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背后的男人,马云迟早要败给马化腾,马化腾身后都有谁

您的位置: >
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等成功人士背后的男人
发表日期: 21:52 来源: 编辑: 点击:次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并不只是有女人,而是因为还有一批机智的男人。这些男人,一直默默地付出、为“主人”操碎了心。盘点马云、马化腾、任正非这些成功人士背后的男人们,看看他们之间又有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俗话都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殊不知,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并不只是有女人,而是因为还有一批机智的男人。这些男人,一直默默地付出、为&主人&操碎了心。
三国时期,刘备有诸葛亮对他的鞠躬尽瘁,曹操有机智多谋的周瑜,而在今日,这些&打工大咖&更是不逊色于当日的周瑜和诸葛亮。
为您盘点、、等背后的男人
马云背后的男人&&蔡崇信
马云能混到如今叱咤风云的地步,最离不开的是蔡崇信这个男人!对于蔡崇信,马云曾说:&我最感谢的人是他!这位台湾人不仅身居要职,还是最敏感的职务&&阿里巴巴的财务长,而且一坐就是十年,他是我一生的贵人,知己!&
能让马云这么说的,真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男人。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就加入阿里出任CFO。他的到来,使公司真正开始规范化运作。当时,蔡崇信放下了在德国投资公司七十万美元年薪的工作,千里迢迢来投奔马云,每月只拿五百块人民币的薪水,帮马云去注册公司。
在湖畔花园炎热的夏夜,蔡崇信挥着汗水对着白板和第一批员工讲股份讲权益,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叫马云和十八罗汉签字画押。如果没有蔡崇信这样的人加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家族企业,会一直以&感情&、&理想&和&义气&去维持团队。
是蔡崇信的到来,才将阿里巴巴做成了公司,并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将最初十八罗汉团队的利益绑到了一起。这也使得阿里巴巴能够将最初的创业激情和团队文化一直维系了八年之久。另外,蔡崇信还负责完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许多里程碑事件,包括于一九九九年领导成立阿里巴巴集团香港总部,二零零五年主导收购中国雅虎及雅虎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的谈判。
而根据2014年阿里最新披露的招股书,集团首席财务官蔡崇信的持股量和持股比例分别是83,499,896股和3.6%。按照阿里最新2000亿美金的估值,这部分股份的价值达到了72亿美金之巨。作为现任阿里健康非执行董事的蔡崇信能够获得如今巨额的财富也是应当的。
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张小龙
很多人都有说,&如果今天没有微信会怎样?&相信即使是马化腾想起这句话也会觉得脊背发凉。确实,微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他已经融入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而创建了微信的正是马化腾背后的这个男人&&张小龙。
1987年张小龙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199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此后,他开发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1997年1月,FoxMail1.0beta(英文版)面世,并在winsite上公布;
日,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博大公司,并任公司副总裁;
日,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加盟腾讯公司,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
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负责;
2012年8月,腾讯微信推出4.2版本。微信首次发布以来,据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2亿用户。
日晚,腾讯公司宣布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微信事业群,由张小龙担任微信事业群总裁,领导微信事业群的工作;
日,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获奖名单;
这一路走来,张小龙作为马化腾在腾讯的得力助手,他的履历一直都是完美的。
而早在2012年,张小龙就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觉得张小龙越来越不像一个严谨的程序员,而是一个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师&。
微信诞生之后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地惊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目前微信还没有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张小龙还有足够多的试错机会,电商、广告、游戏都可以涉及。显然,马化腾已经将微信商业化的重任全权交给张小龙。而张小龙显然还会创造出新的奇迹。
本文由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地址:
创业故事精彩图文推荐: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感谢分享学习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90247',
container: s,
size: '250,250',
display: 'inlay-fix'
创业故事阅读排行
创业故事推荐阅读
80后励志网全站最新更新
网站已备案|备案号:滇ICP备号-2令人更想不到的是,车上居然还坐着一车“妖魔鬼怪”。
北京电影学院2017年度招考开始,考场外帅哥美女如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俗话都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殊不知,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并不只是有女人,而是因为还有一批机智的男人。这些男人,一直默默地付出、为“主人”操碎了心。
  三国时期,刘备有诸葛亮对他的鞠躬尽瘁,曹操有机智多谋的周瑜,而在今日,这些“打工大咖”更是不逊色于当日的周瑜和诸葛亮。
  80后励志网为您盘点 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等成功人士背后的男人
  马云背后的男人――蔡崇信
  马云能混到如今叱咤风云的地步,最离不开的是蔡崇信这个男人!对于蔡崇信,马云曾说:“我最感谢的人是他!这位台湾人不仅身居要职,还是最敏感的职务――阿里巴巴的财务长,而且一坐就是十年,他是我一生的贵人,知己!”
