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攻击别的派系七日杀a16怎么卡东西把东西拿回来

如今,左翼陷入一种历史决定论或唯意志论的摇摆之中。然而这只是他们困顿挫败的精神的一个不确定的表象,还不足以暴露出问题的全部。问题的全部在于左翼们受压抑的自尊上,不被承认的痛苦之中。这种不被承认的痛苦转变为一种即自大又自卑的自我意识。&br&&br&这种自我意识体现为忽然的亢奋或是忽然的沮丧。在各种突发的事件当中,左翼要么突然在一种乐观主义的支持下,表现为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表现为自我愉悦的狂欢,要么就在一个暂时的挫折下表现为沮丧、怀疑和不自信。&br&&br&这种自我意识的纯粹性,或者忽然扮演作一种积极的参与者,或者忽然表现为一个漠然的置之事外的观察者。他将自我与世界完全对立开来,并不能在自我与他者的差别当中认识到自身。因为自我与他者的差别或是说不协调,让自我意识返回自身的想法一直受到挫折。而这恰恰是左翼内在的精神疾患。&br&&br&那种迫切要接触他者(群众),并从他者(群众)返回的这种悲悯的意识,已经因为在现实中无法返回自身而不断受到挫败,这种经历让左翼们陷入到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永不停止的苦恼的循环当中。&br&&br&而马克思无疑是这种最早的癫狂性的代表人物。他有时以冷静的姿态,作为历史之外的观察者,像医生一样冷漠地观察病人。另外一方面,他则表现为一个斗士一样,以历史参与者的身份志在于改变历史和现实。&br&&br&于是,在他的文字中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个性格是自大的,这个自大的性格,目中无人。另外一个性格则是自卑的、沮丧的,而一个丧家之犬的形象则隐没在前一个形象的阴影之下。对于马克思而言,无论是他的老师鲍威尔,还是他的同学施蒂那,或是他的最早的启蒙者费尔巴哈、赫斯或是蒲鲁东都构成了马克思自身精神史上的内在创伤。&br&&br&这些标记即标记了他思想成熟的历史,同时是他不被认同、被抛弃、被驱离的精神演化路径。马克思在某种程度上和孔子一样是一个孤儿,同时也是一个名士。而作为名士的孤儿的整个流浪的过程,就无异于坎坷且离奇的俄狄浦斯的归乡之旅。&br&&br&正如俄狄浦斯那被抛弃的命运一样。马克思也经历了这样一种被抛弃的过程,直到他在英国定居,直到他成为在世的精神导师之后,马克思才似乎摆脱了这一悲剧宿命。然而相对于俄狄浦斯而言,马克思又是不幸的,这种不幸在于虽然他没有被自己的子民们刺瞎双眼并流放,但是年轻的李卜克内西还有巴枯宁已经动摇了他的王位。他们的天才,他们的睿智和他们的聪明让马克思不自觉地感觉到了一种被威胁的危机。&br&&br&于是马克思癫狂地摇摆于激进与现实之间,成为了一个不停旋转于两个轴之间的疲弱的老人。因此俄狄浦斯的被流放与其说是说一种不幸,倒不如说是一种不幸中之万幸,而马克思的不幸则在于当他回到他认为本属于他的王位的时候,他则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王位,并只能被这个王位所驱动和摇摆。而《哥达纲领批判》可以看做是作为王者的老年马克思的精神衰弱的最佳表现。他摇摆于李卜克内西和巴枯宁两端之间,无能为力,却又表现得无所不能。所有文字都像是一个激动颤抖得要怒号,但又不得不最后掰起手指喋喋不休的老人。这种矛盾使得无能为力的他只能最后喏喏地自言自语道:“”Dixi et salvavi animam meam“&br&&br& 如今马克思的这种孱弱同样传递到了现代人的身上。他们反对一切,却不知道自己在反对什么。如果他们不能理解,那么他们就要解释一切。尽管这些解释看上去生硬和呆板,且缺乏说服力。这就像一个男人被他的女朋友甩了一样,当他无法理解对方的动机的时候,他就会自作聪明的提供一系列“客观的”解释。&br&&br&而如今,这种状况同样发生在左翼身上。左翼们的无能为力,在主体的解释学中则变得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则一无是处。如今,他们一方面只能沉浸于资本帝国的崩落与毁灭的喜悦幻想之中,同时一方面又只能袖起手来哀叹民众的悲苦与艰辛。&br&&br&而左翼那高亢语言下,孤注一掷的自我拔高不过是它对自身无能的体验的正常反应&br&&br&可见,如今的左翼的精神动力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渴望回归王位以及获得承认的精神动力学。如果有谁阻碍他们回归王位,那么”冷酷无情“的他们就要把谁送上精神的断头台上。然而这种大无畏的意志,正如俄狄浦斯一样,是一种逃试图避命运的矫揉做作。那种沉浸于伦理之中的人,必然感叹自己可悲的命运,岂不知杀死你的不是你的命运?!而是你的虚伪!&br&&br&目下,哪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认为自己是马克思的在世圣徒呢?&br&目下,哪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认为自己是马克思的真理权杖的应有保管者呢?&br&于是他们不得不像步步高复读机一样,一遍又一遍的用同一套语言来复述。仿佛这语言沾染了名为马克思或列宁的神圣魔法。&br&&br&于是,那一刻,语言和口号带有了请神降身的作用。同样,也只有在那一刻,他们才能感到与神同在。&br&&br&————————————————————&br&PS:我感觉我这才属于是感情宣泄吧,他写的那个一点感情都没有嘛。当然,我是练笔用的
如今,左翼陷入一种历史决定论或唯意志论的摇摆之中。然而这只是他们困顿挫败的精神的一个不确定的表象,还不足以暴露出问题的全部。问题的全部在于左翼们受压抑的自尊上,不被承认的痛苦之中。这种不被承认的痛苦转变为一种即自大又自卑的自我意识。 这种…
谢个邀。匿名用户的答案答得不错,其他有几个答案提供的一些参考书籍也很好,比如哈维的&i&Companion&/i&。剩下答案主要突出一个误人子弟。当然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话题下,有一大批答案主要突出的都是一个误人子弟。&br&&br&进入马克思的进路有很多,如我之前所说,从不同的著作进入可能会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之间有没有高低之分,也很难说,很有可能是没有的。不过大致而言,我个人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总体上的建议,其一是不要忽视他的哲学著作,空谈经济学、政治理论、国家理论等等;其二是不要后视角,也就是说不要无视语境,不要无视马克思所处的论辩体系和哲学传统;其三是垃圾文献,读得再多也没用;其四是能读英文文献就少读中文文献。&br&&br&相关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种,(1)马克思原著(包括他和恩格斯的合著);(2)二手文献;(3)马克思本人参考的著作。原著&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我已经谈过了&/a&,建议读《手稿》。但《手稿》不好读,所以也可以稍微往前一点,读一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这些作品。感觉上,《手稿》之前的这些作品维度更单一一点,更容易理解,主要充当一个熟悉文本的作用。但是也建议读完《手稿》再回头反思一下之前读过的东西,这样文本功底会扎实一点。另一个办法就是《手稿》和二手文献比对着读了,关于这个我在之前的答案谈过了。三本原著突出地不推荐入门者阅读,一者是《资本论》,一者是《共产党宣言》,一者是《费尔巴哈提纲》。《资本论》不是非常reader-friendly的著作,除非想站在纯经济学的角度理解资本论,否则不推荐入门阅读;《共产党宣言》很简单,但它的目标受众是文化水平一般的工人,故而牺牲了很多马克思理论中的复杂性的精华,也不太合适;《费尔巴哈提纲》有人会因为篇幅短而拿来入手,这非常不妥,因为《提纲》涉及的东西实际上非常重要。比如说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很多人认为直观上很好理解。但是,「哲学家」指什么?「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分别又指向对谁和哪种理论的批判?缺乏相关文本理解,是难以读清楚《提纲》的。&br&&br&二手文献的话,要么有导读,要么有其他研究者自己的研究。导读的话我非常惭愧,因为我开始读马克思的时候上来就是导师带着读原著,导读类的书反而几乎很少读过。有一些书我有一些片面的了解,加上这些书的口碑,推荐给大家尝试一下,一本是Terry Eagleton的&i&Why Marx Was Right&/i&,一本则是Oxfor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的&i&Marx&/i&,作者是大名鼎鼎的Peter Singer。至于研究者自己的研究,不建议在入门期阅读。因为如果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论辩的一些基本了解,很容易带上研究者的眼镜去进行思考。研究者有立场是非常正常的,但入门者未必需要很早接触这些立场。不过,这些研究里确实有无尽的理论财富,比如卢卡奇、马尔库塞、阿尔都塞、柯尔施、奥尔曼、波斯通、哈维、科恩、罗默、伍德、波兰萨斯、勒斐伏尔、伍尔夫、我不想数下去了等等很多重要理论家的贡献。等到基本上能够理解马克思的重要文本,再来发掘这些财富则比较合适。&br&&br&(3)是经常被人有意或无意无视的一块,而这是非常不合适的。马克思本人深陷与其他理论家的论辩中,这些理论家包括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等,经济学家斯密、萨伊、李嘉图等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巴贝夫、圣西门等等。甚至还有达尔文进化论,很多马克思阅读过的著作,他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这里我们几乎没有可能读完所有马克思阅读过的东西再来读马克思,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但了解其中一些则很有帮助。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黑格尔,其中最直接相关的可能是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但《法哲学》也不好读。我懂黑格尔懂得少,冒昧建议读一读《哲学史讲演录》的Introduction里面的Plant Analogy那一块,至少理解一下何为黑格尔辩证法,哪怕是最浅薄意义上的。否则,当你看到一个说法,说「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主谓关系」时,要怎么理解?我自己最近也在读黑格尔,事实证明对理解马克思是大有帮助的。&br&&br&其他和马克思发生过论辩(或者马克思单方面批评过的人)的著作中,费尔巴哈、古典经济学也都很重要。无法一一去读没关系,找一些良好的介绍性的东西看看。&br&&br&这么说来,罗列上来的东西也很不少了。可能读着读着,甚至是这个答案看着看着,就丧失了兴趣,那也挺好的,节约下来的时间去打FIFA吧。如果兴趣确实一直有,那也是要做好准备的,毕竟入这个门,不是学骑自行车。那么到什么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确实入了门,可以自行选择阅读材料了呢?这个问题肯定是没有答案的,实际上就是当你确实入门了之后,你就知道自己入了门了。这样说似乎有些不负责任,那我就稍微提供一个我自己认为的testable的标准好了:理解马克思的人士有时有一个倾向,认为马克思逻辑相当严密,可批评的地方一个是前提假设,一个是批判大于建构;不理解马克思的人有时有一个倾向,认为马克思想法、前提假设和目标都是好的,然而逻辑漏洞非常多。如果你能区分得清楚为什么,那大概就算入门了吧。&br&&br&你们慢慢看,我去做牛肉汤了。
