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虎h100价格主板怎样?

> 10问X79 你来了我们散热器该怎么活?
10问X79 你来了我们散热器该怎么活? 作者:
一问:X79散热器孔距是多少?●一问:X79孔距是多少?     六月份,上,各大厂商竞相展示了自己的X79芯片组主板,多达四通道的设计给我们带来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九月,秋季大会上,一些主板厂商又亮相了一批渐趋成熟的X79芯片组主板。十一月,华硕旗舰X79正式零售主板P9X79 Deluxe即将上市。但是早在十月,基于 X79芯片组的主板已经被曝光。     X79主板的驾临……会为广大PC爱好者的硬件造成何种的影响呢?我们的主流散热装备会不会全部摒弃,另掏腰包购买新品?X79主板规格在性能上会提升多少还是降低?诸多的疑问要等到各大媒体的评测结果。不过笔者今天要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前瞻X79由第三方背板改变成插座自带的金属孔距,本由扣具要承担整个重量,间接可以理解为主板来承担散热器的重量;面对规则的改变我们的散热器该何去何从?
Z68Sandy Bridge主板孔距75mm     英特尔的主板结构比较多,目前最常见的分为三种LGA775、LGA115x、LGA1366。其孔距是依次递增分别是72mm、75mm、80mm。其中以Z68、P67、H67、H61的LGA115x结构的Sandy Bridge主板孔距都是75mm,以X58为主的LGA1366结构的主板孔距是80mm。虽然孔距都有说改变但是在散热方案上却惊人的一致——在主板上取消了支架,只留下了四个定位孔。 底座和孔距80mm     但是在LGA2011平台上我们看到了把配套散热器底部移植到X79主板上,其实就是一个“完美”的支架+底座。 8的X79主板CPU底座     能看到3款主板的底座有明显的不同之处,X79主板的散热器安装孔直接整合于金属底座上,且不穿透主板;X58主板的散热器安装孔独立于底座,且穿孔。但是后两种X58和X79主板孔距都是80mm,这种没有变化的孔距意味着80mm已经成为了主流并将延续下去。 二问:X58散热器还能不能用?●二问:X58还能不能用?&&&&严格意义上说散热器只要有孔距支持安装的话都能使用,不过主要是针对X58平台能够安装的高端散热器是否可以兼容到X79平台上。(X58和X79平台低端散热器无意义,因为我们可以直接购买原装散热器。)
&&&&X79孔距虽然同X58,但由于底座上的明显差异,因此之前的散热器绝大多数都需要厂商推出升级版LGA2011扣具方能继续使用。
利民X58平台扣具
&&&&传言利民的X58平台扣具可以直接使用在最新X79,因为其背板凸起的安装孔与X79的金属连体底座相似。但实际还涉及到安装孔径大小、高度是否正好匹配。能用否?未可知,利民方面暂没看到相关消息。不过可以预测一下,利民这种弹簧螺丝扣具设计很有希望安装在新的规范主板上。
采融散热器扣具部分
&&&&可以看到采融背板安装以后是凸起的螺丝孔,与X79平台也有可能通用。不过看多款采融散热器情况来看,即使X79底座的螺丝能够装入,整体高度也大出一截,应该不能直接采用1366扣具进行安装。
&&& 猫头鹰已经推出可免费升级支持X79新平台扣具,可见老版X58平台1366扣具并不支持。&&&&九州风神最新CPU散热(玩家风暴、冰阵600/400、蓝鲨/虎鲨)的扣具安装背板后同采融相似也是凸起的螺丝孔,理论上即使能安装整体也偏高,弹簧螺丝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行。
&&& 总之,目前看几大热门的高端品牌散热器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可以使用现在的X58 1366平台扣具安装产品。另外原装的散热器已经被intel彻底抛弃了,根据Intel提供给厂商的指导规范,Sandy Bridge-E需要确保12V2电路的峰值供电电流不低于23A,同时电源转换效率不低于80%,功耗相当恐怖,原装散热器显然不能胜任。 三问:X58能用的散热器有那些?●三问:X58能用的有那些?
&&& 为了证实支持1366架构的,因为各种悲剧原因,利民的风灵散热丢了,只找到了酷冷的暴风。这款散热器支持1366平台且采用凸起的螺丝孔,有希望可以不想要升级直接用到X79上。具体表现如何,笔者试验一把。
直接安装在X79,暴风散热器螺丝过于细小,不能拧住。
& 卸下X79自带的散热支架,但是悲剧的事情木有办法压住……
直接上散热器和第三方支架
&&& 这款暴风I7支持1366平台,但安装在X79上发生的事情会一样:散热器自身螺丝和X79支架不符合,另外是拆掉X79金属支架,虽然有相应孔距但是CPU是否可以被压盖住也是个问题。
&&&&根据目前IT网络媒体信息,猫头鹰品牌已经为老散热器推出X79新平台扣具,而且老用户是免费。
&&& Tt也推出了免费升级X79平台扣具的计划,不过支持X79的散热器只有Bigwater 760 Plus、、Frio与Contac 30四款,唯一很可惜就是本次免费升级的对象限定为住址为美国和加拿大的用户……
支持X79,除此之外,也支持
&&& 当然知名品牌散热器如采融、利民、等等也一定会推出支持X79新平台扣具,时间早晚问题,至于是否免费赠送的话,采融和利民咱就别指望了,50元购买单独扣具?不是没可能。九州风神相比在这方面会厚道很多。 四问:X58不能用的散热器有哪些?●四问:X58不能用的有哪些?