  能让马云这么说的,真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男人。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就加入阿里出任CFO。他的到来,使公司真正开始规范化运作。当时,蔡崇信放下了在德国投资公司七十万美元年薪的工作,千里迢迢来投奔马云,每月只拿五百块人民币的薪水,帮马云去注册公司。
  在湖畔花园炎热的夏夜,蔡崇信挥着汗水对着白板和第一批员工讲股份讲权益,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叫马云和十八罗汉签字画押。如果没有蔡崇信这样的人加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家族企业,会一直以“感情”、“理想”和“义气”去维持团队。
  是蔡崇信的到来,才将阿里巴巴做成了公司,并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将最初十八罗汉团队的利益绑到了一起。这也使得阿里巴巴能够将最初的创业激情和团队文化一直维系了八年之久。另外,蔡崇信还负责完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许多里程碑事件,包括于一九九九年领导成立阿里巴巴集团香港总部,二零零五年主导收购中国雅虎及雅虎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的谈判。
  而根据2014年阿里最新披露的招股书,集团首席财务官蔡崇信的持股量和持股比例分别是83,499,896股和3.6%。按照阿里最新2000亿美金的估值,这部分股份的价值达到了72亿美金之巨。作为现任阿里健康非执行董事的蔡崇信能够获得如今巨额的财富也是应当的。
  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张小龙
  很多人都有说,“如果今天腾讯没有微信会怎样?”相信即使是马化腾想起这句话也会觉得脊背发凉。确实,微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他已经融入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而创建了微信的正是马化腾背后的这个男人――张小龙。
  1987年张小龙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199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此后,他开发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1997年1月,FoxMail1.0beta(英文版)面世,并在winsite上公布;
  日,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博大公司,并任公司副总裁;
  日,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加盟腾讯公司,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
  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负责;
  2012年8月,腾讯微信推出4.2版本。微信首次发布以来,据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2亿用户。
  日晚,腾讯公司宣布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微信事业群,由张小龙担任微信事业群总裁,领导微信事业群的工作;
  日,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获奖名单;
  这一路走来,张小龙作为马化腾在腾讯的得力助手,他的履历一直都是完美的。
  而早在2012年,张小龙就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觉得张小龙越来越不像一个严谨的程序员,而是一个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师”。
  微信诞生之后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地惊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目前微信还没有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张小龙还有足够多的试错机会,电商、广告、游戏都可以涉及。显然,马化腾已经将微信商业化的重任全权交给张小龙。而张小龙显然还会创造出新的奇迹。
  任正非背后的男人――余承东
  任正非背后的男人余承东是极少的一个具备远见和偏执狂的职业经理人。华为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功,与它的第一个转型有关,而转型的成功又与余承东万万分不开。
  2012年,华为还处在一个自由落体的状态,可在日,华为Ascend Mate 7手机开售,高配版售价高达3699元人民币。然而不到半天,全国超过一千家销售门店均脱销一空。它象征着一场突如其来的设计革命,再造了华为的声势,也使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的声望达到顶峰。
