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想学手机主题设计以及交互式设计,请问哪里有的教?谢谢

那位能帮帮我 吉林市那家计算机学校好?我想学家装设计方面的~!各位帮帮忙!_百度知道
那位能帮帮我 吉林市那家计算机学校好?我想学家装设计方面的~!各位帮帮忙!
我有更好的答案
e普电脑学校吧,我就是在那毕业的,教家装的老师在课程上安排的很合理,学起来很轻松。感觉听的挺透彻的。而且还推荐工作,我都上班半年多了。
打电话咨询吧。
你到多维计算机学校看看,他们的家装设计教的挺好的
如果你想学习的话建议你去大写艺学校看看,至于你所说的地点,我不知道有哪些是比较权威的,我当时报这家也是考虑到他们是最早开办这个专业的学校之一,比较有经验有实力,他们这儿外地学员也蛮多的,学校有宿舍,有兴趣可以来看看...也可以先在网上了解一下对了,网上好像还有函授的课程也蛮不错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家装设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下次自动登录(公共场合慎用)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收藏成功!
您可在个人中心,查看
认证情况:
查看联系方式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时说明在列表网看到,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哟!
微信扫一扫,快速拨打电话
同时开设:PHP网站建设、影视后期、网页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电子商务、淘宝美工、运营,平面设计、办公自动化等专业。
一、教学目的:
我们教的不仅仅是软件!弘博教育——让你成为高薪创意设计师!
二、教学方式:
免费试听,满意后付款,教学灵活、随到随学;
小班授课,手把手教学,针对学生问题逐一讲解,24小时随时解答疑问;
师资雄厚,多年从业经验,项目一线负责人;
教学细心诚恳,包教包会,一次缴费,循环听课,学会为止;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因材施教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 三、教学宗旨:
1、交互式教学,轻松学习提高学员水平;
2、对学员负责,就业有保障;
3、减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走弯路,实战案例教学。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UI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位,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课程体系:
ps软件基础:图像处理、基本工具面板、基本操作、基础抠像工具、高级抠像工具、钢笔工具、形状工具、通道使用、调色合成图层样式讲解
设计课程 BANNER设计、网站设计、活动专题设计、APP设计方法、PC客户端软件设计方法、VI品牌整体设计、常用互联网产品设计方法 主要讲解UI界面设计,以设计理论为基础,项目实战为核心,学完轻松搞定各种图标绘制,手机主题设计,APP实战项目/多媒体终端界面设计、智能穿戴设备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与交互式设计
详细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1号2317室(博物馆中国银行旁) 乘车路线:2、6、7、8、10、55、57、31、63、74、89、104、13、14、16、18、62、94、92、33、103、109、115、108、17、86、52、21、28、32、64、208、121、101工人文化宫或博物馆下车地铁1号线到博物馆下车3B出口
1、该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2、在签订合同或相关协议之前,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手机号码:
获取确认码
已发送(59)
意向城市:
留言内容:
快捷留言:
想了解一下详情,请尽快联系我。
我对您的商品感兴趣,请尽快和我联系。
1、如果您对此服务感兴趣或有其他疑问,可免费留言。
2、如果没有商家联系您,我们会为您推荐相关的优质商家。
3、在签订合同或相关协议之前,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热门搜索词
哈尔滨金牌会员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想报个cad的学习班,本人在吉林市。都哪有,多少钱,基本一个班多久结束课程?谢谢。_百度知道
想报个cad的学习班,本人在吉林市。都哪有,多少钱,基本一个班多久结束课程?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建议自学,CAD真没多少东西,特别好学,没必要画那个冤枉钱。望采纳
谢谢了,这个基本多久能学会?好找工作吗?
这个好找工作吗?
单一这一个软件,能找到的工作也不少,但是建议多了解几个相辅相成的软件,那样找的工作面也广点。
哦,谢谢,这个做哪方面工作会好些,我打算学
采纳率:41%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交互设计小厨房交互设计小厨房不懂信息架构的厨子不是好产品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炒冷饭]信息闭环设计小谈&,&author&:&hozin&,&content&:&\u003Cp\u003E\u003Cu\u003E『信息架构』相关文章,写于日。\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初稿时,一不小心拐到了遍历浏览路径的话题上,于是删去五百字,从头再来^_^\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当提出“信息架构”这个概念,总是有人拿出卡片来推演分类,理性递推是一种解决途径,但是必须涵盖信息的全貌;当用户无法了解信息的全部分类时,是否能够给用户提供一种学习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信息闭环设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将针对内容关联和浏览引导的基本原理展开论述,假设在不受\u003Cb\u003ESearch\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Tag\u003C\u002Fb\u003E干扰的条件下,以主题和内容主线进行关联设计。适合\u003Cb\u003E网站策划师、Web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信息架构师\u003C\u002Fb\u003E进行参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闭环是被逼迫的产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刚正不阿的“\u003Cb\u003E三次点击\u003C\u002Fb\u003E”原则要求必须将信息架构尽量压扁,当遇到海量信息,问题出现了:扁平的信息架构造成了\u003Cb\u003E冗长的内容列表\u003C\u002Fb\u003E,用户往往需要进行“\u003Cb\u003E内容-列表-内容-列表\u003C\u002Fb\u003E-”的拨浪鼓式操作。要缩短浏览路径,就必须要建立\u003Cb\u003E“内容-内容\u003C\u002Fb\u003E”的信息关联,信息闭环应运而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a5ca1e1b2b707beeaf60c.png\&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181\&\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拨浪鼓式的“内容-列表-内容-列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c5afd0b949cf234e7de81f003b1736d.pn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407\&\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最简的信息单环实现了从“内容-内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f3aefde4d1dd442d402c.png\& data-rawwidth=\&354\& data-rawheight=\&199\&\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使用闭环进行列表的信息关联\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信息闭环的基本概念\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区别于“\u003Cb\u003E绝对恪守从属逻辑\u003C\u002Fb\u003E”的树型结构,采用\u003Cb\u003E以页面为基线\u003C\u002Fb\u003E的复杂架构(参考《\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hozin.com\u002FPoint\u002F2FCD2IA.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从概念设计道信息架构\&\u003E从概念设计道信息架构\u003C\u002Fa\u003E》),通过信息的关联,将内容按主题链合成可以按逻辑回到原点的闭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c6008dac59a7b03b1c2.pn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506\&\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可以回到闭环的进口,也可以从出口中逃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回到原点,并不意味着永远循环下去,在每个存在的单环中,还可能存在着\u003Cb\u003E若干出口\u003C\u002Fb\u003E,将浏览者指引到其他主题闭环中去。\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设计原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信息闭环的产生是因为\u003Cb\u003E逻辑的复杂性\u003C\u002Fb\u003E;而信息闭环设计也就是浏览逻辑设计的过程。\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3b5556a6eecaea9e5a68d.pn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126\&\u003E\u003Cp\u003E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存在的“意识闭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户在浏览的过程是\u003Cb\u003E需求修正\u003C\u002Fb\u003E的过程,其意识过程是一个闭环,因此要符合用户的“\u003Cb\u003E下意识\u003C\u002Fb\u003E”操作,就必须通过信息关联给用户足够的提示,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3\u003E两个种类\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垂直\u003C\u002Fb\u003E内容关联与\u003Cb\u003E同类\u003C\u002Fb\u003E内容关联是信息闭环的两种形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垂直内容关联需要面向同一个实体。