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wm静止同步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怎么仿真

级联H桥静止同步补偿器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级联H桥静止同步补偿器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如电气化铁路、钢铁冶炼等非线性或者冲击性负荷增加快速,致使配电网发生电压畸变的情况增加,电能质量下降,电能损耗增加,并会对各种敏感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兴建,容易造成接入点配电网系统的大幅度扰动,这都需要大量动态无功以支撑其电压稳定。解决上述问题,务必加强配电网电压的控制能力,增加其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因此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以其补偿范围宽、快速响应、多样化的补偿功能以及占地面积小的优越性正在取代传统无功补偿装置(SVC)等,应用前景广阔,是当前无功补偿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当前STATCOM研究近况,对整个系统做了全面的设计,并对其控制策略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均压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篇文章研究设计的内容与取得的进展性成果为:1.对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拓扑结构与调制技术作了研究。对比分析了常用多电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调制技术,通过对系统应用场合以及功能的要求,选择了星型连接的H桥级联多电平结构和载波相移脉宽调制技术(CPS-SPWM)。2.对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策略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均压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系统总体控制策略提出改进,在采用前馈解耦控制基础上,并对其在生成调制信号时,通过Park反变换进行优化。然后通过分层控制思想,采用叠加纯有功电压矢量的方法来均衡各个电容上的电压平衡。最后对控制策略和均压控制技术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有效,与不加均衡控制对比分析,平衡控制达到了明显的控制效果。3.对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电路进行了设计。硬件部分主要有:信号采样调理电路、DSP与FPGA控制电路。对STATCOM系统的软件做了编写并介绍了软件工作流程的实现。4.最后对STATCOM系统主电路器件型号与参数作了研究,并搭建了小电压实验模型,实验验证了硬件与软件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TM761【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1符号对照表11-12缩略语对照表12-16第一章 绪论16-22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6 1.2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概况16-18 1.3 级联STATCOM的原理分析以及发展现状和技术难点18-20
1.3.1 级联STATCOM的工作原理18-20
1.3.2 级联STATCOM的研究现状和技术难点20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0-22第二章 STATCOM电路拓扑结构与调制技术22-32 2.1 多电平变换器的发展22 2.2 STATCOM装置电路的拓扑结构22-28
2.2.1 变压器多重化结构STATCOM22-23
2.2.2 二极管钳位式三电平结构STATCOM23-24
2.2.3 H桥级联结构STATCOM24-28 2.3 H桥级联多电平STATCOM调制技术28-31
2.3.1 阶梯波脉宽调制技术28-29
2.3.2 空间矢量调制技术(SVPWM)29
2.3.3 载波相移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CPS-SPWM)29-31 2.4 小结31-32第三章 级联STATCOM控制策略与均压控制技术32-48 3.1 级联STATCOM补偿电流的检测技术32-36
3.1.1 瞬时无功理论32
3.1.2 p -q运算方式32-35
3.1.3 i_p -i_q运算方式35-36 3.2 级联STATCOM补偿电流的控制技术36-44
3.2.1 STATCOM数学模型37-40
3.2.2 级联STATCOM总体控制40-41
3.2.3 级联STATCOM上层解耦控制41-42
3.2.4 直流侧电容电压下层均衡控制42-44 3.4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44-47
3.4.1 STATCOM装置无功补偿仿真分析44-46
3.4.2 STATCOM直流侧均压控制仿真分析46-47 3.5 小结47-48第四章 级联STATCOM硬件设计与实现48-56 4.1 级联STATCOM系统总体结构框图48 4.2 主电路器件型号选择与参数计算48-50
4.2.1 功率器件IGBT的选择48-49
4.2.2 STATCOM直流侧电容与电压的选择49-50
4.2.3 STATCOM连接电感的选择50 4.3 控制电路硬件设计50-54
4.3.1 控制电路总体设计50-51
4.3.2 电网同步电路与倍频电路51-53
4.3.3 信号采样与调理电路53-54 4.4 小结54-56第五章 级联STATCOM软件设计56-66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56-57 5.2 DSP控制算法软件设计57-60
5.2.1 实时电压电流信号采集流程图58-59
5.2.2 数据处理及状态解耦控制流程图59-60 5.3 FPGA均压控制与SPWM波软件设计60-65
5.3.1 软件工作原理60-61
5.3.2 均压控制模块61-62
5.3.3 PWM信号生成模块62-65 5.4 本章小结65-66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波形分析66-72 6.1 实际验证参数选择66 6.2 模块调试与波形分析66-68
6.2.1 电网同步电路与倍频电路波形66-67
6.2.2 信号采样与调理电路波形67-68 6.3 DSP输出的控制信号与调制信号PWM波形波形68-69 6.4 驱动脉冲信号波形69-70
6.4.1 FPGA输出SPWM触发脉冲波69
6.4.2 通过驱动板后输出的SPWM驱动波69-70 6.5 主电路实验波形70-71 6.6 小结71-72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2-74参考文献74-78致谢78-80作者简介80-81 1.基本情况80 2.教育背景80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0-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建林,张仲超;[J];高电压技术;2003年02期
许湘莲,邹云屏,丁凯,王成智,金红元;[J];高电压技术;2005年06期
王志冰;于坤山;周孝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书举;李建林;许洪华;;[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8年04期
