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IE60这个耳机听后摇 耳机怎么样

查看: 18154|回复: 25
当cx985遇上mx985,双浅尝
由于最近忙于写毕业论文,这篇评测就不详写了,大概就是简单说明一下cx985跟mx985的区别,因为肯定有很多人在纠结买哪一款,之前发过一篇平头评测,有兴趣的烧友过去给个赞,您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发帖的唯一动力,当然平头跟入耳对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所以希望大神们还是带着娱乐的心情看看就好。
好的先上图,cx985是刚入的国行二手,有黑东发票,应该假不了的
贴几张上次在广州海印森海体验店拍的照片
作为森记的忠实fans,我买不起ie60,更买不起ie800,手上也没有个像样的前端,百年不变使用nano7直推,所以只能发发这种屌丝贴来刷刷存在感。之所以喜欢森海的塞子,就是听起来舒服,听久还是那么舒服,所以我把air出了,原因就是air太刺激了,听久了不舒服(不会用专业名词,所以统一用舒服代替)。
那就简单说说本人对这两个985的看法吧,mx用的海绵套,cx用的白套,因为个人觉得粉套低频太刺激,高频有点毛刺。
先从整体声音说说个人看法
声场跟定位:什么横向声场纵向声场的东西我没研究过,那东西太高级了,我只知道整体哪个大哪个小,mx985平头开放式优势肯定更开阔一点,但是cx985的声场也很大,是我听过的入耳中最大的了,相比以前用的ue600 r04 r02 am90这些低端货要大的多。定位方面两个985都很出色,大部分音乐都能做到很好的分离度,非得评个高低的话,那就是mx985的分离度更高点,让人觉得不同声音从各个不同的方向飘进你的耳朵
中频和人声:mx985的中频和人声真的太强大了,是我听过的最厚实最舒服的,男声的表现可以说堪称完美;而中频和人声则恰恰是cx985的短板,刚摘下mx985带上cx985的时候,感觉人声很细,不过听一段待脑放脑补之后感觉中频跟人声其实也还可以接受,只能感叹mx985的中频跟人声太强大了而已,之前的帖子说过mx880中频跟人声远,但是cx985的更远,看来mx880的中频跟人声才是折中的,mx985是加强版,cx985是削弱版,当然本人很喜欢这个加强版
低频和高频:mx985的给人的感觉就平铺直叙,就是感觉不出怎么好,但是你又找不出哪里差,可能是太均衡的原因,低频量不大,但还算有质感,高频不飘但是有很好的延展;cx985则比较奇怪,居然是两头偏的塞子,低频可以说是有质有量,高频也非常精致,延展非常出色(之前有人说过cx985闷的问题,我倒是一点也不觉得的,我倒是觉得挺亮的,可能是用的套子不同,粉套的话确实有点闷,所以我比较喜欢中性白套)
再从音乐类型说说看法把
男声:毋庸置疑是mx985更佳,我甚至怀疑森海的工程师是特意把mx985调教成这样的,这货男声真的太出色了,太tmd的舒服了,刘德华跟陈奕迅的最佳诠释塞,平时大家都喜欢用惊艳来形容女声,但是mx985是我听过的唯一一副可以做到男声惊艳的塞子。cx985在男声方面则要逊色不少,感觉男声的声音有点细有点远,不过开了脑放脑补之后还是可以一战。
女声:感觉两个都差不多,不过貌似cx985的女声更纤细点,高音更飘一点;mx985也很不错,虽然找不出什么惊艳的地方,但是你就是说不出它哪里差了,mx就是这么奇怪的塞。感觉两副塞子的女声素质都差不多,更多的差距还是在音色方面
新世纪:两者的评价跟女声类似,不过感觉cx985要略胜一筹,因为低频有先天优势,有的时候更带感
古典:这类型的音乐我听的不多,不过非得选一个来听的话,那就选cx985吧,mx985毕竟在低频方面少了点气势
mx985整体实力无疑更强一点,简直就是深夜中的战斗机,战斗力爆棚。但是cx985有隔音优势,出街乘车都是你的好伙伴。两个985最大的缺点就是那个逗逼的不能再逗逼,重的不能再重的线控,这个线控真心是森海工程师的一个大坏笔,不过我给两个985配了线夹,原配的那个线夹也就是个逗逼货,根本不好用。目前位置mx985在本人心中的老婆位置还是无法撼动的,cx985算是个二房吧,什么时候能扶正做正太就看心情了,air的话就是个小三,已经被我卖了……大概就写这么多了,至于那些在纠结买哪个的,有什么具体的问题跟帖问我就行了,虽然本人不是很专业,但是简单的还是懂一点的。
