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红色房子的意义对青年人有什么意义

年轻人必须买房吗?
早在几年前,任志强的一句"年轻人不该买房"遭到猛烈炮轰,事实上,如今多数年轻人买房都是为了结婚,可"婚房"这个概念最早其实也是开发商的一种营销噱头,却因为国人对"成家立业"的认可,渐渐变成一种习惯。其实无论是我们的父辈,还是海外的年轻人,都没有"必须买房结婚"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这种"逼上梁山"的局面?当下的年轻人,抛开父母的建议和他人的议论,有多少是真正介意"无房婚姻"的?租房又为什么不能成为结婚的备选方案?
下期预告:买房、租房,不如开房!
 年轻人没必要急着买房?
&&& 几年前一部电视剧《蜗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当今持续攀升的房价和年轻人买房问题的热议。大学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80后们究竟该不该买房?针对青年置业问题,任志强再次"直言不讳":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
&&& 任志强说,如果从发达国家来看,30岁以下的人没工作几年,就靠自己独立收入去买房的几乎为0,非常少。如果未来收入不足以满足住房按揭贷款或者购房支付能力的话,都买不起房。而中国的传统习惯让大家不得不买房,所以年轻人购房比例居高。[]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要一下子超越自己的父辈呢?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错误观念,就是住房体系中,总是说居者有其屋,按道理说,应该是居者有其所,有地方住就行了。"[]
3月14日,在两会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我们说住有其居,并不意味着住者有其屋。从方向上看,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租房。"[]
  如今,上海的外来人口已经赶超本地人口,大量的新上海人在这座城市打拼。而根据中国的传统思想,有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落脚。所以买房就成为新上海人安家上海的一种标志。
  结婚意味着安定,而房子似乎就是这份安定的保障。没有与父母同住的压抑与矛盾,没有租房的不稳定感,想必,这才是大多数丈母娘和女孩们坚持无房不婚的关键。
  在通货膨胀日益明显的时代,但凡手里有些积蓄的人都更愿意选择做一些投资。对于工作繁忙的城市精英们而言,最省力、最安全,且在此前提下回报最快的,莫过于投资房产。
 婚房成为年轻人购房主因
&&& 一份报告显示,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而在英国为37岁,在德国和日本为42岁。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买房"大军",毕业就买房的现象屡见不鲜。
&&& 本次调查显示,74.4%的受访者确认当下年轻人急于买房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年轻人现在是否越早买房越好的问题,26.5%的人给予肯定回答,36.8%的人否定,36.7%的人表示"不好说"&&&
而在受访者看来,年轻人急于买房的首要原因是"结婚的需要"(69.5%);其次是"住房保障体系不到位,缺乏安全感"(50.2%);排在第三位的是"租房价格贵,居住条件不稳定"(49.1%)。
&&&孙立坚认为年轻人对未来房价上涨的恐惧导致了要提早买房。此外,一些社会风气也导致年轻人还没有足够能力的时候过于看重房子。
&& "很多国人对待任何事情都求安稳,找工作要安稳,生活要安稳,安稳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年轻人一定要买房的观念。这种观念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尤其严重。"
婚房的问题绝对不是今天才有的,祖辈们的年代资源太过匮乏讲究不起来,拍照领证女方搬去男方家就算礼成了,但父辈那一代,婚房就逐渐重要起来,从父母腾间“新房”出来到单位有福利分房,但到了21世纪取消了福利分房,结婚买不起婚房那也只能跟父母住在一起凑合着过。而眼下,新一代的适龄青年显然更看中房子问题,无房不婚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说,这些都是时代发展的过程,对比西方社会,未来裸婚会不会成为新的潮流尚不可知。
 年轻人自住 租房能否取代买房?
