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借壳上市财务绩效实证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算是实证研究法吗?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自1990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震荡发展阶段、逐步规范化和市场化阶段,规模日益庞大和市场日益规范化。但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股市总体上呈现出价格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高、风险性大的特点。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股价不仅受宏观经济运行、社会政治形势、市场供求关系等的影响,也受公司财务信息、市场监管等市场内部因素的影响,然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最能为投资者所利用。因此本文通过对2010年到2012年钢铁行业和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与2011年到2013年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实证分析,分析得到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财务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这些财务信息对股票价格影响的水平。同时比较两个差异很大的行业的财务指标对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何区别,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同时又辅以理论上的介绍,这体现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股票定价的几种模型介绍。以上的理论介绍也属于定性分析。同时还将使用定性分析方法筛选众多财务指标。而实证研究又可以具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利用SPSS里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法检验选取的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得出与公司股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的那些财务指标。其次,利用因子分析法把与股票价格有线性关系的指标拿来做分析,得到具有命名解释性的因子。最后,利用提取的因子做自变量,股票价格做因变量做回归,得出选取的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的具体影响。这三部分也是对具体数据的定量分析。因此本文有效使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过程使用的方法,简要阐述了本文存在的缺陷。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主要是对国内外的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回顾。第三部分是相关理论分析,分别介绍了股票价格理论,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股票定价的两种模型,股利贴现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最后从理论上阐述了实证部分用到的因子分析方法。第四部分是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实证分析的准备,包括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因变量与自变量的选取;其次,分别对钢铁行业与农林牧渔业做实证分析,包括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将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做相关性分析,提取与股票价格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做因子分析,将得到的因子作为自变量与股票价格建立回归模型;最后,分析两个行业各有哪些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第五部分是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及原因分析。
本文的研究结论: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无论是钢铁行业还是农林牧渔业,盈利能力因子对股价的影响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有较大的关联性。但同时可以看到,两个行业盈利能力因子的回归系数有显著差别,农林牧渔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回归系数远大于钢铁行业,说明农林牧渔业盈利能力对股价变化的解释能力比钢铁行业强。盈利能力的回归系数基本大于其他指标,说明两个行业的公司股票价格主要决定于公司盈利情况。盈利能力是决定股票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这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财务指标。同时,不同的行业,由于其市场结构、内部结构、生命周期以及整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有所差别,这就使行业特性在股票投资价值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得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所区别。从而使投资者在选择不同行业公司进行投资时,所关注的财务指标信息也不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832.51;F275【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01. 绪论10-13 1.1 研究背景10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11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2 1.4 论文存在的缺陷12-13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3-17 2.1 国外文献综述13-14 2.2 国内文献综述14-173. 相关理论分析17-30 3.1 股票价格理论17-18 3.2 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18-22
3.2.1 内部因素19-20
3.2.2 外部因素20-22 3.3 股票定价模型22-26
3.3.1 股利贴现模型22-25
3.3.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5-26 3.4 因子分析方法简介26-304. 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30-49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30 4.2 模型中变量的选取30-34
4.2.1 因变量的选取30-31
4.2.2 自变量的选取31-34 4.3 钢铁行业实证分析34-42
4.3.1 样本数据的特征分析34-35
4.3.2 因子分析35-40
4.3.3 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多元回归分析40-42 4.4 农林牧渔业实证分析42-49
4.4.1 样本数据的特征分析42-43
4.4.2 因子分析43-46
4.4.3 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多元回归分析46-495. 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49-53 5.1 研究得出的结论49-51 5.2 原因分析51-53参考文献53-56致谢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海燕,黄一鸣;[J];商业研究;2005年04期
李煦;;[J];财政监督;2009年08期
王福胜;周文娟;;[J];管理科学;2007年02期
陈晓,陈小悦,刘钊;[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程培先;;[J];商场现代化;2007年21期
苍玉权,严华麟;[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03期
田静;;[J];商业时代;2007年15期
史美景;[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年02期
