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E24镜头 能拍出比这还拍夜景最清楚的手机夜景星空照片吗

如何拍摄夜晚的星空,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王卓骁的回答(1924票)】:
只要你有单反和配套的镜头或者更高端的拍摄机器,拿个三脚架,快门线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回归正题,在这一两年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入星野摄影的行列,并且出现越来越多的星空美图。深空摄影也有越来越多人置办器材扎根郊区。
我首先把星空摄影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讲讲具体如何拍摄,去哪拍摄,拍什么,做什么准备。
一. 首先星空拍摄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和新起的一类:
·星野摄影
·深空摄影
·深空技法的星野
星野摄影是以星空+地景为元素的摄影,通常都是广角偶尔有中长焦。比如北半球夏季银河为星空主题的照片,比如流星雨、星轨、简单亮星为星空主题等等。往往都需要很棒的地景作为照片的加分项,很看重“摄影”技巧,比如构图,颜色等等。而且,只要有三脚架、单反或者更高端的拍摄机器、快门线,你就可以拍摄很美的星野摄影作品。星野摄影在国际上有著名
每年也举办星野摄影比赛这里是真正的大师云集,在国内去年果壳的Steed老师()发起了以中国人拍摄的星野摄影网站
夜空中国,网络了中国星野摄影大师的各路优秀作品,可以模仿学习。星野摄影,也正是大部分心中的星空摄影,而且起点并不高,有时间了出门多拍拍,就一定有提升。
用一个发现美,还原美,再现美的态度可以拍摄很多美丽的星野摄影作品。这个主题更加推进了大家对星空的认识,用一个发现美,还原美,再现美的态度可以拍摄很多美丽的星野摄影作品。这个主题更加推进了大家对星空的认识,每个人都拥有头顶,为什么却看不到星空。关于去哪拍摄星空,在介绍完深空摄影之后我再来讲吧。
深空摄影是拍摄那些星云、星系,在肉眼直接看到的都是很小很小的目标,镜头通常是长焦大口径的望远镜,拍摄端是单反、冷冻ccd。另外星空是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的,因为地球大约24h自转一圈,所以星空在眼睛看来大概是以北极星为圆心,24h绕北极星匀速旋转一圈。刚才说深空用的都是长焦距的,长时间曝光呢,拍摄的目标运动带来的“拖线”已经非常显著,所以我们需要赤道仪来跟踪星空的运动。就是让拍摄端以正确的轴(叫做极轴)正确的速度跟踪星空,由于极轴选取的误差和电机跟踪的误差我们还需要一套导星设备指导赤道仪,“你转的快啦~”。这是一套完整的深空摄影器材(拍摄端的单反没有放上去,忘了摆比例尺,设备高度大概1.8m吧)
深空摄影可以去深空摄影可以去 或者 分别是世界爱好者们和中国爱好者分享交流的论坛。我的深空摄影诸如这样
然而深空摄影是个无底洞,看到刚才那么大的器材了吗,每次出去都太费劲了。。拍摄时一个目标单张拍摄5mins,拍它50张才说可以结束了,还有后期所需的时间应该要超过拍摄的时间,除了最核心的叠加降噪,处理平场暗场bias,还有拉曲线调色,每一项都是一门大学问。但依然还有无数深空的爱好者义无反顾的扎根郊区,真正享受拍摄深空天体,有时候你不去满天繁星的地方待一晚真的不会明白人类的渺小。然而深空摄影是个无底洞,看到刚才那么大的器材了吗,每次出去都太费劲了。。拍摄时一个目标单张拍摄5mins,拍它50张才说可以结束了,还有后期所需的时间应该要超过拍摄的时间,除了最核心的叠加降噪,处理平场暗场bias,还有拉曲线调色,每一项都是一门大学问。但依然还有无数深空的爱好者义无反顾的扎根郊区,真正享受拍摄深空天体,有时候你不去满天繁星的地方待一晚真的不会明白人类的渺小。
深空技法的星野是由于大家拍摄星野的时候总要开高ISO,相应的画质就差很多了,于是衍生出了星野摄影的高级版本(注意还是星野摄影),星空部分叠加降噪,地景部分叠加降噪,最后在满足事实的基础上将星空、地景叠合起来,完成作品。这样的好处不由明说,画质提升非常高,比如下面这个对比:
下面这张是单张,上面那张星空部分叠加了20张。可见如果我们每张都这样做,再花费了大量时间的代价下却可以获得更好的星空摄影作品。下面这张是单张,上面那张星空部分叠加了20张。可见如果我们每张都这样做,再花费了大量时间的代价下却可以获得更好的星空摄影作品。
二. 如何拍摄
1. 星野摄影
(下面是从操作和拍摄综合的角度从简单到复杂)
--单张星空--
-支起一个三脚架,摆上相机和镜头,插上快门线。设备架好了。
-如果在城市里,由于灯光影响严重,保证全画面不过曝的情况下,通常拍不到很多星星,参数设置保证地面不过曝,夜空多少会有几颗星星的,视当晚的空气质量和云量而定。
-如果在近郊,离市中心直线距离20km左右,适当提升曝光(不要站在路灯下好吗)
-如果在远郊,离市中心直线距离超过50km,恭喜你已经走到夏天北半球肉眼可以目视银河的地方了。这时星空已经比地景亮了,iso1600最少,光圈f值别大于4(通常大多都是用小于等于2.8的),曝光时间用600法则,就是600/焦距(秒)。这些参数设置思考一下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曝光啦!“600”是个大家口口相传的经验,比如24mm的广角,曝光30s星点就明显拖线了,但对于超广角要适当调整一下,比如14mm,25s边角已经拖线了视场中心还好。
-前景的构图非常重要,比如一个长条的银河如何摆在画面中和地景搭配,比如可以适当对焦到前景,让星空虚焦这样星点会变大。
·单张短曝光比如30s一张,拍摄多张。(总时间/24h)*360度,就是星轨划出的弧度(在超广角有变形)
·后期叠加使用photoshop堆栈导入后,变亮叠加。或者Startrails软件一键叠加。
·有时地景必须要单独拍摄,后期亦可将单独拍摄的地景叠合在星轨长成的相应位置上。
--银河拱桥--
·通常使用24mm以下的广角,在银河还未过头顶时,拍摄多张全覆盖银河和想要的地景。
·后期使用PTGui拼接,或者photoshop拼接搭配“自适应广角滤镜”调整
--长焦星野--
引用Neptune小胡子的这张照片使用星野赤道仪,用一半速度跟踪。这样在不长的曝光下,星空和雪山都是将拖线未拖线的。需要在足够曝光时间下,又不能太长曝光时间。
2. 深空技法的星野
·星空用星野赤道仪跟踪单独拍摄,多张叠加降噪。
·地景不跟踪拍摄,多张叠加降噪。
·保证星空和地景曝光参数相近,这样二者叠加时才能符合客观。
·一定不能错误摆放地景,星空高度和位置必须满足在拍摄某一时刻是出现过的。
3. 深空摄影(待补充)
深空摄影近年出现了纯深空天体和广域深空两大派
--纯深空--
·天文望远镜拍摄亮场、平场、暗场、暗平场、Bias
·后期多张叠加降噪,以及扣除暗场等等,通常使用 ,
, MaxIm DL (牧夫天文论坛搜搜)
·Photoshop调整
--广域深空--
·使用星野赤道仪架设中长焦镜头拍摄
·后期多张叠加降噪(也可以相应扣除暗场等等)
·使用50mm,单张iso400,f/2.8,5mins
·还可以一个角度拍完,移动一个角度拍摄相邻的位置,将多幅叠加完的照片拼接,比如下图,是4张135mm叠加完的拼接
·比如下图,5张50mm叠加完的照片拼接·比如下图,5张50mm叠加完的照片拼接
三. 准备什么
器材是首先的了,还有要保证安全!其次是去郊区哪里拍摄星空比较纯净,天气怎么样?路线怎么走?
