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gfriend信飞排挤宇宙里提到的贫困是指拥有货币的多少

当前位置: >>
货币银行学讲义
课程讲义目录第一编 前 言基本理论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用 外汇与汇率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第二编 货币供求与宏观均衡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均衡第三篇 金融机构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第四篇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总体内容把握: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的含义、起源、性质、职能、作用以及货币形式的 演进;理解货币流通的实质和范围,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初步掌握有关货币的 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打下基础。 第一节 货币的含义与起源一、货币的含义(识记) 货币(money)是指在商品与劳务的支付中以及在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 西。马克思曾经精辟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为了便于准确理解货币范畴含义,我们下面对货币与其他类似货币概念作出区分。 货币与现金、存款、财富与收入的区别(理解) (一)货币与现金 现金或者通货 (currency) 是指流通中的货币, 即人们通常所使用的钞票和硬币。 这些现金保留在家庭、企业、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之中,直接行使购买与支付职能, 是能够被人们直接观察并被用到的货币形态。现金是货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货币 流动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的日常支付结算影响大。一国现金数量的多少,与该 国货币支付结算制度有关。支付结算制度越发达,通过支票、信用卡与转账等方式 进行的商品与劳务交易数量越多,现金需要量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由于我国支付结算制度较为传统,货币支付的电子化程度不高,现金被广泛地 用于人们的消费领域。2008 年年底,流通中的现金余额为 3.4 万亿元,占全部广义 货币供给量 M2 的 7.2%左右。随着我国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信用卡、ATM、支 付终端机(POS)的广泛应用,流通中的现金量占比会逐渐缩小。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货币就是现金。如果把货币理解为 现金,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就大错特错了。现金与货币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现金 替代货币,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货币与存款 货币供给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银行存款。存款有许多种类:按照期限划分,可分 为 3 个月、6 个月、1 年等不同期限的存款;按照流动性差异划分,可分为活期存款 与定期存款;按照用途划分,可分为教育储蓄、养老储蓄等;按照性质划分,可分 为交易性存款与非交易性存款等等。 交易性存款是用于企业或者个人转账支付之用的活期存款部分,这类存款具有 直接的媒介交易与支付功能,具有普遍接受性,构成直接的货币购买力。由于这部 分货币对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部分存款在货币供给的统计中被 计入 M1 层次。相对而言,企业的定期存款与居民的储蓄存款作为非交易性存款, 流动性较差,被计入 M2-M1 部分。在具体的商品与劳务交易中,这些存款不能直接 完成交易,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将之转化成现金或者活期存款后,才能完成货币的交 易功能。这部分货币是潜在的购买力,将对未来的消费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三)货币与财富 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包括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能够为个人带来 货币收入的工作能力,这种工作能力取决于个人的先天禀赋、后天知识与经验积累 等等。非人力财富包括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包括房屋、大件消费品、黄第1页 金等贵金属、古玩、字画等艺术品等等,金融资产则包括现金、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股份、保险单等。 如果把现金定义为货币就缩小了货币的范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人误把货 币等同于财富,这就扩大了货币的范围,使得货币涵盖范围过于宽泛。通过以上分 析我们可以看出,货币只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财富所涵盖的范围要 宽泛得多。 (四)货币与收入 收入是指经济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收入的多少。货币与收入两个概念存在着很 大的不同,二者之间是存量与流量的区别。收入是流量意义上的概念,譬如说某人 一年收入是 10 万元, 这是指动态的收入增加; 而货币一词则属于存量意义上的概念, 是指某一时点上的一个确定的量, 譬如 2008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广义货币供给总量余 额为 47.5 万亿元。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收入可能表现为实物形态而不是货币形态。在通货膨胀严 重的时期,人们的收入就会直接变现为实物,譬如粮食、日常用品等。 二、货币的起源(理解)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人 们对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与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有人把货 币归之于某个天才发明家的创造,有的则归结为为解决交换困难而通过协议出现的 产物。 (一)先王制币说 这种理论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的。中国古代传说单 穆公劝谏景王时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赈)救民。”也 就是说,由于天灾降临,先王为赈灾救济百姓,便制造出货币以解决百姓在交换中 遇到的困难。 (二)创造发明说 N? 奥雷司姆( 年)认为,物品常常表现为在一地很缺乏,而在别处却 很丰富,于是,便产生交换方式。又因物品交换常常产生纠纷和争议,聪明的人便 发明了货币。因此,货币不是用来满足人类生活的自然财富,而是被人为发明出来 的便于交换的工具;也还有人直接断言,货币是人们共同协议的产物。 (三)国定货币说(法定货币说) 国定货币说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前 322 年) 。他提出,货币 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人们的协议或国家的法律所创造的用以交换他物的凭证。 现代国定论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垄断的形成有关,如德国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克纳 普( 年)在其《货币国定理论》一书中指出,货币是法律的创造物,国家 是无上的权威,法律是万能的主宰,国家可以制造法律,可以自己选择支付手段。 (四)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或者协商的结果,更不是皇帝钦定、上帝赐 予、或者圣人贤者的创造发明。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 值与价值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晶。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是 为价值而生产的。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商品对他只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他所关心 的是自己的产品能否获得价值。如果他的产品符合他人的需要或社会需要,产品就 能顺利地交换出去获得价值。如果他的产品不符合别人的需要或社会需要,产品就第2页 卖不出去,实现不了商品的价值,他的劳动也就白费了。只有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 他才有能力或条件购买别人的产品,这时就必须放弃价值,获得自己所要的东西, 获得使用价值。 货币产生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综观各国的历史,我们发现, 货币的产生或起源都经历了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简单的、个别的价值 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出现了货币价值形式。可以 说,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因此,货 币是由商品交换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什么是货币?对货币的性质如何界定,人们存在着严重分歧。有关货币本质或性 质的学说,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流通是利润的来源,货币 就是财富,货币天然是财富,是贵金属。也有的认为,货币就是实物。 一、实物货币说 中国古代流行有实物货币的主张。早在西汉中叶,就有取消金属货币,主张以 谷帛等实物取代货币的思想。 实物货币说,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一历史背 景下的一种货币主张,这种主张显然与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二、金属货币说 金属货币说,也叫货币金属论。货币金属论者认为,货币就是商品,它必须有 实质价值,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金属货币说在资本主义向上发展时期,特别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占重要地位, 其代表人物有托马斯? 孟、古典学派的亚当? 斯密( 年)以及亚当? 斯密以 后的李嘉图等。 金属主义之所以盛行,与当时以贵金属执行货币职能为主有关,与重商主义者 主张最大限度地积累货币财富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有关。货币金属主义者认为,金 铸币是最理想的货币,所以极力反对用符号代替金属货币。 三、名目货币说 名目货币说,也叫货币名目主义,是与货币金属说相对立的一种有关货币性质 的理论。名目论者否定货币的商品性,否定货币必须具有实质价值,认为货币仅仅 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商品价值的符号,观念的计算单位,是一种票券。现代 名目主义盛行于 18 世纪以后,与当时出现不足值货币或货币符号流通有关。其代表 人物有德国的彭迪生? 文思德、英国的奥克莱( 年) 、法国的孟德斯鸠 ( 年) 他们认为, 等。 货币不过是一个计算单位。 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约翰? 唐 纳德? 凯恩斯( 年)更是货币名目主义的花样翻新者。 四、劳动货币说 劳动货币,也就是劳动券。劳动券最早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圣西门、 傅立叶和欧文是著名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试图通过宣传,向社会各阶层呼 吁,通过实验和示范等办法,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其中用劳动券取代货币就是第3页 其改造的方法之一。他们认为,劳动应是自然的价值标准,而货币则是人为的价值 标准。因此,他们幻想用载明生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数的“劳动券”来取代货币,用 所谓“国民劳动公平交易市场”来取代“资本主义市场”,从而消除剥削。 五、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识记) 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是指由马克思创造的科学的货币学说。马克思指出:只 要了解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上的困难就克服了。在这个前提下,问题 只在于清楚地理解货币所固有的形式规定。因此,马克思提出货币的本质是起一般 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并揭示了货币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货币是从众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属性。在马 克思的货币理论产生之前,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己提出过货币的商品属性问 题,但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旨在阐明作为货币商品的 金银,既不是社会惟一的财富,也不等同于其他商品,更为重要的是指出金银本身 凝结着社会必要劳动,具有共同的价值,金银天然并非货币。 