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每4帧flash转为逐帧动画10场,也就是5帧,这样如果是24fps的电影,就可以flash转为逐帧动画30fps的信号,那么现

60FPS你有吗?现代电影级游戏效果全解析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DIY&
责任编辑:lijiasheng&
1追本溯源,什么叫“帧”?  当看到这标题,可能你会觉得有点可笑。也许你会想,现在游戏流畅度不是以平均帧数30为标准的吗?当一款游戏的平均帧数超越30FPS,这款游戏可以算是流畅级别,如果低于该数值,则视为不流畅,那60FPS有用吗?要你这样想,你就错了。关于游戏帧数(FPS)的意义  游戏帧数是反映游戏是否流畅运行的标准,大 多数情况下可这样归类,没有可玩性:帧数低于30FPS;可以 接受:帧数30-50;流畅运行:帧数50-60;完美运行:帧数大于等于6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帧数大于60意义不大,这时可以调 高游戏画质获得更加的视觉效果。目前业界都是以平均帧数能否达到30为分界线  平均帧数仅仅是某一场景,某一时间段内帧数的平均值,既然是平均值,那肯定有高有低了。因此以平均帧数判断游戏是否流畅并不准确。那么,以最低帧数作为参考依据不就可以了吗?这样看起来确实有点道理,只不过,最低帧数应该多高才算合适呢?如果测试时只是单纯地测量最低帧数,这样做适合吗?究竟,游戏帧数应该以多少帧数为准呢?面对这些疑问,我们不妨来看看现代电影业对于每秒60帧的讨论,这样就不难知道,游戏的流畅与否应该以多少帧数为准了。&追本溯源,什么叫&帧&?  我们都知道,电影是依靠人类的视觉暂留现象而发展起来的艺术。以前的拉洋片就是让纸片上的渐变图案在你眼前快速掠过,你看起来就感觉画面动起来了。在电影里,一幅静止的图像被称做一&帧&(Frame),而研究表明,只要达到每秒24帧,人们的眼睛就会被欺骗,以为看到的是运动的画面。动态的画面则按每秒钟显示多少帧来衡量,这就是所谓的&每秒帧速率&(fps)。通过快速拉动每帧画面,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架马车在跑动  目前,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动漫,依然采用最传统的拉洋片方式。一部动漫中,部分重要的情节交由动漫大师完成,而部分相对次要的,则交由其助手或其他人完成,因此,要完成一部完整的动漫需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动漫很多场景都是用了又用,为什么对白情节远多于打斗情节了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电影业得到的启示  90多年前,电影从业者发现只要达到每秒24帧的速率,就能形成动态的影像,1927年的电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堪称是确定了这一标准的影片。如果把这个速率提高,那么拍摄电影需要用的胶片以及播放电影的成本都会增加&&如果提高到每秒48帧画面,就意味着要采用比每秒24帧多一倍的胶片。那时候的影片里几乎没有大动态、高速度移动的画面,也没有CG电脑特效镜头,每秒24帧完全足以满足电影工作者以及观众。因此,电影这种形式就以每秒24帧的格式确定了下来。《爵士歌手》,确立24帧数的电影,具有划时代意义  既然24帧是目前流行的电影帧数,那还有什么不足呢?很简单,那就是画面抖动了。我们不妨试试,随便找一部电影,最好是高清或者是蓝光的,在激烈的打斗场景中定格,这时你会看到画面中的抖动和不清晰了。而快速的移镜头也会让观众产生晕眩感&&这种感觉就是因为看不清画面而引起的。  《生化危机5》720P版&&一帧一帧的来看这些动作场面,你会无法看到清晰稳定的画面,只要&动起来&才不会显得模糊。215帧/30帧/60帧的区别未来的游戏,以多少帧为准?  24帧真的不行么?我们可以看看自己面前的显示器。电脑、游戏等行业中,每秒24帧早已成为了一个阻碍而不是标准。如今玩游戏,你可以忍受帧数低于平均帧数30帧的游戏吗?如果低于30帧,不仅卡顿,而且大大影响游戏感。曾用过CRT(就是那种又大又笨重的显示器,目前医疗行业依然使用)的用户对于刷新率应该不会陌生,一旦刷新率调得太低,画面会有明显的抖动,正对时间过长会明显感觉眼疲劳。帧数对我们画面的影响如何,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对比动画。每秒15帧,我们能感到方块的运动不连续,有残像每秒30帧,已经相当顺畅了每秒60帧,几乎看不到方块运动的轨迹,极其平滑流畅&  我们可以看到,每秒60帧的画面看起来非常舒服,每秒30帧则刚好够,而每秒15帧则几乎无法忍受。目前,电影业正在考虑将24帧提升一倍,也即是48帧。这样做的好处是,基本上只要是提升24帧的速度即可实现,这样不失为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例如48帧是2倍速、60帧就是2.5倍速,就能保证画面放出来是正常的。