·相机,要高感好的。新发布的全画幅和半画幅的单反,高感度都有很优越的表现。
·镜头,最好要光圈f值小于2.8的,比如同等曝光时间和其他参数,f/2.8的进光量比f/4的进光量要多一倍。
·三脚架,一定要稍微重一点的,郊区有风,脚架稳定性需要特别注意
·星野赤道仪,这是对于广域深空和深空技法的星野所必需的,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星野赤道仪主要有两款:
艾顿星野赤道仪艾顿星野赤道仪
信达星野赤道仪信达星野赤道仪
自重都是1.5kg左右。
·衣服!衣服也算器材!强烈建议每个出去拍星的人看好郊区温度,和海拔提升带来的温度修正。夏天上山也是要厚外套啦
·红光手电或者头灯,尽量不要使用白光手电,红光手电可以让人眼持续适应黑暗。
2. 观星位置
推荐一个查询光污染的地图(自行走到墙外...):
紫色部分就是肉眼可以看到壮观银河的位置了,当然越黑越好。(长三角的小伙伴我真的真的救不了你了),如果有北京的小伙伴有一份大礼 是北京天文馆詹想老师的京郊观星攻略,就是讲京郊哪里适合观星、怎么走怎么住等等。
3. 天气问题
·简单靠谱的天气预报去中央气象台就好。
·通常天文爱好者们喜欢看晴天钟 是著名天文爱好者,流星领域专家叶泉志创建天气预报网站,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气候环境预测局。这个地方可以看几天内预测的云图。
·另外还有一个直观的云量预报网站 这是北京地区的预报
【刘笑笑的回答(1130票)】:
干货第一答,希望能讲清楚。 ? _ ?
(一)摄影器材的准备
网上有很多星空摄影的攻略都说,星空摄影对器材的要求很高。这点我其实不是很认同,个人觉得星空摄影对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现在有些手机和卡片机都可以拍摄星空或星轨,比如努比亚手机、佳能和尼康部分卡片机也可以实现。当然,你如果对作品质量要求很高,则需要购买好一点器材了。关于手机和卡片机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1、单反机身
一台高感较好的单反相机 ,比如佳能的EOS 6D、5d3 、5DS或5DSR,尼康的D7100、D7200、D610、D800、D810,索尼的A72A7RA7R2等都很好的选择,当然你有一个顶级旗舰机器 D3s、D4 或者 1dx自然更好。
2、广角镜头
一支恒定大光圈的广角或超广角镜头,如果没有多余的预算,类似佳能17-40/4、尼康16-35/4、尼康18-35/3.5-4.5等经济实惠的镜头也是可以的。本人有多张照片是nikon 24-120/4这只镜头完成的。总之根据自己的钱包来决定,我不提倡过度超支消费,特别是一些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初学摄影的朋友。如果你的预算足够充裕,一些超广定焦是更好的选择,比如蔡司15/2.8、24/1.4等。
另外,星空银河一般情况下建议广一点比较好,但也不是一概而论,具体要根据拍摄的场景来决定。
3、脚架云台
一套稳定的脚架云台很有必要,特别是需要拍摄多张星空最后通过软件合成星轨的时候。星空银河的曝光通常需要20-30秒,如果想拍摄星轨,可能你需要拍摄很多张,总计时间大概需要30分钟到1-2小时,拍摄期间脚架和云台必须保持稳定。 使用球形云台的朋友最好购买一个L型支架,因为很多时候拍摄星空或银河都需要竖构图。
4、定时快门线
拍摄银河星空准备一个定时快门线也很有必要。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去按快门很容易造成相机位移或抖动,定时快门线设定好间隔时间和拍摄张数后相机就会自动拍摄。目前佳能的5DS和5DSR以及尼康的所有全画幅相机和部分半幅相机本身都有间隔拍摄功能,如果你使用的相机有间隔拍摄功能,那忘记携带快门线也不会影响你的星空银河和星轨拍摄。有些朋友喜欢使用遥控快门,这个在自拍的时候确实有用,但我建议你还是带一个有线定时快门线更靠谱。
5、高速储存卡
拍摄星空和银河本身并不需要拍摄很多张。但你如果想拍摄圆形的星轨或者星空银河的延时,则需要拍摄很多张,最后通过后期软件来合成星轨或制作成延时摄影作品。因为现在的相机像素越来越高,所以多备几张高速储存卡很有必要。拍摄的时候最好全部都用raw格式,这样便于后期调整。
(二)选择地点和查看天气
有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基本的器材以后,那么我们在出行前就得想好我们要去哪里拍。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选择的地方也会不一样。 但居住在城市里基本上看不到缀满繁星的夜空,一是因为城市的光污染,二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有雾霾,特别是大陆的绝大多数内陆城市,你根本看不到星空。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光污染不太严重或者没有光污染、空气洁净通透的地方。我自己通常会选择一些辨识性比较高的地方,如雪山(比如梅里雪山、四姑娘山、贡嘎、牛背山、珠峰、岗仁波齐)、地标建筑(川西色达、亚青、塔公等)、知名景点(比如阿里古格遗址、年宝玉则等),这样你拍的照片辨识度就会很高,那么也更容易销售或发表。
选择好地点后,出行之前最好先查询下当地的天气,对当地的天气做到心中有数。查看天气主要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查看天气情况和云量
天气晴朗少云的天气自然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你去高原,你可以查看下卫星云图,只要不是连续的大面积的积雨云,就可以去,因为高原的天气变化很快,而且因为昼夜温差很大,通常晚上云层因为低温都会沉降。我在高原经常遇到白天多云半夜很晴朗的天气。
2、查看月相和日出日落月出月落时间
2.1. 查看月相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峨眉月(农历初二夜左右至初七日,0°至90°),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即半月,90°),渐盈凸月(农历初九至农历十四左右,90°至180°),满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即望日,180°),渐亏凸月(农历十六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至270°),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半月,270°),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至月末,270°至360°), 晦日(农历月最后一天,即不见月亮)。你的拍摄日期尽量避开满月即农历15前后3-4天,因为这个时间段月光太亮看到星星很少。
▲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2.2. 了解日落日出时间
准确把握日出日落的时间,你就知道晚上的时间有多长,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2.3. 了解月出月落的时间
准确掌握月出月落的时间,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月升之前你有多少时间或月落之后你有多少时间,你也可以更加合理地来安排自己是在月升之前拍摄还是月落以后拍摄,而没必要盲目地熬夜整一个通宵。
