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使用,nvme固态硬盘盘有没有必要上nvme和mlc吗

说下我自己对于TLC模拟SLC的看法_固态硬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3,387贴子:
说下我自己对于TLC模拟SLC的看法收藏
大神勿喷,以下全当脑补出来的:理论上固态硬盘的速度SLC&MLC&TLC,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固态硬盘都采用了模拟SLC的技术,三者之间看不出什么差别。实际上,不仅TLC在模拟SLC,MLC也在这样做,我认为模拟SLC技术不仅仅是为了跑分好看,大家日常使用很少一次性写个几十G,那么模拟SLC恰好能发挥出它的性能。SLC cache并不是SSD中单独的一块缓存,它就来源于SSD自身的空间,我们以一块480G的闪迪UltraII固态为例。它采用马牌9189主控,8个60G颗粒,SLC cache为20G,实际容量447G,也就是说它的OP空间为7%。既然SLC cache不是单独的一块缓存,那么它来自于哪里呢?答案就是它来自于每个die的工作方式。说得极端一点,die就是die,本质没有SLC MLC TLC之分,主控让它怎么做,它就怎么做。一个颗粒,主控可以让它工作在60G TLC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30G MLC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15G SLC模式下。那么具体让哪些die工作在SLC模式下呢,我个人的看法,两种可能,来自OP空间或者在全盘内由主控分配。考虑到OP空间只有33G,不足以模拟出20G的SLC cache,个人认为更有可能是在全盘内由主控分配。20G SLC cache需要80G TLC来模拟,那么只要可用空间大于80G,主控肯定可以找到足够的TLC空间来做这件事。不够的话,还有OP,OP也用光,可以削减SLC cache容量。主控会优先选择磨损较重的die作为SLC工作(可能吧...手动删除线,感觉跟优先写入SLC cache的方式矛盾了),因为SLC模式下的写入对die的损耗较轻。为什么SLC cache写满后会掉速呢?因为这时候主控开始往工作在TLC模式下的die写数据了。那么SLC cache什么时候释放呢?首先你如果把里面的数据删了,它自然就释放了。其次在你不往固态里写东西的时候,固态逐渐把SLC cache里不常用的数据转移到工作在TLC模式的die中。以上结论把TLC替换成MLC同样适用。关于全盘模拟SLC,也就是主控直接让所有的die都工作在SLC模式下,一块120G的MLC固态这样做,就差不多等于你买了个60G SLC固态,等到你用超了一半容量,主控再慢慢往外吐。
---贴吧极速版 For UWP
【中建瑞通】建筑资质新办,资质增项,资质升级的好帮手
不作评论。问个问题。假如是256G的固态,拆解下来是8颗闪存颗粒。也就是说一颗是32G的容量是么。
请问这个32GB是标称还是?
然而实际可用容量是238.47就是说OP空间为百分之7是么,那么请问这个OP空间是如何分配的?
是平均每个闪存颗粒划分一样给OP还是说单独的在某一个闪存颗粒上面呢?
卧槽,看懵逼了,帮顶
第一句就脑补错了。。。
说得极端一点,die就是die,本质没有SLC MLC TLC之分这话恐怕真有点儿极端了,你拿SLC模拟一把TLC试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日常使用,固态硬盘有没有必要上nvme和mlc吗?_图拉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71,295贴子:
日常使用,固态硬盘有没有必要上nvme和mlc吗?收藏
不玩大型游戏,就当系统盘用,看到有些m.2
nvme硬盘速度已经快到每秒上千MB了,有没有必要上?还是就用sata3就绰绰有余了?还有mlc颗粒,如果就用tlc的会怎么样?
