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英雄传主题曲画质太差了,我都怀疑是不是50年前的片子 了

东归英雄传-电视剧-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为了躲避势力日益强大的准噶尔部的威胁,蒙古土尔扈特人西迁至俄国境内伏尔加河流域游牧。伏尔加草原土肥水美,远离战争,使饱经战火洗礼的牧民们终于找到了安静和平之地。但谁也没料到他们很快又坠入俄国沙皇的恐怖统治之下,因为此时正值俄国历史上的横征暴敛的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当权的年代。然而这时一个注定未来引领土尔扈特牧民们逃出沙皇魔掌的英雄人物--渥巴锡诞生了。渥巴锡率领了17万土尔扈特同胞,长途跋涉,历经种种磨难,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长征……
<li class="item"
data-id="86785"
data-index="0"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86785'];
item_last_1: 0 && 0%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0 && 0%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0 || !(0%rowNum);
item_second: !(0%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0
麦丽丝(Lisi Mai ),中国电影女导演。1956年11月出生,蒙古族,大学学历,无党派人士。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 丈夫:塞夫
<li class="item"
data-id="333518"
data-index="1"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333518'];
item_last_1: 1 && 1%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1 && 1%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1 || !(1%rowNum);
item_second: !(1%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1
选择电影事业全凭一次偶然,大学毕业前夕,他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参观,正赶上一位蒙古族老导演在拍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 ,他突然间意识到电影比文学更吸引他。毕业后,他放弃了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的机会,毅然决定到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工作。因癌症于2005...
<li class="item"
data-id="73488"
data-index="2"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73488'];
item_last_1: 2 && 2%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2 && 2%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2 || !(2%rowNum);
item_second: !(2%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2
宁静,日出生于贵州,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模特进修班,中国内地女演员。
1990年出演的第一部电影《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1993年先后参演电影《大辫子的诱惑》担任主角啊玲和电影《炮打双灯》饰演主角春枝。1996年主演了电...
<li class="item"
data-id="74857"
data-index="3"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74857'];
item_last_1: 3 && 3%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3 && 3%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3 || !(3%rowNum);
item_second: !(3%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3
斯琴高娃,日出生,女演员。
1979年,斯琴高娃抗联作品《归心似箭》中饰演女主角玉贞 。1983年,斯琴高娃出演凌子风导演的《骆驼祥子》中的虎妞,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6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
<li class="item"
data-id="93465"
data-index="4"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93465'];
item_last_1: 4 && 4%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4 && 4%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4 || !(4%rowNum);
item_second: !(4%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4
《月影风荷》饰林天庆
<li class="item"
data-id="94763"
data-index="5"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94763'];
item_last_1: 5 && 5%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5 && 5%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5 || !(5%rowNum);
item_second: !(5%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5
马景涛,日生于中国台湾省台中市,祖籍辽宁省,中国台湾男演员。父亲做过高级警官、台中市警察局局长。中学在台中二中短暂就读,后入台北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广播电视科毕业,并于英国戏剧学院进修一年。1989年、1990年凭借《春去春又...
1 && !expandMoreActors}" _stat="info:actor_more">
小视频和剧照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title="下一页"
r-on="{click: onNext}"
r-show="{current &#xE621;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_snext"
title="下一页"
r-show="{curPage &#xE621;
{playSrcName}
《{title}》{playSrcName}网付费片源大西北的西与北:从昭苏到青河,我在新疆的十六天。【非攻略纯唠嗑】
天数:16 天
时间:6 月
人均:10000 元
和谁:一个人
乌鲁木齐闲逛、吐鲁番预热
新疆美,只是……脚板苦了点;
新疆美,只是……屁股苦了点。
不到新疆,不会觉得广角不够广;
不到新疆,不会觉得长焦不够长;
不到新疆,不会觉得祖国太辽阔;
不到新疆,不会觉得假期太紧张。
几年前我在西安城楼上看灯会的时候,就下了决定。匆匆走过青海、甘肃、西藏之后,我把今年的目标定在新疆。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我这次不做精细的日程安排,只在定了大致方向以后拎包就走,算算假期,盘点一下大致想去的地方,路上随机应变。对于新疆之旅,心里多少有些打算。首先这次不去南疆,其次不去喀纳斯。就像甘南一样,这两个地方都得单独走。于是乎,伊犁大部、阿勒泰东部就进入我的行程之中。
后来我发现,这个行程定的有点错,有点错的离谱。
新疆太大了。
新疆的景点太大了。
------------------------------
D0:乌鲁木齐闲逛
六月二十二从首都机场起飞的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取消,无奈之间紧急改订了次日的廉航班级。我的旅程还没出发,就先砍掉一天。廉航飞机还晚点,到达乌鲁木齐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找好宾馆,收拾好东西,上街逛逛吧。
市区的基建有点奇怪,人行道时有时无,而且窄的很。
市区的基建有点奇怪,人行道时有时无,而且窄的很。
公交执勤点
新疆大学(东门)
安检比较严格,几乎每个公交站点,都有或大或小的治安岗亭;大型路口、繁华路段都有警务站;加油加气站、大型设施入口都有卡子安检。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稳定才是硬道理,而且经过一下午的闲逛,我倒是发觉新疆、或者说乌鲁木齐市的物资供应丰富,想买什么生活用品、食品饮料之类的话,十有八九都能买到。单说商品流通这点,比之一线城市并不逊色。为啥?
我的评定标准就是“宝矿力”or“佳得乐”这么简单。
能在随便一个转角便利店买到宝矿力或者佳得乐,就是我的评定标准。