\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215821bef316be7e5d412.png\& data-rawwidth=\&391\& data-rawheight=\&204\&\u003E\u003Cp\u003E手机实体的垂直内容关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类内容关联需要面向同一个主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e14b9efbbee391db0ba4fc6e.png\& data-rawwidth=\&391\& data-rawheight=\&204\&\u003E\u003Cp\u003E手机测评的同类内容关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具体的应用中两种类型往往混搭出现,\u003Cb\u003E切换实体和跳转主题\u003C\u002Fb\u003E就是单环的出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831bd9dfb4f.png\& data-rawwidth=\&391\& data-rawheight=\&365\&\u003E以某部手机为主题的信息闭环混搭关联,以及单环出口\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3\u003E关联规则\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在Web数据挖掘中“相关性分组或关联规则(Affinity grouping or association rules)”就是信息闭环设计中的关联规则。\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3\u003E复杂环路设计\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串形环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体或主题之间存在严整的上下级关系,用户必须依次访问各个单体闭环才能了解关联内容全貌,如此形成了\u003Cb\u003E单环的线性排列\u003C\u002Fb\u003E,形成了串形环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a4fa15b42a.png\& data-rawwidth=\&235\& data-rawheight=\&399\&\u003E\u003Cp\u003E线性遍历各个单环形成串形环路\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以单环组成大的闭环\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复杂概念通常存在\u003Cb\u003E继承和衍射\u003C\u002Fb\u003E关系,从而形成了以单环为边框的新的闭合。\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54c0429a9bfebe8f3574.png\& data-rawwidth=\&363\& data-rawheight=\&358\&\u003E\u003Cp\u003E单环组合形成新的闭合\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闭环矩阵\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在平均分布的垂直和平行内容中,使用信息闭环设计,很容易形成\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你中有我,我中有你\u003C\u002Fb\u003E”的矩阵,除非了导航之外,页面关联使无数条路径可以达到任何信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dc9b46a5036cdcac29ad14dd24f0efe.png\& data-rawwidth=\&317\& data-rawheight=\&204\&\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单环组合形成新的闭合\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拓扑视图\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拓扑视图是信息闭环的一种高级应用,其本质可能是\u003Cb\u003E串形、矩阵、大闭环\u003C\u002Fb\u003E,而拓扑视图仅仅是一种\u003Cb\u003E表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56d2c9db71a7fe8dc62932dcf4edfb6.pn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339\&\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reco.dangdang.com\u002Fsearchflash\u002Frelation.aspx?pid=\&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当当网的商品漫游\& class=\&\&\u003E当当网的商品漫游\u003C\u002Fa\u003E就是一种拓扑视图的实例[图片点击可看全图]\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意义及优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h3\u003E突破三次点击原则\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虽然“三次点击”原则是交互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但是它的存在必须有一个前提:\u003Cb\u003E用户知道有哪些内容,并且知道目标内容在哪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初次访问某一网站的用户,他们不可能猜测出网站的全部内容,也不知道目标内容在哪里。当然他们可以使用搜索功能进行内容查找,但是对于海量数据,\u003Cb\u003E搜索结果也可能是上百条甚至更多\u003C\u002Fb\u003E。那么内容关联就能提供一条供给\u003Cb\u003E“新手\u003C\u002Fb\u003E”的“\u003Cb\u003E渐进式学习\u003C\u002Fb\u003E”访问路径,让用户能够在“下意识”的情况下遍历相关内容,达到对网站信息架构的熟悉和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3\u003E为复杂内容提供较少的入口\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复杂概念产生复杂内容,有些网站的内容关联度非常高,由于需要提供扁平的导航,那么就增加了信息入口数量;\u003Cb\u003E太多选择就是没有选择\u003C\u002Fb\u003E,良好的信息架构不但要合理的展示内容,而且要对用户有所引导。\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92d6c0cb725ad794804a.png\& data-rawwidth=\&336\& data-rawheight=\&345\&\u003E\u003Cp\u003E信息闭环设计为复杂的信息架构提供入口整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混搭的信息闭合进行内容关联,只需要把最主要的内容采撷出来作为复杂内容的入口,就可以解决\u003Cb\u003E用户引导的瓶颈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3\u003E提供导航以外的浏览路径\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信息闭环设计\u003Cb\u003E无法取代\u003C\u002Fb\u003E树型结构和内容列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在此讨论信息闭环设计,并不是否定网站的树型导航和内容列表。闭环应当作为一种\u003Cb\u003E辅助\u003C\u002Fb\u003E的浏览导航存在,提供以\u003Cb\u003E穿插页面\u003C\u002Fb\u003E的浏览路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cda83c50f.pn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223\&\u003E\u003Cp\u003E信息闭环无法取代导航、面包屑、网站地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页面为基线的信息闭环设计,提供给新手用户\u003Cb\u003E一种学习路径\u003C\u002Fb\u003E,提供给资深用户一种\u003Cb\u003E快捷\u003C\u002Fb\u003E的关联访问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注意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h3\u003E这个不是信息闭环\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闭合设计和信息关联是两个概念,并不是所有的关联都能够形成闭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类如无差别的提供“\u003Cb\u003E本站10个热门文章”、“论坛最新发布的10个贴子”、“最热销的10种商品”\u003C\u002Fb\u003E,这统统\u003Cb\u003E不是闭环设计\u003C\u002Fb\u003E,因为它们全部是单环出口,而无法引导用户回到当前的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e7aa2de5e26f188e0aa01.png\&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300\&\u003E\u003Cp\u003E全部是出口,没有闭合的信息关联\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为不同的关联提供不同的页面结果\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信息闭环要求我们保证“\u003Cb\u003E下一关联内容对上一关联内容的继承\u003C\u002Fb\u003E”,因此那种一成不变的页面内容无法满足信息闭合设计的需要;那些存在交集的复杂页面,必须使用来路判断功能,为不同来路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u003Cb\u003E保障浏览“主题”的完整和延续\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efa4e2de8d.png\& data-rawwidth=\&454\& data-rawheight=\&431\&\u003E\u003Cp\u003E正确的处理下一关联内容的页面,保证主题延续[图片点击可看全图]\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结束语\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要恪守“三次点击”原则,但是谁也不希望用户只点击自己的网站三次,就“\u003Cb\u003E关掉浏览器跑掉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次点击”原则是假想用户获知全部信息架构的条件下,是一种\u003Cb\u003E理想状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使用信息闭环突破\u003Cb\u003E信息架构扁平化\u003C\u002Fb\u003E的副作用,设置另外一条\u003Cb\u003E以页面为基线\u003C\u002Fb\u003E的浏览线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信息闭环设计是\u003Cb\u003E非必需方法\u003C\u002Fb\u003E,例如\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hozin.com\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oZiN.CoM\&\u003EHoZiN.CoM\u003C\u002Fa\u003E依然使用了\u003Cb\u003E“树型导航+面包屑\u003C\u002Fb\u003E”的方法,因为短时间内本站不可能达到海量数据。\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创文章不容易,各位高抬贵手,\u003Cb\u003E未经授权,谢绝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的支持,是内容更新的动力,让我们科学治疗懒癌吧。\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4:00: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00:5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fdf8f2e1c91acc09a782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6},&&:{&title&:&如何理解产品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功能规划?