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不是中国最有希望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司

有人说小米是中国的苹果 雷军却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耶鲁北京中心耶鲁北京中心
[摘要]9月17日,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做客耶鲁北京中心,为耶鲁校友和朋友们分享了“小米创新的故事”。9月17日,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做客耶鲁北京中心,为耶鲁校友和朋友们分享了“小米创新的故事”。 7年间,小米从一家小企业,克服了种种难关,最终站到了世界手机设计的巅峰,创造了自己的生态圈。雷军表示,创新是小米的核心,产品上强调的是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丰富的产品组合,商业上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线上线下零售,改变中国对国货的印象。小米导演了未来手机设计的方向,自从iPhone X发布后,小米MIX2卖的更好了如果说Apple奠定了智能手机前十年的设计,那么小米则引导了后十年的方向。雷军介绍,手机“全面屏”的概念来自于2014年初,雷军认为手机的未来发展应该像科幻电影里面一样,应该是一款透明的玻璃,手机的正面应该全部是屏。在经历了近3年的磨砺后,去年10月发布的小米MIX是全球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机,在全球引起了巨大轰动。该机获得了今年IDEA创新金奖,且在今年9月1日,被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收藏。自此,几乎所有公司都出来了全面屏的手机,无疑小米站到了世界手机设计的巅峰,导引了未来手机设计的方向。就在一个星期前,小米发布了MIX2。这款手机延续了上代产品小米MIX的全面屏设计,并优化改进了上代产品的瑕疵和遗憾,屏幕比例达到了18:9,也就是所谓的全面屏2.0。很巧的是,小米的发布会和Apple的发布会撞车了,雷军笑称,自从Apple发布新品后,小米手机卖的更好了,因为全面屏设计的想法是小米主导的。据他介绍,小米很早就成立屏幕的研究团队,目前小米累计拥有4806件专利,国内国外各占一半,在屏幕方面的专利已经累计获得超过102项。小米绝不是中国的Apple,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很多人问小米是个什么样的公司?雷军说,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也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更是一家新零售的公司。很多人介绍小米说是中国Apple,其实小米绝对不是。雷军介绍,在创办小米的时候,他想要改变整个中国制造业,改变中国人对国货的印象,怎么利用中国强劲的制造能力做出世界顶级的作品,造福于世界的每一个人,这就是雷军先生创办小米所有的梦想。雷军说,小米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重视设计、品质,所以小米强调的是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丰富的产品组合,用互联网的思想来做线上线下的零售。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小米不仅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甚至进入46个国家市场,在全球手机行业占据领导地位。精英阶层说卖得便宜一定很low,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世界变化快中国商业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效率低下,任何一件东西要经过很多层才到消费者手上,价钱也翻了几番。小米要做的,就是把所有过程最大限度的压缩,压缩完以后把所有的成本用于产品研发。小米初期,零广告预算,也几乎是零渠道预算,成本定价。从电商开始,小米又进入线下,做了各种各样的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小米产品的价格都是非常亲民的。精英阶层说卖得便宜一定很low,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世界变化快。以下为雷军先生演讲实录节选:小米是七年前创办的,2010年,创办小米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想怎么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方法论,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以我们七年前从零开始,十来个人七八条枪,3000万人民币开始起步。