最后,欢迎烧友加入无始大大烧友群:6009699
(75 KB, 下载次数: 1)
11:12 上传
(70 KB, 下载次数: 0)
11:12 上传
(74 KB, 下载次数: 0)
11:12 上传
(72 KB, 下载次数: 0)
11:12 上传
(90 KB, 下载次数: 0)
11:12 上传
air太刺激+1,我当时也是air中专,最后入了平实的塞子
真粉丝啊。。。深海迷
MX985男聲實在是一般,女聲還不錯
引用第2楼sannyvic于 11:37发表的 :
真粉丝啊。。。深海迷盒子我都不舍得扔
引用第3楼w14-05-09 11:50发表的 :
MX985男聲實在是一般,女聲還不錯我的感觉是带套是男声,不戴套是女声
mx985好太多了。。。深夜加成,1000h煲开加成,大推力国砖加成。1000rmb以下就没有对手了
好帖绑定 [s:2]
楼主写的很用心。
985的话你可以尝试用下控制力好的随身放,整体上会好很多,海绵套也可用中空海绵套。
一直想买平头塞的,想想还是算了,我是一开始就习惯入耳的,最开始是舒尔的E2c吧好像(动圈的那个),然后是森海的CX400II,然后C5,然后535~~~期间入了大耳索尼的V6,感觉蛮不错
引用第7楼huanleiw于 13:49发表的 :
好帖绑定 [s:2]
楼主写的很用心。
985的话你可以尝试用下控制力好的随身放,整体上会好很多,海绵套也可用中空海绵套。nano素质确实比较一般,等有钱了换块砖来试试
那个线控实在鸡肋。。。
引用第6楼okawuwa于 13:10发表的 :
mx985好太多了。。。深夜加成,1000h煲开加成,大推力国砖加成。1000rmb以下就没有对手了mx985的深夜加成确实有点猛,国砖倒是没试过,不过cx985也很不错,低频出色,中高频也算稳
引用第10楼于 17:44发表的 :
那个线控实在鸡肋。。。要不是考虑到质保问题,估计我早把它给拆了,实在是有点中,而且对我来说可有可无
985的线控确实没用 楼主应该再上条OMX980 [s:2]
mx985用家顶。声音真不错
引用第13楼tangjili123于 18:49发表的 :
985的线控确实没用 楼主应该再上条OMX980 [s:2]再上就要**了
引用第13楼tangjili123于 18:49发表的 :
985的线控确实没用 楼主应该再上条OMX980 [s:2]再上就要maishen了
如果LO输出直接连耳机,线控有用吗?
我刚入了cx985,相配个前端,目前在i10/a15/f886之间纠结。求指点啊,主要听后摇,器乐和民谣
言简意赅,好!
Powered by拒绝访问 | lt.cjdby.net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lt.cjdby.net)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a3f9c0fa0543a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图片】大家觉得森海的IE60怎么样呢【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29,752贴子:
大家觉得森海的IE60怎么样呢收藏
相比千元同价位比较,个人听音比较杂食
「天猫手机馆」-耳机大全品牌旗舰店直销,新品现货,品类齐全,售后无忧,正品低价服务优!网购手机,来「天猫手机馆」让人放心的手机商城.&&惠&&聚各款热卖机型!分期付款无压力!
已捡到ie60,可能我是木耳吧但我感觉比苹果的耳塞好多了
60第一耳真的不能听。。但是听习惯了就觉得其他耳机简直没法听 很奇怪。。
拿到拆开后就听了梁静茹的会呼吸的痛
ie60低频量有点大,不太喜欢
别须屌!多少钱买的?
我的也昨天刚到。。。。
楼主 60听诊器效应明显吗?
60第一耳确实糊得一塌糊涂
煲了一个星期左右
然后自然听 现在快一个月了 基本素质出来了 低频舒服 鼓点清晰 小编制 男声流行 乐器多了有点抓不住 直接上cd推
&1号店&耳机品牌智能,智能爱好者必备之选,设备齐全!购新机上&1号店&为智能生活保驾护航!
现在在听后摇感觉还可以了
登录百度帐号几十块的耳机和上千的耳机差别在哪儿?