货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一般等价物”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 托马斯? 图克( 年)提出来的。马克思借用并提出一般等价物的全新概念, 是指等价形式的完成形态,即它是价值的凝结,抽象劳动的凝结,社会劳动的体现。 货币是经济范畴,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物的货 币形式,是物本身以外的东西,它只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的关系的表现形式而已。 第三节 货币形态的演进一、货币形态的演进(理解) 货币形态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最初的货币以实物充当货币商品, 称之为实物货币。随着金属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突出,作用日益显著,货币商品 随之逐渐过渡到金属上,从而出现了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最初以条块自然形态运用, 每次交易都要鉴定成色,权衡重量,并按交易额的大小进行分割,甚是不便。为了 便于商品交换,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并标明面值的铸币。早期的铸 币其材料为贱金属,后发展为用贵金属铸造铸币。现在世界各国流通的都是不兑现 的银行券和纸币,统称之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由金属货币向纸制货币形态转化 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 了金属货币限制,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材料的束缚而进入符号货币时代。随着人类社 会进入网络时代,新形态的货币,即电子货币或网络货币也出现了(见图 1-1) 。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制货币→电子货币 图 1-1 货币形态的演进 二、电子货币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是货币形态的一场巨大革命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革新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为。在人类 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长河中,生产力的发展,已经经过蒸汽机时代、电子时代、计算 机时代,正在迎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货币这一古老的经济范畴,经历几千 年的沧桑进化,在金融业经历着现代化建设的洗礼和锻造中,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 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出现,为货币金融业务处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金融电 子化席卷全球,从而使货币形态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使之由有形的、可 见和能触摸到的货币一变而为无形的数字货币,这无疑使货币形态正在经历着的一第4页 场深刻的革命。 三、电子货币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货币形态由坚硬的、叮当有声的金属铸币到可触摸的花花绿绿的纸制货币,一 变而为无一定形状的电子货币,这无疑会引起人们对其性质,即货币性质的质疑。 但它并未改变货币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电子货币仍然是人们生产联系 的工具,货币的各种职能仍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电子货币是指由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存款货币,它是现代商品货币经济高 度发达,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产物,但存款货币的性质并未改变,电子货币 仍然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仍具有货币的职能,其中有些职能,特别是支付手段职 能发展了。原来存放在银行账户上,现在储存在银行系统计算机里;原来转账结算 用支票、汇票,异地结算通过邮局信汇或电汇,现在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速度快 得多。现在,不仅在国内银行系统内部和各银行之间可通过联网进行资金划拨,而 且还有全球性的电子划拨系统。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一、货币基本职能的不同学说 (一)西方经济学者的货币职能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 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即 《国富论》 )一书中提出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价值尺度职能的名称。虽然他没有 深入研究这两个职能的先后次序,并重视流通手段,忽视贮藏手段职能,但他能够 较早地提出反映货币本质的两大职能是对货币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 金属论者认为货币必须具有实质价值,所以货币有价值尺度职能,但他们对不 具有价值实体的货币采取否定态度,因而也就否定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名目论者认为货币仅是便利交换的手段,因而否定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凯 恩斯是货币国定论者和名目论者,认为货币是国家规定的一种票券,具有支付手段 职能。 数量论者也只看到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否定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谈流 通手段,不谈价值尺度是数量论的共同特点。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和贮藏价值的功能, 而不谈价值尺度功能,有的只提货币是计算单位。 (二)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说(识记) 马克思的货币功能说与其货币本质观是一脉相承的。他在揭示货币的本质之谜 时,指出金的第一个功能是为商品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使其在质的方面相同,在 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因此,金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他在研究商品形态变化和货币的流通时指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他指出, 货币是从商品中独立出来行使货币职能的,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只要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中断,卖之后没有继之以买,货币就会停止流通,成为贮 藏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的实物让渡商品的价值实 现在时间、空间上分离开来,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由于商品形态变 化或商品货币形态的发展在这里起了变化,货币取得了另一种职能,即货币成了支 付手段。当国内商品流通到国际市场,这时货币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第5页 二、货币职能的共同性 货币充当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共同 性。正是因为各国的市场经济具有共同性。所以,尽管不同国家的货币形态不同, 但其所具有的职能并无实质差别,都是为价值运动服务的,是为一国的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价值分配以及最终实现消费服务的,为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服 务的。 在不同社会中,货币所具有的五种职能的基本内涵和属性都是相同的。把货币 当作价值尺度,它们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当作流通手段,是充当商品的媒介; 当作贮藏手段,它退出流通,作为价值的体化物,被保存、收藏和积累;当作支付 手段,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和进行单方面的转移;货币的职能扩延到世界范围,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职能时,则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总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其职能都具有共性。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发育程度 和水平不同,因此,在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的职能有其不同的表 现形式和特点。 三、货币职能的内容(识记) (一)价值尺度职能 1.价值尺度的含义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这 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它为各 种商品提供价格形态,从而为交换的商品规定交换的比例。 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是因为货币 本身也有价值或代表其他商品的价值,就如同尺子一样必须自身有长度,才能衡量 其他物品的长度,因为质不同的东西,量无法比较。 原始社会中,人们直接用自己多余的物品去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这种物品和 物品之间直接的交换,我们称之为物物交易制。在物物交易制下,商品的交换需要 无数比率,如一把斧子=十斤大米,一只羊=五尺布。如果需要交易的商品数量非常 多,那么商品之间的交换率也随时增加。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计算一下,看看如 果存在 n 种商品需要交换,需要多少交换率。计算的结果非常惊人,交换率的数目 达到 n× (n-1)÷ 2。当 n 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交换率将成为 天文数字,人们在交换时必须使用到数量极大的交换比率,这严重妨碍了交易的进 行。而如果存在着发挥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我们将只需要 n-1 种交换率,交换的 过程变得轻松简单,人们不再需要耗时费力的去计算交换率了。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和表现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要有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 了。 3.价格标准 货币价值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叫价格。 由于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大小不同,因而各种商品的价格可以互相比较,所以, 必须确定一定的货币量(比如金量)作为货币的单位,然后,所有商品的价值都再 用货币单位来表现。这个作为货币单位的货币金属重量就是价格标准。例如,在美 国, 年,1 美元的含金量为 0.888671 克纯金,这个量就是 1 美元的价格标 准。现在的美元已不能兑现,但它仍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其理由就可以通过上述 两条来解释,即美元代表一定金量或代表一定社会劳动量。我国人民币的单位“元”第6页 也可以作这种解释。 4.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是有区别的。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格标准,是货币 同一职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作为人类劳动的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价格标 准,它是规定的金属重量。因此,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而价格标准只是货币单位重量,其本身以稳定与通用为原则,所以,通常由政府以 法律形式予以规定。 (2)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量的对等关系。 (3)一国一定时期商品的价格受市场商品和劳务供应关系变化的影响。在供过 于求时,商品的价格向下浮动;求过于供时,商品的价格向上浮动。一定时期商品 价格的变化还受一国价格政策的影响。 (4)在纸币或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价值符号有可能过多发行,发行得 越多,纸币代表的价值量越小,物价上涨得越快,严重时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反之, 纸币发行过少,其代表的价值量增大,物价下跌,严重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 (二)流通手段职能与货币量 1.