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房地产税市场再次发生变化,这次“重庆房地产税税”要出手了吗

选择你的地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367|回复: 1
【精讲答疑】房屋出售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不再交吗?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0 小时
0主题帖子积分
会计学徒, 积分 6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4 积分
马上注册会计科普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某企业2015年将房产转给个人,双方于2015年9月份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约定于当年的12月22日付全款并交付房产。
该企业财务人员于10月份不再申报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务机关认为仍需申报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时,要求企业补报了11月12月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截止时间为房产的权利状态发生变化时。
因此,案例中虽然在9月份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但因未交付,房产的所有权属并未发生改变,企业仍需申报11月、12月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财税[)对于购买房产的,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的次月,合同未约定交付日期,在合同签订的次月起开始缴纳。
房产税于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次月起计征房产税。(财税[号、税三[号)
关注官方社交账号,第一时间获得论坛活动通知^^,好处少不了
会计网社区
定时推送社区会计热门信息与网友八褂,社区更好玩!
官方订阅号
扫描关注会计网官方订阅号。
查看官方Q群大全,找到小伙伴。
扫描关注官方QQ空间。
阅读权限100
威望122383
在线时间35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看来税法是以权属移交作为纳税义务变更啊。这个要阅读一下。
活跃且尽责职守的版主
注册账号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经常在论坛发帖,且发帖量较大
经常帮助其他会员答疑
长期对论坛的繁荣而不断努力,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国高端吸尘器品牌,发现自由清洁乐趣,热卖推荐!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0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
“”是专业的会计学习交流社区。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104期 第103期 第102期
第95期 第94期 第93期 第92期 第91期 第90期 第89期 第88期 第87期 第86期 第85期 第84期 第83期 第82期 第81期 第80期 第79期 第78期 第77期 第76期 第75期 第74期 第73期 第72期 第71期 第70期 第69期 第68期 第66期 第65期 第64期 第63期 第62期 第61期 第60期 第59期 第58期 第57期 第56期 第55期 第54期 第53期 第52期 第51期 第50期 第49期 第48期 第47期 第46期 第45期 第44期 第43期 第42期 第41期 第40期 第39期 第38期 第37期 第36期 第35期 第34期 第33期 第32期 第31期 第30期 第29期 第28期 第27期 第26期 第25期 第24期 第23期 第22期 第21期 第20期 第19期 第18期 第17期 第16期 第15期 第14期第13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43期:房地产税出台后会如何影响房价?
作者:贾康,来源:微信公众号小报告(ifengxbg)
2016年,是注定载入中国房地产史册的一年。前9月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如脱缰之马,10月国庆期间二十多个城市密集出台收紧调控政策。然而,调控政策是否能&治本&?备受争议的房地产税到底要不要出台?针对这些问题,凤凰财经对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进行了专访。
一直被外界称为&财政部头号智囊&的贾康,曾是财政部财科所最年轻的所长,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研究工作,并进入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讲课。从财政部退休后,贾康担任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作为民间研究机构,华夏新供给的研究方向仍然致力于为政府提供智囊意见。
记者:近日来大家都在讨论房地产税的问题。反对征收房地产税的人很多,声音较多的是房地产税不能降房价,对此您怎么看?
贾康: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房地产税是经济生活中一个规范的、依法的经济调节手段。税制是经济杠杆,作为一个经济手段它的参数作用是跟其他各种要素互动的。不能说房地产税这一个因素决定了房价,但如果说它跟房价没有关联,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做经济分析完全可以说明,税负在住房的保有环节从无变有,有了这个变化以后它会影响、引导方方面面有关主体的经济行为及选择。房地产市场上有了这种变化后,一定引导供需双方都做出相应的变动,这个变动结果一定是房价要受到影响。
记者:房地产税会如何影响房价呢?
