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旧书还卖给回收废品卖给谁的嘛,看看别人怎么做的

7月8日上午,长汀县大同镇居民胡先生将一面绣有“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锦旗送到大同派出所民警张惠德、段志鹏手中,对民警及时帮其追回巨额损失表示感谢。
原来,长汀县大同镇居民胡先生,几天前将家里的2.3万元现金藏到了家中一堆旧书里面,此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7月4日下午,毫不知情的妻子见有收废品的上门,遂将一大捆旧书卖给了收废品的人。傍晚,丈夫回家发现一大堆旧书被不知情的妻子卖掉了,便立即报警求助。接警后,民警张惠德、段志鹏火速赶到胡先生家。
掌握实情后,民警开始寻找收废品的人。然而,胡先生妻子并不认识收废品的人,只知道是一名中年妇女。民警经过走访周边群众及调取该区域监控录像后,初步确定俞某是那位收废品的人。民警随即赶往俞某住处,但是俞某一口咬定当时只收了书,没见到钱。但俞某慌乱的眼神没逃过民警的眼睛,因为种种迹象均表明俞某在说谎。
后经过近两个小时开导教育,讲解法律,俞某终于承认旧书中确实藏有2.3万元现金,并在民警的见证下当场将钱还给了胡先生夫妇,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通讯员 张春波)
[责任编辑:曾俊钦]
&&相关阅读
相关评论:    记得那是在九三年的时候,一到星期天,我们那新华书店门口,就会有三四家旧书摊摆在那里,因为书价比书店便宜好多,所以生意都还不错。  那时,我初中毕完业,已经在母亲的单位上了好几年的班了。有时实在闲着无聊,一到星期天,就总好到书店门口的一个摊主那里花一毛钱一本买一些《海外星云》杂志拿回家看。由于杂志太薄了,不禁看,不到一个月就攒了有一百多本。那时,觉得卖废品怪可惜了的,就也拿着去到书店门前去卖了。。。  当时记得,还把家里的一些旧书也拿去卖了。什么初中的课外书,还有些小时候看的童话书,再就是每片都有好几十个错别字的盗版的《射雕英雄传》。最好的书是一套很早以前从一个亲戚家借来忘了还的五几年版的《封神演义》让我只给卖了五块钱。后来那个亲戚的儿子溜达到我书摊上来,我还让他从我的书摊上拿了好几本书呢!我也给过他们家不少我卖剩下的书,这也算是扯平了吧!那天抽冷子卖了一回书,卖得还挺好的,一大天下来带去的书,几乎全被我给卖光了,没剩下几本,最后算下来大概卖了有七八十块钱的样子吧!这下可把我给乐坏了。当时记得,我一个月的工资才挣一百五十块钱哪!交给妈妈一百二十块钱,留下三十块钱,自己零花。一下子,一天就卖了七八十块钱,那心情甭提有多高兴了。这可真是个赚钱的好买卖啊!心里不禁这样想着,也做着我的发财梦。。。  可是紧接着最犯愁的事也来了,就是书源问题。那时,冷丁卖书,不知道有废品站这个买书的便宜地,别人知道,也没人告诉你啊!那时,一下班,我就满市的转,找书源。你还别说,真叫我找到了一家私人开的书店,卖的都是盗版武侠书。有七块钱一套的,也有五块钱一套的。当时我对卖盗版武侠书是不怎么感兴趣的,突然间,发现柜台底下一个角落里,有一萝薄厚不均的旧书。上前一看,都是一些七八十年代的工具书。有电工的,有木工的。当时实在是没有书可卖啊!就问年青的女老板道:“这些书是咋卖的呀!”“啊!那些书是别人放在那里,让我代卖的,打五折。”当时我心就是一动,看了一下书后的价格,最高八毛多钱,最低八分钱,大概有三十多本书的样子吧!我就全部都给买了下来,一共花了七块多钱。后来,大概卖了有五十多块钱吧!这是我第二次在书上赚钱了,第一次是在《萍踪侠影》上赚了三块多钱。。。  后来,终于叫我费尽千心万苦,找到了一家私人开的废品收购站。第一天就收了一小袋子革命题材的小说,那时废品站里边的书是卖六毛钱一斤,外边废品车上的书是卖一块钱一斤。那些书现在还有印象的是:《欧阳海之歌》、《铜墙铁臂》、《小城春秋》,后来记得定价几毛钱的《小城春秋》还让我星期天拿到书店门前自己的书摊上,卖了个十块钱的高价呢!。。。  记得那个时候,旧书的后面的标价都是很低的,一般就几毛钱。你要高点吧!买书的顾客就说了:“定价才几毛钱,你咋卖好几块钱呢?”当时我还跟他们解释道:“这是十年前的价啊!”后来嫌烦了,干脆就用油笔把书后的价改成十五,二十。她们就不再说书贵了。记得有一回,一位买书的老者在我这摊上买了一本《三侠五义》,看了书后面我改完的定价交完钱后,还冲我点着头得了宝似的有些激动地说呢:“小伙子,不错。