(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到达目的地后,在拍摄之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拍摄计划。
1、出发之前的各项准备
从住宿地出发前往具体拍摄点之前,最好先做以下检查:
1.1. 检查相机电池和备用电池是否充满了电,没有充满则马上充电
1.2. 检查储存卡是否都被清空
1.3. 检查快门线是否带了并试用下是否正常
1.4. 检查相机是否装好了快装板
1.5. 检查是否带了御寒衣物和食品
1.6. 检查是否携带了手电筒、头灯和补光的器材
2、提前到达具体的拍摄地点以后的准备工作
2.1. 先到处走走,观察有没有可以利用的一些素材,比如合适的石头、花草树木等等来做前景,实在找不到前景可以用自己的道具或者帐篷来做前景,当然有时候在画面中安排一个人也可以让画面更好看。总之,在正式开拍前,自己要对做到心中有数。
2.2. 先利用天还没黑或者还没正式开拍前,调整好镜头的无穷远距离并做好标记。具体做法是先用相机对你看见的天空的云彩或者最远处的山峰等地方对焦,合焦后保持不动,然后跳到手动对焦mf,用超细萤光笔在镜头上做上标记。
(四)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前面我们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准备好妥当之后,在正式拍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设置相机的ISO
一般拍星空或者银河,通常ISO的设置在,甚至更高,这取决于你的镜头使用的光圈。通常f1.4-2这样的大光圈ISO设置在就可以了,如果是f2.8-4的光圈,ISO通常需要设置在,如果你的光圈在f4.5-5.6,可能需要设置在左右。拍星空或者个人建议尽量不要使用光圈小于f4,以下的镜头,除非你确实没别的镜头可用。如果你只想拍星轨,那ISO可以设置在400以内,我自己通常设置在160或200。
2、把相机的对焦模切换成M档
M档即手动对焦模式,这样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相机不会因为对不上焦而不工作。
3、设置相机的曝光时间
星空或者银河的曝光时间通常设置在20-30秒,如果你想一次拍上一段星轨,则需要调整到B门,曝光时间可以在15-60分钟升至更长。我一般最多也就30分钟。
4、设置相机的白平衡
星空或银河的拍摄通常需要自定义白平衡,因为漆黑的环境相机很难准确测定现场的白平衡。我个人的经验:一般拍摄星空或者银河,相机的白平衡k值可设定在之间,当然不同相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5、设置相机的优化模式或照片风格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拍摄的星空或者银河更加好看。通常我是把优化模式设置成鲜艳。具体设置成那一种这取决于个人的口味。
6、调整镜头的对焦距离到无限远的位置
具体方法是先切到MF,然后把镜头对准到白天已经做好标记的位置即可。如果你没做标记的习惯,那你就看镜头表尺。一般手动镜头都是把对焦环转到「无限远符号∞」即可。佳能的镜头在无限远符号∞之前都有一个“∟”符号,正常情况对准这个竖线就OK,而不是对准∞符号。尼康镜头基本是对准到∞符号中间。因镜头个体差异原因,有时候需要适当做一点点微调。现在很多相机都有Live View 适时取景功能,打开这个功能对着调控最亮的星星,放大5-10倍对焦取景,旋转对焦环直至星星最小最清楚就可以了。
7、旋紧脚架和云台的紧锁机构
设置好相机大致取好景以后,需要旋紧脚架和云台的紧锁机构,固定好相机。
8、试拍一张
正式拍摄前先试拍一张,查看下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同时查看下对焦是否清楚,构图是否需要调整,曝光是否正确等等。确认这些都没有问题,接下来就开始拍摄。你需要的就是慢慢等待。
(五)经验分享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本人拍摄星空的经验:
1、了解北半球的基本常识
夏季夜里的银河最为明显,冬季最黯淡。秋冬季节可以看到由南往北的带状的星空。
2、三至七月是北半球拍摄银河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讲,银河在三月底的子夜1:30由靠近东方升起,四月底约在23:00升起,五月底21:30升起,六月底由19:30升起。七月底在接近子夜0:00落入地平线,8、9、10月底每个月份提早2小时结束。也就是说10月份底落日后的东南方,即可见到将要落下的银河。秋末冬初银河在日落后看向西南方即可看见,但不太明显。
3、选择月缺的时间段去拍摄
通常来讲,月圆前后的10天左右,月光较强,不是特别适合拍摄星空和银河;月光较黯淡的月缺的时间段适合拍摄星空银河。
4、月光是最好的天然补光光源
很多人误解月光下就不能拍摄星空、星轨,我并不赞同。我认为合理利用月光,反而能给作品加分。我个人的经验:星空星轨最适合的拍摄时机是在半月前后,月出前的1-2个小时,或是月落前的半个小时。为什么呢?因为半月前后,月光不会特别亮,先可以利用月出前的1-2个小时开始拍摄星空或星轨,然后利用月缺的月光出来后,适当的帮地景和前景补光。同样道理,月缺的时候,在月落前半小时开始拍摄,则是利用月光先给地景和前景补光,然后在月落以后再继续拍摄星空或者星轨。这样的好处是你的星轨作品或者星空作品里面的地景或者前景可以得到非常自然的补光而保留更多的细节。
5、光污染有时候不是坏事
一般来说,拍摄星空或者银河的时候我们尽量要避开光污染的地方,但有些特定的地方,有一定的亮光反而会让画面更加好看。
6、有前景的星空照片或辨识性高的照片更有价值
前景对于风光摄影来说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给画面增加层次和纵深感,还能和场景内容形成呼应和对比,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谐。同样,星空摄影也需要前景,没有地景或前景的星空照片会失色很多。当然,深空摄影又另当别论了。辨识性比较高的照片往往更受欢迎,同时也更容易被人找到,这一点对于想发表或者想在图片库中销售很重要。
7、没有前景的时候可以制造前景
有时候在一些拍摄场景中,确实找不到一些可以利用的前景,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带的一些东西作为前景。比如汽车、帐篷或者随身带的东西拿来做道具,让画面更好看。
8、给前景补光的时候一定要用暖光源
星空下的夜晚,光线极为微弱,拍出来的前景往往也是死黑。所有有时候需要给你需要的前景补光。很多外出都喜欢带手电,但现在很多手电为了提高亮度都是使用的是LED冷光,这样的冷光光源给前景补光出来的效果非常怪异。所以你在出发之前最好准备一个暖色调的遮光套,补光的时候可以直接套在手电上面使用,或者直接准备一个马灯或暖色调的营地灯。
9、用人物为照片增添气氛和视觉冲击
在传统风光摄影中,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但在一张照片中的合适位置添加人的元素,不但可以烘托气氛、传递情感、增加趣味性,有时候还能起到点睛的效果。并让一个原本普通的场景看起来具有了一种新鲜感。
以上答案和图片皆为本人原创,转载或使用请务必联系本人。
再最后,看到请点赞好嘛? ? _ ?
