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和马云的孩子孩子有多大

马云儿子和女儿近况曝光 马云儿子正面照片多大了_百度知道
马云儿子和女儿近况曝光 马云儿子正面照片多大了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我有更好的答案求助知道网友
看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崇拜马云的人才能问出这么无聊的问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2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马云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陆
社交账号登陆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马云除了有钱他的权势有多大,看完这些照片让人震惊
牛牛的小图集
马云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谈笑风生。甚至还用上了手势,这样的胆量也是没谁了。马云和领国总统普京,两人看上去都显得十分严肃认真。能够与总统坐在一起,是多少都不敢想象的,而草根出身的马云做到了,这样的魄力正是他能够在商业界叱咤风云的原因。马云的“天下”有多大?_网易新闻
马云的“天下”有多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开盘即大涨近四成,到9月24日收盘,股价最终停在90美元附近,阿里巴巴的纽交所开局可圈可点,打破了之前一些股评师“美股版中石油”的预言(中石油自A股上市后就跌破发行价,始终未能涨回原价)。阿里250.3亿美元的融资额,马云200亿美元的持股市值,成功跻身中国内地首富,不过这并不是马云的目标,他想做的是打造更完善的生态圈。
在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后,接下来还有哪些人和行业会被阿里改变呢?至少来自中国内地的大部分投资者没有从打新阿里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嘉实等多家机构宣布自己的资管计划没有获得阿里股份的配售。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跟阿里希望投资者能长期持股有关。
对最大IPO、超2000亿市值、首富……无感? “阿里生态圈”才是马云真正的梦想?
在上市前发表的公开信中,马云24次提到了“生态系统”,在上市过程中,只要谈到阿里的未来,马云在讲的都是“阿里生态圈”,而不是阿里巴巴这一家公司会如何如何。
15年成就了无数与阿里有关的奇迹,未来又会有多少人和事因为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家公司而改变?金融、文化、医疗、影视、体育、旅游、汽车、地产、传媒、家电家居、农业……这是阿里未来要改变的对象吗?
谁来做敲钟人?
纽约时间9月19日7:00,美国纽约,晨风中已经带着不小的凉意,但来自全球的媒体记者仍几乎占满了纽交所门前的整条街,而纽交所大楼上也悬挂起了巨大的阿里巴巴橙色条幅,一切都预示着这会是一个“Big Day”(大日子)。终于,马云带领着阿里巴巴团队出现在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门口,他们向人群挥手致意、彼此合影,面对祝贺,口中不停地说着:Thank you。
阿里巴巴的上市可谓一场轰动全球的“超级大秀”,而这场大秀最高潮的时刻便是“敲钟”仪式。在国人的理解中,“到美国去敲钟”被认为是“走上人生巅峰”的辉煌时刻,是多少人的人生梦想。但是,非常令人意外的是马云和阿里巴巴任何一个合伙人都没有出现在台上,而是安排了8位来自于“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普通客户来敲响纽交所的开市钟。这8位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代表覆盖了阿里巴巴的整条产业链:卖家、买家、客服、快递、模特、农民网商、国外网商、服务商。
当被追问没有敲钟是否会有遗憾时,马云表示完全没有:“我们努力15年的目的是让他们站在台上;我们努力15年的目的,是希望他们成功。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他们成功了,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我们不是靠某几项技术创新,或者几个神奇创始人造就的公司,而是一个由成千上万参与者们共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建立起来的一个生态系统。”而且可以感受到在马云的计划中,这个生态圈并不仅仅在于电商领域,或者以互联网为边界,而是要扩展到整个商业生态,甚至要从中国到世界。
“首富”与“阿甘”
在8位生态系统伙伴正式敲响开市钟之后,阿里巴巴股票的第一笔交易却在长长的143分钟后才公布,这是纽交所近10年来耗时最长的一次竞价,超过了此前Twitter的79分钟,而同为科技公司的LinkedIn在2011年开盘时只花了15分钟。
“根据纽交所的交易机制,IPO的规模越大,人们对该股票的兴趣越浓厚,第一笔交易发生的时间可能就会越晚。”纽交所中国代表冯玉慧告诉记者。
