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C版主 QDC的耳机插针怎么分类是什么型号的

查看: 38159|回复: 34
一副qdc耳塞是怎样炼成的
主题帖子积分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长弓 于
09:18 编辑
是的,又是qdc
不过这次我们不做评测,不谈听感,只是抓住一个难得的机会去看看,一副qdc耳机是怎么炼成的。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要下意识的去点右上角了,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不久,在发烧圈口碑和销量都还没有积累起来的品牌,有什么值得反复介绍的呢?
其实对于qdc来说,到目前为止最大的用户群根本不是耳机发烧友,而是他们——
那英的三副qdc之一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qdc
孟庭苇的qdc
邓超和孙俪的qdc
李健的两副qdc之一
庾澄庆的qdc
李小沛的qdc
名单还有很长,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听耳膜师傅说歌手们一般是咬差不多3厘米做的
因为歌手戴耳机的时候要不停地张嘴闭嘴嘛&
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长弓 于
02:49 编辑
第一步,耳印的采集与制作
已经拥有定制耳塞的朋友一定忘不了那种感觉——痛,并快乐着
简单说就是
1. 先在耳朵深处塞入一团棉花(什么感觉?看看李老师的表情),防止填充物伤及耳模;
2. 像在蛋糕上挤奶油一样往耳道内均匀地注入填充物;
3. 张开嘴巴保持不动(不能讲话和吞咽,会抑制不住的流口水),静待五分钟后填充物固化;
4. 取出填充物,擦擦流出的口水,检查耳模形状,如果不合格需要回到setp 1
5. 当然,这漫长的五分钟其实可以用来设定一下自己未来耳塞的外观(包括透明度、颜色和背板图案和文字等)
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长弓 于
02:54 编辑
第二步 耳印的加工与倒模
第一部完成后,你的耳模将会被快递到这里——深圳市中航工业南航大厦的qdc总部
HiFi界有着军转民传统的企业不少,不过同时兼做军品和民品的厂家却不多见,qdc所在的大楼里基本都是各类军工企业,楼下停车场还能见到一些改装过的特种车辆
qdc的工程师在收到耳模后,首先要再一次确认耳模的完整性,之后会根据需求对耳模形状进行修剪,去掉头尾不必要的部分
修剪完毕后,还需要对耳模进行打蜡处理,以保证耳模表面相对光滑
打蜡后,将耳模放入45℃的琼脂中,然后放进冰箱冷却半小时,最后就可以根据用户定制的颜色进行倒模,做出一个只属于你个人的耳塞壳体
这里的技师负责根据客户的选择与喜好制作符合要求的模具
下面就是从原始耳印到最终壳体(打磨后)的分步展示
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长弓 于
02:47 编辑
第三步 单元与分频器的配对与组装
作为中国军警用通讯器材的主要生产商,QDC(此处注意大小写)每年需要进口大量娄氏动铁单元,因此也成为娄氏在亚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因此在产品选择、技术支持方面也获得了娄氏方面的大力支持,qdc就是在试验了众多型号的娄氏单元后才最终定型的。
当QDC收到厂家初步挑选过的动铁单元后,还要对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配对,这其中少部分完美配对的单元将分配给qdc(注意大小写),剩下的主要部分由军品部门消化,少数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还将退回厂家。因此qdc耳塞单元能达到如此优秀的配对水平,全靠着QDC军品部门庞大的消化能力支撑,这也是一般HiFi厂家很难做到的。
工作室的另一个角落,两名美女技工正在装配qdc耳塞的分频器电路板,为什么要强调是女工?因为事实证明这类精雕细琢的工作,女工往往更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不服气的同学自己体会一下,注意下面图中的木棍是牙签,不是筷子
主题帖子积分
第四步 组合与封装
下面,就是把配对好的单元与分频器进行焊接,并放入加工好的壳体内,通过测试之后再进行固定和封装
好奇一楼那些五花八门的外壳是如何制作的?当然少不了激光刻印的功劳
通常耳机拥有者会选择将自己姓名的缩写刻在背板上
即使经过打磨和抛光,耳塞外壳的光泽度依然达不到厂家的要求,因此还需要对壳体打蜡,并用紫外灯固定
至此,一副qdc耳塞就算制作完成了,无论是最昂贵的8单元定制还是最便宜的3单元公模,制作工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最后的包装部分没有太多可说的,不过我们的qdc之旅还没有走完……
主题帖子积分
不能不说的测试
据介绍,一只qdc耳机从单元筛选到最终成品,需要经历10次测试,也就是说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在测试仪上检验完成的效果,没有达标的全部拆掉重做
相关测试主要靠这台AudioPrecision SYS2722音频分析仪完成,下文中我会展示一些测试数据
光有一台AP就够了么?当然不可能,QDC在公司内部又加盖了一件小型的消声室,里面放置了一个丹麦Bruel & Kjaer的模拟人头
一旦完成固定,所有耳机就要在模拟人头上进行测试了,这套设备的价格有同学应该知道吧
Anyway,经过一系列测试,qdc可以保证所有出厂的耳塞双耳配对误差全频段低于1dB,工程师现场给我展示测试曲线,我看了半天才发现屏幕上原来有两条线。失真度曲线容我先卖个关子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8单元用户撸过,强势插楼
主题帖子积分
消声室很专业哦,用家顶起来!
