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粮布票,金融票证,只要批量,几十张上百张的就不要联系了

布票是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1953年开始实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尺等。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 较早的布票叫“棉布购买证”。如江西省1954年发行的“棉布购买证”,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包皮,里面是票证。票面印有名称、数量及存根等,购买棉布时把购布证裁掉,留下存根。
设计特征/布票
布票的设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文革”前主要以“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利”、“五谷丰登”、“三面红旗”为主题;“文革”期间则以“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林彪题词”、“向日葵”、“红太阳”、“三忠于”、“工农兵”等为标志,多数印有毛主席语录,具有浓郁、鲜明的政治色彩;“文革”后的布票则较为“朴实”,没有更多文字和图案。也有一些设计精美、图案丰富、欣赏和收藏价值较高的“佳作”。布票1982年发行的成套竖五联布票,全张长宽13.0×5.2厘米,面额共为15.7尺(即一丈五尺七寸,此为本省城乡居民一年的购买定量)。其中玖市尺、伍市尺、壹市尺、伍市寸、贰市寸各1枚,单枚票幅相同,长宽5.2×2.6厘米,每张布票左边都有副券,注明“剪下副券作废”,盖“贵州省商业厅”圆章。彩色印刷,5枚布票共5种颜色,设计有精美的图案,玖市尺、伍市尺、壹市尺三枚描绘有省会贵阳市标志性古建筑“甲秀楼”的雄姿,伍市寸、贰市寸两枚则刻划了贵州著名水电站“红枫湖”大坝的风采,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是区分“尺”与“寸”的标准。其独特的设计和印刷,与粮票相比毫不逊色,所以受到众多收藏者的青睐。
称谓及品种/布票
布票称谓各异、名目繁多、品种丰富:20世纪50年代初发行的布票称为“棉布购买证”、“购布票”、“购布证”等;60年代初称为“布券”或“布票”,其后统称“布票”。除了普通布票外,还有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辅助布票、临时布票、鞋面布票、奖售布票、“棉絮票”……票幅最大的是20世纪50年代江苏发行的“拾市尺”布票,长宽6.4×5.5厘米;票幅最小的是80年代新疆发行的“叁厘米”布票,长宽仅4.0×1.6厘米。布票也分面额成套发行,一套枚数最多的是“上海市第一商业局”1961年布票,共11枚。除“军用布票”由国家商业部发行以外,各地布票均由各省市自治区商业厅(局)分年发行,没有全国通用布票。
布票20世纪50年代初物资比较匮乏,为保证人人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对紧俏物资采用发票证的办法。买东西时,人民币加票证,缺一不可。当时,票证种类之多,使用范围之广,过来人一定都还记忆犹新。粗加分类,用来购买基本生活用品的有粮、布、油、煤票等;用来购买日用品的有肥皂、卫生纸、火柴票等;用来购买副食品的有鱼、肉、蛋、豆制品票等;用来购买大件的有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票等。还有一些物资,货源时多时少,有季节性,无法固定时间与数量,便采用一种从1到100连号小票,随时公布,如一些水果等。无论何种票证,都有一条硬性规定,即过期作废,没有商量余地。“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票证在那个年月,是非同小可的,当然不能让它作废。但由于票证品种繁多,使用时间不一,差错实在难免,特别是一些不识字的老人。一位农村老太,拿布票剪布,营业员说:“布票已经过期。”老太当即失声痛哭。
布票收集难度比粮票等其它票证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不是联张的较难配齐,如今已身价不凡,一套布票数十元、上百元。早期布票寻觅极难,渐成珍品。 十大类布票收藏价值高一、开门布票,又叫首发布票。所谓开门布票,指的是新中国成产以后,各地最早发行的有效期为1954年9月至1955年2月的第一期布票和有效期为1955年3月至8月的第二期布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除少数地区外,这一类布票凤毛麟角,很少流存于世,收集难度愈来愈大。不少品种弥足珍贵。 二、语录布票。它是中国特定的“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正是由于当时“个人崇拜”的极端茺唐,布票发行也要为政治服务,任何地方发行布票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和懈怠,否则就是政治事故。