傅胜华,陈斌;[J];新金融;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庆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沈维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孙爱军,陈小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施青春,徐寿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吴建伟,唐万生,李琪;[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魏素艳;张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杨清清;李金林;;[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严武,谢海东;[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宋璐,陈金贤;[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于海燕,黄一鸣;[J];商业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玉梅;闫相斌;胡洋;;[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曾德盛;;[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季云;耿强康;;[A];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张红;魏素艳;;[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于亦铭;于梦;;[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陈高才;蒋义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邬展霞;王周伟;;[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贾燕兵;;[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浩;;[A];“创新·和谐·发展”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张浩;;[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松;[D];南开大学;2010年
李进营;[D];南开大学;2010年
郜志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董文辰;[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陈晓敏;[D];暨南大学;2011年
王鹏;[D];中南大学;2010年
王宇峰;[D];中南大学;2010年
赵玉洁;[D];复旦大学;2011年
刘颖;[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黄新炎;[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凤义;[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丛林;[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方民;[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贺靖策;[D];湘潭大学;2010年
胡健;[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胡建波;[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陈妍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谈紫兰;[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余婉浈;[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赵静;[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海燕,黄一鸣;[J];商业研究;2005年04期
倪国爱,刘欣;[J];财贸研究;2000年03期
周建波;[J];广西会计;2001年02期
陆静,孟卫东,廖刚;[J];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赵宇龙,王志台;[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吴联生;[J];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赵宇龙;[J];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朱武祥,郭志江;[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陈晓,陈小悦,刘钊;[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赵宇龙,易琮;[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艳芬;[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06期
郭福春;姚星垣;;[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J];建筑机械;2008年16期
林肖;;[J];中外企业家;2009年04期
邢彩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1期
刘凤玲;;[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0期
尤珮华;;[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屈晶;;[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2期
汪良忠;[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6年03期
王千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增泉;;[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李敬;朱国欣;;[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陆宇海;;[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梁洪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谢亚;;[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蒲兴成;汪纪锋;郑继明;;[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贾洪文;张媛;;[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C];2012年
吴文锋;吴冲锋;;[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鲁桂华;;[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询;[N];光明日报;2001年
;[N];中国证券报;2003年
贺辉红;[N];中国证券报;2009年
梁艳红 刘兴龙;[N];中国证券报;2009年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邹至庄 整理:莫燕
赵婧;[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田书华;[N];中国冶金报;2006年
申银万国证券 顾鸿;[N];证券时报;2003年
王春丽 许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刘勘;[N];证券时报;2006年
张炜;[N];中国保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万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董直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马玖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刘俊;[D];复旦大学;2003年
呼建光;[D];吉林大学;2012年
王玉宝;[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李波;[D];复旦大学;2004年
李江城;[D];云南大学;2014年
翟爱梅;[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陆超;[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玉娟;[D];燕山大学;2013年
曾贞;[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李召;[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孙英;[D];湘潭大学;2011年
李雪莹;[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陈亚芳;[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赵顺奇;[D];华侨大学;2013年
王鹏;[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庄建;[D];浙江大学;2009年
丁培荣;[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吉林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实证分析研究.pdf
文档介绍:
学校代码:10207
