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信托产品低风险信托基金产品大吗

我个人想说,打破刚性兑付,对信托行业影响甚微!大家别被误导_信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941贴子:
我个人想说,打破刚性兑付,对信托行业影响甚微!大家别被误导收藏
纯手打,非转载,觉得说的有理的,顶一个,觉得有异议的,欢迎指出! 现在铺天盖地的都是什么刚兑是目前信托公司必须要存在的因素,什么哪家不刚兑,大家就不买他们的产品,看他们怎么做,都会觉得好像没了刚兑,信托公司就做不下去了一样,其实我个人想说,大家都想错了,就算没有刚兑,信托行业影响并不大。 首先,整个信托行业,集合类信托占比仅23%-25%,10万亿的规模,占不到2.5万亿,而大家所说的支持刚性兑付的产品仅有贷款类信托,贷款类信托的占比不足30%,算一下,那就是7000亿附近,这7000亿里面,还有部分项目也有银行资金参与,还有浮动收益类和普通级,次级,中间级,劣后级受益者等,这些都是没有刚兑的,所以算起来,真正需要刚兑的部分,估计只有4000亿附近,平摊在每个信托公司身上,平均一百亿都不到,而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某几个信托公司身上,至于是哪几个信托公司就不用说了,市面上产品最多的那些。很多信托公司单一信托都是占绝对比例的,像建信信托、交银信托、兴业信托等,单一占比都在90%以上,大部分都能处在80%附近的比例,不过像六月末银行资金紧张的时候单一比例也有所下降,所以其实风险大多都集中在那几个信托公司的身上,因为这些信托公司渠道能力较弱,所以集合比例会很高。 而且像以上所说的4000亿,出事的产品的概率能有多少?估计也不高,夸张点算10%,那就是400亿,摊在几家公司头上,问题也不是很大,就算没有刚兑,绝大多数的客户还是能收回本息的,而假如没有违规操作,就凭各种抵押担保等,都是能拿回本息的,所以刚兑的存在并不是说没有了它,对信托公司的影响能有多大,而是因为出事情无法兑付的项目都是信托公司本身有违规操作,心里有鬼,怕客户闹,银监会查,会被迫关门。 综上所述,其实刚兑并不是必要因素,没有了它,信托行业也不会怎么样,所以买信托的客户一定撇开这一点去看问题,真正地要从信托公司的实力,信托项目本身去考虑问题,刚兑纯属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就天天被销售挂在嘴边的东西。假如真的有一些产品,信托公司并无违规操作,而是融资方无法还钱,抵押物又无法处置,会不会还有刚兑,真不好说,或者再严重一点遇上该信托公司违规操作过多,资金链断了,倒闭了,你也没办法。但是这些估计都是要有大规模金融危机或者信托公司内部出现大问题的时候的事情了。
优质信托,100万起购,额度有限,立即预约购买更享手续费全额返还.
写的不错,顶一个
不错不错,顶一个先。以后给客户推荐产品也好说了。哈啊哈
这么好的帖子,没人顶?版主加精啊!
楼主买一个信托然后没有刚兑,并且笑呵呵的接受也不闹事,我立马登门请吧主加精
说的挺有道理的,但是要破除客户根深蒂固的思想还很难。。顶一个
这么说来,那些执行了钢兑的公司真是够傻的,拿自己的钱赔客户,lz去开导开导他们呗
说的没错,没有了刚兑,信托行业也不会怎么样。但是这是对行业而言,对于一个中小投资者来说,他投资的不是单一,大多数也不会在现在这个行情下投阳光私募,人家投的就是贷款类集合资金信托,冲的就是刚性兑付。没了刚性兑付,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仍然有很多信托项目可以考虑,因为还是有不少信托项目自身素质就很优秀,确实很好地处理了风险。但是对于没有那么高水平的投资者来说,因为他自身并不具备辨别项目优劣的能力,只是因为信托存在刚性对付政策才考虑购买信托,原本有刚性兑付保障信托投资的一片坦途就变成了隐含风险的雷区。本身信托客户就是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偏好稳健投资,再加上近期银行理财收益已经增长了不少,如果没有刚性兑付,这部分客户全部都会倒向银行理财。
貌似有点道理昂
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如果没有了刚性兑付,还有什么可以约束信托公司的道德风险?如果真的放弃了刚性兑付,信托的信任将荡然无存。
好买财富深度调研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解析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投资策略,好买财富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详询:400-840-1788
刚性兑付也是一种能力。
不管咋说,我们就是买刚对公司的项目,出问题不刚对的公司的项目我们看也不看,楼主:是你买还是我们买?
严重不同意楼主的观点
不知道您是发高烧,还是吃错药了?还是五毛?让您全家(包括您爸妈、您所有的亲戚)如果买了信托,不刚兑的话,您还在这浪费大家的时间吗?不过看您的发言,您就是一在吧里胡言乱语的一个没有头脑的动物吧!切!居然有您这种人渣!
能坚持刚兑的信托公司也证明了自身的实力不是吗?