谢个邀。匿名用户的答案答得不错,其他有几个答案提供的一些参考书籍也很好,比如哈维的Companion。剩下答案主要突出一个误人子弟。当然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话题下,有一大批答案主要突出的都是一个误人子弟。 进入马克思的进路有很多,如我之前所说,从不同…
首先,马克思本人是很明确地反对宗教的。他对宗教的观点很集中地展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献中,而他对于宗教所作出的最著名的论断,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的那句:『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b&宗教是人民的鸦片。&/b&』&br&这句话很好理解。鸦片是什么?它能让人短时间内飘飘欲仙好像脱离了一切尘世的苦难,但是这种幻觉消失,人们依然不得不回归现实,甚至还会因此而失掉了原本反抗、斗争、改变的力量。所以『废除作为人民的&b&虚幻&/b&的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b&现实&/b&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b&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b&。』&br&&br&马克思本人的观点非常明确,宗教就是给人以虚幻幸福的假象,而非真正的救赎,这种假象甚至加重了现实的苦难,因为它阻止了现实幸福的诞生。而马克思口中的废除宗教,是与建立现实的解放相对应的,『&b&真理的彼岸世界&/b&消逝以后,&b&历史的任务&/b&就是确立&b&此岸世界的真理&/b&』。所以解放不在『彼岸』,而在『此岸』;解放也绝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阶级的解放,而是所有人的解放;不只是政治压迫的解放,也是宗教压迫、经济压迫的解放,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解放。&br&&br&也正是因为这些观点,很多人会把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与宗教所允诺的天堂归为一物。认为马克思的不过是把上帝允诺的『千年王国』从死后世界移到了遥远未来的现实,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终将灭亡源自对末日谶纬的模仿,无产阶级斗争和解放则对应着弥赛亚、马赫迪或者弥勒。&br&&br&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文化传统中汲取了大量养分,也可以认为共产主义运动和早期基督教运动存在相似之处,不过二者在历史观、科学性、现实性上的天差地别,实在让我没有给共产主义和宗教划等号的想法。而这种『居心叵测』的对比之所以出现,根本上不过是为了嘲讽共产主义的虚无缥缈。不过不管你们怎么想,当代马克思主义男神之一的大卫·哈维有这样一句话:『&b&比起新自由主义所允诺的自由,还有远为高尚的自由值得我们去追求。&/b&』对于有的人来说,对美好的理想视而不见,可能是一种比现实的劳动折磨更大的折磨。&br&&br&================&br&&br&回头看了一下,上面那部分好像跑题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了,下面写一点更切题的内容。&br&&br&在二战前的欧洲,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之前曾有过十分活跃的对话。德国历史学家考茨基——那个后来被列宁批评为『教条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早期基督教是一种共产主义理想和实践的代表,提出了&b&『基督教共产主义』(Christian Communism)&/b&的概念。他认定基督教的最主要发起人是被压迫、被奴役的团体:『基督教在出现之初,不用怀疑,原是最复杂的贫乏阶级的一种运动,我们可以把这些阶级总称为&无产者&,假如这个名词的意义不单是指工资劳动者而言。』但是随着教会的官僚体制和神学教条取代了历史上耶稣所倡导的激进口号,原始的基督教运动的精神丧失了,转变成了一个『无精神活力的制度』。Catholic所形成的系统、教条的体制,转变为君士坦丁基督教,镇压并驯化了原始基督教中的革命热忱。可以参看卡尔·考茨基的《&a href=&///?target=https%3A//www.marxists.org/chinese/kautsky/Kautsky-1908/Kautsky-1908bookindex.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基督教之基础&i class=&icon-external&&&/i&&/a&》(&i&The Foundations of Christianity&/i&)&br&&br&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拉丁美洲兴起了一支关注世间公平正义问题的天主教神学观点,叫做&b&解放神学&/b&。相当多的人认为这是受到左翼力量影响而形成的学派,当然其中主要成员也不乏观点保守的神父们。&br&&br&这支力量首先出现在都市中贫民与边缘人群聚居地,得名于古铁雷斯的经典著作《解放神学》,随后又有詹姆斯·库恩的《黑人解放神学》,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并不落在『神学』二字,而是落在『解放』二字,专注于圣经中的解放主题,如米兰达、卡德纳尔等。&br&&br&这些人通常都有参与拉丁美洲解放和反殖民斗争的经历,也有罗马天主教的背景(如参加了哥伦比亚反政府游击队的神甫Camilo Torres),因而他们身上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奇结合,而结合点就在于『强调上帝对穷人的优先选择』,也就是在马克思提到无产阶级的时候,上帝说了穷人。这种从『强调穷人』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来解读圣经的进路获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并且很多时候与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相结合。&br&&br&更进一步的,还有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相结合的。举个例子,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对《希伯来圣经》的研究,一直落脚在其中所讨论的生产方式问题上。更确切一点,是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以色列地区是否可行,以及当地曾经可能存在的多种生产方式之间有怎样的演进关系,大量的相关文献都在讨论当时的所有制、阶级结构和剩余价值生产(比如Gottwald, &i&The Tribes of Yahweh&/i&),毕竟对于研究犹太人和周边其他民族来说,《希伯来圣经》是当成史料用的。&br&&br&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还望不吝赐赞,路过的宗教学大佬和哲学大佬请手下留情。
首先,马克思本人是很明确地反对宗教的。他对宗教的观点很集中地展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献中,而他对于宗教所作出的最著名的论断,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的那句:『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
作为一个把大学的马哲必修课糊弄过去然后过了两年又开始自学马哲的人,希望能以个人经验给题主一些帮助。&br&&br&首先亮出我的观点:对于想要入门马克思主义的同学,强烈不建议去读马恩全集、资本论等等难啃的大部头!&br&&br&想想看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物理学入门谁会去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化学入门谁会去看拉瓦锡的《燃素论》?&br&&br&说的稍微清楚一点:马主义是什么?马主义是方法。马恩全集里的那些文章是什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马主义这个方法解决掉的问题。&br&&br&打个不那么精准比方,马主义是马恩联合开发的技能,马恩全集则是两位导师用技能砍倒的Boss的尸体展览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是想学习这个技能的话,你是愿意直接通过这些Boss身上的一道道刀痕的深浅和长度来分析导师们发招的动作和走位呢?还是愿意直接找来卷轴先学习完这些然后再通过砍怪来磨练技能呢?&br&&br&方法是王道,结论是末道。&br&&br&我不否认确实有人可以通过读马恩全集入门马主义,但是这是一种对新人极不友好的修炼方式。当然,我支持大略搭了一个马哲的框架以后再来看这些,这时候看马恩全集就事半功倍了。&br&&br&那么我会给题主推荐基本我认为适合入门的书籍,不过这个我放在了后面,这里想先和题主分享一点我个人从初中刚刚接触马哲到现在最重要的一点感悟:马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br&&br&&br&可能很多人会从马克思恩格斯或者列宁的著作里引经据典,说一大堆你听不懂不理解的哲学术语。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马哲的根本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深和复杂,简单的表述一下就是:以客观为原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r&还有更简单的四个字:实事求是。&br&&br&什么叫以客观为原点呢?