二十块钱的书,你才卖三块,真是太便宜了啊!  后来才知道,这样涂改后面的定价,会影响版本的收藏价值,我就再也没有这么干过。那时,我们这还没有几家卖旧书的,所以我们这几家卖旧书的生意都还不错。记得有一次,我赶上一回二十多本的五几年的老《人民画报》和一些残了的五几年的老《连环画报》。第二天卖的时候,五几年的老《人民画报》让我三元钱一本,卖给一个外地人了。记得当时,他还激动得直喊:“今天可没白来,买了这多的好书。”那天好象一共才卖了他七十多块钱吧!当时还给我还兴奋得够呛呢!那十多本残的老《连环画报》让我白给了一个正好溜达到我摊前的同一个厂子爱好美术的同事了。当时,他想给我扔俩钱,我高底没要。不过,我现在有点后悔了,不是因为没要钱,而是自己想把它们留下来,没事欣赏呗!  还有一回,从一个废品车上,一块钱一本,收了一百多本外国名著。还记得的有《呼啸山庄》、《堂吉诃德》、《唐璜》。。。这也是我刚卖书时收到的最大的一份书了。。。  又有一回,当年五一节,厂子加班,我给了我们部门科长五十块钱,他让我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卖了三大天的好书。一共叫我卖了六百多块钱呢!大约挣了五百来块钱吧!从那时开始我觉得这个生意不错,几毛钱一斤来的,几块钱一本卖,挣钱比上班容易得多了。大家可知道,那时我一个月才挣一百五十块钱呐!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在厂子办了停薪留职,一心一意,专专心致志地卖起了旧书。。。  还记得办完停薪留职的那天下午,我躺在废品站对个的废品车上,忽然有种一下子解脱了的感觉,再也不用看领导的脸色和小心翼翼的和同事相处的过日子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回自己了。我这时的心情是自然和松弛的,眯缝着的眼睛任凭夏日的阳光从微风吹过的槐树叶的间隙中洒落在我那充满温情的脸上。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躺在姥姥的怀里,听姥姥唱着那首过去的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对我来说,美好的时光永远是短暂的。没过多久,随着城管的成立,我们这的旧书摊就不能再在书店门口卖旧书了。后来经过我们十几家众摊主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下,最后终于在一个稍微偏僻的街道上,给我们成立了一个相对比较正规一点的旧书摊。城管一个月收取我们五十块钱的管理费。当时我们摊主都很高兴,因为有人收费,就意味着我们的旧书摊就有了安权保证了,城管也不会再抢我们的书了。我们也可以安心的卖我们的旧书了。。。  那时的旧书,很好收。每次到废品站,必有收获。记得有一回,到废品站捡了二十多张当地书法家书写的书法作品。拿到老板那去称,老板用手掂了一下说道:“这咋称啊!一两都没有,拿去吧!不要钱了。”我不好意思的给了老板一块钱。后来,我把这点东西,拿到古玩市场,卖给了一个专门收藏本地字画的胖子,他给了我四百块钱。那会,我觉得自己还挺了不起的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也被别人捡了几回漏,现在想来,捡漏其实也是一种罪过和值得忏悔的事情吧!要知道,你的快乐是建立在对方的痛苦和懊悔之上的,如果被捡方事后知道的话,对方的心情应该是痛苦和懊悔的吧!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因为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虽然这是干我们这行所必须经历的事情,虽然现在的我还陷在捡与被捡的快乐与痛苦的矛盾之中挣扎着,但我还是要说,我们至少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捡来的漏和被捡的人吧!而不是到处去炫耀自己捡来的漏的同时,还要去贬低被捡漏的人。你不要不相信,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卖“小人书”,对我的卖书生涯来说是不得不提的浓重一笔。