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没给什么证只把房贷还款证明明给了

拒绝访问 | bbs.yingjiesheng.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bbs.yingjiesheng.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c8437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国内财经
建行向证金公司提供融资规模1480亿
  建行副行长章更生今日在中报发布会上透露,截止目前,建行已给证金公司以同业借款的方式提供资金共计1480亿元,属大行里资金规模较少。  建行方面透露,建行资金投于资本市场的风险敞口较低。其中,对证券公司授信规模500-600亿;股票质押贷款不到200亿,质押率50%-60%,且股票质押只是作为增信手段的一种,不是第一还款来源。  至于理财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的规模,建行董事长王洪章透露,规模不到400亿,占理财资金余额3%左右。  此外,建行子公司自营资金投资股市的规模约在30-40亿左右,且目前已实现盈利10-20亿左右。  【相关报道】  证金护盘 从浮盈超30亿到浮亏近100亿  8月21日,沪指跌破,这一点位恰好是7月初护盘大军大举进入的点数。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护盘中,包括证金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等在内的护盘力量,随着A股震荡下行,遭遇“重创”,证金公司从浮盈超30亿元变为浮亏近100亿元,而增持的525家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超73%出现账面亏损。  在上一轮A股大跌行情中,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金公司)对股市的维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七月上旬证金公司入市后,不仅稳定了投资者信心,扭转了下跌行情,证金公司本身也随着股市的上涨收获了大笔浮盈。  然而好景不长,8月中下旬,A股又迎来新一轮大跌。  多只“证金概念股”跌破上轮下挫以来的最低价,证金公司也因此从浮盈变成浮亏,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7日,已有119家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披露了证金公司持股,目前有近100亿元的浮亏,其中仅在中国中铁一家公司上浮亏超30亿元。  扫货路径  从“各个击破”到“全盘开花”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自护盘以来,证金公司已买入395只股票。然而证金公司对于大多数股票都属“幕后英雄”,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27日,通过公告、中报、投资者互动平台以及媒体报道等渠道公开披露证金公司持股的公司只有119家。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证金公司入市时,并未“全盘开花”,而是选择性很强。比如在7月6日,证金公司出现在了30家个股的买入榜前五位,合计耗资超过58亿元,其中近半资金用在了买入中国石油上。  除了中国石油,证金在同日买入的另外29家个股,也多为“中字头”绩优股,如中国远洋、中国卫星、中国铝业、中航电子、中航动力、中煤能源等。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新京报记者解释,护盘是以把上证综指拉起来为目的,选股上肯定会以大蓝筹或者大盘权重股为主。  两周之后,证金公司的持股范围开始扩大。但出乎意料的是,证金公司开始忽略持股对象的业绩,不再只青睐“绩优股”,三爱富、锡业股份、海南橡胶等业绩下滑甚至陷入亏损的公司也被证金公司“选中”。  经历了7月27日股市突然大跌后,证金公司继续发力。8月19日,上市公司争相公告亮明“证金概念”身份,股价也随之大涨,证金公司在A股“全盘开花”。  这些个股覆盖沪深两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几大板块。公司行业也涵盖了包括房地产、化工、电子系信息、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  个股表现  从九成上涨到七成下跌  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27日,已有119家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披露了证金公司持股,其中92家通过年报、公告、投资者互动平台或媒体披露了证金公司的具体持股数目和持股时间。  自8月17日以后,上述92家公司的股票多数由涨转跌。从各家公司披露的证金持股时间算起,到8月27日收盘,仅有22家公司股价实现上涨,其余70家全部下跌,下跌股票数占总数76%。而就在十个交易日之前,8月13日前,证金概念股超90%都实现上涨。  在92家公司中,医药行业的企业最受青睐,共有14家,其次为房地产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分别有13家和9家,这三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公司总数的近40%。  