流通手段含义 货币的出现使得交易由直接变得间接:交易者不再拿着自己的商品去寻找持有 自己所需商品的交易对象,而是先卖出自己的商品,即用自己的商品换回货币,再 用换回的货币去购买所需的商品。由此,商品的交易被分解成了卖和买两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发挥着交易媒介的作用,我们就把货币的这一职能叫做流通手 段。 2.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 (1)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不同,不能以观念上的货币解决问题,而必 须以现实的货币才能购买到所需要的商品。 (2)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虽然需要现实的货币,但并非有足值的货币本身, 而可以用符号替代,因为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是转瞬即逝的事情。 (3)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受客观需要量制约,不完全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 移。 3.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买卖双方不发生直接的相互关系,即 卖出者让出自己的使用价值,再购买其他出售者出卖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其他商品, 而直接的物品交换则不同,交换双方对使用价值有直接的相互需要, 如米和布交换, 有米者需要布,有布者需要米,直接交换就成立了。 (2)不要求买和卖在时间上相一致。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后不一定马上购买其 他商品,如农民在秋收后卖了粮油收入货币,到第二年春季再买农用生产资料和其 他用品,这就出现了买和卖在时间上的间隔。 (3)不要求买卖在空间上的一致性。商品生产者可能在不同市场上出售和购买 商品,即在甲地卖出商品,取得货币收入,然后到乙地购买所需商品,而直接物物 交换中的买方和卖方在同一市场上成交。 上述区别,一方面说明,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另 一方面也说明,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使交换过程分裂为两个内部相互联系而外部 相互独立的行为,存在着买和卖脱节的可能,即存在卖不掉的可能。如果许多商品 生产者不能售出自己的商品,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经济危机。经过经 济危机,卖和买即供给和需求又重新吻合起来,这时经济发展已经受到了损失,所第7页 以,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包含着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三)支付手段与货币量 1.支付手段的含义 当货币不是作为交换的媒介, 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行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 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在发达的商品交换中,商品交易和信用关系同时发生。特别是在大额交易中, 买者如无现金,卖者可采取赊销的办法,从而产生信用买卖和延期支付的经济关系。 在延期支付中,货币已经不是交换的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环节。随着商品交 换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在不断扩大,即扩延到商品交换之外,广泛 用于赋税、地租、工资支付等领域,尤其是在信用领域,广泛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2.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主要特征 (1)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情况下,商品的出售和价格的实现相互脱离。把商品 赊销出去,在约定时期才能收到货款,而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就隐藏着到 期收不回货款的风险。 (2)商品交易与信用形式或信用关系相结合,但同时潜伏着违约和支付链条中 断的可能。 3.支付手段与货币量变化 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也是处于现实需要 的货币,但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后,一定时期内流通界的货币量发生了变化。如 有的在交换当时采取赊销的办法不需要支付现金,有的用信用工具相互抵消,也不 需要现金,但赊销商品到期时仍需要支付现金。其需要量公式概括为:用符号表示: 式中:M――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 PA――商品价格总额; PA 赊――赊销商品总价格; PA 到――到期支付总额; V――同一货币单位(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流通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量交换基本上不需要现金支付,而是通过 银行进行转账结算,即通过存款的转移或互相抵消进行支付的,从而可以节约大量 的现金需要量,这在后面有关章节详述。 (四)贮藏手段与财富积累 1.贮藏手段概念 商品出售后没有继之以买,货币从流通中退出,被保存收藏和积累起来,执行 的是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不是想象或抽象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且必 须是具有内在价值或能够代表真实货币的通货才具有贮藏职能,因为贮藏的实质是 价值形态的储存。 2.货币贮藏形式的变化 从历史上看,贮藏金银是货币贮藏的典型形态,因为金银本身有价值。这种贮 藏不论对贮藏者个人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价值在货币形态上的实际积累。第8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材料的变化,除足值的金属货币具有贮藏价值外, 一些价值符号只要能代表或代替货币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也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货币贮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直接贮存货币或货币符号 外,更为普遍的是采取银行存款或储蓄方式。在我国,2008 年底,仅居民的人民币 储蓄存款已超过 20 万亿元,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 3.贮藏货币的社会效应与动机 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供求变化要求货币必须有贮藏功能,以适应市场不断变 化对货币的需求。这是因为,一定时期一国的货币量是流量和存量的总和,货币作 为贮藏手段是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蓄水池,具有调节货币流通量,从而促进市场供求 平衡的作用。以贮藏手段形式存在的积累,是潜在物资、资金的货币表现,是一国 动员和扩大投资的重要手段和来源。货币贮藏的实质是价值形态的储存,是财富积 累的一种形式。贮藏货币的多少说明国家、企业、个人的富裕程度,钱多钱少成为 当今世界富国和穷国的标志之一。 与古代社会不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贮藏或积累,其目的是为了扩 大投资,扩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其动机主要用于:①作为流通手段的准备, 即购买的需要;②作为支付手段的准备;③作为不测之需的准备;④作为投资需求 的准备;⑤作为社会剩余产品的一般保存形态;⑥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这就是说, 存款和居民储蓄,从单位和个人来说是货币的储存,但从社会来说,存款和储蓄的 大部分已经通过贷款运用到生产流通和其他产业中去。这和古代直接贮存金银意义 是完全不同的。 (五)世界货币和人民币 1.世界货币的含义 当商品流通扩大到世界范围,即国内市场扩大到世界市场时,货币由国内市场 扩大到国际市场流通。当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职能时,货币就执行着世界货币职 能。 世界货币职能主要包括:①作为国际的一般支付手段;②作为国际购买手段; ③作为国际财富转移的一般手段;④国际投资的手段。 2.世界货币的特点 在古代,作为世界货币要求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货币商品,主要是金银条块,黄 金直接参与国际结算。这是因为,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一国的货币在世界市场上 发挥作用要脱去其国家“制服”。货币一流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这一领域内获得 价格标准,如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金属块形式。目前, 世界各国都不实行金本位制度而实行纸币制度,一些国家的货币,如美元、英镑、 日元、欧元等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这实际上是在一定范 围内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但即使如此,在当今世界,黄金仍未丧失其世界货币 作用,仍然是各个国家重要的储备资产。 3.新世纪人民币将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 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必须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外汇支付手段, 即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我国人民币长期以来属于有条件可兑换的货币。这是因 为,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 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是中国外汇改革的最终目标。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包 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人民币和外汇资金的对外支付和转移不受限 制;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和持有货币资产,各种货币资产的国际、国内转移将不受限 制地自由兑换。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地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并正第9页 在创造条件,实现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2009 年 7 月 1 日,我国成功实现了跨境 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标志着人民币向国际化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可自由兑换条件逐步成熟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的发展变化,人民币将成为 21 世纪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它将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 其应有的世界货币的作用。 第五节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在货币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 货币因素能否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 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如果货币因素不能改变实际资源配置, 货币是中性的;如果能够改变实际资源配置,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在历史上许多 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解读,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一、货币面纱论 货币面纱论(monetary veil)曾经是西方经济学界广为流传的一种理论。该理 论认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 不过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手段,对经济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就像笼罩在实物经 济上的一层面纱。 货币面纱论的最早倡导者是古希腊的两位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 为,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交换的媒介物。其他如萨伊、约翰、穆勒等,都是 货币面纱论的倡导者,他们把货币的职能只归结为流通手段,而对经济不发生任何 实质性的影响。 