刘华东;王卫安;黄燕艳;;[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4期
周林;张海;万蕴杰;栾尚德;夏雪;;[J];电气应用;2006年07期
张定华;桂卫华;王卫安;阳春华;;[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2期
常非;冯金博;赵丽平;;[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年01期
潘文婷;;[J];低压电器;2011年09期
夏向阳,曾喆昭,罗安,唐杰;[J];高电压技术;2005年10期
陈海荣;徐政;张帆;;[J];高电压技术;2005年12期
李琼林;刘会金;孙建军;崔福鑫;;[J];高电压技术;2006年02期
张一斌;夏向阳;蔡灏;;[J];高电压技术;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海;万蕴杰;雷鹏;徐明;周林;;[A];2005川渝地区自动化与电控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曲洪印;程祥;姚兴昱;冯桂宏;;[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刘华东;;[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洪浩;[D];浙江大学;2005年
李达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陈金平;[D];长安大学;2013年
李超;[D];天津大学;2013年
熊桥坡;[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小楠;[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闫殳裔;[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班明飞;[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俞晨光;[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葛新文;[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卢春艳;[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徐兴华;[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阎宏;[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黎小聪;[D];湖南大学;2014年
隋龙弟;[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仲超,张劲东,方强;[J];电工技术学报;1997年02期
沈斐,王娅岚,刘文华,梁旭,韩英铎;[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王立乔,王长永,黄玉水,张仲超;[J];高电压技术;2002年07期
刘文华,宋强,滕乐天,王伟,魏文辉,耿俊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魏文辉,刘文华,宋强,袁志昌,倪镭,邹彬;[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刘文华;宋强;滕乐天;郑东润;张东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5期
刘钊;刘邦银;段善旭;康勇;史晏军;陈仲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30期
张茂松;查晓明;孙建军;张郝;查志鹏;;[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茅靖峰;孙玉坤;;[J];低压电器;2007年03期
同向前;焦妍莹;申炜;;[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2期
赵刘;张小聪;;[J];江苏电器;2007年02期
金玉洁;毛承雄;王丹;曾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年05期
毕治军;;[J];变频器世界;2009年07期
王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9年04期
黄建涛;刘金晶;赵德奎;;[J];电工电气;2010年01期
和晓新;;[J];低压电器;2011年04期
史丽萍;常伟;时培磊;李明;;[J];煤矿机械;2011年11期
赵炯;;[J];电工电气;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敏;周少武;罗安;;[A];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赵庆亮;赵瑞雪;陈宗祥;;[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徐晨;戴珂;陈晶晶;彭繁;康勇;;[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郑宏;陈灵奎;郭凯;;[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孟燕妮;张贤洪;杨晓萍;;[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桂子娟;;[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薛艳红;胡立坤;;[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任明炜;嵇小辅;;[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轩 张逸飞;[N];国家电网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晓萍;[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茅靖峰;[D];江苏大学;2008年
荣飞;[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传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代亚培;[D];湖南大学;2010年
黄小梅;[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杨鑫;[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欧剑波;[D];湖南大学;2008年
饶芹飞;[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杨晶显;[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常志拓;[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于勇;[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张向龙;[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仿真与实现--《东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仿真与实现
