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系是什么关系

哈英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定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责任编辑:杨海洋)
精彩图片推荐
&&& &| &| &| &| &| &|
&& &|&&|&&|&&|&&|&&|&&
&& &| &| &| &| &| &|& &|&
商务进行时细说中国对外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为最高层级|伙伴关系|中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细说中国对外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为最高层级
  陈晓晨
  “战略协作”在中国对外的伙伴关系中独一无二。战略协作指的是不仅两国之间有普通合作,还涉及军事等核心领域的合作,而且还在国际事务上协调立场,共进退。这是中国对外所有伙伴关系中的最高层级
  17日和20日,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相继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在外交领域也颇为积极主动,与不少国家的外交关系升级,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各种“伙伴关系”。那么,究竟何为伙伴关系?中国在世界上有多少“伙伴”?这些关系间又有什么不同?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了外交部文件,逐一核查中国与这些伙伴关系国的联合声明、宣言或领导人正式谈话等资料,确定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伙伴关系的最新定位和关系确立的时间。
  记者发现,伙伴不同于同盟。同盟的合作成员间一般签署具有国际法意义条约,要承担约束力强的责任,并针对某些目标而合作。而“伙伴关系”一般不签署任何条约,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中国与他国的伙伴关系一般以双方元首联合声明为标志确立。
  当然,名称不同表明合作领域和关注点不同。简单地说,“全面”或“全方位”指的是合作领域多、范围广;“战略”指的是在双边或多边国际事务中,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交集,关系重要,领域高端;“合作”指的是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其中不加战略修饰语的合作多指经济合作;“友好”指的是政治关系良好。这些词汇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侧重点,形容强调点不同的伙伴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伙伴关系的名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但也存在名实不符的情况。一些国家,例如某东南亚国家,顶着“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名号,两国关系最近却陷入低谷。而另一些国家,例如某中东国家,因为是美国盟国,因而与中国没有伙伴关系的名称,但是两国的合作关系却非常良好。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2011)
  “战略协作”在中国对外的伙伴关系中独一无二。战略协作指的是不仅两国之间有普通合作,还涉及军事等核心领域的合作,而且还在国际事务上协调立场,共进退。这是中国对外所有伙伴关系中的最高层级。
  1996年,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中国和外国建立的第一个伙伴关系。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当时俄方非常想和中国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中方也认为,单纯的“睦邻友好关系”已经不能涵盖中俄关系的深度了。因此,两国一致决定提升两国关系的定位,在深度上,“战略协作”比“睦邻友好”更深,而“伙伴关系”指的是并非盟友但比普通关系更友好的关系。
  2011年,中俄两国一致同意在伙伴关系限定词前加冠“全面”二字,以示合作领域多样。
  更加紧密的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巴基斯坦(2005)――“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巴基斯坦的伙伴关系被称为“全天候”,指的是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无论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如何变化,中巴之间的友谊不变。巴基斯坦被一些中国人称为“巴铁”,而中巴关系被一些巴基斯坦人称为“流着奶与蜜的友谊”。因此,冠以“更加紧密的”修饰词,宣示两国关系非同一般。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越南(2008)、老挝(2009)、柬埔寨(2010)、缅甸(2011)、泰国(2012)
  这些都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东南亚国家,且都是中南半岛国家。这并非巧合。这些国家有4个是中国的邻国,泰国也是中国的近邻,因此在安全领域、外交领域有很深的交集。同时,这些国家也都和中国展开了很深的经贸合作。因此,中国和这些中南半岛国家既在政治、外交等高端领域,又在经济等非核心领域进行全面合作,故称“全面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印度(2005)、韩国(2008)、土耳其(2010)、阿富汗(2012)、斯里兰卡(2013)
  这些国家都属于中国的“大周边”国家。其中,印度、韩国和阿富汗是中国的邻国,土耳其、斯里兰卡都在中国“大周边”辐射范围内,现在也都纳入了“一带一路”范畴。
  与上一级相比,本级少了“全面”二字,主要是指战略合作的领域不那么广。比如,阿富汗虽然与中国接壤,但自身仍然在战乱泥潭中难以自拔,安全形势堪忧,两国的伙伴关系主要是安全、战略领域的合作,经贸投资合作显得少了些。而有些国家,如印度,与中国还存在边境问题,因而战略合作的领域难以“全面”。而斯里兰卡虽然与中国关系友好,但是自身国力不强,难以与中国展开全面的战略合作。这些都使得冠名前没有“全面”二字。但总体来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是相当高的定位。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德国(2014)
  “全方位”是形容伙伴关系的一个新名词,从今年才开始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对外文件里。这指的是比“全面”还要全面的关系与合作领域。中国驻德国公使李晓驷告诉本报记者,“全方位”指的是多维的、立体的,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中德之间还有外交、人民交流等领域的伙伴关系。例如,从去年4月到现在,两国之间有四次高层互访,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的了解很多。