=================手动分割线=================
首先,谢谢大家的悉心回复,感兴趣的朋友请直接私信交流学习。其次,喜欢并需要原图的,转载或使用该答案的,请务必私信联系我并经过我的同意,了解星空摄影的人都知道,每一张看似美丽的图片后面都是拍摄者没日没夜的心血。最后,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谢谢每一个你。
PS:欢迎爱好摄影的朋友添加微信公众号sdx-ttpcn前来交流指正,关于星轨以及其他摄影的经验分享都将不定时更新在此。
【王煜的回答(1926票)】:
9月6日更新,多图,手机党慎点
好开心,赞同数破百了!!我决定更新一下。
我在这里讲一下用数码单反拍摄星空和星轨的方法吧,深空天体没拍过就不写了。
P.S.下文中没有注明出处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
最后张深空天体来自NASA的每日一图(最后张深空天体来自NASA的每日一图()
前期准备:
推荐 晴天钟
2.查星图(看月出月落时间等,月光对星空的拍摄影响非常大。有月亮时地面会被照得很亮,而且)
电脑上推荐:Stellarium 免费
手机上推荐:Star Walk ?¥18.00 iOS 版
星图 免费 Android和iOS都有 但是只能实时的
Google Sky Maps 免费 Android 版
3.食物,拍星空非常消耗体力。
4.御寒衣物,人在长时间待在室外体温会降低。
一般星空拍摄方法:
一、需要的设备
单反相机+广角镜头、三角架、快门线(可有可无,没有就用自拍模式)
二、拍摄方法
第一大步:
1)开启手动对焦模式。(黑暗中无法对焦到星星)
2)把相机的显示器打开,把焦点对到星星上,让星星成为一个实点。如果在显示器上看不到星星的话就只能先扭到无穷远处,(因为很多镜头上的无穷远并不太准!所有建议打开实时取景手动对焦,对好焦之后就不要再动对焦环了。)
3) 调整色温,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建议用低色温拍摄。(这步看个人爱好,可有可无。建议用RAW格式,后期时可以调色温)
第二大步:
1.有赤道仪的情况:长时间曝光+低ISO+较小的光圈
关于赤道仪:
赤道仪是以一根平行于地球自转轴旋转的轴,就能追随着天空()旋转的仪器装置
。这种类型的装置常用于、和。赤道仪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允许联接在其上的装置只需要以固定的速率驱动一根轴就可以追踪天空中以运行的任何天体。(来自维基百科) 优点:画质好!拍出来的星多!
缺点:不能拍地景,但是可以拍张地景用来后期合成。
上图就是一个赤道仪(图片来源上图就是一个赤道仪(图片来源)
2.没有赤道仪:较短时间曝光(大约为600/镜头焦距,时间长了会拖线)+高ISO+最大的光圈
拍完后把照片放到100%查看是否有拖线!!
这张就有轻微拖线了这张就有轻微拖线了
这张没有拖线这张没有拖线
优点:可以拍地景
缺点:噪点多!拍出来星少于用赤道仪拍出来的。
ISO:3200 15S F4 13mm 3500KISO:3200 15S F4 13mm 3500K
星轨的拍摄方法
一、需要的设备及软件
1.需要的设备:相机、三角架、快门线、指南针
2.需要软件:
1)Startrails(用于合成星轨)
下载地址:
2)Photoshop(这个大家都有,我就懒得找下载地址了。我用的CS5版本,其他版本也差不多)
二、拍摄方法
1.长时间曝光法(不推荐)
前三条和一般星空摄影的第一大步一样,我复制一遍好了。
1)开启手动对焦模式。(黑暗中无法对焦到星星)
2)把相机的显示器打开,把焦点对到星星上,让星星成为一个实点。如果在显示器上看不到星星的话就只能先扭到无穷远处,(因为很多镜头上的无穷远并不太准!所有建议打开实时取景手动对焦,对好焦之后就不要再动对焦环了。)
3) 调整色温,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建议用低色温拍摄。(这步看个人爱好,可有可无。建议用RAW格式,后期时可以调色温)
4)调到B档长时间曝光。(曝光时间看当时亮度自己掌握,可以先用最高的ISO来测试出正常曝光时间,然后再换算成你要的曝光组合)
*不推荐原因
1)长时间曝光会产生许多噪点。
2)很容易过曝或者欠爆。
3)一旦相机没电或有强光物体经过镜头就会功亏一篑。
4)在城市中光污染严重,拍出来星轨会非常的少,而且前景会严重过曝。
2.多张合成法(推荐)继续复制前三条
1)开启手动对焦模式。(黑暗中无法对焦到星星)
2)把相机的显示器打开,把焦点对到星星上,让星星成为一个实点。如果在显示器上看不到星星的话就只能先扭到无穷远处,(因为很多镜头上的无穷远并不太准!所有建议打开实时取景手动对焦,对好焦之后就不要再动对焦环了。)
3) 调整色温,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建议用低色温拍摄。(这步看个人爱好,可有可无。建议用RAW格式,后期时可以调色温)
4)把长时间曝光降噪关掉(这个很重要!),否者星轨会出现断点。
5)调到M档,测试合适的曝光组合。一般单张曝光时间为30s-60s(时间长了星迹就会浅或少),用上最大的光圈,选择能够正常曝光的ISO(ISO高了没有问题的,后期叠加的时候噪点会互相抵消掉,当然强烈建议你拍低ISO长曝光来拍一张少噪点的地景)。
6)开启连拍模式,按下快门线慢慢等待。(这时候你就可以去欣赏美景了)
7)回家后把照片拷出来,打开Startrails,把你拍的所有图片(除了地景外)导入到Startrails中,点击和软件图标一样的按钮(录像机左边那个)合成星轨。
8)这时会弹出个窗口,选择下面那个Lighten-Screen-Blend,这个可以让你星轨变得比较流畅,顺滑动。
9)合成完成后保存图片。
10)把合成好的星轨和地景拉到PS里面,用低噪点的地景把高噪点地景色覆盖。
*推荐原因:
1)噪点少。
2)就算相机没电了也不会功亏一篑。
3)在光污染严重的城市同样适用。
4)不会出现曝光不准确的情况。
ISO:4000 30S F5.6 14mm
这是单张星空正常曝光的,连拍了300+张,结果后面起云了,能用的只有150+张
ISO:400 110S F5.6 14mmISO:400 110S F5.6 14mm
这张是正常曝光的地景(我把房子对面的灯光打开用来照明了)
150+张用叠加之后,除了地景之外都没有什么噪点了。150+张用叠加之后,除了地景之外都没有什么噪点了。
最后把地景叠加上去调整一下之后大功告成!最后把地景叠加上去调整一下之后大功告成!
