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革是什么时候提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需从五个方面着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需从五个方面着力
文|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需求侧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方入手,着力解决市场供给缺位、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体制动力,激活企业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实现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广东在全国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创新驱动为总抓手和核心战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迈上新台阶。但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先行指标不乐观,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结构性产能过剩和部分产品库存增加等问题。我们认为,谋划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产业和企业着手,善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着力解决好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有效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着力。一、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制定实施纺织、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建材等分行业施策专项方案。支持困难行业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转型转产、扭亏增盈。二是制定处置“僵尸企业”实施方案。注重运用市场和经济、法治手段,坚持多兼并少破产,妥善安置好职工,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三是多措并举化解产能过剩。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加大对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严控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查处顶风审批扩能。四是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企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平台建设和绿色发展。五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等重要环节,实施一批重大改造项目和示范工程。六是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制定省内产业梯度转移目录,引导珠三角产业按产业链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形成跨区域衔接的产业链条。七是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引导我省电子、装备制造、水泥、有色等比较优势产业产能向境外转移,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二、下大力气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一是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率先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加值税税率,对优势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实施税收缓交半年,缴纳增值税省市县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转移支付返还企业,力争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15%持平。二是全面取消省市县设立的行政收费项目。从2016年起,全部取消12项省定行政收费项目,对国家要求征缴的行政收费项目,将本省留成部分全额返还企业。降低社会保险费,精简归并“五险一金”,加大工会费返还份额。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省政府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18条措施拓展到广大企业,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四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把现行的大用户直购电优惠普惠到整个工业企业,力争电价基本与国家西部持平。三、创新引领培育增量,优化供给结构体系一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培育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打造产值超亿元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实施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发展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3D打印等先进技术装备,政策向鼓励使用自主可控的粤产机器人和成套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倾斜。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和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二是以信息技术催生发展新业态创造新供给。实施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一批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创业创新产业集聚区。三是构建高水平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健康、教育、养老、旅游、医疗、文化、体育等生活服务业,满足居民消费升级新趋势新要求。四是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新材料、新硬件等成为新支柱产业,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成为新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四、狠抓技术和产品提升,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二是提升质量品牌。引导企业树立质量品牌意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培育“广东制造”和“广东服务”优质品牌,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强化标准及计量体系建设,通过对标达标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三是改善消费品供给。促进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产业创新发展。五、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供给环境和制度保障一是加快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全面实行“三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推进全流程网上办理。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广广东自贸区做法,争创负面清单管理国家试点示范省。二是推进金融改革。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依托人民银行搭建覆盖全部实体经济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开展企业信用评级,有关信息与服务实体经济企业的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共享。