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2017年新一轮房价上涨涨何时结束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
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
主观结论: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要持续到中国人民银行严肃的货币紧缩为止。央行何时执行严肃的货币紧缩?很可能要等到官方CPI持续几个月在4%以上。中国官方CPI何时持续在4%以上,可能要等到2014年上半年。&
&市场利率(而非官方存贷款利率)的影响力,远比某些人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同一城市的库存销售比(库存去化率),远比一些人极度关注的政策(比如国五条)的影响力要大。再举一例,库存周期的影响力,远比政府收储发放母猪补贴等调控的影响力,要大大地大得多(春节后,中国养猪业,进入行业性深度亏损时间段,可能持续到8月份)。
过去12年,货币政策以外的政策调控,影响力不到5%(通过年度金价与房价,建筑用地价格的拟合相关度计算)。
中国房地产这一轮库存周期回顾和现状
朴素的逻辑:供求关系,蛛网理论,库存周期,趋利避害。
要回答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首先自然要搞清楚中国房价涨跌,或者过去十年中国房价螺旋式上涨背后的逻辑,详见下面“中国房地产18年大周期与以下八点有很大关系”。
就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而言,目前已经高高在上了。就拿同样是儒家社会的韩国而言,目前韩国首都地区平均房价5500美元左右,江南区5到10万人民币每平方米,全智贤在江南区的房子,每平方米单价不到5万人民币。而韩国首都的平均工资是1.4万人民币左右,大约是中国一线城市的3倍左右。但是韩国首都的人口流入,没有中国的一线城市厉害,中国北京,上海人口目前还在以每年60万左右的规模流入。韩国人口红利也在2015年前后见顶。
任何商品,涨跌最终归结为有效供求关系,只有具备购买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2.6亿外出民工中,在城市买房的比例仅仅只有0.7%而已,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一直买不起。
就中国这一轮房地产库存周期而言,2011年第四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是库存最高的时期,而中国货币紧缩后的2011年9月到12月,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最为紧张的时期。2012年3月以后,中国的温和货币宽松和经济本身的疲软,使得市场利率大幅度下降,票据贴现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也大幅度下降。2011第四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在房地产商资金紧张,而库存高压,加上限购限贷的情况下,房价该跌的都已经跌了,比如温州,鄂尔多斯,北京非自住需求为主的远郊投机房地区等。2012年3月份以后,库存下降,资金利率下降,房子供需双方讨价还价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房地产商。2012年6,7月份,央行不到30天连续两次降息,部分打消了拥有多套房子的部分人的卖房念头,又部分刺激了部分想买房的人们的买房年头。两次降息,使得部分中国人再次增加了对人民币购买力能保持稳定的疑虑,天平倾向于房价上涨。事实上,2012年6,7月份,成为此轮房地产库存周期的转折点。即便是一手房库存,社会库存(已经买了空置的)严重的浙江,房价也有温和微涨。
举个北京和深圳的例子,2012年5,6,7月份,“库存与月销售比”已经下降到9以下了(即库存可供销售9个月,一般而言低于6个月则房价基本必涨),2012年年底已经下降到6个月左右了。至于国五条后恐慌性销量大涨,这个库存销售比,已经基本达到恐慌和抢房的程度了。2013年,北京,深圳房价很可能从年头涨到年尾。
任何金融品种涨跌,最终都是供需决定。投资需求是需求,投机需求是需求,保值需求也是。
没钱买的需求,都是无效需求,不影响价格,既无正面影响,也无负面影响。&
中国房地产18年大周期(近一代人,房地产建筑大周期一般15到25年不等,平均18年左右),牛市上涨与以下八点有很大关系:人口红利(中国做为整个国家,人口红利2015年前后见顶;但外来移民人口,也是人口,其中部分人具有买房实力,一线城市的购买力和有支付能力的刚需人数,显然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多。过去12年,北京,上海新增了800万以上人口,目前还在以每年近60万左右的速度在增加,北京上海的基础设施压力非常巨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均衡,政策资金投向极不均匀的结果);劳动生产率(1998 & 2007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快):
外汇占款(2006.1 & 2008.1,2009.1 &
2011.3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过去十五年增长10倍);库存周期(3年左右一个周期,和猪肉类似,猪肉价格也是螺旋式上涨,上一轮2009年上半年养猪亏损事情,也是房价暴涨时期);杠杆周期(没有贷款,很多人想买房也买不起,按揭贷款的出现和大规模普及,让人们有了透支未来30年收入的机会和可能);通货膨胀套利(拥有房子的收入&=房租或者自己居住的使用价值&+ 抵抗人民币购买力不断下降);财富转移(过去12年,外出民工从4000万增长到2.6亿,民工在城市买房的比例约为0.7%,但是民工创造的财富,部分被其他人占据,使得那些人买得起房,或者拥有多套房子;财富转移的受益者有:企业主,外贸业高收入者,不少公务员,金融,能源,交通,电信等国企的编制内员工,等);
政策调控。2004年以来,不断的政策调控,拖延了房价上涨的速度和幅度,也延长了房地产牛市的时间。