&&& 上文已说明,现阶段没有一家品牌的X58扣具表明可以直接支持,须通过升级新扣具。
&&& 着重指出的是,因为SNB-E的超高TDP功耗,选择散热器要慎重,官方直接推荐一体式,安钛克入门级水冷散热器620 H2O性能同6热管采融变形金刚相当,因此即使风冷散热器有新扣具升级支持或者自己扣具,最好都以变形金刚为标杆衡量下,或者以网上同型号散热器在X58平台表现作对比,X79比X58更热是毫无疑问的。
AMD 6核推土机御用水冷散热器
X79高发热量 主打水冷镇住?
&&& 再一次,水冷是不是和AMD两大芯片厂商早已经预谋好的?未来,或者说明天水冷散热器是大年,而风冷散热器则是小年,这样的结果有些像我们的高考录取年。 五问:X79内存是否与散热冲突?●五问:X79是否与散热冲突?
&&& 初看X79特别是8内存插槽的都会认为影响很大,但对比过后发现不尽然。X79主板内存插槽在的左右2侧,换句话说使用单风扇的话,即使和内存有冲突,我们也可以在另一侧使用内存,但是如此一来就不能开启SNB-E的四通道内存模式(8内存槽主板也需2侧至少各2条才能开启)。
&&& 高端风冷和内存冲突是历来就有的问题,更有意义的是X79相比X58平台是否对内存兼容性更差,X58等平台很多高端风冷散热器证实会和内存插槽“抢座位”,X79是否会加剧这个问题。
和内存冲突
&&& 简单的划线对比,发现X79、的散热器安装孔与内存插槽距离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X79主板的散热器安装孔整合于金属底座、加上2侧内存的布局,使得视觉上看上去紧凑很多。实际X79平台的散热器和内存的确是有冲突影响,但未有扩大体积兼容问题,原来怎样还是怎样。
薄塔构型散热器
&&& 想使用高端散热器,又不想舍弃4通道内存的方法有3个:
1、薄塔构型散热器,采融世界末日或者九州风扇冰针600等
2、使用10mm厚度的风扇
3、使用窄条内存
&&& 还对比了自用的技嘉P55A UD4P主板75mm孔距,发觉反而是技嘉这块内存插槽距离CPU更近些,也就是兼容问题会更大。
使用窄条内存
&&& 自用P55主板,使用体积较大的变形金刚加上标准25mm 12cm风扇,不论是哪个方向的风道,都会挡掉2根内存槽,第3个方法就是使用窄条内存了,窄条也有体质随便过2000MHz。 六问:X79下压散热能否重回主流?●六问:X79下压散热能否重回主流?
&&& 很明显是回不到主流,原因笔者认为如下:
&&& 一是下压式散热以往可以照顾北桥散热的巨大优势彻底没有了。
&&& 二是下压式的性能明显没有侧吹式的强,对于SNB-E高功耗来说劣势更显著。
&&& 三是下压散热器不能很好的组建风道,虽然可以照顾和周边供电的散热需求,但是一般是超频玩家的钟爱散热地方,所以超频玩家不会选择用高端风冷散热器去解决这些问题,相反,水冷会逐步壮大。
下压散热器不能回到主流
下压散热器的好处
&&& 接着,第三个原因谈起,没有多少玩家会注意到周边的散热,尤其是供电和内存……这种趋势也逐渐被高端水冷代替。AMD和携手打造的水冷时代也会迎来最为辉煌的一年。 七问:X79是否需要高马甲条?●七问:X79是否需要高马甲条?
&&& 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需不要高马甲是已经不是一种散热需求,而是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的散热马甲
&&&&1、X79将位宽提高到了,而运算能力没有明显增加,所以高频率内存实际上带不来什么性能提升,购买高马甲条都是心理需要。
&&& 2、X79作为一个高端平台还是需要漂亮的高马甲条。但不是因为内存马甲的最初散热的意义,目前内存自身发热量就不高,不要说体积较大的高马甲条,即使是使用普通的马甲散热也几乎是多余,随着30nm工艺制程热量更低。至于超频,现在的超频成绩还是看内存本身体质,普通加压并不能提升多少极限频率,马甲在超频上依然无用。
&&& 话说回来,考虑到X79平台用户都是些发烧级玩家,高马甲条的意义在于更漂亮的YY外观,满足炫耀、显摆的心理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海盗船红梳子条那么昂贵? 八问:X79上吹是否会替代侧吹?●八问:X79上吹是否会替代侧吹?