回顾过去的七年,今天想起来我们还是创造了很多很了不起的成绩。比如说我们最先进入的是手机行业,手机行业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有苹果、三星,有华为、联想,包括到今天来看,全球主要只有两家手机公司,就是苹果、三星,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进入市场以后奇迹发生了,一个很小的公司两年半时间击败了国内外所有的同行,成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小米的一系列的创新震撼了全世界,并且具备非常强的穿透力,在这个成绩出现之后,我们又创造了一个不小的记录。到2014年,小米的营业额就超过了100亿美金,基本上这也是人类商业史上最快突破10亿美金记录的公司。小米的创新主要在什么地方呢?在初期的时候,可能很多人被小米的商业模式创新所震撼,忽略了其实作为一个产品公司核心技术的创新。小米创新了哪些东西呢?或者怎么创新的呢?比如说,最近的一周“全面屏”这个词非常热。实际上去年10月份小米发布了小米MIX全球第一款全面屏的概念手机,发布完以后引起了全球的震撼。在上个月这一款作品获得了IDEA设计金奖。我不知道大家对IDEA有没有了解,IDEA是全球三大设计奖项之一,在三十七年历史里获得创新金奖的只有12款手机。哪怕像Apple这样的公司,也只有第一代Apple获得了这个殊荣。这也说明了全球的设计界对小米MIX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认可。9月1日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宣布收藏了小米MIX。我们问他们收藏的理由,让我很震撼,为什么收藏小米MIX呢?因为小米MIX指定了未来手机设计的方向,就是全面屏。这个想法是来自于2014年年初,三年多前一群工程师在一起讨论,觉得手机行业越做越无聊,为什么会越做越无聊呢?做到后来大家的手机都越来越一样。为什么一样呢?是因为十年前iPhone定义了这个样子,所以iPhone左右了整个十年手机的设计方向。我们一群工程师就不想做的跟大家一模一样。就开始想,说未来的手机会是什么方向?当然,未来的手机方向很多,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我们说也许应该像科幻电影里面的手机一样,应该是一款透明的玻璃,就是手机的正面应该全部是屏。讨论的时候,大家很多人觉得完全没有可能,因为有太多的技术问题要解决,所以在2014年年初我就拍板说,咱们做一款概念手机,没有时间表,没有预算,我们就试试。去年10月份这款手机的发布完给全世界的科技媒体以巨大的震撼。今年大家看到,其实小米MIX不是指定了未来手机的方向,从此时此刻开始,大家发现几乎所有公司都出来了全面屏的手机,无疑小米站到了世界手机设计的巅峰,导引了未来手机设计的方向。自从iPhone X发布以后,我们的关注度变得更高了。我们跟iPhone的发布会撞车了,我们9月11日发布的,他们9月12日发布的。自从他们发布以后,我们的手机也卖得更好了。是因为这一套设计的想法是小米主导的。除了主导全面屏以外,我认为小米还在精密陶瓷在手机上的应用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有一点,我们在通讯计算上下了很大工夫,这一次MIX2具备的全球频段,它支持了226个国家,是目前支持频段数最多的手机,我们去了将近100个国家做场测,表现都极为的出色。手机芯片方面,其实小米在三年前投了很多钱开始研发,在今年年初也发布了澎湃S1,这是一款中高端的处理器。并且我们同时推出搭载这款中高端处理器的手机,消费者评价还是蛮好的。所以,这些核心技术像小米这样一个七年的小公司其实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只是大家不太了解而已。像我小米这样一个极度重视研发的公司,同样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去年小米全年申请了6067项专利,专利的获得一般要晚两三年,所以未来的两三年将是小米获得授权专利的高峰期,小米已经拥有了4800项专利,其中一半是国际专利,所以在专利技术上的积累,小米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对大家来说,大家可能比较了解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个讲起来可能会比较简单。很多人问我,小米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如果不了解小米我是真心不知道怎么介绍。比如有人介绍小米说是中国的Apple。其实我们绝对不是中国的Apple。我认为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也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更是一家新零售的公司。