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侧面指纹解锁手机留给别人的手机解锁有什么危害

手机指纹解锁没你想象中那么安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手机指纹解锁没你想象中那么安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苹果iPhone5s的Touch&ID让指纹识别成为一股旋风,横扫了整个手机市场,时至今日,主流产品几乎都配备了指纹识别功能,通过自己指纹解锁手机、加密资料甚至是支付费用已经成为常态。可能正是因为指纹的独一无二,在大多人的概念里,指纹加密要比密码更为安全,但事实真是如此嘛?如果你转变一下思路或许就会发现,指纹识别可能一点都不安全。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样,指纹的确具备独一性,因为每个人手指上特殊的中断、分叉或转折而形成的特征点各不相同,以这些独一无二的特征点所制成的指纹锁就代表了你自己。而装备在手机中的每一个指纹模组就是要将你的指纹信息加以记录、识别以及储存。不可否认,为了维护指纹识别的安全,智能手机厂商几乎已经挖空心思,当前每一部装配有指纹识别的手机都采用了SoC硬件级加密,其中的传输协议甚至都是专有,并且验证步骤也只在本地进行,多重验证机制确保了黑客们无法从芯片中盗取指纹信息。换言之,如果把指纹与手机的关系比喻为普通门锁,现如今手机厂商已经将锁芯打造成了铜墙铁壁。但若是“钥匙”被复制了呢?相信不少读者都在近期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个名叫Ashlynd&Howell的六岁小朋友趁着妈妈打盹的间隙,用妈妈的拇指解锁iPhone,偷偷打开亚马逊(同样通过了指纹验证)大肆消费了250美元。而这就是指纹的不安全所在。虽然指纹具备唯一性,与特定用户的身份一一对应,通过指纹信息手机可以验证解锁的是否就是特定用户,但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留下指纹比喝下一口水更容易,只要与物品相接处,皮肤分泌的油脂就会在环境中留下指纹。这意味别有居心的人能够轻松窃取你的指纹,并伪造出那把打开手机的“钥匙”。可别以为伪造指纹是什么技术活,实际上要伪造一份指纹的成本并不太高,一瓶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碳粉、胶带、明胶/硅胶,不到10块钱就能快速模拟出一层足够骗过大部分指纹识别器的指纹膜,而早在2013年的Syscan,黑客Marc&Rogers就曾经用这样的方法成功攻破了iPhone&5s,一年后又同样对待了iPhone6。为此,2016下半年开始,不少手机厂商都开始表明自己的指纹识别带有“活体检测”功能,声称可以以此杜绝假指纹,但这也并非绝对可靠。这是当前智能手机所采用的电容式指纹传感器的原理所决定的:“当用户将手指放在正面时,皮肤就组成了电容阵列的一个极板,电容阵列的背面是绝缘极板。由于不同区域指纹的脊和谷之间的距离也不相等,使每个单元的电容量随之而变,由此可获得指纹图像。”这意味着活体监测的体征仍旧是电信号,只不过杜绝了此前硅胶类材料,但在市面上仍旧存有可以充当“极板”的材料,它们依旧可以轻松骗过传感器。事实上指纹信息的泄露以及丢失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在1892年高尔顿建立《指纹学》时就已经确立指纹终生不变、可识别以及可分类三大特征,这意味着指纹不像密码那样,在泄漏后可以通过直接更换来补救,一旦指纹信息泄露就意味着与这根手指有关的所有加密信息全都处于不安全状态,其安全性将终生不可恢复。世界上本不存有绝对的安全,所谓的安全只是将可能面临风险的概率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因此相比传统密码加密,我认为指纹验证的优势并不在于“安全”,它更突出的特点无疑是“便捷”,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指纹的加入降低了用户守护安全的使用成本,它所带来的安全感,也已经处于“可接受范围”。但在安全感之外,我们仍旧需清楚,指纹识别的确“不安全”,当它成为解开财富的密钥时,会引来贪婪的野兽。&&&&指纹识别没那么安全!简单一个动作,您的手机就可能被人解锁了!-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指纹识别没那么安全!简单一个动作,您的手机就可能被人解锁了!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9:15:57
现在指纹密码变得越来越常见,把手指放上去轻轻一按即可完成识别解锁,快捷又高效。以手机为例,苹果手机早在iPhone5s上就推出了指纹识别,随后等应用也先后跟进。如今,掏出手机,手指碰一碰就可轻松解锁,再碰一碰就完成转账。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任性!)