最终阿里巴巴以92.7美金开盘交易,股票交易代码为“BABA”,截至9月19日收盘,阿里巴巴股价较68美元的发行价暴涨25.89美元报93.89美元,涨幅达38.07%,市值达2314.39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9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启动了“绿鞋机制”,即IPO的承销商已经行使了最高15%的超额配售权,此举使得阿里巴巴本次上市的融资额达到约250.3亿美元,超过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的221亿美元融资,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
虽然之前有很多中国国有公司在市值上并不逊色于阿里巴巴,但是显然华尔街的主流舆论并没有接纳和尊重这些公司,他们会习惯性地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意志的产物,并非来自于他们崇尚的自由经济。而阿里巴巴的发展轨迹,却非常符合西方商业世界的认可逻辑,甚至包括那些被认为做错的部分,也充满了西方式的狡黠—用规则打败规则。华尔街投资者们也更愿意让手里的钞票流向那些基于市场经济的故事,认可商业创新,从而分享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根据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计算,马云的身家超过了200亿美元,成为了新的中国内地首富。当被问起当首富的感觉,马云却表示:“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从没想过当中国内地首富,也没想过当浙江杭州首富,我连我的小区首富都不想做,这个没有任何意义,钱是资源,是用来做事情的,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我说过我最快乐的日子是一个月拿90块人民币的时候。”他说。
“来纽约之前,我又看了一遍《阿甘正传》。我想提醒自己,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还是15年前那个每月挣20美元的人。”马云接受美国财经媒体CNBC采访时说,马云在很多个场合都表达过他心中的英雄是阿甘,简单、执着、不忘初心,拥有财富,又不曾被财富所改变。
马云是中国第一批甚至是第一个笃信互联网会改变世界的人,从1994年年底开始,他就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创业,那时他逢人便说:人们将来会通过互联网买东西、卖东西、做生意;阿里巴巴未来的对手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硅谷;未来阿里巴巴会超过沃尔玛;未来阿里巴巴会成为中国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这在当时无异于痴人说梦一般,但是这些“笑话”竟然真的变成了“神话”,那些被视为忽悠的牛皮竟然真的成为了眼前的现实。
或许当年马云也并不相信自己的豪言壮语,只是为了鼓舞士气罢了,但那个“万一”真的发生了。尽管任何一个传奇都难免因为绚烂的结局而被渲染和包装,但是这又如何呢?
谁将因马云而改变
尽管马云希望15年的时间没有改变自己,但是他却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阿里巴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最新数据显示,这个平台上拥有2.79亿活跃买家和850万活跃卖家。201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接近9310亿元人民币。
“阿里的上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目的必须经历的过程。”马云说。庞大而神秘的阿里巴巴,目的又是什么呢?手握大把的美元,马云又想做些什么呢?
“阿里上市后的下一个目标是整合生态圈,上市融资后的资金将用于布局农村市场、线下实体店以及国际化战略的落地。”马云透露说,“阿里的投资将以建立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前企业家试图有什么东西都自己做,而现在我们需要整合生态圈,不仅在中国,而且要整合非洲、东南亚和欧洲的行业内公司。我们要帮助生态系统的建立,帮助小生意人赚到钱。”
“我希望阿里巴巴能在接下来的2015年内超越沃尔玛,我们也希望能够学习沃尔玛和IBM曾经改变世界的样子,他们成功的过程本身也就改变了世界。”马云直言股价确实给他更大的信心:“今天我们融到的不是钱,我们融到的是信任,是所有人对我们的信任,客户的信任、时代的信任、投资者的信任。”
马云的答案似乎并不出乎意料,因为这个目标似乎从未变过:“我们想让国内的人做生意更简单,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机会,特别是那些小企业和小商户。”在阿里巴巴上市的过程中,马云反复说着阿里巴巴的使命:我们Fight for little guys,希望“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至于马云的这个“天下”有多大?请从以下事实自行体会。
阿里巴巴此次的上市业务只包括阿里巴巴B2B、速卖通Aliexpress、聚划算、天猫、1688.com、淘宝网、阿里妈妈等,而阿里帝国版图的很多业务并没有包含在此次上市资产当中,特别是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阿里系未来更具想象力的资产。尽管在马云口中,还认为阿里小微只是一个Baby,但谁知道这个Baby会长得多快多大呢?