上海公共租赁房咨询申请受理正式对个人开放后,个人申请热情明显高涨。很多上海年轻人希望把公租房作为婚房来过渡。 "现在房价这么高,工薪族结婚只能先考虑公租房了。 "在虹口区网点,申请人刘夏带着未婚妻一同前来申请。由于是上海户籍,居住面积又符合要求,再加上劳动合同和缴纳四金证明齐全,刘夏较为顺利地拿到"准入资格受理编号单"。
前年,位于大华板块的一楼盘日前推出了"总价18万元起,租赁18年"的项目,即只需要支付通常购买商品房的首付价格,就能住满18年,这种"超长租期"的房源一经推出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热捧。业内人士表示,此类房产解决了一部分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人群无法买房只能租房的困境。
&&&&&&&&&&&&相对于买房的高成本支出,租房住的成本显然小得多,但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对于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管力度一向很弱,既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也从未
&&&&&&&&&&&&& 像干预房价那样干预租金上涨。租客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租房就意味着需要随时准备陷入各种纠纷,如果有条件,自然没人愿意选择这种麻烦事。
租房隐患一:房东、中介猫腻多
说起租房,最怕的就是碰到不良房东或中介,骗定金、加中介费、乱收押金,等等。房子没租到,反惹一肚子气的事情可是屡见不鲜。
租房隐患二:租金涨太快
上海的租金基本是每年一涨,而且由于对租金增长速度缺乏政府干预监管,因此只要租得出去,怎么涨都是房东说了算。
租房隐患三:缺乏稳定性
虽说现在不少房东更愿意放长租,但租房合同基本都还是一年一签,每次合同快到期就要担心房东是不是还肯续约,哪里还能谈什么安定感呢。
在美国,许多年轻人从上大学起就养成在外租房的习惯,毕业后也往往不愿与父母一起住,在经济不宽裕和追求自由的情况下,租房已成为流行的时尚。
成年孩子与父母住一起的现象在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比较普遍。原因是这里的房价太高,年轻人无论想租房还是买房,都得有一定的收入保障才行。
和很多中国年轻人在结婚前张罗着买房不同,法国年轻人对买房子没有热情,除了房价过高之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是因素之一。对于想到世界各地多走走的年轻人来说,高额的购房贷款无疑是一种约束。
一般的日本年轻人要么在结婚之后选择租房子,要么住在集体宿舍。大公司或者政府机关都为自己的职员提供住宿设施,价格比一般租赁便宜。很多年轻人需要"艰苦奋斗"10年左右,才攒下购房需要的"头金"。
 调查:你认为年轻人有必要买房吗?
抛开社会舆论,你真的觉得年轻人必须买房吗?
有必要,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先"安身"再"立命"。
咬咬牙能买还是应该买,以后也未必能买得起。
没必要,租房更轻松,以后还能继承父母的房子。
说不清楚。
你觉得为什么年轻人都急着买房?(可选2项)
因为舆论都在讨论买房,感觉不得不买。
因为房价一直涨,怕以后更高,更买不起。
因为觉得结婚必须有个自己的家才能安定。
因为现有的租房体系太不完善,没国外有保障。
说不清楚。
看看那些人群在关注这个话题?(可选2项)
我的年龄在60岁以上。
我的年龄在40-60岁。
我的年龄在30-40岁。
我的年龄在20-30岁。
我是女生。
我是男生。
编辑: 时间:2013.04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青年人热衷买房:不能逃避的现实之痛
1464 次点击
19:06:43 发布在
&&&&英国汇丰银行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而无房者中,91%今后5年内有购房计划。 在西方,“千禧一代”又称“Y世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80后”和“90后”(4月9日 中国青年网)&&&&焦虑、抱怨、不安,往往是当代年轻人提起房子之时共有的情绪流露。不知从何时起,街头巷尾的谈资与媒体的头条都与房子产生了“血浓于水”的联系。房子于广大青年个体而言,梦想飞翼的翅膀随房价的高涨而变得愈加沉重,本该五彩缤纷的青春时光也在现实语境下黯然失色。高额的房价、工作的压力、感情的孤寂、心灵的无处安放,“逃离”成了许多一线城市青年人群的坐标。反观现实因素,房子无疑是那个最大的砝码。人声鼎沸与繁华闹市之中,你可曾听到了那些折翼后的哭泣?&&&&楼市,在中国来讲一直是热点和痛点。一篇《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说尽了无法在一线城市安身立命的青年群体现实之痛,一声“我要房子,我要家”的嚎啕大哭尽情地述说着中国买房者的深深无力,一句“如果清华北大毕业都买不起房,那买学区房干嘛?”道出了父母被学位房的洪流裹挟下的苦楚。所有的一切,都打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刻痕着心酸的泪迹,所有的缘起,也都皆源于对房子的苦苦追寻。&&&&房子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会像今天一样让我们对房子如此痴迷,让这么多的家庭甘愿倾其所有,甘愿以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辛苦付出为代价,愿意如此彻底的做一个自豪的房奴。