因此,布票上面都得印着“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或林彪题词或政治口号。语录布票设计印刷精美、政治气氛浓郁、纸张选材上乘、色彩鲜艳夺目、背景图案突出。因此,语录布票艺术品位、欣赏价值较高,是中国票证中一朵奇葩,人见人爱,可歌可泣。 三、军用布票。大家知道,在部队里军官实行的是半供给制,即外套由部队供给,内衣则是由个人购买。所以军用布票使用的范围小,布票发行量也小。军用布票首发是东北商业局,其他许多地方在发行民用开门布票的同时,也印发了军用布票,有的是专版印刷的,有的是在民用布票上面加印“军”、“军用”或“军人”字样。后来,军用布票由国家商业部负责印发,从1955年秋到1984年结束,最大特点是全国通用;因此全国各地基本上不再印发军用布票。军用布票设计印刷比较精美,深受收藏爱好者喜爱。 四、侨汇(华侨)布票。侨汇布票系是有价标证,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半期各地人民银行和粮食、商业部门联合发行的版式侨汇商业供应证或侨汇特种物资供应证,面额为“元”;票面除工业品券、副食品券和购货券等项目外,还有一项就是布票。这种布票需在指定的华侨商店使用,享受平价优惠。华侨布票,和中国居民一样,持券花钱,按票售价在当地布店购布。还有一种填写式华侨特种供应票证(布票),需要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临时填上供应票证(布票),需要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临时填上供应布票数量和品种。由于侨民人数很少,侨汇(华侨)布票发行量也很小,且使用管理十分严格;所以,此类布票留布于世相当稀少。 五、奇异布票。山东省发行的2.8布票2尺8、3尺、3尺3和临时调剂布票3尺、5尺,票面由正券和副券组成,酷似邮票小型张,规定正券不能买布,副券剪用作废,副券离开正券无效。就拿3尺3布票来说,正券居中上方,下面为副券“农村鞋面补助布票”半市尺,左右两边副券面额分别为1市寸、2市寸、3市寸和5市寸、7市寸、1市尺。购布时,按购布数量剪去相应数量面额的副券即可。此券由30个“山东省”和30个“商业厅”组成背景图案,设计制作精美,别具一番特色。广东省和湖北省也曾发行过类似的布票。相比较,山东的“小型张”更为珍贵。湖南省56.7-57.8第一期、57.5-8第二期“对剖”布票1尺和56.9-57.8临时用布“对剖”布票1尺以及江西省54.9-55.2“小本票”布票,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六、特种布票。特殊情况和特殊人群使用的布票,称之为行种布票。比如福建的支前布票、犯人用布票、新疆的支边、自流布票,青海、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地冬季寒冷补助布票、少数民族补助布票,各地四清运动贫下中农补助布票、知识青年布票、下放干部专用布票,其收藏价值前景看好,“钱”途无量。七、成套布票。在有效期限内使用的所有品种布票,叫做套票。有的叫作1枚套、2枚套、5枚套、9枚套……,也可以叫1全、3全、6全、八全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套票比散票收藏价值高。有的票证收藏爱好者专题收集语录套票、背景图案有纪念意义的套票、特种布票套票或各地后期布票套票,这些都是因人制宜的最佳选择。如果有人能将1973年到1984年军用布票和全国各地这十二年期间所发行的布票收集齐全,且一枚不缺,这也是一笔不少的财富。 八、样张(票样)布票。此类布票由于没有流通使用,几乎全新挺板,品相极佳。能够收集到布票的样张(票样),毫不夸张地说,使自己所集布票增添异彩、光辉,收集越多,布票收藏质量越高。九、尺寸合一布票。面额中量词有尺和寸和分的布票,人们就称其为尺寸合一布票。例如,7尺5寸、2尺8寸半、9.5尺、1寸半等等。新疆布票用的是米制单位,所以有些品种面额中含米和厘米量词,如4米83厘米、2米半、3.03米等。有人选择尺雨合一布票进行专题集藏,这也是一种无可非议的兴趣和爱好。一个人要想把全国各地发行的尺寸合一布票收集齐全,恐怕是“蜀道之行难以上青天”,有些品种有钱无市,根本看不到,但作为一种追求,其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十、存世稀少布票。不是所有布票年代愈久就愈珍贵。一句话“物以稀为贵”。不论是哪个年代的,只要它存世不过数十枚,都是收藏爱好者追逐的品种,其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不言而喻。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1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2:35:46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河北-秦皇岛 &&&&网址:  &&&&
※&商店信息
◎商店评价
◎商店状况
&&?店主资料
◎联系函件
◎交易情况
◎客户情况
◎爱心捐赠
商店【港城收藏】公布资料
&&省份:河北 &&&城市:秦皇岛
经营项目:
&邮票.火花.毛章.各种票证.年历卡.连环画.军功章.文革藏品&。旧书旧杂志&。文革宣传画。&1分2分5分硬币&。小型纪念张。&各种文革画片&。电影海报。红宝书&
商店公告:
本店可以交换各种藏品。由俩人具体协商怎么交换。本店经营品种有:1。文革宣传画&60张&&2。&1分2分5分硬分币&很多&&3。&邮票&信销票和新票&民国票400多张&老纪特几百张&&&4。&&连环画2000多册&&5&军功章80枚&&6&&毛主席像章&300多枚&&7&火花1万多张 8&&纪念型小型张70多张&&&9&电影海报&100多张&&10&文革各种画&32开&&16开&200多张& 11&布票&几千张&&粮票&几百张&&12&老照片&几十张&13&收藏扑克&15副&&14民国香烟画片600多张&15旧书&新书&新书是武打&言情&名著&小说&旧书是收藏性书籍&以文革前为主&签字版书籍&旧杂志是&商业杂志多&&例如商界&生意经等& 16各种票证& 由于各种藏品上传图片困难。所以有需要上面藏品请在本店留言。必答复。或电话短信咨询:手机:& 本店本着信誉第一&&顾客至上为原则&本店经营所以藏品都是本人多年藏品& 店主声明:平邮寄挂号需加运费8元。特快专递需加20元。货物价格超400免邮寄费用。
店主在线状态
目前在线状态:&
最后登录时间:
<font color="#天前
登录次数:
color=#&& 次
最低购买设置
20.0000 元
商店购物经营状况
商品录入数量
商品显示数量
网上销售量
商店删除数量
私下销售量
商店增量数量
商店加价经营状况
加价产品数量
加价删除数量
加价销售量
加价退货量
Best View:800*600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997788旧货商城]中国收藏热线 制作 Copyright? 2000 by China Collect Line
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
此网页由商店[港城收藏]承租使用用布票在什么时期_百度知道
用布票在什么时期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所有的轻工业产品都要凭票购买!较早的布票叫“棉布购买证”。如江西省1954年发行的“棉布购买证”,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包皮,里面是票证。票面印有名称、数量及存根等,购买棉布时把购布证裁掉,留下存根。布票收集难度比粮票等其它票证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不是联张的较难配齐,身价不凡,一套布票数十元、上百元。早期布票寻觅极难,渐成珍品。布票是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1953年开始实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20世纪80 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较早的布票叫“棉布购买证”。如江西省1954年发行的“棉布购买证”,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包皮,里面是票证。票面印有名称、数量及存根等,购买棉布时把购布证裁掉,留下存根。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票证经济给我们的教训_百度知道
票证经济给我们的教训
我有更好的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山城,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票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或许再没有哪个国家会比中国的票证多,回首当年滋味万般的票证情结,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因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寸纸片,蕴藏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丰厚内涵,浓缩了共和国那段坎坷历史,记载了这座城市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难轨迹。
物资匮乏的清贫日子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里,人们想必不会忘记各大超市的琳琅满目,丰盛至极。而时光倒流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同样的节日,人们所考虑的却是怎样用几张节日里特别发放的票,给餐桌上添些油水。50年代中期,随着粮票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关涉油肉布煤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种票据也相继出现。