也就是说2300亿美元市值的“BABA”还远不是阿里帝国的全部,这还不算为数众多的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如新浪微博、优酷土豆、恒大足球等等,仅上市的前一年,阿里巴巴用于收购投资规模就超过了400亿人民币,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文化、影视、游戏、娱乐等都在扩大着阿里巴巴的生态圈。
“阿里是一家很运气的公司,我们这家公司的运气来自于客户,运气来自于互联网,运气来自于中国,运气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所以未来的15年,未来的87年,我们坚持要感恩这个时代、感恩互联网、感恩中国、感恩中小企业。”马云说。
据《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马云:阿里市值多大我都不意外|马云|阿里巴巴|IPO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马云:阿里市值多大我都不意外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机构专栏《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 王长胜
  马云对阿里即将的IPO表示淡定:“阿里结过婚也离过婚,我们明白什么是婚姻,我们下过市,我们今天并不觉得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个蜜月,你不要把婚姻天天当蜜月,那你受不了,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马云在一次内部会议说,“我觉得阿里巴巴最荣幸之事是今天六十年代的人可以退休了,七十年代的人来做领导者,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做一线,中国没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到这点。”他当时还没意识到阿里全球最大IPO之后,公司最大的危机可能是大规模富豪员工离职潮或丧失发展动力。他隐忧:“业务怎么发展,我一点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这家公司这种理想主义的色彩能走多久,能走多远。”
  阿里的Eco-system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管理3亿淘宝用户比管理一个国家还难。这个巨大的O2O超市里,符合古典经济学的供需理论,任何变动都将影响几千万企业的命运。和洛克菲勒、福特、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世界级企业家一样,马云是他那个时代具有最鲜明特征的产业的一部分。
  他白手起家,勇闯天下,有创新冲动,也有权谋手腕,几经磨难起伏,一度毁誉参半,但以某种信念或信仰成就商业,也从信念或信仰中得到救赎。认清马云的多重侧面,或许可以使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标榜商业精神的年代,我们过于纠缠短浅的功利和逐热的泡沫,却忘了互联网本应扎根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和承担更大的使命。
  关于被绑架:你做任何事第一天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你要比别人看得远
  商业周刊:很多人觉得你掌握了某种真经,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还是说哪个时候顿悟的,或者经过磨难?
  马云:我并不知道我有什么真经,我肯定没真经。但是有一样东西,这是一批人在一个特殊时期磨合出来一种特殊的味道和特殊的感觉。我真是觉得今天阿里人太懂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他妈的真是个全奇怪的公司,我们的配合所谓的团队文化最有意思。单打独斗他妈没人有用,有人说你们公司没有一个人出来,好像没有一个人厉害得让人家吓死,但是合在一起吧,都好像是互相弥补,拆开一个没有用,少了一块总缺点东西。
  所以所谓的真经其实是我们互联网共同的体验,这个东西没办法总结,让后面的人去总结吧。而且并不是第一天就有的,如果今天回过来看十年前我讲的话,15年以前的理想和想法……我现在是不太相信,就像说金正恩两岁可以骑马,三岁会开枪,别瞎扯了。你说马云真是料事如神,每件事情都有无数个版本,你背后肯定有大阴谋,瞎扯,没那么复杂。
  商业周刊:这些年你的性格、思维、风格或想法有哪些变化吗?
  马云:我比以前应该是成熟了很多。因为你经历得多了,很多事情你不会慌乱,很多东西你在乎自己的感受了。以前你在乎别人对你的感受,今天你在乎自己的感觉,真正在乎自己感觉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在乎别人的感觉。我以前是在乎别人对我的感觉。
  商业周刊:有过那个时期吗?
  马云:那当然,怎么不会呢?年轻的时候谁没过这个事情?都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今天我在乎自己怎么看自己,以及我自己可以让你更舒服,不是你怎么让我更舒服。
  商业周刊:人本身都有局限性,那自由和枷锁之间的关系怎么平衡?你曾经一度被公司绑架,可能所有人都觉得你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最轻松玩各种神来之笔,但其实也许是最不自由的。
  马云: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束缚,对不对?我们做企业,一定是向往自由的,但现实一定让你很有束缚感。比方说你讲乱七八糟的大道理,我们不太去讲。我们说的是我们想的,我们做的是我们说的。当然有些人讲民主,讲自由,讲改革,因为他没有这种经历,他也就光棍一个,他讲也白讲。我们呢?我们做到今天不是靠讲的,我们是靠结果,企业是要有结果的。现在有些所谓公知啊,有时候他们要的自由是没有约束的自由,没有约束的自由是瞎自由,没有自由的约束是禁锢。
  这两个东西是松而不散,你进去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度的把握。要知道自己是谁,我知道十年以前我是谁,也知道现在做CEO的时候我是谁。第一我是我,我有自由度,马云是马云的思想。但我也知道我是CEO,所以我今天讲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因为我有两万多名员工,我有几亿用户,我有互联网的影响力,我不能瞎讲。我的思想是自由的,我的行为是受约束的。有时候我的思想不能太自由,我的行为可以自由,每个阶段不一样。
  商业周刊:有过被绑架的痛苦时候吗?