“储备货币”波动的自回归模型
就我个人看法而言,我认为中国去年6,7月份的降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2011下半年到2012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的下滑,仅仅是对前期经济过热的必然回调。虽然个人还是预估到中国央行的这一轮降息周期,和随之而来的债券牛市主升浪(经济下滑+连续降息
债券牛市主升浪)。个人所做的非常简陋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储备货币”的“自回归模型预测法”显示,中国外汇占款和宏观经济的大致底部,就在2012年6到8月份。这个自回归模型显然不一定精准,但是大致还是说明,中国政府和央行,完全没必要为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中国经济下滑惊慌失措,没有必要过度用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去刺激。政府对于经济增速降缓的容忍度,实在太低了。遗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海宁;主观结论: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要持续到中国人民银;市场利率(而非官方存贷款利率)的影响力,远比某些;过去12年,货币政策以外的政策调控,影响力不到5;中国房地产这一轮库存周期回顾和现状;朴素的逻辑:供求关系,蛛网理论,库存周期,趋利避;要回答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首先自然要搞清;任何商品,涨跌最终归
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
主观结论: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要持续到中国人民银行严肃的货币紧缩为止。央行何时执行严肃的货币紧缩?很可能要等到官方CPI持续几个月在4%以上。中国官方CPI何时持续在4%以上,可能要等到2014年上半年。
市场利率(而非官方存贷款利率)的影响力,远比某些人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同一城市的库存销售比(库存去化率),远比一些人极度关注的政策(比如国五条)的影响力要大。再举一例,库存周期的影响力,远比政府收储发放母猪补贴等调控的影响力,要大大地大得多(春节后,中国养猪业,进入行业性深度亏损时间段,可能持续到8月份)。
过去12年,货币政策以外的政策调控,影响力不到5%(通过年度金价与房价,建筑用地价格的拟合相关度计算)。
中国房地产这一轮库存周期回顾和现状
朴素的逻辑:供求关系,蛛网理论,库存周期,趋利避害。
要回答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首先自然要搞清楚中国房价涨跌,或者过去十年中国房价螺旋式上涨背后的逻辑,详见下面“中国房地产18年大周期与以下八点有很大关系”。 就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而言,目前已经高高在上了。就拿同样是儒家社会的韩国而言,目前韩国首都地区平均房价5500美元左右,江南区5到10万人民币每平方米,全智贤在江南区的房子,每平方米单价不到5万人民币。而韩国首都的平均工资是1.4万人民币左右,大约是中国一线城市的3倍左右。但是韩国首都的人口流入,没有中国的一线城市厉害,中国北京,上海人口目前还在以每年60万左右的规模流入。韩国人口红利也在2015年前后见顶。
任何商品,涨跌最终归结为有效供求关系,只有具备购买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2.6亿外出民工中,在城市买房的比例仅仅只有0.7%而已,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一直买不起。
就中国这一轮房地产库存周期而言,2011年第四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是库存最高的时期,而中国货币紧缩后的2011年9月到12月,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最为紧张的时期。2012年3月以后,中国的温和货币宽松和经济本身的疲软,使得市场利率大幅度下降,票据贴现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也大幅度下降。2011第四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在房地产商资金紧张,而库存高压,加上限购限贷的情况下,房价该跌的都已经跌了,比如温州,鄂尔多斯,北京非自住需求为主的远郊投机房地区等。2012年3月份以后,库存下降,资金利率下降,房子供需双方讨价还价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房地产商。月份,央行不到30天连续两次降息,部分打消了拥有多套房子的部分人的卖房念头,又部分刺激了部分想买房的人们的买房年头。两次降息,使得部分中国人再次增加了对人民币购买力能保持稳定的疑虑,天平倾向于房价上涨。事实上,月份,成为此轮房地产库存周期的转折点。即便是一手房库存,社会库存(已经买了空置的)严重的浙江,房价也有温和微涨。
举个北京和深圳的例子,,7月份,“库存与月销售比”已经下降到9以下了(即库存可供销售9个月,一般而言低于6个月则房价基本必涨),2012年年底已经下降到6个月左右了。至于国五条后恐慌性销量大涨,这个库存销售比,已经基本达到恐慌和抢房的程度了。2013年,北京,深圳房价很可能从年头涨到年尾。
任何金融品种涨跌,最终都是供需决定。投资需求是需求,投机需求是需求,保值需求也是。 没钱买的需求,都是无效需求,不影响价格,既无正面影响,也无负面影响。
中国房地产18年大周期(近一代人,房地产建筑大周期一般15到25年不等,平均18年左
右),牛市上涨与以下八点有很大关系:
人口红利(中国做为整个国家,人口红利2015年前后见顶;但外来移民人口,也是人口,其中部分人具有买房实力,一线城市的购买力和有支付能力的刚需人数,显然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多。过去12年,北京,上海新增了800万以上人口,目前还在以每年近60万左右的速度在增加,北京上海的基础设施压力非常巨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均衡,政策资金投向极不均匀的结果);
劳动生产率(1998 C 2007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快):
外汇占款(2006.1 C 09.1 C 2011.3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过去十五年增长10倍);
库存周期(3年左右一个周期,和猪肉类似,猪肉价格也是螺旋式上涨,上一轮2009年上半年养猪亏损事情,也是房价暴涨时期);
杠杆周期(没有贷款,很多人想买房也买不起,按揭贷款的出现和大规模普及,让人们有了透支未来30年收入的机会和可能);
通货膨胀套利(拥有房子的收入 =房租或者自己居住的使用价值 + 抵抗人民币购买力不断下降);
财富转移(过去12年,外出民工从4000万增长到2.6亿,民工在城市买房的比例约为0.7%,但是民工创造的财富,部分被其他人占据,使得那些人买得起房,或者拥有多套房子;财富转移的受益者有:企业主,外贸业高收入者,不少公务员,金融,能源,交通,电信等国企的编制内员工,等);
政策调控。2004年以来,不断的政策调控,拖延了房价上涨的速度和幅度,也延长了房地产牛市的时间。
“储备货币”波动的自回归模型
就我个人看法而言,我认为中国去年6,7月份的降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2011下半年到2012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的下滑,仅仅是对前期经济过热的必然回调。虽然个人还是预估到中国央行的这一轮降息周期,和随之而来的债券牛市主升浪(经济下滑+连续降息 = 债券牛市主升浪)。个人所做的非常简陋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储备货币”的“自回归模型预测法”显示,中国外汇占款和宏观经济的大致底部,就在月份。这个自回归模型显然不一定精准,但是大致还是说明,中国政府和央行,完全没必要为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中国经济下滑惊慌失措,没有必要过度用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去刺激。政府对于经济增速降缓的容忍度,实在太低了。遗憾。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35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等内容。 
 中国房价保持了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房价保持...一轮房价上涨和需求释放周期 18 个月左右,2014 年底启动的 这一轮房价上涨周期...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 这一轮楼市调整...在过去十年,中国房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持续上涨(除...首先,虽然所有的房地产繁荣期终将结束,随后经历一个...  一、 房价上涨实现了金融风险大转移 这轮持续时间...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召开的 2010 年第...游戏就结束了,快则一年内, 最多不会超过 3 年。...  浅析影响中国房价的因素【摘要】我国城市近几年获得高速迅猛发展,城市高速发展...引发房价的新一轮上涨,个人认为对于这一点要区别看待,因为价格涨不涨 并不完全...  影响中国房价的因素【摘要】我国城市近几年获得高速迅猛发展,城市高速发展带动了...此引发房价的新一轮上涨,个人认为对于这一点要区别看待,因为价格涨不 涨并不...  新一轮房价上涨潮来袭新一轮房价上涨潮来袭 [5518]人参与 肖静 +收听 今年以来,中国楼市在“国五条” “房产税”和“再融资”的政策交织中,呈现出如火如荼 的...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说,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去年以来一 二线城市地价房价轮动上涨,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宽松有直接关系。 从买房端看,住房信贷宽松...  揭开底裤,才能看清本轮房价暴涨的真相, 才能看透这默许上涨的奇葩怪相! ---2014...不一样 的) 针对题主问题,简单的概括就是: 中国城市化发展需要土地财政,土地...  此份文件是中国新一轮房地产牛市启动之后,中央 go-...而在房价上涨的时候,利润最高,去年 建行号称亚洲最...且考虑到 1945 二战结束和战后婴儿潮,而 中国 ...中国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最近关于中国房价泡沫大、抑制资产泡沫、热点城市推出新一轮调控等的讨论再起。那么,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近期房价大涨,地王频出,过去几十年中国房价保持了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年更是在主要经济体中涨冠全球,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015年中,作者曾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三四线涨不动”,被评为十大商业经典,并被验证。
  最近关于中国房价泡沫大、抑制资产泡沫、热点城市推出新一轮调控等的讨论再起。那么,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1、什么决定房价?