拓宽抵押融资,激活实体经济企业抵质押物,加快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管理办法。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向人民银行争取在广东实施试点示范,采取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对冶金、有色、建材、船舶等行业的优质企业不搞收紧放贷“一刀切”,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三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除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外,加快推动国有企业从市场充分竞争领域退出。四是放宽市场准入。坚持“放小”和“放大”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商事登记制度,便利小微企业的进入和发展。重点在电信、金融、铁路、供水、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破除行政性垄断,引入民营经济,激发竞争活力。五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主力军作用。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意见,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葛政涵
人定制了这篇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冯俏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步走”战略
  10月16日,新供给2016年第三季度形势分析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冯俏彬发表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步走”战略》的主旨演讲。
  冯俏彬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传统的5要素就是人、地、钱,以及科技创新和制度。并推演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低效过剩领域释放要素,着重化为当前大家谈的特别多的“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
  第二步:以结构性改革来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把结构性的改革可以容纳到里面。
  第三步:大力发展(,,),优化要素配置,新经济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优化要素配置最后的体现。
  冯俏彬指出,最近网约车在媒体上非常火爆,很多地方细则的具体规定大家都认为这是在开倒车,这都是和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逻辑和基本要求不合拍的方面。在总结为现行的政府监管制度面对新经济的时候,冯俏彬引用到一个词,“白天不懂夜的黑”。
  冯俏彬认为,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讲,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的成果要落实到新经济的发展上,政府在这方面必须率先而为。
  以下为文字演讲实录:
  冯俏彬: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步走”战略》。去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热,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对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因为承担着一些对地方和对各方面官员的讲课任务,今年以来我讲的主要课程就是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讲这个课程的时候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的体会,也有一些思考。所以,今天我把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思考跟我们在座的,特别是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50人论坛的诸位专家做一个汇报,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大家经常提到两个东西,第一个叫长周期,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当中也一再提到,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说长周期的问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能做出任何努力都显示不出效果。所以,这个问题上恐怕要做一个长的打算。所以,大家在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会经常使用“长周期”这个词。“长周期”到底所指何为,这是我想搞明白的一个问题。
  我查了一下,经济增长周期有短周期3-5年,中周期20-30年左右,这里讲的是更长的周期,这个时间可以50-60年,它的提出者是俄国的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他提出的周期有具体的内容,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特别在进入工业化革命以后做过一些划分和分析,其核心观点是:长周期是一个生产力的发展周期,与技术革命的周期相关。一个新技术的从发明应用和逐渐的成为一个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后再到所谓这个技术的成果被逐渐的人类消化掉,所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就会迎来下一个周期。长周期在他这儿主要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周期。
  这个周期后来在别的地方也有些提出,比如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网上有人把工业革命以后经历的几波长周期做了一个总结。到现在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四波长周期的过程,现在正处于第五波。从现在所处的阶段上来讲,旧的技术革命已经到了一个比较衰退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和我们看到现在感受到的一样,我们在生产力的发展上整个全球开始走向低迷。所以,这个长周期实际上就是一个科技周期。这个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如果我们结合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中的判断,长周期等于科技周期,实际上这后面还有一个等号,实际上是一个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整个是这样的周期阶段。这个周期阶段对我们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第二,有很多人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供给经济学是从5个要素的角度来给出的。从我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个公式特别有概括性。很多人反映说有时候不知道供给侧在说什么,我讲课的时候只要用这么一个函数,表明经济增长主要是从供给侧的角度取决于这5个要素的组合情况,一下子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所以,大家感觉到这样表述起来比较容易。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在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我自己做了两步的逻辑推演。第一步围绕着这五大要素,就是我们讲的传统的人、地、钱,以及科技创新和制度,可以说清楚一个大家非常关心,但很多时候说不清楚的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定位的问题。