分析人士表示,证金公司更青睐医药股的原因在于其“抗跌性”,医药板块历来是振荡行情中资金青睐的主要标的,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医药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具有巨大的后续增长空间。  在证金持股的所有行业中,航天航空领域的公司表现较好,据不完全统计,证金公司只有洪都航空一家让证金公司亏了钱。  证金公司“套得最牢”的,要数中国中铁。  中铁此前在公告中披露,截至7月14日,证金公司已持有中国中铁7.7亿股,位列第二大股东。7月14日中国中铁报收14.88元,到8月27日中国中铁股价已跌至9.94元,按此计算,证金公司在中国中铁一家公司身上承受了超30亿元浮亏。  收益波动  从浮盈超6.5%到浮亏16.4%  随着证金公司在股市上“栽跟头”,证金公司整体收益也由浮盈变为浮亏。  8月初,公开披露出被证金持股的公司已有近80家。其中公开披露证金持股数目以及持股时间的公司有66家。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13日,按照证金公司对这66家公司的持股时间和持股数目计算,证金公司在这些公司身上已投入约460亿元,至少“赚”30亿元,浮盈超6.5%。  证金公司实现大笔浮盈,坊间称证金公司“抄底成功”。  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不能完全将此理解为“抄底成功”,因为从赚钱的角度考虑,很难评价也无法证明证金公司是否在“抄底”。  可好景不长,随着八月下旬的大跌,证金此前的浮盈逐渐回吐。8月21日,沪指跌破3600点,这正恰好是一个半月前证金公司入市时的点位。8月24日,沪指大跌8.49%,创造了年内最大跌幅,证金公司的资金也因此悉数被套。  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27日,在已披露的证金进入的92家公司上,证金公司已投入了约610亿元,目前正承受近100亿元的浮亏,浮亏幅度达16.4%。  去留风波  从“不会退出”到“再筹资金”  8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证金公司今后若干年不会退出,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公告还称,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政府的职责是建立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股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当日证金公司通过协议方式向汇金公司转让部分股票。随后,沪指在7个交易日内下跌千余点,证监会一直对此保持沉默。据《财经》报道,证监会已经放弃唯指数论。  对此,鲁政委表示,救点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救出流动性,其必要条件在于阻断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就是要避免大量的正规金融机构倒闭。  8月27日午盘,沪指一度翻绿,银行板块突然出现大量买单,银行股、保险股直线拉升,大盘猛涨重回3000点。如此波动再现了七月上旬证金刚入市时的情形。分析称不排除证金公司再度出手的可能。  8月28日,财新网报道,多位银行人士指出,证金公司已向银行再次申请同业拆借,规模可能在1.4万亿,期限在一年左右,这或许是证金公司第二次大规模筹集“弹药”。  证金增持线告破 机构被套规模创新高  在本次股灾中,A股市场的大跌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178点至3373点,由清理杠杆导致的踩踏事件;第二个阶段是至2850点,由海外资本市场暴跌等因素共振所致。   在第一阶段暴跌的末尾,点一线,正是由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金公司)大规模的护盘以及各类机构包括上市公司股东增持,使得A股市场阶段性企稳并开启反弹;然而随着第二阶段市场再次逾千点的大跌,使得前期护盘的机构全线被套。从被套资金规模看,仅证金公司动用的护盘资金或达万亿元以上,创下了A股历史纪录。  据市场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7日即第二轮大跌开启前夕,证金公司直接持有、或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至少97家,介入成本在沪指 点一线,该成本线也被市场比喻为“政策底”。  然而,8月18日,A股市场开启了第二轮大跌,沪指最低跌至2850.71点,这意味着前期证金公司在点的护盘资金几乎全线被套。除了证金公司、汇金公司等国家队资金被套外,其余机构投资者包括券商自营盘以及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等也同样被套,这些资金被套规模相信也刷新了A股历史纪录。  此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15日至7月3日收盘,两市共有255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获重要股东增持,共计约7.83亿股,增持部分参考市值约为155.09亿元;而在7月1日至31日,沪深两市有881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及其他股东、董监高、产业资本等增持的相关公告 ,总增持股份数达44.08亿股,涉及股东2419人,增持次数达3438次,总增持市值高达641亿元,由于这些增持行为发生在市场第二轮暴跌前,因此前期这些产业资本同样被套。  