“高额的房价想让人哭,可为何我们还想买房?”的确,面对购房,太多的家庭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并不是所有买房者都有着急切的刚需,但是由房子所衍生出的其他因素例如婚姻,教育,这却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我们没有房子,就很难结婚;我们没有房子,小孩就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当前社会的基本现实。另外,买房也是实现阶层转移与固化的一个必备途径,这关乎面子与尊严。农村人依靠着买房实现了向城市阶层的转移,小城市的去大城市买房实现了更高阶层的转移,单元房向高档住宅区的转移也实现了阶层的更进一步固化与提升。&&&&其实,青年人过早背上买房的压力,不单单是个人的选择。房子在今天生活中的意义更显现在能否成家立业、能否让孩子顺利接受优质教育等等更加不可逃避的重大人生职责上。因此,对待青年人热衷于买房,个体也不必过于忧虑,为着梦想与责任而奋斗才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同时政府也应加强有序调控,强化理念更迭,给“炒房热”真正浇些冷水,给由房子衍生出的教育等问题匹配更多的机会,给飞翔的双翼少些砝码与枷锁。&&&&文/魏显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58:19 &&
不买房,未来这么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02:22 &&
不是热衷,而是无奈啊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19:14 &&
现代生产力这样发达,有水泥.钢材.沙子.砖头.人工.........可现实中很多人就是没有好房子住,人为地愚蠢啊,本来人人能够拥有好房子,因为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却变成没有房子,却还号称伟大.光荣.正确,本来粮食够吃,可有的人偏偏饿肚子,本来大家都可以生活的很体面,在政府在主观能动性之下,却有很多人卑贱地活着,却依然自称制度优越。如果从计划经济角度看,政府应该有计划地让大家都住上好房子,又不是没有生产能力,不是没有生产条件,如果从市场经济角度看,政府应该让大家增加收入,时间不长就可以买得起房子,可现实是,由于政府的愚蠢.自私.无能,大家守着金山喝西北风,明明有建筑材料和人工,却住不上好房子。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7:27:31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29:30 &&
不买房,拿什么对抗印钞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29:37 &&
我儿子终于在燕郊买了房子&&&& 因为赶不上这个班车&&&&以后会永远赶不上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52:03 &&
又没人强迫你买房子。
本版块主题总数:3384819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0183 / 昨日发帖:20490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青年人热衷买房:不能逃避的现实之痛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目前,不少人都在谈论买一套房要花去几代人的心血。那么,目前全国住房总计到底值多少钱?统计显示,目前国内住房总价值可能超过90万亿元,也就是超出GDP近200%。而城市居民需要花掉近22年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 (9月15日《中国证券报》)
  90万亿,22年,虽然这两个数字未必是中国楼市和民生的&写真照&,但也描摹出了社会的基本生态。因为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映入人们眼帘的要么是高楼大厦,要么是正在建房的工地。让人们感觉,中国并不缺少房子。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说,供多于求,价格应该低廉才对,而在中国楼市,房子再多,价格却依然下不来。
  众所周知,中国的GDP总值只能反映中国抽象的综合实力,无法和具体的民生质量挂起钩来。因为有13亿人作分母,把31.4万亿的GDP总量平均下来,一下子就使中国人均收入拉到了世界中等偏下水平。何况,这个平均并未考虑到收入差距的因素,有报道称,中国20%的新富者阶层拥有80%的财富。在此背景下,意味着只有少数新富者阶层才能买得起房;80%的工薪者阶层需要住房贷款的支持才能实现安居。即使如此,中国楼市总量也有一个基本的保有量。现在的问题是,全国住房总价值超过90万亿,超出GDP近2倍。只能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房价远远高于其市场价格;二是房子空置率极高,地产商是在超过市场负荷地无序开发;三要么是政府主导下的以楼市催化GDP的政绩冲动,要么是公众被迫跟进的不理智的买房投机。
  不论哪一种情景,楼市总值超出GDP总值的2倍都是非正常的经济现象。如果说&地王&频出,全国都是建房工地而又卖不出去是一种土地和资本的浪费,那么,少数人买多套房和多数人买不起房或变成被套的&房奴&,则是社会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已建楼市的空置和在建楼市的前赴后继,等于是把买房者和银行的流动资金,变成了凝固得只有虚拟高价的钢筋混凝土,显然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制造宏观经济失衡不稳的泡沫垃圾。现在的问题是,90万亿的楼市总值,已经严重超越了GDP的负载能力,亟须通过市场宏调来减压减负。