有些人经常疑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体到底是政府还是企业,一种更综合的说法既跟政府有关,又跟企业有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毕竟还是有职责分层,我觉得从5个要素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得比较清楚,即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它所关心的要素实际上是人、地、钱三个组合,以及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所处的位置和主要发挥作用的方面。再往上提一点是中观层面,我们认为大企业和政府的角度特别关心的科技创新。再往上提,是在宏观层面,宏观层面就是作为政府来讲,它作为制度的唯一和垄断的供给者,主要着眼点应是制度。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要素中起的作用应该在中观和宏观宏观,作为企业来讲主要是在微观方面。所以,这个问题可以有助于我们想明白在这么宏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政府和市场到底之间如何定位,他们之间是个什么关系,这是我往前面推演的一步。第二步还是围绕着要素,刚才徐司长也讲了,要素的流动要以效率为目标来牵引。如果我们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集中在这五大要素的层面,从要素本身来讲,他至少要经过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包括:第一个阶段就是从旧的生产结构中把这个要素释放出来,第二个阶段是要素在市场中按照一定的方式,以效率为导向进行自由流动,第三步,流动的要素一定会凝结在当时的情景下效率最高的部门。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讲,我推演出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低效过剩领域释放要素,着重化为当前大家谈的特别多的“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特别有感触的,现在各方面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成“三去降一补”,我个人认为这是说不通的只限于这五大任务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往前端走的事儿,要以结构性改革来推进。
  第二步:以结构性改革来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我们很多方面的东西都涉及到复杂的改革,围绕着这五大要素有一系列的改革要推进。所以,这是把结构性的东西可以容纳到里面。
  第三步:大力发展新经济,优化要素配置。在当时、当地,在当代的时代条件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的成果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根据现在各个方面的情况来看恐怕要落在新经济方面,新经济最后成为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优化要素配置最后的体现。
  这是我的想法,这个想法涉及到我们开篇说的要经历一个长周期,基于一个科学技术进步的周期看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事情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很多的书籍和论文,简单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解放了人的体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解放了人的距离,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即将解放人们的脑力。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从目前我们听到、看到,无论是官员还是专家学者,这个方向的讨论都是在朝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所以,这就形成我们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大致的趋向。当然,里面有很多具体的内容,在此不再多述。
  在明确了这样一个产业发展方向之后,回到中国新经济的问题。关于新经济,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新经济指数,这是北大国发院和财新智库合作的,克强总理经常表扬。这里面涉及到九大经济类型,按照他们的说法,现在新经济对于我们整个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0%以上,他们每月发布一次,这是广义的新经济的内容。在这里,新经济包括的内容很显然看得出来是指未来我们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但一般谈到新经济的时候,实际上新经济的范围要窄很多,主要是指互联网经济,即基于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主要是这一套。在国家”互联网+战略”提出来以后,很多企业都在说,怎么样才能+互联网,或者怎么互联网+?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在我们现在几百上千的产业当中,真正实现互联网对它全方位改造的就1.5个行业,一个是电商,还有0.5个行业是正处于波折中的网约车行业。
  关于新经济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我花了很长时间看了很多新经济方面的书,试图想把握住新经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通过这些学习,这几个“新”应该是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第一个是新要素,简单的说信息成为生产要素。第二是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第三是商业活动的主导权从以前的消费者,还有流通商、生产者转向消费者。这三点变化非常重要,我特别认为第一个,你现在的产业是否是利用好了要素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这个是判断你是否实现了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非常重要的标志。
  对于全社会来讲就是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最近的一个讲话提到一个“五新”,包括新零售、新制造,、新基础设施等,他也提到,未来政府推动这个事情要出新的“五通一平”,即政府所有的政策导向是不是通向这”五新”,”一平”就是政府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生产经营环境。这和新经济之间很多认识当然是非常合拍的。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讲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相比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权力的转移,以前的权力是在生产者,以及相应的以经济为导向的政府的身上,但是在这种互联网+的时代,权力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我们讲的拆围墙,世界变平,还有信息充分的扩散,因此消费者这方面的权利大大增加。。
  最近两年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情况是非常好的,我们互联网已经达到了将近6亿。另外,我们互联网的普及率水平非常高,在世界上肯定都是站在最前面的。另外,大家特别关心的分享经济,《中国分享经济报告》指出,现在我国分享经济的规模已达到了两万亿,有五千万左右的人参加到分享经济的过程中,而且展望未来,分享经济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的时候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这说明什么问题?我们现在正为经济下行所困,但是经济增长的曙光和亮点是在的。我们怎么不纠结于过去的停滞,而去拥抱新的机会,这一点对各方面是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两点基本的看法,这个基本的看法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很可能最后要体现在新经济发展的怎么样。这是我的一点认识。另外还有一个是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不是五年的事情,我们五年规划到2020年完成“三去降一补”的具体任务,如果用长周期的观点来看,用科学技术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不可能是一个三五年可以做到的事情,它就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这个长期的事情,对我们来讲可以理解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下半场。