我的图书馆
几十块的耳机和上千的耳机差别在哪儿?
耳机是个有趣的东西,作为一个音乐的载体,便宜的有9.9淘宝包邮,贵的有几千块一条的耳塞。那好耳机和差耳机在体验上到底差别在哪里呢?引用知乎一段简单粗暴的评论:你听惯了差耳机再听好耳机,可能暗想:贵几百上千元也不过如此嘛…但是你听惯了好耳机再去听差耳机,心中就会暗骂:卧操,这尼玛也配称为耳机?这形象的不能再形象的描述了,直接说出大部分人买耳机的故事,从带上好耳机的那一刻开始,一切就回不去了。如果想体验一下好耳机和地摊耳机差别有多大的话,可以去专门的试听会亲自带上耳机一起体会一下。为什么耳机与耳机之间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别呢?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耳机是好是坏呢?下面会列出影响耳机听感的主要参数,同时也请带上自己的耳机亲自测试一下,看完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1.解析力解析力:衡量它还原音乐细节信息量和细节清晰度的标准。简单理解: 对细节的还原能力试听歌曲:陈粒 - 小半 你的耳机听这首歌,是否能听到许多细节的东西,比如开头清唱的时候,歌手换气的呼吸声和唇齿触碰发出的声音是否真实清晰。好的解析会很清晰的还原这部分细节,如果要很刻意的去听这部分声音才听得出来,那解析就比较一般了。2.低频下潜低频下潜:指耳机的极低频表现(量感如何,是否衰减)。极低频在听感上表现为对耳膜的一种“拍打感”。下潜好的耳机其低频表现是立体的、脑袋是有“震感”的,这种感觉可以体会下在ktv唱歌低音振动身体的感觉。简 单 理 解 :动次打次!试听歌曲:Juste une photo de toi 感受这首歌前奏,是用力敲在一个很有弹性的鼓面上,发出“咚!ong~”或“咚”声,还是敲击在鼓边上发出“当!ang~”或“当”声。低频下潜越好,声音结束的时候不像突然断电的感觉,像你在山谷里大喊,能感觉声音是一点点飘远了不见的,不是戛然而止的感觉。3.声场声场:也称“现场感”,顾名思义,就是你戴上耳机后有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好的现场感乐器和人声从不同方位传过来,声场大小自然也就代表着这个“空间”的广阔程度。简单理解: 准确定位乐器和歌手的位置距离试听歌曲:加州旅馆 在这首经典又好听的加州旅馆前奏中,主要是两把吉他的弹奏,能够较好的测试耳机的解析力。歌曲中,我们能够听见观众的欢呼声、掌声、还有歌手的演唱和吉他的弹奏声音,这无疑是考验耳机的声场,声场够大才能给你一种宽广的感觉,不压抑,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整首曲子,如果感觉到声音刺耳、不明亮,就只能说明耳机的高频很糟糕,在高频上容易出现爆音或者是齿音过重。(还有一种可以下载类似3D环绕的歌曲歌,好的耳机是360°在你脑袋里旋转跳跃,差的耳机就是从你的左耳朵插到你的右耳朵,然后右耳朵插回左耳朵...)4.动态动态:动态就是一定时间内设备在不同强弱的声音响度之间变化的范围,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大幅度起伏变化,常见于交响乐。简单理解: 衡量起伏范围大小的参数试听歌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I. Allegro con brio 体验一下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感受时而千军万马,时而风吹平原的画面。(对于只听流行乐,摇滚的朋友,那动态和瞬态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相对而言流行乐没有这么大幅度的变化。)5.瞬态瞬态:瞬态响应好的耳机应当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急启急停”的转变会让你有吓一跳的感觉。简单理解: 衡量起伏速度大小的参数。Hanuman-Rodrigo y Gabriela(点击试听)这段吉他和鼓配合的音乐,吉他非常干净利落绝不拖延,鼓声充满力度和弹性。如果感受不到这些的话,那用于听古典音乐可能就要再考虑下了,不然会错过聆听到本应该气势磅礴的交响乐。6 层次感层次感:指不同声音的层次分明,差别明显。