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和TNT的区别,有那位tnt大神号能讲解清楚点么

发现信息价值
十二、黑火药与黄火药是有区别的
14:34 原创发表在
“火药最早应用的是我国发明的黑色火药,所以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燃烧时的性质,可分为有烟火药(燃烧时发烟,如黑色火药)和无烟火药两类。主要用作引燃药或发射药。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至于火药的发明者至今没有人知道。源于炼丹术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已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汉武帝也妄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从此,炼丹成为风气,开始盛行。历代都出现炼丹方士,也就是所谓的炼丹家。炼丹家的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样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炼丹术流行了一千多年,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但是,炼丹术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它显示了化学的原始形态。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火法炼丹’。它直接与火药的发明有关系。所谓‘火法炼丹’大约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些方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这也是炼丹术这种愚昧的职业能够产生发明的基础。炼丹家的虔诚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挫折,使得炼丹家不得不反复实验和寻找新的方法。这样就为火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在发明火药之前,炼丹术已经得到了一些人造的化学药品,如硫化汞等。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炼丹起火,启示人们认识并发明火药。火药的发明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⑴
中国的黑火药的成分不过是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2KNO3+ S + 3C ==== K2S + N2 ↑+ 3CO2 ↑ 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了爆炸。据测,大约每4克黑火药着火燃烧时,可以产生280升气体,体积可膨胀近万倍。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在爆炸时,固体生成物的微粒分散在气体里,所以产生大量的烟。因此基本属于几种天然产物的混合,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人造的,应该算得上是发现,而不算发明。黑火药出现后,受自然经济的限制,没有很大的需求,因而没有太大的发展。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钱人家对祛灾辟邪的需求很是旺盛,因而黑火药的应用之一——烟花在中国很是盛行。由于人们对爆竹的需求量更大,于是把黑火药的用途引入了主要生产鞭炮上,利用了火药爆裂的声响和火药燃烧时的美丽,而不是运用其爆炸时的强大威力,中国的黑火药不是用于开矿,甚至军事上的应用的成就也不是很大,唯独在烟花的生产上很是红火。与中国的经济条件不同,进入十八世纪的西方,商品的生产追歼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人们对火药爆破的威力有了很大的需求,于是比黑火药威力更强大的黄火药出现了,诺贝尔在火药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重用。“在瑞典,诺贝尔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的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只船上进行实验,寻求减小搬动硝化甘油时发生危险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这种混合物可以安全运输。上述发现使他得以改进黄色炸药和必要的雷管。黄色炸药在英国(1867年)和美国(1868年)取得专利之后,诺贝尔进而实验并研制成一种威力更大的同一类型的炸药爆炸胶,于1876年取得专利。大约10年后,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无烟火药弹道炸药。他曾要求弹道炸药的专利权要包括柯达炸药,但遭到法庭否决。诺贝尔发明雷管的时侯,正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炸药本身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在法国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他身体虚弱、健康不佳,但他却能够在工作中建树惊人的功绩。早年的贫困与忧虑,使得他喜爱偏远的地方和安静的生活。尽管作为一个炸药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却厌恶暴力与战争,并且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他变成一位从早年起就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工作场所的彻底世界主义者。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只字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诺贝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但是他与许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他说:‘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除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的财产,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基于这样的思想,诺贝尔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和反对,在遗嘱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等5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对文学也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奖不仅仅表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而且,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精英豪杰,献身于科学事业,去攻克一道道科学难关。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科学文化的交流。”⑵硝化甘油和不是天然可以获得的,它本身就是工业的副产品,是人造的,硝化甘油很不稳定,是诺贝尔将其与硅藻土结合,制成黄色炸药,才使其稳定了下来,其威力远比黑火药要大得多。其按一定比例制成的TNT炸药更是威力无比。其硝化甘油的制取本身就不是天然的物质,是人们应用化学知识“人造”的物质。以其为基础制成的黄色炸药也不是天然的产物,与黑火药根本是两个概念的东西。“火药分为黑火药和黄火药两大系统,两者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产物,没有任何传承关系,完全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技术系统,而中国古代的“火药”属于黑火 药系统,黄火药系统属于近现代西方发明,跟中国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近现代军事和工程中使用的基本上都是黄火药系统,包括猛炸药,发射药,击发药,起爆药, 推进剂;黑火药只是在作为导火索和烟花爆竹以及猎枪发射药等方面还在使用。 ‘黄火药’这个名称并不是规范的术语名词,应称之为‘黄色炸药’较为妥当,并特指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类安全炸药,以及J•威尔勃兰德发明的梯恩梯 (TNT,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不过作为一种泛指和通称也并无不可,故也包括了作为近现代枪炮发射药的硝化纤维火药,无烟火药等,黄火药只是这个体系 中几类产品的俗称,这个系统中的各种发明满足了近现代工业和军事所需要的全部技术需求,是整个近现代军事工业的奠基石。” ⑶ “黑火药系统,中西方也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西方的黑火药雏形并不比中国出现得晚,甚至还要早得多,跟中国并没有传承关系,相反,根据明史记载,符合近 代发射药正确配比的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黑火药”反倒是明代时随着西方火器一同传入中国的。这些西方火器包括直接从葡萄牙人那里引进的红夷炮(又称红衣 炮),佛郎机,和间接通过日本人传入的火绳枪。 中国制造的黑火药由于含硝量太低,杂质太多,燃烧后膨胀能量不足,并不适合于作火器的发射药,欧洲和阿拉伯发明的黑火药将含硝量提高到了75%,才能够适用于作火器发射药。中国后来使用的适合于作火器发射药的黑火药是随着火绳枪的传入从西方同时传入的。”⑷可见说火药是中国的发明有多么的可笑。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大家都在看
榔头榔头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黑火药的TNT当量值的实验分析
下载积分:480
内容提示:黑火药的TNT当量值的实验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7|
上传日期: 06:58: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黑火药的TNT当量值的实验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黑火药、TNT、硝化甘油都是熟知的化学炸药,他们共同含有的元素是______.其中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是______._答案_百度高考
化学 烃的衍生物官能团...
黑火药、TNT、硝化甘油都是熟知的化学炸药,他们共同含有的元素是______.其中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是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解:TNT是三硝基甲苯,其结构简式为;黑火药的成分为硝酸钾、碳、硫磺;硝化甘油为三硝酸甘油酯,分子式为C3H5N3O9,所以它们共同含有的元素为:N、O、C;硝化甘油为三硝酸甘油酯,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故答案为:N、O、C; 硝化甘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王临床那位病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