&,&author&:&hozin&,&content&:&\u003Cp\u003E2013年写于知乎,回答好友 @虫子 关于“概念设计”的三点疑问:1.“四步法:搜集、整理、判断、创新”是否贯穿整个产品设计流程;2.\&概念设计To信息架构\&中,确定功能规格是在哪一步?3.《用户体验要素》第二层中,功能规格的颗粒度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虫子Says:昨天搜索到你一篇关于概念设计的文章《\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hozin.com\u002FPoint\u002F2FCD2IA.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从概念设计到信息架构 \&\u003E从概念设计到信息架构 \u003C\u002Fa\u003E》(ps:你博客3年没更新了)中间还是有些相关的疑问,需要得到进一步澄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知乎原文地址:\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如何理解产品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功能规划? - 知乎\& class=\&\&\u003E如何理解产品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功能规划? - 知乎\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问题一:你认为收集\u002F挖掘、分析、并最终确定需求是产品规划的整个过程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Hozin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谓“\u003Cb\u003E收集、整理、判断、创新\u003C\u002Fb\u003E”四个步骤,是策划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既然是一种方法,那么是可以贯穿整个产品设计工作的,不仅仅面向需求。一般的来说,产品规划工作包含:产品动机、产品路线图RoadMap、初始产品、产品迭代,我们来分别说一说此方法论的具体应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产品动机阶段:产品存在的理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是有需求就要有产品。\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收集&行业数据&竞品信息]\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整理&规律&发展趋势]\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判断&是否有市场空隙]\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创新&产品立足点和价值]\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产品路线图阶段:规划产品线和产品生命周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大而全,也可少而精。\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收集&普遍需求&必备条件&子产品序列]\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整理&可用资源&成本测算]\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判断&取舍产品线]\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创新&最终产品线上的要件&要件生命周期]\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初始产品阶段:你的第一个产品版本\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向运营的,减法之后的必备产品,在这个阶段还没有运营数据。\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收集&产品线各要件的可能形制&功能点]\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整理&必需的运营资源&研发生产成本&预期的效益]\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判断&根据你的已有资源进行取舍]\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创新&输出第一版本产品]\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产品迭代阶段:根据运营不断修正,更迭产品要件的生命周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已有点运营数据,优化产品,更迭增减\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收集&运营数据&效益数据]\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整理&&运营与成本的匹配]\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判断&产品优化方向&运营调整方向]\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创新&调整优化的实施,版本更迭]\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方法论就是方法论,不是瑞士军刀,但是随处都能拿来用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3\u003E\u003Cb\u003E问题二:概念设计是承接上一个步骤的工作。你文中提到信息架构应该是承接概念设计这个步骤的工作。那么,确定功能规格你在哪步完成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Hozin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关概念设计,曾经有人问我:概念车、概念手机、概念手表、和概念设计的区别是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大家可以去WIKI一下“概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98fdde02b4f8904deb4eb6ae03d1f9d.png\& data-rawwidth=\&814\& data-rawheight=\&439\&\u003E\u003Cp\u003E其次,给“概念设计”换个说法叫“概念的设计”或“设计一系列概念”,更明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其他人有一篇更实战的文章,很好的解释了具体应用 传送门 《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visionunion.com\u002Farticle.jsp?code=\&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怎样设计好产品的概念模型\&\u003E怎样设计好产品的概念模型\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明确了概念设计是什么之后,说说这个步骤的上下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户角色模型》,大家都知道如何用。那么\u003Cb\u003E概念设计文档\u003C\u002Fb\u003E地位和《用户角色模型》很相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概念设计是非常基础的一个步骤。在分析了市场、用户之余,通过概念设计对行业、产业关系进行梳理,是很有帮助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概念设计是客观的,思维导图是主观的。概念设计在程序开发领域,叫ER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概念设计是哲学范畴,不是产品设计领域的专有名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给两个不同的公司A和B输入相同的《用户角色模型》和《概念设计》,你会发现A和B会产出迥异的产品。因为A和B会分别根据自己的背景资源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全不同的产品战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一个环节:在了解用户、市场、概念之后,通常会进行\u003Cb\u003E产品战略决策\u003C\u002Fb\u003E。决策的不同会产生产品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和概念设计无关。\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3\u003E\u003Cb\u003E问题三:《用户体验的要素》这书的二层中提到“功能规格”,这里的功能规格,你怎么理解? 是一些没有经过信息架构这层组织和分配的分散的粒度很粗的功能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Hozin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记得《用体验的要素》中的第一层是什么吗?是“战略”层,恩恩,上面那个问题已经解释了:\u003Cb\u003E产品战略差异是决定产品差异的关键\u003C\u002Fb\u003E~~~战略一旦确定,那么后面基本就是执行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谓“功能规格需求\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和信息架构没有本质的联系\u003C\u002Fb\u003E。信息架构来自概念,相同的(近似的)概念经过战略取舍,形成了迥异的信息架构。前例,A和B两家公司,根据相同的用户角色模型和概念设计,输出了不同的功能列表和信息架构。所谓架构,就是关系,信息架构的差异是关系差异,来自信息的范围和上下文,即便有相同范围,还可能存在异构。从概念到信息架构的过程就是战略决策的过程,就是圈定\&信息范围\& 和组织\&信元关系\&的过程......信息又可以直接来自概念设计当中子概念、实体、属性.....这要写,真能写本书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功能规格的形成粗略的可分为两个阶段:\u003Cb\u003E1.形成功能列表 2.具体功能设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规划功能列表的阶段,信息是以具有紧密关系的“信息团(Block) ”存在的,只要Block相对固定,每个Block中的信息组织和颗粒度,匹配实现优先级。 信息团也是一种信息架构,可以看作是架构草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优先级设计具体功能的过程,就是Block中的信息组织过程,这是一个头脑中的迭代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功能,无非就是对信息的增、删、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信息架构是一棵大树,是先有树杈?还是先有叶子? 这个谁都说不清楚了,是一个自然的思考过程(那些研究人脑结构、人类思维、心理学的大牛没准真能说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是功能决定信息架构?还是信息架构决定功能\u003C\u002Fb\u003E? 哼哼,你要知道,有的时候功能还受制于技术条件和成本,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咯。