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大裁员又双叒裁员了,IPO还有戏吗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魅族又双迷绷耍IPO还有戏吗?
文/蓝鲸TMT 杨博丞魅族最终还是没能顶住压力,裁员了。2月15日,蓝鲸TMT曾爆料出魅族科技深圳公司将搬回珠海,同时智能家居部门将进行裁员,而珠海魅族总部也将裁员10%。就在1个月后,这个噩耗还是传来。据知情人士表示,魅族企业内部沟通办公平台上魅族员工数量年初尚有4400人左右,而截止到3月24日,已变成4000余人,员工数量减少了约10%。魅族相关负责人表示:“裁员10%的说法的事实,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人才结构优化,优化组织结构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事行为,只不过从去年的5%提高到了10%,主要为上市节约成本。”日,魅族科技宣布裁员,比例不超过5%,而且未来裁员可能将常态化。这句话不假,的确实现了常态化。按照官方的说法,为了上市节约成本而裁员,那么我们不禁想问,魅族在年底宣称销量2000万部,难道蒸蒸日上的销售数字和营业额,抵不过这些员工的工资吗?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对魅族销量的真实性产生质疑。虽有“阿里大腿”,但依旧亏损去年的一场裁员,魅族给出的理由是,面对目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高效运转。而在宣布裁员的当时,魅族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人,为了“打造一支优秀团队”每年都可能淘汰掉尾部10%的人,而这次裁员5%,可以看做是企业常见的末位淘汰。魅族本已到了该分红的时刻,然而却两次宣布裁员。或许是由于当时没有投资人的因素,魅族并不特别纠结商业上的成败。以前一直在做自己的魅族,很少接触资本市场。在接受融资之前的那几年,魅族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它被边缘化,销量停滞。但是,魅族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裁员。但时移世易。当下,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资本说了算的血海阶段。年时互联网品牌手机生产出后不愁销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在这个智能手机血拼的时代,魅族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接受外来资本,同时参与更为残酷的竞争。日,阿里巴巴宣布斥资5.9亿美元入股魅族科技。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000万美元,这是魅族首次引入战略投资者。魅族总裁白永祥表示:“通过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互联网服务等整个生态链的新内容。”在获得注资后,魅族便要一心实现“逆袭”。尽管有了阿里的资本支持,魅族仍然面临种种压力。首先,面临手机行业竞争压力;第二,面临市场的饱和压力;第三,面临企业利润压力;最后,面临阿里方面的压力。虽然魅族在2015年年初曾经辟谣,表示之前传闻的和阿里签下“2015年出货量达到2000万台”对赌协议一说并不属实,但业界对魅族在2015年的业绩关注度显然大大提高。魅族开始大量扩员。2014年9月,魅族员工总数为1500人左右,到了裁员前,魅族员工总数已经达到4000人,在2015年,平均每个月入职200人。最初,魅族想学小米从智能生态链做起,希望以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产品线来追求销量,但这对于魅族的生产链能力、研发能力都提出了挑战。但生态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做起来的,生态伴随着服务,在靠服务赚钱这块,魅族还没有完全摸到门路。目前,魅族的主攻方向还是魅蓝为代表的低端机市场。而低端机市场上的竞争,尽管市场份额和出货量上升,利润却不会可观。据天音控股的投资公告显示,2015年魅族科技资产总额72.25亿元,负债总额88.93亿元,净资产负16.68亿元,收入168.01亿元,净亏损10.38亿元;2016年上半年净亏损3.04亿元。根据交易估算,魅族当前估值约305亿元。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魅族去年销量取得大幅增长,是其过度依赖低端市场,并且很难盈利,从魅族选择裁员大致可以判断,其目前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在市场竞争和利润的迫使下,魅族也只能在通过扩张增加市场份额之后,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减轻利润上的压力。魅族副总裁李楠曾在去年底宣布:“魅族明年将控制其销量增长,预计目标销售2500万部,与今年暴增350%相比,将仅增长25%。”而魅族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在快速扩张人员之后,该想想提升团队效率的事了。对于裁员,白永祥曾表示,主要是为了“打造一支优秀团队”。对于超过4000人的员工总数,白永祥认为是时候在公司内部实行淘汰机制,从而保证更高的效率。魅族副总裁李楠曾表示,魅族裁员主要是为腾出空间引进高质量人才。据介绍,魅族接下来会引进的人才包括互联网运营、线下渠道和海外市场三个方面。