&&& 上吹应该会逐步取代侧吹风道。下置已经很普遍,热空气向上的气流理论上更符合风道要求,更重要的是顶盖2个风扇的出风量比侧吹单风扇的更大,类似X79单产生的高热量,单独的侧吹风道明显不给力。而且像这种24cm长度冷排,也只有顶盖空间可以使用。
侧吹式有利于 下置的机箱 组建风道
&&& 还有一个原因,侧吹散热器在安装过程中很有难度,不易于操作。这个难易安装主要是机箱宽度和接触过程中,不利于。
&&& 所以,X79的到来,上吹散热器会成为新一轮的风冷主打者,一起期待这种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感觉吧…… 九问:X79散热相比X58是好还是坏?●九问:X79散热相比X58是好还是坏?
&&& 我们先来看看逐渐升级的散热量吧,从目前散热要求看X79 & && Z68主板。
X79主板,够大吧!!
&&& X79平台英特尔官网甚至推荐一体式水冷,差不多采融6热管变形金刚顶级风冷的性能级别,而X58和Z68平台的盒装CPU都还带铝制。X79相比之前所有平台都更强、要求更高,非常期待一体式水冷带动散热的发展。
&&& 虽然X79主板没有在性能和运行上都没有具体的参数和专业的评测。但是高发热量,会带动其他吧,例如水冷!估计不久的未来AMD推土机一体水冷会复制到架构中。 十问:散热厂商是否跟随?●十问:散热厂商是否跟随?     和AMD的主导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吧!TAC2.0标准代替了CAG1.1机箱标准。 Intel主导TAC2.0机箱标准     这种改变主要是源自Intel全全主导而变革了整个机箱甚至是行业。这种改变主要是Intel为了保护区域的温度不宜过高,最终去掉导风筒,从而CPU温温削弱很多。 BTX机箱架构的失败     再来举个例子吧!BTX机箱架构的失败!     BTX是英特尔提出的新型架构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简称。随着BTX主板的导入,BTX架构机箱也成为了当时的宠儿,这个由Intel主导的认证标准,一时之间大有取代成为市场主流之势。但是所有的厂商在追捧过后,看到的是自己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技术革新。只为了满足Intel单方面主导革新愿望,最终放弃了BTX机箱规范的变革。可以说,这次的失败也是Intel所没有预料到的。     历史证明英特尔并非万能,X79缘何再次一意孤行? 是里程碑?还是匆匆过客?     这次的X79主板的诞生,是里程碑?还是匆匆过客?是畅销的精品?还是怀念的经典?一切都不好确定。从技术上来讲,X79是一次大胆的创新,竭尽所能降低延迟也将成就玩家的终极梦想。然而独家戏不好唱,看来英特尔如何为X79造势及推广将成为成败的关键所在。X79承载的是再次腾飞的梦想,结局如何难以预料,但功过是非肯定是要各位看客点评了,您对X79的普及势态是否看好,不妨留下评论以待交流。
   插播广告:今天ZOL的终于在攒机页面投入使用了,希望在亲们在选购的时候,能够给大家带来参考。先在此感谢各位对新功能的支持了(⊙o⊙)哦!   机电频道官方微博已开通, 
近期ZOL机电频道专题以及有奖活动
开始 《     硬件交流群号码是:和,欢迎亲们的加入哦!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散热器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散热器网友精品
TOP10周热门散热器排行榜
商家报价:
18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2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4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5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4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33用户点评请问H100的扣具支持1150主板吗_corsair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85贴子:
请问H100的扣具支持1150主板吗收藏
淘了一个H100但是看插口只支持我插在Z97的1150主板上能用吗、扣具是不是通用的
橱柜需要使用很多年?
支持 通用的
现在的水冷一般775针和1150针都有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查看: 5219|回复: 9
四款ITX主板PK鉴赏【转自微型计算机】
本帖最后由 lyf8u8 于
12:14 编辑
四款ITX主板PK鉴赏
有些实力,不是以块头就能判断高低。
有些产品,不能用尺寸来衡量性能。
尽管我们确信“大块头有大智慧”,但谁又能说芥子之中不能纳着须弥?
精品ITX主板,我想,它们应该就是你正寻找的那种“袖中藏着乾坤”的产品。
面对一群“小强”的ITX主板,你会为谁转身?