“那个时代,票比钱管用,没票寸步难行。”52岁的陈前荣是原九龙坡区蔬菜公司职工,这是他最初对票证的强烈印象。那时他还是个小毛孩,家中有父母兄妹五口,全家一个月凭票领100斤粮食,肉、油是每人每月半斤。“那时正是娃儿长身体的时候,哪里够吃嘛!你看我现在恁个瘦,都是那个时候亏了身体的结果。”他打趣说。
孩提时的陈前荣最巴望的就是过年,因为政府会增供粮食、肉油,如此不仅可以打牙祭,父母也会用存了整整一年的布票给他做套新衣裳,“这在当时是件很奢侈的事,因为小伙伴们大都穿着有补丁的衣服”。
虽说日子苦了点,还是有让他兴奋的事。读书时他一直是班上尖子生,为此学校奖给了他一张工业票。他兴奋地拉着妈妈去买皮鞋,谁知到了商店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男式皮鞋,于是他委曲求全让妈妈买了双女式皮鞋,照样穿到学校去洋气了一番。想起往事,他忍俊不禁。
粮票开始使用时,65岁的王新明正在读高中,一月有32斤粮,而父母是普通居民,每人只有25斤。由于母亲在肉店工作,所以每月家里可以吃点油荤。不过好景不长,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开始,那时他已是沙区一家油漆厂木工,每月有些收入,“但没有票还是买不到东西,有钱也不是万能哟”。
记得1960年有天下班后到馆子吃饭,他用二两粮票要了碗素面,谁知香喷喷的面条刚放上桌,一个小孩冲进馆子端起面碗就跑。那时他听说街上有人抢饭,没想到还真遇到了,于是追进一条胡同把小孩挡住,孩子可怜兮兮望着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棉花票对他说:“叔叔,我们换嘛,这个给你。”当时他哭笑不得,虽然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最后还是把面条让给了孩子。
都说当家才知柴米贵,75岁的李开贞婆婆也经历了物资匮乏年代的酸甜苦辣。那时她和丈夫带着4个孩子挤在一间10平米的小屋里,虽说丈夫是单位党委书记、市劳模,收入相对较高,但是当时的“九等十级”分粮制度规定干部的粮食定额更少,所以家里的吃饭问题就格外严峻了。“娃儿多,又有老人要照顾,只有亏自己。”李婆婆眼泪花花回忆。有次母亲生病,她用一斤肉票买了猪蹄,准备炖汤给母亲补补,考虑到孩子,又在汤里加了海带。晚饭时,她发现小儿子不停吐清口水,以为病了,再三追问,才知他看见家里炖了蹄花汤,却又不敢偷吃肉,只好吃了碗海带,哪知很久没沾油水的肚子不受,结果一直反胃。李开贞松口气后,第二天赶紧又拿了半斤肉票给儿子买肉补身体。
特殊年代的符号标志
眼下20来岁的重庆年轻人,对于粮票之类的票证往往不知所云,但对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来说,这些票证却能勾起他们对于物质稀缺年代最深切的回味。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即使是在重庆这样的大城市,物质也非常匮乏:从1953年11月到第二年9月,重庆开始实行粮食、棉布计划供应。日,国务院下发《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城镇居民,都必须凭所在城镇户口领取购粮证和粮票。日,重庆宣布对食用植物油实行定量分配、凭票供应,农民每人每月定量为5两,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定量为7两,植物油零售价格每市斤0.48元。
10月2日,市票证爱好者联谊会会长韩孝基对记者感叹说:民以食为天,在票证年代里粮票被人们视为生命票,“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1985年起改为公斤制。每逢佳节政府还会发行特殊票证,比如糯米只有到春节才作为年货凭证供应一次。全国有通用的全国粮票,有限用于各个省、市、县的地方粮票,还有军用粮票与个别单位发行的单位内使用粮票。需要到异地出差,就要通过手续把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所以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分别有个外号叫‘满天飞和团团转’。”作为上月票证收藏文化展示会的组织者,韩孝基表示:“今天我们集藏票证,不仅仅是为了保留那段艰苦岁月的痕迹,更重要的是抚今追昔,温故知新。”据他考据,从1955年到1988年,由重庆市粮食局发行的各种市内通用粮票有100余枚,“重庆粮票精致大气,其印刷工艺于细微处也一丝不苟,作为主图的麦穗玉米红灯笼、枇杷山与大礼堂、红岩村和朝天门无不充满颂扬与希翼。”
同样喜欢研究票证的收藏家余超伦告诉记者:“票证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灿烂之花,每一枚票证都是洞见历史的窗口。”在他收藏的上万张票证中,相当部分是1967年到1974年的语录票,“语录票票面以‘革命圣地’、‘工农兵形象’、毛主席语录为装饰图案,原封不动的政治口号随处可见。有些粮票写着‘打倒苏修’,无非是让老百姓吃饭时也不要忘记批判修正主义。”
从70年代开始,余超伦收藏的重庆票证种类有数十种之多,常见的分为四类:关于吃喝的有细粮票、粗粮票、糕点票、豆腐票、奶粉票、盐票、肉票等;关于穿戴的有布票、棉花票等;关于日用百货的有肥皂票、火柴票、烟票、蜂窝煤票、煤气票等;专用票证则有用于高干、婴儿、产妇和病人按规定之外的特需票证和多在春节额外供应的节日票等。