乐器,声音是清晰相分开的,而不是糊在一团。简单理解: 如下方左侧图片,从近景到远景层层分明,人声乐器也是要这样的。试听歌曲:Valentine-Pentatoni这是一首纯人声伴奏,聆听一下每个声音是浑成一片,还是是层层人声分明甲是甲,乙是乙差别很明显。结语:几十元的耳机也就听个响,并不会让听者感觉到音乐的层次感和声场那些,而几百几千的耳机会有很明显的层次感,最大限度的还原歌曲录制时候的场景。那么哪款耳机好啦?其实每款耳机的定位都是不同的,声音风格也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正是耳机最有魅力的地方。加上每个人的聆听偏好也是不同的,所以选择一款符合自己个性的耳机过日子也是非常关键的。现在基本是以流行乐为主,所以独爱流行乐的话,那对解析力,动态,瞬态要求就不需要太纠结了,可能更注重的是低频的素质和综合的听感。而有些人喜欢人声,这就对中频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喜欢古典音乐的要求就比较全面了,各项参数都要求达到相应的水准,三频表现都要好,当然价格也就“蹭蹭蹭”上去了。根据个人喜好来用耳朵收货,选择耳机就是为了更好的享受音乐,把时间花在享受音乐上,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第一个音质关键词,解析度解析度可以理解为器材还原音乐细节信息量的多少,是一个耳机耳塞包括音箱最基本的素质,也直接决定了器材的定位和定价。同一首曲子,不同器材让你听到的细节内容是不同的,如果信息量不够,三频听感再好也无法准确还原现场音乐。10~50元的耳机三频信号失真严重,能听出歌曲的主旋律,细节部分大量缺失,解析度很差,对人耳损害较大,因为声底太混,为了听清楚主旋律,你会接受到大量的噪音。价位适合音乐风格:都能听,流行人声是能听清的(PS:价位适合音乐风格是指这个价位会有某一款耳机适合表现某类风格的音乐,而非所有这个价位的耳机都能够表现那类音乐)所以说用插耳机才是会真的伤耳朵。100元的耳机外观可能会很好看,比如ath on3,三频马马虎虎,可能有一个频段比较突出(多为低频,偶尔会是高频)价位适合音乐风格:流行pop,可能还有部分重音较强的电子乐 300元+的耳机这个价位开始出现不少经典型号,k420,mx90,mx760,dt231,PX200,PP等等。特点是三频相对平衡,一个频段会相对出彩,声底开始变得干净起来,声场开始出现甚至被强行拉伸(mx760)解析度大幅度提高,细节开始突出,比如mx760,你可以听到不少原来听不到的音乐细节。价位合适音乐风格:流行pop,流行女声,摇滚(大部分,但很难出彩),英伦,indie pop,newage(入门级价位),乡村,民谣,金属(入门级),古典(入门级)备注意,这个价位的非入耳耳塞在素质上基本达到能够较好表现各类流行乐和电子乐的水平。如果无更多类型的音乐需求,这个价位的耳塞在质量和音质上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了。600~1000元这个价位出现了比较经典的型号,m1,hd555,sr80,k450,es7,K540,D1001,D,A8综合素质比起300块上升了半个层次(当然部分外观华丽的耳机的部分素质甚至不如300价位的耳塞),听感也小有提升。并且部分型号已经到了仅仅靠外观就可以勾起购买欲望的时候了,比如ES7(优点是女声甜,缺点是中频凹)和A8(优点是声场宽,缺点是声场歪)。价位合适音乐风格:基础音乐类型表现同上,额外的可获得上佳表现的音乐类型包括爵士(入门级价位),后摇(入门级价位),金属(SR80,进阶价位)摇滚(进阶价位)1500元+ 步入hifi阶段, 这个价位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段位便携耳塞进入了小四的世界,一代动铁经典ER4P,ER4B和ER4S。动圈耳塞,这个价位实际上有pk1和ok1,两者虽然标价1000左右,但是阻抗150om,需要另购随身耳放才可出声,顾算在1500档位,外加森海塞尔新出的980系列(MX980、OMX980、CX980)这个系列在苹果各类ipod前端的情况下有上佳表现。解析度大幅度提升,这个价位的耳机你可以听到丰富的音乐细节。三频素质大幅度提升,可以说如果你是一个初烧者,这个价位的三频你会获得相对惊艳的体验,高频清丽,中频醇厚,低频层次开始出现是这个价位耳塞和耳机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相对于动铁耳塞来说,非入耳的动圈在这个价位频响开始延展,动态出现,声场拉开。