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格斗型肌肉训练计划肌肉每一次要做到力竭吗

每组都做到力竭,能更好地刺激肌肉吗?
?今天,你健了吗?
·总共进行3组训练,1、2不做至力竭,第三组训练至力竭(3组训练的重量一样)。
·每组都训练至力竭,甚至在训练伙伴的帮助下完成强迫次数
相信很多人都是以上第二种训练方式吧,但实际上,按照第一种的方式进行训练更有利于肌肉围度、力量的增长。想要弄明白为什么,先看看目前对肌肉围度、力量增长的研究:
·对肌肉的刺激不与训练次数挂等号
也就是说,大重量的低次数训练对肌肉高效的刺激似乎更有必要。Brad Schoenfeld有项研究对比了两组不同方式训练对肌肉围度、力量增长的影响:中等重量每组做8~12次与轻重量每组做25~35次。
几周的训练之后,两组实验人员增加了同等重量的肌肉,但是对于轻重量组的实验人员则要花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每组做30次,但是前20次太轻松了,根本没有给肌纤维带来足够的刺激,更像是在进行热身而不是训练,真正有效的是在接下来的最后几次。
所以说,有效的次数对肌肉增长更重要,如中等、大重量。
·肌肉合成代谢并不完全趋于组数(训练总次数)的增长而增长
当训练次数过多时(超过某一数值),多出的训练次数对肌肉围度、力量会产生消极作用。Gonzales Bodillo有项研究,将实验人员分为3组进行10周的力量训练,以每周的总训练次数为区别来划分:
第1组总共完成1923次,第2组总共完成2481次,第3组总共完成3030次,当然了,这是基于每组都有效的训练次数。10周之后,每组在肌肉围度、力量上都有进步,但是进步最大的并不是第3组而是第2组。这次的实验结果也再次验证了这个结论:肌肉合成代谢在某一数值前会随着有效训练次数增长,超过了之后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训练总量一致的前提下,频率对于肌肉围度、力量增长的影响
Rastaad与他的团队以挪威举重队为研究对象,举重队成员以训练频率为划分标准(训练总量一致)。一半成员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一次,另一半每周训练3天,但是每天的训练量是另一组的两倍。
几周之后,频率更高(一周训练6天那组)的成员获得了更多进步。
基于以上的结论,我们在来讨论是否该训练至力竭:
一次训练中,每组训练都训练到力竭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是会降低肌肉合成代谢的反应,怎么影响的呢?每组都训练至力竭的话会减少对肌肉有效的刺激次数(次数过多),就像上文第二点提到的,因此影响了训练收益。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会延长组间的休息时间,而这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发生:1.一组比一组的训练效率低下。2.组间休息时间拉长,训练频率降低。
但这并不是说力竭训练没有好处,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有利于肌肉的合成代谢,就像是超级组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并不适合贯穿于整个训练,但是加入一点能起到加强训练收益的效果!
私人健身顾问
你总有一些牵强的借口,使自己看起来非常忙碌,却连一点点时间都挤不出来去健身。最后身体垮掉的是你,体重秤上数字上升的是你,好看衣服不合身的也是你。不要再口口声声喊着要改变自己却一直躺在床上意淫了,行动起来,像他们一样改变自己!
微信昵称:就是这么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无氧运动每组一定要做到力竭吗?
无氧运动每组一定要做到力竭吗?
力竭真的好吗?回答关注(1)|查看更多问答2个回答创意风向标03-26 22:001赞踩我觉得有必要引入一个概念,即“平均每分钟能够举起重量的最大值”,这个每分钟算上了休息时间,是你一次训练举起的总重量除以包括组间休息时间的全部分钟数,姑且叫这个数值为wpm(weight per minute 不知道英文对不对 就这水平了……),不知道是否已经有这个概念,我觉得wpm是衡量肌肉总体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wpm如果增长,那么肌肉、力量、肌耐力势必会按一定比例增长,增长的比例就取决于你用的重量了。比如用8到12rm的重量卧推每分钟可以举起500kg提高到了每分钟举起600kg,那么肌肉体积增长占比会比较大,同样一个人如果用20rm重量每分钟能举起700kg,增长到每分钟举起800kg,那么肌肉耐力增长占比比较大,同样如果是4rm那么力量增长占比比较大,当然是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只要提高wpm,那么你的总体能力肯定就是增长了,而增长侧重在哪里,看你的训练方式。那么力竭的意义就在于,如果你不做到力竭,那么此次训练你肯定没有最大化你的wpm。力竭状态能够使肌肉产生更多的乳酸堆积,这也是肌肉在锻炼过程中产生酸痛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小肌肉群锻炼时更加明显。试想在你进行否在肩部侧平举、二头弯举、卷腹之类的动作时,每组最后力竭的几次反复你越拼命地想多做一两次,相应部位的肌肉就会越酸?这就是乳酸堆积效应,而乳酸堆积会刺激如生长激素之类的激素分泌,众所周知这类激素对于促进肌肉生长至关重要,所以说力竭状态更有利于肌肉生长的说法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个人看法,不成熟,供参考。1评论逆袭者03-02 13:4313赞踩首先回答你的问题,当然,做力竭当然是好的。但每组都做到力竭不太好。下面,我分享一下我散打运动员生涯中的所学,和我的建议。【仅供个人参考,具体还得看个人能力而定】何为无氧运动?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剧烈运动。大多数是负荷强,瞬间性强的动作(比如:举重,冲刺跑,快速高抬腿,极速跳绳等)。当然,在格斗训练中,拳组合,拳腿组合等打击性运动也可以叫做无氧训练。做无氧的目的是什么?1.由于无氧运动的特性,在做无氧运动时候,身体不可能通过“有氧代谢”来产生能量。只能依靠“无氧代谢”,这种特性就会给我们身体造成“亏氧”的状态,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内,身体都在进行“补养”的过程。所以,无氧运动的减脂效率是很高的。2.无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的维度。增肌的原理就是对肌肉纤维造成微损状态,然后肌肉通过自我修复,智能的为下一次更强的力量做准备,所以肌纤维就会变得更加粗壮。做到力竭?还是不做到力竭?首先,得需要看到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脂,那么没必要做到力竭,只需要增加次数就可以。如果你想增加力量,那么最好做到力竭。分析原因1.减脂的话,就需要多次数的训练,这样可以扩大“亏氧”身体的需氧量,在今后的几个小时内,燃脂时间会更长。2.增肌的话,做到力竭,效果会更好。练到力竭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得体内生长激素达到更高的水平。力竭的目的,就是给肌肉造成超负荷的刺激,可以使得肌肉更大,更饱满,线条更明显。也可以刺激到平时用不上的深层肌肉纤维。训练建议1,有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快的效果,力争每一组都练到力竭。其实这是不太合理的。健身就是为了更健康的身体,力竭就是对身体肌肉组织造成微损伤。如果 过大量的训练,可以还会对身体的肌肉造成过度劳损状态。2.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你必须得知道,你的力量是多大,你能承受多少组次数【这是自我找到的感觉,并不是别人给你的】。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适当的挑战一下自己。加组数,加力量。但是不要过量。个人建议20%(根据什么样的无氧来选择)的递增,如果是卧推的话,建议采用史密斯器械,或者有同伴帮助下增加重量。3.只在最后一组做力竭。记得我在接受散打训练的是,每天,教练都会让我们 做 组合拳做到力竭,比如第一天可能只坚持了40秒,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以做到2分钟了。这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做到力竭后,要给身体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充足的营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没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发现你的内在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斗型肌肉训练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