贾康:首先,不能认为房地产税这一个政策工具就能决定房价,它不是整个调控的全部,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条件和政策工具,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引出一个楼市价位变动的结果。不能简单把多项因素里的单独两样拿出来,把房地产税和房价单独拿出来,说这两个之间什么关系,它一定是个综合的关系。
其次,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假定其他的变量都是常数,是不变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来考察一下。如果说房地产税从无到有了,那么先看需求方,人们在自己出手买房的时候会有什么新的调整。你说它没有调整吗?不会没有调整。比如,我买房子来用于自住,在没有这个住房保有环节税收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垫着脚&买个大房子,但是有了房地产税的预期以后,很多人会考虑实惠一点,选择中小户型,从而避免以后年复一年税收负担里的一部分。选择中小户型的人多了,整个楼市成交里面的均价就增加了中小户型的比重,肯定会影响到它的价格表现。效果是什么?大大提高了我们土地开发的节约利用水平。
记者:这样也可以影响到囤房的购买者。
贾康:没错,对于囤房的人,他有了一套还再买一套,等于给自己买了一个商业性的社会保险。中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还有很长一段发展空间的时期,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是个价位上扬的曲线,所以这个概念成立,有道理。但是没有房产税的时候,拥有多套房的人可能会放在手上空置,这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有了房地产税以后,他可能要把房子租出去来对冲这个税收的成本。这会增加整个社会里面有效的住房供给而降低了房屋空置率。
这样以后,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什么呢?在不增加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供给多出来了,那么价位会回调、平稳。炒房者不能说绝对就没有了,但至少可以起到收敛的作用,炒房者不敢那么肆无忌惮地疯炒,整个需求里面泡沫化的成分就会减少。
记者:总结一下,从需求方面来说房地产税可以收敛炒房者,户型选择上人们更趋向于中小户型,而且会降低空置率。那么供给方面呢?
贾康:从供给方面来说,开发商拿地之后当然要考虑到这个市场预期,他拿地以后提供的成品里面中小户型比率一定会增加,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作用就是使得整个市场更平稳更健康。
记者:中国现在应该立即出台房地产税吗?
贾康:我认为现阶段中国一定要考虑出台房地产税。刚刚我们又吃了一轮教训,房地产市场一会疯长一会狂跌,而且整个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冰火两重天。本来今年大家担心的是这么多的库存怎么消化,没想到去库存这个事情还没有解决好,一线城市的&热&就带出了二线城市的疯长,现在社会都很焦虑,担心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加入了这个&火&的行列。想买房的人越来越买不起,实体经济越来越被人看不起,谁都不愿意往里投资。普遍的社会焦虑再次证明,我们前几年这几轮像&打板子&一样一会限购限贷、一会放开限购限贷,这种调节只是治了标,没有治本。真正的高水平应该是标本兼治,而治本为上。所以刚才这个问题&&现在是不是应该着手房地产税制度建设,我的答案是非常明显。现实再次告诉我们,你违背客观规律,该做的事情不做就要受到惩罚。咱们现在这样&打板子&还能打几轮?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记者:除了税制,我们房地产&治本&还需要哪些政策?
贾康:首先要有土地制度,也就是重庆地票解决的问题,以及土地收储制度。土地供应要符合一个更合理的、有长远考虑的顶层规划,要更从容的、具有协调性地供地。土地制度旁边还有什么?住房制度,就是不要光盯着商品房、盯着房屋成交均价,我们需要考虑它的结构。首先是增加托底的保障房的供给,进行双轨统筹,这个托了底的保障房可以使收入阶层里面的低收入阶层和&夹心层&住有所居。这两个阶层不闹事不造反,那么剩下的市场上的这个房价高一点低一点就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本来,商品房的成交均价就有很大的掩盖矛盾的特点,在一个时间段里如果成交更多的是高档房,那么肯定会表现出均价高,一个时间段里成交更多的是低中档房,均价就低,这里一定的统计数据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政府往往在调控中只看这个均价,这样其实并没有摸到市场里面真正的脉搏。从长期来看,首先政府应该关心的是托好底、保障房的底,具体的方式从棚户区改造到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供给。重庆这一方面就做的特别好,它的土地制度旁边的住房制度是什么呢?重庆让整个社会成员里面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人都住进保障房、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这些人稳住了、不焦虑了,那么剩下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就更从容了。很多收入&夹心层&、年轻白领在丈母娘约束下,他们拼了命也要进商品房市场去抢购中低端住房,哪怕抢到手里面当房奴也非得过这一关,现在可以没有这个焦虑了,那么商品房市场上的表现就健康多了。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再加上税制、再加上投融资制度,至少有这么多的制度建设一定要综合考虑。
记者:国庆期间二十多个一二线热点城市集中出台楼市调控制度,现在很多资金从楼市退出。那么退出之后这些资金会去到哪里?是否会进入股市,能否进入实体经济?