但是,这个价位是一个动铁耳机入门的价位。这只是hifi的初烧阶段,新手在这个价位可以有较久的停留,选择开始烧耳机还是继续升级耳塞。元 相对非定制旗舰耳塞(IE8,se535等,EX1000,W4,TF10,GR10,JAZZ,CK100)的缺点:整体性、三频衔接、声音立体结像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此价位的耳机声音结像感较差,声音形态不够立体。在声场变形的情况下提高解析度,容易造成听觉疲劳,比如ok1(某些情况下ok1的解析度会超过ie8)。故应该减少佩戴时间动铁耳塞也存在这个问题,小四的高频虽然很彪悍,第一耳朵听会有惊艳感,但实际上那个高频存在大量失真(高频能量不足er4p造成泛音段信号衰减过快,或者能量过多er4b,表现金属残响时高频信号对耳朵刺激较大),听音超过2小时极易造成听觉疲劳(SE530的解决办法是把三频做的比较润,较为柔和,但结像依然很差)。价位合适音乐风格:hifi级素质,频展基本能够完全达到各类音乐类型的风格诉求,但很难拥有全面性,即无法在多数音乐类型上演绎的更为出彩,古典(入门级),摇滚(hifi级),交响(入门级),金属(进阶级)IE8是森海塞尔的旗舰耳塞强在古典乐的表现上,拥有耳塞中无与伦比的气势和声场。SE535是SHURE的旗舰耳塞,这款塞子有用华丽的高频,人声比较毒。EX1000是索尼的旗舰耳塞,动圈中的动铁,高解析 素质很强 什么都有,但是声音偏冷。W4是威士顿非定制中的旗舰耳塞,这是个好塞不解释,我最近一直在听。非定制中的佼佼者,很全面的塞子。让我能够安心退烧的塞子TF10是UE的旗舰耳塞,这是三单元动铁的塞子,解析很棒 低频很优秀,听金属很刺激。GR10是歌德的旗舰耳塞没听过,不多评价。JAZZ是魔声MONSTER的HIFI耳塞,强解析 为JAZZ乐器调音比较多。流行素质一般,人声也一般。CK100是铁三角的旗舰耳塞,女声还是女声,听过之后只记得这个特征。2000元+ 大耳机的巅峰价位许多曾经的神作动圈耳机都是这个价位诞生的,HD600,DT880,k601,701,等等,但是要注意的是,完全发挥这些大耳机的实力,前端(台机CD 甚至是DAT,高品质DAC,耳机功率放大器等)需要的投入,不然声音听感甚至不如1000的耳机,不过天龙一些型号的大耳机直推也能出不错的声音,只是不会特别出彩。这个价位的大耳机,素质已经进入了hifi阶段,三频能量分布基本趋于平衡,但部分型号的高频能量仍然显得犀利了点。总之,此价位的耳机综合素质在合适的系统上应该是很出彩的。具备hifi属性的特点有以下几种(可能会拥有其中的一种或数种,不可能全部具备):接下来是名词解释什么是高解析力?这是基本素质,此价位的所有耳机都能达到基本要求,这个价位的大耳机在音乐细节信息量方面都是比较出彩的,相对于同价位的耳塞而言是多了不少,毕竟很多耳机曾经都是监听用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合适的前端系统下,这种强大的解析力反而可能造成极差的听感体验——你能听见音乐里面的所有细节信息,但是仅仅是堆积在一起,生硬,缺乏音乐感。什么是瞬态表现?这个属性是此价位耳机比较直观感受到的体验,通俗的说就是一个字,“快”。低频如雷霆万钧,中频要有控制感,能发能收,高频则需要一些灵动点睛的感觉。举例来说,完美的瞬态表现,就是能还原出出《十面埋伏》琵琶独奏第一次拨弦后现场空气中那种瞬间凝固感,听过高水平(中央民乐团)的现场,应该体验过那种凝固时间的感觉。PS:现场的空气凝固感要被还原,器材还需要有良好的残响和堂音表现力。动态表现力的具体听感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乐器部演奏的声音响度起伏&对比来营造一种音乐气氛和情感的表达。