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做手机、做电视,我在创办小米的时候要改变整个中国制造业,改变整个中国对国货的印象,怎么利用中国强劲的制造能力做出世界的顶级作品,来造福于世界的每一个人,这就是我办小米的梦想。各位,我们一个个问题来拆解。做世界上最酷的产品,世界上品质最好的产品,世界上设计最漂亮的产品,是不是都有一个前提,要花很多钱吧,成本很高吧。我们的梦想要做价格厚道的产品,要做到世界顶级的品质,还只卖一半以内的价钱。各位,你这么高的成本还卖人家一半的价钱,可能吗?在商业上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怎么把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我认为,中国商业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效率低下。就是任何一件东西要经过很多层卖到消费者手上,价格都非常高。可能在座有不少耶鲁的校友,你在美国买东西可能也是中国制造的,无论是质量还是价钱都比中国好很多。其实这也让我很纳闷,我们中国做的产品飘洋过海到了美国,还只有中国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价钱,这很让人崩溃。我就在想,怎么能改变商业效率呢?我提的问题是,只有改善商业效率才有机会改善产品品质。我不认为中国人缺少工匠精神,我也不认为我们缺少创新精神,我更不认为我们不能把东西做好。我找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决定把所有的过程最大限度的压缩,压缩完以后把所有的成本用来做产品研发,做产品本身。我在初期做小米的时候提到,零广告预算,也几乎是零渠道预算,成本定价,生产材料多少钱就定多少钱,这就是为什么我做硬件研发还必须要做零售。就是因为这样的高效率,我们迅速挤走了中国所有的山寨机,而且反过来逼着国产手机厂商进步,如果不能改善品质,不能改善效率,不能改善设计的公司就全部被淘汰了。我们从电商开始,又进入到线下,做了各种各样的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做产品,我们花了这么多钱控制,提高效率销售产品,接着一个新的问题出来了,这样做完以后公司是不挣钱的,甚至搞不好会亏钱。我们严格的限制了自己的毛利率,我们希望毛利率越低越好。这又是跟商学院讲的不一样,我们希望毛利率越低越好,整个公司的文化是控制贪婪,只有这样这个公司才是长期可持续的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样的,只要你真心做的好,大家会愿意付小费的。所以我认为从商业上一个公司不挣钱是不持续的,所以为了付费我们做了一大堆的互联网服务。第二个问题,各位了解互联网,我最大的痛苦是用户两年时间才买一支手机。他可能很激动,就是那么刹那之间很激动,你要让他剩下的每一天都很激动不可能。怎么样保持公司的热度,使这个公司永远保持非常高的运转效率呢?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低频变成高频。从零售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有产品组合。如果我只卖手机,就意味着广告费、店租成本、人工成本全部飙升,我就得跟那些庸俗的公司一样全部变两倍价钱了,这就完成不了我们的社会使命了。所以,我们手机好卖,拉动销售平台,销售平台好卖拉动电视,电视好卖拉动平台,平台好卖电饭锅也好卖,同意吗?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所以巧妙的产品组合,完成了产品生态,小米本质上是一个用户公司,是以用户为核心的,用户需要什么,只要满足大家的需要,符合我们的风格,它就是我们要做的,所以我们把所有界限都打穿了。你会发现,小米什么都做,其实你会发现他也没做几件东西。怎么完成这个庞大的商业布局呢?小米可能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一家公司。小米首先做的是一个小米社区,我们从社区里诞生了一个产品叫MIUI,就是手机上的操作系统,过了两个季度开始做手机,再过两个季度做电商,每两个季度转一圈,全部要求加分,所以它是一层一层叠加上来的。我们今天回顾过去七年的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好像在战略上是一步没错,中间控制的难度就是,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怎么做用户需要的事情,怎么去叠加。我们做每一个产品的时候都竭尽了全力。当时国外的手环价格是1400元,充电只能用5天时间,而且一洗澡很容易进水。我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提了几个条件。第一个,能不能60天不充电;第二条,能不能支持防水;第三条,成本定价。