【中建瑞通】建筑资质新办,资质增项,资质升级的好帮手
mlc寿命比tlc长许多许多。系统盘普通sata3已经足够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评测】NVME,新潮流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建兴T10试用报告_固态硬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3,386贴子:
【评测】NVME,新潮流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建兴T10试用报告收藏
曾几何时,NVME固态硬盘还是有钱人的玩物,与优秀的性能相伴的,是它高昂的价格。直到2016年第四季度,随着intel 600p的到来,NVME固态才真正走入大众的视野,2016年12月,又一款平民价格的NVME固态发售,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建兴睿速T10(以下简称建兴T10或T10)。笔者有幸得到一块T10 120G,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表现吧。第一部分,开箱闲话不谈,拆开包裹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泡袋,气泡软软的,防护还是很到位的。盒子正面的T10字样还是很炫的,下面有M.2、NVME、PCIE等字样,表明这是一个M.2接口、走PCIE通道、使用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盒子背面写了一些这个固态的卖点,大致是:·建兴T10采用更为先进的主控,走PCIE Gen3*4通道。·使用15nm MLC闪存,连续读取速度可达2700MB/s,连续写入速度为1300MB/s。·采用端到端数据通路保护电路和SmartECC引擎,以保证数据在高速传输时的完整。下面还有什么100%高质量颗粒和主控,什么100%自主设计的源代码和固件,等等。听起来有没有觉得很厉害呢?但是实际上又是怎样的,我们继续往下看吧。拆开包装,看到内容物十分简单,固态本体四周还有一圈黑色的减震海绵。用户卡片的背面,写了一些注意事项,新手们还是应该看一下的。值得注意的是建兴的三年联保。我们来端详一下T10的真容,本次建兴T10采用了蓝色外置散热片,相比没有散热片的M.2固态来说,对散热会有一定的加强,对颗粒和主控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还能为固态增加一些颜值,还是很不错的设计,点个赞。
【中建瑞通】建筑资质新办,资质增项,资质升级的好帮手
T10的接口是M Key的,整体采用标准的2280结构。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笔者拿到的这块固态是2016年11月生产的。拆下散热片,我们可以看到T10的PCB板,T10的本体与散热片之间并无粘胶,是卡扣式固定,可以方便取下以更好地兼容笔记本。但是感觉散热片上导热垫片只贴合了主控,对颗粒和缓存贴合貌似一般。T10采用的主控是群联PS5007,支持AES256加密、防掉电保护、支持端对端数据保护。闪存是东芝15nm MLC颗粒,还有南亚128M缓存。上机后,可以看到实际容量有111.77GB,由于换算比例不同这是正常现象,符合T10的标称容量。
第二部分,性能测试当然,固态硬盘最重要的还是性能啦,那么T10的表现又是如何,我们现在就来测试一下。1,事项说明首先介绍本次测试平台:CPU:i5-6600主板:华硕B150 PRO GAMING/AURA内存:镁光铂胜 DDR4 2400 8G硬盘:建兴睿速T10 120G显卡:七彩虹iGame GTX660 2G系统是Win10 64位 专业版看到这里可能会有DIY高手问了,你的主板的M.2接口走的是PCIE3.0*2的通道,而T10需要PCIE3.0*4的通道才能发挥全部性能,不会有瓶颈吗。说的没错,所以这次测试笔者不会将T10直接插在主板的M.2接口上,而是会用一张转接卡来连接主板和固态,这样,就不会因为通道数而限制T10的发挥了。在正式测试之前,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点,为了跑分正常,我们需要将T10的写入缓存缓冲区刷新关闭,不然会大大影响固态的写入成绩。关闭方法是打开设备管理器→磁盘驱动器→右键LITEON T10→属性→策略→将“关闭设备上的Windows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前的方框勾上。第二点,为了更加接近实际使用的环境,本篇评测的所有固态硬盘跑分均为其作为主盘(即系统盘)时的跑分。由于主盘已经存有系统文件,比做从盘空跑时成绩可能会有所下降。2,AS SSD Benchmark事不宜迟,笔者迫不及待地对T10进行了跑分。可以看到,T10的跑分与其包装上标称的速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仍然可圈可点。其中4K随机读取超过了40MB/s,足够我们日常使用,而总分跑出了2500以上的高分,性能确实不错。3,CrystalDiskMark很多人觉得CrystalDiskMark的跑分更加准确,实际上跑分确实高于AS SSD,也更加接近包装上的标称速度。4,文件复制(AS SSDKopier-Benchamark)文件复制是我们日常使用中经常接触的操作,是很极具参考价值的测试项目。在AS SSD的文件复制测试中含有三类文件:ISO:复制一个300MB与一个800MB的文件(大文件写入)Program:由许多大小不一的零散文件组成的程序类文件夹(小文件写入)Game:由许多大小不一的零散文件组成的游戏类文件夹(上两者的综合)T10的模拟游戏文件的复制超过500MB/s,在笔者见过的固态中属于中上水平。5,压缩曲线测试(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模拟数据在不同压缩比的情况下,固态硬盘的读写效率。图中红线是写入曲线,绿线是读取曲线。这里笔者要给差评了。可以看到,T10的写入速度虽然一路攀升,但是非常不稳定,几秒钟的测试时间出现多次低谷,经常低至600MB/s左右。不过还好T10的读取曲线还是不错的,维持在2000上下,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