要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和ISO,把单张照片星星数量控制在适中的范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下面放一组对比,左边一组单张的星星太多了,导致星轨灰常密集。
=============================更新============================================================更新===============================
评论区有人问到下面这个视频是怎么拍的。因为我不是作者,在延时摄影这方面也不太了解,只是做过相似的视频而已,所以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这个视频的拍摄方法叫“延时(缩时)摄影”英文名为“Timelapse”。
以下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缩时摄影(英语:Time-lapse photography),亦称为间隔摄影、旷时摄影、延时摄影,是一种将画面拍摄频率设定在远低于一般观看连续画面所需频率的摄影技术。
当在正常速度下播放时,便会感觉到时间经过得较快速,而产生一种流逝感。举例而言,对一个变动中的景象以每秒一张的速度进行连续拍摄,之后以每秒30张的速度播放,那么便会呈现出加速30倍的视觉效果。
缩时摄影可被视为与高速摄影或慢动作摄影相对的摄影技术。针对人眼所能捕捉的微妙过程,例如太阳的移动、空中的繁星等等,透过缩时摄影能够清楚、完整地呈现。缩时摄影可说是电影艺术技巧中减速摄影的极致版本,有时会与停格摄影动画有所混淆。
关于如何拍摄,网上有很多很好的教程,直接贴上来好了:
不想看文字的这有视频哦:
上面是入门级的教程
学完入门教程和看完我上面的文章应该差不多能了解“架子的星愿”那样的作品了是怎样拍摄的了。
大概思路就是:把合成星轨用的很多张照片进行批处理(调色之类的),然后用视频编辑软件把它们用24张/秒的速度放出来。
我们仔细来看看他这个视频,在 02:18-02:30 和 03:05-03:20 左右的时候景物发生移动了。
我猜测他用了滑轨或者是使用了“大范围运动控制技术”。
关于大范围运动控制技术请参考下面这篇帖子,反正我是无能为力了。
最后,附上一个感觉很腻害的教程,有兴趣的话可以下载来看看。
【崔振东的回答(68票)】:
15.7.28更新
终于在呼伦贝尔的夏夜拍到了银河~虽然彩色噪点的问题没有解决~
Canon EOS 5D Mark III + Sigma 35 1.4 Art,F1.4,20s,ISO3200. Canon EOS 5D Mark III + Sigma 35 1.4 Art,F1.4,20s,ISO3200.
--------------------------------------------------------智商捉急的分割线----------------------------------------------------------
知乎首答……搬运以前给小伙伴公众号写的文章~~
拍星空前の准备:
1. 一部单反(不用我说你们也明白这个是什么),尽量是全画幅的(请百度或问身边懂摄影的小伙伴,相信他/她们会耐心的给你解释)。
2. 镜头请尽量选择大光圈(请百度或问身边懂摄影的小伙伴)的广角镜头,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或者尼康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这样的镜头肯定是首选了,当然如果你银子够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3. 附件方面请买一根快门线(请百度或问身边懂摄影的小伙伴),能带遥控设定的最好,不管是哪种方法拍都需要这个。上X宝搜一下快门线就行,便宜的二三十块就有。
4. 电池,最少要买两块啊~~拍摄过程中相机要是没电了可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这意味着不管你其他方面准备得多么充分,都得提前结束收工回家。相信我,你不会想体会到这种心痛的感觉的。
5. 对于拍摄地点的选择:
拍摄星空与星轨,光污染越小越好。这样就需要远离城市中心,去郊区拍摄。另外,拍摄星空对于环境的要求比星轨更为严格。因为拍摄星空需要大光圈与高感光度,就算是极其微弱的光污染也无处遁形。相反,星轨的拍摄环境可以适当放宽。凡事无绝对。
6. 三脚架的选择(肯定不能一直端着相机啊对不对):
没有任何一个题材对于三脚架的依赖程度高于星空与星轨摄影。
在拍摄星轨的时候,一张照片的曝光时间以小时计。在这几个小时的过程中,脚架和云台需要保持纹丝不动。如果有丝毫的闪失,那么几个小时的努力就算白费了。所以如果想拍摄星空与星轨,那么在挑选脚架的时候就需要一款重型三脚架和云台。脚架和云台的承重最好都在10kg以上。至于脚架的材质,铝合金与碳素均可。铝合金因为自重大,防风能力强。碳素因为轻便,所以便于携带而且吸震性能好。至于云台的选择三维云台(请百度或问身边懂摄影的小伙伴)与球形云台(请百度或问身边懂摄影的小伙伴)也是各有利弊。三维云台在拍摄星空与星轨的时候操作更为方便,但是大角度仰拍的时候球形云台又展现出了自己的优势。
7. 请拍摄RAW格式(请百度或问身边懂摄影的小伙伴),虽然数据量很大,但是后期的时候实在很方便。
8. 看下手机的日历,最好是农历哦。因为拍星空涉及到月相(请百度),皓月当空的夜晚肯定是没有多少星星的,所以一定要挑月亮早早落下或者后半夜才升起或者根本没有月亮的夜晚(一般是农历每个月的二十五到下个月的初五之间)。不过如果你非得要满月的时候去拍我也不拦着,毕竟还是有高人的。
9. 如果是在像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冬季出去拍星空的话,那么请做好保暖措施,无论是你自己还是相机。自己一定要多穿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相机的保暖方面推荐买一个防寒套套在相机上(X宝几十元一个),另外电池的性能在寒冷环境下也会打折,所以如果你只有一块电池的话最好是拍摄的时候再拿出来,有备用电池的话就请把备用电池放在衣服的内侧口袋里揣好,这样当一块电池没电的时候我们还有另外一块热乎乎的满血满状态的电池上阵~
这就是没带防寒套的后果……相机上全都是霜,甚至镜头上都结霜了。不过好在没有结露,可能是因为太冷的原因。天冷了,也给我们的相机买件衣服吧。
10. 拍星轨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所以请给手机充好电,iPad充好电,最好再叫上小伙伴,带点消遣时间的其他东西,把这个辛苦的工作变成你们high翻天的聚会!当然如果能叫上妹子的话……那还拍什么星星啊~搂着妹子数(ni)星(dong)星(de)去吧~
拍星空/银河の方法:
Canon EOS 5D Mark IIICanon EOS 5D Mark III
EF 16-35mm f/2.8L II USM
F2.8 25s ISO 4000
我拍的时候是十一月,银河快要落下去了。所以没有太好的银河片子,就用这个凑数(再次捂脸跑开)吧。
在网上看到拍星空银河有个定律:就是400÷镜头的焦距=曝光时间(不要超过这个曝光时间)。
如果你用16mm焦距的镜头,那么时间就是400÷16=25秒。曝光时间(拍摄时间)不要超过25秒,否则100%放大看就会看见星星拖尾,而且不是一颗颗的星星了。曝光时间确定了,拍星空基本都是用最大光圈,ISO(请百度或问身边懂摄影的小伙伴)也尽可能提高。我的5D3用到6400的感光度没有压力。不过也有说400定律不太准确的,而且很多人都是为了网上交流,而不会考虑印刷用途或者输出,当然曝光时间最长也请不要超过30秒。
How to find 北极星:
在拍星轨之前,我们首先要找到北极星。在北半球的星轨拍摄中,只要找到他,把它放在画面中,就可以得到这样许多星星以北极星为圆心旋转的照片。
那么怎样找到北极星呢?