二、货币极端重要论 这种理论与面纱论相反,而是把货币推到极其重要的地位,除“金银万能说”之 外,不适当地夸大货币的作用,甚至认为货币和信用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调节货币 就可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 在西方经济学中早有所谓“纯货币经济危机”说。这种学说认为,周期性经济危 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货币信用因素。其主要倡导者是英国的货币银行理论家 R? 霍特 G? 里( 年) 。霍特里认为,经济危机是一种纯货币现象。 当代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者,美国的米尔顿? 弗里德曼从现代货币数量论角度出 发,把货币推到极端重要的地位,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 因此,他认为,货币当局能够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生活,可以避免 经济危机,并为其提出的“单一货币规则”提供理论基础。 三、中立货币说 该理论不同于货币面纱论和货币极端重要论,而是一种从中立角度分析货币作 用的理论。这种理论的主张者设想通过控制利率或货币供应量等措施使市场供求保 持平衡,在供求均衡状态下就能够维持货币的中性,对经济既不起积极作用,也不 起消极的危害作用。 瑞典学派的创始人威克赛尔(Wiksall)最早提出货币中性说。奥地利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创始人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e)受威克赛尔的影响,也是中性 货币论者。他在《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 (1929 年)等著作中,提出中性货币概念, 并强调两点:一是强调货币供给对经济过程保持中立;二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不变,第 10 页 是维持经济均衡的重要条件,而要维持货币供给量不变,必须实行货币非国家化或 货币自由化。 四、马克思主义货币作用说 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认为,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或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 “持续推动力”。在现代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定量的货币推动,经济 难以发展,但必须正确评价货币的作用,认识经济和货币的关系,即经济决定货币 和信用,货币对经济起重大的反作用;既要重视货币的重要作用,又不能过分夸大 其作用;任何社会的货币对经济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关键在 于正确认识和运用其职能作用。因此,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可能发生的负面 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第六节 货币流通的实质与范围一、货币流通的实质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流通是在商品交换或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 不断的运动。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所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如果再有若干种商品加进来,商品流通过程还会继续下去,系列不断延长。在 这个过程中,货币始终留在流通中为商品流通服务,无休止地实现商品变换,成为 商品流通的现象形态。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首先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既决定其流通规模, 也决定其流通速度。货币流通实际上是社会物质代谢借以实现的形式,它不仅为有 形的商品流通服务,也为没有物质形态的劳务流通服务,因为后者也花费了人类劳 动。因此,从广义上说,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和劳务流通共同决定的,劳务是商 品的特别形式。 (二)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货币流通虽然由商品流通决定,但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也有相对的独立性。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区别有: 第一,商品流通是商品形态的不断变化,是不同商品、不同使用价值在交换;第 11 页 而货币在流通中的主要形态始终不变。例如,我国流通中的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 在质上相同,不管其具体形式如何,统一的计算标准都是人民币单位“元”。 第二,商品流通是商品经过一次交换后基本上退出流通,进入消费,如上例的 拖拉机、钢材、石油等进入生产消费;粮食和其他吃、穿、用的生活资料进入生活 消费。货币流通则不然,同一货币反复为商品流通服务。正因为如此,按一定时期 计算的商品价格总额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是不一致的。流通中的货币总额与商品价 格总额成正比关系,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关系,即: M=PQ/V 式中:M――货币流通总额; P――商品价格; Q――流通中的商品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 第三,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方向上是相反的。购进商品,付出货币;卖出商 品,收入货币。可见,在流通中商品和货币处于对立状态。正因为如此,从国家来 说,在投放货币时,就要考虑有多少商品与其相平衡,即考虑市场商品供应情况; 否则,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买不到所需要的商品,或者有商品要出售,而没有相应货 币购买力去实现,这样,商品流通就会受到阻碍,严重时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 货紧缩问题。 第四,决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具体因素或条件不完全相同。商品流通直接 决定于再生产的物质技术构成,决定于企业、个人对于使用价值的需要;而货币流 通则决定于交换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对于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 各有各的规律。 货币流通可以超出直接的商品流通之外,在财政、税收、信用支付和对个人分配中 也占有一定的货币量。一般地说,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低,自然经济越占优势,商 品经济越不发达,需要的货币量越少;相反,商品经济越发达,需要的货币量就越 多,不仅直接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量越多,而且非直接商品流通占用的货币量也越 多。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矛盾在商品方面。货币流通对于商 品流通也有积极的反作用。认真组织货币流通,使货币供给量与商品流通需要基本 相吻合,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市场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于货币需求和供应问题,将分别在第六章与第七章详细论述。 二、货币流通范围 在货币流通的早期阶段,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金属条块或金属铸币,即以有内 在价值的货币直接流通为主。那时,已经产生了纸币和纸币流通,但不是主要形式。 信用货币出现之后,除政府发行的强制流通的纸币外,还有大量的银行券和其他各 种信用流通工具――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在流通。纸币、银行券、银行票据、各 种商业票据等流通工具本身都没有内在价值,只是价值符号,或者说是具有内在价 值的货币的符号。 货币符号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自由兑换金银或金银铸币的银行券;一类 是由政府发行并强制流通、不能自由兑换成金银铸币的纸币。目前,世界各国流通 的都是货币符号,而且都是不能自由兑换成金银及金银铸币的、用银行名义发行的 钞票。 货币流通范围可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流通指金属货币和货币符号 (现钞)的流通,通称现金流通;广义的货币流通既包括现金流通,也包括非现金第 12 页 结算,即银行账户上的互相转账。 现金流通是整个货币流通的基础,非现金结算只是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用债权 债务关系的转移代替现金的流通。非现金结算一方面可以节省金属货币材料和价值 符号,从而可以大大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另一方面,开展非现金结算还可以促进社 会货币资金向银行的集中,从而扩大银行的资金力量。 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基本上是私有者,它(他)们之间的交易 和支付形式是用现金还是通过银行转账,国家并不加以限制。尽管如此,在西方, 企业之间的交易基本上是用转账形式进行的,甚至一般消费者的购买也大多采用非 现金形式,如广泛运用信用卡就是一个例证。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规定:国营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机关、团体、 部队、学校的一切货币收入都必须及时存入银行,它们之间的一切交易和非交易货 币支付,除小额零星的开支外,都不许使用现金,而必须通过银行进行非现金的转 账结算,即实行现金管理。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间的结算也提倡通过银行进行转账。 这样一来,在我国,现金的收支基本上只是和个人的收支有关,即国家、集体与个 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货币收支使用现金。当前,现金管理仍然没有废除,国家还 在控制现金投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信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银行 业务技术的现代化,信用卡的逐步推广,由于银行转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不用国 家管理与提倡,非现金流通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现金流通范围将逐步缩小,这 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现金流通,还是非现金流通,都有一个货币量的问题。流通中的现金和 企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活期存款) ,都是现实的购买力,都要有相应的商品(包括 劳务服务)去平衡。从货币购买力与商品价格的对应及平衡关系来讲,现金流通与 非现金结算都应包括在货币流通的范围之内。广义的货币流通,应是现金流通与非 现金结算的统一与量的总和。 广义货币流通概念的确立并被广泛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第一,承认广义货币流通,也就承认货币流通规律在上述两个方面都起作用。 过去,我们只承认现金是货币流通,而不承认非现金结算亦属于货币流通范围。现 在已经明确,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都 是商品,非现金结算也属货币流通范围已经成为共识。 第二,有益于宏观总量的控制与平衡。在国民经济中,现金购买力与非现金购 买力的总和构成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总需求,这个总需求要与商品、劳务的总供给相 平衡,才能保证经济均衡发展。 第三,有利于产业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的经济手段之一,就 是货币调控。在货币量已经过多的情况下,就要紧缩货币量。现在,我国城乡经济 发展还很不平衡,差距较大,城市信用经济发达,现金交易占交易量比例较小,而 农村则相反。如果认为货币流通仅指现金流通,那么,现金的 70%在农村,就会把 紧缩的矛盾指向农村。如果认为货币量包括现金与非现金,紧缩什么,就要在现金 与非现金两个方面全盘考虑,将城市与农村统一考虑。 第七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进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第 13 页 组织和管理形式,它是一国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一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货币制度也在逐步演进。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随着经济发展变化,货币制度类型及其构成要素也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要素具 有共同点。主要包括: 1.法律规定货币金属 这就是规定以何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不同的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 度,这是确定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并不能任意选择哪一种金属作为 货币材料,其选择要受客观经济进程的制约。