6,与Intel 600p 256G 和建兴T9 128G 同台对比以上的测试可能还是会让大家,尤其是新手们感到迷茫,究竟T10在固态硬盘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是否值得购买?为了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感受,笔者特意请出两款其它固态硬盘来和T10同台对比一下,让大家对T10的性能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图里就是我们的两位嘉宾,左面是之前说过的另一款平民价NVME固态Intel 600p 256G,目前同容量的Intel 600p与建兴T10价格相近,可以说是市面上最便宜的两款NVME固态,两者十分具有可比性。右面的是与T10同系列的前辈,建兴睿速T9 128G,建兴T9是典型的SATA接口固态硬盘,采用eMLC颗粒,算是SATA固态硬盘中的代表,这次请它来也是为了顺便看一下NVME固态与SATA固态的差距究竟有多大。6.1,AS SSD Benchmark看不清的读者可以点击查看大图。从图中能够看出,120G的T10各项能力均强于256G的Intel 600p。而面对SATA接口的前辈T9时,更是持续读写速度均超出3倍有余,4K速度也大幅提高,所以新的技术确实会带给我们新的体验。6.2,CrystalDiskMark三者的跑分相对AS SSD均有提高,但是三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6.3文件复制(AS SSD Kopier-Benchamark)T10仍然最优,两款NVME固态的表现均为SATA固态的两倍有余。6.4压缩曲线测试(AS SSDCompression-Benchmark)不出所料,另两款固态的稳定性都要大大好于T10,尤其是Intel 600p那几乎一条直线的读取曲线, T10真是望尘莫及啊。T9虽然出现了一次大的波动,但比起T10依然平稳很多。看来T10在读取稳定性上还应该下点功夫,希望日后能够改进。6.5,实际使用体验T10的理论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了,那么实际使用中体验差距会有多大呢?笔者也做了简单的测试。6.5.1,开机说到固态硬盘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提升,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开机快。笔者采用的计时工具是秒表,从主板的自检灯熄灭的瞬间开始计时,到显示桌面时结束,采用UEFI开机。测试结果如下:由于秒表计时存在误差,笔者多次测试后取了平均值,将其列出,可以看到T10的开机速度在6.9秒左右,比600p快出半秒有余,这受益于它较快的4K读取速度和响应速度。但是所实话,实际使用中半秒的差距并不明显,如果笔者手里没有拿着秒表,也许是感觉不到任何差异的。6.5.2,游戏读条固态带给我们的另一个体验提升,就是游戏读条了,于是笔者也找了一款游戏进行一下读条测试。笔者所用的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WOW。为了去除显卡瓶颈,笔者将游戏画质设置为最低,为了防止其他玩家的角色模型对测试产生影响,笔者将角色停留在自己的要塞中。每次测试后笔者会关闭电脑,以彻底清空内存,再开机、启动游戏进行第二次读条。计时工具当然还是秒表啦。魔兽世界在读条时,不仅会读取地图、角色信息,还要读取很多零散的插件文件,是不错的测试硬盘的游戏。同样经过多次测试,笔者计算了平均值,结果如下。结果没有悬念,T10比600p和T9各快了0.2和0.8秒,差距虽然有点,但真的不明显,几乎就是在误差的范围内。
6.6,温度测试。温度同样是固态硬盘的一项重要指标,温度过高会影响硬盘的稳定性,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这次测试笔者使用CrystalDiskInfo来查看固态的温度,如下图红圈内所示。笔者分别对三款固态的待机温度和烤机温度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室温20度左右)在测试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T10的温度即使在待机中也在52至66度之间大幅度波动,可能是T10的垃圾回收比较勤快吧,图里笔者取了最低温度。可以看到,2款NVME固态的温度确实高于SATA固态,而T10更是达到了76度的高温,笔者特意用手直接摸了T10的散热片,确实十分烫手,这个温度已经影响到固态的性能了,由于此时正在烤机,跑分肯定会有失偏颇,但笔者大概测试后发现,T10的写入性能已经大幅降低。看来温控也是建兴将来需要改善的地方啊。7,PCIE通道数对性能影响的测试前面笔者介绍过了,自己的主板的M.2接口走的是PCIE3.0*2的通道,虽然以上通篇测试笔者都使用了转接卡,但是假如不用转接卡,而是直接插在主板上,T10和600p的性能会受到多少影响呢。