那么,这样的指纹密码究竟安不安全呢?此前网络上有一段小视频显示,仅用一块橡皮泥就能代替指纹完成解锁。小编带您一起去看看结果到底如何。
用硅橡胶轻松提取指纹
以自己的手机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验证,按照查询到的方法制作自己的指纹。当我们用指纹解锁时,假设我们的指纹是阳面,那么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模拟出阳面,首先需要用硅橡胶拓下指纹按出的阴面,然后以此为母本制作出模拟的阳面。
按照这个制作方法,首先在纸上挤出一块膏状医用硅橡胶(图一),随后用解锁手机的左手拇指用力进行按压。从提供膏状医用硅橡胶的门诊了解到,这种医用硅橡胶平时用于制作牙模,需要使用时,仅需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即可实现定型,如果用力按压,完全可以清晰的拓下指纹按出的阴面。
按照指导,在硅橡胶上按压5分钟,待整块橡胶由膏状凝固后松开。果然,整块硅橡胶上已经清晰的留下了一块拇指指纹(图二)。该门诊的李医生告诉记者,这就是印出来的阴面,用它可以不断复制与原物相同的阳面。
李医生表示,这种硅橡胶并不少见,取用也不麻烦。随后,小编查阅淘宝网,在输入“医用硅橡胶”之后,出现了多款类似产品,便宜的仅数十元,而稍贵的也仅百余元。
随用随开“格外方便”
那么用硅橡胶制作的模子,到底效果如何呢?取用了一小块橡皮泥,在捏出拇指大小后,印在硅胶上提取指纹(图三)。然后,用“仿真拇指”放在手机的指纹识别处,经过一番调试后,马上解开了手机锁。只要模型取得足够准确,基本可以实现“秒解”,中途也不会出现误差。
既然能够开机,那么类似支付宝转账的指纹识别,又能够“蒙混过关”吗?打开该应用,在确认转账的指纹识别界面上,刚刚放上“仿真拇指”,就显示识别成功。
随后,小编使用该方法,又提取了多人的指纹,发现均能顺利解锁各人的手机。由此可见,用硅橡胶+橡皮泥的方式制作的“仿真拇指”,真的可以实现“通吃”一部手机。另外,记者还发现,即使橡皮泥发生风干之后,用其制作的“仿真拇指”,依然可以轻松进行解锁(图四)。
指纹解锁隐患不小
iPhone在使用指纹进行解锁时,采用的是传感器读取指纹,再将读取到的信息与原有指纹进行匹配解锁的原理。不过由于读取方式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只能在每英寸范围内识别500个摄像点,因此给了“仿真拇指”可乘之机。
然而,除了iPhone之外,安卓系统的手机也存在类似的隐患。以荣耀7为例,仅需按照“扫描指纹――使用导电墨水进行打印――把图片裁剪成实际指纹大小”的方法即可简单完成解锁。
可见,使用指纹作为手机密码,在有些时候并不靠谱。在此,小编给大家提醒:
首先,为了保证手机的绝对安全,最好不要使用指纹作为解锁的密码。若被有心人盗取,想要进行复制也并非难事。
然后,如果为了方便省事使用了指纹密码,也需要在生活中留心,不要随意泄露指纹,不然一块小小的橡皮泥即可攻破咱们的手机。
微信号:fzgaplic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纹解锁的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