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价暴跌原因“八连跌”的背后有何原因

&&&&&&&&&国内油价八连跌
国内油价八连跌
编辑:何娟 时间:14.11.21 来源:专汽之都 标签:  
&&&&& 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的一纸通知让国内成品史再创新纪录&&八连跌&,而今年国内的涨跌比也再次被刷新,4涨12跌。
&&&&& 不过,分析认为,由于目前国际利空因素仍较强,出现&九连跌&的概率也比较大。
&&&&& ● &再下调 私家车月省二十多元
&&&&& 国家发改委昨日下午发布通知称,自11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将再次下调,汽油下调幅度为每吨190元,柴油为每吨180元,折合93号汽油下调0.15元/升,0号柴油下调0.15元/升。
&&&& 卓创资讯相关人士对中新网能源频道表示:&对于运输行业而言,以载重50吨的货车,每月平均跑10000公里左右,百公里油耗38L为例。此次下调以后,在下一个计价周期的时间里,将减少285元左右的油耗成本。对于私家车而言,以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L汽油的私家车为例,此轮93号汽油每升下跌0.15元,相应的下个计价周期的油耗成本将减少12元左右。&
&&&&&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格共经历了22个调价窗口,其中,12次下调、4次上调和6次搁浅。另外,自6月23日24时国内油价上调之后,成品油市场接连出现八次下调,为成品油调价史上首次&八连跌&。
&&&&&& 据相关人士介绍,按照八次累计下跌1.24元/升的幅度测算,相比6月23日24时调价后的油耗成本,目前货车每月的油耗成本要减少4712 元左右。若93号汽油按1.02元/升的累计跌幅计算,目前私家车一个月的油耗成本,要较6月23日24时调价后的油耗成本减少185.6元左右。
&&&&&&&不过,相关人士表示,这仅是理论上油耗成本的减少,实际上由于物流企业与石油公司的结算价是一月一结,油耗成本的减少幅度是有限的。而私家车由于并不存月结的情况,因此油价下跌,对私家车主而言,是绝对的利好。
● &机构称&九连跌&或可期
&&&&& 按照现行成品油价&十个工作日一调& 原则,国内油价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11月28日24时开启。
&&&&& 因现货相对于期货有一定的滞后期,预计新一轮计价周期开启,原油变化率或将出现大幅下滑。不过,相关人士也表示本月27日欧佩克会议召开,如果市场对其减产预期偏多,则欧美原油期货将出现回涨,届时原油变化率或在负值范围内止跌回涨。
&&&&&& 分析师表示,总体来看,下一计价周期内多空拉锯激烈,在全球石油供过于求及投行下调石格预期的情况下,原油涨势动力不足,因此下一轮国内成品油市场出现&九连跌&将是大概率事件。
&&&&&&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认为,接下来月底的欧佩克会议是关注焦点,但能否限产依旧存疑。另外,冬季取暖需求是提振原油价格的潜在利好,但其效果还尚需时日才能体现。因此短期内原油利空因素仍难扭转,她预计下一轮成品油下调或不做调整的概率较大!
欢迎转载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网址:油价“八连跌”_新浪新闻
  楚天金报讯 93号汽油每升再降0.15元
  私家车(油耗10升/百公里):如每月行驶2000公里,与7月21日相比,费用减少240元
  金报讯(记者李晓璐 通讯员沈佳)国家发改委今晨零时再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汽油190元/吨,柴油180元/吨。此次下调落实后国内成品油价的连跌次数再次刷新,迎来了“八连跌”。今年以来,成品油已经历了6次搁浅16次调价,其中4涨12跌,此次八连跌后汽油价格累计下滑1515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下滑1455元/吨。
  具体到我省,汽、柴油吨价分别降低190元和180元。调整后成品油价分别为:90号汽油,6.2元/升(较上期下降0.15元);93号汽油6.6元/升(较上期下降0.15元);97号汽油7.1元/升(较上期 下降0.15元);0号柴油(Ⅲ)6.25元/升(较上期下降0.15元);-10号柴油(Ⅲ)6.60元/升(较上期下降0.2元);5号柴油(Ⅲ)6.1元/升(较上期下降0.15元);0号柴油(Ⅳ)6.55元/升(较上期下降0.15元);-10号柴油(Ⅳ)6.95元/升(较上期下降0.15元);5号柴油(Ⅳ)6.45元/升(较上期下降0.15元)。
  经过“八连跌”,湖北90号汽油已累计下跌 1.15元/升,93号汽油累计下调1.2元/升;0号柴油累计下调1.25元/升。成品油价格下滑,对于以油品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而言减少了油耗成本。以百公里耗油10升的私家车为例,如果每月行驶2000公里,与6月底的油耗相比,使用的93号汽油“八连跌”后,私家车车主的油耗成本可减少240元。
  据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谢萌萌分析,由于新的定价机制缩短了调价周期,加强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敏感度以及联动性,所以“八连跌”主要是近期国际油价持续深跌造成的。自6月底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下跌了28%左右,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下跌了27%左右,均是四年以来最低的收盘水平,且原油仍在持续下挫。原油市场供应充足是导致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也不排除政治性的主导带来的影响。谢萌萌介绍,虽然原油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库存过剩的局面将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需求乏力仍将持续,因此短期内仍承载下行压力。反射到国内成品油市场短期将仍然保持低位,若无明显利好提振,不排除“九连跌”的可能。
  (原标题:油价“八连跌”)
我一点也不质疑大妈的良好用心,绝对是奔着“爱国爱家保卫青少年”的崇高目标去的,我也不怀疑现在某些地方举行的性文化节陷入“有性无文化”的尴尬境地,但我没法因大妈用意崇高而盲目地支持站不住脚的论点及论据。
来自河北秦皇岛的副处级干部马超群,同样以1.2个亿的贪腐数据惊掉世人眼镜。而更奇葩的是,他也没多少权力,只是一个管自来水的!用收60块钱自来水的时间,自己家里的钱就能堆到1.2亿,做他这样的官员,还真是一本万利呢。
“985”和“211”首先是一种身份和血统。前些年,“985”和“211”的高校名额就已经不再扩招,这基本等于这些大学在我国已经确定了“贵族血统”+“世袭罔替”的待遇。只有废除之,我国数千所高校才有可能实现更大意义上的公平发展。
一个天天在电视上播放皇子为争帝位死掐、妃子争宠互害、学者谈起三国中的阴谋津津乐道的国度,重建信任的难度可以逆料。国内油价八连跌 发改委怎么看? _ 东方财富网()