  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余承东神奇地逆转了华为的惨淡现状。有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3.1%的前提下,华为的增速高达95.1%,名列全球前三。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余承东的偏执和疯狂。
  在这短短几年间,余承东把华为手机拿到欧洲各国召开新品发布会,不断开发新品、满足消费者。在他的改造下,华为已经彻底变成一个中国销量第一、全球手机销量第三的跨国集团。
  在这里,余承东的魄力和执行力实在令人惊叹。
  雷军背后的男人――黎万强
  大家都知道小米手机的雷军,却没怎么听说过黎万强,要知道黎万强是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是小米创业团队里除了雷军之外最重要的人。
  他曾任小米MIUI负责人,创立了基于“用户开发模式”MIUI手机操作系统研发方法,MIUI可是今天最被米粉们所津津乐道的。同时他也一手也打造了小米粉丝文化,当然其中也包括小米的饥饿营销,小米新款手机发布时通常都是要靠抢才能够购得的。
  另外,黎万强还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获得《第一财经周刊》评选的“2013中国商业创新50人”。
  而MIUI手机操作系统和小米的粉丝文化则是小米获得今日成功的两个极其重要基础。要是雷军离开了黎万强,小米手机发展地怎么样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这四个男人可以说是中国最牛的“打工大咖”了,他们也可以说是为CEO们打下了一片大好江山。谁说“打工”就低人一等,看看他们就知道了,真正的“打工大咖”可以比CEO还成功。
  推荐阅读:
  蔡崇信――马云背后的男人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80后励志网
1142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热门推荐:
  作为腾讯第二号人物小T张志东,腾讯产品的架构者,除了马化腾之外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却极少暴露在聚光灯下.
  张志东以560亿资产成为2016年胡润富豪榜莞商首富。在其他亿万富翁纷纷买别墅、开游艇、购豪车的态势下,张志东一直开着20多万元宝来。
  一位前腾讯老员工说,曾经在一次活动上,Tony和其他企业家坐一起,却没人认得出他来,直到Tony上前一位位地派名片,向宾客自我介绍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腾讯的二当家。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腾讯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Tony一直开着宝来。忽然有一天,同事们奔走相告:Tony终于换车了,Tony终于换车了。于是有人激动地问:换的啥车?回答:一辆新宝来!
  整理:中国好案例
  综合自:南极圈、商业汇评等
  作为腾讯第二号人物小T张志东,腾讯产品的架构者,除了马化腾之外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却极少暴露在聚光灯下,在互联网上可搜到的关于Tony的文章报道屈指可数,他虽位高权重,能力过人,被尊称为“大师兄”,却甘当“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一直默默付出,为腾讯的产品劳心劳力,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在腾讯,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小P(Pony,马化腾),另外一个是小T(Tony,张志东)。小P马化腾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腾讯标杆、代言人。马化腾身上承载着所有伟大企业创始人所应有的一切光环。基本上去到哪里都是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
  而作为腾讯第二号人物小T张志东,腾讯产品的架构者,除了马化腾之外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却极少暴露在聚光灯下,在互联网上可搜到的关于Tony的文章报道屈指可数,他虽位高权重,能力过人,被尊称为“大师兄”,却甘当“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一直默默付出,为腾讯的产品劳心劳力,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如今腾讯市值20391亿,也是拉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提起QQ、微信,几乎无人不晓,腾讯更是亚洲市值第一的企业。可是,很少人知道,在腾讯这个“社交航母”的背后,不仅仅只有马化腾,还刻着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张志东。众所周知马化腾的身份QQ号为10001,而张志东的身份QQ号为10002!
  一个极其低调,技术精湛的隐形富豪!
  憨厚的外表,恰如其人!张志东生于1972年,腾讯创办人之一!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在1999年因为理念和追求的志同道合,也让他跟同窗4年的挚友马化腾一起创办了“腾讯”!