接口与扩展性华硕P8Z77-I Deluxe如何在有限的主板空间内扩展出最多且实用的功能?这一直是众厂商在ITX主板领域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要知道,在如此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做到功能的多样化与扩展性的最完善,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P8Z77-I Deluxe提供了两根DDR3内存插槽与一条PCI-E 3.0 x16显卡插槽,这算是所有ITX主板的标配。毕竟在ITX主板上,提供这样的扩展性已经基本达到PCB板利用率的极限了。在存储部分,P8Z77-I Deluxe提供了两个SATA 6Gb/s和两个SATA 3Gb/s接口。对于ITX主板用户来说,4个硬盘接口也足够日常使用了。在USB扩展接口部分,P8Z77-I Deluxe显得非常霸气——总共提供了4个USB 3.0、4个USB 2.0以及2个eSATA接口。而在主板的PCB上,P8Z77-I Deluxe还为机箱前置面板提供了两个USB 3.0和两个USB 2.0的扩展接口,彻底解决了用户的USB扩展设备使用的后顾之忧。
在视频输出接口上,P8Z77-I Deluxe采用的是DVI+HDMI+DisplayPort的万能组合,无论是用于组建多屏显示,还是针对不同接口的显示器,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华硕P8Z77-I Deluxe芯片组Intel Z77内存插槽DDR3 DIMM ×2显卡插槽PCI-3 3.0 x16 ×1供电电路8+2相I/O接口SATA 6Gb/s ×2、SATA 3Gb/s ×2、USB 3.0 ×6、
USB 2.0 ×6、eSATA ×2视频输出DVI、HDMI、DisplayPort特色功能Wi-Fi GO!、USB BIOS Flashback、TPU+EPU参考价格1799元
华擎Z77E-ITX在接口与扩展性的设计上,华擎Z77E-ITX与华硕P8Z77-I Deluxe基本相当。同样是两条DDR3内存插槽搭配一条PCI-E 3.0 x16插槽的标准设计。而在SATA存储接口上也依然是2个SATA 6Gb/s与2个SATA 3Gb/s的Z77芯片组ITX主板的典型配置。
在USB接口的配置上,Z77E-ITX在背板提供了4个USB 3.0与2个USB 2.0接口。虽然看上去数量不算太多,但是通过板载的扩展插针,消费者可以为机箱的前置面板或后置扩展挡板扩展出额外的4个USB 2.0与2个USB 3.0接口。加上背板自带,总共的USB接口达到了12个,相信足够应付消费者所能遇到的各种使用状况了。同时,Z77E-ITX也为有高速移动存储扩展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1个eSATA接口。在视频输出接口部分,Z77E-ITX和华硕P8Z77-I Deluxe一样提供的是DVI+HDMI+DisplayPort的组合,为消费者提供了完善的视频输出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板上自带的Mini-PCI-E接口(随板赠送Mini-PCI-E接口的802.11n无线网卡)之外,在主板PCB的背部,我们还发现了一个mSATA接口。这对于用户来说,有很大的实用意义——你可以直接购买一块mSATA接口的小容量SSD,插接上之后即可将其作为系统盘使用,让你的整体系统性能瞬间得到质的飞跃。
华擎 Z77E-ITX芯片组Intel Z77内存插槽DDR3 DIMM ×2显卡插槽PCI-3 3.0 x16 ×1供电电路6+2相I/O接口SATA 6Gb/s ×2、SATA 3Gb/s ×2、USB 3.0 ×6、
USB 2.0 ×6视频输出DVI、HDMI、DisplayPort特色功能xXx极限特功加速功能、华擎OMG网络守门员、NO K OC参考价格999元
技嘉GA-H77N-WIFI尽管只是一款面向主流市场的H77芯片组ITX主板,GA-H77N-WIFI在接口与扩展性的配置上相比采用Z77芯片组的ITX主板也不见逊色。同样限于主板体积,它也只提供了两条DDR3内存和一条PCI-E 3.0 x16插槽,能基本满足用户在性能扩展性上的需求。在存储部分同样采用的是2个SATA 6Gb/s和2个SATA 3Gb/s接口的配置。此外在USB接口部分,它还是提供了2个USB 3.0和4个USB 2.0接口来满足消费者的日常应用需求。而且通过板载的USB扩展插槽,还能为机箱前置面板扩展出两个额外的USB接口。不过,GAH77N-WIFI没有提供eSATA接口。
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的是,GAH77N-WIFI居然采用了双RJ-45网卡的配置,尽管这种双网卡的配置我们在技嘉的一些高端主板,如G1.Killer系列上早已见过,但用在ITX主板上还是非常罕见的。在双网卡的辅助下,用户不但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获得双倍的带宽,而且还可通过双网卡系统与系统内的网络设备形成级联效应——GA-H77N-WIFI一端可直接连接ADSLModem或路由器,而另一端的网卡接口则可直接连接家用NAS,形成NAS Plus的网络环境,使用十分方便。
在视频输出接口上,GA-H77N-WIFI采用的是双HDMI+DVI的配置,通过双HDMI接口,可以实现音、视频的分离输出——通过一个HDMI接口将视频信号输出到电视,而通过另一个HDMI接口将音频源码直接输送到家庭影院的放大器中进行解码与放大输出。对HTPC用户来说,是非常方便且实用的功能。