HIFI交流群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长见识了。。。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看见耳塞,好刑具啊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我擦,这文章太毒了....这么多明星,比任何文字都管用...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我擦,这文章太毒了....这么多明星,比任何文字都管用...
你的头像也是明星啊
主题帖子积分
lz列举的明星,作品我一个也没听过,人倒是知道几个……
PS2000e/PS1000e/GS2000e/GS1000I/RS1e/Mpro/RS2e/PS500e/GH1/GH2 目前的主力
STAX 407,507,L500,ESP950 搞几个静电玩玩
MDR-1000X 出差专用
MA900/SE-A1000/SHP9500 视频和ACG专用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亲自去深圳总部做8单元的路过
感觉如何?&
优秀版主奖
Powered by可收藏可退烧的黄金限量版耳塞——把玩QDC 1LE一单元动铁耳塞
作者:发烧火星鱼  来自:  
作为一个近10年的耳机玩家,实话说笔者听过买过的耳塞也算是不计其数了,而且随着如今加入hifi市场的耳塞厂家越来越多以及近年技术的不断进步,除了传统的动圈耳塞外,一单元动铁、多单元动铁或者圈铁结合的耳塞也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受发烧玩家青睐。而在如今的发烧耳塞市场上,其实已经渐渐兴起了堆砌单元的潮流,虽然说理论上耳塞拥有更多的单元会在分离度以及动态范围上有更大优势,但是多单元耳塞的分频以及声学设计却更加考验厂家的功力。而笔者作为一个老耳机玩家,实话说虽然个人也有几个不同类型的耳塞,但是个人情有独钟的却是在10年前笔者花了大价钱入手的1单元动铁耳塞舒尔的E4C以及音特美的ER4S,虽然说这些耳塞当年花了笔者大半年的零用钱,但是良好的声学设计和优秀的调音,让笔者体验到1单元动铁耳塞在音乐回放时独有的流畅度以及宁静深邃感,而且在佩戴上,是多单元动铁以及动圈耳塞无法比拟的。当然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实话说如今新推出的旗舰1单元动铁耳塞已经不多,但是作为一家新晋的国产专业定制耳塞厂家,QDC在此前发布了几款多单元动铁耳塞并且广受烧友好评后,却横空出世地发布了一款1单元限量版动铁耳塞——QDC 1LE,算是终于有了一款特立独行以及唯一的qdc 1单元耳塞了。作为一款周年限量的耳塞,实话说QDC 1LE仅888套的发售量并不算多,而关键是相对于其他厂家的限量产品,笔者认为QDC 1LE 1680元的售价并不算贵,毕竟笔者之前也入手过售价近2万的限量777条的极致Tribute7以及限量1000条的铁三角A900Ti,在售价较贵以及数量相对于耳塞玩家较少的耳机玩家消化下,这些耳机如今的保有量其实也已经很少了,因此像QDC这一个近年在国内算是黑马的厂家推出的而且相对于普通发烧耳塞也不算太贵的限量耳塞,实话说要消化完888条耳塞简直就是轻易而举的事情了。当然了,笔者手头的是独有编号为765号的1LE,到手的时候感觉这条耳塞应该是快被买完了,而在分享这款耳塞的声音之前,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这款耳塞的具体情况。其实单看包装的话QDC 1LE并不算是特别豪华,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包装,当然笔者也是反对限量耳机像Tribute7这样过度包装的,所以QDC 1LE在这方面笔者反而表示理解和支持。而在1LE的配件上,有1个3.5mm转6.25mm转换头、1个飞机头以及一些硅胶套和说明书,算是最传统的配件了,不过除此之外,当你打开包装时最吸引你显然就是1LE造型也有点像Zippo打火机的全金属黄金耳机盒了,外观只能用亮骚来形容。1LE有“黄金限量版”的称号,除了耳机盒是全身镀金外,耳塞的腔体、分线处以及插头处都是镀金的,做到了真正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感觉,就差耳机线不是金色的了。而且从外观看来,1LE显然并不是简单的公模设计的耳塞,腔体的外观造型算是比较独特的,侧面看有一种水壶的感觉,而插头造型也很独特,凭经验让人感觉是镀了金欧亚德的顶级插头。