票证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符号标志,它留给人们的是不堪回首的苦涩。他说,“为了用足票证,人们想尽办法,商业购货券和肉票、布票要集中使用,3年困难时期甚至有人因为饥饿画粮票而获罪。”
悲剧开始以喜剧收场
这样的画面经常发生在中兴路旧货市场:9月30日,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出现在市场楼外,手里提着个鼓鼓囊囊的皮包,沿着小路逡巡着,最后在一家摆放着各种票证的地摊前停下来,问老板收不收粮票,老板连连点头:“收,收!”中年人打开皮包,内层里整齐叠放着花花绿绿的票证,然后不紧不慢的说:“还有豆腐票、火柴票、肥皂票……”
曾几何时,那些充斥在我们身边的票证已悄然消失,当它们再度出现时,这些曾左右过我们生活的纸片竟成了收藏家们青睐的佳品,历史的沧桑变化,怎不令人感慨万千!“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黑格尔曾说在很多时候历史往往是以悲剧开始,而以喜剧收场。”市博物馆史学家庄燕和说,“新中国历史上这段票证故事,我们完全可以在它悲剧的真实之中,发现一种喜剧的审美效果。”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1983年,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1985年长达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被取消。1992年—1997年间,票证制度终于在全国范围内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代的结束预示着中国由计划经济的短缺时代走向市场经济的过剩时代。1996年间,重庆曾在部分区域发行了最后一套印刷精美的地方粮票,但它几乎没人使用就被直接送进了收藏市场。
沧海桑田,如今悄然走进重庆人新生活的是一系列消费账单。现在,市民已经习惯定期收到一叠账单: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宽带费……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使名目繁多的“卡”成为市民的新朋友。无论是逛街购物、请客吃饭还是出门打的、看病住院,银行卡以及各种衍生卡已成为市民的随身之物,刷卡消费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票证时代”到“账单生活”的转变,折射出的正是重庆乃至中国几十年来社会结构深层次的变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票证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布票现在值多少钱 2018布票收藏价格一览布票现在值多少钱 2018布票收藏价格一览腾飞财略百家号布票、粮票在我国使用时间较长,历史意义重大。在收藏界一直的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布票收集难度比粮票等其它票证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那么,布票现在值多少钱呢?下面就来看看2018布票收藏价格吧。哪些布票有收藏价值?布票收集的难度比粮票和其他票证都要大,尤其是成套的布票,不是联张的较难配齐,如今已身价不凡,一套布票数十元、上百元。早期布票寻觅极难,渐成珍品。具有收藏价值的布票如下:开门布票、预录布票、军用布票、侨汇布票、奇异布票、特种布票、样张(票样)布票、尺寸合一布票、存世稀少布票。这些都具有高价值的布票,下面就来看看布票现在值多少钱吧。2018布票价格是多少?随着近几年来,布票被收藏家们不断的重视,很多布票的价格已经是翻了几十倍以上。那么,布票现在值多少钱呢?就拿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一些布票来说,一般的普通布票价格在200元左右,但是现在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价格达到了1000以上。一些比较的稀少产品的布票价格已经高达数万元,而存世量明显小的品种攀上万元并不稀奇。至于早期的布票留下来的更是有价无市。粮票和布票都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产品,但是收藏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收藏到假产品,以免造成损失。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腾飞财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稳定当头,懂得止盈。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补证什么模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