因为最初卖书的时候,“小人书”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书店已经没有卖的了,所以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史书上了。直到有一天,我旁边书摊的“王老转”身边不时的总会有几个神神秘秘的人,时不时地交头接耳,时而拿出一张报纸来,比比划划,时而又拿出几本“小人书”来指指点点,这件怪事还让我疑惑了好一阵子呢!。。。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拿的原来是张晚报,里边有个豆腐块大小的转载文章,是专门介绍上海的“小人书”是如何从几块钱被炒到一百块钱一本的。直到那会,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时“小人书”已经在上海很值钱了,我们这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在偷摸,袅悄地,收集它们了。。。  到此时我才如梦方如醒,便也很快地加入到了寻访“小人书”的队伍当中去了。那时的我寻书有三个渠道;一个是坐地收,然后是到废品站去收,再有就是到旧物市场上去收了。旧物市场俗名又叫:“破烂市”。。。  我第一次到“破烂市”,运气还是挺不错的。买了如下几本“小人书”:八几年版的《山乡巨变》一二册。四十开本九成新的《海港》。还有一本就是五几年版,五十开本的《东郭先生》了。该书是绿色封面,上面画的是一位将军将忘恩负义的恶狼装入袋子里游行时,老百姓围观的场面。由其是那些百姓,在老色彩的陪衬下,被刘继卣那出神入化的妙笔把他们交头接耳,还略带夸张、惊奇和欣喜的表情,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爱这些“小人书”人们的面前的时候,刘继卣的名字在我们这些爱“小人书”的人心中,已经变成了永恒。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东郭先生》没有后皮。后来叫我一时失策,竟已十块钱的便宜价格卖给了一个坐手摇轮椅车的原来在我们市一家电影院画电影宣传画的中年男子了。当时卖我这些“小人书”的是对母子。母亲大约三十多岁,男孩约有五六岁的模样。她们这几本“小人书”,只要了我五毛钱一本。当我把两块钱交到母亲手上的时候,她们的脸上立刻呈现出很兴奋的表情。就是有一种把几本没人要的东西,终于有人用钱把它们买走了的感觉。没办法,那时候,把家里的旧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卖,是我们县城里的一种流行和时尚。我是不是又在炫耀了。真的没办法,为了真实,我也只能再卑鄙这一回了,其实我现在的心里,还是很矛盾的。。。  记得我家的老平房动迁的时候,我的一个老邻居,把他爷爷辈给他留下来的带着大铜喇叭手摇的老式留声机  也拿出来卖废品了。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小的时候母亲领着我不只一次地到他家去听那手摇的老式带大铜喇叭的留声机时,那大铜喇叭里传出来的吱啦吱啦的带着古旧声响的周旋那带有大上海特殊韵味的歌声给我带来的美妙感觉。当时我抱着那台手摇的老式带着大铜喇叭的留声机死去活来地不撒手,高低要让母亲给我买下来,他都没舍得给我。动迁的时候,他终于舍得拿出来卖废品了。收废品的那位更绝,来了一句:“木头我不要,我只要铜和铁。”没办法,他只得又回家找来了把榔头,愣是把那个手摇的老式带大铜喇叭的留声机砸了个七零八落。把里边的铜和铁捡了出来。加上大铜喇叭,一共叫他只卖了两块五毛钱。当时他接过钱的一刹那,那满足的表情,现在有的时候还时常在我的脑海中痛苦地闪现呢!唉!往事并不如烟啊!现在我的那个老邻居早已经不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上混了。记得他生前,我们还提到过这件事,他还感到很懊悔呢!唉!没办法,就让我们一起怀念那个无知的年代吧!一起怀念那些被我们当成破烂、废品,卖掉的那些好东西吧!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5张 | 更多
  山乡巨变(全三册)。。。  
  《东郭先生》。。。  
  留声机。。。  
