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转行金融工程跨专业考金融,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的经验:跨考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备考经历
我的经验:跨考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备考经历 发布时间: 13:04 分类:栏目关注:
3月1号分手,准备考研,下午和楠楠跑去南门买了一大堆资料,其实很多我都没用,浪费了钱。比如:同济的数学教材,浙大的统计教材都没用,直接看永乐比什么都靠谱。
3月份,每天去图书馆,哪怕我是去图书馆用电脑看电影,也去图书馆,坚决不在宿舍,只为找到一种学习状态,晚上回宿舍逛论坛,学习经验。其实这段时间我没看多少书,但是我觉得很值,因为我前2年半,都么怎么认真学,都是考前抱佛脚;我强迫自己找到了学习状态,但是我心情是很放松的,没有如临大敌的心情。三月份大概做了3章永乐的高数,跟着老师上考研的专业课,背了不到5个list的单词。这也为我英语考差埋下了伏笔。最先做高数,感觉很难,没状态,感觉很陌生,这是正常现象,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4、5月份,还是有课就去上,勤工俭学轮到我的班就去值,有空余时间就去图书馆,一般晚上10点就回宿舍。由于我是跨考,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跟着周老师,赵老师等上专业课, 做课后习题。这段时间我大概把永乐的高数做完,英语背到第15个list(不过感觉很多都没记得,我最后就差点栽在英语上),补专业课。 这段时间还是那句话,我很放松,学弟们看到我2个月才做这么点事,我经常给自己找理由回宿舍,一个星期有五个半天在我各种借口下在宿舍dota或者看日剧。
6月份,考试周。由于我们考试任务较轻,我用这段时间做完了李永乐出的那本很薄的线代和应付期末考试。专业课也在周老师的上课带领下,过了一遍。考完期末考试,6月24号左右,我在宿舍宅了一个星期,天天dota,很空虚,但是不能自拔,安慰自己7月份开始认真准备。
7月—8月20日,考研的黄金时间。我开始系统的复习,每周休息一天,有时2天。这一天我们要么是吃去市区吃自助要么打篮球,偶尔我也找借口晚上8点回宿舍dota。这段时间我开始系统背英语单词,早上背,晚上各背40分钟左右,一天两篇阅读。数学2天一章,8月结束前我把文登的全书做完了,基本上每道题都是我背着做的,如果会做我直接把那道题划掉,避免以后复习浪费时间,把典型的错题归纳在一个错题集上,后期复习的时候还是有点用。专业课我除了矩阵位移法和动力学我复习了一遍。
这段时间,我们聚过几次餐,打过几次球,暑假在学校备考太难熬了,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所以聚餐打球成为我们发泄的方式,真的很调节情绪。后期我觉得打dota影响第二天复习状态,我改看连续剧,什么家的n次方,裸婚,还把奋斗,婚姻保卫战等翻出来看了。补充:我们都买了mp3,走路一个人的时候就听单词,后期用来听政治和作文。自制能力强的同学,建议购买。
8月20到9月底,我耐不住寂寞,做了一套数学真题,08年,得了110。然后又做了几套9几年的,都70分左右(满分100),感觉不理想,基础没打扎实。所以我开始重新看永乐和文登,这40天左右,我大概复习了一遍永乐和文登吧。英语还是每天2篇阅读,背单词,我英语很差,基本每篇错2个到3个。专业课又过了一遍,这次用的辅导书于玲玲的结构力学,把没学的2章都自学了。9月初,我的研友从家里回学校,放弃保研,准备考南大,因为她是女生,又说时间不够,所以我从那时开始每天都晚上11点20左右才回宿舍,好听点,我是陪他们回宿舍,时间晚了女生回宿舍不安全。其实她也监督到我,我每次都不好意思说我早点回宿舍打盘dota,我也跟着11点左右才回宿舍。
10月份,好像400题出来了,我是一天400题,一天复习全书,都是上午8点半到1点这段时间数学(因为数学早上考),400题我分很低,做4个小时左右才的90分左右。考中科院那哥们给我说他一般120,考上交哪女生有几套都130,当时我都快崩溃了,每天和我的研友抱怨,抱怨我的英语,还好我的研友是两位姐姐,一直安慰我,当时他们还在看全书,我却在做400题,我的抱怨行为很令人厌,但是两位知心大姐一直安慰我,鼓励我,谢谢她们。10月10日,政治资到货,开始复习政治,当时我的进度偏慢,所以每天花的时间比较多。英语开始做真题,3天左右一套,不写作文。专业课是找些杂七杂八的资料在做。
11月份,由于我做12年的400题很糟糕,所以从图书馆拿了本11年的400题,好像我找到感觉一样,我做11年的基本都能130了,因为12和11很多原题,不过我找到信心了,相当于我做了2篇400题。从11月20日开始做数学真题,3天一套,要把时间分配到其他科目,呵呵。政治好像在复习第二遍,做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这次我是背着大纲做,不像第一遍还会查找大纲,错题我都会从大纲上找到依据。英语开始第二遍真题,偶尔做张剑的提高版。专业课开始真题,并复习于玲玲的资料。