  与上面4个级别相比,本级少了“合作”二字,说明两国关系虽然是全方位的,但并非在所有领域全都是合作的。事实上,两国关系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例如,李晓驷告诉本报记者,以他在德国的生活经历为例,他明显感知,德国的公众舆论对华认知是偏负面的,中德两国也仍然存在各种分歧。但是,无论分歧如何,两国对对方都非常重视。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欧盟(2003)
  英国(2004)、法国(2004)、意大利(2004)、西班牙(2005)、葡萄牙(2005)、哈萨克斯坦(2005)、希腊(2006)、丹麦(2008)、南非(2010)、巴西(2012)、秘鲁(2013)、墨西哥(2013)、马来西亚(2013)、印度尼西亚(2013)、白俄罗斯(2013)、阿尔及利亚(2014)、阿根廷(2014)、委内瑞拉(2014)、澳大利亚(2014)、新西兰(2014)
  没有冠以“合作”二字,暗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并非没有问题。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与中国都在战略问题、政治和外交问题上存在差异。不过,这并不妨碍这些国家具有重要且全面的战略价值。
  在这些国家里,除了上述西方国家外,南非和巴西是两个金砖国家;马来西亚、印尼、哈萨克斯坦是周边国家;白俄罗斯是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和委内瑞拉是重要的资源国,是中国在拉美石油和矿产的主要贸易国和投资目的地国。而且,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交集并非仅在上述领域,是为“全面战略伙伴”。
  战略伙伴关系:
  东盟(2003)、非盟(2004)
  加拿大(2005)、尼日利亚(2006)、塞尔维亚(2009)、安哥拉(2010)、波兰(2011)、爱尔兰(2012)、阿联酋(2012)、智利(2012)、乌兹别克斯坦(2012)、吉尔吉斯斯坦(2013)、塔吉克斯坦(2013)、土库曼斯坦(2013)、乌克兰(2013)、蒙古(2014)、卡塔尔(2014)
  注:中国和爱尔兰称“互惠战略伙伴关系”,强调互惠。
  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有重点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亚四国有3个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均为油气资源国或中国―中亚管道的过境国;尼日利亚、安哥拉、阿联酋、卡塔尔和加拿大均为油气生产大国;智利是矿产资源大国;新晋的蒙古则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对中国的周边稳定具有重要性。
  更加紧密的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孟加拉国(2010)
  前面7个级别都冠以“战略”;后面8个级别都没有“战略”二字,暗示这些国家对中国来说并非政治、安全或特殊战略资源的关键国家。但是,这只是意味着伙伴关系的侧重点从政治移到了经济领域。
  其中,孟加拉国被冠以“更加紧密的”修饰语。与巴基斯坦类似,都指的是中国与该国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加紧密。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孟加拉国的重要通道。
  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比利时(2014)
  与德国类似,“全方位”指的是中比之间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多维度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其中特别是考虑到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的特殊地位,因而与中国在外交上有更多交集。
  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罗马尼亚(2004)、保加利亚(2014)
  这两个东欧国家虽然战略性不那么明显,但是与中国的合作是全面的,国家关系是友好的。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埃塞俄比亚(2003)、克罗地亚(2005)、尼泊尔(2009)、坦桑尼亚(2013)、刚果(布)(2013)、荷兰(2014)、东帝汶(2014)
  注:中国和坦桑尼亚为“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强调多领域的经济合作。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习近平访问非洲时与坦桑尼亚、刚果(布)建立了这一级别的伙伴关系。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匈牙利(2004)、马尔代夫(2014)、塞内加尔(2014)
  虽然友好合作,但并不全面。这三个国家都是小国,合作领域确实有限,但关系是友好的。
  合作伙伴关系:
  斐济(2006)、阿尔巴尼亚(2009)、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013)、安提瓜和巴布达(2013)
  注:中方称斐济为“太平洋岛国地区重要合作伙伴”,称阿尔巴尼亚为“传统合作伙伴”,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达为“加勒比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不加冠“友好”,并不说明关系不友好,更多指的是因为这些国家过于袖珍,以至于双方高层访问没那么频繁。以斐济为例,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问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国家元首访问斐济。
  然而,这些国家面积小,重要性不那么强,并不意味着中国对这些国家的不重视。事实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希望树立大国与小国合作伙伴关系的典范。
  友好伙伴关系:
  牙买加(2005)
  不加冠“合作”,是因为这个国家过于袖珍,且距离中国过于遥远,因此虽然两国关系友好,但并没有很多实质性的合作,例如双边贸易投资很少。是为“友好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
  中日韩三国(2008)
  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之时,且处在中日关系以来最好时期,相关各方推动东亚一体化的愿望较为强烈,因此达成了中日韩伙伴关系的声明。这种三方伙伴关系可被视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不是伙伴的关系: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2013)