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前三十年我国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后三十年要实现的是要素市场化。所以,这些方面合起来,就很可能进一步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另外一个方面,当前经济在下行,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各方面殚精竭虑,想尽了一切办法。在这个问题上要看到,真正能挽救中国经济走出泥淖的,还是要把希望放在新经济方面。这方面遇到的困境就是我们的新经济和旧的监管制度之间的不合拍。这方面大家看到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最近网约车在媒体上非常火爆,很多地方细则的具体规定大家都认为这是在开倒车,这都是和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逻辑和基本要求不合拍的方面。实际上大家看到,网约车的例子不是单个的例子,这之前还有一个跨境电商的例子,这是我们关注到的,也许我们关注到之前还有别的很多例子,这方面的问题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新经济和旧制度之间的不相适应。这张图表反映的是跨境电商政策去年出台以后,媒体上称为48新政,由于税率大幅度的上升,加上”两单”的管理规定,基本上使跨境电商一夜熔断。我追溯了很多资料,反映出有关部门在推动跨境电商制度改革的时候,初衷点是很正确的,就是促进税制公平,维护一个正常的生产贸易环境,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结果上来讲就是不好。到5月24号“新政”叫停,暂停一年推出。现在,网约车走了一模一样的路子,刚开始大家的出发点都很好,但是执行过程中后来造成没法执行下去。现在网约车的地方新政是一个什么走向完全可以预计,可以看到它下一步是什么。这当中暴露出的思维逻辑是一样的。
  在总结为现行的政府监管制度面对新经济的时候,我用一个词叫“白天不懂夜的黑”,真的不明白人家怎么回事儿。我们传统的旧监管是强调集权、层级、区域和条块分割,用这个词对照跨境电商的例子,再对照今天网约车的例子,每一个词对他们来讲都太形象了。第二条也是,我们的政策制定过程是封闭的,自上而下的,在网约车这个问题上,今年7月份交通部出台网约车的管理意见的时候,我还在博客上说这个很好,看的出来交通部很亲民,而且和滴滴出行这样的平台公司有充分的沟通出台了这个意见,但是到后面到这次地方版政策出台,滴滴写了封公开信,反映出地方政府与滴滴没有进行充分沟通,政策的制定过程仍然很多是封闭的。这导致一些官员、部门出于一些良好动机、非常正当非常正确的动机出台的政策,就可能遭遇到市场的不认同,最后造成这个政策没法实施,这对政府的公信力有很大的伤害。还有监管方式差别,以事前审批为主,但是事中、事后监管不会,包括跨境电商中的“两单”的例子、网约车当中一些不适当的规定……都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旧的政府监管制度面对新经济的时候,对新问题、新需求是难以及时回应的。在新经济成长的初期,政府往往疏于引导、基本上不管,结果这些行业借势野蛮生长,长到一定阶段对旧的利益格局形成严重冲击,政府此时又出拳过快过重,基本上一拳就把它打晕了。即使各方面都认为需要监管,比如网约车安全性,一定是需要监管的,但是政府的做法是惯性的,这样形成我们叫“旧鞋装新脚”,主要的意图就是你的新经济必须要适应旧的监管制度。这些造成了很多的问题。
  从出路上来讲,还真是要回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一个初衷上,就是从管理到治理,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在新经济和跨境电商的例子中,就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出来,所谓的治理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是停留在专家学者的讨论当中,不再是停留在政府一种观念的倡导当中,而是要落在具体的问题上。在这些具体的问题上,如果不用治理的模式,就可能使你很多动机非常良好的政策出台以后受到市场的抵制,最后撤销,最后极大的伤害政府的公信力,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这方面有很多具体的思路要改,这里面我们提出几个。
  1、底线监管,基本上要符合安全性,不要违法违规,这和负面监管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
  2、引入一些平台治理、行业协会治理。有很多例子可以表明,在零售电商领域,平台已形成了很多新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各方的参与者都非常认同的,这些规则到一定的时候,就要上升到行业规则,还有一部分要进一步上升到国家行政法规的角度。所以,这方面在制定规则的问题上要充分的听取平台的意见,平台的问题上还是有经验的,尤其是大的平台。
  3、大数据治理。我们可以看到在跨境电商中可以看到,税号管理的方式很显然没有用已有的大数据解决问题。所以,希望用一种旧的管理制度要求跨境电商一定要适应这个东西,后来适应不了造成大家的反弹。
  4、柔性转型,平衡好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的关系。新经济是带有一种破坏性的创新,对既有利益格局的确有很大的冲击。网约车上大家看得很清楚,存在出租车公司和网约车的纷争。在跨境电商上也是一样的,海淘业和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之间也有利益之争。在这当中,主要是要认清方向,做好预期管理,要柔性转型,转的弯子不能太大,但是不能不转,你可以给出一个三五年的预期,逐渐把这个事情落实下去。给大家一个充分的调整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政府在出台一些政策的时候看起来很快,但是效果不好,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总之,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讲,回过头来说,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的成果要落实到新经济的发展上,政府这方面必须率先而为。
  这是我今天汇报的观点,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赵昀伟&RF11518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_新浪财经_新浪网
&#x3000;&#x: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
&#x3000;&#x3000;来源:法治周末 记者 汲东野&#x3000;&#x3000;近段时间,在公共媒体里、私人朋友圈中,“雾霾”无疑是覆盖面最广的话题。导致“雾霾”的原因,产能问题避无可避。&#x3000;&#x3000;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其实雾霾问题,就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就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问题。&#x3000;&#x3000;“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后期,此前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了强国富民,加快GDP的增长,大干快上,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雾霾问题、污染问题的产生和炼钢炼铁、燃煤、炼油等能源及工业生产有关系,这既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美国、英国等老牌工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抓紧时间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让山清水秀再现。”刘英说。&#x3000;&#x3000;刘英认为:“供给问题的核心是加强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x3000;&#x3000;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认为,治理雾霾,要多管齐下,其中最为关键的点在于去掉不必要的产能。&#x3000;&#x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x3000;&#x3000;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x3000;&#x3000;“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x3000;&#x3000;杨伟民认为,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要把握好两个逻辑:第一,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的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第二,这些重大结构性失衡,虽有政策上、工作上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障碍,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是政府没有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x3000;&#x要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