例如,在资本主义初期,它们一般以 白银作为货币金属;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黄金作为货币金属,统称金本位制。 2.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由法律规定的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量。例如, 美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美元”(Dollar) 。在 1933 年底以前,每 1 美元的含金量为 1.504632 克;根据 1934 年 1 月的法令,其含金量减为 13.714 格令(折含 0.888671 克) 。英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英镑”(Pound Sterling) ,按照 1870 年的《铸币条例》 , 其含金量为 123.27447 格令(折含 7.97 克) 。旧中国 1934 年的《国币条例》中规定 货币单位的名称为“圆”,并规定每圆银币含纯银量为 0.4648 两。 3.确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与流通 本位货币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它是一个 国家的基本通货,如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又如,旧中国在采用银本位制时, 银元就是本位货币。本位货币是足值的铸币,即铸币的名义价值(面值)与实际价 值相一致。 在铸币自由流通时,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即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条块 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其数量不受限制,国家只收取少量费用或免费。 自由铸造的意义在于:①可以使铸币价值与铸币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以便 保持本位币的稳定。②保证货币流通量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因为,自由铸币使货 币金属自发地发挥流通和支付手段职能:当流通需要货币量增加时,可以随时用金 属条块铸成铸币以满足流通需要;而当货币需要减少时,多的铸币退出流通成为贮 藏货币。这样,可以始终保持供需量相适应。 为保持本位币的主币地位,国家法律规定其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称为无限法 偿。所谓无限法偿,即无论支付额为多少,收款者都不能拒绝接受。铸币在铸造和 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产生差错和磨损而使重量减轻。为保持币值稳定,各国对于铸币 都规定有铸造和磨损的“公差”。“公差”是指铸造误差或磨损的最大限度。 4.确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和流通 辅币常用贱金属铸造。辅币是本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 零用。辅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故铸造辅币可以得到一部分收入并归国家垄 断。辅币不能自由铸造,由国家用国库的金属垄断铸造,以防止辅币排挤主币。因 为如果让辅币自由铸造,那么,不足值的辅币就会充斥流通界,造成货币流通的混 乱。 国家法律规定辅币只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称为有限法偿,即规定在一次 支付行为中的一定金额内可以用辅币支付,超过一定金额,销售者和债权人可以拒 绝接受。 5.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任何一个国家即便在金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并不都由金铸币发挥流通和支付第 14 页 手段职能。这一方面是由于贵金属的产量远远低于其他各部门商品增长量,难以满 足流通对货币的需要。另一方面,金铸币的大量流通会造成极大的社会浪费。因此, 为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出现了各种信用货币,包括商品票据、银行券和支票。另 外,在非常时期,特别是战争年代,为弥补政府开支,发行大量纸币。无论信用货 币还是纸币,都是真实货币的符号,执行货币的职能。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发行 的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通常都被国家法律承认为法定的支付手段,不得拒绝收 受。至于商业票据、支票,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都不是法定的支付手段。 6.确立国家的准备金制度 为了稳定货币,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准备金制度,这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准备金,准备金一般都集中在中央银行或国库。准备金有 三方面的用途:①作为国际收支的准备金,即世界货币的准备金;②作为调节国内 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③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从 20 世纪 70 年 代起,所有国家都实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各国信用货币可按其价值比例兑换。 黄金的货币作用和地位削弱了,准备金主要用于国际间的支付准备,因此,黄金还 是重要的货币储备。 二、货币制度的类型(识记) 一国的货币制度,从其存在和发展的形式看,可以分为金属制度和不兑现的信 用货币制度两大类型。金属货币制度又分单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前三种是有本位金属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价 值符号,包括银行券和辅币,可以兑换为金属铸币;后两种是没有本位金属币流通 的货币制度,但流通界的价值符号可能兑换为金块或外汇。目前,所有国家都实行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见图 1-3) 。图 1-3 货币制度的构成类型 货币制度的形式是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而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三、货币制度的演进 (一)银单本位制 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银本位制条件下,银铸币可 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银铸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国 境。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第 15 页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16-18 世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都曾广泛采用这种货币制度。 复本位制又分为两种 形式:一种是“平行本位制”,即金、银两种货币各自按其实际价值流通的制度;另 一种是“双本位制”,即金、银两种货币各自按国家规定的比价进行流通的制度。 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排他性和 独占性,金银同时为货币商品与货币的本性是相矛盾的。在这种制度下,一种商品 会出现两种价格,而且这种价格又必然会随着金银的市场比价的变化而变动,从而 引起价格紊乱。为了克服这种混乱局面,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 用发生矛盾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即市场比价)不同,而名义价值 (即法定比价)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称为良币,实际价值 较低的通货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铸币必 然会被人们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即劣币充斥流通 界,或充斥市场。这一规律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假定金银法定比价为 1:15, 由于生产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市场金银实际比价是 1:16 时,人们就会把金币 熔化成金块,再将银币按法定比价换成银块,将银块申请造币厂铸成银币,再将银 币按法定比价换成金币,再将金币熔化成金块,如此反复进行,就会获得可观的利 润,直至金币绝迹而银币充斥市场。这样,流通中实际上只有一种铸币在流通,即 哪一种金属贱,这种金属铸币就充斥流通界。16 世纪英国财政家汤姆斯? 格雷欣在给 英国女王的改铸货币的建议中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劣币驱逐良币”一词,后被英国 经济学家麦克劳德加以引用,被命名为“格雷欣法则”。实践证明,复本位制是一种 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其形式有三种:①金币本位制;②金块 本位制;③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国家法令规定以黄金作为 货币金属,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主币。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具 有无限法偿能力。最先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币本位制的是英国。英国政府于 1816 年颁布法令,正式采用金币本位制。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德国最早实行了金币 本位制。继德国之后,丹麦、瑞典和挪威均于 1837 年实行金币本位制。到 19 世纪 末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陆续实行了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 银铸币和铜铸币则限制自由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这 里顺便说一下,复本位下金银不能自由铸造,人们称之为“跛行本位制”,这实际上 是复本位制向金单本位制过渡的形态。②价值符号包括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 为金币,使各种价值符号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现象。③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在金币流通条件下,各国货币单位之间按其 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通称“铸币平价”。 铸币平价是确定各国间外汇汇率的基础,并受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由于 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 从而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制度在国内保持了国内价值与国际价 值相一致,不会发生货币贬值现象;在国际则表现为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 保持外汇行市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起第 16 页 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西方主要国家之间 矛盾的日益显现,逐步削弱了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一,由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起世界黄金存量的分配极端不 平衡。 第二,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基础削弱。 第三,限制了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入。 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 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银行券是流通界的主要通货,但不 能直接兑换金币,只能有限度地兑换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并不铸造金铸币,也不 允许公民自由铸造金铸币。流通界没有金币流通,只有银行券在流通,并允许银行 券兑换外汇,银行券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都是一种残缺的本位制,实行的时间不长,终于在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崩溃了。从此,世界各国除个别国家外,也都 与金本位制告别,而实行不兑换的纸币制度。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瓦解后,原来可兑换的银行券,失去了兑换的基础,成为不可兑换的 信用货币了。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割断了银行券与黄金的直接联系,黄金退出流通并被宣布为普通商品。 