  在预测“房价还会涨吗”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决定房价”。
  1.1商品房供求:居住需求和投机需求,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
  商品房和所有商品一样,价格由供求决定。供给过程也就是商品房的生产过程,包括土地购置、新开工、竣工、库存等。供给受需求引导,因此我们重点分析需求。
  商品房需求包括居住需求和投机需求,分别对应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居住需求主要跟城镇化、居民收入、人口结构等有关,它反应了商品房的商品属性。投机需求主要跟货币投放和低利率有关,它反应了商品房的金融属性。
  1.2商品属性的基本面:城镇化、居民收入和人口年龄结构
  过去几十年中国房价持续上涨存在一定基本面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快速城镇化、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50岁购房人群不断增加和家庭小型化为。年间,中国GDP年均名义增长15.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3.2%。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56.1%,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7亿,净增6亿人,其中20-50岁购房人群不断增加。家庭小型化,根据五次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平均每户家庭人数4.41人,2000年为3.44人,2010年为3.1人。
  但是,年间尤其年房价涨幅远远超过了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增长等基本面数据所能够解释的范畴。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只能解释房价上涨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要靠货币超发来解释。
  1.3金融属性的驱动力:货币超发和低利率
  美国、日本、中国等经验表明,货币金融政策经常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低利率和货币超发推动房价上涨,所有房价大周期见顶以及房市泡沫崩盘都跟货币紧缩和加息有关,比如2007年的美国、1991年的日本。
  利率政策调整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美国。上一轮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于2001年美联储的低息政策刺激:年度,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累计降息4.75个百分点。直至2002年11月,基准利率降至1.25%,美联储的低息政策一直延续到2004年。在此期间过低利率刺激抵押贷款大幅增加,从而造成了房地产泡沫。随后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则刺破了美国房地产泡沫。年度,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累计加息4.25个百分点,直至2006年6月基准利率升至5.25%,而美国标准普尔/CS10个大中城市房价在2006年6月到达历史高点之后就开始了连续下跌,说明联储加息政策是刺破美国房产泡沫的主要原因。
  利率政策调整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日本。年度,日本银行连续5次降息,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日本央行维持低息政策长达两年之久。低息政策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反映在土地价格的迅速上涨上。与美国相同,央行随后的加息刺破了日本房地产泡沫:日,日本央行加息0.75个百分点,此后的15个月内,日本央行再度4次加息,将贴现率提高到6%,连续加息对日本房地产市场造成了巨大打击,东京圈城市土地价格开始了长达15年的持续下跌。
  利率政策调整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中国。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轮房价上涨周期,、年,都跟降息和货币供应增速加快有关。这三轮房价上涨周期,政策都试图通过放松货币金融环境刺激房地产以稳增长。
  2、什么造就了过去几十年房价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
  2.1什么造就了过去几十年房价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城镇化、居民收入和货币超发
  根据货币数量方程MV=PQ,货币供应增速持续超过名义GDP增速(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融通),将推升资产价格。商品房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金融属性,是吸纳超发货币最重要的资产池。
  年,M2、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速年均分别为16.4%、13.6%、11.2%,平均每年M2超过GDP、城镇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分别2.8、5.2个百分点。M2-GDP较高的年份往往是房价大涨的年份,比如、2015。