&br&&br&就是当你以你的理论体系(附注)得出的结论与客观世界运行的结果不符合时,你就必须改进、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直到你由你的的理论得出的结论符合客观世界运行的结果。&br&&br&当然,可能一定时期内你观测到的世界与你的理论相符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测技术的进步,你又观测到了不符合你理论的现象,这时候要怎么办?这是就必须进一步得完善你的理论体系,使其再次符合客观。&br&&br&比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解释了在当时的观测条件可以观测到的几乎所有现象。但随着人们对人们对世界的探索逐渐加深,出现了光的波动问题以及亚原子世界的种种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这时,人类就更新了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理论体系,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同样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更完善的理论还在不断研究中。&br&&br&以客观为原点,这也就决定了马主义一定是一门“活”的学问:真正的马主义者一定会随着时代不断通过实践(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来完善马主义。&br&比如列宁就通过分析垄断企业得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结论,从而更新了马主义,指出革命不会先在欧洲爆发,并领导了十月革命。&br&&br&说了这么多,是希望题主不要进入学习马哲最大的误区:没有学到真正正确的知识,而是学成了马克思教徒,罔顾客观实际,天天只能在和左juan的无意义撕逼里对马恩全集各种抄。真的,马主义学成还这样不如一头撞死。&br&&br&&br&接下来就是入门教材的推荐。&br&&br&题主在题目里说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哲学作为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要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并最终掌握它,必然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联系实际的科学与方法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由马哲方法论指导的经济学,对于马主义入门者掌握大量实例有重要意义,起到了很好的牵线搭桥的作用,在这我就一并说了。&br&&br&政治经济学:&br&1.《卢瑟经济学》&br&在这里要说一下,我知道这本书在左juan内很有争议,但是这本书中对私有制下典型现象的共性的提炼、对于经济运行的模型的简化,能使读者更直观的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种种基础概念,例如剥削、阶级、社会化大生产、剩余价值等等,这对于中国目前社会实践机会不多的广大学生来说是极为有利的。&br&还有,个别左juan人士别有因为这个找我茬,我说过了,这是入门。高中物理学瞬时速度的时候课本上的解释,在上大学学了微积分以后看来不也是漏洞百出?但你能否认高中解释的重要性吗?&br&&br&2. 75年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的,75年版,因为纯净)&br&读完了卢经以后基本上对于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都有了有一个大致了解,这时候再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就有一个完整的掌握了。&br&&br&马克思主义哲学:&br&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59年苏联社科院版(对,59年…你懂的)&br&这已经算是马哲很详细的教科书了,没啥好讲的。&br&&br&以上三本读完之后,再结合马恩全集以及资本论等作品,基本上就屠龙术大成啦~&br&&br&以上。&br&&br&===============&br&《共产党宣言》吧,其实应该跟马恩全集一样,属于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再看。不过先看也行,因为宣言其实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政治宣传文件存在的。&br&&br&想要上面三本书的如果找不到可以私信我(别会意错了,我也只有电子版的,评论区里那位请手动无视)。
作为一个把大学的马哲必修课糊弄过去然后过了两年又开始自学马哲的人,希望能以个人经验给题主一些帮助。 首先亮出我的观点:对于想要入门马克思主义的同学,强烈不建议去读马恩全集、资本论等等难啃的大部头! 想想看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物理学入门谁会去看…
为什么没有答案愿意告诉题主,十来年前(其实包括现在很多体制内的比赛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术语是满场飞的。&br&&br&辩论赛中的引经据典,往往借用的不是思维体系,而是思维体系下的个别观念。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只要是足够有名的思想者,其观点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援引谁都是差不多的,甚至稍显冷门的那些更好。比如我认识一些辩手,喜欢用法兰克福学派,喜欢用福柯,喜欢用胡塞尔,至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名字冷门一些。&br&&br&反过来,马克思这个名字曾经被过度使用,已深深浸染上了上一个时代辩论技巧的烙印。所以除非刚接触辩论或者是真正要借助马克思的学说的辩手,其他人反而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名字。&br&&br&但正如木川说的,虽然你听不到马克思这三个字,但是从辩论者的思维习惯里,却深深地看到马克思的影子。只不过,我看到的负面的影响更多一些,比如对资本在道德上的天然厌恶,比如动辄将革命视为社会演进的手段,比如对唯心的本能排斥,等等。
为什么没有答案愿意告诉题主,十来年前(其实包括现在很多体制内的比赛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术语是满场飞的。 辩论赛中的引经据典,往往借用的不是思维体系,而是思维体系下的个别观念。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只要是足够有名的思想者,其观点间具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br&&figure&&img src=&/e6ddf33b45c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2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br&&b&建国前的革命斗争阶段&/b&&br&&figure&&img src=&/3ee65f6fac6fc5d256bfe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3ee65f6fac6fc5d256bfe_r.jpg&&&/figure&&br&&b&前三十年的毛泽东思想&/b&&br&&figure&&img src=&/0d313f30d413f3bc5cb9db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后三十年的邓小平主义&/b&&br&&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TA3OTkzOTgw.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金一南讲座:苦难辉煌—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i class=&icon-external&&&/i&&/a&&br&↑把引用的地方先贴出来。 &br&&br&&b&先说背景&/b&&br&&br&&br&首先要认识到的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前提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b&马列主义&/b&政党,是在十月革命直接影响下,由第三国际指导成立的一个带有强烈苏联印记的党派。&br&早在马克思尚未逝世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由马恩思想为指导的主义了,以至于马克思说出了:“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在信件中转述过这句话,貌似还把法国、德国共产主义团体批判一番。)&br&等到马克思、恩格斯死后,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这个大箩筐彻底兜不住里面各个孙猴子了,共产主义在一战前分化为多个流派。(伯恩斯坦:你走!我不认识你们!)&br&一战后,在欧洲各国掀起了左翼政党夺权风潮,不过只有在俄国,在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成功取得了政权(尤其是在其它各国左翼政党基本上全军覆没的对比中),列宁主义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唯一一个正确的、正统的继承思想。于是,基本上后来的各国共产党都是由马列主义为基础发展而来,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br&&br&但是问题就在于布尔什维克夺取俄国政权中包含了很大的偶然性,而夺取政权后引发的内战也是非常残酷的,从这个角度上看,俄国革命是一个不成熟的、残酷的、幼稚的革命。基于这样一个革命经验的各国共产党想要简单复制俄国革命的成功?&br&图森破,那完全是不可能的啊!&br&&br&回过来说中国共产党,从共产党1921年嘉兴南湖成立开始到1924年一月国民党一大确立国共合作才算是正式登上国内政治势力舞台,这个国共合作的经验也是学习布尔什维克与社民党孟什维克派、社会革命党合作。&br&但是,大家要注意的一点是:苏联在解放战争成功之前是从未认真对待过中国共产党的。&br&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成立无非是为了给当时的中国政府增加一个反对派而已,是为了牵制中国的国内政治不至于一边倒的向英美资本主义靠拢以在远东完成对苏联的包围网。