破增发破增持破质押 产业资本被套多久A股能见底  在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短短8个交易日沪指下挫千点,上证指数最低跌至2850点,上周一更是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此前参与上市公司及股东、高管增持的资金多数被套。此时,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A股底在哪里?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历史上股价跌破增发价、增持价,以及历次大盘见底、见顶时的真实换手率数据 ,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端倪。  历史上,A股也曾出现过破增发价、破增持价的情况。那么,以往产业资本被套多少之后市场见底?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历史资料,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超两成公司股价跌破增发价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实施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中,超两成公司的股价已经跌破增发价。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共有近40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其中95家公司8月25日收盘价低于增发价(后复权)。这部分增发股大多数在5月下旬之后上市,不久便遭遇市场巨幅调整。  其中,芭田股份定增股浮亏最大。7月22日,芭田股份以28.73元/股定增募资4753.33万元。公司停牌时(今年5月)A股正处于高位,自7月28日复牌后股价一路下跌。截至8月28日收盘,芭田股份报收于10.12元,参与配套融资发行的机构持股市值缩水近65%。  据国泰君安统计,今年以来,成功增发且股价破发折价排名靠前的公司包括芭田股份、新宙邦 、澳洋科技 、安洁科技等;其中有大股东或大股东关联方参与的破增发公司包括澳洋科技、三爱富 、平安银行 、道明光学 、南京银行 、航天晨光 、界龙实业等。  截至目前,新宙邦、澳洋科技、安洁科技和国金证券等股价较增发价下跌五成左右。如国金证券5月完成增发,发行价为24元/股,8月28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2.76元。  截至8月25日收盘,富瑞特装 、常铝股份 、三爱富、恩华药业 、石化机械 、汉钟精机 、道明光学、万顺股份 、平安银行和烽火通信 10股股价较增发价下跌超40%,而股价较增发价下跌20%以上的个股共有45只。  但从历史情况分析,这样的破发率并不是最严重的。2007年末至2008年末,上证指数从最高6124点暴跌至1600多点。期间,上百只增发股遭遇破发,破发率占比超80%。据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8月末,年内有约96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其中股价跌破增发价的高达78家。而提出增发申请但仍未实施的163家公司中,仅有10余家公司的股价在增发价之上。  以折损率最严重的宝钛股份 、双良股份、华微电子 、金融街等为例,由于增发时间早,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浮亏尤为严重。从2008年初至8月末,这些股票的累计跌幅均超过70%,股价仅为增发价的30%左右,即参与增发的投资者浮亏约70%。但是,此后A股依然没能走出底部,在继续下跌了40多个交易日后,直到11月方止跌回升。此时,上述个股市价较增发价已经折损80%。  由于当时市场低迷,股价跌破增发价的情况频频出现,上市公司增发纷纷遇冷,承销商被迫吃进大量发行余额。如海通证券因包销浦东建设增发项目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宏源证券因包销分别吞下合加资源和伟星股份 1217.4万股、32万股。与之相比,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增发似乎还没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这在一定程度说明市场人气尚在。  7月产业资本增持632亿元  继6月大跌7.25%之后,7月上证综指再跌14.34%,创出2009年9月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面对股价急挫,以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为首的产业资本终于站了出来,充当市场维稳先锋。  西南证券的数据显示,6月两市增持市值共计161.18亿元,涉及上市公司232家,共计6.8亿股;进入7月后,在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董监高增持的政策号召下,股东增持市值共计632.53亿元,比6月增加471.35亿元,创历史新高,涉及上市公司921家。  在股东、高管增持的助力下,股指在7月终于稳住了阵脚。然而好景不长,进入8月下旬,股指再度暴跌。此时,股东、高管们再度出手增持。  据统计,8月24日以来已有超过12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大股东或董监高增持公告 ,大部分公司是落实前期已经公布的股价维稳计划,涉及资金多在千万元以上。  总体来看,由于近期A股走势不振,前期无论是大股东、高管增持,还是员工持股计划所涉及的股份大多被套,增持时间越靠前浮亏越大。