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成本属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还是变动成本

查看: 7901|回复: 40
直接人工是变动成本吗?——难道我们都错了?
和爱学习的人一起激发动力
每月至少2次直播分享,有回放
春节过后报名CMA有惊喜!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中国会计视野&ACCA联合
200份奖品等待来取
本帖最后由 王纪平 于
09:08 编辑
大多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教科书关于变动成本的表述基本上相同。百度百科这样表述:“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s)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且不说这个定义中的若干关键词,比如:业务量、正比例等。且说直接人工这个概念所代表的现象。一般意义上,生产工人的薪酬是直接人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生产工人的薪酬和生产量成正比例变动吗?
正常情况下,薪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五险一金等等内容。上述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一部分是变动的。如果一个工人的工作量大,可能得到会有更多的薪酬,除了固定的部分外,还有按照工作量付酬的计件工资。所以,直接人工并非完全是变动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企业某车间停产,直接人工费用仍会继续发生。在不能随时解雇和雇佣工人的情况下,停工待产的岗位工人的工资费用仍将继续发生。在工会力量强大的西方更是如此。因此,直接人工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已经非但不是所谓的正比例变动。
直接人工还是变动成本吗?
还能按照变动成本的思维来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吗?
这样计算的成本又有什么意义?
难道我们都错了?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需要沉思,先好好想想再参与讨论。
人工成本,有可能需要我们随着行业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理解。
各个行业不同吧,需要具体判断
这个跟企业有关
比如我们企业,有些岗位,装置开不开工,都要发工资,这种薪酬实质上是固定成本
但有些岗位,是计件工资,所以应该是变动成本
不过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态的划分还是要根据需要,归集的对象来判断
哈哈,的确,我早就质疑过这点,很多企业编制内的工人又不是计件工资,要是拿固定月薪的那根本就是固定成本嘛。我以前所在的工厂干脆就把车间工人的工资福利这些“直接人工”成本与生产支持部门的费用(制造费用)合并统称为“转换成本”(conversion cost)来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的。
我想如果真要对教材上“直接人工”的说法较真,不说别的行业就说制造环节,它的含义应该不是工人实发的工资和福利的意思,应该是按产品工艺路线里制定的工时定额,乘以工资率得到的,也就是说不包含工人不在线上的闲置时间,别管是因为合理休息、换班、等待、停工返修等不增值活动,还是整个工厂订单不够产能利用不足,总之变动成本中的直接人工都是以100%效率运营为基本假设的。
哈哈,的确,我早就质疑过这点,很多企业编制内的工人又不是计件工资,要是拿固定月薪的那根本就是固定成本 ...
我理解的变动成本,应该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和产品产量直接挂钩的成本
从外部竞争看,这个成本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至于人工、机器设备折旧等,从管理角度出发,可以考虑补偿问题,但到底是否作为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就值得思考了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秋风 于
11:12 编辑
业务停产、包括停线的损失,都应归集到停工损失里面去;这样最后的直接人工确实是和产量相关的;
内部的管理报表都应该存在此项,如同工废损失一样;是分析企业生产的重要项目;
但是,人工和业务并不是固定比例的关系,是波动的线性,加班的工资/产出量;和基本薪酬/产出量 是不一致的;工时/产量,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单位工时成本;
我以前为此做过多因素分析,一层层划下来;
(不同的时段,岗位,用餐时间的影响,工人的情绪,工作强度,效率,待料时间,清线时间,补贴金额,福利,劳保,人数,年休,病假,工时)等等都是影响人工和业务之间比率的因素;
没有什么数据能做到完全线性,很多企业做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分析的就是波动的曲线是由什么因素导致波动的,而基于此种详细的分析才会衍生出哪些可控,哪些不可控;才有所谓的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这就是把直接人工视为变动成本的意义!
如果你想你的核算有所用,除了如上一般考虑的如此的多,唯一的方法便是,粗暴的认为直接人工的变动的;
<p id="rate_0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分享&威望 + 2
" class="mtn mbn">
书本上的说法不全面,实务中应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分析、确定。
我理解的变动成本,应该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和产品产量直接挂钩的成本
从外部竞争看,这个成本也是核心竞 ...
我怎么觉得,成本性态、固定/变动成本这东东在实务中用得真心不太多啊。首先,实务中很多成本项都很难一刀切地判断变动还是固定,很多都是混合成本;其次所谓变动,理论上是简单的线性比例关系,但实际上很可能很复杂,有的变动成本的直接线性驱动因素不是产出量;第三时间跨度也是影响变动和固定的因素,一年内是固定的成本,但延长几年十几年看就是变动的。
所以,成本性态、本量利和盈亏平衡分析之类的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上是重头戏,但实践领域真心作用不大,也就制造费用预算里用得还多点。
<p id="rate_0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分享&威望 + 2
" class="mtn mbn">
我怎么觉得,成本性态、固定/变动成本这东东在实务中用得真心不太多啊。首先,实务中很多成本项都很难一 ...