【摘要】: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系统中无功负荷,特别是冲击性无功负荷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各种损耗,而且严重影响了用户端的电能质量。因此,实时快速的无功功率补偿对优化电网潮流分布和提高电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响应时间长、调节特性差,而且补偿容量受到装置自身容量的限制。而基于电力电子逆变技术的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由于采用了GTO、IGBT等大功率全控型器件,因此能够更快速、更有效的补偿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而且补偿容量不受装置容量限制,因此调节特性更优。
文中详细介绍了STATCOM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改善电能质量中的具体应用。讨论了采用电流间接控制和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两种STATCOM控制策略。从改善电路结构和优化脉冲触发方式两个方面讨论了STATCOM的自身谐波消除技术。
依据两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对STATCOM进行了系统级建模及仿真。根据各电量在无冲击性负荷和冲击性负荷情况下的不同输出波形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下的STATCOM调节特性和动态特性。
系统设计在主电路上采用三电平技术和四重化技术,控制部分采用双CPU结构,分别为中央控制器和脉冲发生器。其中中央控制器完成数据采集、A/D转换、数据处理及人机接口等功能。脉冲发生器则根据中央控制器的频率值和补偿角值计算出各触发脉冲的相位并输出状态字,同时根据相关电压和电流变量的变化情况为系统提供实时保护。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TM761.1【目录】:
第一章 绪 论5-10
1.2 无功补偿的意义5-7
1.3 主要无功补偿装置及其工作原理7-10
1.3.1 并联电容器7
1.3.2 同步调相机(Synchronous Condenser-SC)7-8
1.3.3 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8-10
第二章 STATCOM补偿原理及其应用10-24
2.1 STATCOM电路基本结构10
2.2 STATCOM基本工作原理10-12
2.3 STATCOM在改善电能质量中的应用12-13
2.3.1 提高系统功率因数12-13
2.3.2 调节系统电压13
2.4 STATCOM控制策略13-16
2.4.1 电流的间接控制14-16
2.4.2 电流的直接控制16
2.5 STATCOM谐波消除技术16-24
2.5.1 改善电路结构17-19
2.5.2 优化脉冲触发方式19-24
第三章 STATCOM系统级仿真24-40
3.1 电流间接控制时的仿真24-32
3.1.1 48脉冲变流器组结构组成25
3.1.2 触发脉冲发生器的结构组成25-27
3.1.3 仿真波形分析27-32
3.2 电流直接控制时的仿真32-40
3.2.1 电量转换模块33-34
3.2.2 电容电压调节模块34
3.2.3 电流调节模块34-35
3.2.4 指令电压生成模块35-36
3.2.5 仿真波形分析36-40
第四章 STATCOM的硬件及软件实现40-54
4.1 STATCOM的硬件实现40-45
4.1.1 检测电路设计40-41
4.1.2 STATCOM控制系统设计41-45
4.2 STATCOM的软件实现45-54
4.2.1 中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46-49
4.2.2 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49-54
第五章 结束语54-56
5.1 论文及工作总结54-55
5.2 不足之处及可继续研究工作的展望55-56
参考文献57-59
个人发表论文清单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积欣;王冠军;李建民;;[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2年03期
靳静;艾芊;赵岩;;[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8期
周伟;晁勤;;[J];可再生能源;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红;[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陈向杰;[D];南昌大学;2010年
熊育民;[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戴歆研;[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马少军;[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祁忠永;[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张军利;[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谢广志;[D];东北电力大学;2007年
王刚;[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粟时平,刘桂英,刘承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姜齐荣,姜旭峰,郭群岭;[J];电力电子技术;1999年06期
张波红,徐政,韩祯祥;[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20期
陶骏,刘正之,许家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9期
刘文华,梁旭,姜齐荣,罗承廉,刘遵义;[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姜齐荣,刘文华,韩英铎,纪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刘文华,刘炳,王志泳,卢军锋,王京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1期
李庚银,陈志业,丁巧林;[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10期
栗春,高辉,石建民,姜齐荣;[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3期
申景双,刘为,姚钢,陈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庆华,吴琦;[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宋超;;[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刘凯峰;郑常宝;;[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杨孝志;;[J];安徽电力;2006年02期
柯勇;钱峰;;[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张艳红;张兴;林闽;吕绍勤;张崇巍;;[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5年06期