。。。别误会,我就是好奇
肉不够,蒜来凑。
饮食是典型的西北风味,油重盐不重,辣子香不辣。别的种类也很丰富,各类米面主食、荤素汤菜都有。兵团辛勤耕耘了几十年,北疆的汉族人口不少,农商经济都比较发达。在乌鲁木齐,不难找到你想吃的口味。我是北方人,无面不欢,进个本地风味小馆子,晚饭就烤肉+拌面了。不过这肉串也……真够少的,简直向一线城市看齐。奸商,绝对奸商。
PS:乌鲁木齐的红柳条烤肉是带骨羊肉,这和我在青海和甘肃吃的不一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号称19:00闭馆,却16:30就停止入馆的鬼地方。
我查了查百度地图,对新疆博物馆的说明是“开放时间09:30-19:00”。不过百度地图没说的是,16:30之后就停止入馆参观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新疆和东部地区的时差大概是2~2.5小时,算起来下午两点多就不再接待游客入馆了。所以当我在17:00左右到达博物馆门口的时候,那股遗憾和懊恼就别提了。
D1:吐鲁番
如果提前一天到乌鲁木齐的话,我可以再走一个天山天池的一日游。但是天公不作美,自由时间只有一天,我在天池和吐鲁番之间选择了后者。很不幸,我去到吐鲁番的时间,仅在早熟品种的葡萄成熟的一周前。所以新鲜葡萄没吃上,鲜榨葡萄汁没喝成,这么说起来,到吐鲁番只去体验了一个“热”劲儿了。就算是给之后的旅程提前“预热”一下罢。
(小草湖服务区)清真饭馆
小草湖服务区下车休息,看看天气预报
清晨九点,托克逊地区气温已经达到39度……
吐鲁番这趟,我是从网上报的小型团。内容包括“坎儿井乐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葡萄沟”,还有一顿午餐。那个竖着银棍的火焰山景区,我们只是在外面看了看。
坎儿井乐园
供游客休息的床。
坎儿井乐园
坎儿井博物馆
坎儿井乐园
坎儿井乐园,小景区。这个公园简单介绍了坎儿井的历史和构造。吐鲁番地区仍旧有在用的坎儿井,但现在已经不再新建这类水利设施了。
海尔巴格餐厅(吐鲁番店)
海尔巴格餐厅(吐鲁番店)
海尔巴格餐厅(吐鲁番店)
大盘鸡、烤肉串
海尔巴格餐厅(吐鲁番店)
海尔巴格餐厅(吐鲁番店)
海尔巴格餐厅(吐鲁番店)
午餐就在吐鲁番的“海尔巴格”吃。简单特色的民族菜式,薄荷茶、烤包子、大盘鸡、烤肉串和抓饭。这个抓饭还可以,配料有羊肉、葡萄干、胡萝卜和黄萝卜,口感丰富。题外话:据我游戏群里一个新疆的朋友说,小店吃饭,烤肉要吃小串,抓饭宁可吃素抓饭也不要吃那种碎肉的,饮食安全还是要注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2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小景区。众所周知,这些地方的人们皈依了伊斯兰教,佛教的东西都是“过去式”了。对于佛教的遗迹,一是自然风化消逝,二是人为保护不力,现状实在是惨淡得紧。柏孜克里克的千佛洞,无论是现存规模,还是保存状态,别说龙门、云冈、莫高窟了,就连敦煌的西千佛洞都比不上。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卖艺的老人
这个老人是景区许可的卖艺人,算是个特殊情况的扶贫了。
地表温度79°。我猜这是℃,不是℉。。。
火焰山景区是自费项目。我一开始不理解,直到车停在景区门前、打开门的瞬间,我就明白了。下车的第一次呼吸,灼热的空气流进肺部,就仿佛进了桑拿干蒸房一样。今天还不算热,景区这根银棍温度计实测地表温度是78~79度,司机说七月份会达到80度以上,最高能有85度以上。那还是算了吧!出来玩第一天就把鞋底子烤化,岂不悲哉?叹口气,赶紧回车上吹空调了。
葡萄沟风景区
葡萄沟风景区
葡萄沟。时间有点早,六月二十四号,最早熟的葡萄也还没熟。进景区满当遛弯儿了。导游不错,请我们吃西瓜。我感觉这时候的西瓜也不怎么甜,不过在这么热的地方吃瓜乘凉,也有那么点难得的惬意。
葡萄沟在七月份最合适,葡萄也熟了,可以采摘,还能喝到鲜榨葡萄汁。虽然吐鲁番这时也开始进入最热的时候……
回城的路上,居然连这个地方也下雨了!难道我才是真正的雨神?
向西,去往伊犁
D2:赛里木湖。
我拼了个小团。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这个团的部分行程和我的计划行程相符;其次,新疆的景区普遍离城市太远,公共交通不能抵达。我是独自旅行,包车的成本比较高,所以这趟旅行,我的打算是能拼到车就跟着走,拼不到再找途径包车解决。虽然拼车拼团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在最后的总结环节里再谈。
这张实际上是全景模式接的,上头影响图片质量的抖动是一加三t接片问题,看官别介意。
六月二十五,从乌鲁木齐出发,下午抵达赛里木湖旁边的果子沟。今晚将住在牧民搭建的毡房民宿里。
果子沟大桥
“牧家乐”
“隔壁”就是龙岭山庄宾馆。有接电接水,房价不菲,平平常常五百起,同车有游客无法忍受毡房的潮湿和简陋住进去了。我是青旅也住过,星级宾馆也住过,自认为适应力较强。不过这个毡房搭得太简陋,水平都没找好,闹得我的铺位头低脚高,堆了两床被褥勉强找平。半夜里旁边的司机睡觉打了横,蹬我大腿,大概也是头低脚高闹的。
果子沟大桥
毡房的主人在宰羊
果子沟大桥
杀羊的血腥引来鹰隼盘旋
果子沟大桥
毡房主人在炖肉
果子沟大桥
毡房主人在烤肉
这应该就是附近的牧民搞三产。随随便便就杀个羊,到晚餐的时候,大盆羊肉汤和烤串端上桌,我大快朵颐时候,同车的一班南方游客吃得不太多,净挑蔬菜吃了,可能是不太适应这种油腻。看来这特色饮食也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口。
果子沟大桥
住的民宿就在半山腰。
果子沟大桥
果子沟也是徒步的好地方
这差不多也可以称为“水天一色”了,都是灰蒙蒙。
“烟、渺”是够了,“波、浩”还欠点儿场面
赛里木湖。虽然凉爽,天气却不太好,从果子沟翻过去半山腰,只看到湖面映着天上的雨云,乌沉沉一片。
果子沟大桥
毡房主人家的女娃。左边帐篷下的就是发电机。
果子沟大桥
毡房主人在生火
民宿是临时搭建,并未通电,我们的电子设备都是用老板的发电机充电。发电机只能供电到半夜。果子沟的晚上气温较低,湿度较高,老板给毡房里烧了一炉柴火,稍稍驱散潮气。
盼着明早能有点好天气吧?
D3:去往特克斯。
果子沟大桥
赛里木湖畔,大雾弥漫的清晨
果子沟大桥
车通过果子沟大桥
赛里木湖的清晨,雾蒙蒙阴沉沉。失望之余,同车游客决定不再去湖边,踏上旅程继续前进。
从赛里木湖一路向西,不下连霍线的话,很快就会到达霍尔果斯口岸。不过口岸、“国门”的旅游价值见仁见智,口岸本身除了卖东西的就是买东西的,对我来说不如自然风光更有魅力。
解忧公主薰衣草园
我对花花草草的兴趣不大,一张全景带过。
进入伊犁州,没有见到传闻中一望无际的薰衣草田,一车人都挺失望。郭师傅是本地老司机,介绍说前几年确实是有这种场面,号称千亩薰衣草,还搞了什么薰衣草节之类的活动。可惜农垦的种植形式粗犷,香氛精油的萃取精炼技术更是低端,投入人力物力不少,却产生不出更高的经济价值。于是这两年改种了其他作物。一路所见有粮食、葡萄、青贮饲料,只有很少的地块还在种薰衣草,也都是观赏用。这个薰衣草的铭牌,以后大概就没落了。
通往特克斯的道路正在大修,山上有台挖掘机把的石头翻下来。我很好奇这台钩机是怎么爬上去的,反正也在堵车,下车转转,原来……
挖掘机从后山缓坡一路爬上去
特克斯达坂
特克斯达坂。这些树是人工种植,县里一直在坚持植树,不过这树也十来岁了,只长了这么高。
特克斯旅游手绘地图
特克斯八卦城
全城一半都在修路
下午抵达特克斯。特克斯号称“八卦城”,城市道路布局大抵是按照八卦阵的样子修建,当初盛世才的老丈人设计修成这样的格局。这里之前号称是全国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城镇,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全城一半的路段大修,各大路口也都戳上了红绿灯,这个名头以后要摘掉了……
“八卦公园”
摩天轮应该能够俯瞰到特克斯县城,转一趟估计要半小时。
特克斯的“八卦公园”,免费进,但要刷身份证。摩天轮就收费了,票价没问,估计一、二百块吧。
接下来几天的行程,都将在伊犁地区展开。
在夏塔看云的日子
D4:夏塔景区。
夏塔在昭苏县内,靠近边境。昭苏有远近闻名的伊犁马的饲育场地,据说还有养着国宝汗血马的马场。这边的马文化也是有悠久历史。
夏塔旅游区
白马服务区外的牧民毡房
不过如今,摩托车更方便,多数牧民都用铁驴子,马的使用场合比较少了。
夏塔旅游区
蒙古人的遗传,敖包。这个东东和藏区的拉则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敬神祈福的祭祀场所。
夏塔旅游区
遛马的骑手
敖包山后,应该是当地的一所马场。这两匹算是真正的伊犁马了。进入景区以后也有当地牧民牵着马来回问游客。不才我只骑过几次蒙古马,看了看高头大马,想想还是算了。
昭苏这几年连续举办了天马节活动,时间大概是七月中旬左右,地点大概就是敖包山坡南边的一处马场。今年是7月16~18日,我肯定是错过了。
夏塔旅游区
夏塔景区入口
夏塔景区。我的行程里一直叫做“夏特古道”,查了查百度,这俩是同一个地方,夏特古道就在夏塔里头。
夏塔旅游区
夏塔旅游区
这也有牧民圈的草场
夏塔旅游区
夏塔旅游区
雪岭云杉,高的能长到三四十米。这种树生长缓慢,一年只长三两公分……
夏塔旅游区
木扎尔特峰。穿过一段林区的小路,眼前是雪山草原。
我是跟着小团走,到景区已经是中午两点,从门口到景区内部大概有一个多小时的区间车程。我拍这张照片的时间是下午六点半,这里距离雪山脚下还有十几公里。时间上来不及了,所以没去到山脚下。这边有当地人的载客摩托和马,想走更远的游客,可以考虑雇用他们。价钱可以谈一谈,从这儿往前到雪山再返回大概一百五、两百块的样子,单程回去最低有谈到五十甚至三十的。
夏特古道也是一条经典的徒步穿越路线,从这边能穿过天山走去南疆,具体介绍请自行bd,我不复制黏贴了。要注意的是部分路段危险系数较高,徒步爱好者应当跟随专业团队行动。
夏塔旅游区
木扎尔特峰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上传的这狗画质。。。凑合看吧。
原片我是用a7ii的免费间隔app拍照300张,回家再用ae转制的。后来发现索尼网站上有个收费app延时摄影可以直接转出视频,回头搞搞。
延时这东西现在已经非常普及,只是我还没与时俱进罢了。如今手机都有这功能,带个八爪鱼找地方一架,十分钟以后就能即时出片,还能加入背景乐、打上水印,比单反处理起来可是便捷得多。虽然手机的画质不能和相机相比,但是有了时效和易用这两个优势……画质什么的谁..在乎?