分类号:F23 学号: 密级:内部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吉林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实证分析 Empirical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Jilin Province 学位等级:硕士学科专业:会计学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姓名:辛洁垠指导教师:李雪教授硕士学位类型:学历硕士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二O一二年三月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林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学位论文成果归吉林财经大学所有。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吉林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期限至年月止)。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I 内容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指通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和其他有关财务信息,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有关信息的一种管理工作。在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中,国内外不同流派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体系和研究方法。在规范研究方法方面,由于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思路不同,最终达到的目的不同,所以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实证研究方面,由于现代统计工具等的限制,国内外学者研究起步很晚,尤其是国内学者。经济的发达程度几乎代表了实证研究的先进程度,随着统计学和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实证研究也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不同,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也不同,所以国内外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也没有规范的方法,学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更加有效的方法。本文旨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的优秀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新的数据和方法,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一些问题。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必须考虑众多的财务指标,这些财务指标在不同层面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并且这些指标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分析得到的财务信息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而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达到涉及较少变量而得到较多信息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的指标进行提炼和分析。文章的开头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从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两方面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现有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和方法的局限性做了说明;其次对截至2010年末为止,吉林省上市公司反映财务状况的主要财务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 II 以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特例,从其发展历史入手,对近几年该公司的发展状况做了全面的分析评价,最后就该公司的未来发展做了具体的规划。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主成分分析上市公司实证研究 Abstract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is defined by a specialized method to analysis the data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the other financial information about pany. This way
mainly analysis the Financials position, Results operations and Cash flow position for a
certain period about pany and give prehensive evaluation. This is a
management work which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frameworks and research methods
steps which the researcherin domestic andforeign put forward. It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because of earlier studies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But every one has different views due to who has distinctpurpose use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s and thinking ways. The expert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y the
beginning of late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modern statistical tools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Especially the scholar in domestic,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ymbolizes the level of develop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atistic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empirical research is also developed rapidly.But because
of diffe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is no unified
theoretical system a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中运用现状的评价_管理会计_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中运用现状的评价
编辑:小编来源: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实证研究方法在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从技术性的层面上对管理会计中实证研究的方法结构进行了中肯的分析(王光远和贺颖奇,1997)。近几年来,我国也出现了理论研究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企业成功的管理会计案例进行归纳和理论总结的实例。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目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管理会计研究中对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还只是处在一个相当稚嫩的阶段。为了更好地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来促使管理会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一个更基础的角度而非纯技术性的角度对实证研究方法本身进行更全面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运用现状进行总体性的评价。
  一、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审视