&br&其原因很简单,&b&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是不支持共产主义革命的。&/b&且不论经典理论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必须要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就算是以苏联经验来看,至少也需要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社会上有大量的无产阶级工人队伍作为革命基础才行。&br&梁启超在1921年的文章中写道:中国连资本主义都没有,由何谈社会主义革命呢?&br&1924年确立国共合作的《孙文越飞宣言》中也说明了,中国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中国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完成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br&上面这个论断其实非常正确,当时中国最迫切的需求不是共产主义革命,而是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民族救亡是大前提,为了一个独立、团结、自由的新中国是当时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的目标(请排除国民党右派和国民党绝大多数上层人士)。&br&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国共合作到了1927年北伐尚未成功的时候,一个四一二、一个七一五,国共两派彻底分裂,中国国民党也蜕变为一个国民党反动派。&br&&figure&&img src=&/104ca99caae4ec949af82_b.jpg& data-rawwidth=&255& data-rawheight=&3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figure&&br&&blockquote&你们很危险,这样搞下去只有变成新的军阀。&br&
—— 托洛斯基 1923年与 常凯申 的谈话&/blockquote&&br&&figure&&img src=&/9af7de10ca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blockquote&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br&
—— 斯大林 1926年赠 常凯申(滑稽)&/blockquote&国共合作失败以后,共产党决定成立自己的武装,由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不过在南昌起义中还是以国民党左派的名义发动起义,不过起义之后。。。&br&除了朱德带着殿后队伍(还是借项英的)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这只800人的队伍后来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朱德超然的地位也来源于此)。至于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都崩溃了,各个领导人分散突围。&br&现在总结南昌起义后一系列共产党武装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一点就是无视国内实际情况套用苏联经验,把宝贵的兵力消耗在进攻大城市和敌人主力。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用苏联经验失败了,就是该总结成功的中国经验的时候了。&br&关于这个问题,从一方面讲是党在成立初期过于幼稚,另外一方面也是党的构成有问题。&br&早在国共合作阶段,广州国民政府的太上皇鲍罗廷顾问就评论中国共产党是:&br&&blockquote&“躲在上海租界小格子间里印传单的家伙。”&/blockquote&(膝盖中箭,本人目前躲在上海小格子间里在知乎上码字。)&br&斯大林也评论:&br&&blockquote&中共和共产主义的距离就是人造黄油和黄油的区别。&/blockquote&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和一帮学生农民的政党怎么可能成功呢?&br&&figure&&img src=&/b3f07e35f1d05d79d8a61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b3f07e35f1d05d79d8a61_r.jpg&&&/figure&&br&&blockquote&只有工人运动的高涨才有农民运动的高涨,在城市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低潮情况下,红色政权在落后的农村无法存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提出组织苏维埃口号,一切都太迟了。在失去城市工人阶级的力量,只有转入农村的时候,苏维埃不可能在农村得到实现。&br&
—— 托洛斯基&/blockquote&共产国际已经钦定了,你已经失败了!&br&等等,我还能抢救一下。。。&br&&blockquote&~&br&cash 10086&br&adm 999&br&dip 999&br&mil 999&/blockquote&&br&&br&&b&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br&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因为革命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过去的革命经验不适用当然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革命,列宁主义告诉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共产党,但是问题是如何夺取全国政权?&br&用知乎体来解释&b&→&/b&共产党取得革命政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br&此问题下只有 &b&列宁&/b&,联共(布) 一位回答。&br&&br&&figure&&img src=&/0c0c89a4a3c28d57cb1ba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c0c89a4a3c28d57cb1ba2_r.jpg&&&/figure&&br&然后,我们有毛主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从毛泽东开始:&br&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突出贡献有两点:&br&1.认识并将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普遍原理相结合。&br&2.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和推动。&br&&br&我们常常说认识事物需要三步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翻开毛选,第一篇文章就是:&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view/1073145.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iew/10&/span&&span class=&invisible&&73145.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figure&&img src=&/49c80fe628dcebf2f766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lockquote&这解决了革命的力量是什么。&br&&br&在井冈山会师并且打败湖南军阀进剿以后,毛泽东又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view/1102000.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iew/11&/span&&span class=&invisible&&02000.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figure&&img src=&/cae575f150269b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lockquote&最后,在30年给林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件中,毛泽东有说明了怎么办。&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subview/19556.htm%23viewPageConten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ubvi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19556.htm#viewPageConten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figure&&img src=&/9debf233dfc2ad400fff3e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著文章)&br&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blockquote&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人民革命是区别于苏联的苏维埃政权和旧中国农民起义的新模式。&br&它和苏联革命一样依靠发动群众,但革命的主体是农民阶层。&br&它和旧中国农民起义一样依靠农民阶层,但是有别于农民起义的裹挟民众、奴役民众,而是组织民众,动员民众。&br&&br&&figure&&img src=&/a7e5cffee6a7dcdcf47a9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4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ure&&br&&blockquote&“从中国民众的心理上来说,安居乐业是其理想,至于政治和军事,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职业。在政治和军事上与民众有联系的,只是租税和维持治安。……因此,它是一个同近代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的国家,归根到底,它不过是在一个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了国家这一名称而已。所以,从一般民众对民族发展历史来说,国家意识无疑是很淡薄的。无论是谁掌握政权,谁掌握军权,负责维持治安,这都无碍大局。”&br&