如果设计成比如49帧,那么就很难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正常播放。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看到48帧拍成电影呢?很可能是2013年的1月就可以看到了。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霍比特人》将采用每秒48帧的技术拍摄,到底效果如何,上映后自有分晓。  当然,游戏与电影不同,电影执行的帧数不一定适用于游戏中,但可以看到,电影目前流行的24帧,刚好是游戏中流行的30帧的80%。如果将未来的48帧转换一下,未来的游戏将会以60帧为流畅标准的起点!与电影业一样,我们没可能一下子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至少目前主流级别的显卡无法实现,但当前的中高端级别显卡已经可以胜任,玩家无需等待即可享受未来电影级别的游戏了。3GeForce显卡实测游戏帧率吾将上下而求索,GTX660Ti能否满足60FPS要求?  GeForce GTX660Ti作为目前NVIDIA中高端显卡,能否满足主流游戏在最高画质下平均帧数达到60FPS的要求呢?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进行测试,看一下GeForce GTX660Ti的实际表现如何。
Intel i7 3770K
华擎Z77 极限玩家4
宇瞻 DDR3 1600 2G x2
Seagate Barracuda 1TB
NVIDIA GeForce GTX 650Ti
NVIDIA GeForce GTX 660
NVIDIA GeForce GTX 660Ti
NVIDIA GeForce GTX 670
Windows 7 SP1 64bit
NVIDIA Forceware 310.70 beta
游戏性能测试:
孤岛惊魂3 v1.03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热血无赖 v1.08
  通过测试我们不难看出,GeForce GTX660Ti强大的性能足以征服目前主流游戏。可能有玩家会提出疑问,《孤岛惊魂3》是一款支持DX11的游戏,为什么测试选择DX9模式而不是DX11呢?如果《孤岛惊魂3》调至DX11模式,游戏对显卡资源的要求会急速膨胀,GeForce GTX660Ti还无法做到在最高画质下保持60FPS,只能做到满足30FPS的要求。即使是目前最高端的GeForce GTX680,还无法实现在《孤岛惊魂3》最高画质下实现平均帧数60FPS。  是不是平均帧数60FPS已经是没有意义呢?其实不然。60FPS目前还是一个未来的目标,随着显卡技术不断发展,未来的显卡性能将会越来越强大,让平均帧数保持在60FPS并不是没可能的。但GeForce GTX660Ti强大的性能,已经可以让大部分游戏实现60PFS了,玩家无需等待即可享用。除了帧数,别忘了画面撕裂  当显卡每秒渲染的帧数从大大高于60跌落到60帧以下时,画面刷新节奏的巨大起伏会让我们产生一定的不适感,这才是我们视觉顿挫感的主因。与此同时,显卡每秒渲染帧数大幅超越显示器的固有刷新率,在进行高速场景移动等动作时画面就会因输出信号与实际刷新信号不同步而产生撕裂。Kepler架构的Adaptive VSync技术  在Adaptive VSync中,NVIDIA打破了传统垂直同步技术对帧数下限的限制,当游戏帧数低于60帧之后,Adaptive VSync将会尽量让帧数维持在当前水平,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直接进入30帧档位。而当游戏帧数大于60帧时,传统的垂直同步机制依旧会发挥作用,游戏帧数依旧会如果去那样被限定在60帧上。如何开启NVIDIA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  相比与传统的垂直同步,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能够带来更加平滑的帧数体验,避免帧数突然暴跌带来的最小帧问题,提升整个游戏的流畅度体验。在此基础上,Adaptive VSync并没有干扰帧数大于60时垂直同步机制的正常工作,这让垂直同步避免画面撕裂以及平滑帧率并减少视觉顿挫的目的得到了完美的实现,因此从深层意义上来讲,Adaptive VSync才是真正实现垂直同步初衷的帧数控制机制。  要开启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相当简单,用户只需要下载NVIDIA的Forceware 300以上的驱动版本并安装。完成安装后,在桌面下点击鼠标右键,选择&NVIDIA控制面板&,在NVIDIA控制面板中,选择&管理3D设置&。在&全局设置&一栏中,选择&垂直同步&一项,点下拉菜单,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找到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的&开关&!