  马云:那当然有过,肯定要有过,怎么会没有过?没有过你就不会有这种经历,而且时常会有。因为你有过被绑架、向往自由的经历,才会有对今天这些问题的认识,否则你只是哲学探讨。
  商业周刊:但有些事情是需要技巧的,或者需要定力、心力的。
  马云:那还是要有。但还是一句话,你做任何事第一天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你要比别人看得远,要看到这个结果。真正年纪大要死的人是不会哭的,他知道自己快了。做事情也一样,你要看到结局,慢慢过去,就会自然有定力。该转弯的时候转弯,该爬坡的时候爬坡,该跪下的时候跪下,因为你要明白你在干什么。
  关于雅虎:不大舍,哪里会来大得?格局,细节,等待,机遇,运气……
  商业周刊:雅虎有让你很痛苦吗?尤其是前两年回购股权的谈判
  马云:痛有,苦没有吧。这都很正常的,每次都是这种事情,谈了那么多也习惯了。年轻时我们一点屁大的事都觉得很痛苦,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因为这是商业的东西。但我后来走过来以后才发现,那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哪有谈7年换七八个CEO的事情,这是很可以吹点牛的小资本,但你走的时候当然很痛苦了。我们想明白这个道理后,今天碰到任何痛苦的事情,都是将来吹牛的资本。
  商业周刊:这件事情算解决了,还是在进程中?
  马云:盖棺定论才算解决,雅虎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多好的事啊,因为从我们这儿得到了很多,无论管理、思想、技术,对跨国公司的理解,对未来新产品的开发,我觉得阿里从中所吸收到的营养太多太多。
  商业周刊:反而感激这种痛苦?
  马云:那当然,那是肯定的。没有去想学功夫,但是我们在练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然后你就会想,下一次不会这么来了。你吃了10个馒头,第10个馒头饱了,前面9个白吃了?哪个馒头对你帮助,你哪说得清楚?我只是吃了10个馒头饱了,而不是最后的馒头。
  商业周刊:这算是你说的没有大舍哪有大得的一次经历吗?
  马云:算其中一次吧,毫无疑问。我并没有觉得当时是舍,拿的时候是大得,后来变成大舍,然后又变成大得。先是大得,后来发现大舍时,我得把它关了,得把它远离开出去,把技术掐断了。然后开始很痛苦,后来又变成大得。然后今天可能人家投了10亿块钱,赚了那么多钱,又变成大舍了,这个就是循环的。当时你大得觉得真不错,到后来你变成大舍,然后又开始大得,然后又开始大舍了,几次以后你就知道任何一个事都这样。
  商业周刊:跟孙正义和杨致远这些年的关系有变化吗?
  马云:那没有。情谊更没有变化。我过两天去美国,杨致远约了我三四次,又是打球又是吃饭又是喝茶的,我说打球就不打了,打不过你。
  商业周刊:谈判的时候你们关系没紧张过?
  马云:那没有,哪儿有这个?我就觉得各自捍卫公司利益,他捍卫软银的利益,他捍卫雅虎的利益,我捍卫阿里巴巴的利益。都没错。只是我告诉他,我捍卫阿里巴巴的利益,也捍卫你们的利益。但是我是CEO,我必须要做CEO该做的事情。我们的关系一直是这样的,我们吵从来没有嗓门响过,很简单,各自讲。有蔡崇信这种温文尔雅的人在,我需要吵什么呢?我只是原则性很强的人,当然从孙正义来看,可能所有日本人对他都是说“Yes,Sir”,只有我是按照自己的原则来,这个关系我们都挺好的。
  关于管理:我比马化腾和李彦宏这帮人肯定会管理
  商业周刊:你为什么能驾驭那么复杂的关系?