结果我们卖79块人民币,做的非常漂亮和精致,不充电能够用七八十天时间,而且防水。一下子就做到了世界第一,价钱是国外同行的5%。中国产品除了高质量以外,我们觉得设计是短版,所以我在创办的时候8个合伙人有2个是专业的设计师,所以我们在初期的时候就极度的重视设计。到现在为止,世界上三大设计奖项今年小米全部揽过来了,今年年初获得了德国IF金奖,包括德国红点金奖,包括IDEA金奖,中国公司在一年荣获三大金奖的公司应该仅此一家吧。获标准奖项的大概有一百五六十项。小米讲究高性价比。我们认为,用电商的技术做线下的零售,线下销售同样的产品,电商一样的价钱,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但是成本是如何降低的呢?假如我们能够把原计划的商品销量,比如说卖10万台变成卖1000万台,提高两个数量级,研发成本就变成了原来的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卖的价格低了,市场推广成本也很低,渠道销售成本也很低,接着大规模以后原材料和制造成本又降低了就产生了正向循环。刚才我给大家讲过的,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当然,对于很多精英阶层来说,卖的这么便宜一定很Low,那只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个世界变化快。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小米,后来没办法了,我说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无印良品可能大家有些了解,重视设计,重视品质,品类比较完善的零售店。我们强调的是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丰富的产品组合,而且用互联网的思想来做线上线下的零售。就是这样的产品,是不是只有中国人喜欢呢?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我们在12个国家市场中位列前五位,进入了46个国家的市场。我觉得这一套东西全世界人民都喜欢。今天小米开始做一点点广告。可是我们的广告费连1%都没有。我们只是想渗透到过去还不太了解我们的那里去。一般对电子科技产品非常了解的都是男生,怎么让女生了解我们呢?所以我们后来就请了吴亦凡代言。我们也在琢磨更高效率的市场营销,使小米能够渗透到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了解,这是一个过程。这大概就是小米的故事。谢谢大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atnychen]
热门搜索: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虎哥宣布离开小米,还有哪些外国高管奋斗在中国科技公司一线?
虎哥宣布离开小米,还有哪些外国高管奋斗在中国科技公司一线?
01-24 11:10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Claire、林木木,36氪经授权发布。虎哥(Hugo·Barra)宣布要离开小米了,他说,自己在小米的这段时光是「人生中最棒,也最具有挑战性的冒险」,他为自己能推动小米国际化、曾经与雷军率领的优秀团队并肩作战感到十分骄傲。许多人对虎哥的印象可能来自于雷军在小米印度发布会上的《Are you ok》神曲中那个穿着黑色T恤、面带微笑的歪果仁。虎哥来自巴西,在美国上学,出任小米副总裁之前,虎哥曾经担任谷歌 Android 产品管理副总裁,并多次代表Android出现在谷歌的 I/O 开发者大会上。在小米3年,推动了小米在印度、巴西等地的国际化,是小米在美国媒体中的名片。在被称作“湾区”的旧金山-硅谷区域中,BAT、 小米、滴滴、乐视、猎豹、美图等中国科技公司巨头都在这里设有海外办公室与研究分部。&在感叹中国的BAT等科技公司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越来越国际化的时候,其实背后有包括虎哥在内的一批歪果仁高管在中国科技公司的海外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科技界和美国科技界的双向了解与融合,或许是大势所趋。网大为(David Walleerstein):腾讯集团首席探索官,简称CXO(Chief eXploration Officer)来自美国硅谷的网大为本科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这样介绍自己:我叫网大为,“网络上大有作为”的意思。网大为2000年加入腾讯,已经在腾讯度过了第17个年头。&在二十年前网大为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他并不清楚中国这片土地上将会发生什么,只是直觉,这个国家对世界对影响会越来越大。他记得自己第一次见马化腾是在2000年的深圳。当时,他觉得中国所有的核心技术都应该在北京上海,深圳能有什么惊喜?但在深圳,他确实感到了惊喜。