国内油价八连跌 发改委怎么看?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根据“十个工作日一调整原则”, 国内将于11月14日24时再次迎来新一轮调价窗口。对此,多家分析机构透露,本次油价下调格局已基本无悬念,国内油价将迎来调价史上首次“八连跌”。预计汽柴油每升的价格下调0.11元左右。就北京地区而言,受益于油价七连降,92号汽油每升的价格由7月份的7.98元降至目前的6.92元,下调幅度达到1.06元/升。  不过,中宇资讯分析师高承莎分析指出,考虑目前国内油价的“跌跌不休”,可能触发相关机制,使得国家发改委将综合考虑炼厂炼油成本等问题而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来缩窄油价下调的幅度。  油价下跌利在哪儿?  众所周知,油价下跌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分析人士指出,首先,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的油耗成本明显下降;其次,在油价处于历史低位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国家战略性囤油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截至11月1日,今年来国内市场共经历了21次价格调整,其中11次下调、4次上调和6次搁浅。自7月22日起,成品油价格已经被连续7次下调,国内汽油零售限价累计跌幅达到1325元/吨,柴油零售限价累计跌幅达到1275元/吨。业内人士预计,最新一次的跌幅为140元/吨,油价将降至4年新低。汽油每升价格从接近“8元地带”一下子跌进了“6元地带”,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为利好消息。  成品油价格下滑,对于以原油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而言,势必会降低油耗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称,以每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L汽油的私家车为例,如果汽油每升下跌0.22元,相应的下个计价周期的油耗成本将减少17.6元左右。若93号汽油按1.05元/升的累计跌幅计算,目前私家车一个月的油耗成本,要较6月23日调价后的油耗成本减少168元左右。此外,油价下调对于出租车的运营成本也将有适度减少。  “油价的下跌使得终端用户用油成本明显减少。综合成品油‘七连跌’累计幅度测算可得,总计利好企业减少8.20%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5.33%的物流成本。货运重型卡车月度油耗成本累计下降4337元。”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表示。  “在当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原油价格持续下行,是导致国内成品油形成连跌局面的核心原因。而成品油的持续低迷,使得加油站零售及消费者成为了最大的受益群体。”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说道。  此外,油价下跌将给中国消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的情况下,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业内人士指出,低油价使航空、旅游、商业等行业都深受其益,从而减少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地刺激了消费,进而降低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油价连续几个月的下跌势头,为加快完成中国战略原油储备目标提供了大好时机。“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每下降10美元,中国就将节省200亿美元进口成本,为经济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而言目前显然利大于弊。”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今年1月份,中石油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战略原油储备能力为1.4亿桶。而根据此前发改委公布的规划,在2020年前,我国三期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将全部完成,累计储备能力需提升至8500万吨,即约6亿桶。  2003年,中国开始筹备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建设,预计2020年形成相当于90天原油净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中海油资深研究员表示,今年来,我国原油进口量明显增加,但市场需求以及原油加工量与前几个月相比则并未明显变化。因此预测,大量进口原油应该进入了战略储备项目。  据伦敦咨询公司EnergyAspects估计,中国今年来为战略石油储备购买了8700万桶原油,如果要注满当前所有储备设施,中国可能还会再购买2000万桶原油,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来自中长线角度的战略储备需求。  此外,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到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的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在11月12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鉴于中国对于原油依赖度的不断增加,“逢低吸纳”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油价下跌除有利于完成国家的战略储油计划外,也刺激大量中国油企大举“囤油”。  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分析师表示:“目前原油期货处于contango市场,由于即期价格过低,使得远期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购买原油现货即使算上仓储成本,也比购买期货要划算,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国内很多大型油企开始购买大型油轮,因为陆地仓储可能已经饱和。”  彭博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80艘大型工业运输油轮驶入亚洲国家的港口,平均每艘船载油量达200万桶。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同时,超大型油轮驶入中国港口的数量则达到了过去9个月中的峰值。海关总署的数据也显示,比起过去两年的平均63艘油船数量,这次的80艘创造了2011年以来的数据纪录。