夏塔的晨曦和喀拉峻的大雾
D5:夏塔→喀拉峻
夏塔旅游区
浩屯布拉克的晨曦
我们昨晚住在景区内的浩屯布拉克地区,这地方是个民俗接待点,旅游季节会有些民宿在此营业。我们住的是伊宁一个汉族老哥开的毡房旅社。
夏塔旅游区
太阳升起在浩屯布拉克
夏塔旅游区
放出来的马
品种优良的伊犁马。清晨出来散步觅食,他们的毛皮映着清晨的阳光,就像缎子一样闪着光泽。
夏塔旅游区
夏塔旅游区
浩屯布拉克的小河,这应该是夏塔河的支流。
在夏塔景区住宿不用担心没电。这里有小型的水电站,给附近牧民和景区设施供电。
不过这边目前的通信信号倒是很差。虽然有基站(请看水电站后边的山坡上),而且三大运营商都齐,却反而只有2g信号。基站用太阳能供电,凌晨到太阳升起之前的一段时间,都没有信号。旅社老哥介绍说,大概是分摊工钱时候没谈拢,结果就这么搁置了。
要进去夏塔玩的游客,请做好“失联”的准备。想骑高头大马的话,大概也就在昭苏这边最多了。
夏塔每年5~10月是旅游季,10月之后就会降温降雪,不再适合一般游客观光。
匆匆走过夏塔,我们跟车继续走马观花。中午到特克斯县城吃过一顿饭,下午到达喀拉峻景区。
喀拉峻草原
喀拉峻景区大门
下午(中午)的喀拉峻,阴云密布。天气不是很好,但是并未下雨。天山山麓,微气候非常明显,比如前一天我们在夏塔景区里边,晴朗舒适;而就在景区大门之外的地区,却是下了一夜的大雨。
喀拉峻草原
鲜花台观景台,云雾遮挡下,本来不多的野花草甸也显得暗淡了不少。
喀拉峻草原
这边的猎鹰台正在修新的栈道,往前走一半都是烂泥地。
我感觉这个喀拉峻单单走马观花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看头了。坐着景区区间车一路朝前走,半路上在西喀拉峻的鲜花台看了看,结果全是浓云迷雾。拼车的领队边走边说,以前这个地区可以组织徒步穿越,翻过前边的山头——
喀拉峻草原
俯瞰库尔代峡谷
喀拉峻草原
俯瞰库尔代峡谷2
——越过库尔代峡谷,穿过山林,如果路线正确的话,能够到达对面山后的美丽草原,也是我们明天将要驱车前往的琼库什台。不过据说出了几次驴友事故,现在景区方面已经禁止随意穿越了。
喀拉峻草原
喀拉峻草原
浓雾遮住了库尔代峡谷
我下到峡谷边缘,正想豁快门拍摄一组间隔,谁知老天不给面儿,忽然一阵浓雾涌入峡谷,几分钟之间就充得满满当当。
喀拉峻草原
浓雾遮住了库尔代峡谷2
我这时候反倒后悔走得太近。若是在坡顶的话,这片云雾的走势反而能拍成一组不错的延时了。等待十几分钟不见雾散,只好悻悻而归。
喀拉峻草原
旅游示意图
喀拉峻这个地方其实很大,可玩的内容也很多,而且还在继续建设完善的过程中。像我这样跟车一路走马观花并不能尽兴。看看这张导览图就知道,想要转遍喀拉峻,一周时间都未必够用。
夏塔河喀拉峻的门票在网上能买到,不赘述。
风云变幻的琼库什台,日落和日出
D6:琼库什台(喀英德库什台)
其实严格来说,我离琼库什台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落脚的民宿位于喀英德库什台,在琼库什台的西边不远。沿路继续走个三四十分钟上去就是了。
喀英德库什台的午后,天气依旧不好
昨夜的阴雨连绵到午后,大雾弥漫,能见度很差,路极为湿滑。看来我真是和雨有解不开的缘分。
下午,雨停,雾气渐散。高山草原露出面容。
傍晚,情况出现转机。
不过傍晚时分,情况出现了转机。一线光芒穿透云层迸现而出。
夕阳的光芒穿透乌云,黄澄澄,照在低处的白云上,远看就像若干条火线,又像流动着的熔岩一般。
久违的丁达尔,出乎意料的美景。这一刻间,心中些许的失望,全被驱散。
D7:琼库什台→→那拉提
喀英德库什台的日出1
喀英德库什台的日出2
喀英德库什台的日出3
用一组照片说话,这一刻,没什么遗憾。
启程吧,一路向东。
唔……这确实挺有点曲线美的意思。。
曲曲弯弯、爬山翻山又下山,走765县道,在吉尔格朗乡看到了一片水面。
我查了查地图,这段水面是特克斯河的一段,被修成了水库,好像叫做恰甫其海的便是。天气好,这水面开阔,下车看着这蓝天碧水,心情舒爽。
765县道目前还没修好,都是路基,所以半路出了点岔曲。被同车的大姐记录了下来。
土质松软,又老过重车,前驱的面包车没走好,轮子下到大车的车辙里,于是被架空了。
遇上修路的重卡,一拽就出来。还好是松软土质,否则一下托底,车恐怕就得窝这儿了。
有惊无险,到达那拉提镇。今晚就住在镇上,明天进入“空中草原”见识见识。
伊犁哈萨克人的空中草原和土尔扈特人的九个太阳
D8:那拉提→→巴音布鲁克
我拼车的旅途接近尾声。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看这意思,那拉提允许自驾游
那拉提号称立体草原,这个景区也是极广的,单从票的种类就能看得出,有什么河谷、空中、雪莲谷等等景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也可以搭乘直升机
还有搭乘直升机俯瞰草原的玩法。当然价钱也不俗,飞个二十分钟就要一千二百块/人。这个还是看消费能力了。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观景台回头望
区间车一路爬升,在垭口地方停下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然后接着往下走。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这是叫做“游牧人家”的景区内地带。当地的哈萨克牧民近些年来也参与到景区的旅游项目之中。一些毡房可供拍照,有头脑灵活的牧民也会提供民族服饰,让游客穿着拍照。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哈萨克民族信伊斯兰教。我们去的时候逢上开斋节、也就是穆斯林的“小年”。毡房主人准备给亲友的食物相比平时还是蛮丰盛的。有油炸麻花、油饼、馕饼、奶制品和一些甜食。正中间就是有名的油炸食品“馓子”。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毡房的女主人正在制作奶疙瘩,一种干酪。这是他们平常的食物。虽然如今这个时代,无论如何也比以前要生活富裕得多,不过哈萨克牧民还是基本延续以前的饮食传统,日常以奶茶、干酪和馕饼为主(亲身经历),这也许是出于制作与保存方面的考量吧。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哈萨克娃娃