\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原创文章不容易,各位高抬贵手,\u003Cb\u003E未经授权,谢绝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的支持,是内容更新的动力,让我们科学治疗懒癌吧\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2:21:3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1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21:3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fdf8f2e1c91acc09a782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17},&&:{&title&:&交互设计师如何向面试官介绍自己的设计&,&author&:&hozin&,&content&:&\u003Cp\u003E答案比较长,需要阅读20分钟,思考两小时。\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根据上下文,涉及四个方面的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交互设计师」在各种公司的角色\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介绍你的作品,面试官期望得到什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如何正确整理Portfolio\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介绍作品,迎接挑战\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交互设计师」在各种公司的角色\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交互设计是一种技能,在很多公司,产品人员都要兼顾画原型,倘若需要专职的「交互设计师」,几乎一定会成为设计资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投简历之前,请先审视自己的经验与技能,认真思考与JD匹配度,然后搜集目标公司的相关资料,对未来工作状态进行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成熟型公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包括BAT在内,只要拿到C轮+融资,主要转化率相对稳定,分工细化,大团队协作,几乎一定需要专职承担交互设计的角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要明确:在这种企业里,大家各司其职;产品人员专深研究业务,忙于分拣大量反馈和过滤需求(优雅的和兄弟部门撕逼);UI规范体系完熟,需要交互设计师快速理解PRD,拿出解决方案;甚至会有多组设计师进行内部PK,大家以为的优秀设计,未必是最终上线的版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之:他们需要的是多样性解决方案,一个需求抛过来,你能提供两种以上的原型方案,一个不可或缺的狠角色。\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动态成长型公司(内部创业项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常拿到A轮+融资,或者含着金钥匙的内部创业项目,刚刚完成初级产品打磨,深耕细作过程中,产品人员撸原型撸到手软,在团队扩充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交互设计资源」,多条产品线公共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要明确:在这种企业里,面对多种业务形态,被两三个产品人员刷副本;各种设计是亟待总结,形成规范;极可能,作为公司的第一位「交互设计师」,你的专业想法会被认为“另类”,自上而下,接受来自各界的挑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之:他们需要的是个「懂交互设计的产品助理」,几个需求抛过来,你快速消化形成最you优bi秀ge的原型方案,一个万金油的狠角色。\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初创型公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刚刚融到天使或Pre-A,甚至仅仅是个种子。正在处于商业模式试错和产品打磨阶段,通常产品人员自己撸原型,并期望尽快上线。也不排除有来自大厂的「高手」,向BOSS提出「交互设计资源」要求,于是HR照方抓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要明确:在这种企业里,业务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一定之规,甚至分工都是模糊的;一切都在面向转化服务,享受探索,乐于奉献;接受挫折,站起来继续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之:他们需要的往往是「略懂交互的视觉设计师」,如果你总能主动寻找需求,没有困难创造困难,用最暴力的方式形成设计输出,一个冲锋陷阵的狠角色。\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外包公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谓“设计咨询行业”,客户高度决定了公司的天花板。外包公司都不值得去?未必呀。Case By Case的设计咨询公司,对新手入行锻炼技能、增加涉猎有帮助;人力外包型项目,也会深入产品迭代,了解雇主的工作流程(通常是大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要明确:在这种企业里,雇主利益高于一切,雇主永远正确;雇主的错误是你的财富;一切都以雇主满意为前提,形形色色的需求,让你看尽花开花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之:他们需要的往往是「情商和技能都ok」,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依然独自作战,屡战屡胜,以三寸不烂驱动雇主与你前行,一个深入敌后的狠角色。\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看清楚,想清楚,再投简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介绍你的作品,面试官期望得到什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br\u003E设计师用作品说话,这是真理。顺利通过简历筛选,进入面试阶段,人家必然觉得作品中包含「可圈可点」之处;好似老师批改作业,亮点可以圈点,败笔亦可圈之点之。\u003Cp\u003E参加面试之前,务必问明:本轮面试官是谁;不同身份的面试官,都会要求你介绍作品,但动机迥异,「兴趣点」也截然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HR\u002FHRD\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论是招聘经理还是HRD,了解作品只有一个目的:「验真」。他们首先要保证你的履历是真实的,才会认真考虑你和JD的匹配。人才市场充斥水货,盗用他人作品越发猖狂,即便只对业务一知半解,HR也会主动要求案例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政型面试官典型内心:\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这个作品真的是Ta做的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这个作品能代表Ta的真实水平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创作这个作品,Ta是主导还是追随者?\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的工作效率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么?\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产品经理\u002F产品负责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就是未来给你需求的人。因为极有可能接触过交互设计,并且一定亲自撸过原型,他们通过了解作品进行「资源比较」;出于职业习惯,除了对交互技能的比较,他们更希望了解你对业务需求的把握,是否能快速上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业务型面试官典型内心:\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Ta比另外一个交互设计师,谁的水平高一些?\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案例和我的产品有交集,Ta之前的团队如何解决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我需要给Ta输入什么,Ta能自动补全多少?\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能在我和其他部门撕逼时,能输出多少火力?\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有多了解我的用户?能帮产品提升转化率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技术经理\u002F研发负责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就是你未来的下家,如果由研发Leader面试交互,那么极可能是技术主导型产品,他们通过了解作品判断「靠谱程度」;码农出身的他们,更关心你的作品如何落地,那些界面背后,你是否考虑过实现成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技术型面试官典内心\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案例背后的技术成本,Ta了解多少?\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作品真实的迭代过程,Ta之前的研发团队付出了什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的文档全面么?包含异常处理和边界限定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的颠覆式创新,是否会在未来坑爹?\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设计师\u002FUX负责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是你未来的伙伴,也会是竞争对手。设计师往往独特而自信,作为家长和前辈,他们通过了解作品判断「切磋和碰撞」;在基本技法ok的情况下,他们期望你给设计团队带来新思潮,与大家保持亦师亦友的互补关系,另外就是你的性价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创意型面试官典型内心:\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这个案例,如果是我,会如何设计?\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的技法是否单一,缺乏变化\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的风格对现有团队有补充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自觉遵守设计规范,Ta是否get?\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会不会浪费时间教Ta写完善的文档?\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项目经理\u002F客户总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注意了!如果是负责进度、对接雇主的面试官,要么就是外包公司,要么就是对效率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了解作品判断「效率与返工」;你是他们眼中纯粹的资源,首先东西要有亮点,其次善于推销作品,最后要耐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效率型面试官典型内心:\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我的雇主喜欢这个设计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的讲解能打动哪个雇主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有了Ta,我能节省什么?提升谁的效率?