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 终章 电影:终章讲的到底是什么

【阿醜】今天谷阿莫要讲的这部《生化危机:终章》,包含了阿醜血和泪的教训
昨天情人节不吹牛逼地讲哥和人看了一场电影这场电影治好了我多年以来久治不愈的疾病腰间盘突出事情是这样的朋友说情人节不干点嘛事总觉得对不起这个节日阿醜一想,确实这样于是我们立刻买票去看电影了我们早早地来到了电影院前前后后看了不到十分钟后面的人就狠狠地踹了我一脚哥十分讨厌踹椅子背的人但谁还没有个不小心啊结果正当我看得入迷之际后面又给了我一脚这时候,哥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是不是还不知道我是谁想当年哥脚踢南山敬老院的时候他们可能还没毕业呢!我反思:是不是我的背影不够凶悍?还是我的兄弟们看着太过面善?正当我还在苦恼怎么侧露出霸气之际对方对着我的后心又狠狠地来了一脚真的,忍不了了,我要立刻马上用激烈的言语去斥责他们于是,我回过头就看到了一对体重加一块能成吨的熊壮男女正怒气冲冲地瞪着我们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但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还是算了吧毕竟我们几个这身板这俩人随便扔出一个都能坐死一个最后,整场电影哥和哥的兄弟们都在这对熊男女的特别照顾下看完但除了哥以外好像他们都没有特别的反应可能是电影太好看了对了这部电影就是《生化危机:终章》 就是谷阿莫今天要讲的这个 其实内容都没大记住但总觉得直击心灵不知道是不是被踹出了错觉但电影结束我还是反思了一下是不是我的座位选得有问题影响了人家?因为我们是这么坐的.......毕竟哥也只是好奇为什么那么多空座他们偏要选角落我是阿醜 | 听说这次能活着回来都是奇迹↓ ↓ ↓这是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我旁边的观众吃吃停停,大概到影片烧烤几百个僵尸的场景,终于把一捧爆米花都吃完了。
这是一部典型视听轰炸的电影。开场3秒钟有人说:&声音好响!&走出电影院还有人评价:&一惊一乍。&
这还是一部很3D的电影。我怀疑肯定有观众看吐了&&不是心理上的,是生理上晃得太厉害导致头晕真的去厕所吐了。
作为商业电影,《生化危机:终章》基本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对剧情没什么可讨论的,因为基本没什么剧情;对人物没什么可介绍的,因为人设简单直白;对技术和风格同样没什么需要说明的,一个&快&字就概括完了。
所有镜头切得飞快。基本1~2秒一个镜头,互相之间都不挨着。而打斗戏更是快到看不清人物动作,能大概把握一下打斗进度,了解谁胜谁负就不错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因为整部影片节奏超快极快飞驰快,所以显得比之前引进国内的两部《生化危机》略好看些。当然这是错觉,其实差不多都是同样的陈词滥调。好在这部进展快,所以不会把可有可无的情节当做抒情段落大肆渲染,于是不会让观众心生厌烦。
可能中途会睡着3分钟,然后被音效震醒,睁眼一看,嘿,什么内容都没错过。
确实本身也没什么内容。
这种爆米花电影完全是影评人的噩梦,连商业推广点都很难找出来。顶多能取个《十五年时间,她是银幕上杀人最多的女战士,最后却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人?!》这样流行的公号标题。
确实值得庆幸,从2002年第一部《生化危机》开始,到《终章》前后共6部,今年这个系列终于要完结了。无论影片质量如何,相比永远只有上部没有下部的电影《倚天屠龙记》,《终章》的出现不仅证明了整个《生化危机》在商业上都是成功的,而且让患有强迫症的一类观众也长舒了一口气。
银幕上这波僵尸终于被消灭了,地球短暂获得了安宁。
银幕上的僵尸最早能溯源到1968年的小成本影片《活死人之夜》。当时僵尸还是些缓慢走来走去像提线木偶的生物。随着全球游戏业的发展,1996年日本Capcom公司(一般叫&卡普空&)推出了《生化危机》,2D和3D结合的游戏画面和惊险逃亡的恐怖氛围使这款游戏大获成功,到今天已经推出了连正传加外传差不多七八部续作。第一部《生化危机》影片的诞生,按今天的流行术语来说是游戏大IP的改编,当年看来颇具前瞻意识。而僵尸在银幕上更为迅速而猛烈的动作状态,也代表着整体怪物形象的革新。主演女星米拉&乔诺维奇英姿飒爽的整体形象,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生化危机》这部投资不大的影片,在全球取得了还不错的票房成绩,要算是创新的成功。
跟一般观众想象不同,《生化危机》主演只有一位稍有名气的女星,加上好些无名的僵尸群演,以及一堆破破烂烂美术要求不高的场景,基本没什么大花销。主演米拉&乔诺维奇和导演保罗&安德森在2007年结婚,又进一步拉低了影片成本&&连主演酬金都不用谈涨价了,反正挣多挣少都是夫妻内部矛盾。甚至连最终集中的计算机少女&红皇后&也是他们真实生活中的女儿&&又省下一个演员工资。
导演兼制片人保罗&安德森是成本控制的老手。《生化危机》第一部制作费只有区区3300万美元,算是动作片中的小弟;而15年后的今天,《终章》的制作成本也无非只有4000万美元,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甚至比第一部还省!