贾康:从经验来说,楼市的资金有一部分出来后会进入股市,但谁也不敢说它会马上会支持股市迅速走牛,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果只是一对一的分析,楼市往下走,股市有可能相应得到一些资金支持。不过第二个问题更重要,我们要看实体经济怎么办。实体经济怎么得到投融资的支持来解决升级换代、打造升级版?这个问题很关键。这是一个综合的配套,各种各样的政策加上制度建设,应该使有效的资金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层面,去支持实体经济突破升级换代的天花板,否则中国经济是没有前途的。
记者:该怎么样引导资金去支持实体经济呢?
贾康:首先,政府要做出他发挥功能的第一个根本要领,就是打通一个统一的市场,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垄断,减少不良的过度垄断,降低准入,公平竞争,使得资金的流动通畅起来。现在实体经济层面总是回报率低,这不是天然的,一定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阻碍了要素对它的支持和阻碍了它得到平均利润率的空间,那这就要改革,用公平竞争去支持实体经济。
记者:最近实体经济领域还有一个问题争论得很热闹&&产业政策。老师对此怎么看?
贾康:我的意见是,完全不要产业政策一定不行,一般的经济体不能不考虑掌握必要的产业政策。但要注意,我们从实际生活观察下来,产业政策是个双刃剑,掌握的不好它可能走偏、出岔子。所以第一,政府要促进公平竞争,主持社会公平正义,降低准入;第二要做适当地引导,包括产业政策、包括政策性融资。我们中国讨论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开发金融都有政策性金融的内在含义,都需要对接产业政策问题和技术经济政策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政府要掌握好的政策要领。
但是要注意,如果政府一味的强势、一味的用行政手段去管这管那,那么你再怎么标榜你的产业政策。它可能一旦做起来就是走偏的。所以,首先政府要充分地实现职能转换,维护公平正义、公平竞争的这个市场制度、供给、竞争环境,后面跟着适当的产业政策。那么这里面不敢说百分之百成功,至少它的失败率会降低,成功率会提上来。
记者:现在,政府也在大力推广PPP(政府与社会政府合作)来激发民资活力,前几天财政部的第三批PPP已经批下来了。此前我们前两批的PPP落地率不是特别理想,老师有什么建议?
贾康:我们PPP的项目一年比一年规模在提高,做实的比率在提高,这是方兴未艾阶段上一个积累经验、逐渐成熟的过程。按这个趋势往下走,我们在规模提高的同时,有意愿项目做成的比率可能还会提高一段时间,但永远不会说有一百个项目的意向就做成一百个。在实际项目运行中,经过方方面面的磨合会有一些项目做不成,做不成的话我不赞成就把它简单指责为&伪PPP&,它是合乎选择过程的。一开始也许有一些作假的因素,以后随着我们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规范,作假的因素会得到抑制,那么剩下的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一开始有一些项目认为可以做,结果到了一定时候发现它并不合适,那么只好先把它搁置在一边。但你今年做不成,并不意味着过个三年五年十年它就做不成,再过个几年,开发的种种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原来认为不敢启动的PPP项目就有可能启动,所以一定要用一个动态过程来看。
记者:政府在PPP项目运行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贾康:政府在PPP项目中的角色是伙伴一方,既有裁判员的功能,又有运动员的定位。比如在项目前期给出国土开发规划,给出公共政策,给出必要的方方面面要了解的信息,这个时候政府都有公权在手,是裁判员的身份。到了项目开始,地方政府作为合作一方跟企业签约运行PPP项目,这时政府就是运动员。这时候裁判员是谁?是&法&,&法&来&罩&着政府和企业&&他们都是运动员,二者都是民事主体身份自愿签字、履约、守约。任何一方,包括政府,如果要毁约,对不起,法律会约束你。
记者:也就是说政府不再扮演以前单一的角色。
贾康:没错,政府在PPP项目里面的作用带有新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的我们过去说的&井水不犯河水&,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政府作为公权在手的主体,要和市场主体一起合作形成伙伴关系,共同从事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开发等等项目。这是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一个新境界,是有效制度供给引出的创新,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所以PPP立法应该抓紧进行。然而目前所提出的PPP法可能意见不能完全达成统一,法的文本不能一下子达到应有的成熟程度,那么我们退而求其次,尽快推出PPP条例,条例就比红头文件又上了一个层次,以后可以在条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形成PPP法。但总的方向一定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PPP法制化进程。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现在处在&L&型的底吗,还会持续多久?