你好,我先给你大概说说发烧界公认的价格标准,600元以下均属于入门级耳机,800-1500算是中档次耳机,算是高端级别,再往上就是Hi-End了,之所以说这个是想让你建立一个概念,600元以下的耳机耳塞都存在种种明显的缺点,但也不是不能听,同价位里也有几款相对出色的型号,下面我一一介绍我比较推荐的几款耳机的优点和缺点。其实买耳机很注重耳机风格是否适合自己,有时也还要考虑和播放器的搭配,所以我也捎带把推荐的耳机的风格和所适应音乐类型说说。500元以下的耳机里不推荐森海塞尔的,因为论竞争力实在有限,多年前的老MX500还比较有特点,现在的MX760等等后续型号都没有很出彩的地方,而CX300、MX90这些附属型号同样没有亮点,声音比较白,森海现阶段有竞争力的也就是HD650了。我首先推荐的是索尼的EX85,相对同价位耳机来说在解析力上有一定优势,声音比较有监听味道,中高频中规中矩,低频紧凑有力,听一些流行乐都比较不错,大动态稍显紧张(这里提一句,想听大动态不可能在这个价位找到任何一款可以满意的耳塞的)。然后是国产达音科的EX01G,这款耳塞让我领略到国产耳机业的发展趋势,其素质在300-400元价位基本是相当高的,甚至可以和5、600元价位的耳机相媲美,声音比EX85更具音乐性,解析稍差,高频延伸更好一点,低频量大,中频密度不错,听流行乐比EX85更好一点,听轻音乐可能会差一点(感觉有点浮躁)。接下来是Koss KEB 24,这是一款低音出色的耳塞,如果你喜欢摇滚乐可以选择这样一款耳塞,不过它的素质不像前两款那么高,就是挺刺激的声音,在这里捎带提一下。最后推荐铁三角的CK6,我听过CK7,CK6就是在CK7基础上素质下降10%左右,价格下降50%,CK7着实是一款不错的耳塞,风格上带有典型的日系染色,高频华丽柔美,中频迷人,低频不多不少下潜比较好,听轻音乐、流行都可,如果喜欢柔美音色即可选择这款入耳。以上耳机均为入耳耳塞,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
06-06 22:41
额,这个我并没有特别多的研究,既然都邀请我了那就说说我的一点感想吧!
本人以前是木耳(至少几个月前还是),玩耳机也只是最近的事,将八算个微(伪)烧友。以前一直用的苹果的小白,从前就很憧憬苹果耳机的设计,所以觉得音质已经很屌了。大学期间玩过室友的beats面条耳机、森海IE60、小馒头、拜亚动力的一款头戴(长相贼苛责,型号忘了),爱科技AKG K420,个人觉得和小白相比并没有多少进步,价格还贵了不少。当时寝室有俩人就喜欢玩耳机,自称发烧友,还专门买了“前端”,这时候想想这些耳机才算烧到哪儿呢?
引起我对耳机强烈兴趣的是我一朋友的索尼MDR-1ADAC,拿到手就觉得这玩意儿做工还不错,戴起来也挺舒服,听了几首歌~卧槽~这低频!~卧槽~这音质!说实话,当时的我只能用俩字形容----惊艳!朋友也是对我一堆安利,晚上回到家坐地就上京东买了个1A(手动斜线),可能是当时的我有点冲动加上对什么DAC和前端并没有什么概念,到手后一听~卧槽~这低频!~卧槽~这声场!~唉!~总感觉有点不对劲啊?音质明显不如朋友那个啊!接口貌似也不一样?上网一查,卧槽!特么买错了!不过同时也了解了煲机和前端的相关知识,唉,吃一挫长一智嘛。打听到好的前端可以把1A带的飞起,坐地打电话给老弟要ipc,虽然他很不情愿,但在我的各种威逼利诱下还是交出了珍藏多年的ipc。再插上一听,嗯!很有味道!比手机直推好太多了,音色得到了不少改观,声场也感觉比手机推大些。(是不是脑放过度?)从此走上了“发烧”之路~
这个时候再回去听小白,半个小时就叫苦连篇!网上查阅了不少信息,都说入耳式耳机音质普遍比不上头戴式,这点我差点就信了!自从我遇到了三星S8的原装耳机~
这个时候哈曼貌似被三星收了,AKG俨然成了三星的调教对象,所以S8配上AKG的耳机我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我那朋友居然买了个S8!然后他的1ADAC就再也没看见过了。我还很见外的询问他耳机的事,他听完只哼了句“嘿嘿嘿”吓得我一身刺弄,随后转手把这耳机递给了我,我一瞅这耳机也挺稀奇,索性听了一听。........我勒个去啦!这音质,酸爽得简直不敢相信啊!用手机推就有如此素质,又是一骨骼惊奇者,若打通任督二脉估计完爆我的1A也不是事(有可能只是我比较喜欢AKG的调音)。一打听这耳机不单卖,但是为了这么一个耳塞子买个S8也太□△了,网上卖的有可能是假货,便就此作罢~
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我,前几天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又在网上拿下个IE80(手动滑稽)。听说这耳机是耳机吧的吧黑,有听说这耳机不煲够300小时根本没法听,确实是实话,初听感觉低频有点轰头,音质稍微有点糊,声场也感觉打不开,现在正在积极煲机中~希望不要让我失望。要我说几十块的耳机和上千的耳机有啥区别?肯定有区别啊!花几十块听个响和花一千块听个响先不说音质,怎么想也得有点心理上的因素吧?若有机会也一定不要放弃好好试一试,若实在觉得没有区别,那我只能说----真省钱啦!!!