  马云:哪是我驾驭的,我觉得是一个团队。第二个因为当你明白自己是谁的时候,你也许能够真正驾驭。别人说我们多牛逼,我们也没那么牛逼。别人说我们一钱不值,我们也不见得一钱不值。反而这样子的时候就容易处理,应对复杂,只要你不去惹祸它就行了,麻烦来了你也别怕。今天跟着我的,就是缘分和机缘。
  无论曾鸣、老陆、彭蕾、Joe Cai(蔡崇信),我们一起工作,互相在磨炼。我天花乱坠地讲,他们在那儿不太会有歧异,泡在一起、玩在一起,是心的交流,他们知道我是真开心还是真不开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也从来不对他们掩饰。
  商业周刊:你管理人和管理公司的方法是什么?
  马云:我自己觉得,我的管理和领导的方法一直是中国这个层面算是最好的,只是人家没看见,以为我只会说而已,管理和领导力是我最好的那口。但是管理和领导力你背后必须要有思想体系的,没有思想体系的管理和领导力,那纯粹是充数。所以,我自己觉得得意的方面,我比马化腾和李彦宏这帮人肯定会管理。
  但在这个里面背后的思想不是我的思想,那就是这些人的思想、我们家老祖宗(指着桌上的《道德经》)的思想。但我跟别人又不一样,纯粹守在这儿又傻了。我还喜欢西方的,杰克-韦尔奇的我也接受,我很开放,西方基督教的思想我觉得也挺有道理。
  思想境界我再传也传不过这些人,我只是在这里面吸收了营养而已。吹点小牛说,我是把西方的管理理念,西方管理是科学,结合东方的管理理念,东方管理是基于人文的情怀,更像一种艺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以后,才会慢慢慢慢的……
  商业周刊:阿里出去的人少,尤其是高层。
  马云:阿里高层很难出去,出去也很难用。我真是这么觉得,我们这些人出去很难用,原因不是他们不高兴,就是我们的人不高兴。好比说到空气,如果不去对比,不知道北京空气那么糟糕,第一次美国人跑到这儿跟我说,北京空气那么糟糕,我说糟糕个鬼啊,不是蛮好嘛。哎哟,那是你没出去看过。所以尽管我们并不是最好的公司,但有些阿里人跑到其他公司总觉得这个不大对劲,那个不对劲,反正就不舒服。
  我们的机制绝对比你刚才提的一些公司要厉害得多。第二我们更厉害的不是机制,是一套因为我们的文化形成的一套机制。比如腾讯,你信不信马化腾离开,跟我离开这家公司,谁会乱?网上不是说过的嘛。他们就说这个李彦宏你离开试试看,我们就可以离开。我可以告诉你,老陆明天离开,照样没问题,老陆下面一个离开,照样没问题。
  关于未来:阿里要保持冷静思考,我们IPO到底值多少?
  商业周刊:马云最让人惊奇的是,你之前说过的很多理想或者趋势未来,当时没有人信,内外部都不信,但结果都显示了。你怎么比别人看到那么远?当所有人都不信的情况下,又怎么做到?也许你今天讲的还有人不信,那明天或后天可以想象的场景是什么?
  马云:第一:客观来讲,我有很多没实现没成功的想法,也有胡想的,对吧?但是有几个运气比较好。我自己觉得,我可能花在对未来思考的时间上,远远超过对昨天的时间。这个我觉得可能我跟别人不一样,我老是在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且我是积极乐观地去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甚至我看到未来有个麻烦会发生,我都会积极乐观地想,你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就有机会了。我总体是很乐观的。
  对阿里你会发现,每次即使说将来有个大灾难,我都是觉得,咱们把这个东西这样来对待:首先要发现灾难,然后用各种方法解决这个灾难。而绝大部分人不大会去看未来,即使看到未来后,如果发现悲哀了他就会真的被动,或看到喜悦他就盲目了。但我们发现悲哀以后,团队总是能够找到一个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第二:我觉得这是我的爱好,但有一天我相信因为这个爱好,我会担忧我出错,就像你押宝了三个都是对的,第四个刚好就错了,不能随便押。
  商业周刊:那再过5年后,再有年轻企业家向你请教,让你谈谈未来建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
  马云:你让我谈谈未来,我会谈一些人生的态度、人生的规律,但不会谈到你的行业、企业。汽车未来怎么发展?我哪儿知道?但这里有规律。所以这是我个人的爱好。
  商业周刊:今天能说的阿里的未来会是什么?你觉得今天说人们会相信吗?
