得人民币228807元。
  判决:被告一审获刑9年
  虞城县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何某来违反国家规定,利用非法手段对518人正在使用的苹果手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修改,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结合被告人具体犯罪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被告人何某来有期徒刑9年。
  提醒:手机被锁要找专业售后
  近年来,通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犯罪的案件逐年增多。
  在此提醒大家,一旦手机或其他计算机被锁死,要到专业的售后或找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解锁,不要轻易相信或盲目与手机屏幕弹出的联系人进行联系,避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李宁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7日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说,完全赞成、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次宪法修改,适...&&nbsp男子网购ID远程锁死518部苹果手机 索要22万余元
手机突然被“锁死”,无法使用。屏幕上弹出信息显示,解锁需400块,并附有联系方式。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办?昨日,记者从商丘市虞城县人民法院获悉一起类似的案例,“绑架手机者”被控破坏计算机系统罪,最终获刑9年。
[案例]手机莫名被“锁死”,被索要昂贵“解锁费”
日21时,杨女士的苹果手机突然出现了异常现象,屏幕突然转跳到激活iPhone的页面,各种尝试均无法恢复正常。与此同时,屏幕上有一行小字,显示了一个QQ号码。杨女士添加后,对方网名为“苹果手机解锁”,需要400元解锁费,杨女士认为太贵了,最终没有成交。
记者搜索发现,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均有类似“苹果手机被锁死”的情况发生。手机无故被锁死,刚好又有“苹果手机解锁”的专业人士出现,看似“及时雨”,背后有何猫腻?
5日,虞城县人民法院对一起刑事案件进行了宣判,被告人何来(化名),就是控制杨女士手机的“幕后黑手”,“锁”手机和“开锁者”,均是他本人所为。
[判决]3个月非法获利22万余元,等待他的是9年有期徒刑
何来,80后,浙江省瑞安市某村村民。表面上是一个普通的80后小伙,背地却是一个“绑架手机者”,他的目标是全国各地的苹果手机用户。
2016年9月份以来,何来利用网上购买的苹果手机ID号码,通过电脑远程操控,先后“锁死”多部苹果手机,随后向受害人索要手机解锁费用。
庭审现场,被害人吴女士、裘女士等人分别陈述了苹果手机被人锁住后,向手机屏幕弹出的联系人支付300元至1200元不等的解锁费用的事实经过。
经查明,从2016年9月份至11月28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何来先后向518名受害人索要解锁费,共计228807元。
虞城县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结合被告人具体犯罪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九年。
[提醒]AppleID保护好,一旦“被锁”不能花钱妥协
苹果手机为啥会被远程锁死?
昨日,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苹果公司客服了解到,苹果公司推出的“查找我的iPhone”功能,原本是一种“保护措施”,为的是一旦手机遗失或者被盗,可以利用AppleID对丢失的iPhone进行远程锁机,但很多用户不注意保护AppleID,导致这个功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他们非法牟利的工具。
遇到这类情况应该咋应对?虞城县法院副院长张光明介绍,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以20%到3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社会公害,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他提醒,信息技术让我们生活变得高效便捷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公民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通过非法手段牟利的人没有“信誉”可言,市民如碰到类似情况,要到专业的售后或找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解锁,不能妥协,不要私下汇款给对方,万一对方不“守信”,再次索要钱财,市民将面临更多损失。
AppleID有多重要?如何保护?
如果AppleID及密码被盗,可能有以下后果: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邮件等隐私信息被窃取;存储在云端iCloud的照片被窃取;如果苹果ID绑定了信用卡支付,可能会被盗刷;手机被黑客通过“查找你的iPhone”功能远程锁死“变砖”。
市民该如何保护自己的AppleID呢?对此,苹果官方客服表示,用户应尽量避免使用陌生的WiFi;不要“越狱”下载一些不安全的软件;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短信;浏览网页时要注意辨别域名;保管好账号、密码,最好定期修改并注意密码设置的多样性。发现账户异常时,应尽快与客服联系,不要相信任何人发送的链接和解锁说明。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关闭“查找我的iPhone”功能。
你买的苹果手机是不是翻新机:扫一扫查询序列号就知道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好心借苹果手机却被对方锁死:想重启 拿钱!
