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马厉害过六耳猕猴假八戒假沙僧和沙僧吧

一直没有看懂《西游记》
一直没有看懂《西游记》
孙悟空提前退休(有意思)
一天,唐僧对三个徒弟说:“为师接到天庭的通知,鉴于取经队人浮于事,浪费严重,为节约开支,必须进行机构改革,精简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员。按照这个比例,刚好是精简一个人。大家议一议,看精简谁最合适。”
孙悟空说:“我看精简八戒最合适,他不但干活少,还贪吃贪睡。”
猪八戒嘟囔说:“我是多吃一点、多睡点,可从来没误过赶路,除妖的时候还出过大力气。师父,您可不能无缘无故让我下岗啊!”
唐僧不愿大家闹矛盾,就安慰猪八戒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为师岂能让你无故下岗?”
唐僧瞧一瞧沙僧,希望他主动承担这个精简名额,沙僧却说:“师父,我是您最老实的弟子,犯的错误也最少,您不至于让我下岗吧?”
唐僧只好苦笑说:“为师知道。”
精简谁呢?唐僧犹豫不决。猪八戒凑过来说:“猴哥犯的错误最多,不如把他精简掉算了。”
孙悟空说:“我几时犯过错误?”
猪八戒说:“你头上的紧箍咒被师傅念过多少次了?你不犯错误?难道是师父犯错误,乱念你的咒?”
在这节骨眼上,孙悟空哪里敢得罪师傅,不得不软下来说:“就算我犯错误最多,可我立功也最多呀,将功抵过已经绰绰有余了。”
唐僧说:“罢了罢了,让为师好好想一个晚上再说。”
唐僧整整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对孙悟空说:“悟空,为师决定让你提前退休。”
孙悟空问:“为什么让我退休,不让八戒和沙师弟退休?”
唐僧说:“你是我的大徒弟,工龄最长,你不退休谁退休?”
孙悟空说:“可我还是壮年,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呀!”
唐僧说:“为师考虑到了,所以提你三级工资,也算不亏待你了。”
不干活还能多拿钱,孙悟空万万想不到有这种美事,就爽快地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提前退休吧。”他乐得回花果山享清福。
孙悟空退休后,唐僧骑上白龙马,领着猪八戒和沙僧,继续往西天取经。一日,正走在大路上,半地冒出一股黑烟,黑烟立刻变成一个妖怪,拦在路中间,不让他们过去。这个妖怪瘦不拉叽的,也没多大本事,但比猪八戒和沙僧厉害。只斗了几个回合,猪八戒和沙僧就败下阵来。唐僧赶紧叫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
孙悟空赶来时,唐僧已经被妖怪抓到山洞里去,沙僧在洞口徒劳地敲打石壁,把喉咙都喊哑了。
孙悟空说:“沙师弟,让开,看俺老孙的。”他化作一缕青烟,钻进山洞,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把唐僧救出来了。
唐僧重获自由后,痛定思痛,决定用双份工资返聘孙悟空继续随队去西天取经,专门负责除妖开路。报告打到天庭,玉皇大帝居然批准了。这样,孙悟空就领到了三份工资,取经队的开支自然也比精简机构前大得多。
猪八戒嘟囔说:“师父,猴哥又回来,那咱这机构不是没精简吗?”
唐僧说:“怎么没精简?悟空现在是编外人员,不占编制名额。在职人员由四个减少到三个,刚好精简了百分之二十五。”
我们真的误会了沙僧太多年
长久以来,我对沙僧这个角色是无感的。&
该怎么评价他呢?&
忠厚老实、任劳任怨,这都是场面话。&
照我说,他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女人嘴里“你人真的很好,可是我们不太适合”的那种好人。&
你看,论颜值,他输唐僧。比能力,他不及悟空。说到情趣,他和八戒差太远。拼爹,呵呵,白龙马笑而不语。
沙僧,仅仅是赢在了性格好。&
可我们都知道,硬指标脱线,性格再好的男人也是乏味的。&
所以,沙僧就像一碟寡淡的小菜,本身并没有多少滋味。他存在的最大意义,可能就是让“取经团队”这款套餐的搭配,显得更丰富一些吧。
过去几十年,我都是这么想的。
直到最近,重读《西游记》原著,让我对沙僧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对,很大的改观。
最让我吃惊的,是三打白骨精这场戏。&
我们先来看看86版《西游记》里沙僧的戏份。&
白虎岭上,阴风掠过。悟空说有妖精,八戒不信,而沙僧则力挺大师兄。
悟空说打死的妹子是妖精变的,唐僧不信,沙僧还是力挺大师兄。
八戒见心仪的妹子被悟空打死了,心生不快、出言诋毁,沙僧的表现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唐僧禁不住八戒的挑唆,对悟空念起了紧箍咒,沙僧便上前苦苦相劝。
最后悟空一举击杀了白骨夫人,沙僧也由衷地为大师兄点赞。
可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好歹,非要将悟空逐出师门。这个时候,沙僧启动了调解模式。
就算唐僧心意已决,要下贬书,沙僧还是在为挽留大师兄做着最后的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沙僧对悟空,真是好兄弟讲义气,其情天地可鉴。&
沙僧,他真的是一个好人。&
可是当我翻看原著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离奇之处。那就是在这整整一回书里,沙僧他……&
一句话都没说。&
是的,这个在我们印象里浓眉大眼、古道热肠的耿直伯夷……&
他!一!句!话!都!没!说!