网大为评价,腾讯团队是他见到过最聪明的一群人。2000年网大为成为了其中一员。&17年中,网大为作为腾讯在海外的代表,帮助腾讯打开海外市场进行国际化。他希望将腾讯之于中国做到任天堂、索尼之于日本,三星之于韩国。在知乎上,网友评价网大为的主要贡献:1. 在腾讯最需要的时候为其引入了MIH的投资,那笔投资也许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收益最高的一笔投资了(当年几千万美金的投入现在应该有超过1000倍回报了)。2. 为腾讯低价购买了&http://qq.com的域名3.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腾讯对海外沟通的唯一接口,促成了大量的海外合作和交流。在05、06年的时候,网大为在向海外公司介绍腾讯的时候,因为很多人没听过腾讯,每次都先要说的第一句是QQ的用户数,当对方被QQ的用户数震惊了之后再继续往下谈。4. 将大量海外的新思想和思路引入到当时还没有那么”潮“的腾讯公司中,05年底时,网大为将Customer Engagement(用户参与)这个概念输入了当时的腾讯,强调的是在做产品的时候需要让用户参与到过程中来,而不是闭门造车。这个概念在今天已经是全员皆知,但在当时促进了每个员工开始认真使用自己的产品,去和身边的用户接触,了解他们是如何使用产品的。网大为当时推动这个内容的起因是出于浓浓的危机意识,当时的腾讯在中国互联网已经出于非常领先的地位,只有比所有竞争对手更持续更系统地了解用户需要才能长期保持这个领先地位。为此,网大为专门在硅谷找了当时在做用户研究方面知名的Intuit公司(做个人财务管理软件的),进行了多次拜访和会谈后整理了相关内容,开始在内部各个部门巡讲。迈克·埃文斯(MichaelEvans):阿里巴巴总裁,全面负责阿里集团全球化业务曾经的加拿大男子皮划艇队成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2015年起出任阿里集团总裁的迈克·埃文斯还是高盛前副主席,在金融和投行领域从业经历超过30年,他的加盟被外界视为阿里全球化发力的一个强烈信号。&埃文斯和阿里其实早有渊源。自赴美上市开始,埃文斯就位列阿里集团董事会董事之一。2014年9月赴美上市期间,阿里巴巴宣布除马云、蔡崇信、陆兆禧、张勇四人之外,软银方面提名孙正义担任非执行董事,迈克·埃文斯和包括杨致远、董建华、郭德明在内均正式作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进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包括迈克埃文斯在内九位董事中有五位具有国际化背景董事,占据过半席位。成立十多年以来,阿里巴巴将全球化战略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规全球化业务在未来将贡献阿里巴巴40%收入。日,马云在访美期间,埃文斯就曾陪同马云在美国纽约会见并与十多位全球知名品牌领导人共进晚宴,雅诗兰黛CEO、Donna Kara品牌创始人、“时尚女王”Anna wintour、Vera wang、前白宫总参谋长Mack McLarty、“美国家政女王”Martha Stewart等美国知名商界精英均出席了此次低调的私人晚宴。&赵科林(Colin Giles):华为消费者业务执行副总裁赵科林于2015年12月出任华为消费者业务执行副总裁。重新加入华为的赵科林将负责华为终端全球销售工作和华为终端面向公开社会渠道的建设。&来自澳大利亚的赵科林从最开始就选择了中国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基地,在诺基亚公司任职时从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区副总裁做起,成功带领诺基亚品牌走进中国市场,使诺基亚成为当时中国最畅销的手机品牌,顺利升至大中华总裁职位。但赵科林并没有在此止步,离开诺基亚后又加入了联想担任摩托罗拉副总裁和全球销售人,最终被华为纳入旗下。&在中国已经待了十几年的赵科林表示选择了这个对他来说最大也是最有挑战性的市场是他做过最明智的选择,也让他在业界被称为比中国人更懂中国的“中国通”,这个深谙中国市场和中国处世法则的新长官也无疑将为华为的未来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布伦特·卡里尼克斯(BrentCallinicos):百度董事会成员、审计委员会主席日卡里尼克斯正式宣布加入百度董事会,并在2016年4月兼任百度董事会成员和审计委员会主席,卡里尼克斯说他加入百度是因为看好中国市场,他希望为百度公司建设国际化的团队注入新的力量。&从谷歌首席会计师起步的布伦特·卡里尼克斯在2013年曾担任Uber前首席财务官的职务,加盟Uber公司后的他曾帮助这个共享出行公司在两年内估值增长了10倍,也因此被谷歌和微软请去作为财务顾问。&卡里尼克斯的惊人财政能力使他成为了炙手可热的CFO人选。Hyperloop One执行主席、同时也是Uber早期投资者之一的Shervin Pishevar就多次邀请卡里尼克斯加入Hyperloop One。