  就记得那时有五六个专门收藏“小人书”的“书虫儿”常到我们书摊转悠。有一次,其中两个在我摊前唠嗑,提到我们书摊附近的一家图书馆里有好几千本板新的十成品的文革“小人书”。可惜图书馆不租,因为那时小孩子们已经开始看日本漫画卡通书了。也不卖,因为图书馆有时也是不轻易卖书的啊!  没想到他俩说完这话没过多久,在一个伸手见得到五指的漆黑夜晚,那么多文革板新,没经过手的十品小可爱们,就这样被几个“神秘人”洗劫一空了。后来我特意地到那里看了一下,才知道那时图书馆就那么一道小木门,顺着门缝都能看到里边的“小人书”了。  那时“小人书”后面的定价太低了,一毛多钱、几分钱的都有。后来听图书馆里的人说,书价太低,也没拿它们当回事,所以也没报案。现在按五十块钱一本算来,那得值多少钱啊!”  后来听别人说这些“神秘人”把这些“小人书”拿到沈阳,三块钱一本卖给了一个抚顺的“小人书”贩子“吓一跳”了。可能是一炮走的,大概有四千多本的样子吧!当时我记得有个初中学生模样的半大小子给我们书摊拿过几回文革“小人书”,要价三十块钱一本。别的书摊摊主都嫌贵,没人敢要。都叫我给留了下来。现在还记得有:《龙江颂》三本、剩下的都是一本,大概记得的有:《英雄小八路》、《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智取威虎山》。《龙江颂》和《英雄小八路》新的让人都舍不得用手去摸,太漂亮了!《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新的都有点象盗版“小人书”似的。。。  后来觉得“小人书”画面太小,不能完全展示画本身的魅力,或是视觉疲劳抑或是被眼前的利意诱惑没看清“小人书”的未来升值潜力,或还是天真的以为,卖了它们以后,还能轻松地把它们再买回来。告诉大家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吧!:“千万别走我这条老路了,真正十品的“小人书”太难遇了!在网上或在书摊上,大多数说十品的老书,有的其实连九品都达不到,所以要是你有真正的十品好书,听我一句劝:“千万别卖了!卖完之后,你肯定会后悔的。有时把你的肠子都悔青了,按原价也再难找回你卖出去的“心肝宝贝”了。这就是血的教训啊!”  就这样这些“小人书”都叫我卖给了一个经常来我们旧书摊买文革“小人书”的一个叫“疯狂”的中年人了。“样板戏”大约一百二三十块钱一本,其它的四十块钱一本。此人为什么叫“疯狂”呢?因为他一看见文革“小人书”不论品相好坏一概包园。一般的文革“小人书”,两、三块钱,到四五块钱一本不等,品相好的另算。那时我们那“小人书”常见到的文革的或品相不好的也不好卖。所以我们书摊大部份摊主有文革“小人书”的都给他留着。一看到他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的过来,前边书摊的摊主就有喊的了:“疯狂来了、疯狂来了!我们就赶快把给他准备好的文革“小人书”都拿出来,等着他买。一般不缺皮、少页,只要价钱合理,他都能够买下来。就这样,他在我们书摊足足买了三年文革“小人书”。  记得有一回,我们这有个摊主叫“吃亏跟你急的”,他为什么叫“吃亏跟你急”呢?因为他家哥姐五个,他最小。从小爹妈给惯的,吃一点亏,就受不了。跟你杀猪般地嚎叫,来房子,来地的。本来这书值二十块钱,他卖给你十块。后来他通过别人知道书价了,准保不是管你要书,就是管你要那十块钱。所以大家都叫他“吃亏跟你急”。记得有一次,他帮丢“小人书”的那个图书馆干活,趁图书馆管理人员一眼没照顾到,就偷摸拿出来二十多本被偷剩下的板新的顾炳鑫画的《孔老二罪恶的一生》。有几本给了书摊他想要拉拢的摊主了,剩下的全部以十五块钱一本,卖给了“疯狂”。后来听说《孔老二罪恶的一生》值二百块钱一本了,高低要等“疯狂”来,跟他算帐去。可惜,那时“疯狂”已经不在到书摊来买“小人书”了。。。  后来,有一回;我在别的书摊、摊主那里买来三十多本书后边有点受潮的韩和平画的矛盾先生著的短篇小说改编成的“小人书” 《春蚕》。刚拿到摊上就被邻摊的“王老转”给买拿走了,这家伙只给了我三毛钱一本。前些日子有个书友告诉我在古玩看到他摆出来了,要一百块钱一本。十五年啊!真能捂啊!这样人不发财,都对不起他那过早憋得花白的头发啊!  看到另一个地方卖旧书的“小白话”把一套九四年出版发行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十二开本的三本一套合装的老版翻版的“小人书”《水浒传》不废吹灰之力地卖了一百块钱一套,我的心也抽筋了!