技嘉 GA-H77N-WIFI芯片组Intel H77内存插槽DDR3 DIMM ×2显卡插槽PCI-3 3.0 x16 ×1供电电路4+2相I/O接口SATA 6Gb/s ×2、SATA 3Gb/s ×2、USB 3.0 ×4、
USB 2.0 ×6视频输出DVI、HDMI ×2特色功能第四代超耐久、双UEFI BIOS、支持Intel WiDi无线视频传输参考价格899元
微星Z77IA-E53与几乎所有的Z77芯片组ITX主板一样, 微星Z77IA-E53也提供了两条DDR3内存插槽、1条PCI-E3.0 x16插槽以及4个SATA接口(2个SATA 6Gb/s、2个SATA 3Gb/s),一切配置都显得较为中规中矩。而在USB接口方面,背板的4个USB 2.0搭配2个USB 3.0接口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额外配置的1个eSATA接口也使其具有不错的扩展性。
在显示输出部分,Z77IA-E53采用的是VGA+HDMI的组合,相比大多数Z77 ITX主板的3视频输出接口组合,略微显得有点“小气”。
微星 Z77IA-E53芯片组Intel Z77内存插槽DDR3 DIMM ×2显卡插槽PCI-3 3.0 x16 ×1供电电路6+2相I/O接口SATA 6Gb/s ×2、SATA 3Gb/s ×2、USB 3.0 ×4、
USB 2.0 ×6视频输出VGA、HDMI特色功能Winki3、OC GenieⅡ参考价格1399元
功能与易用性华硕P8Z77-I Deluxe对于家居化味道浓厚的ITX主板来说,无线性能在其总性能得分衡量中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重。而选择使用ITX主板的用户也往往对其无线性能有着较高的期望——毕竟在如今的无线网络家居生活的大环境下,HTPC如果不具备无线功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P8Z77-I Deluxe通过主板上集成的Mini PCI-E接口附赠了一块集成802.11n Wi-Fi与蓝牙 4.0/3.0的双功能无线网卡,并将外置天线接口设计在了背板上,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P8Z77-I Deluxe附送的天线也正是我们之前在华硕一些高端主板见到的白色环状外置天线。在我们以往的测试中,这种外置天线的性能还是不错的,其具体表现我们将在稍后的测试中呈现给大家。
P8Z77-I Deluxe的为消费者提供的另一个实用的便捷功能则是WiFi-GO!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通过家庭中的Wi-Fi无线网络环境,将家里的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环境下,你可以将自己的智能手机或平板作为PC的桌面遥控器,从远端遥控电脑的运行。同时,也能在电脑与手持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自由分享。
另一方面,P8Z77-I Deluxe在针对性能强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功能性的设计。我们在背板上看到了两个黑色的小圆按钮。其中一个是CMOS的清除复位按钮,而另一个按钮则是BFLASH,它的作用则是可以让玩家在不进入BIOS或操作系统时也能轻松刷新BIOS。只需要将最新的或之前备份的BIOS装入闪存盘,然后将闪存盘插入到指定的USB接口(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主板说明书),按住BFLASH按钮约3-4秒的时间,BIOS就会进行自动刷新。
华擎Z77E-ITXZ77E-ITX也设计了板载的Mini PCI-E接口,一块支持802.11b/g/n的Wi-Fi无线模块已经被安装在了主板上。与大部分板载Mini PCI-E接口的无线网卡一样,Z77E-ITX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外置天线。Z77E-ITX的外置天线设计非常奇特,初看之下,你绝对以为这只是一只名片夹而已,其实天线的接收/发射端电路板正隐藏在这小盒子之中。当然,我们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将外置天线独立使用,华擎随Z77E-ITX主板附带了一个外置天线底座,将“名片夹”竖立固定在底座上,可以自由调节天线的朝向和角度。
Z77E-ITX有着奢华扎实的用料,而且在CPU供电电路部分的设计也明显经过了特别强化。当我们拿到这块主板的时候,就在心里认为它的超频性能应该不错,而在背板上,我们也看到了华擎为其设计了一个CMOS清除的按钮。很显然,华擎对这块主板的定位也绝不仅仅是用于一般HTPC的ITX主板,而是对其有更高的期望——至少在超频性上有所期待。