在卡里尼克斯参与了这家初创企业的B轮融资之后,卡里尼克斯于2017年1月正式加入了Hyperloop One, 担任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财务官。&目前卡里尼克斯的LinkedIn主页上,百度仍是他的现任公司之一。加入了HyperloopOne后,卡里尼克斯在百度的去留尚未可知。参考资料:http://mt.sohu.com/0115520.shtmlhttp://tech.qq.com/a/020.htmhttps://www.huxiu.com/article/.htmlhttp://tech.ifeng.com/a/10715_0.shtmlhttp://www.talentsmag.com/article.aspx/8343http://m.winshang.com/news511925.htmlhttp://www.zhongzhihui.com/col/news/detail?id=134590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国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科技公司华为第二、小米第五,这家公司第一国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科技公司华为第二、小米第五,这家公司第一先锋科技谈百家号  随着中国科技市场的天花板到来,中国科技公司正在努力走向全球,不少公司都宣布了国际化战略。本周,英国著名的品牌咨询公司BrandZ评选出了中国在国际上最有名十大科技品脾,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在许多人印象中,年收入5850亿的华为就像韩国的三星一样,是中国科技品牌的代表。它不只是在通信设备上打赢了思科拿下了全球市场,智能手机销量也位列前茅。华为营收有60%来自海外市场,是为数不多的赚外国人钱的中国科技公司。然而在这份榜单中,华为只能排名第二。    因为“互联网思维”而蜚声海内外的科技品牌小米,在这份榜单中只能屈居第五。虽然它的业务重点是在布局印度和东南亚市场,但在2016年就已高调杀入美国市场,主要销售配件和小米盒子等产品,还与谷歌达成了战略级合作。然而积极国际化的小米,在海外的名气还不算高。就在今天(1月23日),小米负责国际化市场的副总裁HugoBarra因为健康和想家的原因离职。小米国际化换帅,但应该依然会被重视,接下来会由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将接手。    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与腾讯一直在激烈竞争,位置顺序经常变化)。马云本人凭借着良好的口才和英语水平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在上市之后阿里巴巴正在努力国际化比如进军东南亚市场,跟英国首相等政要谈笑风生,马云近日还与特朗普会面表示要给美国人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为了提升国际知名度还赞助了世俱杯。在这份榜单,阿里巴巴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绩。    排名第一的究竟是谁?令人没想到的是:联想。联想是全球PC巨头,同时还有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智能硬件等业务。通过收购IBMPC和Motolola联想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尽管智能手机业务表现疲软,但它依然有70%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看来虽然产品还没有理清思路,但品牌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  除了联想、华为、阿里巴巴和小米之外,还有这些公司进入了TOP10品牌榜。  第四名:智明星通(Elex Tech)。开发了游戏《列王的纷争》(Clash of Kings)进入40多个国家,拥有5000多万玩家。  第六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毕竟经常有航班飞到国外去,老外经常乘坐。  第七名:海尔。中国民族品牌代表,海外营收占四分之一。  第八名:Anker。做数码配件的。  第九名:猎豹移动。做工具App的,最有名的是清理大师,重要收入在海外。  第十名:海信:30%的营收来自海外。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先锋科技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收集互联网科技一手资讯,点评热门话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高科技公司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