银行券不能兑现,宣称银行券的发行没有黄金和信用担保,银行券纸币化了。 第二,银行券和纸币一样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成为无限法偿的通货。 第三,银行券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领域。银行通过存放款活动投放和回笼货 币。 第四,在不兑现银行券流通制度下,非现金流通成为货币流通的主体。经济周 转中商品交易的货币支付绝大部分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由金属货币向不兑现信用制度或纸币制度转化,反映 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它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金属货币, 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材料的束缚而进入货币符号的时代,但也隐伏着货币制度的稳定 性日益丧失的危险。不兑现纸币制度的实施,有可能使过多的价值符号充斥流通界 而使其泛滥,成为通货膨胀的条件。 第八节 中国货币制度的发展一、旧中国的货币制度 (一)古老的金属货币制度 中国最早以金属铜和铁铸造货币。 (二)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的一种货币制度。 中国自鸦片战争起,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所以中 国从清王朝到 1935 年实行的是银本位,且长期实行银两制。 (三)汇兑本位制 在西方国家早已放弃了银本位制,只有中国仍以白银为本位币的情况下,先由第 17 页 英国左右白银的价格,后因英国以提高银价的办法而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致使国 内银价暴涨,物价暴跌,商品滞销,企业纷纷倒闭。国民党政府于 1935 年 11 月 4 日宣布实行法币制度,以四大官僚资本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持有者持有的 白银、银元都要换成法币。国民党政府将白银运往英国作为法币的准备金,实际上 是以英镑作为发行准备金,对外挂牌也是根据英镑的汇价制定的,成为附属于英镑 的汇兑本位制。美国不甘心英国独占中国货币的汇兑权,采取停收白银的办法,迫 使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 ,要求中国必须将白银运到美国换成美元作为 法币的准备金,从而使法币同时成为美元的汇兑本位,依附于英镑和美元。 事实上,法币的发行并未真正以美元和英镑储备为依据,国民党政府也未能统 一全国的发行权,各省军阀都在滥发纸币,加上连年内战和财政严重亏空,因此, 从 1938 年开始, 内地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法币发行量的增长速度, 1937 年到 1945 从 年,法币发行量增加近 390 多倍,同期上海物价上涨 8 万倍。为挽救法币,国民党 政府于 1948 年 8 月 20 日发行了所谓的金圆券代替法币。1949 年 7 月,国民党政府 退到广州后又发行了银圆券,但都未能挽救崩溃了的货币制度。 二、人民币制度 (一)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各项重要措施,建立了统一的人民币货币制 度。一是中国政府明确宣布,原国民党政府发行的一切票币,人民政府是不承担责 任的。但为了对人民负责,在新解放区,首先禁止法币流通,然后用适当的比例组 织商民把“法币”逐出内地市场。同时,为照顾人民大众的实际困难,实行按一定比 例进行收兑,使人民币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场。 二是黄金、白银、银元,由国家统一经营和管理,禁止金银私自买卖和流通, 但允许私人贮藏,凡需要金银者可向当地银行申请配售。 三是对外币、外汇实行国家管理。1949 年,国家制定外汇管理办法,规定不准 外币在市场上流通、买卖或计价结算。外汇持有者可将外汇卖给国家,或将原币存 储到银行;需要外汇时可按规定向指定银行购买。 四是对各解放区所发行的货币,实行固定比价收兑。 五是法律规定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中央银行法》第 15 条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以其面额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 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付;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六是人民币具有完整的发行程序和发行原则,即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掌握 人民币的发行,坚持经济发行,防止财政发行;人民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 (二)人民币有完全的票面结构 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 1955 年 3 月 1 日起, 从 发行新人民币 以取代原面额较大的旧人民币。新人民币以“元”为单位,1 元等于 10 角,1 角等于 10 分。新人民币面额分为 1 元、2 元、3 元、5 元、10 元 5 种,其中,10 元面额的 新券至 1957 年 12 月 1 日才发行,并发行了 1 分、2 分、5 分、1 角、2 角、5 角 6 种纸质辅币。每种券别版面均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人民币所有票版的 正、背面,禁止用英文,以改变国民党政府所发行的“法币”及“金圆券”正面印中文、 背面用英文并有英文签字,从正面看是中国货币,从背面看像外国货币的状况。 1962 年印制和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全部采用自行研制的设备、钞纸、油墨工 艺印制而成,防伪性接近于当时的国际水准。1987 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采用手 工雕刻人像主景,固定人像水印钞票精制而成,防伪效能进一步提高。第 18 页 我国除纸制辅币外,还有金属铸造的辅币。1957 年 12 月 1 日发行了 1 分、2 分、5 分三种金属辅币;1980 年 4 月 15 日起,又发行面额为 1 角、2 角、5 角的金 属辅币,还有 1 元的金属主币,与同额的纸制辅币或纸制主币价值相等。为了适应 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交易的需要和方便人民生活,1981 年 6 月 1 日,发行三种新的 金属人民币;1992 年 6 月 1 日,又发行三种新的金属硬币。 目前,人民币的票面额,主要有 100 元、50 元、20 元、10 元、5 元、1 元;辅 币有 5 角、1 角的纸辅币及 1 元、5 角、1 角、5 分、2 分、1 分的金属辅币。 (三)人民币将成为自由兑换的货币 货币的可兑换性是货币制度的内容之一。所谓可兑换性,是指一国货币可以兑 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可能性。各国货币按可兑换的不同程度分为几种形式:①国内 有条件的可兑换,即本国货币在国内外汇管理当局允许的范围内可兑换成外汇。这 种形式一般用于外汇管理严格的国家。②国内自由兑换,即本币在国内可以不受限 制地自由兑换成外汇,但本币流出境外不能自由兑换。这是外汇管理较松的国家实 行的形式或办法。③国际可兑换性,就是无限制的自由兑换,即本币无论在境内还 是境外,都可以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外汇支付手段。 我国的人民币长期以来属于国内有条件可兑换货币。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 制度,在国家批准的范围内,人民币可按官方规定的外汇牌价兑换外币。随着国内 国际市场的发展,对内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实施,从 1993 年 1 月起,国家对 外汇的管理逐渐放松,人民币可以限量出境,如到香港地区可携带 6000 元人民币。 人民币的信誉在逐步提高,在我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已大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人 民币甚至成为一些国家靠近边境地区的“硬通货”。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 务院决定,从 1994 年 1 月 1 日起,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实行外汇收入 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 换;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和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从 1994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 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 内流通。自 1994 年 1 月 1 日起,境内禁止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并停止发 行外汇券。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 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 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这些改革都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成为可兑换货币创造了条件。 自 1996 年 12 月起,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已实现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也在创造条件, 逐步走向完全自由兑换。 三、“一国两制”下的货币制度 特别是两地同源的三种货币和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世界货币制度发展史 上的创举,从而有力地促进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和发展。 香港《基本法》第 111 条规定,继续保持港元在香港的法定地位和发行方式, 香港的货币发行与管理自成体系,三家发行银行(汇丰、渣打、中国银行)将继续 以百分之百的外汇准备发行港元。香港回归祖国以后,港元和人民币是在一个主权 国家的不同社会经济区域内流通的两种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所隶属的管理当局将按 照各自的货币管理办法进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港币在内地和人民币在香港均以外币 方式处理。 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制是为了稳定港元采取的一种货币制度,具体是由港英当局于 1983第 19 页 年 10 月 13 日,正式宣布两项稳定港元的措施:一是取消了港币存款的利息税;二 是改变发行程序。其规定是自 1983 年 10 月 17 日起,港英当局开始按 7.80 港元兑 1 美元的固定汇率向发钞银行出售和购回负债证明书,香港从此实施美元汇率本位的 汇率制,即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的实施既有利于港元的稳定,也存在一定的缺 陷。货币制度与其他经济制度,货币市场与其他经济市场一样,不是固定不变,而 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变迁是人类社会经济变迁的重 要组成部分。联系汇率制是否改变将由香港特区政府和金融当局根据经济金融形势 发展变化而自行裁定。 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地区,澳门自己发行货币,却不设中央银行,由货币暨汇 兑监理署承担一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澳门使用的法定货币为 PATACA,中国人通称其为澳门元或葡币。 澳门元可随时无限量地兑换外币。 第九节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制度一、网络经济对货币制度的影响 (一)流通中主币的地位不变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形式由纸制货币变为电子或数字货币,但不能改变 一国货币的主币地位。 (二)辅币的地位也不变 电子货币时代仍然需要辅币,在我国的辅币,如上所述,分为角、分,是人民 币主币的等分。辅币主要用于找零方便的需要,任何形态的货币也有找零钱的需要。 (三)货币发行的保证未发生根本变化 第一,我国人民币发行的首要保证是掌握在国家手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第二,人民币的发行还有大量的信用保证,包括政府债券、商业票据、银行票 据等。 第三,黄金、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发行的一种保证。 二、货币材料和发行程序发生巨大变化 (一)货币材料的变化 一国用什么材料充当货币是货币制度的内容之一。如前所述,网络时代的货币 材料由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币或铸币形态而变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货币。 (二)货币发行程序的变化 货币发行程序是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使货币发行集中于中央银行,根 据经济发展需要投放货币,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其本国货币都 规定有严格的发行程序。我国也规定了一套货币发行程序。具体是通过发行库和业 务库进行调节货币供应量。 发行库与业务库之间按严格的管理程序进行调拨,共同完成货币发行任务,一 切现金流通都通过业务库,一方面发行库进行现金调拨;另一方面,向市场投放和 回笼货币。