女孩儿戴的帽子就是伊犁哈萨克姑娘的民族服饰,正名没记住,听人说叫花帽。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这边的马就小多了,我也没啥兴趣去骑马。玩鹰倒是新鲜。
总听说哈萨克民族世代传承着鹰猎的传统,这算是见识一二了。我手上架着的这头金雕刚刚两岁,体重两公斤,我看我的气场还能hold住。脑袋上戴的皮帽子遮住眼睛限制它的行动,免得被游客惊吓或者惊吓到游客。训鹰人说,金雕每天要吃一公斤以上的肉,成年能长到五公斤以上,抓个小鹿狍子狐狸都不在话下,利爪往脑瓜或者脖子上一扣,猎物非死即残。冬天他才会带着鹰进山打猎,我是肯定见识不到了。
金雕是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不能随便驯养。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游牧人家”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牧民正在搭建新的毡房
旅游旺季即将到来,兼营餐饮住宿的当地居民开始在固定区域搭建毡房,准备迎接大批游客。
从“游牧人家”还能再往里边走,到达雪莲谷。时间原因,我们没能往里边走。
吃过中饭,驱车离开,赶往巴音布鲁克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碰见传说中的“九个太阳”。
“独库公路”
从那拉提向东,经G218拐上G217,走一小段天山公路,也就是俗称的“独库公路”。因为走的仅仅是比较平缓的一段路,传说中的“一年四季”只体会到了初春和盛夏。这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绕过去看山沟里还有未化净的积雪。有机会的话,以后或许要走一走全程了。
独库公路的路况复杂,每年开放时间有严格限制,只在五月以后到十月这段时间内可以全程通行。车最好也得选台给劲点儿的。
车驶入巴音郭楞境内。这里是蒙古族的放牧地,饲养的是特色的黑头绵羊和牦牛。看过电影《东归英雄传》没?这里的蒙古族就是明清时期瓦剌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后人。
这就是被当地人笑称作“奥O马羊”的品种。想想还算形象,白衬衫,黑。。。嗯。。。小羊还算干净,最近几年都走所谓的“中国质造”,据说普通品质的羊毛销路不好,所以牧民除了自用以外也不怎么剪羊毛了,大羊身上常常都是旧毛挂新毛,邋遢的很。
巴音布鲁克在和静县境内,景区在两座山脉之间的平缓地带。南面天山融雪向北汇集在此,形成了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上游流域,滋养这一片湿地和草场。
乌兰恩根正在被商业化
乌兰恩根是个小镇子,就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北边,G217从镇上穿过。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和观光车站就在镇上。
门票同样和观光车票捆绑发售,包含“天鹅湖”和“九曲十八弯”两个景区,相隔将近一小时车程。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
天鹅倒是有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
不过咋就这么几只,还飞不起来?
后来才知道,“天鹅湖”指的不是这么一小片水泡子,而是更南边开都河沿岸很多小水泊的总称,区间车停靠的地方,只是开放给游客的其中之一罢了。里头的几只天鹅处在“圈养”状态,可能是伤病的残疾鹅,或者是飞不动的老鹅,总之是没见到飞起来的天鹅。想看更多水鸟的话,得从观景台向南走,到湿地边缘去。
时间差不多了,搭乘区间车赶往九曲十八弯。
巴音布鲁克草原
从区间车站到“九曲十八弯”最佳观景台还有一段路要走,徒步四十分钟左右的缓坡路段,也有单独的小车往返,票价十块钱(单程)。时间允许,我跟着领队选择徒步上去。苍蝇太多了。。。不过天公作美,一路风光无限。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今天还算人少的,现在也不是观此景的最佳时间段,然而沿着山坡修建的观景台和木栈道上依旧挤满了人。据说有那时间充裕的驴友摄友老法师之类的人们,接连等待了好几天就为这一刻。我把脚架放在栈道护栏外侧,拍了一组间隔合成延时。但是无奈栈道人多,放相机的木板反而成了跳板一样,镜头抖得挺厉害。
巴音布鲁克草原
雪峰映夕阳
人们举着短跑架着长枪都站着脸朝西,没人看看别的地方。于是我看到了南天山这一线雪峰映着夕阳,泛着绛紫绯红的绮丽色彩。而拍下来的色彩,并不及看到的十分之一。
巴音布鲁克草原
九曲十八弯的日落余晖
太阳落山,人也变少了。我倒觉得这时候的色彩才愈发醉人。
我拼团走的行程到今天为止。一路算是走马观花地赶下来的行程,说起来这当中无论哪个地方,最少也够人走上三天五天去深入体会的。不过一般游客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就像蜻蜓点水一般沾之即走罢了。好在这所有能去到的地方,没留下什么遗憾。
如果有机会,还要再来伊犁。但是当下,暂时说再见吧。
我要去阿勒泰了。
从巴音郭楞到阿勒泰,踏上我自己的旅程
我拼的小团行程已经结束,下一个要去的地方是我自己的目标:可可托海。现在我的位置是和静县乌兰恩根,这个地方没有铁路,所以我必须先到临县和静县搭乘列车。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两天里,我都将在路上辗转,就像草原上的牧民搬家,不过比他们跑得可远。
D9——D10:长途“转场”。
在乌兰恩根住了一夜,搭车去往和硕。
和静县内的限速段
老司机新司机都要注意,G218和静县内K549到K490这六十公里的路段是区间测速+流动测速,全程限速。开车的老司机上回一个没留神,在这儿掉分又扣钱。
经过巴伦台。巴伦台在G218和G216交汇的三岔路口处,是个山沟里破乱的小镇甸。午饭可以在这儿吃。
和硕县“石材大道”
下午抵达和硕县城。这地方真奢侈,居然用石材修马路。这也不安全吧,下个雨雪的,这还不得溜冰?