  马化腾的低调都让很多人惊讶,然而张志东却更为低调!其对物质上的追求极低,在腾讯壮大后,他的财富一度达到605亿!腾讯内部人员纷纷在澳洲买别墅,开游艇,高管集体团购宝马的态势下,张志东却一直开着20多万的中档车。而他的人生理念不在追求物质,更在追求技术的精湛!
  张志东是计算机界的技术天才。在深圳大学,张志东和马化腾都属于计算机技术拔尖的一拨,但张志东是其中最拔尖的。即便是如今整个中国计算机发烧友的圈子里,张志东都是其中的翘楚性人物之一。对技术的热捧和工作的狂热造就了他在腾讯技术不可或缺的领导地位!
  在公司内部,他很值得尊敬,其技术上的炉火纯青,就算是腾讯的竞争对手,都对这点佩服的五体投地。QQ的架构设计源于1998年,十年过去了,用户数从之前设计的百万级到现在的数以亿计,整个架构还在适用,真的难能可贵,甚至说不可思议。据腾讯内部人员介绍,他除了在即时通讯基础构架上做了巨大贡献外,在微信,以及其他产品层面同样贡献巨大。
  在工作态度上,也是少有的工作炽热狂!张志东曾在黎明电脑工作的时候就表现出工作的狂热,经常自行加班到很晚,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情。黎明电脑的一位同事曾经讲述过他们对张志东恶作剧的段子,当时在公司里加班晚了只要办理加班手续,第二天上班是可以请假晚到的,这几个兄弟当看到张志东加班很晚后,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给张志东打电话,和他聊天,把张志东聊得睡不着了后,告诉张志东他们都请过假了,今天不去了,并鼓动张志东也不要去上班了,在这种情况下,张志东依旧准时出现在公司上班。
  一位前腾讯老员工向南极圈记者爆料说,曾经在一次活动上,Tony和其他企业家坐一起,却没人认得出他来,直到Tony上前一位位地派名片,向宾客一一自我介绍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腾讯的二当家。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Tony为人低调,不爱显摆。在腾讯高管出入都是宝马香车时,Tony作为一个拥有估值数十亿港元腾讯股票的大股东,却还一直开着一辆十分不起眼的小车。以至于腾讯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Tony一直开着宝来。忽然有一天,同事们奔走相告:Tony终于换车了,Tony终于换车了。于是有人激动地问:换的啥车?回答:一辆新宝来!
  在南极圈记者接触的曾经跟他共事的员工中,他们对Tony的一致评价是,小胖纸一枚,人很nice,和蔼可亲,技术宅。哦,对了,Tony还是一位球友,司职边卫,虽然也有版本说他是宅男,常常深居简出,不过有图为证。其中一位腾讯员工还收藏了有Tony签名的球衣。
  腾讯足协第一任主席邱小平回忆起当年和Tony一起踢球的时光:当时Tony是2号,主要踢边卫或者边后卫,队长是前锋Free(腾讯第7号员工,代码10007)。Tony的球风并不彪悍,相反地,他很注重团队合作,协同配合。一如他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
  Tony是技术人员出身,在年轻时代就是一位技术大牛。即使放大到当时深圳整个计算机牛人圈子里面,Tony依然是其中的翘楚。QQ产品的架构是他在1998年所设计的,历经十多年,QQ用户数量从上百万到数亿的增长,他所设计的整个架构却依然适用,被人尊称为“互联网最牛逼的架构师”。
  一位前腾讯技术部门的员工告诉南极圈,Tony是一个很注重方法论的人,他对待产品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两个理念,一个是“三个柱子能够顶起一颗球”,在QQ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品几乎是1到2个月更新一个版本,这在当时PC端的时代,这种更新速度也是少见的。当时Tony要求在每一个新版本里面至少要包含有3个关键特性的革新,这迫使技术人员绞尽脑汁去找出产品中的bug,不断做出更好用、更能符合用户体验的产品。