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如果市场处于熊市,投资者不宜仅凭高管增持来判断一只股票的价值。在2008年的熊市中,大股东、高管增持的股份也曾经历被深套然后筑底解套的漫长过程。  回头来看,2008年7月刚好处于大熊市下跌的中段,但上市公司股东、高管的增持仍在持续。然而,随着市场持续低迷,股东、高管的增持并没有换来市场对公司股价的认可,反倒是这些增持股在大跌中悉数被套。更有甚者,部分高管买入的时间恰好是公司股价的短期高点。  日,证监会网站发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允许大股东1年内“先斩后奏”自由增持上市公司最多2%股份,这份自由增持新规引发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热潮。  据统计,自由增持新规实施以来至2008年11月中旬,逾15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累计增持股份数高达7.5亿股,计划增持资金上限超过500亿元。在股东们前赴后继的增持下,当年11月,A股终于止跌,并在随后几个月内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  股权质押市值达2.2万亿  与2008年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的A股还面临另一风险因素:股权质押。  国金证券8月6日发布的研报指出,2014年上半年、2014年下半年、2015年至今(截至8月1日),股权质押在押股票的市值分别为6234.83亿元、7609.82亿元和1.59万亿元。据测算,2014年以来涉及的股权质押在押市值约为2.2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4.01%。  股权质押本是正常的融资方式,但是,在6月中旬A股暴跌之后,市场担忧因质押股票跌破警戒线、平仓线而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据华泰证券测算,目前股权质押业务存量巨大,质押股票的现价参考总市值约2.2万亿元,融资额约1万亿元。目前,破警戒线的现价市值约4400亿元,破平仓线的现价市值约3000亿元。压力测试显示,若上证指数跌至2500点,破理论警戒线和理论平仓线市值分别在5800亿元和4200亿元,若跌破强平线,可能面临风险的银行或券商自营资金规模在3200亿元;若上证指数跌至2000点,破理论警戒线和理论平仓线市值分别在7100亿元和5600亿元,若跌破强平线,可能面临风险的银行或券商自营资金规模在4300亿元。  情况看起来已岌岌可危,甚至交易所也开始关注一些股权质押比过高的个股。8月28日,麦趣尔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中小企业管理部下发的《监管关注函》。管理部高度关注公司控股股东麦趣尔集团累计质押其持有公司股份97.21%股权的问题。  此外,其他上市公司也陆续发布公告,提示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华仁药业于8月27日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华仁世纪集团共计持有公司股票2.8亿股,已质押2.59亿股,质押比例为92.57%。其中,华仁世纪集团质押给齐鲁证券的7240万股股份已触及融资警戒线。  不过,华泰证券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风险较3373点时已大幅减小,且券商业务部门当前并不实施强平政策。股权质押业务对股市资金面、银行或券商自有资金的安全并不构成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根据目前股权质押业务部门政策,若质押股票跌破警戒线甚至平仓线,并不强制处理质押股票,而是仅督促客户补仓(追加质押股票或现金补仓)。此外,为防止个股跌破平仓线,上市公司往往采取停牌等自救措施。因此股权质押业务尚未对股市资金面形成实质性威胁。(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8股跌破定增发行价 18股年内解禁  上周,上证综指一度暴跌至“2”时代,但市场的“危”与“机”往往相生相伴,恐慌中也会酝酿惊喜,寻找兼具业绩和安全垫双支撑的定向增发概念股,或许是个不错的掘金思路。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公告的上市公司多达722家。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手段,在一级市场受到资本青睐的同时,也在二级市场上被投资者竞相追捧。而从历史统计数据看,投资者有两次参与定增最佳窗口期:其一为定增预案公布到实施阶段;另一个可能的获利时点则是定增解禁期前后。  第一财经《财商》从机会确定性、跌破发行价、业绩支撑、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等角度筛选出一批有一定参与价值的定增概念股。  首先,已完成定增且临近限售解禁期的“破发”个股机会更为确定。由于其定增成本、限售周期已完全被真金白银锁定;而仅发布定增预案尚未完成实施的公司则存在预案修订甚至中止、实施延期等诸多变数。  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在定增限售锁定期内,累计有98家上市公司出现最新股价跌破其定增发行价。其中,有18家将于今年年底前迎来定增解禁。  从参与成本看,破发价格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确定的安全垫。那些股价跌破定增实际成本价的上市公司为了兑现前期增发阶段对参与主体的承诺协议,股价重返增发成本价以上的诉求强烈。尤其是禁售期即将来临前后,股价上涨动力更大。  