那么问题来了。&
沙僧为什么不说话?而且是一句话都不说呢?&
我想,有三种可能。&
我买的是盗版书。&
经过不同版本的比对,我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二、作者忘了写。&
搞创作的嘛,一百回的故事,几十万字的篇幅,偶尔写飞了,留下一些纰漏也很正常。&
三、作者是故意为之。&
这个假设就很腹黑了,因为它一旦成立,沙僧被电视剧树立起来的老好人形象就会瞬间崩塌。&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看书。同时,有两个新的问题,激起了我的八卦之心。&
第一,悟空被逐后,沙僧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第二,再见悟空时,沙僧说的第一句话,又会是什么?&&
很快,我找到了答案。&
在揭晓答案以前,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电视剧的演绎。&
悟空被逐后,唐僧一行来到了碗子山。突然,唐僧体力不支,差点坠马。幸而八戒、沙僧及时发现,扶坐一旁。
两位徒弟一问,才知道师父这是饿的。于是,沙僧开始敲边鼓,念起了大师兄的好。
可这时候后悔也晚了啊,于是只能由八戒去化斋,沙僧留下来照看师父。
偏偏八戒偷懒睡觉,左等不回、右等不回,见唐僧心急,沙僧就说前去看看。
以上这段,书上是怎么写的呢?&
书上写的是,唐僧确实饿了,但并未昏厥,他只是差遣八戒给他化斋。而在这个过程里,沙僧还是只字未发。&
化斋途中,八戒也确实偷懒睡了过去。可同样是回复师父对于八戒的询问,原著里的沙僧一张口,却是另一种画风。&
他说的是:&
师父,你还不晓得哩,他见这西方上人家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只等他吃饱了才来哩。&
这,就是悟空被逐后,沙僧说的第一句话。
这妥妥的坑队友吐槽风,与我心中沙僧一贯的老好人形象大相径庭。我不禁开始有点怀疑……
沙僧,他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西游记》的第三十一回,印证了我的猜想。&
这一回里,唐僧被变作老虎,困于宝象国。而沙僧,则被碗子山的黄袍怪囚禁在波月洞。&
无奈,八戒只好去花果山请回了大师兄。之后,自白虎岭一别,沙僧、悟空再次相见。&
电视剧里,是这么表现这次重逢的。&
波月洞外,沙僧展臂,激动地高喊:大师兄!
而悟空也兴奋地回应:沙师弟!接着二人涌抱相视,好不欢快。
可在书里呢,对话却是这样的。&
沙僧对行者施礼道:&
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
而行者则笑道:&
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都弄嘴施展!要保师父,如何不走西方路,却在这里蹲甚么?&
于是,真相揭晓,我们知道了。&
在白虎岭,唐僧将悟空逐出师门的时候,沙僧他真的并未劝解。&
这一笔,悟空记在了心头。&
这一笔,是作者有意为之。&
这一笔,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沙僧并不简单。
那么问题又来了。&
白虎岭上,当悟空身陷被逐困境的时候,作为同门的沙僧,为什么三缄其口、不发一言呢?&
追溯沙僧的背景,我们或许能够得到线索。&
沙僧的上一份工作,是天界的卷帘大将。说白了,就是玉帝的御前侍卫。
这个工作,和今天大佬身边的保镖和司机很像,除了护送老板之外,最重要的岗位要求就是:&
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
因缘际会,加入“西天取经”这个团队之后,沙僧似乎依旧秉持着之前的工作素养,小心行事、谨慎发言。&
唐僧要念紧箍咒,要将悟空赶出门,那都是老板的工作决策和人员安排。老板自有老板的考虑,我不多嘴。&
当时的沙僧,也许是这么想的。&
另外,书中的两处描写,也对沙僧的沉默不语,给予了合理解释。&
第一处,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变作的小女子,唐僧死活不信。
怎么办呢?&
电视剧里,悟空的表现只是尽力辩解。
可在书中,悟空还跟了这么一段戏谑:&
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唐僧当时听了……&
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
我想,这一幕,作为职场老司机的沙僧,不会没有看在眼里。所以,他心中有数:之后唐僧对悟空念紧箍咒,一面当然是受了八戒挑唆,另一面,很有可能是借机还以颜色。&
那这个时候,沙僧会去劝吗?&
另一处,唐僧执意要将悟空逐出师门。百般求情无用,悟空放出了这样一段话:&
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注意最后一句,只是你手下无人。&
喂,八戒和沙僧当时就在边上好吗!悟空你这么说,真的合适吗?&
