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恩派公益组织靠谱吗筹钱软件都靠谱吗?

便利的网络公益靠谱吗
公益中国 .cn  时间:   责任编辑: 张雨荷
  本报记者 王嘉言
  制图 孟圆敏
  “我今天走了13206步,共 捐 出2.64元。”昨天中午,80后苏州白领小杨在朋友圈里高兴地说。在她参加的这场公益活动中,只要下载一个手 机 APP,每 走10000步以上,步数就会自动兑换为资助企业的公益基金1元去捐助公益项目。
  如今,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公益”也变得更“近”了。打开贴吧,按照即时发布的信息就能捐赠旧衣;备齐相关证明,点点手指就能发起公益众筹;就连每天走路的“步数”也可用来做公益……昨天记者就市民对网络公益的看法在社区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市民认可网络公益。
  无论老少认可网络公益的人越来越多
  此次调查在姑苏区平江街道东园社区、北园社区;娄门街道梅巷社区、官渎社区等社区内开展。调查对象为社区20岁至70岁居民,共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在此次调查中,有57位受调查居民表示,他们曾经参与过网络公益,占到了28.5%。有89位受调查居民表示还没有参加过网络公益活动,但很有意愿参与其中,占到了44.5%。有意思的是,在这146位认可网络公益的居民中,不乏老年人的身影。家住平江街道北园社区的70岁居民刘建荣告诉记者,他是今年才开始了解并参与网络公益的,除了小额捐款之外,他还参与过捐赠“步数”和一些线下的活动,包括做志愿者等。“是不是觉得我很‘潮’呢?起初只是看到孙女在朋友圈里的转发,我也就跟着参与了一回爱心众筹,活动做下来反响很好。而且,参与得越多,我越发现当中的意义。”刘建荣如是说。
  便利且多样“互联网+”模式点燃公共温暖
  过去,参加公益、爱心活动,除了需要财力,还要支付一定的时间成本。网络公益广受认同和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互联网+”的形式丰富了捐助的渠道和形式,为市民奉献爱心提供了便利而又高效的途径。在此次调查中,有73.7%的网络公益参与者认为,网络公益的最大好处是门槛低,方便快捷。家住官渎社区的90后市民李玥曾在“双十一”当天淘宝购物时,选择过卖家注册的公益项目进行捐款。李玥向记者表示:“以前想做善事捐钱,要专门去慈善会、红十字会。现在点一点手机上的APP就做到了。原来做一件有社会效益的好事,可以这么简单容易。”
  李玥的话道出了很多受访者的“心声”。通过网络信息公开,网络公益更加简单、轻松和快捷,触屏之间就能完成,降低了普通百姓的参与门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即使没有太多的钱进行捐助,也可以捐赠“步数”,甚至以物易物,如铅笔换校舍、垃圾换鲜花等,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演绎成“公共温暖”。
  “转发”成传播主要途径网络公益将激发个人捐助潜力
  调查结果显示,200位受调查居民中,有90人是通过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看到亲朋好友“转发”后得知的网络公益信息,在所有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中占比最高。
  “最近几年,网络公益给慈善事业带来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个人捐助迅速增长。”家住梅巷花园的林之宇是苏州一个网络公益平台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以往个人发布的求助信息不是零散,就是传播效果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募集到位。而通过公募基金会进行募捐往往需要一定周期,对于“救急”需求,常常难以第一时间满足。“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在我国,企业一直是公益捐赠的主力军,全国捐赠资源的70%左右来自企业,个人捐赠只占约20%,而在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超过7成的捐赠来自个人。”林之宇向记者介绍,传统公益受限于地域、规模和效率问题,很难成为真正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也消耗了社会参与者的热心。“网络公益克 服了这些痛点,将大大激发个人捐助的潜力。”林之宇说。
    来源:苏州新闻网数字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龙岩公益组织筹钱让小义欣一家住进新房 捐赠电器家具-闽南网
龙岩公益组织筹钱让小义欣一家住进新房 捐赠电器家具
来源:闽南网
  闽南网3月2日讯 昨天,龙岩武平永平乡岗背村13岁的刘义欣特别开心。在这个下着毛毛雨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三口终于搬进新屋了。
  这个家庭不容易,三个人都身有残疾。小义欣的父母没法干体力活,一家人靠低保过日,此前一直蜗居在一间60多年、已是危房的老土房中,一下雨家里就漏水。而小义欣虽身高不足60cm,但她天生乐观,成绩也特别好。小姑娘最大的心愿,就是住上有楼梯的新房。
圆了住房梦,家人都很开心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6月,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龙岩地区的志愿者们,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决定“爱心筑巢”。
义欣妈妈:“做梦都不敢想能有这样的房子”
  贴对联、放鞭炮、挂红布……乔迁的大喜日子,小义欣的爸爸刘启文特意叫来姐姐、姐夫帮忙,按照乡里的习俗操办一切,迎接前来道喜的人。
  这栋新房就坐落在岗背村村道旁,离小义欣原来的家不远。一层高,共72平方米,包括一厅一卫和两个房间,还有一道楼梯,通往屋顶。
  小义欣正兴奋地和一个小伙伴一起“参观”新家。对在新房间里学习,她盼了很久。
  “有了新房,义欣就不用跟我们挤在一块,空间大些,做作业也会舒服些。”刘启文高兴地说。忙里忙外的他,不忘用轮椅推着妻子刘小珍进去转转——因卧病在床,自打新房落成后,她这是第一次来看。
  “瞧,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以后,咱们就睡里面一间,靠门的一间给义欣睡。”刘启文说着,刘小珍点着头,眼里噙着泪,“谢谢!谢谢你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还能有这样的房子”。
志愿者:边筹钱边建房 赶在雨季前竣工
  昨天上午,武平的几个志愿者也来到新房,还带来了好心人捐赠的热水器、电视机及一套桌椅家具,还有两张床。
  “叔叔,我还记得你!”小义欣对着其中一位志愿者,腼腆地说。
  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武平分会的志愿者,是在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中了解到小义欣家的情况,才决定筹集资金为他们建新房。分会会长邱雪萍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们已筹集4万多元,目前还有部分建设工钱未结清,“雨季快来了,为防止小义欣一家危房倒塌,所以采取边筹钱边建房的方式,提前竣工”。而“筑巢”的钱,都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及部分志愿者自愿捐赠的,所以小义欣的新家也称为“爱心屋”。
  上学期期末考,爱学习的小义欣又考了班级第一,“住进新房后,她能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相信会过得更好,这样我们也值得了”。邱雪萍说。
夏日即将来临,美女们早已展露美好身材,让你一饱眼福。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劝公益靠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