—— 板垣征四郎 1931年8月 与关东军动员训话&/blockquote&日本人评论旧中国的组织运作模式的时候说过,中国人的关系,无论是军队和士兵的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无非就是头头与喽啰之间的关系。只要头头一倒,喽啰四散。&br&&br&毛泽东的看法和这些人不同,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农民所隐含的力量。&figure&&img src=&/5bd68dd11adfe62d5d87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br&&blockquote&“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br&“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br&
——《论持久战》 毛泽东&/blockquote&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其真正的塑造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对民众的组织动员,让国家的概念深入到农村,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它给中国的民众赋予国家的概念,它把处于混沌状态的中国民众们唤醒起来,从一个个乡村的自治部落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一个新中国。&br&&br&回到问题本身,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br&我觉得毛泽东同志本人就已经给了非常好的答案了:&br&&blockquote&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的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br&《&a href=&///?target=http%3A///view/47401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改造我们的学习&i class=&icon-external&&&/i&&/a&》 ——毛泽东 1941年&/blockquote&&br&至于后面的故事,我就不细说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建国前的革命斗争阶段 前三十年的毛泽东思想 后三十年的邓小平主义
↑把引用的地方先贴出来。 先说背景 首先要认识到的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前提是我…
不太同意阿牛先生的回答。感觉其回答想象性较强,而且比较关键的是枪打偏了,容易造成阅读者对这场论战实质、对鲁迅以及对左翼文学的误解。这里简单答一下,抛砖引玉,也欢迎友善讨论:)&br&首先,这场论战的背景是三十年代「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广泛论战的一个组成部分,梁实秋代表的是「新月派」作家群体。自由主义作家的政治立场的确是比较右的,但根据其「追求个人的自由、权利以及反对外在权威约束」的思想,他们不止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和专政,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同样也是不满的。而其中的新月派成员,以梁实秋、徐志摩、胡适为代表,多是大学教授,生活优裕,有留学背景,文学以及艺术对其而言好比沙龙里的高雅之事。以此为背景,在这场论辩中,梁实秋提出「不存在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学」,更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人永远是蠢的,永远和文学无缘」。因此遭到左翼作家的还击。&br&其次,也就是我说的阿牛先生枪打偏了的地方,在于——这场论争的实质,无关乎「左右之争」,也不是「文学的阶级性的有无」,而是「无产阶级文学是否成立、是否存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论题,铺开讨论太长了,这里只简单提一笔,空了补上。总之,其倡导者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即新兴的革命文学,是一种试图超越五四启蒙运动的另一种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启蒙运动)。&br&鲁迅在此并非完全站在左翼作家的立场。他虽然指出文学作品难以避免阶级性,但更重要的是——阶级社会里的文学「都带」阶级性而非「只有」阶级性。所以他在驳斥新月派否认阶级性的同时,也批评了左翼作家对阶级性的夸大。&br&而梁实秋呢,他的言论虽然体现了所谓的贵族立场以及对文艺平民化潮流的反动,但也看出了左翼文学本质上仍是五四文学的延续和变形。&br&这里就触及到左翼文学和五四文学的血缘关系的问题了。我在上个回答里提到了这一点,索性在这个回答里把其继承关系简单说一下。&br&左翼文学虽然具有「革命性」,但它和后来的解放区文学以及延安文学的革命性完全不一样。它的革命性,是瞿秋白所言「革命的罗曼蒂克」,用知乎er熟悉的左棍腔说,是一种狂热的小资产阶级意淫出来的革命生活,典型的叙事模式是革命加恋爱。&br&同时,左联虽然提倡文学的「大众化」,但只要看看东北流亡作家群的作品,会发现其主题中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对立和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一脉相承(这里可以参考下萧红和鲁迅,萧红受到鲁迅相当的赏识,同时也受其很多指导)。这也就意味着,左翼文学在本质上仍然具有类似于五四文学的「个人化政治精英意识(启蒙、反思、批判)」。换句话说,它并不能真正地融入民间。
不太同意阿牛先生的回答。感觉其回答想象性较强,而且比较关键的是枪打偏了,容易造成阅读者对这场论战实质、对鲁迅以及对左翼文学的误解。这里简单答一下,抛砖引玉,也欢迎友善讨论:) 首先,这场论战的背景是三十年代「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广泛…
如果要读《资本论》就直接读它,读其它名家的解读,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名家的立场不可避免地会维护资本主义——只会让你读到表面形式而不能读到本质。&br&&br&读《资本论》可以注意如下几个点:&br&1. 《资本论》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研究分解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读《资本论》的时候,可以在大脑中,或者在纸上将分解的部分记下来。如,商品分解为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又分解为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的价值(即剩余价值)。&br&2. 《资本论》的分解(分析)与联系(综合)比起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来讲,要更加合乎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的观点就是:钱有时间价值。即,钱放在银行1年,就会多出钱来。《资本论》真正将钱生出钱的问题揭示出来。资本主义经济学会回避这些问题。所以,在读《资本论》的时候,可以将所在的现实结合起来理解。比如,资本主义存在的条件是,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看看现实中,统治阶级是如何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的。&br&&br&《资本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而写出来的巨著。&br&辩证是讲:把一个整体分解,然后联系、发展地了解分解的每个部分,得到整体的统一。用课本的话来讲就是:对立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br&唯物是讲:所进行的分解,不是自己头脑里面臆想的产物。如,钱可以生钱,就是臆想的产物。分解与综合是合乎现实的。
如果要读《资本论》就直接读它,读其它名家的解读,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名家的立场不可避免地会维护资本主义——只会让你读到表面形式而不能读到本质。 读《资本论》可以注意如下几个点: 1. 《资本论》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研…
&p&1,共产党宣言指出,人有自由发展的权利。&br&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私有制和家庭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私有制导致人类需要构建家庭来维护私有财产,而家庭的继承与两个家族间的财产结合又延续和发展了私有制,家庭是奴役女性的工具,是不平等的来源之一,需要消灭。&br&3,苏联成立后做了许多事,其中之一便是废除旧沙俄的同性恋禁止令(该禁止令被视作资产阶级腐朽的象征之一),列宁改变了俄罗斯。&br&4,当然斯大林又改回去了—这是苏联堕落成“堕落的工人贵族国家”“官僚怪胎”的一个标志。&/p&&p&且去读书。&/p&
1,共产党宣言指出,人有自由发展的权利。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私有制和家庭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私有制导致人类需要构建家庭来维护私有财产,而家庭的继承与两个家族间的财产结合又延续和发展了私有制,家庭是奴役女性的工具…