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在商业合作中话语权有所增加,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的谈判与合作,在逐步降低对中东国家油源过度依赖的同时,加快推进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缅等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开辟多元化的石油进口通道。  油价下跌弊在哪儿?  对于国际油价的“跌跌不休”,有分析认为本质原因在于供给过剩。  据财经综合报道,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报告显示,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已经升至198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油价迅速大跌,纽约期油主力合约场内交易中收低在每桶74.21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主力原油合约周四跌2.97美元,收于每桶74.21美元,跌幅是3.9%。这是主力合约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位。  作为全球基准的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2月合约周四跌2.46美元,收于每桶77.92美元,跌幅是3.1%。这是主力合约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位。布伦特原油12月合约已经在周四的交易日结束后到期,新的2015年1月合约周四场内交易中跌3.63美元,收于每桶77.49美元,跌幅是4.5%。  能源信息署曾发布报告指出,美国的10月原油产量是每天890万桶,也是1986年3月以来的最高月度产量读数。预测显示,产量会在12月的时候超过每天900万桶。报告预测,到2015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将是197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目前的产量排列世界第三—第一名是俄罗斯的每天1010万桶,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是每天970万桶。  不得不提及的是,由于压裂开采和水平钻探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在过去几年大幅提升。新技术使得过去难以利用的,位于页岩地质带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被开采。  那么,持续下跌的国际油价对中国会有那些不利影响呢?  据了解,尽管近期油价的大幅下跌短期内对于中国利大于弊,而潜在的风险却不容忽视,中国同样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油价下跌将会使国内石油企业压力倍增。近期,中石油与陆续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受累于原油价格的下跌,两大油企在炼油业务上三季度盈利出现明显收窄,进一步拖累了其业绩表现。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中石化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02%,中石油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2%。中海油虽未公布利润数据,但其三季度油气收入也下跌了4.6%。  “原油大跌对中国是把双刃剑。”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表示,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目前对外石油依存度超过57%,欧美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单边走低,虽然降低了进口成本,也为中国原油储备提供了契机,但是成品油价的持续下行,造成国内炼油企业经营出现亏损局面,作为国内的源头,炼油企业的利润缩减,在一定时期将造成行业改革的“阵痛”。  与此同时,“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炼厂的炼油利润和油价呈正相关。” 安迅思息旺能源资深研究员张叶青表示,虽然原油价格下跌会使炼厂成本降低,但是整体对企业弊大于利。原因在于,原油从装船到交付炼厂,一般需要的时间在1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而从炼厂加工完成送往加油站还需要时间,这就和汽、柴油调价周期产生了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使得炼厂更容易在油价上涨的时候转嫁成本,而当油价下跌的时候,炼厂前期的原油采购成本将无法在当前的成品油价格中得以体现。  以中石化华南炼厂为例,其在6月中旬加工阿曼原油利润为266元/吨,但截至10月22日,这一利润为81元/吨,下滑幅度近70%。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两桶油”这样的大型石油企业,在中国存在的众多地方炼油企业,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卓创资讯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山东地炼企业加工胜利油田的原油,还能维持每吨50~180元的利润。但是在4月份以后,原油加工利润就不断亏损,9月中旬的平均利润创下了每吨亏损150元的新低。受利润下滑影响,地炼企业开工率在三季度的开工率一度跌破30%。  “6月份以来我们的企业营收只有此前的30%~40%左右。”山东潍坊一家石油化工企业负责人透露,原油价格下跌直接体现到下游的化工产品上,比如芳烃、甲苯这些产品最近不断下跌,几乎是“每天一个价”。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认为,我国油品及化工市场的多数产品存在供大于求的特征,近年来买方市场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此种环境下需求端的表现最为重要。因为油价长时间下跌,虽然化工企业的成本会出现下降,但需求同时也会下降。  李彦表示,在油价持续下滑的阶段,通常国内外经济环境都较为疲软,加之原油大跌带来的看空情绪和“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均使得需求端受到利空冲击,进而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降低,继而导致生产企业的产品价格提振困难。  不过,中宇资讯分析师高承莎指出,考虑目前国内油价的“跌跌不休”,可能触发相关机制,使得国家发改委将综合考虑炼厂炼油成本等问题而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来缩窄油价下调的幅度。  根据去年3月份施行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上涨等特殊情形需要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时,由国家发改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  另据了解,近期油价大跌也引发部分业内人士对于中国通缩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同比上涨1.6%,同比涨幅与9月份一样,继续徘徊在近5年来的低位,而则连续32个月下降。“油价下跌使得原材料成本下降,此外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下跌,因此会传导到产成品的下跌,对企业库存造成压力,广义上讲会带来通缩的压力。”莫尼塔投资分析师表示。