正是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商业因素加在一起,才促成了《生化危机》能稳定产出6部,直到故事终结。游戏造成的影响,特别第4第5部引进中国,加上上一部中李冰冰的出演,都拉升了该系列在国内的人气。
无论怎么评价本片质量,有个基本事实是:中国会是《终章》全球最大的票房提供者。包括近期上映的《极限特工3》,内地的票房贡献就占全球票房的一半多。这会引起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进一步重视。但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从美国人的眼光来看,这相当于写着&此地人傻钱多&,以看似火爆但投资低廉的动作场景加上华人影星作为配角就能换来稳定的票房成绩。中国人的钱也挺好赚的。
爆米花电影的精髓是以小投入换来大票房,同时影片要带给观众&我可真花了不少钱哦&的错觉。《生化危机:终章》确实是各中高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快速剪辑的方式能够掩盖不少拍摄时的错误和不连贯,每个镜头特效的精度要求也不会那么高。即使都是5毛特效,粗粗一看也没有破绽,反而还能给观众造成眼花缭乱的印象。
剧情?剧情就是要填充得满满当当。反正是爆米花,怎么爽快怎么刺激怎么来,人物设定不需精雕细作,有点令人意外的反转就能交差。关键是切忌停下让观众思考,合不合理都无所谓,不要太雷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动作场面,要一波接一波不断袭来。特效怪物最好少弄点,开场整个会飞的大怪鸟不错。一只,一只就行,多了白花钱。后面能用群演扮僵尸就找群演,能用狗扮怪物就用狗,电脑特效别做动的物件尽量做固定的废墟,反正都是破破烂烂差点也无所谓。
怪物不够了?那再搞点固定布景,比如会夹人的门啊,不用真转的大风扇啊,还有实际上什么机关都没有的通道和走廊啊,用电脑加点激光效果就好。主要还是靠演员打嘛。演员最好也重复着用!一个人扮演两个角色挺好,本尊和克隆人嘛哈哈,还挺展现演技的,演员肯定很乐意啊。开始他们先打一场,是和克隆人打,后面可以还能安排再打一场啊,和本尊再打嘛&&
爆米花电影也是电影。我们从来不反对拍电影挣钱,商业上的成功也是成功。用眼花缭乱的剪辑方式造成刺激,用突然且猛烈的音响手段形成冲击,用丰富的视听手段填满观众,让他们从第一分钟就开始目瞪口呆说不出话,这样即使觉得不满意,也说不清是哪里做得不好。
这些大体就是《生化危机:终章》所做的。面对这类影片,大部分观众大概不会觉得自己是被骗进了影院,却也很难觉得影片值回了票价。《终章》深谙观众心理:我们习惯于保守地相信看一部商业片是更安全的选择,有特效就说明影片拍摄还花了点钱;却不愿冒险接纳如《爱乐之城》这样口碑还不错却类型小众的影片,也看不出影片制作之用心其实也花了不少成本。
《生化危机:终章》没什么大毛病,但同样没什么可看的。《爱乐之城》错过了,就错过了二十年后可以回忆自己和某人一起看过这部影片的心情。
有些电影错过了可惜,看过了还值得一看再看。《生化危机:终章》肯定不在此列。就像我在电影院里看过4、5,但现在剧情一点都想不起来了。《终章》也是一样,到底演了什么?我差不多现在就快忘光了。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曹洋
相关搜索:
频道总排行
楚天都市报 湖北楚天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社)
精彩资讯,尽在看楚天APP  2016Victoria's Secret终于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拉开帷幕。满屏的美胸、美腿,天使的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化危机终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