北极星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属于小熊星座,距地球约400光年,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由于北极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们靠它的星光来导航。
要想找到北极星,那首先要找到北斗七星。再通过北斗七星来找到北极星。
具体方法是:通过北斗七星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当然现在我们可以用软件来寻找北极星了,在iOS平台上可以上APP store下载star walk 2来辨认天空中的星座和星星,只需要把手机对准你要找的那片星空就能使用,它会为你准确的辨识这边星空的已命名星系,了解这浩瀚的星海!Android平台有没有不太清楚,因为我用iPad来查看天空。
拍星轨の方法(前期):
拍摄星轨的过程中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是单次长时间曝光(就是拍的时间很长)拍摄。第二种就是多次曝光,后期叠加(拍摄很多张然后用神器PS合成)拍摄。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呢?
多次曝光,后期叠加拍摄星轨就是指用大光圈和高ISO以及相对较短的曝光时间拍摄一组几十,上百,甚至几千张的照片,然后通过后期合成。因为使用了大光圈和高ISO所以星星的到了更多的曝光,这样后期出来的星轨效果更为明显。而单次曝光想拍摄出星轨的效果就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因为要考虑到总曝光量,所以要使用相对较小的光圈和低ISO,这样才能拉长曝光时间,又使得曝光不会过度,所以星轨的效果不如用多次曝光,后期叠加法拍摄明显。
多张叠加法拍摄星轨相对于单次曝光拍摄星轨的优点:
1.星轨的密集程度和亮度要明显好于单次曝光。就算光污染极其强烈,也让星轨拍摄变为了可能。
2.因为后期使用n张照片叠加,噪点也得到相互叠加,所以画质细腻。
3.在拍摄中即使受到光源干扰(车灯,手电筒等)也可以通过后期删除受到干扰的照片而保全整张星轨照片。
4.整个曝光过程中对于照片的控制的更加游刃有余。(比如说如果想尝试用车灯或手电筒补光,但是对于最终效果又心里没底,那可以在拍摄第一张或者最后一张的时候补光,后期不满意就删除不参与合成)。
5.在拍摄中可以更换电池。当然要迅速,而且要尽可能的不让相机抖动。(我曾经尝试过一次)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啊~
1.拍摄n张照片会产生巨大的数据量,占用硬盘大量空间。
2.浪费快门(现在更换快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且也不贵。可以忽略。
(上图为叠加法拍摄,98张合成,F2.8 25s ISO 3200)
(上图为叠加法拍摄,202张合成,F2.8 25s ISO 3200)
拍星轨の方法(后期):
现在多数拍星轨的人都采用叠加法拍星轨,那么当你拍完了N多张照片后,如何在电脑中合成呢?我们有两种合成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通过startrails这款软件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我们的星轨照片叠加出来。
重要提示:startrails只支持JPG格式文件合成,RAW文件请直接移步PS.
软件的界面为英文,操作简单傻瓜化,即使英文不好的同学也可以很方便的操作。下面说一下操作方法。
首先点击左上角的File按钮,再点击Open images,找到我们需要合成的图像。
Images下面的Files是我们要合成照片的照片列表,如果有不想要的照片可以点击前面的√号,这样这张照片就不会参与合成了。
接下来点击
图标,进入合成选项界面。图标,进入合成选项界面。
即使看不懂英文的话,看图示也应该能猜到是什么意思了吧。上面的选项速度较快,但是星轨会有断点,下面的选项正好相反,星轨的质量很高,但是会牺牲合成的速度。具体选择哪个选项就看你自己咯。
那么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点击OK进入合成界面!PS:我选择的是下面的选项。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可以看见一些星轨了呢?为了说(tou)明(gong)方(jian)便(liao)我只用了十张照片来演示,如果是30张以上的话就能很轻松的出现明显的星轨了。
在合成结束之后我们就可以保存图像,向小伙伴们展(xuan)示(yao)我们的成果了!点击
按钮即可保存图像。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图像格式,分别是BMP位图,JPG图像格式和TIFF无损图像格式。这三种文件格式各有自己的特点,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百度。一般来说如果是为了网上交流,我们选择JPG文件格式即可。按钮即可保存图像。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图像格式,分别是BMP位图,JPG图像格式和TIFF无损图像格式。这三种文件格式各有自己的特点,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百度。一般来说如果是为了网上交流,我们选择JPG文件格式即可。
而第二种方式就是祭出我们的终极大杀器:Photoshop!
关于PS的强大无须多言,每一个职业摄影师和发烧友的电脑里都会安装PS,而PS又为摄影人的再创作提供了很多的条件。下面说一下PS堆栈合成的步骤。
首先打开PS(我的版本是Photoshop CC ,老版本自行参考,新版PS的大多数功能老版本都有,只是界面不同而已),点击“文件”,再点击“脚本”,找到“将文件载入堆栈”并打开。
在堆栈选项中我们可以选择将文件或者文件夹载入堆栈,如果你拍的照片很多的话那么就可以将这些照片放到一个文件夹里,这样省去了挑选文件的麻烦。另外PS的堆栈是支持RAW格式文件的。
载入选项下面的两个选项,我推荐是都不选择,因为PS的自动对齐可能会发生错误,对齐照片这种事情在拍摄时做好就可以了嘛,何必交给费时费力的后期呢~
现在文件已经载入完成堆栈了,但是怎么没有我们之前看到的效果呢?原因是图层的混合模式问题。我们要将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变亮”。将所有的图层全部选中,然后像酱紫调整就可以了~
现在的效果就和我们在startails中看见的效果基本一样了。
如果你是一个不满足于前期拍摄的人,我推荐你用PS去合成星轨,因为PS实在是太强大了,在合成完毕之后我们还可以去进一步渲染星空的效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就不去介绍接下来后期的步骤了,接下来的创作留给准备去拍星空的你吧。
相信每一个热爱摄影的小伙伴都有一个和星空作伴的梦想,更广阔的天空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就酱~希望大家都能拍到自己满意的星空,么么哒~
摘自jeep杨的视界微信公众平台,发表于微儿网,原题为《jeep跟你说说拍星空》.