技嘉GA-H77N-WIFIGA-H77N-WIFI在硬件层面的功能丰富程度上并未有非常突出的设计,不过作为主要面向HTPC用户的产品,GA-H77N-WIFI仍然通过板载Mini PCI-E接口为玩家附赠了一块Intel N 2230无线网卡。这块无线网卡集成了802.11b/g/n Wi-Fi无线模块和蓝牙4.0无线模块,通过背板的天线接口可以与主板附送的外置天线连接来增强无线连接性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GA-H77NWIFI所使用的N 2230无线网卡是完全符合Intel Centrino迅驰规范的产品,能完整支持Intel WiDi无线显示(WirelessDisplay)功能。有了WiDi功能,就意味着玩家在家里任何地点都能将基于GA-H77N-WIFI主板的电脑平台上的显示或播放的内容,以无线的形式直接传输到客厅或其它房间的电视机上进行显示输出,彻底摆脱线材的束缚。用户只需要单独添加一个显示端的WiDi接收装置,即可实现无线视频的传输(目前NetGear、TP-Link等多家网络设备厂商已经推出了多款WiDi无线视频终端)。
当然,作为技嘉主板特色之一的双BIOS设计也没有被GA-H77N-WIFI遗忘。尽管只是一块基于H77芯片组的ITX小板,但技嘉仍然为其配置了UEFI双BIOS,在受到病毒破坏或意外损坏时,备用BIOS能确保系统正常的运行。
微星 Z77IA-E53Z77IA-E53在无线网卡的设计上相比前面几款产品显得更有特色一些。它并没有通过板载Mini PCI-E接口,再插接无线网卡扩展功能,而是直接将802.11b/g/n无线网卡和蓝牙模块做在了背板上。在Z77IA-E53背板的两组USB 2.0接口的正上方,分别有一个黑色和一个蓝色突出物,这就是微星为Z77IA-E53设计的两组无线模块。其中那个像闪存盘造型的黑色模块就是802.11b/g/n无线网卡,当然微星也随主板附带了外置扩展天线供消费者使用。而另一个蓝色的模块则是支持蓝牙4.0规范的无线模块,消费者可以通过它轻松地将各种蓝牙设备与电脑配对,如耳机、手机等移动设备。
另外,Z77IA-E53还和华擎Z77E-ITX一样,在PCB背板上提供了一个mSATA接口供消费者扩展存储之用。
对于ITX主板来说,要在有限的尺寸上尽可能地做到功能的完善,对厂商的设计实力有着不低的要求。相比标准ATX板型的用料设计,ITX主板的设计与用料布局更能直观地体现出主板自身的实力所在。
做工与稳定性华硕P8Z77-I Deluxe作为主板行业领军人物华硕的产品,P8Z77-I Deluxe在做工和用料的设计上让人非常满意。主板在供电电路部分采用了较为强悍的8+2路电路设计。最有创新意义的是,8Z77-I Deluxe的供电部分被单独设计成了一块插接在主板上的“子卡”,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尽可能地节约了主板PCB的电路布局空间,可以将更多的空间用于其它扩展功能所需的电路布局。
而在用料上,P8Z77-I Deluxe也秉承了华硕Deluxe系列主板一贯的高端特色,全固态电容、贴片电感以及钽电容的大量使用,再配合Deluxe系列主板一贯的蓝黑色调,使其看起来就是P8Z77-V Deluxe的迷你缩小版,即使是要严格考察,这块主板在用料上也完全可以称得上豪华二字。
技嘉 GA-H77N-WIFI相对于采用Z77芯片组的ITX主板在用料设计上的充足,面向中端主流市场,采用H77芯片的技嘉GA-H77N-WIFI出于主板市场定位与实际成本控制的需求,在用料与设计上显得要朴实得多。
在供电电路部分,GA-H77N-WIFI采用了4+2相供电设计, 6相设计看起来的确有些小气。不过考虑到H77芯片组本身的定位,以及H77芯片组不支持处理器倍频调节的实际状况,其实6相供电设计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应用需求了,甚至是应付小幅度的外频超频也不在话下。
而在元件的用料选择上,技嘉对GA-H77N-WIFI给予了最佳的照顾,依旧是全固态电容和铁素体电感的豪华阵容。而在所有的规范设计上,GA-H77N-WIFI完全满足技嘉第四代超耐久技术的所有要求,为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不过或许是出于对自身设计实力的信心,技嘉并未给GA-H77N-WIFI配置供电模块的散热片,在无法进行大幅度超频的前提下,正常工作下的发热量倒也不会给平台带来额外的散热压力。
华擎 Z77E-ITX近期我们报道过多款华擎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主板产品,如基于Z77或A85的极限玩家系列产品,这些主板产品在用料和设计上都得到了评测工程师的一致肯定。而在Z77E-ITX身上,我们又看到了华擎极限玩家系列主板的设计特色——奢华的用料以及精湛的做工。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一直在华擎高端主板上风生水起的日系固态亮金电容,而它也成为了Z77E-ITX的标准配置,超强的稳定性与超长的使用寿命,为Z77E-ITX的使用稳定性提供了最好的保障。在供电电路设计上,6+2相电路设计也预示着这块虽然短小但却相当精干的主板必然有着不俗的稳定性与超频性能。
微星 Z77IA-E53微星Z77IA-E53也使用了Intel Z77芯片组。在供电电路部分,Z77IA-E53采用了5+2共7相的电路设计,配合铁素体电感与全固态电容,能给主板提供非常不错的稳定性与超频性能。在供电模块的散热片部分,微星为Z77IA-E53设计一个直立镂空的散热片,不但增强了散热面积,而且镂空的部分也可以让玩家在对散热性能不满意时为其加装热管,还是比较实用的。
不过在Z77IA-E53的PCB电路设计上,我们发现了一个让人有些不解的地方——在主板CMOS电池电路的设计部分,Z77IA-E53使用了一根“飞线”将CMOS电池与主板PCB电路连接起来,看起来不太美观。
性能与兼容性在最后的实际测试部分,我们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ITX主板的三个性能要点进行了评测,分别是:
1.主板自带无线网卡(使用自带天线)的无线性能。测试选取了两个在家用环境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场景地点——一个是相距约1.5米的近场使用环境,另一个则是相距约6米且中间间隔一堵墙壁的环境。
测试设置:ITX主板自带的无线网卡(安装自带天线)接入一个千兆无线路由器。同时,一款笔记本电脑(acer 5750G)通过有线网络与路由器连接。借助千兆无线路由器,将ITX主板自带的网卡与笔记本电脑组成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在测试端用Ixchariot软件,测试从ITX主板无线网卡到笔记本电脑端的5线程下载传输速度,以此衡量ITX主板的无线传输性能强弱。
2.主板的CPU超频性能。搭配Core i7 3770K,使用集显核心输出,搭配海盗船H100水冷散热器进行测试。
3.主板的散热器安装兼容性测试。测试选择了4款风冷散热器(A-D)和1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海盗船H100)进行模拟安装的兼容性测试,并且分别使用一对8GB套装的标准高度内存条,以及一对8GB套装,带有“梳子”散热片的内存条。
测试设置:对ITX主板进行散热器的安装兼容性测试,首先在不安装独立显卡的情况下,模拟测试5款散热器是否能顺利安装。然后,在安装好了散热器之后,再加装Radeon HD 7970公版显卡,看独立显卡与安装的散热器之间是否有位置上冲突。两组测试都需分别在标准高度内存条和带有“梳子”散热片的内存条下各自进行一次安装测试。
华硕P8Z77-I Deluxe在无线性能测试中,我们在无线连接属性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华硕P8Z77-I Deluxe自带的是一款300Mb/s的802.11n无线网卡。在近场环境下,其传输速度达到了平均137Mb/s的传输速度水平,对于300Mb/s的无线网卡而言,这个成绩是非常不错的。
无线性能测试——近场环境,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137Mb/s。在间隔一堵墙的远程连接下,P8Z77-I Deluxe的传输速度下降较为厉害,测试发现其传输速度下降到了38Mb/s左右,性能衰超过了3。建议P8Z77-I Deluxe的用户在需要进行大容量文件的无线传输时,尽可能地在近场环境下进行。
无线性能测试——隔墙,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38Mb/s。在超频测试中,P8Z77-I Deluxe算是给了我们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在海盗船H100水冷散热环境下,P8Z77-I Deluxe能在1.45V电压设置下,将Core i7 3770K超频至4.7GHz并保证稳定运行。对于一款ITX主板而言,拥有这样的超频幅度,我们认为算是相当优秀的了。毕竟这颗Core i7 3770K在顶级E-ATX主板上的水冷超频成绩也不过是在4.9GHz左右。
华硕P8Z77-I Deluxe散热器兼容性测试技嘉GA-H77N-WIFIGA-H77N-WIFI搭配了150Mb/s的802.11n Wi-Fi无线网卡,在近场测试环境中,它的平均传输速度为56Mb/s,对于150Mb/s的Wi-Fi无线网卡而言,这只能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成绩。在随后的隔墙测试中,GA-H77N-WIFI的传输速度有了明显的下降,平均传输速度仅为20Mb/s左右。不过相比华擎Z77E-ITX跌破10Mb/s的性能(见后文),其远距离传输性能相对而言还是要稳定一些。这也说明GAH77N-WIFI的外置天线设计还算差强人意。
无线性能测试——近场环境,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56Mb/s。由于H77芯片组本身无法调节处理器倍频的限制,我们无法在GA-H77N-WIFI上完整测试其超频性能,对于那些想要在ITX主板上玩超频的用户来说,GA-H77N-WIFI绝对不是他们的“菜”。
无线性能测试——隔墙,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20Mb/s。
技嘉GA-H77N-WIFI散热器兼容性测试华擎Z77E-ITX尽管也只是采用了150Mb/s的802.11n Wi-Fi无线网卡设计,但在近场的无线传输速度测试中,Z77E-ITX的表现堪称惊艳——超过90Mb/s的速度对150Mb/s Wi-Fi无线网卡来说可说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不过在随后的隔墙远程传输的测试中,Z77E-ITX的表现又有些让人失望了。在相隔一堵墙之后,Z77E-ITX的无线传输速度直线下降到了5Mb/s左右。其整体性能的降幅远超过了我们的预估,看来Z77E-ITX的无线网卡外置天线设计,在穿墙性能上还有一定的缺陷。希望华擎能在后续产品中对天线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修正,以满足复杂的无线家居生活的需要。