业务库根据出库命令,将发行基金调入业务库,即为货币的发行;反之, 从业务库缴回现金即为货币的回笼(见图 1-4) 。第 20 页 图 1-4 人民币发行程序图 在我国,现金投放和回笼的程序与办法,有一套具体的现金管理制度,目的在 于保证流通对现金货币的需求,稳定币值和金融物价,促进经济发展。上述这套办 法和发行程序与电子货币支付流程显然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用电子货币支付程序代 替现金支付(见图 1-5) 。从图 1-5 可见,电子货币支付与现金发行和流通程序之间 存在着很大差别,因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第一章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货币的含义与起源 1.识记: (l)货币的含义; (2)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产生货币; (3)货币起源的 过程,四种价值形态。 2.领会: (l)货币与现金、存款、财富以及收入之间的差别; (2)关于货币起源 的各种观点。 3.应用: (l)货币是一般等价作用的特殊等价物; (2)货币解决了商品发展中的 矛盾,商品离不开货币。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识记: (l)货币的五种功能;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3)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支付手段功能越来越重要。 2.领会: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职能发 挥作用的广度、深度也在发展。 3.应用:注意货币各种功能发挥作用形态的发展变化。 (三)货币的本质 1.识记: (l)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2)货币作为经济范畴,是人与人之间 生产关系的表现,表现人们之间关系的矛盾与对立,也表现人们在经济利益的合作 和伙伴关系。 2.领会: (1)等价物反映物与物之间的矛盾; (2)通过物的矛盾反映人与人之 间的矛盾; (3)人民币仍然是货币; (4)电子货币也是货币。 3.应用: (l)研究不同体制货币本质的相同点; (2)不同体制货币表现生产关系 的差别。 (四)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第 21 页 1.识记: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或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2.领会: (l)货币面纱论; (2)货币极端重要论; (3)货币中立论。 3.应用: (l)研究如何利用货币调控经济的作用; (2)如何发挥货币对经济的积 极作用,限制其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五)货币流通的实质 1.识记: (l)货币流通的概念; (2)货币流通的实质。 2.领会: (l)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2)商品流通外的货币流通。 3.应用: (l)货币流通与货币职能的关系; (2)当代货币流通形式的变化。 (六)货币流通范围 1.识记: (l)现金流通; (2)非现金结算。 2.领会: (l)当代货币流通范围的变化; (2)发展非现金结算的意义。 3.应用: (l)非现金结算中的货币量; (2)发展非现金结算的意义。 (七)货币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识记: (l)货币制度的含义;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3)货币制度的类型。 2.领会:当代货币制度的类型。 3.应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性质及其运行特点。 (八)货币制度的演进 1.识记:资本主义货币制度的演进。 2.领会:不兑现信用货币产生的原因。 3.应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征及其优越性。 (九)人民币制度 1.识记: (l)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2)禁止金银流通; (3)外币、外汇实行国家 管理; (4)法律规定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2.领会:人民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是信用货币。 3.应用: (l)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2)将来可以成为世界可兑换货币。 (十)“一国两制”下的货币制度 1.识记: (l)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保持原体制不变; (2)回归后货币制度也不变; (3)由此形成一国多种货币制度。 2.领会:货币制度不变是维护“一国两制”制度的必要。 3.应用:在保持制度不变条件下加强货币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十一)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制度 1.识记: (l)电子经济下主币地位不变; (2)辅币制度也不变; (3)对货币发行 程序具有影响。 2.领会:电子货币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应用:注意电子货币的负面影响,解决对电子货币无形性的监管。第 22 页 第二章本章内容总体把握:信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 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掌 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特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利息的本质与利率的计算, 理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 信用与信用经济 1.识记: (1)信用的含义; (2) 信用经济的含义; (3) 信用和信用经济的 产生及其原因; (4) 高利贷的含义; (5) 高利贷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 2.领会: (1)信用和信用经济是商品货币即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 再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2) 高利贷的两大特点:利息高与非生产性。 3.应用:商品货币经济运行大部分通过信用运行, 现代信用经济成为整个经济运 行的载体。 (二)信用活动的基础: 1.识记: (1)盈余单位与赤字单位在信用活动中的作用; (2) 国际收支。 2.领会: (1)信用活动的普遍性; (2) 信用规模的不断扩大。 3.应用:参与信用活动的主体的行为特征。 (三)现代信用的形成和主要形式 1.识记: (1) 现代信用形式划分的标准; (2) 商业信用; (3) 银行信用; (4) 国家信用; (5) 消费信用。 2.领会:各类信用形式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3.应用: (1)现代信用形式多样化趋势; (2) 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研究。 (四)利息 1.识记: (1)利息的概念; (2) 利息的实质。 2.领会:利息是借贷资本或借贷资金的价格。 3.应用:研究利息的实质和作用。 (五)利息率 1.识记: (1)利息率的概念; (2) 决定利息率的诸因素; (3) 利息率的种 类; (4) 单利和复利。 2.领会: (1)利息率变动原因; (2)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3.应用: (1)国家政策对我国利率的影响; (2) 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 (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识记: (1)信用的双重属性; (2) 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第 23 页 2.领会: (1)信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 信用缺失的原因。 3.应用:应用信用双重属性的观点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两个方面。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及其原因一、什么是信用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借贷的总称,其特点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借贷行 为,起码涉及到借款和贷款两个当事人。在借贷行为中,贷者把一定量的实物或货 币交给(付给)借入者,借入者承担偿还的义务,即一定时期后(由契约或协议决 定)必须把借入的货币或实物如数偿还给贷出者。有偿付出是信用这一经济范畴有 别于其他如财政、社会救济等行为的最主要的特征。现代银行制度形成以后,银行 以中介地位参加借贷活动,即贷者不是把货币直接交给借款人,而是将其存入银行, 银行在信用调查的基础上把存款再贷给借入者。银行等中介机构的介入,一方面, 使信贷关系复杂化;另一方面,也使信用经济大大发展了起来(扩展了信用的范围, 扩大了信用的规模)。 借贷一般是有利息的,自借款者除归还所借实物或货币数额之外,还要按原所 借实物或货币本金的一定比例加付给贷出者,作为借入实物或货币的代价。有时有 些贷款是无息的,但这不是一般状态,而是属于特殊的优惠,如政府为扶贫或剌激 某种产业的发展而发放的无息贷款等。西方宗教教义有的规定不准收息,但往往采 取变相办法收息,有的采取分红的办法给入股者或存款者支付代价。现代西方不少 国家的银行吸收企业的活期存款不付利息,但存款者可享受有关的服务,如结算服 务、现金保管出纳服务,所以,实际上也还是有息的,只不过这种付息以提供免费 劳务来抵偿。 二、信用的两种基本形态 按照借贷对象的不同信用可以分为两种形态: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实物借贷在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的自然经济时代是较为常见的借贷方式,实物 借贷形式因其借贷对象的物质特性,其规模与范围受到限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 展,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生产力水平得到前所未来的发展,经济生活中 的产品剩余越来越多,从客观上来看,借贷的规模与范围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信 用关系的扩展与深化推动着借贷对象的主要载体逐渐由实物形态为主转化为以货币 形态为主。 随着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货币具有价值 统一、被人普遍接受的特点,在借贷关系中实物借贷逐渐丧失了其广泛存在的基础, 逐渐被货币借贷所取代。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借贷成为借贷关系的主导形式, 但是在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货币化水平的局限性,实物借贷形式依 然广泛存在。 三、信用产生的原因 (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商品货币经济是价值经济,信用是建立在价值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价值经济的 形式之一。因此,信用产生的总的根源是商品货币经济及其发展。、 无论信用形态是实物的,还是货币的,信用借贷都是价值借贷。一个比较明显第 24 页 的例证就是在旧中国农村的高利贷:春天谷价昂贵,贷款要折成谷价;秋天谷贱,偿 还时谷物必须按秋天的谷价折谷偿还。、(二)私有制和贫富两极分化 原始公社末期,随着剩余生产物的增多,公社首领逐渐将其据为己有,于是, 社会成员逐渐分化为富有阶层和贫穷阶层。在贫穷阶层中,大部分人沦为奴隶,小 部分人成为所谓自由民。这部分自由民为生计所迫(生产和生活需要)向富者借贷, 于是,就实际上产生了信用和信用关系。 (三)商品或货币占有不均衡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作为商品经济两大要素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对立也日益 增强。货币和商品在各所有者之间分布很不均衡,有时需要购买商品的人没有货币, 而有货币的人又不需要购买,这种矛盾通过信用迎刃而解了。可以采取几种信用方 法来解决:第一种方法,没有货币的人向有商品的人赊购,即商品所有者以信用方式 把商品卖给购买者,暂时不收款,到赊购期限届满时才收款。第二种方法,需要商 品而又没有货币的人向拥有货币的人借钱购买,一定时间以后借入者把原借入的货 币额和附加的利息还给借出者。第三种信用的产生,从历史时期上看比较靠后。工 业革命之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大规模资金的支持,信用形式和内容有了更进一步 的发展,除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之外,股份信用也迅速发展,成为社会信用不可 或缺的重要方面。 四、高利贷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高利贷,顾名思义,就是这种信用的利率水平很高,贷者要收取较高的利息, 借者往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高利贷信用是我们理解信用形式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信用发展的早 期阶段,信用关系直接表现为高利贷信用形式。