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当即发怒:&
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我想,此番处境,对于八戒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都是他自己碎嘴作出来的局面。再说了,他一个猪妖,本来也不是人。可是对于沙僧,平白无故地挨了这么一句,他能接受吗?&
他还会在这个时候,去劝唐僧把悟空留下吗?&
自此,我刷新了对沙僧的认知。&
我相信他绝不是一个像电视剧里那样,性格弱化的脸谱型人物。相反,他有喜怒和城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
当看完《西游记》全书时,我甚至有了新的发现:原来,沙僧是师徒四人之中,唯一一个没有提出过放弃取经的角色。
对,唯一一个。&
猪八戒想过放弃吗?&
他三天两头就提散伙。例子不胜枚举。&
孙悟空想过放弃吗?&
在路经枯松涧,师父被红孩儿化作的妖风掳走的时候,悟空说:&
兄弟们,我等自此就该散了!&
八戒听了连忙应和:&
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
而这时沙僧的反应是:&
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摸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听了沙僧一番话,悟空、八戒自知有愧,于是除去二心,三人合力搭救师父去了。&
可是,这一段沙僧的高光表现,被电视剧改成了下面这样。
似乎为了烘托孙悟空伟光正的形象,沙僧被修饰成了无能、软弱、没有主心骨的模样。
对,就是我们一直以为的模样。&
好,那除了八戒和悟空,根正苗红、一心向佛的唐僧,他想过放弃吗?&
很遗憾,他也想过。&
在带着妖冶的老鼠精入驻镇海寺之后,唐僧半夜起来解手,受了风寒重病一场。&
病中,他准备写信,让悟空快递给太宗皇帝。信的内容是这个样子:&
臣僧稽首三顿首,万岁山呼拜圣君;
文武两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闻:
当年奉旨离东土,指望灵山见世尊。
不料途中遭厄难,何期半路有灾迍。
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
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
注意最后一句,启奏当今别遣人。&
那意思是说:哥,我病了,不行了,真难受,哎哟哟,是真的难受,你换别人吧,这活我真干不了了。&
而这段看起来像是唐僧的黑历史,则在电视剧里被理所当然地抹掉了。
知道了沙僧在原著里的真实形象,知道他是一个契而不舍的取经人之后,我开始思考一个终极问题……&
沙僧,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
他为什么时而表现得城府极深,为什么时而表现得忠心赤诚?&
是作者随笔写就的吗?那我也太低估四大名著的水准了。&
所幸,第八十二回猪八戒的一番话,解开了我的疑惑。&
这一回,八戒得知唐僧被陷空山的老鼠精抓去成亲,连忙飞跑着赶回来,嚷着让沙僧取出行李分家散伙。&
沙僧问其缘由,八戒是这么说的:&
分了便你还去流沙河吃人,我去高老庄探亲,哥哥去花果山称圣,白龙马归大海成龙,师父已在这妖精洞内成亲哩!我们都各安生理去也!&
好一个各安生理去也!
这番话,道出了众人若是取经不成的退路。&
猪八戒,回高老庄,有宅有地有老婆。孙悟空,回花果山,有山有水有猴孙。而白龙马,依旧可以做他的西海龙王三太子。&
可沙僧呢,只能回他的流沙河吃人。&
这对于一个做过卷帘大将,自诩是“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的人,恐怕是无法接受的。&
也就是说,沙僧的人生,没有退路。&
他绝对不会想,再回险恶的流沙河,去过飞剑穿胸、饥寒难忍的日子了。
西天取得真经、灵山修成正果,是他逃离死局、不再漂泊的唯一救命稻草。&
他要抓住这根稻草。&
所以他谨言慎行,誓做唐僧信徒。&
所以他心无二志,绝口不提回头。&
最后,他成功了吗?&
他成功了。&
就在悟空受封斗战胜佛,却惦记着除去金箍的时候,就在八戒受封净坛使者,却抱怨着未能成佛的时候,沙僧依然沉默不语。&
因为他心里知道,他不再是那个流沙河里可怜的吃人妖怪了。&
他现在的名字,叫金身罗汉。&
以前,搬着凳子看电视剧里齐天大圣一路披荆斩棘,我总觉得他身边的沙僧,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如今想想……&
呵,原来是我,一直没有看懂《西游记》。
作者: 易老板,樱桃画报公众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实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