贾康:能不能说我们马上就探底,这个还不好立即做出判断,但有这种可能性。最近八九月的经济数据与动态出现了一些亮点,我们拭目以待来看看年底是不是能探底,到时候会更明朗。阶段性探底后就会出现企稳向好,稳在什么上?稳在新常态的&常&字上。GDP增长速度到底是6.7%还是6.6%,或者再高一点,或者再低一点,都不是关键问题。
倒算账我觉得6.52%是必保的,再高一点、低一点都不是实质问题。实质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真正地优化结构,体现在经济增长质量要提高,我们现在就要努力争取这个前景。
记者:谢谢贾康老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房地产税未来如何实施?2017年,我国的土地市场将如何布局呢?
房地产税未来如何实施?2017年,我国的土地市场将如何布局呢?今天,国土资源部宣布,2017年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增加土地供应。买不买房都要看!国土部: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姜大明在会上表示,要建立分类调控制度。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实行应保尽保,对商品房根据供需形势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应分类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部长 姜大明: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用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对去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在此次会议上姜大明再次重申,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不能用来炒作投机。既要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波动,研究应对之策,更要从长远出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他还表示,未来将探索房地产多元化供地机制,鼓励现有的国有建设用地依法依规转让为住房开发建设。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政策性住房。重庆国土部门回应“炒房”:用税收金融等手段抑制“炒房”要说最近哪的房子最火,很多人可能多会注意到重庆。针对近期部分楼盘成交量和价格出现的异动,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重庆将采取三大措施应对“炒房”行为。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严禁已购的预售商品住房转让,严禁以撤销网签合同备案等方式变相进行商品住房转让。二是严格执行房产税改革试点有关规定,市外在重庆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三无”人员在重庆市购第二套房要征收房产税,尤其房产税一旦计征,该套房屋每年都要征税,该套房屋转让后每年也要征税,对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隐瞒身份的,一经查实,所购房屋严格纳入应税范围。三是与金融机构联动,对“三无”人员在渝“炒房”不予办理贷款。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使出了一系列“铁拳重锤”已经在发挥作用。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1日至10日,重庆主城商品住房日均交易量较2016年12月日均交易量下降了9%。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重庆房价近几年内能保持平稳波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征收房地产税。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其中也提及了房地产税。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便是焦点。会议提出,“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虽然此次会议没有明确提出房地产税,但里面提到了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需要运用“财税”手段。而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及,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国资国企改革、区域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房地产税、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我个人认为,这传递了两大信息:第一,房地产税距离出台还有相当距离;第二,可能先在某些城市、省份试行,然后再推广。众所周知,开征房地产税目前有巨大的争议,一是合法性的问题,二是如何收取的问题,三是征税会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问题。所谓合法性的问题,其实是土地产权问题,目前的商品住宅都缴纳了70年土地使用权,房子是业主的,但下面的土地是业主向国家租赁的。在缴纳了70年租金的情况下,再征收房地产税,是不是合适。其实如何收很简单,只要全国电脑联网,就可以开征。但问题是,目前楼市出现严重分化,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房屋严重过剩,卖不出去、租不出去,如果开征房产税,势必对这些城市的经济产生巨大负面作用,有可能导致人口进一步下降,房屋库存量进一步上升。最终,过剩的住宅只能拆除、或者炸掉。所以,未来有条件收取房地产税的城市不多。我的建议是,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开征房地产税,但授权各地可以减免、缓征、自定税率。最终,大概只有中东部100来个有人口增量的城市能实施房地产税,能成规模征收的,或许只有30到50个城市。对于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来说,开征房地产税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考虑在第四、第五套住宅之后,实施惩罚性、累进制的房地产税,这样可以减少空置和调整财富结构,有利于减轻平民、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活负担,防止社会阶层的固化。现在看起来,中央似乎有这个意图。目前上海、重庆已经试行了房地产税,但主要是针对新增住房的,至于在试行之前购买了多套房的人,则不用缴纳。所以,这种试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试点。针对全部存量住房的房地产税,或许会在北、上、深三大一线城市试行。本文地址:/zx/detail/6631.html
相关资讯推荐:
Copyright(C) 2016 珠海幸福家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税开征房价暴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