朱连成;王琳;宁春明;刁嫣妲;;[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刘磊;王仲初;胡洋;;[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彭伟;[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许娅;[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仁杰;曹政;樊淼;;[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任明炜;孙玉坤;饶翔;;[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潘伟;许波;孙晓东;朱熀秋;;[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苑舜;郭峰;;[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陆继志;;[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刘晖;;[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刘国海;薛文平;;[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李可;徐伟;司小庆;;[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姜惠英;;[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李益华;段虎;;[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军;[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安宝林;[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谢维;[D];中南大学;2011年
蒋奇云;[D];中南大学;2010年
张军伟;[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于晶荣;[D];湖南大学;2009年
夏向阳;[D];湖南大学;2009年
王小华;[D];湖南大学;2009年
盘宏斌;[D];湖南大学;2009年
温和;[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涂远松;[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毛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云波;[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徐坤山;[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宜娟;[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付邦胜;[D];郑州大学;2010年
吕世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金长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许明;[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张冠洲;[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湘亮,陈杰,郭晓旭,仇玉林;[J];半导体技术;2002年04期
徐宁仪,周祖成;[J];半导体技术;2003年02期
吴洪江,郑滨;[J];半导体情报;2001年04期
刘筱毅;[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万庆祝;张辉;陈建业;吴命利;朱桂萍;王科;;[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年05期
桂长清;[J];船电技术;2003年01期
王昕,岳恒,柴天佑;[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牛迎水,李国立,冯政协,宁四明,李广业;[J];电测与仪表;2000年05期
孙运全;尹强;盛吉;潘文婷;;[J];电测与仪表;2009年12期
同向前,王超,钟彦儒;[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国栋;;[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王昕;李少远;;[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大威;[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程汉湘;[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赵仁德;[D];浙江大学;2005年
李海山;[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5年
汪海宁;[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孔雪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朱鹏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翁学义;[D];浙江大学;1998年
迟永宁;[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年
许湘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邹鑫;[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罗丹;[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樊宝龙;[D];燕山大学;2011年
蒋建文;[D];重庆大学;2002年
罗眉;[D];重庆大学;2002年
易东;[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宋栋梁;[D];浙江大学;2003年
窦玉东;[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王超;[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志越;李凤婷;;[J];大电机技术;2011年06期
郭虎奎;李凤婷;晁勤;;[J];电机技术;2009年02期
杨志越;李凤婷;;[J];电机技术;2011年04期
彭艮鹏;张海山;王磊;;[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1年04期
刘臣宾;夏彦辉;常东旭;任祖怡;李振宇;陈刚;梅长文;;[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7期
邹超;王奔;鲍鹏;;[J];电气传动;2008年12期
吴俊宏;艾芊;;[J];电网技术;2009年04期
赵成勇;胡冬良;李广凯;龙文;;[J];电网技术;2009年17期
邓烨;周云海;史会磊;刘海龙;;[J];低压电器;2012年07期
杨志越;李凤婷;;[J];山西电力;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冬良;赵成勇;李广凯;;[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敏;[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何人望;[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赵波;[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鄢家财;[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滕达;[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王光旭;[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1年
马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孙伟;[D];燕山大学;2012年