摘自口渴的树袋熊,原载蜂鸟网,原题为《饱览绚丽的星河美景 星空全攻略》
摘自口渴的树袋熊,原载蜂鸟网,原题为《饱览绚丽的星河美景 星空摄影技巧全攻略》.
【JasonYan的回答(44票)】:
如果你想拍星迹照片,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以下是我自己总结的一点东西,还望补充:
准备上需要注意的:
1. 晴朗的天气
2. 帐篷或车,作为休息的地方
3. 按季节带好御寒衣物
4. 黑卡(或者一本杂志,在你等待曝光的时候看会),随时准备遮挡强光
5. 手电筒(或许需要补光)
6. 相机,最好是底片机,数码相机的话保证满电(附加手柄放置二块电池)
7. ISO 100的胶片;数码相机将ISO设置为100,并设置降噪处理
8. 广角镜头。这个依个人喜好,如果你觉得广角不够大气甚至可以考虑带一颗鱼眼镜头
9. 三脚架及配重。稳定的三脚架,如果你有车,那么三脚架越重越好;配重可以不必须或酌情,袋子装满石头就可以
10. 快门线
11. 食物。你一定会饿的
12. 有条件的话,带一台备用相机(等待曝光的时候你闲的发慌而又不想看杂志,那么四处拍拍照片吧)
拍摄上需要注意的:
1. 构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建议是选择星星多的区域,或者先找到北极星(如果知乎上有住在南半球的朋友也可考虑向南拍)
2. 光圈的选择。个人意见:F5.6-F11都可以
3. ISO 100
4. 对焦。设置无穷远
5. 曝光时间。这个取决于光圈的选择,所处位置的环境光情况亦对曝光时间有所影响。比如:F5.6可以考虑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F11可以考虑三至四小时甚至更长。如果你想要拿数码相机拍摄拖尾较长的星迹,不是不可以,但要考虑相机的CMOS是否承受的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带一台备用相机,这台烧坏了可以继续。但是多半的人烧坏了自己的相机就没心情再拍了)
6. 耐心。无论是等待曝光,还是等待数码相机的处理。
最后,不是我谨慎,我还是不建议使用数码相机进行超长时间的曝光。
【荆棘的回答(4票)】:
拍摄星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长期曝光拍摄,一种是叠加法~
长期曝光是曝光45-60分钟左右,比较适合胶片机拍摄;
叠加法是拍摄一系列曝光5分钟左右的照片,然后通过后期叠加;
具体的拍摄方法和后期方法很长,直接点着看吧
【wkZhu的回答(3票)】:
如何拍星空,其他答案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但楼主的要求是“好看”,这个就有说道了。
虽然我们拍的是“星空的照片”,但实际上星空只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而已。换句话说一张星空的照片好不好看,重点其实不在星空本身,而在前景!
所以星空拍得好看的要点就是,选对前景,再适当补光。
对静物前景来说,补光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用手电筒照亮然后扫几遍就可以了。
但人像,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为了保证人像不虚,只能用闪光补光。并且人像的位置在长曝光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环境光。否则就会有虚影。而为了让闪光补光的效果自然,就要尽可能借用各种反光柔光的工具。为了保证人像不虚,只能用闪光补光。并且人像的位置在长曝光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环境光。否则就会有虚影。而为了让闪光补光的效果自然,就要尽可能借用各种反光柔光的工具。
【TomHall的回答(4票)】:
推荐一个英文的博客,上面主要介绍如何拍银河,现在已经有了十几篇超详细的教程:
里面的内容既涵盖了如何选器材,地点,时间这样的准备知识,也有光污染下的Expose to the Right()或者是如何制作星空延时视频()这样的高阶技巧的实践经验。最近他们做的星空摄影视频(需要翻墙:)还上了国家地理杂志的短视频集合。
【戎胖子的回答(10票)】:
注意不要被中央七套看见。
【羽飘摇的回答(7票)】:
我直说了吧
要带个帐篷,不然晚上会很冷
还要带瓶花露水
因为有蚊子
更主要的要带个女盆友或者小伙伴
不然真的太无聊了
利益相关;我也拍过
【Galaxyan的回答(11票)】:
条件以及装备:
1:广角大光圈镜头
3:距离大城市100-200公里
4:月相也很重要,最好是没有月亮的时间去拍
5:天气晴朗,没有云或者薄雾
这个网站可以查看光污染
6:不害怕夜晚,拍星空周围是越黑越好。最好车灯,手电什么都不要开,所以你要一个人面对全黑的世界,但是星空真的是很震撼每次看每次都被震撼到
7:下面这些照片拍摄时间一般都是12点以后,有的时候星空要拍凌晨3,4点,如果在冬天要做好保暖准备
曝光组合:
1:大光圈越大越好
2:曝光时间最好控制在20秒
3:看相机性能,如果能承受高iso,越高iso曝光时间就越少,曝光时间越少星星就越不容易“动”
4:手动对焦到无穷远
参数:14mm f2.8 iso2000+
地点: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因为是crater lake是在高点而且周边没有大城市所以星空非常非常棒
参数:14mm f2.8 iso2000+
地点: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参数:14mm f2.8 iso2000+
地点:Glacier National Park
对面绿色的光是极光,所以很远处的山也能看见,但是银河就很淡了
参数:14mm f2.8 iso2000+
地点:page
一个小镇,所以地面光污染到了深夜几乎没有,远远的那个亮点是发电站
参数:14mm f2.8 iso2000+ 参数:14mm f2.8 iso2000+
地点:冰岛
极光+云所以星空看得不是很清楚
参数:14mm f2.8 iso1600
地点:Orlando 附近
右下角是一小点亮云时闪电
【李思勰的回答(1票)】:
对 很多朋友都提了 不能超过30秒 如果不要星轨的话
【灵灵灵灵灵凌风的回答(16票)】:
(多图预警)
准备工作的话需要准备的大概有:
1、单反相机;
2、比较稳定的三脚架及配重;
3、快门线(佳能新机5Ds、5Dsr等自带间隔拍摄功能的机器可忽略);
4、小凳子;
5、足够容量的电池和存储卡;
6、手电筒(手机自带手电筒也可);
7、可以打发时间的工具或者同伴(女朋友喜欢摄影更好);
8、夏天记得带驱蚊用品,半夜注意保暖;
9、食物及饮品;