和硕火车站
和硕火车站,小站。我来的时候时间还早,才下午九点多钟。。。
和硕火车站2
现在这儿是个工作人员比乘客还多的客运站。小站安检倒是挺严格,大概我是生面孔,维吾尔族的安检员小伙子又让我喝杯子里的水,又盘问和检查背包里的物品,照相机、三脚架甚至指甲刀也要过问。
乌鲁木齐南站
早晨六点多钟,到乌鲁木齐南站。这儿离碾子沟长途客运站很近,去往富蕴的长途车是十点发车,不需要赶时间,所以我一路走去。
碾子沟客运站
碾子沟客运站八点开门。我从乌鲁木齐南站一路溜达过来,紧磨蹭慢磨蹭,还是来得早了。
碾子沟客运站2
从乌鲁木齐到富蕴有三种公共交通方式:飞机、火车-汽车、汽车。
飞机最快,从地窝堡到富蕴机场每天一班,一小时就到,票价最低的大概是三百块左右。不过往返的是支线客机,小飞机,遇上稍稍恶劣的天气就不能起降;而这边地窝堡是大机场,时有调度不开的情况。听说这些支线的旅游航班经常有飞来打个转又飞回去的。所以要选择飞机的话,注意一点是做好天气预报的功课,再一点是祈祷运气好些。
列车转汽车,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阿勒泰或者北屯市,然后转乘班车到富蕴。火车可以选择晚班车,在车上睡一晚,早晨坐班车过去。火车票大概硬卧一百八左右,长途车票没买过,估计大概五、六十块的样子。
单乘长途车,从碾子沟到富蕴县客运站,每天两到三班,路上看情况,快的话七个小时左右,遇上堵车、修路的话花费时间会更长。票价一百三十五。也有私人跑长途的开得会快些,通常以面包车为主,要价大抵在一百五左右、二百以内。
恰库尔图服务站
出乌鲁木齐的路并不顺畅,司机绕到去接了两个可能是同乡的乘客,再回到路线上堵了一个多小时。于是接下来大巴车一路狂奔,连午饭停车的时间也砍掉了,在下午七点多,车到富蕴。
“昨晚”、或者说“今天凌晨”没怎么睡踏实,到新疆来之后,时差和北京相差两个半小时以上,生物钟处在一个很奇怪的状态,明明想睡觉,天却还亮着睡不着。这一路上眼皮就打架,时睡时醒,脑瓜皮也紧得很。
通往可可托海镇的842专用道
从富蕴县拼了个可可托海镇上的私家车,七十块钱。一车都是哈萨克族,一路近半是烂路。。。
目前进可可托海镇的842专用道正在修路,从30公里处开始,大概有十几公里的长度都是烂路。这路预计今年秋天九月左右就能修好,那时候也是可可托海景区色彩比较丰富的季节。
模糊派的照片
本来挺好的漏斗云,摊上快门<颠簸,就是这样子。
今晚就在镇上住宿。还没到旺季,家庭宾馆没有别的住户,结果我相当于花一个房间的钱住了一套单元房。
可可托海,观山听水、轻装徒步
D11:可可托海
来阿勒泰之前我考虑过比较大众的路线,也就是阿勒泰西部的布尔津-喀纳斯。但是出于两方面的考量,我最终选择东边的富蕴-青河。
1、时间问题:假期有限,我想用最少五天时间把哈巴河、喀纳斯和禾木都走一趟,剩余的时间不允许了;
2、热闹程度:这个毋庸置疑,喀纳斯的游客肯定多,而富蕴的游客肯定不会多——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怎么知道这边人少?看游记,搜索一下结果多少,真相大白。
昨晚睡得不错,连日奔波的疲劳都在一通热水澡和蒙头大睡一觉之后完全消散。清晨起来溜达出镇,走着去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镇原本是矿业小镇,曾经辉煌过,曾经军事化管理过,近些年在继续矿业开采的基础上,转型往旅游业发展。以前很多厂房、宿舍之类的就都闲置破落。这应该是个淡旺季对比鲜明的旅游小镇,还没到旺季的时候,街上几乎没什么游客,一切都显得悠然而冷清。
头顶有鹰盘旋
干草垛与电线杆与鹰
城市的天空难得见到鸟类,这里的天空盘旋着猛禽。
城里的楼顶上只有三两麻雀,这里的电线杆头有鹰歇脚。
我在伊犁时就有感触,看见鹰在头顶的低空飞来飞去好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相比之下,我这所谓“大城市”的过客,根本就是“小地方”来的人了。
可可托海景区
路边的“牧家乐”
从可可托海镇一路向东,沿着额尔齐斯河的路边,有提前扎营在此准备做生意的牧民。除去进镇子之前的那段正在修整的烂路以外,景区内外的路况都挺好。
可可托海景区
额尔齐斯河。。。过曝一张
额尔齐斯河,中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河流。
逆光想拍水流,结果过曝了。ND镜应该带上。
可可托海景区
本来是石山荒地,近年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种上了树。
可可托海景区
三岔路口往左是山沟沟里的“额尔齐斯河第一村”塔拉特村,那边可能是个民俗村。我直接向右奔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景区
这个漂流不知道从几月份开始营业。现在只有牌子立着,啥设备都没有。
可可托海景区
旅店老板人挺好,昨天入住时候跟我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情报。据他说,每天早上八点前后,在可可托海镇上、风情街北边花坛十字路口等着,就能拦到去景区上班的工作人员乘坐的班车,搭顺风车很快就到景区。
不过我今天就想走走。
从镇上到可可托海景区有五六公里,路况很好,走着看着,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因为公共交通并不发达,这个地方比较适合自驾和拼车/跟团游,我这么单人独行?着来的一路未见。
可可托海景区
景区停车场
从停车场修建的规模来看,真正的“旺季”也应该有不少人。不过目前是空空荡荡。
可可托海景区
边境证办理
可可托海是边境管理区,进景区要办边境证。办理机构就在游客中心隔壁。好在哥们有先见之明,来之前在居住地就办好了。
边境通行证
这个边境通行证,办理起来简单。在景区的警务站用身份证就可以办理,这边很多都是成团队的在排队,警察同志得敲键盘录入,要等上些时间。也可以像我在居住地提前办好,从公安局的官网上下载一张表打印出来,填好,有单位的盖个章,科室章就成,带着身份证、填好的表格和两张照片拿去出入境大厅,几分钟就ok。本来我还是按步就章地填了申请表盖了公章,考虑到计划和计划外的变动,在前往地点栏里写上要去伊犁地区昭苏县、阿勒泰地区福海、青河、富蕴等县,谁知道窗口大姐更豪爽,太省事了,直接一键全选,这是要我走遍新疆的意思吗?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周边景区示意图
实际的公众旅游路线是从过了石门的神钟山开始,到季兰德温泉为止。再往上的“高山草甸”并未开放给普通游客。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景区游客中心
穿过游客中心进入景区。这个游客中心里头还有卖宝石的,和内地景区一般无二:兵马俑博物馆里头还有卖玉的呢。
可可托海景区门票捆绑区间车票:90+36=126元。某宝有电子票能便宜几块钱,我提前一天买电子票,结果碰上系统问题购票失败,索性直接去景区买完事。
可可托海景区
阿米尔萨拉桥
走着。右边的“阿米尔萨拉”桥是91年修的,桥上铺的木板。左边的水泥新桥能过汽车。
可可托海景区
这算是标志性的景观,神钟山。
可可托海实际就是沿着额尔齐斯大峡谷开发的景区,学名叫地质公园,是天然的地质教科书。内行看门道,我这外行就看看热闹,欣赏风光罢。
一路往里走。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景区
额尔齐斯河上来张背影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景区
天然开凿的石窟
可可托海景区
这个很像蜂巢
可可托海景区
小钟山“蜂巢”的住客
可可托海景区
提示牌是针对“人”的
一路走去,入眼是奇峰怪石,耳畔是额尔齐斯河奔腾不息的水声,独自前行,心旷神怡,丝毫不觉疲劳。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手机来个慢速。
可可托海景区
进来时候听景区广播,富蕴的树好多是孪生,是因为河水富含某些特殊的矿物成份,据说喝额尔齐斯河水能治不孕不育。我打着单儿呢,这倒是没法印证……
可可托海景区
悬崖下边停着台摩托车
悬崖下边停着台摩托车,却找不见人。原来——
可可托海景区
峭壁上的人家
陡坡上头有人家!