\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Ta这个设计改了多少次才通过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知己知彼,看人下菜,左右逢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如何正确整理Portfolio\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作品数量和类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少而精的东西,3~4个案例足以。\u003Cbr\u003E案例一定要兼顾PC端、移动端(或者GUI、智能设备)\u003Cbr\u003E业务形态丰富(ToC、ToB、前台、后台)\u003Cbr\u003E交互框架要多样化(杜绝重复、单一、乏味)\u003Cbr\u003E案例之间配色不要有重复(偏视觉的交互设计师)\u003Cbr\u003E一定包含近期(半年内)的案例\u003Cbr\u003E每个案例都要有创新\u003Cbr\u003E如果是新手,只有一个案例也可以\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简历和现场讲解要分开准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冗长的简历会降低你的面试机会,面试官没耐心看完;只要足够吸引人,获得面试机会就足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试时候的workshow要单独准备,不要照着简历直接开讲,很Low\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简历案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简历是敲门砖,也是做事风格的体现,如果简历中包含案例(通常是图片),保证每一个都值得揣摩,高下立见。\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每个案例提供4个左右的关键界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一定是关键的,注册\u002F登录之类的别放)\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每个案例的界面最好贯穿一个用户任务\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比如搜索某个商品、完成订单确认)\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每个案例要标注时间、版本、简要的说明\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核心转化率是什么,设计提升了多少转化率)\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至少有一个案例标注操作逻辑、异常容错、边界限定\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表单验证、列表排序、加载、断网、暴力输入)\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如果涉及用研,请提供具体数据\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只要结果,别说过程,所谓「方法论」满大街都有)\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至少有一个案例提供「用例级流程图」\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不要放脑图、那东西占地方,也没人看)\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如果展示视觉效果,请提供设计本体\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img src=\&v2-fa387fe053e2eba4dac1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4\&\u003E\u003Cp\u003E(观察本体,西文字体使用还可以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如果是偏视觉的交互设计,至少一个案例提供设计规范示意\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能输出规范的是设计师,不能输出规范的是美工)\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作品的基本情况\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形成以一套文字性的话术,努力背下来,但是不需要展示给面试官看。\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准确说出顺序\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这是我在xx公司供职期间,N个作品中的第n个)\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精确的日期时间\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从2012年6月初拿到需求,8月验证方案,9月底完成开发上线,我全程四个月参与)\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团队,分工,角色\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产品设计小组共6人,产品经理是组长,交互设计师我1人担任,两位视觉设计美眉分别负责web端和移动端,1位用研帅哥和1个运营妹子也深度参与设计)\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上下流程配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产品经理提供一些想法和草图,我合理安排主要界面,补充形成闭环,小组内部评审迭代;修正完善的原型、交互文档将交付视觉设计师)\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执行效率\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第一版原型有32个界面,用了接近一周的时间完成,经过评审后,我又用了一周时间提供了PlanB,用研人员配合完成了基础测试,我们前后花了一个月,完成最终定稿,把界面数量缩减到27个)\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后续工作与现状\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版本上线后,经历了两次小规模修正,主要是围绕登录转化、订单转化、支付转化,均有小幅提升。在我离开之后,由团队种的XX继续完成交互设计维护,目前已经迭代到版本2.1.7)\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面试Workshow文档\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简历中的案例编号,创建本地文件夹,将原始设计动机、流程,以文档形式单独列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试自备笔记本或者iPad,Face2Face进行演示。请注意,Workshow永远不要拷贝给任何其他人,哪怕面试官是CEO也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试中,没机会让你讲完全部东西,因此一定要把文档拆的足够散,一个文档是一张图,或者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片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每个案例WorkShow的独立文档通常包括(未必一定包含):\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原始需求和需求分析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摘录运营文档、PRD当中的段落,还有你的提炼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竞品的交互分析 3~5Pages\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受众、核心业务交互形式、易用性,定性研究,横向对比表格)\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行业研究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市场份额、竞争手段、增长率、普遍威胁,虽是产品技能,交互也可拥有)\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用户研究结论 3~5Pages\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研究方法、原始数据、分析结论,结论要真的用在设计中)\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使用统计与数据分析 2~3Pages\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关键转化率,存在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人物角色Persona 3~5Pages\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典型的几个用户类型,这方面资料很多,自己查)\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概念设计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请参考\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ink.zhihu.com\u002F?target=http%3A\u002F\u002Fhozin.com\u002FPoint\u002F2FCD2IA.html\&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从概念设计到信息架构 \&\u003E从概念设计到信息架构 \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脑图(就是我一直不承认的所谓“功能架构”)\u002F信息架构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好吧,不懂信息架构的孩纸,脑图也凑合了)\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关键用例\u002F场景还原 2Pages\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UseCase啦,用例图或者文字描述都可以,只列出核心业务就OK)\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手绘草图\u002F基本界面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有手绘的习惯,这里一定要阐述:为什么选择此类交互框架?是否有多种解决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界面列表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和习惯,这对评估工作量和进度意义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界面信息流图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界面之间的链接关系,信息+功能,操作之后切换关系,这图越复杂,证明思路越清楚,多下功夫吧)\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高保真原型与过程稿演示 不限\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Axure要输出HTML预览版本,移动端最好可以直接用手机演示;如果能提供多个版本方案,那是最好;如果不能提供多个方案,至少提供迭代前的界面,过程稿,进行对比)\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I定稿\u002F在线版本\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你的原型输出给UI后,最终上线的美化效果;你设计的版本依然在线,那就直接展示APP或者网站的最终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验证,A\u002FB测试结果 1Pag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如果有验证环节,一定展示数据,准确描述设计对核心转化率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交互设计文档DRD 1Docment\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标注的原型,或者Word文档,包含通用原则、基本模式、公共规则;各个界面的表单验证、列表排序、加载、断网、暴力输入等交互设计说明)\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I设计规范 1Docment\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偏视觉的交互设计师,可以提供完整UI规范,BTW:不存在所谓「交互设计规范 」,模式Pattern本身就是大家共同遵从的)\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工作邮件\u002F备忘录 不限\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协作邮件、进度简报、团队会议纪要,都可以说明整个作品的产生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文档,一个案例一个文件夹,命名严谨编号,随时备用,拿起来就讲。