而在笔者接触包括之前拥有的1单元耳塞E4C和ER4S的众多耳塞中,对比后才发现1LE的线材柔软度真的是非常优秀,而且并没有为了所谓的“发烧”而采用太粗太重的发烧线,整体轻量而柔软,由于1LE腔体极小,因此在绕耳后能够实现极其优秀的佩戴感以及很低的听诊器效应,在舒适度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可以说,对比qdc此前的多单元定制和公模耳塞,1LE甚至给人的感觉是一款全新系列的耳塞。作为1单元动铁耳塞,QDC 1LE的声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晰和耐听,而且低频量感和下潜方面还会因为使用不同的耳塞套而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使用双节套后,1LE声音的速度感以及下潜对于笔者我来说是最为适中的,而使用传统的硅胶套的话,量感还可以增大。而作为一个曾经以1单元动铁耳塞入门并且被感动落泪的发烧友,实话说1LE的整体声音表现以及三频走向感觉就在舒尔E4C和音特美ES4S之间,横向声场虽然说没有ES4S那样强大和宽广无边的感觉,但是信息量已经接近,声音密度以及人声回放时候的口型感觉还要更好,与E4C这种信息量强大但是人声齿音夸张的耳塞不同,1LE我将其评价为耐听的原因,就是因为整体三频表现上没有太夸张突出的频段,人声也没有明显的齿音,适合的音乐类型算是比较宽广的,因此说1LE是一条限量耳塞之余,说它是一条退烧耳塞也不为过。当然了,由于物理限制,其实1单元动铁耳塞是有瓶颈的,这一点除了1LE外对于笔者使用多年的E4C和ER4S也不例外,例如在大编制音乐的爆发力上,或者是对比顶级动圈耳机的宽松度和声音动态上等都一样,但是1单元动铁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其实笔者上面也说了,就是声音的流畅度和深邃感,1LE同样存在,因此1LE在音乐的适应面上,我除了大编制古典音乐外,基本上绝大部分音乐都可以听,流行、口水歌、ost、发烧碟等等,都可以回放得不错。而1LE在双节套加持下,虽然说整体听起来更中庸也没有E4C的低频Q弹以及没有ER4S的强悍高频解析力,但是1LE在不错的素质支撑下,拥有更沉稳和高密度的声音回放表现。而1LE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容易推,就算用手机直推,声音细节和能量感并不会比随身发烧播放器低多少。作为一条1680元的限量耳塞,实话说开听1LE前,笔者有这条耳塞的成本可能都花到包装、镀金以及“限量”这个名头上面去了的感觉,但是声音上,1LE作为一款1单元动铁,声音算是出人意料的好,虽然说这条耳塞有瓶颈,但是在这个价位有明显的竞争力,听感上也不会让人失望,而且在其酷炫外观以及全金属腔体的加持下,1LE可以作为退烧以及收藏的好选择,也可以让烧友在佩戴时作为凸显自己个性的耳塞。
这塞子的结像表现很惊喜
18:46 | #1
不值。。。。。
02:02 | #2
[][][][][][][][][]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自然通透、素质顶级 — Qdc 8SH 顶级定制耳塞 体验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自然通透、素质顶级 — Qdc 8SH 顶级定制耳塞 体验
追加修改( 11:22:07):售后一般张大妈的小伙伴们好&,今天给大家安利一下qdc&8SH定制耳塞&,拥有军工背景的QDC,进军定制耳塞领域还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的,而定制耳塞领域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占据,比如熟知的1964、WESTONE、JH、UM等品牌,而qdc定制耳塞在这些产品中仿若一股新风,让人既陌生又有种新鲜感。首先总结下文章,毕竟是万元的定制耳塞,硬要挑毛病也是鸡蛋里挑骨头了,个人觉得优点和不足如下:优点做工出色,声音的素质属于这个价钱的顶尖水准,而声音的味道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人喜欢妖艳人声的,有人喜欢温暖肥厚的,有人喜欢自然通透的,那么这款耳塞属于自然通透的。不足由于是比较小众的产品,追求个性化是定制用户一个心病,而8SH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个性化的设计图案较为有限,带出去拉风图案的逼格有些减弱。