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记本显卡940m测试烤机20分钟温度这么高正常不??下面看图cpu i7 gpu gt940

今日笔记本导读
&&&&&& &&&新一代影音机皇 联想顶配版Y480N评测
新一代影音机皇 联想顶配版Y480N评测
日 06:01&出处:&【原创】 作者:叶亮 编辑:叶亮
设计和待机、满载、拷机温度测试
   ● 散热设计
   由于机身内部的空间比较大,Y系列一直有着同类产品中较突出的散热能力,那么最新一代的Y480N在实际散热效能上的表现是否有进步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款机器的散热设计。
   和上代产品Y470一样,联想Y480N的散热窗全部设计在了机身底部位置,完全照顾到了硬盘、内存、和显卡,出风口则放在了机身左侧,依旧是底部入风机身左侧出风的传统风道,具体散热效能请看接下来的温度测试。
   ● 常规温度测试
常规待机下C面(左)和D面(右)的温度情况
常规满载下C面(左)和D面(右)的温度情况
   在常温待机状态下(室温26度左右),用热成像仪对联想Y480N进行待机温度测试,可以看到此时机身无论C面还是D面的温度都不高,最高温度36度出现在D面触控板正下方,人体感觉还是非常清凉的。而在常规满载温度测试里(运行大型3D游戏),机身C面和D面的温度也只是略微有些升高,最高温度39度依然出现在了D面触控板正下方,整个C面依然比较凉爽。联想Y480N的多散热窗口加上金属机身有效的控制住了常规使用下的机身温度,纵然有i7 3610QM和GT 650M这样的发热大户,Y480N的整机散热表现依旧不错。
   ● 烤机测试
   同时运行AIDA64的满载测试程序和Furmark显卡满载程序1小时30分钟后(室温26度附近),联想Y480N的CPU温度稳定在了83度左右,GT 650M的GPU则稳定在了80度附近,烤机下的Y480N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由于极限状态不会出现在日常使用中,因此温度仅供参考。
烤机下C面(左)和D面(右)的温度情况
   此时我们再用热成像仪来看看看Y480N机身表面的温度情况,经过1小时30分钟后的烤机后C面最高温度为48.8度,出现在键盘区正中间位置,用手触摸后感觉轻微的烫手,而机身D面最高温度达到了55.6度,位置出现在机身左侧的主出风口处,对人体的影响不大。由于极限状态不会出现在日常使用中,因此温度仅供参考。
   本章小结:联想Y480N虽然只是采用了传统的笔记本散热设计,但是得益于大面积散热窗口加上强劲的的漩涡轮,其实际散热能力还是非常优秀的,金属机身也比塑料机身更容易散热。就算是处理器和显卡同时满载的拷机测试里,Y480N的机身也没有出现过于烫手的情况,日常使用环境下就更不是问题了。
提示:试试“←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浏览本文的用户还购买了
延伸阅读: &&&&&&
扫一扫 关注泡泡网官方微信
也可搜索官方微博号:PCPOPWX
一周热文 今日热文 高清图文
推荐文章推荐产品
产品号苹果手机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荣耀6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三星A5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
请您留下希望的价格和联系方式开团前,我们会通知您。
心理价格:元
邮  箱:@qq.com
手  机:
* 手机/邮箱任填其一这才叫真正烤机 看小编狂虐CPU到85度
  第1页:看小编狂虐CPU到85度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话说在一个周末的中午,趁着爹妈外出,家里的电脑正在开着QQ旋风下载你懂得(听说迅雷被和谐啦),可是被这些风扇的噪音吵得无法安稳入睡,于是,我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把散热器、显卡风扇全部给它关了!  网友们不要笑,今天我要和大伙聊聊的这个事情,源自我的一个切身经历。由于我家有一台古董机电脑,应该是在2009年10月组装的,配置为Intel E8300(酷冷的热管散热器) + P43主板 + GTS 250显卡。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尘土不少,噪音非常的大,于是我就尝试把CPU散热器、显卡散热风扇取下,看看温度能有多大影响,结果呢?你们可以大胆猜猜。这才叫真正烤机 看小编狂虐CPU到85度  这样的做法,我尝试之后自然是很清楚了,但是由于家里电脑的硬件年代过于久远,参考价值也不大,所以我们还是选取一些目前比较主流的配置,看看在切断了这2个风扇之后,看看CPU与显卡还能不能好好的工作了。之前的烤机算什么?没风扇才叫真正的烤机!也许,实际结果与你们想想的差距甚远,不妨来看看吧。  