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到鞍山书摊一个女摊主的手里,以二十九元一套的价格,包了七十三套老版翻版的“小人书”《水浒传》。回来后,最高价让我卖了一百五十块钱一套,最低卖了四十块钱一套。  还有一回,我还从沈阳花四百块钱整过一套宣纸的私人印的老“小人书”《水浒传》。因为书太厚,整整装了一小麻丝袋子,回家后就让我以八百块钱的价格卖给了经常来我们书摊买我“小人书”的“小人书”迷“小山东”了。。。  后来听说沈阳出了三百多种数万本五六十年代的库存板新的老“小人书”,有人拿来了《胆剑篇》、《东进序曲》我的心又有些动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一定也要探个究竟才是。就这样,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便豪情满怀地踏上了去沈阳的火车。。。
  已经能够看到了!偶尔网络问题,也可能天涯自身的问题,请耐心等待一下。
  一切正常了。
  多可笑的事啊!竟然看不到自己帖子的回复。
    老板翻版《水浒传》。。。
  记得那时,一到夏季的时候。有时,早晨七点不到,我就会把装满书的三轮车推到书摊,这样就可以不用顶着赤热的阳光摆书了。基本八点不到,我就会把书全部摆完了。然后坐在我那廉价的椅子上,欣赏街边那并不怎么美丽的风景。一般的时候,运气好点,能卖上几本书。运气不好,就靠在椅子上,看着过往的人流中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妞。有时在不经意的眼神对视中,我会发觉在那些匆匆行走过的少妇们那幽怨的眼神中,竟然也会出现少女般纯情的羞涩。。。  守摊的日子对一个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是枯燥的。品味街边偶尔走过的婆娘便成了我的第二职业。其实这些妇人还是很满足老公以外的男人欣赏她们的。有时她们回馈给你的眼神,会比你给她们的多上好几倍。有一种要把你吞下去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我有多大魅力,而是这些美丽的少妇们太空虚了,空虚的就象女人花中的那些寂寞的红黄玫瑰。。。  我小的时候,就是个对性很敏感的小男孩。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班新分配来的女班主任老师带着我们跑向教室的时候,我终于禁不起诱惑,借着跑步带来的惯性,狠狠地撞了一下她那充满朝气的臀部,随着被她那略带清春羞涩的屁股弹了回来的一舜间,我也看到了她那恶狠狠地死盯着我的眼神和从她那红唇白齿间恨恨地射出来的三个字:“小流氓”。当时我还是很害怕了一阵子的呢。有时在我不经意地想起她的时候,我会想她在和她初恋的男朋友约会的时候,会不会偶而的想起我这个曾经撞过她屁股的小男孩呢!  在我们卖书的那条老街上还是有几个漂亮女人让我欣赏的,虽谈不上绝色,但也是小家碧玉一族。有时我的思维会跑到我的两腿之间向我的魂魄发问:“如果你的胆子再大一些,行为在稍微主动一些,也许早就,算了吧!还是不要再想了。。。  一声火车到站的气笛声惊醒了我那回忆的美梦,沈阳站终于到了,我便直奔我认识的一个摊主家里而去。。。  到了沈阳就直接到了一个摊主书友的家里,买了一些“小人书”。大部分是成套的。大概现在还记得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就得有二十多套。那时《三国演义》买价是一百元一套。《水浒传》八十元一套。一套全的《东周列国故事》三百元一套。《丁丁历险记》全的,一百二十元一套。《说唐》全的,五十元一套。四本《嘎达梅林》三十二开精装本,板新十成品十五块钱一本。四本老电影,厚册、内页为老绿色,二百多页的《丽人行》十成品板新,摊主书友说:“这就是那批三百多种老“小人书”的一种。”四本一共卖了我八十块钱。。。  这时我也稍代问了关于这批老人书的事。他如实地告诉了我说:“是一个出版局,当时管仓库的一个干部,以低于废品价的价格,把库里存的若干箱五六十年代的老“小人书”运到了自己的家里。大概是九零年的时候,遇到孩子上学或者家里缺钱的时候,他就拿出几箱来卖。开始是五分钱一本,看买的人多了,就长到了五毛钱一本。后来听说五块钱一本叫沈阳的几个书贩子给包了。他那四本《丽人行》就是当时花两块钱一本买的。  后来我又到另一个书友家里买了几本老“小人书”都是十成品的。