&  上图是开启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前后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开启后,同一画面中已经没有画面撕裂,从实际测试效果看来,对于以往传统垂直同步呆板的60、30FPS为阀值,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利用小小的改动适应了目前主流液晶显示器的特性,能让游戏的实际运行效果更自然一些,不会出现无谓的卡顿现象,这个特别适合在没有自带垂直同步机制的游戏上使用。4显卡推荐:影驰660Ti四星黑将版 推荐显卡:影驰 660Ti 四星黑将版 媒体参考价格:2199元  影驰 660Ti 四星黑将采用了基于最新28nm工艺的GK104显示核心,GK104拥有1344个CUDA Cores。它不但能完美支持DirectX11.1 API、CUDA、PhysX、3D VISION、PureVideo高清硬件加速技术,还支持最新的动态超频技术Dynamic Clocking动态超频技术、NVIDIA 3D Vision Surround技术以及NVIDIA Adaptive Vsync技术。  影驰660Ti 四星黑将采用了新一代银河双子星散热技术。该散热4根特别加工的无压缩超高效热管组成。银河双子星还采用了大量大面积散热铝片加上双9CM高效风扇进行散热。完全满足GTX670满载以及Dynamic Clocking的发热需求。  供电方面,影驰660Ti 四星黑将采用5+2相分离式数字供电保证了显卡的动力供应,配合6pin+8pin外接电源,就算在超频状态下也无需为动力情况担心。  影驰660Ti 四星黑将采用了非公版的PCB设计,采用了0.3ns GDDR5显存颗粒,组成了2GB 192bit。默认频率为1006MHz,动态提速频率为1084MHz,显存频率为6008MHz。  影驰660Ti 四星黑将在输出方面提供了2DVI+HDMI+DP接口模式,高端接口一应俱全。最大支持4联屏,配合上超大的分辨率,给玩家带来非凡视觉享受。&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杂谈] 科普:为什么fps越高越好?60hz的屏幕真的就不需要60以上的fps吗???(5.15更新)
更新fps攻略文 内含鼠标灵敏度设置/购买选择/手法练习等等链接:[url=/read.php?tid=9242576&_ff=459]来开启fps新世界的大门吧!!![/url][b]写在前面:[/b]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在非fps社区中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 (大于60fps是没有意义的) 并不是希望大家盲目的追求高fps高fps固然好 但每个人玩游戏的目的不同 玩的开心就好但对于想要提高实力的玩家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少走些弯路 也欢迎大家传播出去[del]以后有空会写个关于鼠标灵敏度[/del]([del]慢点好[/del])/重量([del]轻点好[/del])选择和划鼠标手法([del]用手臂别用手腕[/del])[del]之类的文章[/del]写完了 看上面链接[b]番外小故事:[/b]记得在某一期访谈里ow团队的老大Jeff Kaplan就吐槽过关于画面效果设置这个问题 大概内容是“很多玩家问我为什么很多效果不能关掉?视野范围不能调的很高?要是我们给玩家很多选项的话 他们(尤其是职业选手)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关掉 fov调的超高 就留下一堆人物边框在动好让他们获得最快的反应 但是游戏并不仅仅是一堆边框什么的 我们不希望玩家为了追求所谓的最优的竞技设定而破坏ow作为一款游戏的美感 不想让所有想追求表现的玩家觉得把一切效果都关掉是必须的”我觉得这就已经说明了很多 剩下的大家自行领悟吧[b]正文:[/b]最近越来越多人关注Overwatch这款游戏 很多玩家也是从其他类型的游戏过来的看到论坛里越来越多关于配置的疑问 “我的配置能跑多少fps?” ”xx fps够用吗?“下面的回复往往是 ”降低效果也要到60fps“ 和一些关于“60fps以上没意义“之类的讨论忽然意识到似乎大部分人都还是认同“60fps以上没有意义 毕竟屏幕只有60hz”这样的观点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60以上的fps真的没有意义吗?