浏览本站更多精品内容,请点击下图:  第2页:自家古董机器情况简述  这里我也就不卖关子了,先给大伙透露下我自己脑的情况,在我把显卡的风扇和CPU散热器的风扇全部取下的话,即使在浏览网页的状态下,显卡的散热片都已经是非常的烫手,CPU的散热片情况稍微好些。E8300处理器  为了好奇,我再次用鲁大师去尝试了一下压力测试,结果玩家们应该想到了,那就是大约1分钟后就出现了报警,此时的显卡散热片已经非常非常的烫手,CPU散热器的散热片也非常的热,所以在这里也要给玩家们提个醒,假里面有古董机,也不要像我这么玩,噪音大可以忍,硬件烧了可就没了。七彩虹GTS250  由于技术不断革新进步,无论是CPU还是显卡,散热都在向更低的情况迈进,那么目前一些主流的硬件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情况呢?我们马上进入测试。  第3页:3热管风冷最大差多少度?  本次我们选择了intel i5处理器,在断开风扇之后,散热片的温度增长并不明显,不过虽则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CPU还是上升了非常高的温度。而且在这其中,CPU一直处于待机状态。测试准备  下面这张图是CPU处于待机状态而且散热器带风扇的温度,我们用AIDA64软件记录了当时CPU的温度,大概在37度左右。处理器带风扇 CPU待机温度  而下面这张图则是CPU待机20分钟之后,但是切断了风扇的温度,我们用AIDA64软件记录了当时CPU的温度,大概在69度左右。处理器无风扇 CPU待机温度CPU温度对比  我们看到即便是在待机状态下,这款3热管的风冷散热器在离开了风扇之后,对于i5这个级别的散热器还是不能形成有效的散热。而且这也仅仅CPU过了20分钟之后的温度,况且玩家们也不可能一直让电脑待机,所以这种比较入门级的散热器,对于风扇的依赖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很多玩家们可能还有疑问,机箱后面不是有个风扇吗?把它打开如何呢?我的结论是,基本上效果很有限,毕竟它与散热片有一定的距离,风压变得很小,实际作用远远没有散热器自带风扇效果好。在开启处理器风扇之后,散热片的温度能够在十几秒之内就散去,而机箱风扇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第4页:猫头鹰D14能否镇住i5?  既然3热管散热器没有风扇无法震慑住i5,那么我们请出号称风冷之王的猫头鹰D14出来,看看它能否让i5听话呢。由于我们是马甲内存,所以D14取下了一枚风扇。猫头鹰D14登场  猫头鹰D14果然名不虚传,在取下一枚风扇之后,我们测试的i5处理器待机状态下则仅有  33度左右  ,我相信如果2风扇配齐则温度会更低。猫头鹰D14带风扇 CPU待机温度  下面我们试试把风扇供电断开之后,i5能够攀升温度呢?经过20分钟的待机测试,D14果然不负众望,CPU温度则仅有  40度左右  ,巨大的散热片发挥了作用。猫头鹰D14无风扇 CPU待机温度  此时我是信心满满啊,既然能够震慑住i5待机状态,那么我们拉满载试试看。经过20分钟的满载测试,我去摸了一下散热片,额滴天!差点没烫死我。CPU温度也达到了  85度  ,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数字了。猫头鹰D14无风扇 CPU满载温度  不敢再造了,赶紧接上风扇,情况与前面的3热管散热器基本类似,依然在很短的时间呢,散热片迅速降温,而CPU温度也滑落到了  61度左右猫头鹰D14带风扇 CPU满载温度不同状态下CPU温度对比  经过我们的测试,猫头鹰D14这个高端风冷,在面对i5待机状态下还是显得非常的从容,基本上能够震慑住;可一旦到了CPU满载的情况,无论你有多大的鳞片,多少根热管,基本上都使不上劲。而且此时的散热器就像一个大热炉,还会影响到其他硬件的使用,特别是显卡的散热。  所以笔者建议,如果你真的拥有这个级别的散热器,那么在日常办公,比如聊天、逛淘宝、看看优酷,这些都没有问题,可以关闭风扇。但是如果是高负荷运行,比如打游戏、看看4K等,一定要开启风扇。  第5页:显卡是否能够逆袭?  前面测试了CPU,接下来我们看看发热量大户显卡。这家伙说实在的,真的比CPU发热量还要恐怖,本次我们测试的对象是R7 260X,这也算是一款比价入门级的显卡了。测试显卡 260X  首先我们还是保留显卡风扇的供电,看看在待机的情况下温度表现。经过实测,基本上温度还是比较理想,大概在37度左右显卡有风扇 待机温度37度  然后我们断开供电,就像下图所示,经过20分钟的待机测试,温度攀升幅度较大,测试数据在62度左右断开显卡风扇供电显卡无风扇 待机温度62度  然后我们测试一下  满载情况下,有风扇的温度,基本上1分钟不到就攀升到了90度  ,而且鲁大师也开始报警。所以显卡满载无风扇的情况,玩家们就不要去想了,目前是不可能实现的。显卡有风扇 满载温度90度不同状态下显卡温度对比  至此,我们的测试基本上告一段落,从这一环节我们可以了解到,显卡相比于CPU,对于散热要求更高。这也是目前为什么CPU已经出现纯被动散热,而显卡则迟迟无法做到的原因之一。  总结&题外话:  为什么想到这个主题呢,首先是源自我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想法,开篇我已经提到了,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问我的同事,我说你猜散热器假如没有风扇,对温度影响大不大?它的回答是不大吧。所以我相信有相当多的玩家并不清楚大概能够有多大的差距,为此,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样的一个数据分享给玩家们,一方面是相当于知识的普及,一方面也可以给有这样想法的玩家们一些指引。