高利贷具有两大特点:利息高与非 生产性,这两个特点源于当时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在信用萌芽、发展 的早期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使得信用产生的前提――剩余产品非常有限,借 贷行为中当剩余产品即借贷对象供给不充分的条件下,必然表现为借贷价格――利 息很高。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小手工生产 方式进行的,生产性资金主要通过内部筹集资金的方式来解决,利息的高昂使得信 用难以进入正常的生产过程之中,由此也就决定了高利贷的非生产性特点,高利贷 借者的目的在于消费而不是生产。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贷。研究高利贷 的历史,也就是研究古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高利贷究竟产生于何时, 至今无法考证。 有历史记载的高利贷至今已有 2800 余 年了。据西方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皇帝汉莫拉比编制了一部 法典,其中关于债务问题的规定就非常具体。 该法典从第 89 条到第 119 条大部分是 关于债务的法律条文。 例如, 89 条规定, 第 贷谷的利息达本金 1/3, 贷银则达 1/5 ; 第 90 条规定,债务人无谷和银予以还债,应以其他动产作抵偿;第 113 条规定,不 得虐待抵债的人质至死;第 117 条规定,限制债务期为 3 年,等等。规定如此详尽, 说明债务关系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①。 我国最早反映放债取息的著作, 较西方为晚。 在春秋战国时期, 即公元前 300 年 前后方有记载。例如,《管子?轻重篇》 ,该著作描写了齐桓公调查民间高利贷严 重的情形:一家放债,高的谷千钟,钱千万,少的谷六七百钟,钱六七百万。利率高第 25 页 的十分,低的二分。另外,《战国策?齐策》对战国时期放债取息的情况也有描述。 当时,放债取息已非常普遍,叫做“假贷”或“称贷”。齐公子孟尝君在自己的封 地“薛”放债取息,作为奉养三千宾客的财源之一。 之后,我国历代史书对借贷状况都有记载,而且都有评述。这是我国经济史料 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已经贯穿于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 各个环节,它又是商品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制度基础。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之下, 信用货币无处不在,信用关系也随之被带到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发达国 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债权债务关系都普遍存在,经济越发达,信用越发达;信用越 发达,经济越发达,现代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负债经济。次贷及产生原因:原因之一,消费信用过度化 房地产市场-金融机构、市场-实体经济-下岗、失业第二节信用活动的基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已经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产过程的每一 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它又是商品经济赖以生存发展 的制度基础。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之下,信用货币无处不在,信用关系也随之被带 到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债权债务关系都普 遍存在,经济越发达,信用越发达;信用越发达,经济越发达,现代经济被称为信用 经济、负债经济。 一、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的资金调剂扩大了信用活动的范围 现代信用的活动,越来越超出产业经济内部范围,把社会上一切闲置货币都动 员起来,投入信用经济运转之中,所以,现代经济已从货币经济发展到信用经济, 货币收支大部分表现为信用收支。 参与现代货币收支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包括一切经济实体)、政府和个人。 在排除了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都为银行发行的钞票和银行通过信 贷活动创造的存款。握有银行钞票和存款的人都是银行的债权人,而银行发行钞票 和吸收的存款不是用于自身消费和经营需要, 是对社会发放贷款,包括贷款给企业、 购买政府公债和对个人贷款等。 在企业、政府和个人的货币收支中,货币收入和支出会呈现出三种状态:①货币 收入大于支出;②货币收入少于支出;③货币支出等于收入,即处于均衡状态。前两 种状态是常态,后一种状态在现代经济中属于偶然状态,即不会绝对均衡,而只是 相对均衡。 在现代经济中,闲置资金不会绝对闲置不用,而会被积极加以利用。货币收入 少于支出,表现为赤字(短缺) ;货币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盈余(多余)。于是, 在货币收支盈余和赤字之间,就有进行货币调剂融通的必要。第 26 页 从信用关系上来说,货币赤字单位是债务人,盈余单位是债权人,但就现代的 情况来说,企业、政府和个人都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例如,企业既在银行有 存款,又向银行贷款;企业发行债券是债务人,向外提供商业信用又是债权人。只是 在一定时点上债权债务相抵,它(他)们才可能是净负债人或净债权人。从社会讲, 大部分国家的企业、政府是净负债人,个人作为一个部门是净债权人。政府作为经 济责任人,它应有许多超前支出,如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等,不可能在当年收支中 求平衡,必然会出现赤字,向社会负债(发债,公债、国债),以便在基础设施、 市政建设中发挥作用。经济增长后,以增加的财政收入偿还,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然,政府的负债要有控制,即要控制在到期偿还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二、国际收支与国际信用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支反映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国来自外国 的所有货币收入少于其对外所有货币支出即为赤字,习惯上称之为国际收支逆差; 反之即为盈余,习惯上称之为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其盈余表现为对别国 提供信贷资金;国际收支逆差,则该国必须从国外借入资金以平衡赤字。 顺差:中国、日本 逆差: 美国中国:贸易盈余,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吸收国际投资) 现代各国正是利用国际间的信贷来平衡国际收支的。盈余国把多余的资本输出 国外,获利息收入;赤字国利用国际信用来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百废 待兴,需要大量资本(资本回报高,边际报酬高),国内资金是不足以满足需要的, 而需利用国际资本。当代哪一个国家故意清高,闭关自守,藐视外债,这个国家的 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如果是发展中国家,将永远处于落后状态。当然,利用外 债也应有个限度,也要看到期偿还能力。如果不顾偿还能力如何,大量举借不能偿 还的外债,最终将造成对外债务危机,损害国家信誉(希腊主权债务危机,80 年代 巴西等国)。还有一种情况,当代国际游资较多,在国际上流动,以赚取投机利润, 由于短期游资存期不定,对一国经济不能不带来负面影响,在使用时要特别提高警 惕。 第三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一、信用形式的划分标准 信用形式是信用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借贷当事人不同,借贷的目的和用途等 不同,信用的具体形式也不相同。 现代信用形式很多, 最主要的形式有四种:①商业信用;②银行信用;③国家信用 (亦称政府信用) ;④消费信用。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国际信用、合作信用、 公司债券信用、租赁信用、信托信用、股份信用、民间信用等。 划分各种信用形式的主要标准有三个:①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是谁?②经 济内容,即借用货币或商品的用途是什么?③采取什么形态?主要信用形式的划分标 准如表 2 -1 所示。第 27 页 表 2 -1 主要信用形式的划分标准 当事人 经济内容(用途) 债权人 债务人 商业 信用 工商企业 工商企业 生产、销售形态商品银行 银行、其他金融机构 工商企业 信用 国家 银行、工商业、团体、 本国中央政府、 信用 个人 地方政府生产、销售货币 货币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消费 商业企业、商业银行 购买耐用消费品、住宅、商品或 消费者个人 信用 及其他金融机构 个人其他消费开支 货币二、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概念 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提供的信用,如工业企业向商业企业出售自己生 产的产品,买卖成交了,但商业企业没有现款支付商品价款,这时双方就可以订立 一个协议,暂时不付款,而以工业企业赊销的方式出售,协议规定 3 个月或半年以 后再付。这样,在这个工业企业和这个商业企业之间除了商品买卖之外,又产生了 一种商业信用关系。商业信用之所以称为商业信用,正因为它是建立在商品交易基 础上的信用行为。 商业信用从形式上看是直接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但实质上仍然是价值借贷,借 者并不欠贷者的某种商品,而欠贷者一定数额的商品价款。商业信用也和其他信用 形式一样,也是价值单方面转移,但发生信用时是商品所有者把一部分价值(商品 价款)单方面贷给商品的购买者,而到还款期时购买者把商品价款单方面转移给原 商品的卖主。简单的商品交换是价值当时对等转移,这是它同信用的根本不同之处。 商业信用覆盖面很广,它不仅在工商业之间存在,而且在工、农、商各行业之 间及行业内部都可能发生。 (二)商业信用存在的必要性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有商业信用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适应产业资本循环的需要所产生的。在各工业企业间,由于生产时间和 流通时间不一致等各种原因,不可能每次当一个企业要销售其商品时,恰好别的企 业就有现款来购买该商品。如果销货企业坚持要现款交易,那么,它就可能暂时不 能把商品卖出去,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错过一定的机遇很可能就卖不出去了。而 商品不能销售出去,再生产也就可能受到阻碍。借助于商业信用,虽然暂时收不到 货款,但商品毕竟销售出去了,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可进行再生产。如果购买原材 料的资金有问题,也可以向原材料的出售者借用商业信用。可见,商业信用能加速 商品销售,从而有助于社会再生产得以连续不断地、顺畅地进行。 第二,商业信用的必要性,也是由商业资本存在和发展所决定的。如果商业企 业完全用自有资本来购买全部工业品,那么,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有多少,商 业企业就要拥有多少相当于商品总值的货币资本,以便用现款来购进全部工业品。 但是,商业企业实际上绝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货币资本来购买全部工业品,因此,第 28 页 需要工业企业向它们提供商业信用。 (三)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商业信用所贷出的是商品资本,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最后一个阶段 上的商品资本,它还有待于转化为货币资本。 第二,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第三,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即伸缩)是和产业资本的 动态相一致的。在繁荣时期,生产扩大了,生产的产品增多了,对商业信用的需要 也增加了,以信用方式销售的商品也就增多。反之,在经济危机或严重不景气时期, 市场商品流通渠道堵塞,生产规模缩小,对商业信用的需要也减少,以信用方式销 售的商品也就减少,甚至完全停止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因为在商业信用中以借贷 资本出现的,就是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 第四,商业信用中所提供的商品,一般用于生产或销售。 (四)商业信用的优缺点 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销货企业与购货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 时,就同时解决了资金问题,因此,商业信用有方便和及时的优点。商业信用授予 者如果在这笔信用未付款前缺少现金,还可以用商业信用凭证(汇票)到银行去贴 现,将信用凭证及时变换成为现金。 但是,商业信用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又存在着一些缺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商业信用规模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限制。 第二,商业信用提供的方向受到严格的限制。商业信用一般只能是前一生产过 程向后一生产过程提供,即上游工业向下游工业提供,生产部门向商业部门提供, 而不能相反。当然,也有商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洁琼被排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