12月份到12月20日,数学真题做完一遍,看了下错题,没有重新做一遍,一般是120以上,有几套140左右。英语开始背作文,晚上没有背单词了,而是把那一个小时用来写作文,真题又做了一遍。专业课又做了一遍真题。
12月20日到考试,数学复习的不错,找了几套题联了手感,看了下以前准备的错题集,翻开全书,只看目录,回忆考点,典型题型。英语开始做模拟题,套套的做。政治做模拟题,做了任汝芬肖秀荣的,客观题一般能得38分左右,并疯狂背他们的大题。专业课做的些杂七杂八的资料,很快的又复习了一遍,元旦拿到11和10年专业课真题,做了一遍。
数学永乐文登2遍半,真题一遍,400题2遍。
英语:真题三遍,张剑的阅读和模拟,作文资料。
政治:大纲过了3遍,。1000题2遍,dadao题1遍。任汝芬肖秀荣模拟题。建议字丑的人练字,政治字写的好,主观题能的高分,字写的不好,背的再好主观35就不错了。
专业课:真题2遍,于玲玲2遍,课后习题1遍(包括单建和龙驭球两本教材课后习题),杂七杂八资料(推荐同济大学出的一本资料,比较低调,好多学校考研试题从那上面抄,呵呵)。
9月初到12月20日左右我的作息时间
08:15-------------图书馆
08:30----11:50 数学
12:30----13:30 不定
13:30----14:00 午睡
14:00----17:30 英语或政治(10月中旬开始政治)
17:30----21:30 专业课或政治
21:30----23:20 单词(12月份作文)
简要介绍下我初试:数学138,英语49,结构力学122,政治,67。我研友姐姐数学132,考上南大,中科大哪位哥们数学140,也考上了。建议数学多做,是有理性的多做,他们做的数学和我差不多,这样才能的高分,其他同学,数学没太花时间,一般120左右;我们基础好,基础差的同学还是认真,不要以为120很容易。我室友369,道铁,他数学坐的不多,才考100多分,但是他英语能考78。说这些,就是想说,考985,数学真没有多少人低于120,如果你英语够强,你考120以下,你还有希望。
政治真的是看主观题和字写的怎样。英语,我无力吐槽,我考不赢裸考上场的。专业课,多做,做熟练,因为专业课题型很固定。东大专业课得120以上,还是比较容易的。考研心态很重要,有研友陪更容易熬过这6个月的痛苦历程,好的研友成功了一小半,总能从这无聊的生活中发现点乐趣,然后发现考研也不是那么恐怖,甚至有点可爱。
考研瓷之以恒,只要努力,稍微科学的方法,看清自己实力,合理的目标,一般都能成功。
给个考东大工科参考分数:数学125+专业课125+政治70+英语60=总分380。
以上仅供参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规律,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考研节奏就行,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跨专业,考土木,进来看看,给点建议~~
大家好,我大学学的是生物工程。现在有一个工作机会是跟建筑有关的,我想跨行。我想请问大家,如果我想在工作中考研的,考建筑类的研究生,需要函授一个建筑类的本科吗?朋友说建筑方向有很多证我是没资格考的,这样会影响以后我的发展,但是如果我函授了建筑方面的本科,还有机会吗?
我倒是认识一些土木出生的人,如果有需要,可以帮你问问
恩,师姐你好,你还知道别的信息吗?
我也不是学这个的,就是说你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帮你问问
1 就是我跨行,一些证书,我考是不是没资格?
2有没有类似跨行搞建筑的?他们有啥经验?
3跨行读在职研究生,我有没有资格?
4中建三局怎么样啊?
5我的问题是不是太多了*^_^*
我老公,不是土木的,但是他可以考一建二建,算不算回答第一个问题
他也是改行吗?改的什么?
生物改的岩土&&除非自己家有关系 或者学的很扎实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1 关于土木跨专业
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 学习了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 加上有之前土木工程中积累的数学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 本应很好跨入这个行业, 但细细想来, 最大的失误还是由于思想上的失误.
和土木工程类似, 软件工程也是一门工程实践性活动, 不在于追求正确, 而是在之前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利用已有工具和已有方法(或者说是工程思想), 来构造出"可靠"的产品.
这样的理解, 所有的工程人员应该都会赞同.
2 个人情况
年初, 抱着这样的心态, 开始了转行, 俗话说转行穷三年, 当然三年并不算什么, 只要坚持下来肯定有收获,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有今年收获的原因.
年初参加培训班, 就完全把这个思想和工具使用的过程跑偏了.
当然这个只能算是误入歧途, 就好比病急乱投医一样.
到了现在10月, 之前去过一家公司, 看到的是转行和真正计算机出身的差距.