  而这一不堪重负的市场负担,在民生承受力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2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子,这样的房子就是能买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前几天,重庆市副市长提出重庆市的安居图景是重庆人6.5年就可以买到一套房子,结果被舆论视作不可能的数字游戏。如果说&6.5年可买一套房子&是数字游戏的话,那&22年不吃不喝买一套房&又是什么呢?
  现在的楼市,依然没有出现理性的迹象,天价楼盘不断面市,&地王&记录也不断被刷新。而给予民生愿景的经适房和廉租房,则屡屡曝出意想不到的诸多问题。中国楼市,亟须快刀斩乱麻的市场转型。
免费注册后,你可以...
想快速被买家找到吗?只需发布一条商机,被买家找到的机会高达90%!还等什么?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王秀宁:房子让年轻人陷入梦想和远方的贫困中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秀宁
原标题:房子让年轻人陷入梦想和远方的贫困中
  年轻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穷有富。这一代年轻人中,富二代不少,家境殷实的更多。所以,仅仅用大学毕业后的收入来衡量贫困与否,我认为是不确切的。在今天,一线城市首次置业业主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这其中绝大部分都得到了父母的资助。我的朋友钟晓慧博士对此研究称,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啃老”,而是整个家庭的一种集体投资举动。  所以,我认为今天的年轻人里头,当然有大量的穷人,譬如二代农民工,他们的上升渠道狭窄。而即使是大学毕业生,因为扩招缘故,他们也难以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太好的出价。这些问题是如此的宏大,如此的结构化,以至于我根本无力去解释。最终,我只能回归自己身边的案例去考察。  甲乙丙三位年轻人,都在同一单位的同一部门,他们有着几乎同样的年纪、同样工龄,以及相差不多的收入。甲在父母的小额资助下买了城市CBD的单身公寓,乙也在父母的小额资助下买了郊区的三居室,丙没有买房。因为房子的因素,四年后,三个人几乎嵌入了三个不同的阶层。  尽管我所在的城市广州,房价涨幅远比不上京沪深,但即便如此,在此轮房价的上升中,甲的CBD小户型涨幅最大,乙的郊区房仅有小幅微涨,丙面对的后果便是,即便在郊区买个两居室,微涨的幅度也足以让他一年白干。甲乙丙三人的所有条件近乎一致,唯一的变量在于是否买房以及在哪里买房。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乙丙在财富规模上,已经并将继续拉开差距,他们在经济阶层上也可能会逐渐分离。  这就是房子的威力,踩对了点,你可以借势腾起;踩不到点,你将深陷底层。而这个案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乙就是我自己。主流舆论对于这样的故事,常常是欢迎的。因为它道出了一代人捕获财富和抵抗货币通胀几乎唯一的途径,残酷的事实也提供了人们声讨房子噬血、挤压年轻人的鲜活案例。  原本,我只打算买个小房子,可是架不住各类需求的呼声,买了三居室。一个多月前,我跟一位教授聊起此事,他听了后略表遗憾。原本,他很想考察一下,那些有能力买大房子却买了小房子的人,生活会过得如何。是在若干年后哀叹没有买大房,财富变相缩水,还是腾出了更多的金钱、精力,把生活过得更加有质量。  教授的遗憾,唤起了我对贫困更加真切的理解。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是买不起房子的贫困,而是不管买不买得起,都要买的那种观念上的贫困。我自己也概莫能外,决定买大房子后,预算增加了近50万元,这让我压力倍增。每月近1万元的月供,让我不敢失业,不敢跳槽。家庭中每年的旅行预算不得不砍去一部分,日常生活也变得更加紧手。更重要的是,我原本怀揣着重归校园的梦想,因为买了大房子,几乎要无限期延迟了。  因为房子,我的资产得以增值,我以不到30岁的年纪,成为同龄人里较早立业的一批人。也因为房子,我的忧虑呈几何级增长,导致我对生活、未来的想象空间被急剧压缩。我不得不加紧工作,花更多的时间、精力赚钱,而不是在阅读、聊天和探索某一种兴趣爱好上。从时间、精力和想象力上,我正在变得越来越穷。  在年轻一代的竞争中,房子承担了“生活机遇”竞争的功能,有没有买房,会带来社会竞争的巨大差别;但反过来,房子又挤压了“生活方式”选择的空间,一旦买房,多数人都将成为“房奴”,从此失去对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能力。  到这里,我似乎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对于大部分家境一般年轻人而言,无论收入高低,你可能都是贫困的――要么是买不起房的物质贫困,要么是买房之后,时间、精力和想象力的贫困。所以,结论大抵可以归为一句话:这一届年轻人确实很贫困。
(责任编辑:齐贺 UN656)
&&&&&&</div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