一个千元的耳机。说比不上20块钱的?我觉得都是装*的话。你告诉我哪一个20块钱的耳机比1000元的耳机音质好?具体说说,我来一打!当然,这是转牛角尖的反驳。其实,更多情况下大部分人这样说是想表达,这个耳机不值1000块钱。也许这个耳机卖800块,可能他就会说非常值了。但是耳机是没有变化的!以我购买的森海598SE为例,标价2000+,另外一个同款598一直都在卖1500+的样子,然后598SE是亚马逊的一个定制版,黑色。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特价到699。基本上我看到的推荐里面699的时候都说值。当然,也有人表示这个SE是缩水版,说和另一个非定制版的不一样。关于这个一直有所争论。我觉得而是一样的,毕竟差价也不大,而且颜色也区分了,如果为了这几百块去做一个不一样出来,我估计一般人的耳朵也听不出来细微差异。那么基于这两点,还是有人觉得有区别,这个时候的区别其实不在于产品本身,在于购买的价格。再说一个题外话,为什么10000块钱的耳机没有人说不值?我觉得有几个原因,一个是买的人少,没用过不好评论;另一个就是如果你说直接说不好,可能会被喷装*。所以基本上10000块钱的耳机看到的更多的评论是 万元一下听个响。这样比较中立的评论。简单总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000快的耳机大部分用户都买得起,不买这款,总会买一款。所以具备发表评论的底气;同时,说不值20块,一部分是为了提现不值1000的价格,大部分是显摆自己多懂耳机。关于耳机,我不太懂,但是关于耳机的评论和争论,看了很多!你在淘宝买的十几块钱的耳机,效果看图觉得一分钱一分货,二十块钱的耳机,除非是进货价,不然听两下就坏了!所以有的人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耳机发烧友,各有各的需求,我对耳机的要求,只要能听歌,就行了。我用的手机原装耳机!耳机听感:低频下潜,质感和量,而非动次打次。中频人声厚度,高频分离清晰度,齿音,以及声场大小。 基在动圈里,能把低频做好的塞,高频一般般,反之高频亮丽的塞子,低频一般般,那啥怎么说来着?,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哈母雷什么特。对于耳塞音质本质就没有什么概念的人来说,听塞完全只是听个耳感,1000的塞和和10000的塞,你非要说低频下潜,没有概念的话,两条塞一个音质。另,前端推力,音源也占了听感的一大半因素,搭好前端,下好无损,拿起20和2000的耳机,我想,再木耳,也会听出区别。塞子在普通价位200左右一般差不多了,再往上,真不是一般耳朵区别出个大概,花的钱,永远没有提升来得明显,痛快。
首先,听了200以上的耳机,才知道架子鼓是干什么用的。其次,听了600以上的耳机,才能明白为啥贝斯手地位那么高。然后,听了2000元以上的耳机,才能明白我们平时说的音色,甜美、清澈、厚重分别是什麽东西。
跟你说一些稍微内行点的,一般头戴式耳机用的都是“动圈单元”越大一般越好但也得看做工,在音效优势有着高保真 监听等。另一种是入耳式耳机这个我比较懂些,它分两种单元“动铁单元”“动圈单元”两种是不同的发音原理。其动铁单元担当高音 中音用于高解析力(解析力是对音乐和歌手呼吸 场景细节还原),动圈单元是担当中音 低音和超低音用于高保真(高保真是对物体发出声还原最接近真实的声音),因为对头戴式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解释那么多,但每个耳机都有其特点头戴式耳机的高保真入耳式没法比,入耳式对音乐高解析力头戴式没法比,如果玩电脑用头戴日常就用入耳式,前提都得要好的耳机 音源和播放器。我的入耳式2000元定制的,价格跟那些发烧友比较便宜,除了耳机线是纯银是…