我觉得还挺大的,我们做销售价格决策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我怎么觉得,成本性态、固定/变动成本这东东在实务中用得真心不太多啊。首先,实务中很多成本项都很难一 ...
我觉得还挺大的,我们做销售价格决策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我觉得还挺大的,我们做销售价格决策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对,销售组织内用这合适,资源消耗项目的性质简单好判断。只是其实理论界探讨的常常是工厂,但我原来在工厂真不太用。
对,销售组织内用这合适,资源消耗项目的性质简单好判断。只是其实理论界探讨的常常是工厂,但我原来在工 ...
就生产业务模块而言,完整准确反映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但如同王老师上次帖子所言,准确反映,其实涉及到什么经度和纬度的问题
所以对于成本性态,其实没有必要过多关注,或者说意义不大
LZ有点过于吹毛求疵了。
直接成本并不等于没有偏差的恒定比例变动。
你在做回归分析的时候,不是同样要进行相关系数的测试吗?
话说回来,如果追求变动成本就是无误差的正比例,
那原料也不能算了,因为原料的量也许和产量正比例,但金额不一定,但你记账最终体现的是金额;
包材更不能算了,比如你的规格是1箱=12中盒=144小盒=1728pcs,那完工1728(1箱)产量耗用的包材不等于1pcs乘以1728;
更不用说,即使工时和产量正比例,但由于调班、加班等引发的同工时同效率下的单位工时工资的不同了。
LZ有点过于吹毛求疵了。
直接成本并不等于没有偏差的恒定比例变动。
你在做回归分析的时候,不是同样要进 ...
研究需要的就是这种吹毛求疵的精神。
下次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原材料是变动成本。
就生产业务模块而言,完整准确反映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但如同王老师上次帖子所言,准确反映,其实涉及到 ...
成本性态是量本利分析的基础。这些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理论。
实践中如果有好的成本管理经验,欢迎提供资料,我们共同整理、总结。
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中国管理会计的水平。
就生产业务模块而言,完整准确反映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但如同王老师上次帖子所言,准确反映,其实涉及到 ...
成本性态是量本利分析的基础。这些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理论。
实践中如果有好的成本管理经验,欢迎提供资料,我们共同整理、总结。
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中国管理会计的水平。
各个行业不同吧,需要具体判断
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
部分时点的情况不会改变期间的趋势和结论。
其次,在组织架构不能随业务灵活调整的企业,直接人工在特定时间段内属于费用。
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
部分时点的情况不会改变期间的趋势和结论。 ...
当企业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生存,且订单可以在较长时间延续的情况下,您说的或许可以成立。
但是,现实情况是,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小规模定制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生产方式。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产品的设计周期缩短,进而加剧了产品生命周期的蜕化。即便是手里的订单,也会面临来自客户的频繁修改。
您说的长期趋势已经不存在,如果还按照趋势来看待成本, 结果只有一个,成本可能极其不准确了。
站长推荐 /2
会计行业信心指数调查,CPA Au(澳洲会计师公会)联合举办,调查包括了解会计人对当年及来年的会计业发展的评价和期望,全程约2分钟。调查结束后将从参与者中抽取200份奖品(CPA Au提供)寄送。
2016会计人年终奖调查,与ICAEW(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合办,选择题为主,全程约2分钟,调查结束后将从参与者中抽取200名,由ICAEW提供奖品。欢迎您参与,祝您好运。
Powered bySAP&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_太阳风_新浪博客
SAP&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利息、公司管理费等每年固定发生的,产量越大,固定成本(单位间接成本)每份额越小。不随产值的增加而增加。
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及附加、水电费、制造费用等,他随着产值的增加而增大,但变动成本每份额(单位直接成本)没什么变化。也就是直接耗料。
对于计划成本,可以在KP06、KP26中维护先相应的计划,KP06只要是维护成本要素和作业类型的对应关系的作用。KP06和KP26均维护其计划和变动的部分。这样在计划成本层面成本中心和标准成本估算层面均区分了。
对于实际成本,如果通过分割结构算出来的作业价格,那么系统归为固定成本,算出来的价格也是固定作业价格,如果使用KP06算出来的就会区分计划和实际。
特别需要注意,在KP06层面需要使用成本要素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样系统计算逻辑简单一些:
而对于成本呢组件,固定和可变成本的设定如下:运行事物码OKTZ:
对于成本组件中每一项成本,都在属性中设置了取数来源及成本属性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如材料费属于变动成本:折旧费属于固定成本:这样,就能够在前台报表中,对产品的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运行事物码CK13N:可以看到产品聚甲醛的成本构成,包括固定和可变成本:
&对于成本组件中每一项成本,都在属性中设置了取数来源及成本属性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如材料费属于变动成本:&#8203;
折旧费属于固定成本:
这样,就能够在前台报表中,对产品的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运行事物码CK13N:可以看到产品聚甲醛的成本构成,包括固定和可变成本: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18,05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属于变动订货成本的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