分别是老辽版的《三滴血》、《东进序曲》、《玉娇娘》、和《枯木逢春》。人美的华三川画的《交通站的故事》记得当时我还把《交通站的故事》和八几年的版本对照了一下,除了印刷好一些之外,好象老版的比新版的还多出了一页。当时五十块钱一本我还有些嫌贵呢!上海人美版的《枯木逢春》一百一本。当时我还觉得太贵了呢!但是也太架不住板新、封面太漂亮的诱惑了。一要牙、一跺脚,买了吧!还有一本福建版的《王杰》当时我就发现福建版有的“小人书”好象用的是竹纸。印刷非常清晰、精美。七九年版的《三国演义》里,就有不少福建版的“小人书”。我买的这本《王杰》就属于这一种。这些书拿回家着实让我欢喜了一阵子呢!没事就拿出来翻翻,不为别的,就是看着心里踏实、舒服。。。  欢喜过后是惆怅。在利润这个魔鬼的怂恿和唆使下,我还是把它们给卖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故事》卖给了我们这一个开小饭店的五十来岁的老板了。《三国演义》三百一套、《水浒传》二百一套、《东周列国故事》四百一套、《说唐》卖了一百一套。《丁丁历险记》三百一套、卖给了一个喜欢“小人书”的中学生了。《嘎达梅林》五十块钱一本,卖给了油厂的一个技术员了。他当时没有孩子,把“小人书”当成心里的寄托了。听说后来他当上了厂子的副总了。《丽人行》最高叫我卖了九十块钱,最低卖了五十块钱。卖五十块钱那本是我追着一个管后勤的当兵的央求他买下的。听说他后来把我卖给他的这本《丽人行》卖了四百块钱呢!现在估计五六百块钱也不止了吧!以下这些“小人书”也叫我卖给他了:《王杰》一百块钱一本。《交通站的故事》八十块钱一本。上海美术老版的《枯木逢春》一百五十块钱一本。大开本的《海港》八十块钱一本。还有一本大连版的九五品《毛主席诗词》一百五十块钱一本也卖给他了。后来实在是想念这本《毛主席诗词》想的利害,就忍痛用一本,八几年一版一印,九五品的电影版的“小人书”《大闹天宫》把它给换了回来,谁知道旧伤未去,又添新愁啊!这次想电影版的《大闹天宫》想的更利害了!这次小当兵的是王八吃秤砣了铁了心了,说啥也不换了。说什么,等了二十年的爱情鸟,再也不会让它飞了。这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好书一去就不回头啊!”  后来我们这有一个喜欢“小人书”的“牛贩子”,知道沈阳有老“小人书”这件事了,高低要买我的老“小人书”。后来我拗不过他,就把《三滴血》、《枯木逢春》、《东进序曲》、《玉娇娘》和他换了九本戴敦邦画的《红楼梦故事》了。听他说他走的地方不少,也不知道从那弄的好几十本库存的《红楼梦故事》。记得有一次他还拿了两本板新的大开本的获奖的“小人书”《人到中年》要价才三十块钱一本,我们这都嫌贵没人买。后来这小子自己跑到沈阳,花了一万多块钱,以平均每本五十块钱的价格,买了二百多本库存、板新的,那批老“小人书”回来。这下可把这小子给乐坏了,北都找不着了。没想到后来乐极生悲,也不知道是贩牛赔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一年以后,他又把那买自沈阳的二百多本板新的老“小人书”按原价加了点钱又卖回给了一个沈阳的“小人书”贩子了。那叫一个喷哪!我们那点老“小人书”要是留到现在,增的又何止是十倍的银子呢!还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啊!机会,一但失去就不在呀!  有时,在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我会苦思冥想我对书的感觉为什么总是在喜欢、爱怜、平淡、厌烦、出卖、追悔、思念、懊恼、无奈之中,无休止地徘徊呢!后来让我终于明白了,可能是老天,就是要让我这个贪婪得有点可怜的凡夫俗子,尝一尝,这种痛苦的轮回之中的,得失错漏吧!
  这回看到了。挺好!
  现在卖的也不像以前那么有意思了。
  就像古玩一样,真正的老版小人书价格不菲,也难见尊容了,持有者囤聚家中不会轻易出手了!  从你的经历看来对许多人来说,在这钱字当头的社会里,以书养书的办法难以实现,耗不住啊!呵呵
  就像古玩一样,真正的老版小人书价格不菲,也难见尊容了,持有者囤聚家中不会轻易出手了!  从你的经历看来对许多人来说,在这钱字当头的社会里,以书养书的办法难以实现,耗不住啊!呵呵  ————————————————  认识是需要过程的
  以前卖的书估计都能卖出去,现在购入的不太可能吧,最后总有许多卖不出去的怎么处理呢?