\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介绍作品,迎接挑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四段式讲解\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针对不同类型面试官,从四个方面去阐述作品背后的故事\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基本情况\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前因(需求与分析)\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难点与解决(过程)\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后果(设计结论)\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img src=\&v2-3cdb3ba6ad2e3cfb0db62cba91b0de99.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33\&\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必须介绍:一定要仔细的说明和阐述;\u003Cbr\u003E一带而过:看一眼相关文档即可;\u003Cbr\u003E不问不说:问了才拿出来(你要让对方认为,这很小儿科)\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讲解注意事项\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声音洪亮,语速要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贵人语话迟,说的太快,自己会紧张)\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察言观色,追逐兴趣点\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注意对方的表情,喜欢就多说,不喜欢就马上下一个环节)\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讲解被打断怎么办?\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第一次,假装没听到;第二次,要求对方等这个案例讲完再提问;第三次,停止讲解后面的案例,只针对被打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遭到质疑,但没有应对话术,怎么办?\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我的确没有考虑到类似的情况,我的确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我需要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然后继续讲解下一案例。)\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反守为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面试的过程中,不允许你发问,这样的公司永远不要去,不要去,不要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提前准备类似下面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讲解案例中的分工之后)咱们公司的工作流程是这样嘛?\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讲解案例中的用研结果)咱们公司的用户研究是专人负责嘛?\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讲解案例中的UI设计规范之后)咱们公司的规范是谁来维护?\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问题一定要给一个具体的面试官,问完之后用好奇的表情,瞩目对方5秒以上,超过10秒对方无应答,请微笑,继续讲解。三次发问,对方无应答,你可以「奴家身体不舒服」,抓紧回家。\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需要阐述设计原理、定律、法则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政型:他们根本听不懂,你说太多可能会羞辱对方\u003Cbr\u003E业务型:他们不是很关心,你说一个试试,如果对方无反应,就不要继续了\u003Cbr\u003E技术型:你敢用定律PK码农?少搞事情啊,方案尽量简单实用\u003Cbr\u003E创意型:你懂的,Ta也懂;你敢打破定律法则的大胆设计,这可以有\u003Cbr\u003E效率型:我喜欢,我喜欢,雇主就喜欢这种理论,太棒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被要求点评某个设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哎呀,帮我看看这个....好的,您可以发我邮箱,然后我给您反馈。\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被要试做某个需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一个纯粹练习?加个微信,回头给您\u003Cbr\u003E是一个商业项目?555...「奴家身体不舒服」,最近不接客\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遇到不懂装懂的面试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奴家身体不舒服」\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遇到交互老司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加微信,先加微信,先加微信.....\u003Cbr\u003E不要立刻表示:“我愿意拜您为师,给您做小弟,收下徒儿吧”\u003Cbr\u003E如果你这样说了,你的面试基本已经失败了\u003Cbr\u003E谁愿意把本领教给一个陌生人?\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有理有利有节\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Hozin如何面试交互设计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大篇幅的用研,大谈体验,Persona,UCD方法论,最后拿出「翔一样的原型」,此类简历基本第一时间被过滤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定会通知候选人:先笔试(哈哈哈哈),面试请自备作品集,另外准备三个感兴趣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基本功\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问一些基本的,多选、验证、表单联动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只会移动端,不是交互设计师\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不会走,飞起来也没用;飞在天上累不累,自己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一句话作品「验真」\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你觉得自己这个作品有那些「可改进之处」?\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设计如自己的孩子,对作品继续思考和想象,是设计师的习惯;如果是拿来别人作品,几乎一定回答不上来。\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设计多样性\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是否理解「同形异构」和「同构异形」,提供多样解决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场景还原能力\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场景想的全不全,有没有逻辑上的自相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哇咔咔~~~~~\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写文章不容易,请呵护原创\u003Cbr\u003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0:59: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2,&likeCount&:14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59:5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21bd31ee2f0d450c6b9c58b4be44c342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144},&&:{&title&:&To B产品的交互设计,该是什么套路?&,&author&:&hozin&,&content&:&\u003Cp\u003E污,慎入。UCD那些方法论,在ToB领域可能用不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自知乎私信提问】\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抱歉打扰,有一些问题实在让我感到棘手,请求你的帮助。 \u003Cp\u003E我刚刚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上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个ToB的激活流程。之前做虚拟ToC项目时,知道建立用户画像,故事版,发现痛点和机会,再根据需求优先级作出任务流程,直至最后产出低保真原型图。可让我感到困惑的是,ToB的用户或者说能进入我的激活功能的用户,本身就有很强的驱动力,且只存在与Web上,没有那么多使用场景产生的多种需求。似乎只能在使用流程和信息构架上做些功夫。这和我之前学到的东西有些相悖,之前的交互设计流程不起作用了。\n所以,如果是我,你会怎么样对这个功能做交互设计呢? \n\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Hozin的答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给你讲个故事:\n\n从前有一群孩子,他们从小就只吃屎,长大以后依然觉得屎好吃,甚至你给他们任何【你认为的美味】,他们都会觉得:\u003Cu\u003E\u003Cb\u003E这种屎明明不好吃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给你描述个场景:\n\n美剧《兄弟连》当中,空降兵解放了一座集中营,他们见到了骨瘦嶙峋的一群犹太人,他们好心提供了火腿、牛奶、巧克力……等战时最好的营养品,结果有几个犹太人的身体已经无法吸收这些高蛋白和脂肪,饮食过量,直接撑死了~~~~~ 后来他们尝试用干面包、清水一点点的调整这群犹太人的肠胃,天长日久之后,才敢给肉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是B端用户!!! 