  另外一个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PC端应用程序可以在发现bug的时候通过向用户发送一个新的版本做出改进。跟实业产品做出来就不能修改、只能回收重做不同,Tony并不需要产品做得多完美(而事实上,在他眼中就没有完美的产品这一说法),而是需要根据用户体验不断改进、改进、改进,每一次版本的改进可能都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产品的不断更迭,带来的变化就是显著的。
  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开发者往往自己挖空心思做出一个自认为牛逼的产品,但实际上用户并不接受,这样的产品并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Tony很注重用户体验。注重从用户的使用习惯、需求去研究,究竟什么样的功能是他们最需要的。据了解,腾讯内部的产品经理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很有效。
  一位前腾讯员工这样回忆Tony:“记得在多数会议讨论中,Tony也发言不多,很少对方向、计划等会议主题发表观点。只是偶尔冷不丁地提个问题,角度之刁钻,往往让人汗出如浆。他的问题往往站在一个最普通的用户角度,问题简单却直指产品或业务朴素的本质。”
  张志东最近在腾讯大学发表了一篇文章谈论产品人的克制和敬畏心,这与他一贯来的直言不讳、一切以产品为导向、对产品兢兢业业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他虽然已经卸下了腾讯CTO的重担,但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为腾讯的产品操劳,发现产品的问题依然爱直接找到基层员工讨论。
  腾讯一直以来都没有设立森严的层级关系,而“五虎”越过中间层级直接找到基层员工讨论产品问题也是腾讯一直以来的传统。不少技术员工回忆起Tony都会说起那段“办公室经历”:Tony经常让员工到他办公室“几分钟”,结果一聊起产品就讨论了几个小时。
  曾经与他一同共事的前腾讯技术部门员工是如此解读Tony所提及的产品人的克制和敬畏心的:Tony言下之意是想告诉腾讯的产品经理们,无论是哪个产品,无论做得多大,它都有自己的产品边界,都有自己无法覆盖到的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QQ做得再大也不会去触碰电商,因为社交就是社交,社交与电商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边界。产品经理需要做的是严格遵守这样一条边界,保持克制,在自己的领域做大做精,而不是贪心去触碰其他的领域。
  Tony对待产品一丝不苟,对待员工也无微不至。自媒体人和菜头在文章《我所认识的Tony》中是这样描述的:他总是能够为职工着想,失败的时候他会拍拍肩膀鼓励,送上一堆电子礼物。攻坚的时候他会写邮件鼓劲,送上一堆电子礼物。离职的时候他会手写卡片,用上敬称,然后,送上一堆电子礼物。Tony总是有礼物,和机器猫一样。
  卖座网CTO王星(腾讯第98号员工)回忆起Tony时也讲起了他一直难以忘怀的一件事:王星02到07年在腾讯工作,后来从腾讯离职创业,创业初期十分艰难,Tony一直没有忘记他的老员工,有一次过来探望王星,了解到他们的项目进展有点困难,便亲自牵线搭桥,做了一回“销售经理”,为王星团队拉来了一单业务,雪中送炭,帮助王星度过难关。
  从OICQ到QQ,从当初的2个人创办腾讯到现在上万员工的规模,从默默无名的小公司做到全世界知名的互联网巨头,Tony一直与腾讯,与Pony并肩作战,走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2年前,他在自己正值壮年(四十多岁)的时间辞去了腾讯CTO的职位,急流勇退,也正印证了他在文章里面所阐述的观点:做一个产品人要克制。他无论是在做产品上,还是在做人上,都与这个观点不谋而合。
  他的辞去从一方面上来讲,对腾讯来说无疑是十分痛惜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上看,Tony只是从前线退居幕后,他依然关自己孩子的成长,用自己的热情影响和鼓励奋战在产品一线的员工,正如Pony在两年前发出的邮件中所说:“即使Tony不在管理岗位,他对公司人才培养的热忱和努力,依然会在腾讯的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急流勇退,缔造“最伟大的友谊”!