稿源:东北网
好心把手机借给别人用,拿回来后却发现被锁死,对方说了,想要手机恢复正常,拿钱来!近日,市民亮亮(化名)在万达广场参加篮球比赛时,就遭遇了这件尴尬事,好心借出苹果手机竟被对方锁死,对方管他要400元钱。8月12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iPhone成了&砖头&
&这部iPhone 6手机是我儿子用的,前几天他在万达广场参加一场篮球赛,休息的时候有人管他借手机,他也是好心,就借了。&亮亮妈妈说。
这名借手机的男子也穿着篮球服,亮亮以为同是来参赛的,就没有任何迟疑地把手机递到了男子手上,手机被还回来时还一切正常。
亮亮妈妈告诉记者,借手机两天后,手机突然不能用了,屏幕上显示:&此iPhone已丢失并被抹掉。请使用抹掉此iPhone的AppleID登录。&
这两句话的下面,显示一个QQ号码,下面是AppleID,密码栏是空着的。
&后来,我们找到苹果售后的专业人员,他们都无能为力。&亮亮妈妈说。
QQ交涉想解锁得交钱
为了弄明白手机到底怎么了,亮亮添加了手机上的QQ号,询问对方有什么目的。
亮亮:&我的手机被你锁死了?怎么回事啊?&
对方:&什么手机?&
亮亮:&我的iPhone,上面有你的QQ。&
对方:&那是我掉(丢)的手机吧。&
亮亮:&怎么可能,那是我手机,把ID账号密码给我。&
对方:&那你知道我需要什么吗?&
亮亮:&什么意思?要钱?你要多少?&
对方:&400(元)。&
亮亮:&你确定能给我解开?我给你钱后解不开怎么办?&
对方:&我能锁,就能解。&
随后,对方询问亮亮的手机是什么时间被锁的,并发过来一个截图,上面显示两部被做了手脚的iPhone名字,可这俩手机都不是亮亮的。接着,对方又发来三张截图,让亮亮看哪个是他的。
几张截图包括6部iPhone和一台iPad。
此行为已涉嫌敲诈
看到对方以这种手段坑了这么多人,亮亮心里非常生气,不愿在这种敲诈面前低头,所以一直没有付那400元钱。
目前,亮亮妈妈已经向萨尔图公安分局报警,警方正在调查。
黑龙江鸿大律师事务所秦兰律师说,如果更改手机设置后索要钱财一事成立,犯罪嫌疑人将涉嫌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较大&规定,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数额巨大&,则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而对方索要400元钱,只能构成治安案件,对犯罪嫌疑人给予治安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及多笔敲诈,金额超过1000元,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嫌疑人耍了啥手段?
嫌疑人更改手机的注册账号和密码后,再利用苹果手机的防盗功能,冒充机主通过icloud抹掉手机上的资料并且锁定手机。如果不输入被更改的账号和密码,这部手机就无法继续使用。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网购ID远程锁死518部苹果手机 索要22万元网购ID远程锁死518部苹果手机 索要22万元兰兰天空dd百家号通过电脑远程操控锁死全国各地苹果用户手机518部,然后向受害人索要手机解锁费用达22万余元……昨天下午,省高院通报了由商丘虞城县法院审理的这样一起电信网络犯罪典型案例。  案情:网购ID号码远程锁死他人手机2016年9月份以来,被告人何某来利用网上购买的苹果手机ID号码,通过电脑远程操控锁死全国各地苹果用户手机518部,在受害人要求解锁时,向受害人索要手机解锁费用,共违法所得人民币228807元。  判决:被告一审获刑9年  虞城县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何某来违反国家规定,利用非法手段对518人正在使用的苹果手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修改,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结合被告人具体犯罪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被告人何某来有期徒刑9年。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兰兰天空dd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天空飘浮的白云,是我们的约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id锁硬解伤机子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