因为本应接触到的是思想, 但实际一直被培训班灌输的是怎么按部就班地使用工具, 就好像是一只猴子在学习怎么用筷子一样. 还好只是在那里呆了2个月就退学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 并不建议跨专业者直接去培训班, 完完全全的扯淡!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可以进去看看, 不说学什么, 只是进去感受一下整个社会的环境.
3 有所感悟
软件开发本就不是一门手艺, 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听过MIT或者Stanford公开课的同学就会知道, 开始先从一门语言入手, 学习的并不是语言, 而是思想及原理, 等到学生学会了某些思想或基本原理之后, 便继续学习之后的课程.
而之后的课程就是在思想的基础上介绍各种语言工具. 再在已有的工具基础上继续学习思想, 这样往复, 再者开始学习软件工程中的一些科学方法, 造就出的就是专门适应于软件工程方面的人才.
4 对于跨专业又没有多少基础的人的建议
就和跨考计算机研究生一样, 首先是要有基础, 计算机理论基础无外乎就是考研强调的那四科: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组成原理.
要学的是原理以及思想, 要利用的是工具. 比如那些把自己框在JAVA, 框在 iOS 上, 对于各种框架里面有什么东西滚瓜烂熟, 但写出来的软件到最后发布还是漏洞百出, 这样的人并不是真的码农.
软件工程: 仍然是学习它里面的方法. 传统的软件方法学, 面向对象软件方法学.
但是不要跑偏了, 不要想着学了方法学就成了巨牛的软件工程师, 方法学只是教导方法, 能够将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 才是真~牛逼!
并且跨专业的人缺的是: 相关的专业训练.
我很推崇在做中学, 但是要让跨专业者, 在一年内做到计算机专业学生4年或者是7年甚至10年内所接触的所有训练, 这个简直是痴人说梦.
我自己的办法是, 尽量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 分阶段完成一些训练项目.
之前公司内完成的项目也让我意识到真正工程化的实践活动需要的是什么, 现在也在不断努力, 不断推进...整个软件大环境普遍急功好利, 开始做一个软件, 想着的是快点做完, 做完拉倒, 新功能来了, 囫囵吞枣一顿加, 加完发现bug一大堆, 前面的bug还没改完, 后面的bug接踵而至, 从来没有单元测试, 回归测试, 直接转到有中国特色的"用户大规模测试", 这么讽刺的事估计也只有小公司才会遇到, 我在工程单位的时候, 再怎么垃圾的单位他也还是知道修桥的时候要不断地测量, 要做材料试验, 做完了也要做加载试验啊.
很多书上把面向对象思想形式化地描述为: 继承, 封装, 多态. 或多或少地在误导消费者, 把面向对象思想简单描述为这三点是不是有点牵强呢?
那有的人就会想, 那我在某些面向对象的语言中能够实现这些, 我就掌握了面向对象思想咯!
简直就是扯淡.
以前的时候, 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是分离的, 在软件开发的时候, 待到软件规模大到一定程度, 人脑不一定能够驾驭得了这么大规模的软件结构.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 将数据与其相应操作封装到一个可以被识别的对象内, 和人类的思维习惯类似, 再者, 可以把若干个对象组织起来, 构成模块, 再者, 将多个模块组织起来形成更大的模块, 这样才能构造出现代的大型软件系统. 不管你是分层还是分模块, 基本思想不还是: 你给我一些输入, 我就可以保证在这个结构内给你想要的输出.
再想想, 面向对象解决的问题, 不就是几点:
软件复杂性问题:
就好比制造一个汽车橡胶轮胎, 你可以先买来橡胶, 钢材(也就是数据), 然后你学会怎么把橡胶弄成一圈, 然后学会怎么将钢材弄成适合形状(操作), 然后通过这些操作加工这些数据, 最后生产出一个轮胎.
上面这一轮的思考是: 你总是作为所有过程的直接参与者.
面向对象时的思考方式呢?
还是生产轮胎: 我就可以请一个做橡胶轮圈的人, 一个做轮毂的人, 请他们生产好轮圈和轮毂, 再请一个组装人员, 搞定组装, 一个轮胎现身.
就生成这个层面上, 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有人可能会问, 最后细分下来, 不还是和最开始的思考方式一样么?
能一样么? 确定的对象总是具有确定的功能, 这样就可以将模块按照人类的思考方式划分, 最后的产品出来是一样, 但生产过程的管理不是更加轻松?
工程方法的改进:
不建议非计算机专业的一开始就跨入"计算机科学"的范畴, 因为如果你真的想研究计算机科学的话, 那么你肯定并且绝对是: 数学专业的, 物理学专业的, 计算机相关专业的...
阅读(...) 评论()土木工程跨专业考金融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填写您的问题
筑龙网以1040万会员的建筑社区为基础,为建筑师、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提供建筑行业资讯、技术资料下载、招聘求职、技能培训、建材查询等服务,同时也是建筑人展示自我,增加业务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土木工程跨专业考金融相关专题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木工程转行金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