  2014年3月,张志东宣布辞任腾讯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转而担任腾讯学院荣誉院长,他将于腾讯学院担任讲师。是什么让他如此放下身段,甘愿做腾讯众多员工中平凡的一员。而他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
  张志东给腾讯内部的卸任邮件:
  各位同事,我怀着感恩和欣慰的心情在写这封信, 我将辞任腾讯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工作。在公司永不停息的发展和努力奋斗中,不知不觉已走过十六个年头,从27岁走到43岁,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日子,我和所有腾讯人一起,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互联网大潮,伴随团队一起成长,这让我的职业生涯感到特别开心。
  对交棒接力的思考
  我不是一个能力全面的人,领导力不是我的强项,在一家过两万人的企业里任职管理层,我有很多不足之处。加上近几年来,身体状况不太好,体力和精力成为一个大瓶颈。我深知公司所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需要领导者全心投入和充沛精力,决不可以倚老卖老。我一直很希望,可以在公司培养出更全面的技术领导人,可以接替我更好地带领公司走向未来。
  2年前我开始和Pony、Martin深入沟通我的想法,经过多次深入沟通,我们达成了一致。用两年的时间,在公司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帮助技术领军同事成长和完成交棒接力的过程。
  很开心看到,经过多年的融合实战锻炼,公司的管理团队已有很长足的进步。 Ls 带领的 TEG, Mark/Dowson 带领的IEG/MIG/SNG, Allenzhang带领的微信团队,这两年来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组织变革。他们几位和团队一起风雨同行多年,无论在技术能力,在带领团队的领导力上,特别在企业文化上,都已取得团队的高度认同,他们已能很好的接棒。正因为伙伴们的良好成长和组织的进一步成熟, 使得我可以有机会很放心地离任管理层,更换一种生活节奏。
  离任管理层之后,我新的工作是将是腾讯学院的培训讲师,致力于公司技术理念和文化理念的传承工作。 在帮助公司技术产品的同事成长助力上,一直是我未完成的心愿和兴趣所在。原来在管理层的工作太忙,很惭愧在这里花在腾讯学院的时间很少,贡献也少。 希望退下管理层之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完成这个心愿。
  对团队的感恩
  十六年前,Pony和我在做IT工程师, 我们有一个梦想,梦想我们可以做一个互联网产品给很多人用,同时可以养活自己。因为一个朴素的梦想,因为创业伙伴之间的相互鼓励,我们开始了腾讯的创业之旅。一个小公司能否凭技术和服务能生存下来 ? 我们完全没有把握。
  幸运的是我们遇上了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浪潮,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具有浓厚的创业气氛, 出于对互联网的热衷,我们一头撞进了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
  感恩创业伙伴和管理团队,我的个性比较急躁和固执,能力不全面。 是创业伙伴们对我的包容,让我可以发挥所长, 修正我的缺点,帮助我成长。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难关,难免经常有激烈的争论,但腾讯的管理团队一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包容多种个性的伙伴,相互扶持,凝聚力量。能和这样的伙伴一起共事一起成长,是我的幸运。
  感恩所有的腾讯同事。在许多同事身上,我感受到十年如一日的热忱和坚持。要做好互联网服务是挺苦挺累的事情,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用户的期望不断在提升,团队每天奔忙于各类改进,时刻面对各类突发事件,为了不让用户失望,腾讯人十年如一日用心的投入。许多可敬可爱的同事,他们并不仅仅是在做一份工作,而是用心做一份事业,用心帮助身边的同事。在他们身上,可以让人感受到团队的魅力。在公司的每一天,我都可以感受到腾讯人的正气和朝气,每天都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对腾讯未来的期许
  公司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必然会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 我最关心的并不是业务得失成败,而是团队文化的凝聚。在我看来,一项业务受挫了,我们还可以重新再来。能让腾讯人全心投入,努力奋斗的原因, 并不是公司收入、市场份额、股票升跌这些外在因素,而是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和气场,小伙伴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渴望通过技术和产品改变世界。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将催生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腾讯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期望腾讯人能时刻在意用户感受,永远对用户体验战战兢兢,永远对社会、对行业持敬畏之心,期望腾讯人能打造出让社会和行业受益,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平台。
  最后,祝福所有腾讯的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而马化腾同样的对这位陪伴终生的朋友给予最高的评价和尊重!