刘义亭;[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董桂强;[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贾晓伟;[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戴歆研;[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张振华;[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粟时平,刘桂英;[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王兆安;李民;卓放;;[J];电工技术学报;1992年03期
王长永,金陶涛,张仲超;[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3期
韩英铎,严干贵,姜齐荣,黄民聪;[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9期
姜齐荣,刘文华,韩英铎,纪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田杰,陈贤明,王小红,王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蒋平,王宝安,赵剑锋,戴先中;[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9期
孙元章,刘建政,杨志平,赵志勇,卢强,纪勇;[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01期
刘文华,陈建业,王仲鸿,王新超,李承业,刘毓,王旬,李向荣;[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03期
徐政,韩祯祥,田杰,陈贤明,许和平;[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东辰,朱永强,崔文进;[J];中国电力;2004年07期
杨晓萍,孙晓娟;[J];电机电器技术;2004年01期
袁佳歆,陈柏超,万黎,姜芳芳;[J];高电压技术;2004年S1期
栗春,姜齐荣,马晓军,修林成;[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6期
陈华元,王幼毅,周汝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3期
纪勇,李向荣,朱庆翔;[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4期
魏文辉,刘文华,滕乐天,王伟,宋强,耿俊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3期
朱永强,刘文华,宋强,谢文,刘世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8期
刘文华,姜齐荣,梁旭,刘遵义,纪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粟时平,刘桂英,刘承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明炜;孙玉坤;饶翔;;[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宋绍剑;贺毅;林小峰;廖碧莲;;[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Nekoui Mohammad AValipourearkhloo A;[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李强波;李鑫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王仕韬;胡宇;吕征宇;姚文熙;;[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曾光;薄志刚;张静刚;;[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朱约章;吴春芳;鄂飞;程汉湘;;[A];第十六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敏;周少武;罗安;;[A];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于庆广;刘文华;宋强;;[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清华大学电机系
姜齐荣;[N];中国电力报;2001年
李跃 解鸿斌;[N];国家电网报;2010年
张愈才;[N];中国电力报;2004年
本报记者 秋实;[N];机电商报;2011年
蒋国良;[N];中国企业报;2010年
王轩 张逸飞;[N];国家电网报;2011年
本报记者 马亮;[N];机电商报;2009年
张兰;[N];机电商报;2010年
赵琳;[N];楚雄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钊;[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宫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熊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胡应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苗长新;[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陈闽江;[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王存平;[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赵波;[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3年
戚庆茹;[D];清华大学;2004年
田芳;[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单翀皞;[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苏仁斌;[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石新聪;[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杜明军;[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黄智荣;[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蒋铁勇;[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朱劲松;[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郑铁林;[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彭繁;[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陈启超;[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规则采样对载波移相SPWM输出基波相位滞后的影响