换句话,用俗常的【UCD方法论】解决【ToB产品问题】,你可能会碰钉子: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某种工具(哪怕这种工具很垃圾)。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ToC产品的用户,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那些需求理论,你可以威逼利诱进行转化;同样还是这群用户,换成工作场景,ToB产品目的唯一且明确:【\u003Cu\u003E\u003Cb\u003E快速完成任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许你的设计很Nice,但可能完全和他们之前使用的东西是相反的,无法帮助他们快速完成业务,那么他们就会骂娘;你觉得你给他们的是美味,但他们可能已经完全习惯吃屎!!! \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奇怪吧?同样一个用户,看着电脑屏幕工作的时候,他仅仅是在Do Duty,可能仅仅是在养家糊口,只要快速完成就好;几分钟以后,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淘宝,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东东,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 好,如果你是一位大厨,面对的是一群喜欢吃屎的食客~~~你该怎么办呢? \n\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1.首先,你也要吃屎 \n\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把他们正在使用的、曾经使用过的系统搞明白,到底完成了什么业务,用户操作流程是怎么样的;你要完全化身为用户,品味他们正在咀嚼的味道 \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2.很长一段时间内,菜品保持屎性\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不要尝试颠覆性设计,无论他们曾经习惯的系统和交互有多么糟糕!要继续坚持提供他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方式,比如功能曾经的位置,导航的布局等等~~~~至少保证入口不变,从【子流程】开始做优化;永远别奢望【一蹴而就】的优化体验,否则就等着被投诉吧! \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3.逐渐的把【屎】变成的美味\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每天加一勺牛奶,慢慢的,几年以后,屎也会醇厚甘冽。具体来说,就是逐步微调使用流程,潜移默化创建规范;甚至在实战中,允许两套系统并行。老员工使用旧版本,新员工使用颠覆版本;不断的用各种手段利诱老员工切换到颠覆版本;允许老员工继续使用旧版本的旧功能,同时又使用颠覆版本的新功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揍酱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toB和toC产品差异,也可阅读 \u003Ca data-hash=\&f1b53fb9cd5b640cd4b860\&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f1b53fb9cd5b640cd4b86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f1b53fb9cd5b640cd4b860\&\u003E@尤文文\u003C\u002Fa\u003E 的相关文章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34:0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0,&likeCount&:4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4:0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d1328cbe41c0ab22d7fc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0,&likesCount&:46},&&:{&title&:&[炒冷饭]网站导航设计杂谈&,&author&:&hozin&,&content&:&\u003Cp\u003E\u003Cu\u003E本文写于日,8年以后再看,依然有效。那时候还叫“网站策划师”;“交互设计师”这称呼,还不普遍。\u003C\u002Fu\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网站策划中百分之七十的工作是围绕网站导航开展的”——这句话是错的。许多优秀的网站成功在导航设计,许多糟糕失败在导航设计,这个现象的确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导航设计占有网站策划工作的绝对重心。\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不是所有的网站都需要导航\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策划这类思维活动,一旦形成了惯性也就失去了创造力\u003C\u002Fb\u003E。很多从事网站策划的朋友,总是把着眼点放在了网站的导航,殊不知很多网站压根不需要导航,因此,正确的网站策划思维应该是首先明确“\u003Cb\u003E我们是否需要导航\u003C\u002Fb\u003E”,然后才是“\u003Cb\u003E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导航\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只有一个页面的网站,它们不需要导航\u003C\u002Fb\u003E。企业简介、联系方式、产品服务,这样的名片式网站是国内中小型企业普遍采用的形式,而这些内容往往可以在一个页面中展开;网站建设公司为了提高价格将名片式网站故意复杂化,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将导航程式化,造成了成本浪费与用户操作的烦琐;一个极简的网站,高效能的传播,纯粹的功能,是不需要导航的干扰;如果能够在最少的页面里把事情说清楚,就不要浪费更多的页面,这是在节约社会资源,也是在节约用户的时间。\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82dc2aeaec9a52a80261.jp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444\&\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可用性研究网站\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useit.com\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Useit.com\& class=\&\&\u003EUseit.com\u003C\u002Fa\u003E(Nielsen)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导航栏的网站\u003Cu\u003E\u003Cb\u003E(本文写作之时,的确是没有,但现在有导航啦)\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故事主线的网站,它们不需要导航\u003C\u002Fb\u003E。线性思维可以一步一步带领用户进入目的地,只要内容足够吸引,那么用户是不吝惜增加点击的;这种叙事的内容传播侧重的是内容的深度,Step By Step的让用户深入了解内容,并不希望用户进行跨越式浏览。故事网站并不能带来宽泛的流量,必需像看幻灯片那样一页一页的点击下去,而却能带来影响力与深刻传播,用户往往一口气浏览到底,而且很少去重新浏览;既然如此,故事主线的网站存在有何意义呢?很显然,故事主线网站是进行\u003Cb\u003E病毒式营销\u003C\u002Fb\u003E的利器,通常人们会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网站通过各种渠道分享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cbae9f131e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33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著名的Web标准启蒙读物《\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hotdesign.com\u002Fseybold\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为什么用表格排版是不明智的\&\u003E为什么用表格排版是不明智的\u003C\u002Fa\u003E》采用线性无导航阅读\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用户往往并不知道网站导航的存在\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每个人都有经常使用的网站,即便是网站策划师也不例外。现在确定一个你经常访问的网站(这个网站必须不是你亲自参与设计建设的),好,闭上眼睛仔细回忆,这个你经常造访的网站,它的导航包含多少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什么?最后一个呢?每个项目在导航中是如何排列的?现在你明白了么?……即便是你经常访问的网站,你也没办法把导航内容完全记住。\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37d5b9bd1ed81b6a114e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29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Google中文(谷歌)可能是你每天都访问的网站,你能记得它的导航具体是什么吗\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在使用者的视场中,扫描着页面的内容,即什么内容在页面的什么地方,这些内容是否是用户需要的;用户其实不关心导航是否存在,他们\u003Cb\u003E只有在当前页面找不到自己需要内容的情况下,才会去寻找导航\u003C\u002Fb\u003E;因此,用户的确能感受到页面的存在,因为页面通过视网膜让用户知道了它的存在,用户往往不知道导航的存在,因为\u003Cb\u003E导航系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户使用导航是要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这种需求往往非常急切,而且你\u003Cb\u003E不要认为每个用户都会像在月亮山挖宝一样孜孜不倦\u003C\u002Fb\u003E,在导航的帮助下,如果还不能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关掉浏览器跑掉了。这个时候,一份详尽的网站地图,会比你精心设计的导航更有效和快捷。\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越是扁平结构的网站导航越有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很多网站策划师喜欢使用多级导航,有的甚至按照逻辑关系把导航细分到3级甚至4级,这样做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我们引入一个维度的概念,如果每增加一级导航就增加一个维度,那么增加的这一级将使整个导航系统复杂度\u003Cb\u003E增加数倍\u003C\u002Fb\u003E,而用户的操作将呈\u003Cb\u003E几何数量级的增加\u003C\u002Fb\u003E。\u003Cimg src=\&v2-dfe32baab706e2bf2faa59b80844f95c.pn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38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一个企业网站的二维导航被扁平化的例子\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们必须明确,导航的出现是因为在一个页面中无法同时展现那么多的内容;也就是说\u003Cb\u003E导航是无奈之举,并非必需品\u003C\u002Fb\u003E。