(责任编辑:HN666)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小米笔记本Air评测:4999元超值 一功能大亮 - 推酷
小米笔记本Air评测:4999元超值 一功能大亮
日,小米笔记本Air伴随着米粉的期待、友商的质疑、媒体的关注高调亮相于众,本次小米发布了两种配置版本的小米笔记本Air,分别是搭载英特尔搭载i5-6200U处理器和GT940MX独立显卡的13.3寸版本、以及搭载酷睿M3处理器的12.5寸版本,官方售价分别为4999元和3499元。外观方面,小米笔记本采用了无logo A面设计,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个人需求定制采用激光镭雕技术的独家A面,同时,小米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风格的A面贴纸,丰富了小米笔记本的外观形象,试图打造中国的“无印良品”。
亮点提前看:一款5K价位可以买到的合适产品
外观层面:
1、 无logo设计 ,消费者 可个性定制A面 ;
2、 微边框设计 ,12英寸的机身容纳了13.3英寸全高清显示屏,增加颜值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便携性;
性能层面:
1、 标配GT940MX独立显卡 ,性能较GT940M提高大概10%-20%左右,介于GTX750M和GTX 950M之间, 满足《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在高画质下流畅运行 ;
2、i5-6200U 8G DDR4内存 256G SSD可以说是现今超级本的标配,而 增加了GT940MX独立显卡的价格也仅为4999元 ,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体验层面:
1、 白色背光键盘 微边框设计 给予用户十分 优秀的视觉感受 ;
2、 良好的金属质感 ,A面并不会像一些笔记本一样手按下去会瘪;
3、与手机快充几乎同样的充电速度, 空电量时 一小时便可充满电 ,十分便利;
4、 数据共享功能 令米粉可以享受小米手机和小米笔记本之间的快速传输;
5、 整机运行流畅 ,数据传输、文件压缩等体验速度都还是十分不错的;
配件层面:
1、增加 可选择购买的USB 3.1 type C接口转接线 ,标配USB 3.0接口、HDMI接口以及USB 3.1 type C,连接后该USB 3.1 type C接口仍可作为充电接口,并 通用苹果MacBook ,售价仅为149元;
2、 标配额外的M.2 SATA SSD硬盘接口 ,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DIY硬盘容量;
不足提前看:细节需要改进,期待下代完善
当然,作为“年轻人的第一款笔记本”,小米笔记本Air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
1、小米整体做工还是十分不错的,但是小编拿到的13.3英寸版本样机当转到最大开合角度时手按时会有极细小摆幅,不知道是个例还是因为是评测样机的缘故,期待官方售卖产品会有所改善;
2、散热方面,小米将散热出风口放置在了转轴处,而进风口放置在了D面,同时底座设计也相对较矮,因此整机散热效果并不太理想,利用AIDA64进行温度压力测试时,散热出风口、键盘上方、以及屏幕上方会较热,不过该测试将所有硬件占用率均调至了100%,而在实际办公或者游戏中CPU、显卡等占用率远不及此,因此正常情况下温度会降低很多,散热效果也自然更好一些。建议小米下一代笔记本可以采用侧面出风口或者后置出风口,那样散热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3、此外,该机采用的孤岛式键盘右下角上下调节键过于紧凑,大小相对其他按键也较小,使用起来较为不舒服,有时也会误触,不知习惯后是否会好一些。
小米笔记本Air:融合三种材质&既不难看也不惊艳
评测点依次为:材质、键盘、显示屏、触控板
( 材质 )作为小米生产的一款笔记本产品,小米笔记本Air 13.3英寸版本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不难看,银白色、棱角分明的外观设计令该机看起来也较为时尚,采用喷砂处理的A、D面整体触摸手感较MacBook相对粗糙,但是整体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也不易留下指纹。同时,棱角十足的整机设计令整机质感十足,边框虽然略显突出,但摸起来也并不划手,整体拿捏体验还是比较不错的。