  所有的实证研究方法都包括了对某一组织的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层次的观察、乃至参与他们的活动等手段。在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史中,曾经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最关键的分界点就是看一看实证研究者是试图从一个“客观的”局外人的身份来理解一个组织(即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还是从一个局内人的角度通过直接参与一个组织的活动而达到理解这个组织的目的(即人种分类学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对实证研究方法应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上曾前后出现了3个典型的流派。
  最早对实证研究方法形成系统认识流派为芝加哥社会学派。其主要特点是,在实证研究中主张对组织中的成员的行为进行直接的观察,在相互接触中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并且只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才直接参与组织成员的活动。这便是该学派所提倡的实证研究中的调查三阶段论(Bulmer,1984),在社会学研究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该学派在实证研究中也要与组织中的成员相互接触,但研究者应使自己的角色公开化,通知组织中的成员自己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尽量不和组织中的成员那样产生情感方面的纠葛,以避免对正在研究的环境产生影响。
  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个存在主义学派(Extential&Sociology)。该学派从理论上支持调查性参与的观念,认为调查性参与的基本要点就是应该认识到组织中成员的行为和活动至少会表现出两重性,即有些活动和行为是做给外人看的,而另一些活动和行为只有组织里的内部成员才有可能看到(Gofmman,
  1959)。词语“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就是针对前一种现象而被创造出来。该学派强调调查性参与的观念,旨在鼓励研究人员脱去所谓的客观性和超然性的外衣,努力使自已成为组织中的内部成员。该学派鼓励研究人员与组织中的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获取真实信息和利用组织中的成员的主观经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对一个组织作出更深入的洞察。西方许多人种分类学家持更为极端的观点。人种分类学家默罕和伍德就认为,在实证研究中,研究人员应彻底放弃对他们以前的世界所保持的任何联系,以便使自己能够深深地专注于某一组织,从而能够对这个组织做出更好的研究(Mehmmdwood,1975)。实证研究人员应彻底变成组织中的成员,从而使自己能够完全沉醉于研究之中。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1987年,在一部《实证研究中的成员角色》的著作中,社会学家埃德勒明确抛弃了芝加哥学派所提倡的观点,同时对存在主义社会学派和极端的人种分类学家的观点进行了“集成”,提出应该按照实证研究人员的参与程度或者说按照实证研究人员所承担的成员角色的深入程度来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划分,形成了“三分论”的观点(Adler,1987)。
  埃德勒认为,实证研究人员只有承担某种类型的成员角色,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观察结果。于是他将实证研究者在某一组织中所能承担的角色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表面性的成员角色、积极性的成员角色和完全性的成员角色。
  在第一种成员角色下,实证研究人员可以从一个内部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并且可以参与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但却不承担组织领导的角色或者不参与组织的核心活动。在这种角色下,如果实证研究人员不愿意参加某一类组织活动,则可以对自己的参与程度进行自我限制。
  在积极性的成员角色的情况之下,实证研究者在组织中将承担一个更加中心的角色,可以同事或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组织的核心活动,与组织中更高层次的人员相接触,从而将会比在只承担表面性的角色的情况下获得更高水平的信赖和接受程度,进而才有可能与一些潜在的和关键性的信息提供者建立联系,并
  对正在研究的人员和环境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三种成员角色中,完全性的成员角色是三种角色中形式最强的一种,研究者将完全被同化,从而在所有的方面以一种完全平等的地位成为组织中地地道道的一位成员。
  二、对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中运用现状的评价
  笔者认为,既然管理会计是为各类组织内部的各类决策、规划与控制,以及业绩评价等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则要对某种管理会计方法在组织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人员就必须深入于组织体系之中,以一名内部人的角度进行观察、体验、记录和分析。唯如此,得出的研究结论才可能更加符合实际。而且,管理会计方法越是复杂,在组织内部涉及的利害关系人越多,就越需要实证研究人员做出更深程度的参与。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在组织中的行为和活动最好能够做到埃德勒“三分论”中表面性成员角色的地步,如果能够进一步达到积极性成员角色的境界无疑就更理想了。
  在实证研究方法开始在管理会计领域兴起的这十几年里,西方主要的管理会计杂志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几乎都是按照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传统而进行的。换言之,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管理会计领域的实证研究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以一种公开研究者的身份,抱着对某一组织进行客观研究的目的而从事各种研究活动。
  为什么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中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在范围上至今还不能超脱于芝加哥社会学派以外呢?原因可能有两条:首先,管理会计领域对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仍然处于“婴儿期”的阶段,许多研究者在他们的学术生涯中对此方法也正在处于边干边学的阶段;其次,除了少数例外情况之外,大多数的管理会计学者在学校里所受的方法论教育仍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传统,故此,常常将逻辑经验世界的观点带入他们的实证研究之中。不过,管理会计研究者们毕竟己经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数据,对管理会计方法在组织中的运用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可以预言,在管理会计领域,按照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观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现象仍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因此,对研究的结论是否能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问题应持必要的谨慎态度。在此问题上曾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实例,美国会计学家福兰克等人曾从事过一项实证研究,在收集数据之前曾在6个月内在一个组织中花费了近20天的时间,以便对该组织进行一项客观性的研究。他们要调查的问题是,该组织的业绩评价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够对处于适时生产系统的工人进行正确的业绩评价。为理解该组织的文化、工艺流程和生产线等方面的情况,福兰克等人对该组织的经营活动进行了直接观察,并与许多公司职员有所接触。在最初的3个月里,福兰克等人得出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即该组织正在采用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对该组织中的工人进行业绩考评。于是,福兰克等人构造了一个模型,试图把客观的业绩评价和主观的行为因素都联结到用以对工人进行业绩评价的方法之中。
  又过了几个月,福兰克等人搜集了该组织的业绩评价方面的档案资料,并从数百名经理与制造工人那里获取了一些调查信息。结果,当福兰克等人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时,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发现最初形成的印象完全不正确。一些经理人员曾经告诉他们的所谓重要事情纯粹建立在一种社会期望的基础之上,换言之,这些经理人员告诉福兰克等人的事情只是他们认为都是福兰克等人所想听到的事情(youngandselto,1993)。