无论横向导航还是纵向导航,假如入屏幕足够宽或足够长,那么只需要一级导航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说,需要把一个多维的纵深导航系统压扁,这样做的代价是打破网站栏目之间明确的从属逻辑,而得到的好处是让用户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扁平结构的导航,正在逐渐成为网站导航的主流,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门户网站将一级的栏目在导航区以多行出现,并且你能发现更极端的做法——网站的导航就是网站地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fe0fd2e298b4ff4dc1e36.jpg\& data-rawwidth=\&429\& data-rawheight=\&239\&\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戴尔电脑的中文网站:网站导航就是网站地图!\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横排导航与纵列导航的区别\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们知道,几乎整个世界的阅读习惯都是从左到右逐行进行(中国古代是从上到下逐列进行),那么在横排导航中,左边的项目一定比右边的项目重要么?这也未必,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将\u003Cb\u003E导航与段落区别开来,进行跳跃式阅读,出现了“金箍棒”状态\u003C\u002Fb\u003E,那么就意味着在横排导航中,最后一个元素会有一个小的跃升;所以,有经验的网站策划师会把最重要的项目放在横排导航的第一位,而次要项目放在横排导航的最后一位,其它项目从第二位依次排列开。\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acfa.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27\&\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横排段落:权重由左至右逐渐降低\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49eccbd63be6525fc88cfc5.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98\&\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横排导航:权重逐渐降低,最后出现跃升\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由于用户阅读的横扫描习惯,纵列导航保持了一个简单的递减关系,上面的权重最高,下面的权重最低。\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6b6db426c.pn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27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纵列导航:权重由上至下逐渐降低\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精简合理的导航结构是可以复用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横排导航+面包屑仿佛是网站导航的普遍格式,真的合理么?导航真的要占用那么多宝贵的屏幕资源么?越来越多精巧的设计将导航和面包屑融合在一起,完美的解决了“\u003Cb\u003E你在哪里”“你可以去哪里\u003C\u002Fb\u003E”这两个最本质的导航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707eec7a.pn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385\&\u003E\u003Cp\u003E一种使用较少链接实现多级导航的网站导航形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功的导航方式是可以复用的,虽然在用户的眼睛里没有导航,然而在网站策划师的视野中优秀的导航随处可见,导航设计并不存在什么诀窍和秘密,如果理解每种导航结构的特点,那么就\u003Cb\u003E“拿来主义\u003C\u002Fb\u003E”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提示每一位网站策划师:因为\u003Cb\u003E内容所以导航,千万不可以“先设计导航、然后才冥想内容”\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后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4月,和一位视觉设计师朋友讨论了本文中【横排导航】尾部跃升的有效性,我们打开了几个一线电商的PC端Web界面,验证了本理论依然有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创文章不容易,各位高抬贵手,\u003Cb\u003E未经授权,谢绝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的支持,是内容更新的动力,让我们科学治疗懒癌吧。\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54:1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3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54:1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fdf8f2e1c91acc09a782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38},&&:{&title&:&微信聊天图片直接转发朋友圈?你想多了吧&,&author&:&hozin&,&content&:&\u003Cp\u003E手机码3000字,阅读10分钟,够你纠结一整天。\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小密圈朋友 提问: 刚才想把微信群中的一张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发现长按图片并没有分享到朋友圈的入口,只能保存后去朋友圈分享,所以产生以下疑问:
\u003Cu\u003E1. 为什么微信不在聊天页面直接给出分享到朋友圈的入口? \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 2. 类似的,在之后遇到此类的功能和交互的问题,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思考呢?\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Hozin的回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次,某个朋友提问【微信为什么不提供临时会话】,在解答过程中,Hozin曾经把朋友圈这个功能比喻成【妖孽】。今天,趁此机会彻底剖析一下,兼答题主的疑问。\u003C\u002Fp\u003E\n\n\u003Ch2\u003E1.0朋友圈的产品定位\u003C\u002Fh2\u003E\n\n\u003Cp\u003E不说结论,只说现象:\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1微信的核心用户功能是Chat,主界面是对话列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2朋友圈入口存在于【发现】中,扫视【发现】中的其他功能,有一些是可以在设置中停用的【插件】,比如摇一摇,附近的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3朋友圈在【我的】里面又变成了【相册】,查看其他用户的资料卡片时,入口也叫【相册】\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4朋友圈里存在a.\u003Cu\u003E\u003Cb\u003E图片序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b.\u003Cu\u003E\u003Cb\u003E小视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c.\u003Cu\u003E\u003Cb\u003EURL(\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u003Cb\u003E图文卡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三种主要内容,这些内容都可以附加一段文本,还有个隐藏功能是d.\u003Cu\u003E\u003Cb\u003E只发纯文本\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普通用户只允许发布这四种内容Topic。广告是私有接口,不允许普通用户发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5某用户的【相册】中,查看某张图片或者某视频,可以左右滑动连续切换Topic,并自动跳过URL和纯文本……妖孽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6经不断进化,朋友圈拥有两重权限:\u003Cu\u003E\u003Cb\u003E全局\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和\u003Cb\u003E\u003Cu\u003E单条Topic\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全局隐藏,全局只显示若干条,全局对某人不可见;单条内容发布后可变更为私密(仅限图片和小视频),还可以在发布时为单条内容(仅限图片、小视频和纯文本)设置黑名单和白名单。\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1.7图片序列、小视频和纯文本的发布入口在朋友圈,右上角的相机icon;发布图片或视频时,只有两个选择,拍摄或相册(以前是相机、相册、小视频共3种);其实还有一个秘密入口,参考2.5\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8发布图片、小视频、纯文本时,如果中途放弃,退出时有模态提醒,确认退出后清空内容,下次发布需要重新编辑;中途放弃后回到朋友圈(这一点很重要,保证了使用路径简单可靠)。\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9发布Topic实际上有\u003Cu\u003E图片\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小视频\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纯文本\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URL\u003C\u002Fu\u003E四个不同的编辑界面。其中图片最复杂,涉及到图片的增删改,增图片又循环到拍摄和相册两种方式;近期还增加了图片调整顺序的功能。\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10朋友圈既不是私密群组也不是公开留言板,【内容可见性】更是一个妖孽的规则,即:a.\u003Cu\u003E\u003Cb\u003E内容Topic朋友可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b.\u003Cu\u003E\u003Cb\u003E内容Topic的点赞和回复如果出现【我的朋友】也可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c.\u003Cu\u003E\u003Cb\u003E点赞和回复相当于【关注Topic】,后续产生的相关点赞和回复会以默认【强提醒】方式推送给用户\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新Topic却是【弱提醒】);d.\u003Cu\u003E\u003Cb\u003E基于回复又衍生出Re操作,回复Topic是全部朋友可见,Re仅相关朋友可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这,难道不是罄竹难书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u003Cp\u003E1.11朋友圈中的URL(图文卡片),只来自朋友圈外部转发和微信外部转发。换句话,朋友圈外部进入的内容Topic也只能是URL(图文卡片)!!!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手机主题设计大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