  因此,过去几十年房价持续上涨,一部分可以用城镇化、居民收入等基本面数据解释(居住需求,商品属性),另一部分可以用货币超发解释(投机需求,金融属性),这两大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房价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由于中国城镇化速度、居民收入增速和货币超发程度(M2-GDP)超过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造就了中国房价涨幅冠全球。
2.年房价暴涨的根本原因是低利率和货币超发
  不断降息提高了居民支付能力。自新政和1121降息以来,房价启动新一轮上涨。新政和下半年两次双降,房价启动暴涨模式。
  货币超发导致房价涨幅远超GDP和居民收入。2015年M2-GDP达到6.9个百分点,货币超发程度在过去十多年仅次于2009年,也大大超过了年均2.8个百分点的历史平均水平。
  事实上,近年中国房价大涨只是全球的一个缩影,美欧日等资产价格也迭创新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央行货币宽松政策层层加码,从降息、资产购买计划到货币贬值、负利率等。货币政策发挥到了极致,但经济和通胀仍然低迷,资产价格却迭创新高。2008年伯南克提出,我们找到了避免大萧条的办法。2014年斯蒂格利茨提出,我们避免了大萧条,却陷入了大萎靡。
  3、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根据前面的分析,对未来房价走势判断可以转化为对未来城镇化、居民收入和货币政策的判断。
  3.1基本面仍有空间
  如果中国能够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转型成功,当前城镇化率56.1%,未来还有十多个百分点的空间,将新增城镇人口2亿人左右。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增速换挡,居民收入也有望增速换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当前城镇户均1套住房,趋于饱和。但区域分化明显,三四线高库存,一二线城市由于人口流入、产业高端、公共资源富集等还存在供求缺口。
  3.2关键在货币松紧
  如果未来继续通过放货币托底经济,利率不断创新低,货币继续超发,那么房价还会不断创出新高。反之,则房价可能见顶调整。
  自229降准以来,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主要受上半年经济L型企稳、通胀预期抬头和房价暴涨制约,现在第一个逻辑已经被破坏,第二个逻辑正在弱化,第三个逻辑尚待新一轮房地产新政的效果,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空间正逐步打开,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从主动放水转向衰退式宽松。
  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苏州、南京等推出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近期M1增速创新高而M2增速创新低,主因是房地产销售火爆居民加杠杆企业现金流改善、企业存款活期化,M1上升未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和M2,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落入流动性陷阱,脱实向虚,压低无风险利率,推高债市、价值股和土地价格。
  平均而言,一轮房价上涨和需求释放周期18个月左右,2014年底启动的这一轮房价上涨周期在接近尾声。
  考虑以上因素,在短期,预计未来房价从快速上涨期步入缓慢上涨期。但区域将明显分化,从中期角度,大都市圈中公共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和未来受益于产业人口转移的环郊区最有吸引力。
  本文作者:任泽平,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每日最新股市操作指南和涨停板预测都会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证眼看盘里公布,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agu819 ),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惊喜!
(责任编辑:杨明)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现在的位置:
2016年房价走势最新消息——中国各地房价涨跌分布图
  2016年房价走势最新消息&&中国各地房价涨跌分布图
  从多数城市房价下跌,到多数城市房价上涨,一年多时间里,中国楼市又完成了一轮涨与跌之间的博弈。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7月底,其监控的一百个城市的平均房价,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上涨,同比上涨也持续了12个月。一年来,中国各地房价呈现出怎样的涨跌分布图?
  哪里房价涨最多?
  深圳、东莞、惠州一年涨三成
  近一年来楼市的升温直接反映在了房价上。中指院百城房价报告显示,去年7月份10685元/平方米的百城平均房价,一年后涨到了12009元/平方米,涨幅约12.39%。
  记者梳理发现,期间深圳房价上涨最多,高达41%;惠州、东莞等5个城市涨幅超30%;合肥、中山等7个城市上涨超20%。而在去年同期,除深圳一城涨价超20%,其余涨幅较高的城市也仅仅是处于1%-9%之间。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轮房价上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