可可托海景区也是牧民的牧场,而且不止是牧场。
可可托海景区
“中流砥柱”横在河中央的一块巨石。
喀拉卓勒瀑布前,这座游客通行的桥年久失修禁止通行,旁边还有一座桥可以到对岸。
可可托海景区
喀拉卓勒瀑布
喀拉卓勒瀑布是景区最里边,再往里就不对游客开放了。
可可托海景区
其实还有路,但游客止步。
其实还是有路的,看导览图,再往山里走,还有额尔齐斯河的上游“三岔河”和大片原始森林,有点属于探险穿越的范畴了,可能需要办理相关手续,经过申请才能以考察、勘探之类的特殊名义进去吧。
可可托海景区
喀拉卓勒瀑布前的平地上堆着大量的羊皮。
可可托海景区
喀拉卓勒瀑布前有很多驼队和货车。
可可托海景区
过桥往山里去的牧民驼队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前边讲到这里不仅仅是牧区,喀拉卓勒瀑布对面的河岸上还有个交易点,规模很小。阿尔泰山中的牧民会牵着驼队跋涉到此,用皮毛等畜牧产品换取金钱和生活物资。
都说骆驼是沙漠之舟,山林里的牧民照样也用它。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2
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3
游客中心边上是景区设立的地质博物馆,里头介绍了额尔齐斯大峡谷形成的地质活动过程,还有不少展品都是开发景区过程中发掘出来的。
从景区入口到神钟山的区间车是连同门票捆绑销售,这段路最少有十公里。从神钟山继续深入的话,到喀拉卓勒瀑布大约是七公里多一点儿,沿途还有两段小型区间车供一般游客选择,要单独买车票,票价没细看,好像是14块钱/段(往返)。
回到可可托海镇。镇上的地质陈列馆已经闭馆了。去趟传说中的三号坑看看。
可可托海三号坑矿山公园,正门应该是西门,我直接穿过风情街,走过老木桥到了北门。公园票价+区间车价:30+30。其实区间车完全没啥必要,那么点地方走着就进去了。我想他们用区间车的意思,可能是防止游客乱走误入矿区吧……大概。
阿依果孜矿洞
到这个公园参观,提前准备长裤长衫。这个阿依果孜矿洞就是天然冰箱。开放通道长度不到一公里,参观时间大概半小时,有工作人员全程带领和解说。
地质、矿业的经典教材的矿洞
看看解说员穿的是什么衣服。这矿洞里气温也就零上几度的样子,阴风阵阵从出口灌进来,我就算扛冻的了,在洞里也感觉脖颈子直扎得慌。如果有带着老人孩子来参观的,一定注意提前准备衣物,否则最好别勉强。
矿洞不高,要戴安全帽,否则黑暗里很容易撞到脑袋。我身高185,一路撞了不下五次,多亏了安全帽,不然得撞个满头包了。
探坑,挖不到矿脉就放弃。
斜上方的矿洞,矿工得匍匐进出作业。
遗留的机械设备和简陋的木质顶杆
矿工作业的复原场景
阿依果孜矿洞是个塔塔尔族矿工阿依果孜·沙里木发现的,据说是在半山腰休息时候偶然发现了裸露在地表的矿脉。新疆解放后,沙里木担任矿上领导,这个矿洞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个矿是沿着矿脉一路挖的施工方式,学名叫啥我没记住,据说是施工方式比较原始,以当时的技术和设备,危险系数也很高。阿依果孜矿洞从四十年代末新疆解放前开采,一直到六五年停采,挖了十六七年,之后就废弃了。重新清理改建成参观景点也不过是最近一两年的样子。
亮晶晶的不是水,都是云母。
一张全景。这就是担负了重要的历史使命的功臣矿坑
这就是完成了重要的历史使命的国家功臣·三号矿坑。
螺纹似的车道
这是一处蕴藏巨大利益的自然宝库·三号坑。直径超过三百米,垂直深度二百多米。这里挖出了几百万吨富含各种稀有金属、非金属元素的高品质富矿,比如锂、铍、铯、钽、铌等等,超过八十种,都是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尖端领域的重要原料。我们的腰杆强硬,也离不开这片成就了大国重器的功勋矿坑。据说直到八十年代,这片地方还都是军管和保密区域,对外没有名字,只有代号“111”。而且直到如今并未枯竭,矿石储量依旧足够再开采个几十年。把可可托海的矿藏比作大国崛起的底气,实在不为过。
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视频和文字资料上能够得知,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这个矿的出产被用来偿还某国债务达总额的40%以上。然而并不广为人知的是,早在新中国全面解放之前,三号坑就已经被某国开采十几年了。发现上边矿洞的阿依果孜,官方没明说,不过我觉得他必然是被征召到此的矿工,他发现的矿洞也必定在其控制之内。至于三号坑后来被用作偿还债务,也是由于某国对此处的优质矿产和庞大储量念念不忘。这段历史很沉重,而且是被迫拱手便宜了外人,也不是什么长脸的事儿,游记唠嗑的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您可以自行搜索相关文献详细了解。
坑底有积水
近年开发的旅游项目,新增了空中滑索,从左边的小房子爬升到右边的山腰,应该还能走上山顶那间小亭子里俯瞰整个公园。价钱没问,估计百元左右。
观景台对面还有个宝石专卖的大展厅。虽然我觉得实在没什么必要跑到这儿来买宝石。。。
农机厂旧址
机耕站是六十年代农垦时候建成的,后来成了知青农场,再后来荒废。
这个角度=.=
老木桥风情街上,都是这种风格涂鸦的集装箱“盒子房”商户,但并没有几家开张营业的,也是因为还没到“旺季”。
说实话,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我,对于尊称“老大哥”的某国实在没什么好感。
这话题也沉重了。不谈不谈。
一份过油肉拌面、加面,对于走了四十公里的我来说就是大血瓶。
休息一晚,明天去往更东边的地方——青河。
可可托海周边,可以参观的地方还有镇上的地质陈列馆、镇南二十公里左右的可可苏里湿地、西南十公里的伊雷木湖(海子口水库)和地下水电站(二厂房)、镇东的“额河第一村”和镇北的“西沟”,如果自驾或包车的话,这些地方都可以去得,玩个三五天不带重样,再认识个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做向导就更好了。而我很不幸,行动范围小了很多,只能选择双脚够得着的地方。
三道海子,一个云彩跑得比车快的地方
D13:富蕴到青河
清晨八点,搭乘可可托海镇出发的班车返回富蕴县城。班车大概是五十还是七十块钱来着,没给票,忘了。。。
从富蕴到青河的班车每天只有两趟,票价28,这我倒是很肯定,有票为证。
看见一台小拉达。
青河的出租车都是各类面包车,新点的有五菱神车,普通的就是各种微面。这也是为了应付常跑乡下的路况。
班车上午十一点出发,上午一点左右就到了青河。时间很充裕,我难得悠闲地逛逛街。
县城不大。从主街上从西溜达到东,一个小时都不到。建筑以俄式为主。大街很宽敞,人却不怎么多。
雕像放一边,申通很牛啊,快递都开到这儿来了。
阿勒泰地区是祖国版图大西北的最北边,大体是个三角形,西面和哈萨克斯坦交界,北边一小部分和俄罗斯相接,东边的青河县和富蕴县与外蒙是邻居,俩县一样没通铁路(民用)。富蕴好歹有个机场,就算一天只有一班客机,那也有点效率。青河连机场(民用)都没有。
实际情况是,青河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富蕴好歹有一大片矿山,只要有矿就有收入;青河没听说有什么大矿,就只剩下石头山和草原了。
当地出产的沙棘果汁饮料
咱就扶个贫吧。
沙棘果汁。我以为是青河特产,美滋滋发了个朋友圈,结果办公室姐姐说大同也有。
我又尝了尝阿勒泰的奶啤。味道有点怪,真说不上有多好喝。还是喝酸奶吧。
青河县的特产其实是一种菌类,叫做阿魏菇,这东西野生的据说昂贵少见,养殖的却便宜,某宝上也有,只不过既不如牛肝菌鸡枞菌被炒得那么热,也不如金针菇鸡腿蘑更广为人知罢了。还有一种本地羊绒也是品质优良。此外大概就是……大概也就没啥了???