&p&要理解这个问题,不能不读这本书:&/p&&a href=&///?target=https%3A//www.marxists.org/chinese/Trotsky/trotsky_1936book/trotsky_1936book_trbindex.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托洛茨基:被背叛了的革命&i class=&icon-external&&&/i&&/a&&p&不客气地说,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比这本书更好的答案。&/p&&p&如果嫌太长,可以直奔第五章:&/p&&a href=&///?target=https%3A//www.marxists.org/chinese/Trotsky/trotsky_1936book/trotsky_1936book_trb0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五章&i class=&icon-external&&&/i&&/a&&p&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3b6e1714b40faf6eee041& data-hash=&e3b6e1714b40faf6eee041& data-hovercard=&p$b$e3b6e1714b40faf6eee041&&@贺贺呵呵&/a& 提醒,补上《新路向》:&/p&&a href=&///?target=https%3A//www.marxists.org/chinese/Trotsky/1923book/trotsky-1923bookindex.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路向-托洛茨基&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曼德尔这篇《论官僚》也可一看,可以用来作为《被背叛了的革命》的补充:&/p&&a href=&///?target=https%3A//www.marxists.org/chinese/Ernest-Mandel/marxist.org-chinese-mandel-1967b.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曼德尔:论官僚(1967年)&i class=&icon-external&&&/i&&/a&
要理解这个问题,不能不读这本书:不客气地说,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比这本书更好的答案。如果嫌太长,可以直奔第五章:经
提醒,补上《新路向》: 曼德尔这篇《论官僚》也可一看,可以用来作为《被…
&blockquote&在资本主义企业中,还有一种“分红”的工资制度,即根据企业的获利情况,在每年年终分给工人一点红利。这种制度最富于欺骗性,在政治上会给工人带来十分有害的影响。因为它造成这样一种假象:似乎在实行“分红”制的企业中,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是一致的,企业赚的利润越多,工人分的红利就越多。&b&它诱骗工人去积极提高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接受资本家规定的各种苛刻条件,从而为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b&。这种工资制对工人的最大害处,是&b&它会模糊工人的阶级意识,削弱工人对资本家的反抗&/b&。从这种制度中,工人并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因为他们所得的红利,根本不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b&而是资本家预先从工人的基本工资中扣除的一部分&/b&。实际上,参与“分红”的工人所得的工资,往往比一般工人还要少。&/blockquote&&p&——《政治经济学概论》 徐禾&/p&
在资本主义企业中,还有一种“分红”的工资制度,即根据企业的获利情况,在每年年终分给工人一点红利。这种制度最富于欺骗性,在政治上会给工人带来十分有害的影响。因为它造成这样一种假象:似乎在实行“分红”制的企业中,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是一致的,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br&&br&我在知乎见多了把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混为一谈,还有从印度宪法抠出几个字,硬说印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br&&br&知乎反共的不少,但也有能黑到点,能有理有据批判的有脑子的人,某些人还是要提高姿势水平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在知乎见多了把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混为一谈,还有从印度宪法抠出几个字,硬说印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 知乎反共的不少,但也有能黑到点,能有理有据批判的有脑子的人,某些人还是要提高姿势水平啊
有人说新左翼运动不算,其实我觉得也过苛,苏翻译那个表里还没有提到太田泷分子之类新左翼里最奇葩的宗派呢。&br&&br&要是把新左翼排除掉,那么日本的左翼运动史实际上只有战后的十年可讲。从GHQ的几大社会改革开始,到产别会议,到二一大罢工,到赤狩,到产别民同势力的崛起,到国铁三大事件,到朝鲜战争的爆发,到德田邀请事件,到日本共产党内部分裂(所感派、国际派、团结派、神山派等等)以及社会党的分裂(左派社会党、右派社会党、劳动者农民党、再建同志会等等),到共产党再统一(目前代代木最忌讳的事实)和临时中央指导部转入地下,到北京机关,到山村工作队、中核自卫队和独立游击队,到流血五一节,到横川元代议士袭击事件和白鸟事件等等,再到六全协上旧国际派掌握中央领导权和社会党再统一为止。&br&&br&到这里为止,日本共产党就不革命了。日本社会党方面虽然左转(1960年右派作为民社党分裂出去),但还是搞所谓和平革命那一套,本质上是资本主义体制内。&br&同理,产别会议完全垮了。总评虽然左转,但是力量完全局限在公务员和国企方面(事实上日本人把国企职工也列为公务员的一种),本来就受到限制不说(公务员是不允许罢工的,所以国铁才搞出起码的遵法斗争也就是所谓照章工作),占优势的工会也没有一个是在日本高度发达时期的基干产业。整个基干产业的工会,实际上是被民社党、总同盟给把控住了,推行的是劳使合作那一套。总评方面从自动车劳组的崩溃开始节节败退,最后一搏三池斗争也失败了。随着炭矿的锁闭,总评方面称得上是生产性的也就国铁了,当然之后国铁在80年代也被中曾根政权消灭。而国铁劳组里最先锋化的就是动劳,而动劳恰恰是最新左翼的(动劳本部是革马,动劳千叶是中核),也成了80年代国铁分割民营化里倒戈最快的一家。&br&农民那边不用说了。农民组合不但分裂而且整个垮掉,土改后保守分子控制的农协掌握了农村大权。&br&&br&到了1960年,日本左翼运动实际上已经是在靠市民运动续命。前期主要靠和平主义的安保运动,后期主要靠反公害的环保运动。这个基础上就只能产生新左翼了。新左翼垮掉之后就是现在更不像话的局面。&br&&br&就这样吧。
有人说新左翼运动不算,其实我觉得也过苛,苏翻译那个表里还没有提到太田泷分子之类新左翼里最奇葩的宗派呢。 要是把新左翼排除掉,那么日本的左翼运动史实际上只有战后的十年可讲。从GHQ的几大社会改革开始,到产别会议,到二一大罢工,到赤狩,到产别民同…
&p&&b&声明:本答案转自网友在百度知道上的回答&/b&&/p&&p&&b&——————————————————————————————————————————&/b&&/p&&p&
偶然间看到你的问题,网上有句所说是列宁的名言: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其出处,一说是:《我党宪法规定的领导思想创造者,苏维埃的缔造者》;另一说是:《苏维埃的缔造者》。有人说是:“列宁当时是针对第二国际的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民族沙文主义者所说的
”。为此,我又查了一上午的《列宁全集》,晚上又看到现在,仍然没有找到这篇文章(假定为文章吧)。&b&通过网上资源搜索有关爱国主义和列宁的论文中,也从来没有人提起过引用过与那句相似的话。&/b&&b&因此,我觉得所谓的那句名言和它的出处的这个标题,应该是编造出来的,而大部分人就跟着转帖复制不问真假。&/b&&/p&&p&&b&——————————————————————————————————————————&/b&&/p&&p&
列宁有关爱国主义的论述有许多,比如:&/p&&p&“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p&&p&在同一页他还论述到:“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别巨大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困难,就是它不得不经过一个同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即布列斯特和约时期。这个和约引起的痛苦、怨恨和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自然,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期望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懂得下面这个真理: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利益,我们承担而且应当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p&&p&列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帝国主义战争即将爆发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趋于成熟的历史性关口,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立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立场,高举“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和战争失败主义的&/p&&p&旗帜,同采取沙文主义和调和主义的第二国际领袖阶层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直至最后思想和组织上的决裂和清算,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苏维埃共和国和共产国际。