  马化腾回邮:
  各位同事:
  今天,我怀着很复杂的心情回复关于Tony的这个邮件。Tony在两年多前就对总办提出了这个请求,也特别和我们整个创业团队进行了反复沟通,在公司业务的变革挑战下,在团队特别需要时,他又留下来与我们高强度地并肩战斗了两年。今天,我首先代表全体总办、全体腾讯人对Tony过去16年来所做的一切、特别是过去两年多的继续担当表示由衷的感谢!对Tony转身成为腾讯学院的一名讲师,专注于他一直非常执着和热爱的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我与Tony的感情不仅于此,4年的大学同窗,16年的创业伙伴,我们一起共度了比家人还要长的时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情,用什么语言去描述都是很难尽述。回想当年,踏入社会工作数年,因我俩都刚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寻呼系统的开发者之一,且有着共同的梦想,才有了腾讯创业的开始。
  创业初期、直到创业多年以后,Tony都是我们首要依赖的一线技术专家,也是大家的技术主心骨,为腾讯互联网海量服务能力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今天,Tony依然从未间断过对公司技术发展的关注和指导、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哪怕是选择了退出管理岗位,仍然希望坚持这一爱好,留在公司做技术顾问和学院讲师。
  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的是,Tony是公司用户价值观的最坚持的践行人。在总办会议上,Tony是最能站在用户角度毫不妥协的人,始终保持着这份“固执”。Tony这份坚持,也融入了公司的强用户导向的理念基因。
  很多事说再多,都不如自己亲自做。Tony在过去16年中,始终如一为理想而固执,是很多同事们的好领导、好朋友。这些行为也感染到了我们的创业团队,感染到每一个和Tony打过交道的同事,这些不是纸面上的文字可以呈现的。
  过去两年,Tony考虑到自己将要逐步放下管理工作,在继续支持公司业务的同时,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培养接班人、延续公司文化等方面,这些工作的价值会在未来的工作中体现,也是公司要继续坚持下去的重要方向。
  好在Tony的爱好仍然是技术,仍然是传道授业,仍然会在公司担任终身荣誉顾问、学院讲师和文化大使,总办和同事们仍然可以和Tony在一起工作和一起交流。我们尊重Tony的选择,也清晰地记得Tony一直强调的一句话:“不一定非要在管理层才能对公司有贡献,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为公司发光发热。”。相信Tony也能继续在公司内部致力于自己的爱好,并且让事业和生活更加平衡。
  最后,还是要对Tony再说一次感谢,代表我自己、更是代表同事们感谢Tony。你不仅仅是公司过去16年的CTO,更是一个天真、执着、善良和可敬的良师益友。无论在任何岗位,你都是腾讯人心中的好伙伴!
  两封感人至深的信,足以载入史册的一段友情。看过很多合伙人因为利益上的事情而分道扬镳!其他公司相应的创始人离开原因或许是牵涉利益,而张志东的卸任考虑的是能者居上,并且卸任后继续为腾讯服务。无疑是创业合伙人中的一股清流。如今,他们最初的梦想早已实现,而他还在技术道路上行走!
  江湖上都只知道马化腾,不知道还有个张志东。给这份友情一个由衷的敬佩!依稀可以看见他们在卸任之后,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谈最初的梦想,谈腾讯的未来。
  ――END――
  【O2O商学院】 既关注传统企业转型,又关注TMT领域创新,我们提供新鲜、有趣、有料的文章,助你在创业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微信订阅号:o2obus&――长按可复制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无干货,不接客!既关注传统企业转型,又关注TMT领域创新,...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和马化腾谁有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