1引言载波移相PWM通过调制波与载波的比较得到PWM波形,具有高度的实时性,非常适合链式多电平尤其是STATCOM、DSTATCOM等场合,若使调制波的波形及时反映电网接入点电压的变化情况,可以快速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的变化情况相适应,避免出现过电流等故障,满足快速控制的需要[1-6]。对于K个单相桥串联的链式逆变器输出总电压而言,载波移相相当于将原来两电平单相桥的载波108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11月输出电压。然而,这些分析和结论都是基于自然采样SPWM之上的。自然采样的特点是由三角载波与正弦调制波的交点来自然地确定脉冲开关点。它的优点在于基波幅值与调制度成正比,有利于调压。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需要用迭代的方法求解超越方程以确定开关点,给实时控制带来很大困难。通常的做法是事先离线计算好,然后将数据存在内存中,查表输出PWM波,这将占用大量内存,不适合微机的在线实时控制。因此自然采样SPWM通常用于由模拟积分器与比较...&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3.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京102209)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and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 of Jilin province(No.JC).近年来,级联型H桥多电平逆变器因其具有开关损耗小、逆变效率高、输出波形质量高、EMI低等显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如压膜机、UPS系统、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1-2]。多电平逆变器通过各个单元输出的小电压阶梯的叠加来产生期望的交流电压并具有良好的电能质量,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相比,多电平逆变器具有更低的电压应力和开关频率[3-4]。为控制多电平逆变器的输出基波电压并消除不期望的谐波,人们提出了大量的调制技术[5-9]。文献[5-8]使用了SPWM技术和SVPWM技术,虽然这两种PWM...&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结构由德国学者于2002年提出,最早运用于直流输电工程。它是通过控制桥臂内的各个子模块投入与切除来实现多电平输出,相比较于传统的拓扑结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具有易实现多电平输出、便于生产与扩容等优势。但MMC采用PWM调制方式会使输出电压不对称,因而同样存在共模电压。共模电压通过对地电容与大地、传输线构成回路形成共模干扰。共模干扰不仅影响设备自身运行,对负载电机造成损害,还会通过地耦合至其他设备,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目前关于MMC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MMC控制方法、电容电压波动和环流问题上。文献[1-4]侧重于对控制方法研究,并指出:在电平数少时宜采用多载波调制,电平数多时宜采用最近电平调制;载波移相和载波层叠两种调制方式比较时,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各载波控制单元的开关相对均匀,在MMC子模块中的各个电容充放电时间相对平均,有利于电容电压平衡;文献[5-8]侧重对电容电压波动和环流的研究,给出了电容电压...&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1多电平逆变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多电平功率转换技术最初是从减少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成分的需要上发展而来的,在该技术发展的同时,随着功率输出的增加,从而满足了高压直流母线下实现逆变器驱动的需要。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三电平逆变器:三电平逆变器是指逆变器的交流侧的每相输出电压相对于直流侧的电压有三种电平取值数,分别为:正电压+1/2Ud、负电压-1/2Ud和中点零电压,其原理是由三个电平台阶合成为阶梯波而逼近正弦输出电压,而多电平逆变器指的是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电平数大于或等于3的逆变器,将三电平电路推广到任意N电平(其中N≥3)就能得到多电平变换器。多电平逆变器相比于传统的逆变器,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优点如下:(1)能够以低耐压器件来完成高压大功率输出,这是因为逆变器电路中每个功率器件承受的电压得到了降低,为母线电压的l/(N-l),其中,N为电平数;(2)随着逆变器电路电平数的增加,每个开关器件所承受的开关应力du/dt也大大减小,能够改善电磁...&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0引言多电平逆变器是非常变频领域中非常常见的器件,其具有谐波小、共模电压和波动幅度小、抗干扰能力强、开关频率低、综合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多电平逆变器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1-2]和控制策略方面[3-4]的研究。在对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研究时,又重点是对其功率损耗进行研究,比如对三阶和四阶二极管钳位多电平逆变器功率损耗分析,二极管钳位多电平逆变器、飞跨电容和串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功率损耗分析等[5-6]。但总体而言,目前对的研究大多没有对多电平逆变器的功率损耗和散热量进行综合分析[7]。文中将在相同输出电压条件下,对最常用的3种逆变器,即对称串联多电平逆变器、混合非对称串联多电平逆变器和中点钳位逆变器进行分析[8-9],重点研究其功率损耗和散热量。1多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多电平逆变器主要用于驱动感应电动机,包括中点钳位(NPC)逆变器、多级逆变对称逆变器、多级逆变混合非对称逆...&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是中压大功率传动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逆变器拓扑结构之一[1-3],有相电压冗余、谐波含量低、易于模块化设计制造等优点。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每个功率单元都需要独立的直流电源,适合于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供电的系统[4]。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整体输出来自各个功率单元输出的叠加,当输出有功功率时,往往存在功率均衡问题[5-6],引起各个电池单元充放电不平衡,利用率不一致,输出电压的总谐波含量增大,直接影响逆变器的运行性能。因此,保证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各个单元输出功率均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献[7]提出一种每个单元可以输出五电平却仅需5个开关器件的逆变器拓扑结构。针对级联五开关H桥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本文提出一种同相层叠锯齿载波交错移相调制方法,兼有同相层叠锯齿载波调制良好的消谐特性和载波移相调制各个单元功率分配均衡的优点。以3个功率单元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1级联五开关H桥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图1为单相m单元级联五...&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止无功补偿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