和笔者买了相同主板的读者有没有必要再花钱买转接卡呢。既然测试了,笔者就尽量测得更全面一点,将T10和600p分别插到主板的M.2接口上,再来看一下。上图所示,使用CrystalDiskInfo能够简单看到固态所走的通道,红圈内显示的就是实际通道和固态的设计通道。7.1,跑分测试可以看出,在AS SSD的测试中,建兴T10和Intel600p的连续读取分数都有所下降,而其它项的分数都在误差范围内浮动,可以说没有受到影响。而在DiskCrystalMark中,只有T10的连续读取受到较大的影响,Intel 600p的分数完全没变嘛,4K随机读取甚至还上浮了一点点。虽然连续读取的分数有所下降,但是4K随机读写速度并没有因为通道数的减少而减少,我们日常使用中硬盘进行最多的读写动作就是4K随机读写,所以我们并没有必要为了通道数而担心固态硬盘的性能大幅下降。7.2,开机时间和跑分的结果相似,通道数对开机时间并无太大影响,毕竟4K读取速度没变。7.3,游戏读条*2和*4通道比依然没什么变化,看来实际使用中*2通道确实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以上测试可以得出结论,*2通道并不存在瓶颈,至少不会对T10和600p产生瓶颈。所以就算你的主板M.2接口只能走PCIE3.0*2,使用这两款固态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部分,结论由以上测试,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1,T10确实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产品,价格亲民,MLC颗粒使用起来让人放心,性能也不错。2,T10的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和温度偏高,而温度过高会进一步影响稳定性。笔者在写评测的过程中,一段时间内T10的连续写入稳定在了200MB/s,重启后依然如此,两天后自动恢复,不知是因为垃圾回收机制在工作还是温度过高,无论怎样,希望建兴以后可以在稳定性和温控方面下更多的功夫。3,本篇测试所使用的三款固态硬盘,虽然跑分上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实际使用中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大家选购时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需求,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固态。4,本篇测试所使用的两款NVME固态在*2通道下表现依旧不错,假如你的主板通道不够,或者M.2接口只能走*2通道,依然可以考虑使用NVME固态。另外使用T10也需要注意一些事情。1,尽量装Win10,因为Win10的安装最方便;推荐使用原版镜像,不推荐用GHOST。2,确保你的主板有M Key的M.2接口,并且必须支持NVME协议,走的是PCIE通道。3,假如主板没有M.2接口,则需要有空闲的PCIE通道和空闲的PCIEx4或x16的插槽来插转接卡,并且PCIE接口同样必须支持NVME协议。绝大多数老主板可以通过改写BIOS来获得NVME的支持,具体方法大家可以问问百度。4,做好机箱的风道,M.2接口的固态温度普遍较高,而且没有主动散热手段,所以只能依靠机箱风道来减少温度对固态的影响。结束语:最新的200系主板又各增加了4条PCIE通道,在PCIE通道富裕的情况下,M.2接口几乎成了主板的标配,高端主板甚至有一个以上的M.2接口,可以用M.2固态组RAID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笔者相信NVME固态会代替SATA成为未来的主流。T10是建兴在这个潮流中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虽然尚有不足,但还是可圈可点。希望建兴将来继续努力,把更多更好的产品展示给我们。以上就是本篇评测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阅读。
这帖子我在一周前就看见过了 现在又发个一模一样的是啥意思。。
有人需要ss账号吗,每月11.5,130G,保守每秒6M
要是放笔记本里会不会温度太高?
不同容量怎么比?    ╰ ╮╰╮╰ ╰ ╰ ╮    ╭╯╭ ╯╰╮╰╮╯    ╰╮╰╮╰╮ ╭ ╯    ╭ ╯╭╯╭╯╭╯    ████████    ██雀巢咖啡██═╮    ████████ ▏▏    ████████═╯     ◥██████◤   ~~~~~来杯咖啡暖暖贴
没有练习场地?来上延啊!
好帖,帮顶
联想拯救者15,m2,2280,用t10还是600p好?
M2和sata3接口固态实际使用性能差距并不大吗?
温度真的高,,我跑测试温度最高75,,
我最近要装电脑
也是看上了T10
而且想把系统装进去
但又想用win7的系统
在网上看到说win7在没有驱动的前提下 识别不了nvme协议的m.2
所以想问一下有没有T10的驱动 或者是可以使用的驱动然后再另外问个问题
如果安装的系统集成了nvme协议
那是不是T10在装系统的时候就可以识别出来了麻烦你了 谢谢
楼主,华硕B85大板能用T18吗?台式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e不认nvme固态硬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