&#x3000;&#x3000;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x3000;&#x300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x3000;&#x3000;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意思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x3000;&#x3000;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意思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x3000;&#x3000;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意思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x3000;&#x3000;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x3000;&#x3000;会议指出,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2017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x3000;&#x3000;“‘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虽已取得明显进展与成绩,但也存在主要使用行政介入方法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够,易出现违背经济规律的偏差。”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1月7日在深圳一次会议上说。&#x3000;&#x3000;贾康强调,在本轮大体出清后,结构优化取向的长效机制能否如愿构建起来,要素能不能自由流动,以及在经济循环中的要素重组能否进入以有效制度供给为支撑的良性状态,这才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根本与长远的核心问题之所在。
&#x3000;&#x3000;制度供给为改革的核心创新点
&#x3000;&#x3000;刘英认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制度供给。&#x3000;&#x3000;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方面都提出了要求。&#x3000;&#x3000;会议要求,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x3000;&#x3000;会议还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x3000;&#x3000;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x3000;&#x3000;“另外,对于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还指出,在房地产市场方面,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刘英说。&#x3000;&#x3000;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x3000;&#x3000;会议指出,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x3000;&#x3000;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x3000;&#x3000;在制度供给方面,会议还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要求。&#x3000;&#x3000;贾康认为,在深化供给侧改革中,要以制度供给为龙头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一方面,在继续深入进行‘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还要抓紧实施、推动一批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基石建设的重大改革,如国企改革、土地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行政架构改革、司法改革等,以为那些从落后过剩行业内动态释放出来的要素创造自由流动、优化重组的环境和条件。”贾康说。&#x3000;&#x3000;“因为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质就是要素不断寻求得到更高回报的过程,要使经济更好增长,就必须要为要素寻求最大回报创造更加自由、灵活的制度条件与公平竞争机会。”贾康说。&#x3000;&#x3000;贾康还提出,另一方面,结合当前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特征,优化配置的要素必将较多地集聚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新经济行业上,可以说新经济的发育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程度的主要标志。
&#x3000;&#x3000;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x3000;&#x年1月10日,国新办就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x3000;&#x年,“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启动。徐绍史的介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初见成效。&#x3000;&#x3000;“去年去产能的年度任务已经提前超额完成。”徐绍史说,“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前年1-11月亏损529亿,去年1-11月盈利331亿,煤炭企业的利润也增长了1.1倍。商品房待售面积,从去年1月以来已经连续10个月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也在有序推进,实体经济的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的补短板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x3000;&#x3000;此外,“政府、市场、企业做了大量实践探索,经验弥足珍贵。从政府来讲,不仅仅在于提前超额完成了去产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具有探索破解深层次矛盾路径的意义,政府从制度供给入手来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了一些市场机制,比如说中长期合同制度、储备产能制度、增减挂钩减量置换指标交易制度、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政府行业企业联手防范价格异常波动制度等。”徐绍史介绍。&#x3000;&#x3000;然而,法治周末记者采访业内学者了解到,学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去产能”的工作还是面临很多的问题,一些僵尸企业还在“抗”,职工安置问题解决不掉,企业仍在吸收资源和能源,进行无效供给。怎么样科学、合理地去产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去产能需要市场化、法治化。&#x3000;&#x3000;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提出了要求:要总结2016年工作,落实已部署的各项任务,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结构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