  这再次表明,在对一个组织的观察中保持某种客观超然的态度虽然能够有助于实证研究人员获得信息和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却常常因为他们是局外人而受到蒙蔽。因此,当实证研究者在一个组织中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对研究中所获得的信息的质量给予特别的关注。稍有不慎,实证研究者们就可能得出某些不切实际的结论出来。
  三、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中的运用前景
  在我国,鼓励和提倡实证研究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多项调查表明,我国对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水平还十分低下,因此,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精神,要提高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就必须探寻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的运用之道。在这个方面,实证研究是一种最有效的研究方式。但是,就目前来看,要在我国管理会计中普遍开展实证研究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有三:即体制性制约、研究人员的素质制约和研究经费不足的制约。
  体制性制约与我国大中型企业将来是否存在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紧密相关。如果企业都不运用并不断提高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水平,则实证研究方法就失去了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织场所。如果企业缺乏运用管理会计方法的内在动力,即便我国产生了一些运用管理会计方法的成
  功案例,也难以将这些成功经验推广,这就进一步缩小了实证研究所赖于存在的组织场所的范围。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探讨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方法运用乏力的原因。笔者认为:管理会计方法在国企中运用乏力的根本原因就是国企的改革一开始并没有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挂钩。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国企改革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年为第一阶段,国营企业普遍扩大经营自
  主权,实行利润包干;年为第二阶段,开始进行利改税改革,规范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年为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普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利益主体的地位,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1989年开始,国有企业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但是,这3个阶段的改革虽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独立的经济利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这3个阶段的企业改革并末从根本上动摇原有的企业制度,企业权责利没有真正的统一,缺乏应有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的经营目标仍然是注重短期效益,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因而企业也就难以产生自觉运用特别具有中长期效益的现代化管理会计方法。笔者的意思是,对国有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乏力的现象应做阶段性的解释。我们应该看到,自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选择了2500多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开始了第四阶段的改革。这些企业在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工作,不但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这些试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包括管理会计方法的采用)均明显高于非试点企业。这充分说明,国企对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程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紧密相关的。当然,并不是说这些试点企业都普遍采用了很高水平的管理会计方法,但邯郸钢铁总厂采用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现代化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及与美国“泰罗制”相当的中国“啄
  化制“的脱颖而出,都展示了现代化管理方法(包括管理会计方法)的采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预见,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加快推行国企的改革,不但原先试点企业在经营机制方面将更加完善,而且随着有更多的国企加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行列,国企将具有越来越强的内在动力
  提高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水平,从而将为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提供更多的组织场所。
  其次,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中若能具备广阔的前景,还要取决于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者是否能够从认识论的角度明了实证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以及是否从技术性的角度掌握了从事实证研究的各种技巧,受到足够的训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会计研究者除了采取直接观察、访谈和以公开研究者的身份参加企业的一些生产经营会议之外,从认识论上和技术层面上都还没有为进行更高水平的实证研究做好准备。除了前面提到的邯郸经验和“啄化”经验之外,我国其它一些企业已具有了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但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上看,我国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介绍,主要是以实务人员为主介绍基本情况的较多,而学术界虽然具有理论研究的特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深人到企业中去了解管理会计应用的情况,因而使这些成功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也就难以将这些成功经验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孟焰,1999)。
  与西方国家的学者相比,我国学者的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这既与我国财政实力不强有关,也与教育体现的问题看关。
  笔者认为,以《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第五阶段的国企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因此,体制性制约因素在近年内就可望得到解除。而要解除研究者素质因素和研究经费严重不足因素的制约,仍需要更长的时间。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1、在中国会计学会的课题立项中,应加大对管理会计中实证研究课题的资助力度,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鼓励会计研究人员积极地从事或参与实证研究。
  2、为满足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需要,许多大学都为会计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实证会计方法论课程。因此,为培养出更多的能够在管理会计研究中担当实证研究重任的人才,建议这些学校从现在开始针对实证研究方法开设专门的方法论课程。
  3、为解除在我国开展高水平的实证研究所受到的资金缺乏的困扰,笔者认为,可行的途径就是在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中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学促研,以研出效益,再以效益来支持进一步的学习和作出更好的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报表实证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