同时,这次裁员也被外界解读为魅族有意控制成本,为未来新的融资和IPO做准备。但若是为此,魅族更加需要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提高手机在中高端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增加利润和品牌形象也就更加必要了。魅族目前,还是更多地在低端机市场徘徊。2015年魅族手机出货量得到了大幅增加,但背后,还有质疑的声音仍然存在。Counterponit国际分析公司分析师闫占孟就曾对蓝鲸TMT表示,“魅族裁员,或许也是了解到再向前冲,没有那么容易,海外市场没有规划做太多,无法带来新增量。”而这表明魅族公司实现业绩目标的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这样的魅族还能IPO吗? 2016年初,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在公司年会发表新春致辞时表示,该公司2016年的目标为“稳增长,创利润,挺进IPO”。而魅族总裁白永祥在近期发布会上也提及将会进行IPO,目标是明后年,如果能上主板更好是白永祥对于魅族的期盼。当面对逆势增长的压力,魅族需要在核心领域积蓄新的力量,也需要下一些大赌注。目前,从严格定义来说,中国的手机厂商还未有一家进行IPO。美图、乐视等已经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也都非手机产品,而美图于2016年业绩中显示,手机已成为其支柱产业,占比三分之二。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曾表示,2016年将投入阿里巴巴入股的大量资金使产品“在高端产品的设计上有很大变化。”而今年的魅族高端新品上的确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因其高端机在市面上往往处于缺货状态,实际等于没有任何“变化”。在2014年亏损两亿之后,魅族2015年也尚未宣布实现盈利,2016年上半年则再次亏损3.04亿元。根据证券相关条例规定,企业至少连续三年盈利才有上主板的机会,如果继续亏损则不具备在A股市场进行IPO的资质。也就是说,魅族至少从目前起到2019年必须连续三年持续赢利,才可以实现真正上市,如按照目前的发行速度,保守估计也得到2022年。其实,除了IPO,借壳上市也不失为一种快速路径。但根据证监会的要求,借壳上市审核等同IPO,也就是说,其即便借壳上市也会因为前文中的问题而被驳回。除了IPO和借壳等路径,魅族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获得战略投资。比如,像之前和阿里巴巴通过股权置换获得投资也不是不可取,毕竟,对于魅族来说,生存最为重要。魅族要真正“站住脚”今年的国产手机高端市场,除了华为、OV引起国内外市场追捧,其他品牌的高端机系列均遭遇滑铁卢,包括小米也难逃厄运。技术上的欠缺、在高端市场上不敢做突破尝试是一个问题,而长期在低端市场发力的国产手机,想要让人转变它们“不高端”的认知,也需要时间。对于魅族来说,也同样面临此问题。 魅族此前曾试图主打3000元左右的高端机市场,但随着2014年的大幅降价与友商的夹击,品牌形象早已发生改变,人们的脑海里也逐渐被印上了“魅族=性价比”的标签。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曾表示,魅族现在的市场认知度确实在逐步提升,但是相比小米和中华酷联等,仍然有一定差距。现在魅族,不能再放任差距拉大,否则品牌价值会进一步降低。“2016年手机行业的洗牌还将加剧,国产手机竞争重点将从价格为王、渠道为王走向技术为王、创新体验为王的时代。综合实力突出的公司才能占据更大优势,竞争层面将加深,并逐渐多元化。其实,手机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功能点,核心技术的掌握是尤为重要的。国产手机品牌需要勤练内功,面对这场竞争趋为更加惨烈的一年。”梧桐树资本合伙人童玮亮说。对于魅族而言,能否在市场真正站住脚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消费电子产品专家梁振鹏表示,“魅族在2016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就国产手机而言,真正盈利的也就华为和小米。魅族的裁员,也进一步证明了智能手机开始进入洗牌期。”如今,魅族更多地还是在低端机市场徘徊。也许,它也没能摸清未来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或许,魅族想要更快的进击,应当在自己的地盘“站住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魅族又双叒裁员了,IPO还有戏吗?--百度百家
魅族又双叒裁员了,IPO还有戏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魅族最终还是没能顶住压力,裁员了。
文/蓝鲸TMT 杨博丞
魅族最终还是没能顶住压力,裁员了。
2月15日,蓝鲸TMT曾爆料出魅族科技深圳公司将搬回珠海,同时智能家居部门将进行裁员,而珠海魅族总部也将裁员10%。就在1个月后,这个噩耗还是传来。
据知情人士表示,魅族企业内部沟通办公平台上魅族员工数量年初尚有4400人左右,而截止到3月24日,已变成4000余人,员工数量减少了约10%。
魅族相关负责人表示:“裁员10%的说法的事实,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人才结构优化,优化组织结构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事行为,只不过从去年的5%提高到了10%,主要为上市节约成本。”