  以前卖的书估计都能卖出去,现在购入的不太可能吧,最后总有许多卖不出去的怎么处理呢?  ————————————————————  买一搭一,搭二、搭三......
  这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怎么入行的?现在看到了,确实已经去年的  我很抱歉,很好,我觉得你是有某种根器的人
  这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怎么入行的?现在看到了,确实已经去年的  我很抱歉,很好,我觉得你是有某种根器的人  ——————————————————  之雪言过了,其实我就是一混子
  对啊,但还是有根器
  楼主您好,  您的帖子真是经常。我也是非常喜欢旧书。因为小时候没钱买书,又爱看。有时候从外婆家里捡到那些没书皮也没有结尾的书也读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七八十年代左右的书,那种感觉很好,里面散发的精气神都和现在的书不同。尤其看到你发的插图,武松,闹天宫,桃花扇等,我脑海里只有两个字“惊艳!”。  但是珍贵的各种旧版本的藏书,我还没有这个欣赏的能力。现在只想买些各朝代经典书来看看,例如武松,闹天宫,桃花扇等,这些都很好了。我很怀念那个年代,先找些价格不贵的旧书来看。楼主如果您可以帮我代买,可以回复我吗?谢谢。
  好像第一次看到这篇。  好看,要顶。
  作者:大陆之雪 时间: 23:28:12  对啊,但还是有根器  -------------------------  哈哈哈
  楼主:枫叶能红多久 时间: 17:55:00   还记得办完停薪留职的那天下午,我躺在废品站对个的废品车上,忽然有种一下子解脱了的感觉,再也不用看领导的脸色和小心翼翼的和同事相处的过日子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回自己了。  ------------------  呵呵
  楼主:枫叶能红多久 时间: 17:55:00   对我来说,美好的时光永远是短暂的。没过多久,随着城管的成立,我们这的旧书摊就不能再在书店门口卖旧书了。后来经过我们十几家众摊主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下,最后终于在一个稍微偏僻的街道上,给我们成立了一个相对比较正规一点的旧书摊。城管一个月收取我们五十块钱的管理费。  当时我们摊主都很高兴,因为有人收费,就意味着我们的旧书摊就有了安权保证了,城管也不会再抢我们的书了。我们也可以安心的卖我们的旧书了。。。  ------------------------------  这很深刻的。呵呵
  喂,  @贾抄袭,  你这个不嫩的;  上面这段话,看的懂吗? 哈哈哈
  枫叶这段创业经历,  搁在美国,  那就是hp、苹果啊。哈哈哈
  @枫叶能红多久
17:19:07  记得那时,一到夏季的时候。有时,早晨七点不到,我就会把装满书的三轮车推到书摊,这样就可以不用顶着赤热的阳光摆书了。基本八点不到,我就会把书全部摆完了。然后坐在我那廉价的椅子上,欣赏街边那并不怎么美丽的风景。一般的时候,运气好点,能卖上几本书。运气不好,就靠在椅子上,看着过往的人流中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妞。有时在不经意的眼神对视中,我会发觉在那些匆匆行走过的少妇们那幽怨的眼神中,竟然也会出现少女......  -----------------------------  楼主,我小时候的小人书,现在还有4、5本,一直收藏着,大约都是80年代的,有收藏价值吗/
  @枫叶能红多久
17:19:07  记得那时,一到夏季的时候。有时,早晨七点不到,我就会把装满书的三轮车推到书摊,这样就可以不用顶着赤热的阳光摆书了。基本八点不到,我就会把书全部摆完了。然后坐在我那廉价的椅子上,欣赏街边那并不怎么美丽的风景。一般的时候,运气好点,能卖上几本书。运气不好,就靠在椅子上,看着过往的人流中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妞。有时在不经意的眼神对视中,我会发觉在那些匆匆行走过的少妇们那幽怨的眼神中,竟然也会出现少女......  -----------------------------  @会飞的铁皮鼓
14:14:36  楼主,我小时候的小人书,现在还有4、5本,一直收藏着,大约都是80年代的,有收藏价值吗/  -----------------------------  是4、5本。哈哈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废品站卖给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