其次,回归价值投资,寻找有业绩支撑的绩优定增股。  《财商》统计显示,上述破发个股中,六成公司今年中报业绩正面。其中奥瑞德(600666.SH)中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54%,净利润(扣非)同比增长504.89%。  另外,定增中如果有大股东参与现金认购,一定程度上会为定增股设置一道安全屏障。  统计显示,上述破发个股中,有大股东参与定增,且通过现金形式认购的公司为26家。其中有11家认购比例在40%以上,其中皖江物流(600575.SH)、冀中能源(000937.SZ)、*ST金化(600722.SH)三家大股东认购比例为100%。  大股东自掏腰包为定增注入现金流,不管从公司领导者对于其发展前景的掌控上还是从收益预期上,均能给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参与信心。在大股东参与的同时若定增涉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则更加锦上添花。  此外,那些市值偏小、市盈率较低的定增个股,从不同角度更为贴近市场选择炒作标的追逐偏好。(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3股破净百股破发 哪些才是真正的洼地  23只破净股主要集中于钢铁、银行、采掘、化工四个行业,仅有分布1只个股的行业分别为电子、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四个行业  持续震荡的A股市场,“震”出了一些洼地。但以目前市场中的23只破净股以及100只破发股来看,这些洼地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并不能一概而论。  个股跌破净资产多受行业属性所影响。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大批量个股破净,可以由此判断整体市场相对风险比较低,意味着更靠近底部,但个股的投资上,则需要精选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好或有改善空间且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股票标的。  相较而言,投资跌破定增价格的个股则多被认为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且背后可能存在结构化的风险,看准投资价值还需扎实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以及定增方案中有无结构化产品参与。  就当前市场整体行情而言,业内多为“谨慎”态度,轻仓观望为主,但均有一套选股策略以对战后市。  掘金破净股需精选  在业内看来,跌破净资产个股是一个选择价值标的的依据,但需要精选,结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其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研究。  按照8月28日收盘价以及最新公告的每股净资产计算,截至8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23只股票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其中国民技术(300077.SZ)的股价已较每股净资产减少近半,其最新公告的每股净资产为76.43元,每股价格为27.52元;鞍钢股份(000898.SZ)、南山铝业(600219.SH)、宝钢股份(600019.SH)、兰花科创(600123.SH)、浦发银行(600000.SH)等其余22只股票的每股价格较每股净资产则稍有减少。  以申万一级行业来看,上述23只个股主要集中于钢铁、银行、采掘、化工四个行业,仅有分布1只个股的行业分别为电子、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四个行业。  多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破净的个股主要集中于一些重资产行业,受行业属性影响,很多个股在净资产附近波动成为一个常态,并不一定具有投资价值,但如果大批量个股破净,可以由此判断整体市场相对风险比较低,意味着更靠近底部,在底部行情可以建立一些标的股。  “这几年一些跌破净资产的股票表现不是特别好,对这些公司估值一定程度上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低位,体现了市场对公司或者行业的预期,有些业绩方面下降的,还有一些银行隐藏坏账预期比较强烈的,股价还是体现了一个预期。”上海朴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朱昆鹏认为,行业好以及公司未来发展也比较好的话,不太可能出现破净。  从业绩来看,上述破净的23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上市公司今年中报净利润处于同比下滑状态,其中新钢股份(600782.SH)净利润同比下滑1281.08%;以前三年度业绩情况看,仅8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均为正向增长,但年的净利润增速为逐年下滑的状态。  同时,四个破净股集中的行业,仅银行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呈正向增长,增速为2.42%。而钢铁、采掘、化工三个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69.5%、66.06%、1.9%。  