  马云:今天阿里的未来无数人的畅想比我们更多。有人说阿里巴巴会变得怎么样,有人说阿里的金融会怎么样,这个时候阿里是不需要去谈未来,踏踏实实,没有人谈未来的时候我们谈未来,大家都谈未来的时候你就回到今天吧。我们今天得把自己定好的,因为人是很容易倒。你说今天阿里金融还需要再去讲未来吗?还是阿里巴巴、淘宝要讲未来?或者我们的物流要讲未来?别讲未来,他妈把今天干好了。因为现在这种情况,大家都对你讲未来,你还要再讲未来,你就要飘起来,你不沉。所以这是太极和阴阳配合的程度。
  商业周刊:你对阿里巴巴上市有什么期待吗?它未来会不会成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
  马云:不可能。第一阿里巴巴曾经有过上市的光芒,股票涨了那么多倍,两三天内,你别以为这是真的,股票后来掉到这几块,你也别以为是假的。有一天假设我们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或者比全世界很多公司都大的,也别以为你真那么大。年轻的时候我很在乎别人看我,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要在乎自己怎么看自己。阿里巴巴要保持很冷静的思考,我们到底值多少,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到底是哪里来。所以公司有一天我相信过个多大的市值,并不会让我意外,当股票又狂泻,我也不会吃惊。阿里巴巴集团是一个结过婚也离过婚的,我们明白什么是婚姻,我们下过市,我们今天并不觉得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个蜜月,你不要把婚姻天天当蜜月,那你受不了,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商业周刊:如果有人问马云阿里1001个失败的故事或启发,有什么可以说的?
  马云:以前我想写这本书,后来我觉得我不适合写。我写这本书我还是会不客观的,我会美化自己,而且很多错误不愿意承认,总会说把它圆回来,一定会圆回来的,这100%。这个故事应该由别人去写,由别人去采访,由他们去讲。因为我自己来讲,我一定会圆回来。我觉得人啊,一定会走到本能。阿里巴巴其实我们不只1001个错误,我们看到这是个错误,连理的时间都没有。但我让这些错误最终变成公司成长的营养和肥料,而不是负担。
  (本文作者介绍:《商业周刊/中文版》定位于“国际视野,全球商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商业周刊/中文版》定位于“国际视野,全球商机”。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马云在国际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马云在国际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当地时间 2015 年 11 月 18 日,菲律宾马尼拉,多国领导人出席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工商领导人峰会时与马云热聊,期间奥巴马多次大笑,气氛十分融洽。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9 日在美国进行了演讲,表达了他对贸易的未来坦率、强烈的乐观态度。而美国对贸易则是戒备和消极的态度。如果美国总统奥巴马想要说服选民相信支持贸易的益处,他应该学学马云。马云表示,阿里巴巴发展迅速,今年销售额或将超过沃尔玛。在描述阿里的宏伟抱负的同时,马云还讲述了全球贸易如何为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所有人创造灿烂的未来。他说:"10 年后,中国将有 5 亿人成为中产阶级。他们渴望美国商品,我们将帮助美国小企业来中国销售商品。"马云希望说服尽可能多的人使用阿里开展贸易,并希望在几年内让阿里 40% 的收入来自中国以外的地区,而目前该比例仅为 2%。美国众议院正准备对是否批准 " 快车道 " 贸易法案举行投票,后者可能让美国总统奥巴马有权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TPP ) 等协议。奥巴马要学习向美国听众兜售贸易观念,并谈论全球中产阶级。尽管新兴市场在过去 20 年里造成了供应方面的冲击,但现在它们可能带来需求方面的冲击,即可能购买美国商品。咨询公司安永估计,现在新兴市场有超过 5 亿中产阶级消费者,预计这一数字在未来 20 年将再增长 30 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估计,到 2050 年,美国中产阶级人数将会占到全球的 6%,而现在这一比例为 18%。此外,奥巴马还有必要谈论小企业。尽管小企业目前在出口领域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如果简化企业海外销售流程,中小企业出口就可能大幅增长。马云在演讲中谈到了未来各类美国企业家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商业梦想,这番话极具震撼力。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有孩子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