日,魅族科技宣布裁员,比例不超过5%,而且未来裁员可能将常态化。这句话不假,的确实现了常态化。
按照官方的说法,为了上市节约成本而裁员,那么我们不禁想问,魅族在年底宣称销量2000万部,难道蒸蒸日上的销售数字和营业额,抵不过这些员工的工资吗?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对魅族销量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虽有“阿里大腿”,但依旧亏损
去年的一场裁员,魅族给出的理由是,面对目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高效运转。
而在宣布裁员的当时,魅族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人,为了“打造一支优秀团队”每年都可能淘汰掉尾部10%的人,而这次裁员5%,可以看做是企业常见的末位淘汰。
魅族本已到了该分红的时刻,然而却两次宣布裁员。
或许是由于当时没有投资人的因素,魅族并不特别纠结商业上的成败。以前一直在做自己的魅族,很少接触资本市场。在接受融资之前的那几年,魅族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它被边缘化,销量停滞。但是,魅族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但时移世易。当下,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资本说了算的血海阶段。年时互联网品牌手机生产出后不愁销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在这个智能手机血拼的时代,魅族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接受外来资本,同时参与更为残酷的竞争。
日,阿里巴巴宣布斥资5.9亿美元入股魅族科技。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000万美元,这是魅族首次引入战略投资者。魅族总裁白永祥表示:“通过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互联网服务等整个生态链的新内容。”
在获得注资后,魅族便要一心实现“逆袭”。尽管有了阿里的资本支持,魅族仍然面临种种压力。首先,面临手机行业竞争压力;第二,面临市场的饱和压力;第三,面临企业利润压力;最后,面临阿里方面的压力。
虽然魅族在2015年年初曾经辟谣,表示之前传闻的和阿里签下“2015年出货量达到2000万台”对赌协议一说并不属实,但业界对魅族在2015年的业绩关注度显然大大提高。
魅族开始大量扩员。2014年9月,魅族员工总数为1500人左右,到了裁员前,魅族员工总数已经达到4000人,在2015年,平均每个月入职200人。
最初,魅族想学小米从智能生态链做起,希望以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产品线来追求销量,但这对于魅族的生产链能力、研发能力都提出了挑战。但生态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做起来的,生态伴随着服务,在靠服务赚钱这块,魅族还没有完全摸到门路。
目前,魅族的主攻方向还是魅蓝为代表的低端机市场。而低端机市场上的竞争,尽管市场份额和出货量上升,利润却不会可观。
据天音控股的投资公告显示,2015年魅族科技资产总额72.25亿元,负债总额88.93亿元,净资产负16.68亿元,收入168.01亿元,净亏损10.38亿元;2016年上半年净亏损3.04亿元。根据交易估算,魅族当前估值约305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魅族去年销量取得大幅增长,是其过度依赖低端市场,并且很难盈利,从魅族选择裁员大致可以判断,其目前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
在市场竞争和利润的迫使下,魅族也只能在通过扩张增加市场份额之后,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减轻利润上的压力。
魅族副总裁李楠曾在去年底宣布:“魅族明年将控制其销量增长,预计目标销售2500万部,与今年暴增350%相比,将仅增长25%。”
而魅族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在快速扩张人员之后,该想想提升团队效率的事了。
对于裁员,白永祥曾表示,主要是为了“打造一支优秀团队”。对于超过4000人的员工总数,白永祥认为是时候在公司内部实行淘汰机制,从而保证更高的效率。
魅族副总裁李楠曾表示,魅族裁员主要是为腾出空间引进高质量人才。据介绍,魅族接下来会引进的人才包括互联网运营、线下渠道和海外市场三个方面。
同时,这次裁员也被外界解读为魅族有意控制成本,为未来新的融资和IPO做准备。但若是为此,魅族更加需要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提高手机在中高端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增加利润和品牌形象也就更加必要了。
魅族目前,还是更多地在低端机市场徘徊。2015年魅族手机出货量得到了大幅增加,但背后,还有质疑的声音仍然存在。
Counterponit国际分析公司分析师闫占孟就曾对蓝鲸TMT表示,“魅族裁员,或许也是了解到再向前冲,没有那么容易,海外市场没有规划做太多,无法带来新增量。”
而这表明魅族公司实现业绩目标的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
这样的魅族还能IPO吗?