该机整机采用三种材质,包括铝合金金属材质的全金属机身(A面、D面和C面掌托位置)、采用复合材质的键盘、以及玻璃材质的显示屏和触控板。其中采用喷砂处理的金属材质模块上文我们已经详细说明,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采用复合材质的键盘。
( 键盘 )小米笔记本Air配备孤岛式键盘采用了相同的银色外观设计,并配备了白色背景光,出于节能的考虑键盘在不用情况下背光会自动关闭。整机键盘键帽大小适中,整体硬度不硬不软,说不上有多好,但整体敲击弹性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整体给分中等偏上。不得不说的是,键盘右下角配置的上下调节键有些过小,这给日常使用带来了些许的不便。
▲白色背光键盘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便是两处采用玻璃材质的设计,首先提到的便是 微边框显示屏 ,这无疑为该机带来极大的美感和轻便。
( 显示屏 )小米笔记本Air配备的微边框屏幕最窄处仅为5.59mm,屏幕占比高达80.1%,带来了相当不错的视觉效果,同时采用微边框设计令该机机身仅为常规12英寸笔记本的机身,更加轻便,无论男士公文包、还是女士皮包,都可轻松放入。同时,该机屏幕外采用了全贴合玻璃,保护屏幕的同时也令显示效果较为出色。
( 触控板 )小米笔记本Air搭载的玻璃材质触控板冰凉光滑,触感也相对较好,同时,该触控板支持两指操作,可以像手机一样放大缩小照片,十分便利。
小米笔记本Air:小巧轻便 介于手机与笔记本的接口设计
评测点依次为:重量、厚度、接口、转接线、转轴
上文我们提到,采用微边框设计的显示屏令小米笔记本Air 13.3英寸版本的整体体积相当于一款12英寸常规笔记本的尺寸大小,而与此同时该机整机采用铝合金材质打造的全金属机身,众所周知铝合金材质的平均密度在所有金属材料中几乎是最小,因此上述的两点便为小米笔记本Air的小巧便携奠定了科学基础。
( 重量 厚度 )小米笔记本Air 13.3英寸版本不算脚垫整机厚度仅为14.8mm,重量也仅为1.28kg,拿在手中十分轻便。12英寸的机身也令该机可以随身放在公文包或皮包内,较为方便。家用时,我们可以随时拿在手中,也不会感到过于沉重。
( 接口 )接口方面,小米笔记本Air为消费者提供了两个USB 3.0传输接口(最高5G/S的传输速度)、一个全尺寸HDMI接口、一个全功能USB 3.1 type C接口(支持充电、数据传输、以及视频输出,最高传输速度同样为5G/S)、以及一个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 转接线 )此外,消费者还可根据自身需要选购USB 3.1 type C接口转接线,该转接线扩展接口包括USB 3.0、USB 3.1 type C接口、以及HDMI接口,其中转接线上的USB 3.1 type C仍可作为供电接口适用,值得一提的是该转接线还可通用苹果MacBook,售价仅为149元,经济实用。
( 转轴 )转轴方面,小米笔记本Air均采用了最大开合角度为135度的嵌入式转轴设计,属于常规笔记本的可视角度范围,不过小编拿到的13.3英寸版本样机当转到最大开合角度时手按时会有极细小摆幅,不知道是个例还是因为是评测样机的缘故,希望官方售卖的产品会有所改善。
小米笔记本Air:性能稳健&超极本应有的基本性能
评测点依次为:CPU、显卡(游戏)、内存、硬盘
接下来为大家展示的便是小米笔记本Air 13.3英寸版本的一些基础性能,包括测试软件的客观跑分以及实际的一些应用测试。
▲首先为大家展示的CPU-Z的测试分数,单核性能高于I7-4558U,多核性能略低于I7-4558U
▲接下来是利用CINEBENCH R15对CPU进行测试,CPU性能介于I7-5500U和I7-6500U之间,想具体了解该软的朋友可自行百度
▲通过实际的压缩文件来展示CPU性能:12G文件大概20M/S的平均压缩速度还是比较不错的
显卡(游戏):
▲英特尔HD 520核心显卡 英伟达GT940MX 1G显存独立显卡,其中GT940MX独立显卡性能高GT940M大概10%-20%,整体性能介于GTX 750M和GTX 950M之间,性能还是十分不错的。
▲3D-mark 11 P得分为2252,而正常核显分数一般在1000度,这无疑证明该快GT940MX的入门级独显性能还是可以接受的
▲接下来我们对该机运行《英雄联盟》游戏进行了FPS值统计,当我们将分辨率调至1080P、画质调至极高情况下FPS平均值仅为72.63,运行流畅,要知道英雄联盟FPS值在40左右便可流畅运行,因此该显卡整体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AIDA64内存缓存测试,8G DDR4规格的内存大小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
▲三星SSD固态硬盘,平均读取速率为808M/S,成绩十分不错,而且要知道三星固态硬盘相比其它厂商的要略贵一些,这无疑侧面展现了小米真心希望为消费者提供一款好用的笔记本产品。