  战略互惠关系:
  日本(2006)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关系大了!一图看懂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编辑:竹立志
关键词:习近平;巴基斯坦;中巴;出访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当前位置:专题&&
当前位置:
&&实现真正的双赢--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真正的双赢--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给合作双方带来好处,技术服务供应商因此而拥有了长期的客户,而用户不仅得到了更高可用性的设备,也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拥有了充足的设备维护保养费用。
描述每一个维修事项、招标投标、价格比较、签订委托合同并开始维修工作,这些都是流程设备维护保养任务外包时的传统模式。但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内则不是这样,此时,服务供应商与流程设备运营商共同制定维修和服务方案。这一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对合作双方都有利。技术服务供应商的客户得到了具有更高可用性的设备,并保证拥有了充足的流程设备维护保养费用,以便更好地计划保养预算,并集中更多精力经营自己的核心业务。对于技术服务供应商而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自己核心业务的长期保障,并有着更好的计划性,因为大多数的技术服务合同的期限都是3~5年。
在过去几年中,公司技术服务部门在其化学工业园的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好处,不仅在化学工业园内,还包括工业园外技术服务方面。在过去10年中,仅提供设备维护保养技术服务的战略合作伙伴合同就签订了8份。
如今,公司计划在其他工业园中引进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服务合同。Evonik公司技术服务部门从2010年10月起开始了新的、跨工业园的技术服务组织方式。“我们与客户的谈判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有信心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更高效率的生产。”负责技术服务供应的经理Wilhelm 博士说道。
在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各个工业园中,都有双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在评估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和要求,以便确定所要完成的维护保养任务。在此评估的基础上,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制定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标,并写进长期的维护保养服务合同中。“我们通过提供跨行业的、内容丰富的技术服务帮助用户明显地提高了流程设备的可用性,降低了维护保养费用。”Otten博士总结道。
制定共同的目标
Evonik公司技术服务部门日在工业园开始的、为期4年的高吸水化妆品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合同就是战略合作伙伴最佳的实例。“在7个月的时间里,合作双方组织的团队对维护保养合作的基本情况和界限了解得非常清楚,并编制了共同认可的合作协议。”负责市 Krefeld工业园技术服务的Tilo 博士说道。战略合作伙伴的目的是优化设备维护保养费用,同时保证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设备的可用性。具体工作时,负责设备情况摸底的小组首先分析了影响制定设备维护预算的因素,以便降低维护保养费用。“通过综合性的维护保养措施,我们要把整个生产期间内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挖掘出维护保养预算中的潜力。”Hipp先生强调说道。密切的合作有可能使得在今后几年里把协议的服务内容进一步推广、扩大。“这里的基础,是采用了优化方法,准确地定义了技术服务的内容,透明的费用结构和明确规定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各个阶段中可检测的数据指标。我们也期待着在合作中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消费品生产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负责人Volker Becker先生说道。
消费品生产领域的经理Hans-Günther Srebny博士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一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高吸水树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我们能够通过合同规定的维护保养和双方清楚的共同目标进一步优化、降低维护保养方面的费用和资金。”
题图 Evonik公司Marl工业园的设备运营商已经从维护保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得到了实际利益
图1 Armin Reimann先生,高吸水树脂生产经理Ulrich Ender博士(左)和Essen市Krefeld工业园技术经理共同签署了为期4年的设备维护保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合同,合同的目标是:实现设备维护保养费用的可持续性优化
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Evonik公司技术服务领域是由Norbert Ripke博士负责的,他从事排污技术的服务和支持、以及德国11个大型化学工业园基础设施管理等工作。这一部门的目标是加强企业在不同生产基地之间的合作,扩大企业的经营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在这样的跨生产基地间的技术服务中,更好地发挥了协同效应,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也能够与用户一起开发出保障未来的技术服务方案。
这一新兴经营领域的工作过程,是在全面了解所需维护保养设备现状的基础上,对现有整个和潜在的维护保养进行评估,让技术服务企业准确地了解设备的生产过程和特殊的工作情况,与设备运营商制定共同的维护保养目标,使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实现可持续性的优化,提高生产设备的可用性。
版权声明:版权归弗戈工业在线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网友发言的权利,请您尊重他人,文明用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