其实不然。这边还有大片没开发的草原、山地、湖泊风光。虽然经常有驴友驱车到此观景、豁车,但是相比阿勒泰西北角的喀纳斯,东北角的这片风光却没什么公众知名度。这个地方叫玉什库勒,汉语叫三道海子,将是我本次旅程的最后一站。
--------------------------------
D14:三道海子
我包了台suv。
青河县城海拔不到一千二,去往三道海子是一路往上,车能走的地方大概有两千八到三千。县城里跑的微面出租车勉强能应付颠簸路面和一些小坑洼,但是搞不定爬大坡。我只能包suv。
昨天跟酒店前台介绍的包车中介简单谈了谈,对方表示汉兰达能上去没问题。不过后来还是换了老途胜。原因很简单,汉兰达是城市suv,前杠接近角小,底盘低,应付野路差事。
三道海子是高山草原,没有铺装路,老途胜上去本来也是勉强得很。一般两驱suv除了动力和轮胎以外,主要看天气,只要不下雨,轮胎能抓得住地面就没问题;如果赶上下雨泥泞,什么胜也得陷车。
从青河县往东南走,遇到一个水库折向东北方向,奔查干郭勒走。一百公里左右,就接近三道海子。
路上有检查站,疆外人需要边境证通过。
这大概是那个阿尕什敖包乡的地名由来了。这就是个敖包。说起来的话,这片地方原来是蒙古人的地盘,叫青格里,本意就是指青河。很多地名也沿用的蒙古语称谓,比如前边刚提到的查干郭勒。
查干郭勒水库
这就是查干郭勒乡的水库。
哈萨克是上世纪初才开始陆续迁徙过来的。逐渐在本地成了多数族群,原来的少数蒙古族有不少被同化,如今讲的也是哈萨克语。
定居的牧民
定居者的“大院子”
如今很多牧民也选择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方式。不少人盖了房圈了院,开始和汉族养殖户一样圈养、半圈养牲畜,种植和购买饲料,收集、制作和销售皮毛、肉、干酪素等畜牧产品。
三道海子“入口”
手机照的不清楚,实际上这个人造的石头模型上有四个字“通天之路”。看这路,这本来也是想作为景点来开发的,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给TJ了。
“瑙干彩绘岩画”
进入“景区”大门,没有管理人员。这个旅游开发项目肯定是已经废弃了。一些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东西还是有围起来的,不过门只是象征性的用绳子搭上,推开就进。
“瑙干彩绘岩画”
不知道这是藏文还是梵文?我猜无非是“真言”啥的。值得注意的还有石头中下部,那儿有个褪色的图案,是头长角的鹿。三道海子有很多这种岩画石刻,叫做草原鹿石。
路上的牲口群
牧民的毡房
沿路之上,随处可见牛羊在山坡吃草,牧民骑马在路上走动。
达坂,这边就全是土路了。
这个路牌上标记的这三个地方,我都会去到。
达坂这边就都是土路了,再往前多是马道和纵横交叉的小路,多坑洼沟坡,有几段还有漫水和泥泞的路况。我的司机是个哈萨克大叔,来过这里几次比较熟悉路况,汉语能交谈,哈萨克语更六。一路碰见牧民随意搭两句话,问清楚路况接着走。
三道海子的石堆
三道海子的石堆2
二号石堆的石刻1
二号石堆的石刻2
二号石堆的石刻3
三道海子的二号石堆
这两个石堆学名叫“什巴尔库勒古石堆”,什巴尔库勒就是三道海子里的花海子。由于缺少相应的文献和必要的考古证据,目前为止不能确认是什么年代、谁、为什么建造的。研究者们有几种推论,有的说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汗的墓,有的说是蒙古大将的坟冢。不过最近经过考古研究,初步认定是古代民族的祭祀遗址。
哈萨克、蒙古之前,还有更多的民族先后在此游牧,匈奴、鲜卑,西域的乌孙、月氏人,恐怕都来过这儿。这一带也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
海子旁的河滩地上,牧民正在搭建毡房
托运行李的驼队
我来的这个时间,正赶上牧民转场。牧民由冬场转到夏场,往往要走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牧民也开上了拖拉机
不过现在牧民也开上了拖拉机。用机械车辆代替畜力,效率确实提高了。卖头骆驼就能换台农机,可这一台农机就能把所有骆驼的活儿都干了。不过还是有很多牧民用骆驼,主要问题是可靠性方面。农机就一台,要是坏了这儿找谁修去?骆驼就不同了,一只病了还有别只。很多关键时刻还得看FreeStyle。。。不对,是OldSchool。。。
前一天刚刚扎营下来的牧民一家
中午一点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司机大叔说要去牧民家里坐坐。之前的那家正在忙着搭毡房,不给他们添乱,于是选了不远处路对面的这家。
他们用本民族的语言聊了两句,大叔带着我直接就进了毡房。
夫妇二人,两个男娃,养着三百头羊,一百头牛,十几匹马。从二百多公里外的冬窝子一路走走停停来这儿扎营,这间毡房还是昨天刚刚搭好,这几天陆续还有家当运过来。
三道海子是附近牧民的夏牧场,但并不能久待,两个月后他们就要迁往别处。这里从九月下旬就开始下雪,冬季降雪常常达到一两米厚,完全不适合居住生活。男主人说,今年这边的草长势不是很好,牛羊虽不至于挨饿,但想长肉长膘就得看老天的脸色了。
牧民日常的食物,奶茶、哈萨克馕、原味和咸味奶疙瘩,还有酥油
咸味奶疙瘩
大叔和牧民一家闲聊,一边跟我翻译。和一般人认为的吃肉喝酒、跑马歌舞的所谓草原风情有很大不同,普通牧民平时是以奶制品、茶和馕为主要食物,肉并不常吃,有大喜事或者重大节日活动时候才会做肉食,平时偶尔会制作一些干肉或者干香肠佐餐,用来改善生活。深知食物来之不易,所以他们很珍惜。我想起在果子沟那间毡房民宿里吃过晚餐,主人家的小女娃帮忙收拾饭桌,指着剩下三分之一羊肋排的炖肉汤用不太标准的汉语问我“为什么你们都不吃掉,剩下这么多羊肉太浪费”的画面了。我当时无言答对,后来的旅途中暗暗改正,把自己点的食物全部吃光。
女主人把咸奶油、鲜奶舀进碗里,用煮开的黑茶水冲调成奶茶,分别递给大叔和我。照着他们的做法,往茶碗里放入一匙酥油,待它慢慢化开,喝一口……唔,并不好味。掰一块硬邦邦的奶疙瘩,放进嘴里让它慢慢软化,奶的味道扩散到整个口腔……唔,也不好味。喝惯甜水儿、吃惯甜饽饽的城里人,对于这种味道单调、口感一般的食物,估计很难有好感。
奶疙瘩高热量、高蛋白,奶茶补充维生素,加上酥油和馕,就能凑成一顿虽然味道并不丰富、口感也很单调,却简单而高效的草原快餐。和城里的快餐不同,这能长期保存。
牧民日常食用的馕和我们在城里买的现烤馕有很大区别,都不是新出炉的,吃起来干而不脆,又硬且皮。他们一般也不会重新加热馕,通常是蘸着茶或水吃。这种发酵烤制的扁面包满足游牧民族对食物的基本要求:能吃饱、能保存。至于味道如何,大概还不在他们首要考虑的范围内。
在牧民家里骑了会儿马,我们道谢告别离去。
走进了看,就是弯弯曲曲的河沟
青河县名称的由来就是青河。蒙古语“青格里”,有大清河、小清河两条汇集而成。三道海子就是其中小清河的上游。
在这种地方,如果去到水面跟前,就如同“身在此山中”的结果“不识庐山面”一样了。在水边看不出什么名堂,我听了司机大叔的建议,转上山去看看。
一路上山,看到坡底的那栋建筑,想来本是打算当个游客中心的吧
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座堪堪完工的观景平台
车到此处有点费劲了,司机大叔停车休息,我下车往上头走。
路面坡度在20°左右。
怎么看出上来的人少呢?看车辙,都长了野花了。
靠近山顶的平台上还有一户牧民。
这是大车碾出来的烂路,或者说就是工程车道。
再往上走,就都是陡坡和塇土路面了,我大概测了一下,坡度超过22°,路面也都是大车碾压之后的松软土质。
快到山顶,停下来看看
山顶正在修建通信基站
山顶的风估计最少有七级。
风声大到什么程度?我往上爬时候听见“轰隆隆”的声音,直以为是大工地传出来的重工机械轰鸣呢。
风大到什么程度?一只手握着手机自拍都握不稳,手机拿出来就像鼓满了风的帆一样,几欲脱手而去。
俯瞰一号石堆,石堆背后就是三道海子里的中海子·沃尔特库勒。
俯瞰二号石堆。
三道海子里的花海子·什巴尔库勒。
中海子全貌。
三道海子之中还有一个,是最北边的边海子·切特勒库勒,藏在上图里左边的山坡后头。离得有点远,要去到那边的话,最好做好露营的准备。
一时云来一时雨,云飘雨过晴又来。
这就是个风云变幻的地方,云彩走的比车还快。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趁着微单有电,架好赶紧出一组间隔。
(PS:携程这个游记贴视频真的太痛苦了,只限mp4格式不说,30fps都不能播放?)