▲USB 3.0传输速度为120M/S,速度也是比较令人满意
▲最后展现一下PC mark 7的得分,4667的得分代表了小米笔记本Air的确是一款相对好用的超极本。
小米笔记本Air:5h 续航 1h快速充电 可接受的散热
评测点依次为:散热、续航、充电
接下来为大家展示的是大多数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该机的散热表现。在进行具体的散热测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该机的风冷散热系统和散热口分布。
▲该机散热出风口位于转轴处,出风会直接打到屏幕最下方和键盘正上方
▲进风口位于机身背面中上位置
( 散热 )下面我们便开始散热测试,我们利用AIDA64对该机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即烤机测试,该测试将所有硬件占有率均调至100%,测试30分钟后我们利用热成像仪对该机的温度进行测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该机的具体散热表现吧。
测试过程中,我们利用华氏度对该机的温度分布进行统计,我们可以看该机正面最高温度可达137华氏度=58.3摄氏度,平均温度在113.4华氏度=45.2摄氏度,热量主要分布在转轴散热处和键盘中上方;而机身背面最高温度为114.6华氏度=45.9摄氏度,平均温度为107.2华氏度=41.8摄氏度,热量主要分布在进风口正上方。整体来看,该机的散热表现一般,不过该测试将所有硬件占用率均调至了100%,而在实际办公或者游戏中CPU、显卡等占用率远不及此,因此正常情况下温度会降低很多,散热效果也自然更好一些。而在之后的具体体验,我们也并没有发现过热现象,因此散热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 续航 )接下来便是续航时间,我们利用网页版的腾讯的1080P视频播放(腾讯会员)为消费者展示该机的续航时间,其中相关设定如下:屏幕亮度100%,未采用节能模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具体续航表现吧。
▲腾讯网页1080P视频播放
▲视频播放时间截点:23时47&电池电量82%
▲视频播放时间截点:0时54&电池电量56%
从上述两个时间截点上,我们通过数学计算可以得出该机的续航时间为258分钟,4小时多一点,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使用并不只是局限于视频播放,还包括游戏、网页浏览、处理文件等,因此如果外加使用节能设置,并将显示屏亮度降低一些,续航时间达到5小时以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 充电 )最后便是快速充电的测试。
▲充电时间截点:21时45 9%剩余电量
▲充电时间截点:22时15 57%剩余电量
根据上述两个时间截点,我们通过数学计算可知,该机由空电到充满电时间为62.5分钟,约合1个小时,速度相当惊人,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将手机快速充电的技术嫁接到了笔记本上,十分好用。
小米同步体验:
最后我们来感受一下小米的同步体验,小米笔记本Air两种版本产品均为米粉提供了小米同步软件,可以将小米所有款型手机与小米笔记本Air同步,快速方便。
▲小米同步软件主页面
▲手机同步内容
▲同步通讯录
▲同步相册
评测总结:
总体来看,小米笔记本Air 13.3英寸版本外观设计和实际性能完全符合一款5K价位超极本应有的品质,无logo的外观设计、微边框的屏幕设计、快速的充电技术、以及i5-6200U处理器 8G内存 256G SSD GT940MX独显的基本配置都看到了小米第一次研发的笔记本的用心和良心。
作为一个较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小米一直希望能成为中国的“无印良品”,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在这样的宏观构思下,便有了小米一直所倡导的“精益求精”和打造“新国货”理念,而小米笔记本Air也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诞生的,而它的诞生也再一次完善了小米庞大的生态链。
发布会上,雷军曾多次提到,现如今的笔记本或说或少都些问题,无法真正令客户做到完全满意,因此小米希望未来可以做一款令大多数用户都较为满意的笔记本产品,尽管第一代小米笔记本Air产品在某些方有一些或多或少的瑕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随着小米笔记本研发团队的精益求精,小米笔记本会更加完善而好用。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显卡940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