说到qdc定制耳塞的型号,很多人会一脸懵逼,分不清到底有啥区别,其实qdc的产品分为三大系列:Live版、Studio版、Hifi版,依次是针对舞台音乐人,专业录音师、音乐制作人,音乐发烧友的定制款。qdc定制耳塞的命名采用的是单元数量+公私模+系列版本的形式,S C分别代表公模私模,最后的字母S是studio,L是live,H就是Hifi。比如qdc 8SH,8代表的是单元数量,S代表公模,H是Hifi版。&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做工:打开包装可以看到皮制的便携包和金属转换头,便携包里面是8SH八单元定制耳塞和附带的耳塞胶套。在定制耳塞的收纳盒方面,qdc采用的是皮质做工收纳盒,与很多定制耳塞采用的硬塑有所不同,在收纳盒的外观上来说中规中矩,没有个性的地方,也没有独特的艺术范,而且收纳盒的铝牌上qdc字母感觉也很突兀缺些美感的成分。8SH腔体没有气泡,内部也基本填满了树脂,整个腔体特别水润,在耳塞边角处理上也是细致圆润,而且整个腔体非常通透,没有雾里看花的雾蒙蒙的感觉,这样的做工在定制耳塞水准堪称顶级了,不逊于任何国际大牌定制厂商。通过腔体可以看到内部单元和分频器之间的连线是很粗的银线,用料很不错,8SH采用插针式的线材连接方式,与威士顿的可旋转式mmcx完全不同。8SH的线材做工较为柔软,做工方面还有待加强。8SH与不同播放器搭配听感:D50:索尼大法好,估计这句话只有信仰粉才能明白啥意思,据说SONY最近在憋大招,准备发布一款2W+的售价的播放器,不知道各位信仰粉的荷包准备好没有,这也似乎在和AK家暗中较劲,D50作为索家经典的播放器,受欢迎程度也是索家播放器的顶峰。8SH搭配D50在高频上偏亮一些,高频的硬度也有了提升,还有一些尖锐感,8SH的高频柔美感会减弱,这也是D50高频的特质所导致的。人声上干净通透,整体人声偏冷一些,低频上,量感与质感较为均衡。HM901:HM901作为曾经的国产经典,在味道和听感上更均衡些,8SH在HM901下高频通透感与柔美感之间更均衡些,HM901和8SH的风格也是较为相似,二者的搭配人声稍稍偏暖,同时也保留了8SH的饱满的人声,8SH在HM901下低频量感适中、质感出色、下潜很深,声场和层次感也是非常优秀的。山灵M3:老牌厂商山灵的第一款,声音底气足偏向传统HIFI声,8SH与M3搭配在高频上柔美感与亮度较为均衡,但细腻度有所下降,在中频上,8SH与M3搭配人声位置感靠前,声音偏暖偏厚些。IMOD:ipod的神奇变种,IMOD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此imod by DC是一个双改机,也就是PO口和LO口全部MOD过。主打染色,人声妖艳,8SH搭配IMOD人声十分妖艳,无论是换气、尾音都刻画的十分清晰,而且人声十分帖耳,长时间试听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而且中高频染色十分华丽,犹如涂了一层松香油,十分顺滑,但是低频过于松散,缺乏凝聚性。EROS H06:EROS H06是老牌播放器厂商推出的产品,二者搭配上偏向流行音乐,低频的量感适中,细节的丰富性也不错,高频亮度和柔和感较为均衡,对于音乐的类型也是较为杂食的。AK100:AK100作为的入门级别的播放器,搭配8SH在听感偏柔和清丽,但素质有些欠缺,无法发挥出8SH的硬素质实力,声场对于流行音乐还够用,但是对于大编制有些勉强,而且细节的还原上也不够丰富。8SH、DC4、丽声R40声音对比:各类定制使用的动铁型号如下:众所周知,K3003的中高频采用了30017这个复合动铁单元。威士顿 ES3采用了高频29689,中频28507.低频22955UM3采用了中高频30017,低22955UM2采用了高频29689,低22955shuer E5C 采用了高频23619,中低频22955ER4单元是ED29689而本次的对比定制DC4采用的是中高频30017,中频28507.低22955从配置来说DC4更像ES3与UM3的加强联合版整体声音表现:DC4声音整体更加饱满,厚度较为出色,但是给人的规模感较小,非开阔的声场,更像小型的室内演奏,而丽声R40在声音上,声场较为适中,整体的厚度弱于DC4,而且对于声音的染色并不多,R40的是中性、直白的声音,8SH相比二者,声场更加开阔,对于大编制的演绎上更优秀一些,整体的厚度接近DC4。三频:在三频的细节还原上以及细节的丰富性上,8SH的解析力更强悍些,所以的尾音还原的更加完整,人声的换气过程也更清晰,在解析力方面,8SH在定制耳塞范畴内处于顶级水准。