在山顶拍间隔,偶然一回头,山坳里还有个积雪融化形成的小水泊。
我觉得这张是不是能当winXP的桌面壁纸了?
一阵雨后,天上出现彩虹。虽然转眼间就被吹散,却还是被我瞥到。
风云骤变幻,雾雨湖涟,河畔毡帐起炊烟,马牛徜徉牧人远,碧草连天。
西行路漫漫,原野雪山,独行人生能几番?期待有时得重返,新疆、再见!
题后话:确实没玩爽,定要再拜访
这趟走的有点匆匆,可以说三分之二都在赶行程。只要跟的团,就摆脱不了“赶行程”的宿命,何况还有假期的限制,选择跟车拼团走的话,走马观花是没法避免的事。很多游客习惯了走马观花,但是这一路走来,哪个地方都足以让人停留三天以上。要是再来,就得制定深入游的计划,少在路上奔忙,多在美景里溜达。
没车实在受限制。活动半径由出行方式决定。在人烟稠密、公共交通发达的地方还不成问题,比如一线城市北上广,旅游交通都比较方便。但在新疆就差点儿意思了。城镇到景区的路太远,就连景区进到里头也是动辄就得坐上十几公里的区间车。再来的话,我会偏向考虑包车、租车,甚至自驾过来,自由度更高,可以玩得更爽。
等我换台ORV,定要再来走这一方无疆之疆。
--------------------------------
以下是我此行的一些旅行心得,就当是扯淡唠嗑。
选择飞机往来的话,延误、延迟是正常情况。如果您的飞机正点或者提前到达,恭喜!另外乌鲁木齐的机场安检很严格,腰带墨镜鞋都脱掉过透视,脚底板都得抬起来查,我在北京随身行李装着的小三脚架,从乌鲁木齐回去时就过不去安检,最后不得不托运走。
新疆旅游,飞机一点点,铁路一般般,公路最发达。想做背包客、独行侠的话,长途车和各地班车是最好的途径。各地也有私家车跑客运,他们往往比正规班车略贵,速度也快些。比如我从青河回乌鲁木齐,就是在农村信用社门口花一百五搭的面包车,正规班车要走八小时的路,他们往往六七个小时就能到。
在新疆,身份证最重要,为了维稳需要,可以说行动坐卧都离不开,一定要随身携带。此外就是边境证,去往边境地区的必需品,可以提前办好,也可以在有办理机构的景区现场办。
晴天带雨具——山谷草原都有微气候,说不准哪块云彩有雨;热天带衣衫——海拔高一千,气温低七度;皮肤防晒、脚下防滑、人要注意防脱水。
心态最重要。总有人说哪儿哪儿的秋天美,哪儿哪儿的油菜美,那些尽可以作为参考,但却不必跟风。咱们各玩各的,出来玩无非就是图个愉悦身心。晴空万里多了也乏味,阴天也许有意外的惊喜。在您低头看手机感叹别人朋友圈的照片拍得美、拍得好时,可能就错过了自己路上的绝佳风光。
吃饭要注意。
黑不溜秋的小馆子最好不要进,点菜前先确认价格,交流不准确的话要再三确认。我Q群里一个新疆朋友给我几个建议:烤串要小串的,抓饭不要吃碎肉抓饭。人多的话,北疆的大盘鸡、椒麻鸡都不错,南疆的烤肉、抓饭更正宗;人少的话,拌面、丸子汤、抓饭随意。这其中,丸子汤是上饭时间最快的,因为所有材料都是提前准备好,一锅汤加热就ok,就着花卷边吃边喝;像我饭量大的可以选择拌面,饭馆的惯例允许免费加一份面。北疆各地都有一种特色饮料:卡瓦斯,源自俄罗斯,英文写作Kvass[kvɑ:s],一种使用谷物、蜂蜜、啤酒花制作的酒精度≈0的发酵饮料,酸甜可口,十块钱一杯,倒是可以尝尝。
还是吃的方面,传说中游牧民族的馕、奶疙瘩并不是什么好吃的食物,它被做成那个样子只是为了保存更长时间罢了,味道不要奢求;酸马奶可以尝尝,但是马奶酒要少喝,至于奶茶属于原始功能饮料,味道因人而异,我觉得还可以,但是别人未必喝得下去。本地的水果倒是非常之多,尤其七月上旬以后,葡萄、杏子、李子、桃子、甜瓜、西瓜、苹果等等全下来了,可以大饱口福!买礼品最好别去那俩“大巴扎”(二道桥大巴扎和国际大巴扎),原因嘛、您旅游走的地方多了自然懂的。有那么句歌词说得好:欸巴扎黑(乱讲)。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什么礼品网购买不到?买干鲜果品的话,可以去北园春市场、红山市场这些当地人去的地方。
住宿的话,一般城镇都有宾馆不多说,景区里就丰俭由己了,宾馆条件较好相对昂贵,“牧家乐”的条件略差,相对便宜。
通讯方面,新疆的民用通讯基站建设……怎么说呢,3G网络铺的还是比较广的,国道、省道沿线大部分都有,就是速度不算快;山沟里就差些,这个环境制约咱能理解。另外据说电信在这边的基础比较好,但我没体验到。我是移动联通双家伙,发现移动经常只有2.5G,联通的网络则要强得多。
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少数民族的人普通话不太标准,懂得的词汇也有限,交流时候要耐心,确保意思准确传达,以免发生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请输入评论内容!
大西北的西与北:从昭苏到青河,我在新疆的十六天。【非攻略纯唠嗑】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All rights reserved.&#xA0;|&#xA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归英雄传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