10、最最最重要的是,晴朗的天气。
拍摄前期准备:
1、如果是拍星轨需要考虑方向,大致是对着正北方(使用广角或者鱼眼镜头效果更加哦);
2、可以在建筑物正中取景或者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拍摄星轨下的建筑,效果会很美(参考下图);
3、建议使用堆栈的手法处理照片。拍摄时可以设置为10s左右的曝光,间隔时间比曝光时间长1~2秒,拍摄200~300张即可。这样得到的素材后期既可以选择做延时摄影也可以堆栈叠出星轨。
注意:单反相机最好不要使用过去那种长时间曝光的手法来拍摄星轨。建议如上所说,设置F4~5.6左右的光圈,ISO 800以内,曝光时间10~15s,间隔时间比曝光时间长2s~5s,用延时的手法来拍摄素材,最后堆栈得到星轨。这样的素材一物两用,且对机器损害较小。
具体星轨拍摄和延时摄影可以去网站延时中国学习,本答案纯手打,只是准备工作的一些建议及个人经验。
最后附上一些我们学校的星轨图供参考:
【PASOTA-R的回答(15票)】:
斗胆回答个,纯属个人看法,以数码单反单次曝光拍星空为例。(最后多图手机留意)
----拍摄星空,我理解为你使用相机在快门开启的时间段内传感器收集到合适量的来自你所对准的星体发出的光线后,相机将传感器收集到的光线讯息转化为电子讯号打包为RAW格式存储在你的存储卡里的过程。
----如何拍好?你要收集的是星体发出的光线,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只收集星体的光线避免光污染的过量收集影响最终画面,这个时候其它光线就是光污染了(城市灯光、月光、飞机交通灯等),因为大家都知道光的传播是有速度的啊,城市灯光的这些东西比那些星体离你近的不是半丁点啊!快门开启的同一时间内,近处光源的射入量要比那些星体光源多太多了,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星体光线信号都给近处的光污染遮盖掉了,结果出来一看照片几乎没星啊!所以光污染是影响拍摄星空照失败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要说说具体怎么拍了,这离不开三个因素:天时、地利、人和
拍摄时间,我会在无雨夏天晚上在避开满月的情况下选择凌晨到4点的这个时间段去拍。
--为什么夏天?因为夏天的星空在四季中最壮美啊!晚上吹吹凉风拍拍星空多舒服啊!冬天的夜里冷死了有木有啊!和你媳妇被窝里“暖和暖和”多好啊!
--如何避开满月?请搜索关键字“月相变化”。如果是粤东以及闽南的筒子们可以直接参考宝岛气象局的实时月相表,如需请点
--为什么是凌晨到4点的这个时间段?因为在一天里这个时间段是最暗的。
拍摄位置,按你自己想象的画面选择合适的取景位置。
--什么是合适的取景位置?安全!没有光污染的地方。通常是远离市区灯光的荒郊,沿海的可以选择郊外未开发的海边,或者比较高的山顶(如果不是经常登山并且熟悉地形的不建议),还有边远的小山村也是很理想的拍摄地。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带上驱蚊水、驱狗棍(这个真的有!!!)、手电筒(夏天的郊外草丛边有时候会有蛇)、饮用水、然后尽量留在手机有信号的地方。
区分为器材与技法
机身:单反为例,撸主用的是观音牌照相机,其它的没了解,就说这个牌子的。在ISO1600时成像可以接受的基本都可以了,高阶的你用无敌兔或7D当然是最好,入门级的500D也完全够用,撸主我用的还是二手市场一千多找回来的20D呢!在我看来,现在同一画幅的单反相机里的相机其实都十分优秀了,高阶、中介、低阶之间的区别主要就在高ISO范围(这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操作便利性(双拨轮和肩屏)、连拍速度这几种。像素?有那么重要吗?不是专业摄影师的话,800W像素很好了!都足够输出10寸的照片了,你有多少机会去冲印10寸以上的照片?单个文件体积小,还能拍多几张照片呢!
镜头:通常是 超广角 和 广角大光圈镜头
APS-C画幅的超广角镜头有 观音牌原厂的 EF-S 10-22mm f/3.5-4.5 USM(太贵)、东海的AF 11-16mm f/2.8(大光圈!利于拍星)、SIGMA的10-20mm f/4.0-5.6 EX DC HSM(网上口碑好)、腾龙SP 10-24mm F3.5-4.5 Di II LD (网上口碑一般,可撸主就是用这个,成像可以接受)
广角大光圈有 24MM F2.8、28MM .F2.8、35MM F1.4 这些,定焦镜头太多,品牌就不说了,总之日产实用耐操的经济适用品、德产高端小众的奢侈品、国产呢?不说了。
其它设备:快门线(拍星轨的可以选择定时快门线)、三脚架、电池手柄(像我有两块电池,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用到第二块)、赤道仪(除非你是天文爱好者,否者还是不建议话几千块去买个电动赤道仪来就为了拍个星空照)
取景、参数设置、后期,
取景你需要GOOGLE SKY MAP这类的APP帮助你确定各星系的位置,通常我会对准猎户座(通常会背对着弦月)。
参数设置,APS-C 超广10MM 焦段拍摄为例,当你在远离光污染且无云的海边时你可以尝试 ISO1600 起步,使用手动对焦先将标尺固定在无限远了,然后往回拧一点(如有参照物请无视),快门30秒,色温3000K ,RAW格式存档(各个像素上未经处理的原始光线讯息,方便后期处理),然后你就可以先拍一张了,拍完后如果过曝就减5秒试试,总之不同参数拍多几张方便回去筛选。
后期,撸主我开始要上图了
解RAW的软件很多,通常都是用 LIGHTROOM, 针对星空照片通常会调整 色温、对比度、还有清晰度这几个参数,总之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适量调整到满意的效果就可以了,然后下面这些都是今年夏天英仙座大爆发时那几天拍的照片。
*大风有薄云-对准英仙座
原生格式与后期对比原生格式与后期对比
*银河 现场肉眼可见
原生格式与后期对比
*也可以拿个手电筒照亮自己在银河前留个影
原生格式与后期对比
【光明左使张寻欢的回答(0票)】:
单反相机,广角镜头,三脚架,快门线,手机(这个是打发无聊时间的)
【陈芝士的回答(9票)】:
前几天青海湖撸的 还在新疆漂 过两周回家了来填坑
刚到家 先上图 继续挖坑
【庆九思的回答(2票)】:
首先你需要有一部努比亚Z9手机!
【Boz的回答(2票)】:
1,三脚架,快门线
2,B门/快门预升
3,小光圈,快门速度小于30秒(有赤道仪可以忽略)
【苏宁的回答(0票)】:
必备的要三角架,快门线。这两个不可少!然后是小光圈,慢快门!iso不要太高,多曝几张。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夜景星空素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