无线性能测试——近场环境,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92Mb/s。虽然无线网卡天线的穿墙能力让我们感觉有些遗憾,但在随后进行的超频测试中,Z77E-ITX又着实给了我们一个大的惊喜。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在1.43V电压设置下,Z77E-ITX轻松地将Core i7 3770K超频到了4.8GHz的稳定频率,而且能完成wPrime 32M和Cinebench R11.5的测试。这的确算是一个小惊喜,要知道,这样的超频成绩已经与高端的标准ATX主板的成绩不相上下了!对于那些既要体积小,又要性能强的用户来说,Z77EITX能帮助你通过超频将系统整体性能再提升一个档次。
无线性能测试——隔墙,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5Mb/s。
华擎Z77E-ITX散热器兼容性测试微星Z77IA-E53从网络属性中可以查看到,Z77IA-E53配置是150Mb/s的无线网卡,整体性能应该不如华硕P8Z77I-Deluxe配置的300Mb/s无线网卡。而实际测试测试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近场环境下, 它仅能达到56Mb/s的传输速度, 不过在隔墙的远程传输环境下,其传输速度的降幅相比前面几块主板要小一些,仅下降到了31Mb/s左右。
无线性能测试——近场环境,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56Mb/s。得益于较为优秀的供电电路设计,Z77IA-E53也表现出了不错的超频水准。最终在1.4V电压设置下,Z77IA-E53能将Core i7 3770K稳定在4.6GHz的频率上,超频性能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无线性能测试——隔墙,5线程下载平均速度约31Mb/s。
微星Z77IA-E53散热器兼容性测试写在最后编辑推荐
华硕P8Z77-I Deluxe这次我们选择了主板行业最有代表性的四家厂商的ITX主板产品进行了PK式的测试。从整个测试对比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如今主板厂商对于ITX板型产品的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升,并不断有高、精、尖的重量级产品面世。通过对这些产品的体验,我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相比标准ATX板型的主板将性能放在首位的产品设计理念,ITX主板则更注重与家居生活应用的结合,像目前中高端ITX主板上已经普及的无线网卡模块就是最好的佐证。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谁的做工用料更好,能给予消费者使用上的便利越多,谁的更能更丰富,谁就更可能赢得用户的欢心。
使用“梳子”内存,这种高塔式散热器无法安装。综合本次测试的四款产品来看,华硕P8Z77-I Deluxe的综合素质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性能上的硬件指标,还是功能丰富程度上的软性要求,P8Z77-I Deluxe在参与竞争的四款产品中都名列前茅。对于那些想要缩小电脑体积,但又不想损失性能的用户来说,它就是最好的选择。此外,像华擎Z77E-ITX的强劲超频性能以及技嘉H77N-WIFI丰富多彩的Wi-Fi无线应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对某一方面的应用有着特殊的要求,不妨对这两款产品多多加以关注。
使用标准高度内存,高塔式散热器可以正常安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购买ITX主板一定要特别注意安装上的兼容性问题,尤其是散热器、独显与主板在安装上的兼容性问题。假如你仍然想使用已有的塔式跨平台散热器,我们强烈建议你在选购ITX主板时带着散热器与准备使用的独立显卡到市场上去现场试装。如果不经过现场的实际测试,很有可能你会在主板买回家之后产生让你异常郁闷的结局——不是散热器安装不了,就是独显与内存、散热器相互“抢占地盘”而让你顾此失彼。而且必须要说明的是,本次测试中我们所使用的散热器并不能代表全部市售散热器的种类,因此其结果仅供大家做一个大致的参考之用。实际情况,还是结合自己手中的产品进行实地测试,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最后一点建议,想要使用ITX主板的用户,请尽可能地使用标准高度(内存散热片不高于内存PCB)的内存,因为在我们进行的兼容性测试中,如果将标准高度的内存换为带有较高散热“马甲”的内存条,如海盗船“梳子”系列或金邦的Corsa系列内存条的话,在加装了独显之后,大部分高塔式散热器都会与内存产生安装上的冲突。
很夸张& &流口水了哈哈!!
除了贵 不知道说啥了。。。。这些板子做NAS奢侈哇
太贵,拿来做NAS有点不值
其实我觉得华硕的P8H77-I就够用了。
需要6个以上sata口的mini-itx主板
ASRock H87E 這個呢&
可以也太贵了
需要6个以上sata口的mini-itx主板
ASRock H87E 這個呢
比较贵,性价比,微星好一点!
都是大款用的 心脏受不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ps20h100c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