在共产国际成立伊始为阐明其性质和任务而发表的《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中,列宁自豪地宣布“:第三国际承受了第二国际的工作成果,清除了它的机会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脏东西,并已开始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列宁选集》第三卷《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810页)按这里说的“社会沙文主义”的“脏东西”就是与国际主义对立的“爱国主义”。&/p&&p&在同第二国际决裂的檄文《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中,列宁针对考茨基等国际共运领袖无视国际主义原则,在战争问题上向社会沙文主义倾向妥协投降的立场,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什么是国际主义?》)进行了严正的批判“:考茨基把以下两者无原则地‘调和’起来:一方面是社会沙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承认在这次战争中保卫祖国,另一方面是对左派作外交式的表面的让步,如在表决军事拨款时弃权,在口头上承认自己采取反对派立等。……他(即考茨基———按)却千方百计地替社会沙文主义辩护和粉饰,并象普列汉诺夫一样,与资产阶级同流合污,讥笑一切革命意图,讥笑一切直接进行革命斗争的步骤”。“工人阶级不进行无情的战斗,来反对这种叛徒行径、这种没有气节、向机会主义献媚、从理论上把马克思主义空前庸俗化的行为,便不能实现它的世界革命的目的”。这里很显然,列宁把是否坚持国际主义,反对爱国主义提高到对工人阶级具有生死存亡意义的世界革命的高度加以着重强调。针对考茨基、屠拉梯、龙格、盖德等人主张“保卫祖国”的所谓国际主义,列宁无情地加以驳斥“:从理论上说,这是完全不善于同社会沙文主义区别开来,这是在保卫祖国的问题上十足的糊涂观念。从政治上说,这是用市侩民族主义偷换国际主义,这是转到改良主义方面,背弃革命”“从无产阶级观点看来,承认‘保卫祖国’就是为现在的战争辩护,承认它是合理的……承认保卫祖国实际上就是支持帝国主义的强盗资产阶级,就是完全叛变社会主义”。&/p&&p&
列宁不厌其烦地告戒全党国际主义的重大意义“: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第一要求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服从于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第二要求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和决心去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为此必须时刻警惕“爱国主义”的危害并同其作不调和的殊死博斗“:把无产阶级专政由一国的(即存在于一个国家内的,不能决定全世界政治的)专政转变为国际的(即至少是几个先进国家的,对全世界政治能够起一定影响的)专政的任务愈迫切,同最顽固的小资产阶级民族偏见这种祸害的斗争就愈会提到最重要地位。&/p&&p&——————————————————————————————————————————&/p&&p&
列宁之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视“爱国主义”为工人阶级解放运动不共戴天的仇敌,除了思想上深受传统理论的束缚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同当时严重危害国际工人阶级前途的弥漫于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作斗争的需要,也是同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国扩张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潮展开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的需要。他旗帜鲜明地高举国际主义的伟大红旗,就是为了反对战争,提倡和平,避免各国无产阶级和进步力量在为各国垄断集团的争斗中自相残杀和消耗,使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获得更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列宁并非无原则地反对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因此,列宁当时对被无情玷污的“爱国主义持激烈反对的立场,不但可以理解,而且是完全正当和应该的。而列宁对卢森堡等无视民族主义传统的“左”倾论调的反对和十月革命后对波兰、芬兰等弱小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支持,恰恰说明列宁是完全理解和全力支持为摆脱殖民统治而进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斗争的,并认为殖民地民族的解放是国际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必要前提和必然途径,也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列宁对第二国际和孟什维克右倾领袖的投降主义和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和对“爱国主义”的批判,体现了在涉及工人阶级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毫不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也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的高度统一和不可分割因此,列宁的“爱国主义”观是和当时国际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是列宁光辉理论所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p&
声明:本答案转自网友在百度知道上的回答—————————————————————————————————————————— 偶然间看到你的问题,网上有句所说是列宁的名言: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
就好像正儿八经的共产主义真的实现过一样。&br&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有哪个在革命的时候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实际上基本都是民族主义革命,挂个社会主义的羊头。
就好像正儿八经的共产主义真的实现过一样。 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有哪个在革命的时候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实际上基本都是民族主义革命,挂个社会主义的羊头。
我认为&i&18th Brumaire&/i&属于马克思比较好读的作品之一。如果实在读不来,可以和&i&Class Struggle in France, &/i&一起搭配阅读。毕竟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内容上交错很多。&br&&br&整个1848年革命的大局,在马克思眼里是这样的:1848年革命的参与者自视为半个世纪前,也就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追随者。然而,1848年革命不同于1789年革命的是,它起源于激进的革命念头,却终于最保守的结局:路易·波拿巴的上位。这次「复制革命」的失败,正是法兰西阶级结构及资产阶级局限性的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克思在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引用黑格尔,做了这样的阐述:&br&&br&&blockquote&Hegel remarks somewhere that all great world-historic facts and personages appear, so to speak, twice. He forgot to add: the first time as tragedy, the second time as farce. Caussidière for Danton, Louis Blanc for Robespierre, the Montagne of 1848 to 1851 for the Montagne of 1793 to 1795, the nephew for the uncle. And the same caricature occurs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Eighteenth Brumaire.&br&&/blockquote&&br&带着几个问题来读该著作,可能会有助于理解。比如,当时法兰西的经济现状,以及区域性/世界性的经济事件,对1848年革命起到了怎样的塑造作用?小资产阶级(petty bourgeoisie)在革命时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获得了怎样的结果,这种结果又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1848年宪法——作为一个国家可能的最重要的政治机制——体现了怎样的阶级斗争关系,又如何影响革命的走势?马克思是否重视「the political」,抑或只是对政治场域抱持一种reductionist的理解?农民扮演了什么角色,马克思又为何对农民抱持这样的态度?&br&&br&如果不仅从马克思主义本身来理解马克思,而是从革命理论谱系的层面上来阅读&i&18th Brumaire&/i&,则还有这些问题:比如,阿伦特认为马克思将革命概念从政治意义上的liberation变成了经济意义上的富足,为什么马克思对革命的理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又比如,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是不是一种历史的决定论(determinism)和目的论(teleology)?存不存在一种less deterministic and/or less teleological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解读?等等等等。&br&&br&&i&18th Brumaire&/i&至今都是政治学课堂上非常具有讨论价值的一部作品。它也引导了一批阶级分析法的追随者,例如Barrington Moore。它不是一份单纯的历史记录。它的历史叙事,背后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这和很多伟大的政治哲学家、政治史学家的著作是如出一辙的,例如基佐,例如托克维尔。&br&&br&这里有一篇分析写得不错,可以参考一下:&a href=&///?target=http%3A//isreview.org/issue/74/eighteenth-brumaire-louis-bonapart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sreview.org/issue/74/e&/span&&span class=&invisible&&ighteenth-brumaire-louis-bonapart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认为18th Brumaire属于马克思比较好读的作品之一。如果实在读不来,可以和Class Struggle in France, 一起搭配阅读。毕竟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内容上交错很多。 整个1848年革命的大局,在马克思眼里是这样的:1848年革命的参与者自视为半个世纪前…