部分观点我很难认同的,不过看在你独立发表看法的份上,给加精了。
对于楼主的观点,我只想说我去年买了个登山包!
可是信托正是刚性兑付才出名的,从各种理财产品中脱颖而出。依靠集合信托才有今天信托的名气和热度,才有蔡锷生说的“0”风险,才有很多银行等机构投单一信托(这个是品牌效应,信托就是这个品牌)。很多客户就是为了最后刚性兑付才相信信托的。你考虑过为啥短短时间信托就能脱颖而出吗?和刚性兑付没很大关系?那为啥银行存款那么吃香?安全,有银行呢。为啥货币基金吃香?安全,有银行呢。为啥国债吃香?安全,有国家呢。为啥信托吃香?有信托公司呢。保险,基金,股票。。。。。。存在这么多年了,被这么相对来说年轻的信托超越,偶然?
过多关注政策方面的问题就失去了本来信托的意义。好好看项目,好好看风控才有意思。
我觉得刚兑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信托公司对于项目风险控制的信心。如果个别信托公司明确说不会刚兑而且没有其他保障措施,我觉得该公司的产品销售会有很大问题。
理论上说得过去但
客户“心理”,会有想法的。。。。。。。
你真的是新华信托的人吗?如果是,那么我真的表示后悔买了新华的产品了。
集合资金信托是受银监会严格监察的投融范畴,你这个集合类均摊(每家信托公司100多亿)的算法太过模糊,其中以证券市场为标的投向二级市场做浮动收益的信托凤毛麟角;利用结构化设计来分割刚兑范围更是有点异想天开了,普通集合类信托,认购次级或劣后的均是以标的债权、应收账款等虚拟资本为主,这是在信托规模上加的一道设计而已,其实融资方需求的资金也就是剔除了虚拟资本认购范围以外的实际资金,更有信托通道类的假集合信托,此在银监会报备中无需标注,难以界定。宏观层面:首先刚性兑付不单是为了保障那些无风险识别能力的自然投资人,它更多的效用是假以市场资本融通一个信心确立点,可以把它看做整个信托行业的增信措施,因为中国的储蓄心态对于风险太过敏感,自然投资人是绝对风险厌恶型,但又追求高收益的贪婪心态,在缺乏独立的金融市场信任机制条件下,刚兑绝对是计划型+政策性经济的产物......这不是国家要还富于民,而是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提供经济增长,这也显然只是一个金融大支流而已,还是归总于一个字:要稳 ; 切莫说自然人投资看中刚性兑付原则,做为机构投资领域标属为另类投资的信托,没了刚兑也势必要有替代信用。中观层面:刚性兑付也非万能金丹,毕竟市场有效调节还是得依靠市场本身,既然中国金融要搞全面化市场改革,那信托机制势必不会一直坐享政策红利,这也正探出一些较为粗放的信托公司的业务机制和盈利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主动管理类资金池,做类银行业务。当然,信托机构资金池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如若没有强大的资金续航能力及自我养成的投资能力,我想刚性兑付的神化早已满目疮痍了,否则随便一个中等规模的信托计划足以让一家一般规模的信托机构资金链断裂。就以中融为例,其报表数据虽然很漂亮,但实际其所投项目有一定比例是资金池接盘-延迟、再融资或资产处置给四大资管,所谓刚兑实际上只是有资金填补而已......微观层面:自然投资人缺乏风险识别能力,自然要考量一种投资途径的保障系数,信托投资中的刚性兑付原则是历来金融投资领域所未曾出现过的政策性强行干预,我想其形式和效用势必会一直削减或变化,直至完全由市场机制自然调节,所以做为投资套利的一种工具,自然人还是不要太抱有侥幸心理,没有谁会有义务和责任去保障你的一个投资行为100%安全,再伴随着10%以上的固定收益,竭泽而渔终有尽时,但好的企业、经济模式定会长盈,这是要从自己的投资经验中不断摸索,加之科学理性的分析才能得来的。如果我们只是做投机性套利,那就认准是否有接盘的可能,不要做最后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才是刚兑原则。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银行信托产品风险大吗?信托产品有哪些风险?
银行信托产品风险大吗?信托产品有哪些风险?
时间: 来源:【字体:&&&】
阅读提示:信托产品有哪些风险?信托产品风险大吗?信托产品优点就是:低风险高收益。信托产品都是经过了严密的防风险措施的,所以说,信托产品时值得相信的。
其它热门文章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高收益信托产品排行(4.7)
  今日高收益信托产品排行
  以下理财产品均为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保本与否,还需财迷们仔细看该产品的说明书。
  【信托产品】
  1、四川信托:收益8.50%,起售100万,锦兴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4个月)。
  2、国民信托:收益8.00%,起售100万,百色广宇应收债权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4个月)。
  3、中航信托:收益8.00%,起售100万,天信9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2个月)。
  4、四川信托:收益7.80%,起售100万,川信&新津城投应收账款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4个月)。
  5、中信信托:收益6.00%,起售100万,中信&基业33号重庆潼南区金潼工投应收账款流动化信托项目计划(36个月)。(来源:优顾理财)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托产品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