2016年初,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在公司年会发表新春致辞时表示,该公司2016年的目标为“稳增长,创利润,挺进IPO”。
而魅族总裁白永祥在近期发布会上也提及将会进行IPO,目标是明后年,如果能上主板更好是白永祥对于魅族的期盼。
当面对逆势增长的压力,魅族需要在核心领域积蓄新的力量,也需要下一些大赌注。
目前,从严格定义来说,中国的手机厂商还未有一家进行IPO。美图、乐视等已经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也都非手机产品,而美图于2016年业绩中显示,手机已成为其支柱产业,占比三分之二。
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曾表示,2016年将投入阿里巴巴入股的大量资金使产品“在高端产品的设计上有很大变化。”而今年的魅族高端新品上的确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因其高端机在市面上往往处于缺货状态,实际等于没有任何“变化”。
在2014年亏损两亿之后,魅族2015年也尚未宣布实现盈利,2016年上半年则再次亏损3.04亿元。
根据证券相关条例规定,企业至少连续三年盈利才有上主板的机会,如果继续亏损则不具备在A股市场进行IPO的资质。
也就是说,魅族至少从目前起到2019年必须连续三年持续赢利,才可以实现真正上市,如按照目前的发行速度,保守估计也得到2022年。
其实,除了IPO,借壳上市也不失为一种快速路径。但根据证监会的要求,借壳上市审核等同IPO,也就是说,其即便借壳上市也会因为前文中的问题而被驳回。
除了IPO和借壳等路径,魅族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获得战略投资。比如,像之前和阿里巴巴通过股权置换获得投资也不是不可取,毕竟,对于魅族来说,生存最为重要。
魅族要真正“站住脚”
今年的国产手机高端市场,除了华为、OV引起国内外市场追捧,其他品牌的高端机系列均遭遇滑铁卢,包括小米也难逃厄运。
技术上的欠缺、在高端市场上不敢做突破尝试是一个问题,而长期在低端市场发力的国产手机,想要让人转变它们“不高端”的认知,也需要时间。对于魅族来说,也同样面临此问题。&
魅族此前曾试图主打3000元左右的高端机市场,但随着2014年的大幅降价与友商的夹击,品牌形象早已发生改变,人们的脑海里也逐渐被印上了“魅族=性价比”的标签。
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曾表示,魅族现在的市场认知度确实在逐步提升,但是相比小米和中华酷联等,仍然有一定差距。现在魅族,不能再放任差距拉大,否则品牌价值会进一步降低。
“2016年手机行业的洗牌还将加剧,国产手机竞争重点将从价格为王、渠道为王走向技术为王、创新体验为王的时代。综合实力突出的公司才能占据更大优势,竞争层面将加深,并逐渐多元化。其实,手机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功能点,核心技术的掌握是尤为重要的。国产手机品牌需要勤练内功,面对这场竞争趋为更加惨烈的一年。”梧桐树资本合伙人童玮亮说。
对于魅族而言,能否在市场真正站住脚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消费电子产品专家梁振鹏表示,“魅族在2016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就国产手机而言,真正盈利的也就华为和小米。魅族的裁员,也进一步证明了智能手机开始进入洗牌期。”
如今,魅族更多地还是在低端机市场徘徊。也许,它也没能摸清未来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或许,魅族想要更快的进击,应当在自己的地盘“站住脚”。
阅读:694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372
热门文章HOT NEWS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全网通联合行动计划并不能保证给两家带来更多...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48小时排行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大裁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