反感的不是思想本身,是强迫灌输思想的行为。
反感的不是思想本身,是强迫灌输思想的行为。
&p&&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两亿美元和两条生命,哪个重要? - 知乎用户的回答&/a&&/p&&p&以前在这个答案的评论下面讨论过一些人权方面的问题,现在可以展开说一下,实际上也就是初中高中政治课本的内容。&/p&&p&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人权并不是人的价值低于人的消耗,而是人所有的力量无法实现自己的权利,没有物质保障的人权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百度了一下,人权大概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我觉得还应该加一个受教育权。这些权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水平提高,才能逐项获得的。&/p&&p&我们今天知道吃腐烂的食物会致癌,会中毒,可是原始人天天就吃。这些东西毫无疑问使得人们损失了生命权,可你告诉他们不要吃这个,他们会听你的吗?很显然不会,不吃就得饿死。况且以20岁的平均年龄来说,致癌什么的都是浮云,他们不在乎。由于生产力极度不发达,原始人每天都生活在垂死的状态里,根本就没有生命权,没有的东西是无所谓得到或失去的。&/p&&p&奴隶制社会里,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开始出现,人们的生命权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即便是沦为奴隶,至少也能有口饭吃,不至于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奴隶制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力较低,土地相对于人口过剩,奴隶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奴隶当然是渴望自由的,可是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奴隶主,而是一个奴隶主阶级。奴隶主之间是团结的,而奴隶由于来源不同,很难形成一股反抗力量。&/p&&p&春秋以前的历史地图上,诸侯国之间没有国境线,都是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据点。不是学者偷懒没有画,而是根本就画不出来。那个时候的国家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据点组成,据点之间是荒无人烟的旷野,和各种各样的猛兽。这种情况下,离开聚落后生命安全就无法保障,事实上就回到了原始人那种垂死的状态。两害相权取其轻,奴隶让渡了自由权,获得了生命权。&/p&&a href=&///?target=http%3A///other/map/pic/02/01.jp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other/map&/span&&span class=&invisible&&/pic/02/01.jp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p&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各个聚落连成一片,地图上各国连成一片,出现了国境线。人口相对于土地过剩,土地上升为主要的生产资料。这个时候奴隶主对奴隶的人身自由就不是那么看重了,人有的是,少的是土地,他们的问题是怎么让有限的土地长出更多的庄稼。&/p&&p&面对奴隶采用逃亡、破坏生产工具、消极怠工等方法进行反抗时,奴隶主会让渡出奴隶的自由权和部分劳动成果,变为以地租的方式进行剥削,以维持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让渡出奴隶自由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由提高的生产力来弥补,实际上获利更多。于是奴隶主变成封建地主,奴隶变成自耕农。&/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13& data-rawwidth=&2875& src=&/f19e61ac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75& data-original=&/f19e61acba_r.jpg&&&/figure&&br&&p&在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例。英国搭上了大航海时代的班车,掠夺了大量的殖民地,击败西班牙后,又夺取了海上的霸权。有了大量的殖民地,就可以通过掠夺原材料——制成工业品——倾销的方式获利。通过倾销的方式掠夺,其获利要大于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在利益的驱动下,英国的地主开始自发的向资本家转变。有了资本家,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就形成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为了保障其资产,也就是财产权,必须同封建阶级斗争。随着资产阶级的壮大,革命不可避免。&/p&&p&早期工人生活有多么悲惨,知乎上已经有很多答案,就不赘述了。工人的觉悟是随着生产力上升的,而社会化大生产让工人们有了组织性纪律性,于是工人们可以团结在一起进行反抗。资本家们不得不让渡出更多的权利,以维持其剥削地位。&/p&&p&总结一下:&/p&&p&1.奴隶不是不想跑,是跑了也没用;&/p&&p&2.统治者是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事实上在让渡出某些权利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时,他们也都这么做了;&/p&&p&3.有了工业的时候,奴隶制已经过去了,历史的车轮是前进的,人们获得了某些权利,就不会轻易让出去。工人有更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反抗时也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对资本家来说,获得工人的自由权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反而会有害,所以没有工业奴隶;&/p&&p&4.人权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博弈的结果,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利益,不得不让渡部分权利。&/p&&p&5.人权有阶级性,奴隶主的财产权和奴隶的自由权是矛盾的;&/p&&p&6.并没有天赋人权,人权是自己斗争而来的,并不是别人施舍的,如果不去战斗,就没有权利;&/p&&p&7.人权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人权的侧重点不一样。原始社会需要生命权,奴隶社会需要自由权,封建社会需要财产权,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其他的权利。让原始人去追求财产权,无疑是笑话。&/p&
以前在这个答案的评论下面讨论过一些人权方面的问题,现在可以展开说一下,实际上也就是初中高中政治课本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人权并不是人的价值低于人的消耗,…
谢邀。&br&&br&对于你来说,入党拿证就是终点。&br&可以歇了,没任何意义了。在组织上挂个名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睡大觉了。&br&&br&对我们来说,实现共产主义才是胜利。&br&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br&与证无关。与党无关。&br&&br&————————————————&br&啊,再补充一句。&br&&br&您不觉得您那个同学没入党;就是因为党内像您副德行,拿个证就手舞足蹈的,开始宣告“自己胜利了”的玩意儿太多了吗?&br&&br&——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r&《庄子·秋水》&br&&br&————————————————&br&哦,再补充一句。&br&&br&&figure&&img src=&/v2-a4cb300fb07bc16d14a7b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a4cb300fb07bc16d14a7b_r.png&&&/figure&原来是个高中生。&br&三观都处于中二期呢扯个锤子淡。&br&大家散了吧。诸君都知道,我是从来不鸟顽固派学生党的。&br&&br&你跟他谈社会的事儿,他特么连社会长啥样都不知道,那还谈个卵蛋了。&br&这阵算我输。佩服,我怂,告辞。&br&&br&撤退三连.jpg
谢邀。 对于你来说,入党拿证就是终点。 可以歇了,没任何意义了。在组织上挂个名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睡大觉了。 对我们来说,实现共产主义才是胜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与证无关。与党无关。 ———————————————— 啊,再补充一句。 …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日杀a16怎么刷东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