而三频的质感方面,8SH厚度以及密度也可圈可点,并不单薄,给人很结实有力的感觉。而且8SH的三频较为均衡,而DC4则是声音厚度较为出色的,属于温暖风格,三频分布属于金字塔造型,低频的比重多一些,R40也是属于三频比例较为协调的,但是风格中性一些,厚度偏薄一些。在综合硬素质方面,无论是声场、解析力、层次感、结像方面,8SH确实在定制耳塞领域处于顶级水准,当然和台式大耳机系统还有差距,而且差距是明显的,并没有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可以超越或者接近。整体声音:8SH八单元定制耳塞也是qdc的旗舰产品,整体声音以定制耳塞范畴内属于顶级素质,加上一定的修饰,使得声音棱角感被打磨,整体细腻顺滑圆润,但是修饰有限,并不是一味的为了讨好听者使得声音妖艳,整体声音还是以干净、通透、平衡为基础,8SH整体的声音很均衡,无论听感还是素质也是均衡的。8SH八单元定制耳塞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开阔的声场以及丰富的音乐细节,在声音的硬素质上在耳塞领域完全是顶级的表现,相比于K3003有着更分明的定位感,乐器以及人声的结像更加清晰,分离度更高,层次感更加分明。当然与大耳机相比,声音的质感还是存在不足的,尤其在大提琴的还原方面,其声音的厚度、低沉感还达不到大耳机的水准,有人说比旗舰大耳机都厉害,我觉得这话言过其实了。虽然在大编制方面,在耳塞领域是非常开阔的,但是整体声音的质感还是与台式大耳机系统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整体厚度不够、低频的气势很难达到磅礴大气的感觉,而8SH的声场以及丰富的泛音要比K3003出色,8SH的三频属于均衡的风格,而且整体的染色与修饰并不过分,还是忠于声音的本质,女声达不到木碗那样的妖艳,但绝对真实干净通透,犹如一杯清泉,而不是白开水那样无味。8SH的整体音色有动铁单元的影子,但好在调音并没有放任自流,整体不是干冷硬,而是加了润色,棱角感打磨了很多,整体以干净通透为主,听起来也是自然很多。高频:8SH的高频自然,柔和,在一定亮度的基础上,在通透和顺滑上做了修饰,而不是一味追求亮度,产生严重的毛刺感,使得耳朵受不了,典型的例子就是ER4B,以小提琴为例,在一定的亮度的基础上加了些润色,使得小提琴的顺滑感很突出,而且高频细节丰富,听起来很轻柔,很不是死沉沉的。中频:8SH的人声很饱满,但不是给人很肉的感觉,人声的线条感清晰,给人很透彻的感觉,而人声的染色不多,稍稍有些暖色,但不过度,这种人声更加符合听音的审美观,过度妖艳很容易让人厌倦。低频:8SH量感适中,没有像IE80那样过度,也没像K3003那样单薄,低频的量感与质感有着很好的均衡性,而低频的细节与层次上并没有被低频的量感遮掩。总结:8SH耳塞是平衡饱满的定制耳塞产品,低频能量感充沛,中高频段以中性为主,中高频的干净度、细腻度和顺滑度都做得很不错,整体非常的全面,在素质上找不到任何短板(耳塞领域),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都能做到游刃有余,除了对大编制要求很高的发烧友,听习惯了台式耳机系统的烧友。除此之外无论是流行人声、爵士摇滚、小编制音乐、纯音乐,8SH耳塞都能很全面展现出歌曲中的细节以及层次感,使得音乐最大限度的还原出来。当然韵味这个就仁者见仁了,有人喜欢干净通透的风格,那么8SH耳塞非常适合,有人喜欢妖艳有毒味的人声,那么8SH耳塞就缺这些了。8SH耳塞在硬素质上不逊色于JH Audio的Layla、Unique Melody的Mason这类定价定制,只是风格上有所差异,论价格也要低于同类产品,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细节,比如包装盒子以及收纳盒的精致,以及外观上缺少个性化的图案。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0)
带你揭开众测黑幕
光荣使命--腾讯首款百人战术竞技手游(另有最高1000QB等你来拿)
轻众测】北通W1拉伸手柄(蓝牙版)
OnePlus 5T 智能手机
德国 osann欧颂 Junior杰尼巴巴 儿童安全增高垫
赞92评论44
赞72评论172
赞56评论129
赞1260评论409
赞547评论239
赞408评论104
赞492评论313
赞284评论29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插针种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