在朱昆鹏看来,破净股的投资价值在于市场对其预期能否改变,盈利能力未来还有无改善的空间或者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基本面,看行业和公司的成长阶段,不能盲目投资,因为有些行业已经过了成熟期,处于衰退期,对股东权益会有所损害。  “要精选。”深圳市世纪恒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宋曦也认为,挖掘破净个股的投资价值需要对上市公司进行精准分析,应从市净率处于较低水平的个股中,选择在转型,有新业务、新领域以及新的增长点,或者具有并购预期的上市公司。  破发股暗藏结构化风险  相较于破净股的选股参考价值而言,市场人士多认为,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且背后暗藏结构化风险。  今年以来至8月30日,有331家上市公司已实施定向增发,其中100家上市公司股票已破发。经过最近一轮大跌,部分个股的破发幅度有所增加。绿盟科技(300369.SZ)、芭田股份(002170.SZ)2家上市公司股票破发幅度超60%,万顺股份(300057.SZ)、富瑞特装(300228.SZ)、国金证券(600109.SH)、万达信息(300168.SZ)等14家上市公司股票破发幅度已突破40%。  在业内看来,定向增发价格公布的时间点不一样,公布时的公司估值以及市场整体估值均不一样,如果在5000点左右的高峰公布的定增方案,破发后回升到原有价格还是存有较大难度。  而对于跌破大股东增发成本价的个股,市场投资者多存有想象空间,认为大股东和机构参与的,都会给改善股价带来动力,特别是已经完成定增发行的个股股价破发,最后大多数能赚钱。  “上市公司大股东没有能力判断自己的股价,其有想法但是不一定有这能力。股价还是受制于大行情。”一位华南的私募人士认为。  但也有机构人士表示,等市场企稳后,再看破发股有没有一定的回升,并结合业绩看,可能能够选出一些比较好的股票。  这终究还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或许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好且对未来发展具有信心,投资者可以有所套利,但也可能被套。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化产品参与定增仍存在于市场中,其背后的风险也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已听闻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定增的平仓线已经很接近,一旦接近平仓线,将要被迫追加保证金或者抵押品。  宋曦表示,如果大股东拿不出钱来追加保证金,可能会借用上市公司的一些渠道,这种在二级市场的潜在冲击不可小视。  “有些人可能不会再补钱,在不能卖的情况下可能找人来接手,也可能把现有股票全部借给银行,或者追加别的资产,这样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变更的风险。而新的实际控制人并不会考虑公司运营,而是考虑资产变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又存在继续下行风险,上市公司经营和二级市场表现均会受到一些影响。”宋曦称。  此外,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则定增未行先“破发”。今年以来至8月30日,沪深两市有723家上市公司在筹划定增事宜,在有公布定增价格或者定增底价的上市公司中,有229家上市公司的预案差价率为负数。  多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未完成定增发行的上市公司,后续可能视市场情况而进行定增方案调整,或者终止,投资者需要结合基本面看上市公司的发行意愿以及信心。  投资策略锦囊  在目前的震荡行情中,A股市场仍存有诸多不确定性,“难有较大行情”、“可能还是一个震荡磨底的过程”,业内对于A股后市多存谨慎心态。  “目前轻仓为主,可操作性较差。要么大面积跌停或者大面积涨停,这个确实比较少见,存在一定风险性,这样是不对等的。”朱昆鹏表示。  近期,多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均表示,其所在机构目前的仓位保持在较轻的状态,更多的是对市场情况进行观望。  如果在现阶段投资的话,朱昆鹏认为,还是需要选择新兴行业有成长性的标的股,将来国内经济面临转型,应该还是新兴行业来引领市场,选择个股一方面需要区别于成长性,另一方面则要结合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来判断。  “现在准备做一些中线的布局,大部分股票估值可能回到合理水平,但没有足够便宜,这个阶段波动比较大,可能还是需要更低的估值水平,以及关注一些长期增长比较稳定的公司。”宋曦表示,将以消费品行业为主,结合国企改革主题投资,同时关注市值特别小的壳公司,以及产业资本举牌的上市公司。  一名资管公司高管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其主要关注真正有科技含量的民营企业、思路明确、银行业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等待市场平稳之后,将主要选取估值有安全边际、尽量避免有大量融资盘以及中小市值类的个股进行投资。”上海艾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蒋锴也向《第一财经日报》道出后市操作思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DF142)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还款证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