(责任编辑:DF100)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解读油价“八连跌”
受国际油价持续大跌影响,发改委昨日再次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自今年7月22日起,国内油价实现罕见的“八连跌”。
新华炫闻是新华网为用户量身打造的免费新闻资讯类软件,为用户传播最及时、权威的新闻资讯。国内油价罕见“七连跌” 分析称“八连跌”可能性不大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新华网北京 10月31日电(郝多 李由)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自当日24时(10月31日24时)汽油零售限价将下调245元/吨,折合90#汽油0.18元/升;0#柴油零售限价下调235元/吨,折合0.20元/升。本次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落定后,除海南及西藏,国内其余省市93#汽油零售升价格将全面进入&六元&时代。
   成品油批发市场低迷
   本轮成品油调价为连续第七次下调,也是非常罕见的&七连跌&,此次调价使得本已不景气的成品油市场,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隆众石化分析数据显示,&六连跌&后零售价格累计跌幅已达千元,而批发价格下调仅为零售价格的一半左右,民营加油站零售利润大幅缩水。
   机构分析称,十月以来,市场虽受刚需支撑,汽柴油销售尚可,但受外盘走低打压,成品油零售价下调幅度较大,主营汽柴油批零价差整体仍呈阶梯状萎缩态势。
   金银岛分析师于金波告诉记者,本轮调价兑现之后,汽柴油仍将普遍下跌,但远难及零售价下调幅度之多,新一轮计价周期初期,汽柴油批零价差将有明显缩窄,后期若原油持续横盘震荡或反弹,汽柴油零售利润空间不排除继续缩减可能。
   私家车主及物流业的&福利&
   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整体跌回&六元时代&,为私家车主及物流业带来&福利&。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分析称,综合成品油七连跌累积幅度测算可得,汽、柴油下调幅度分别达到元/吨,以目前价位水平看,总计利好企业减少8.20%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5.33%的运输成本。货运重卡月度油耗成本累记下降约4000元,而私家车月度出行总油耗降低约160元左右。
   &柴价下跌对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和大型工程、工矿企业更是大的福利,以单辆物流运输车辆每十天出行4000公里来算,运行成本可减少400元/吨。另外,部分民营加油站为增加销量,多积极优惠促销,油价下跌带给终端消费者的实惠越来越明显。&金银岛分析师王延婷说。
   下一轮调价预期或逆转 &八连跌&可能不大
   原油的大步下行导致国内成品油下跌预期不断,至本轮成品油下调落实后,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经历4涨11跌6落空共21轮计价周期,而从新定价机制实行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已经历11涨17跌12落空共40轮计价周期。仅看七连跌情况,90#汽油共下调1325元/吨或0.97元/升,0#柴油下调1275元/吨或1.09元/升。
   在全球经济及能源需求不佳的大背景下,中宇资讯以目前原油现货价格来估算,下一轮计价周期,成品油价格&八连跌&或难再出现,将转为搁浅或小幅上行趋势。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杨丽杰也表示,按照目前油价走势,国内汽柴油&八连跌&前景并不明朗。
   延伸阅读:
   2014年成品油价历次调整情况:
   10月17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300元/吨、290元/吨
   9月29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00元/吨、95元/吨
   9月16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40、135元/吨
   9月1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05、100元/吨
   8月18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90、185元/吨
   7月21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245、235元/吨
   6月23日24时
   上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65、160元/吨
   5月23日24时
   上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70元/吨
   5月9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50元/吨
   4月24日24时
   上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55、145元/吨
   3月26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35、130元/吨
   2月26日24时
   上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205、200元/吨
   1月24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30、125元/吨
   1月10日24时
   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125、120元/吨
编辑:孙洁
责任编辑:张兰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油价下跌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