   社论:
也是所有领域包括政治都需要遵守的准则…[]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年轻人不要被房子绑架梦想
年轻人不要被房子绑架梦想
发表于 08:30:35
心理导读:在这高房价年代,有多少年轻人被房子绑架了梦想。许多人买房源于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只要有房子,就会内心安全,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其实,还是价值观的问题。——</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
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我找到人家家里,打开字条一看,哦,你是那谁家的孩子,那你讲吧,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
2007年, 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清华教书,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
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做编剧和开发,只卖出了两首电影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是草根文化,美国卖吉他的黑人
当我师傅都有富余,不是说他弹得比我好,是同样一个琴我们弹的都不是一个级别,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国外很多伟大的乐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中国整个高校
也选拔不出一个牛的乐队。为啥?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分散了,赚钱的热情大过音乐本身,比如买房。
郑钧有一天跟我说,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不过,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也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我妈也是,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妈现在还在流浪,在考察美国天主教遗址。
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因为我跟我妹都不买房,你知道你只要不买房,你想开什么车开什么车。你想,你一个厕所的面积就恨不得能买一奔驰。然后她就开一宝马摩托,坏了,说整个非洲都没这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一个小村子里给人当导游。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买房?怎样才能买到房?一套房子会限制你所有的行为和决定。因为你知道,要一提裸婚,没有人愿意嫁给你。即使老婆愿意,他们家人呢?别人会怎么看?孩子以后怎么办?以今天的房价,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基本上前途和发展被父母控股。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儿。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世界再怎么变,还是要有坚持,即使它是落后。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企业高管,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具有丰富的国企和外企的职场经验,并在世界500强外企工作,从事人力资源工作10余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超过5年,接受过大量心理学系统培训,接触了大量的个案类型,咨询案例100多例,个案时长达1000小时以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严谨的态度面对来访者,帮助来访者缓解负面情绪,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从而得到自我成长。
认知行为的疗法处理个人成长和发展问题,职业压力,升职综合征,新岗位适应等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企业心理服务,职场压力问题处理有所侧重。
尤其擅长在婚恋情感,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个人职业发展问题上具有独到的咨询角度和见解,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连续接受心理督导与个人心理分析100学时。
沙盘·绘画艺术治疗师培训;
东方心理分析沙盘游戏治疗师课程;
曼陀罗彩绘艺术治疗;
潜意识图像卡治疗师培训;
亲子关系工作坊。
300.00元/50分钟
婚恋专栏·壹心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子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