耳机这个东西你没有通过自己亲耳去听和比较就很难理解。你第一次听几十块的耳机或许也会觉的不错,不知道解析,声场等等都指的是什么。只有当你慢慢尝试了其他的耳机有了比较才会渐渐有感觉。几十块的当然只能听个响,几千块的耳机肯定在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比那几十几百块的好的多的多。当然上千块的耳机一般也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弱点。你用这副耳机听这首歌会觉得很出彩,但听另一首或许就表现。很一般毕竟这个千把块价位的耳机只不过是入门的而已,但大多数的朋友毕竟都不是土豪,这个价位的耳机基本也差不多是选择的极限了,如果选择更高价位的耳机,那么前端的升级势必又是另外一个坑了。具体选择也要你按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你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就需要选择适合该风格的耳机。而且听感这东西也是因人而异,别人觉的好的并不一定就适合你,还是要自己去试听和比较。毕竟千把块的耳机也不可能做的面面俱到。那些所谓的杂食性的耳机看似什么类型的乐曲都能驾驭,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没有出彩的地方。当然你有了好的耳机,但前端,音源等等的匹配也很重要,这些都是在你入坑后才会慢慢有所体会的,这是一个自己对耳朵的听感和理解的一个过程,这是有阶段性的。比如一般刚接触耳机的就会认为只要低音好,蹦??就是音质好,但大多的烧友多会不以为然。最后说一句,这是一条不归路,入坑需谨慎。
这种问题没有问的必要,如果你听不出它们的区别,你就没有必要买上千的耳机。就像对于没有味觉的人没有必要把饭菜做的美味一样,反正只是填饱肚子就够了。但是耳朵是需要开发的。没有听过hifi的人往往听不出什么区别来,我们称之为“木耳”。刚开始听高端设备或许只是觉得“好听”,具体怎么个好法也说不出来,也没有觉得怎么忒牛掰,反正就是好听点,但不值得多花那么多钱。然而问题是,一旦听久了以后,耳朵适应了高音质,再去听几十元的耳机,你就发现简直“不堪入耳”了。这是初烧的必然过程。其实高端耳机和地摊货的用料外观虽然有区别,但相对于音乐品质的提升,反而是最不明显的区别。音质考究的是硬做工,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当然价格差异就很大了。好的耳机不光硬素质高,声音结像清晰,三频表现也应该独具特色。所以不同的设备适应不同的音乐类型,古典的,流行的,电子的,摇滚的,各不相同。就算有三频均衡的耳机,也绝对没有面面具到的耳机。每一幅不同的耳机都擅长表现不同的情感,每一种情感都丰富而敏感,有的悲伤有的欢悦,用不同的情感来聆听不同的音乐,才能发现音乐真正的美妙之处。这些体验是几十元的耳机无法带给我们的。换句话说你把音乐当作什么?如果只是当作一种打发,恭喜你廉价的耳机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你可以省下更多的钱去吃吃喝喝了。如果你把音乐当作一位美妙的情人,想要了解她,也被她了解,珍惜与她在一起的每一秒钟,你当然会想要给她最好的。
同样都是耳机,10块钱,100到几千不等,一般几十块或者百元机器都采用工模方案,不用自己设计和研发,就相当于现在的贴牌机一样,能用,但是你要说这东西好在哪,你也一点都说不出,因为本来就没什么特点。而定价高端的耳机,往往都有几十年的声学经验积累和研发实力,这些小厂商都是不能比的,就那IE80来说,虽然网上假货很多,可喜欢音乐的人却都对这耳机爱不释手,网上也是假货成灾,但都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一个好耳机,从研发开始到耳机内部的发声单元定制等,都是有很多技术细节和过程的,就像IE80,你外壳做的在像,但是你也做不出森海的耳机单元来,人家就是靠着吃饭的,而高价耳机,从里到外,可以说都是用钱砸出来的,定制单元,耳塞制造到设计,到线材的选用,都是很有讲究的,不夸张的说,一个好耳机的耳机线,就都能换很多条一般耳机。同样还有手机音质,一般手机和HIFI手机,其实就是普通和专精的区别,一件事,能做不叫本事,会做,做好才是本事,这也是平庸到卓越的区别!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听后摇的耳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