[size=120%][b][color=red]先把观点放出来:即使对于60Hz的显示器来说 60fps并不是一个上限 并不是屏幕多少hz就只需要多少fps fps应该是越高越好的[/color][/b][/size][color=blue][size=120%][b]5.15更新:我发现很多评论都在说人眼看不出来什么的首先 人眼能识别的fps极限绝对不是什么鬼24fps 平均水平在150-240fps其次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高fps可以有效降低输入延迟 这在fps游戏中极其重要 这直接影响到你的瞄准能力屏幕的刷新率决定了你所看到的画面的帧数 这个是恒定的游戏的fps决定的是你的鼠标输入和画面刷新之间的延迟 所以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你能看到多少帧 而是“为什么高fps能有效降低输入延迟”[/b][/size][/color]看了大家的评论 更新几点:[color=red][b]重中之重 —— 理论什么的多说无益 自己去找个fps游戏调低分辨率 划两下鼠标感受一下[/b][/color][b]fps游戏和其他游戏对帧数的要求不同 [/b](魔兽60帧就感觉很好了 星际2我感觉120帧左右比较舒服) 不要只相信来自其他类型的游戏的经验[b]休闲玩家也值得一试[/b] [del]回不回的去就看自己的取舍了[/del][s:ac:嘲笑]先来两张图 方便解释图一:大概60fps的样子[img]./mon_/459_571ab04c61a99.png[/img]从上图可见 蓝色的条是屏幕的刷新时间点 绿色的条是电脑运算出一帧最新的画面的时间点计算机算每一帧所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而屏幕永远只能拿最新的一帧来显示 这之间是有一定延迟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游戏达到了60fps 鼠标的移动也并不是完美的流畅因为鼠标的移动和鼠标移动所产生的画面变化效果之间有微小的“脱节”图二:大概600fps的样子[img]./mon_/459_571ab04d6553a.png[/img]上图中就可以看出 当屏幕在取最新的一帧时 最新的一帧和屏幕刷新的时间之间的延迟变小了这意味着鼠标的移动带来的效果能更快的体现在屏幕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游戏公司开发出了V-Sync(垂直同步)这项技术 后来nvidia也有了g-sync这种更高端的同步方案技术细节就先不在这篇文章里说了 简单来说 这些同步方案必然会导致硬件输入和画面之间的脱节 所以fps游戏千万别开垂直同步玩(上面的两张图来源于油管上的一个视频 讲的不错 有兴趣可以去搜 How many frames a second do you need? 要是有好人搬运/翻译也是极好的)写的时候就感觉这篇东西估计要引起不少争论 所以在这补充一点“游戏画面是否够流畅”这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 平时和一帮朋友打csgo的时候就感觉每个人对fps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我打csgo都是把分辨率调到 效果全开最低 即使显卡是980m 屏幕24寸的情况下 把画面调的跟打了码一样就是为了达到稳定的240fps以上你说我不想开高点看着爽么 我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开高些 但是明显感觉在大幅度移动鼠标的情况下(90度以上的甩枪)精准度会大幅度降低 又乖乖调回去[s:ac:委屈]室友则选择开中高效果 1080p分辨率 fps在120上下当我用他的机子打的时候就会觉得画面和鼠标有点不流畅 但对于他来说就没什么区别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每个人对帧数的感受是不同的 具体怎样才最好还得自己去游戏里调下效果自己亲身体验一下overwatch作为在beta中的游戏 我能够感受到暴雪对输入延迟的优化真的做的非常好 刚进游戏的时候自动选择的是最高epic画质50-60fps玩了几局也并没有到不能接受的感觉 但偶然的一次不小心调到了一个很低的4:3的分辨率[b][color=red]感觉就像是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color][/b][s:ac:喘]但也并不是想劝每个人都要开到马赛克画面 60fps和适当的画面效果带来的体验就已经很好了overwatch画面超赞 休闲玩家更应该追求画面和流畅之间的一个平衡 但如果想追求最优的画面反馈 fps应该是越高越好的60/144fps不是上限60/144fps真的不是上限60/144fps真的真的不是上限[color=red]嫌太长;不想看的看这里:1. fps越高越好 60/144fps并不是上限2. 不信的话自己调低效果/分辨率感受一下 效果因人而异3. 找到画面和流畅度之间的平衡点 自己喜欢就好[/color]
职业选手比赛永远是较低的分辨率和极低的特效来优先保证fps。但是在这个非fps论坛大多休闲玩家居多的,你和他们说这个根本没用,反正也就那么菜
我的观点是既然看不到就必然不会绝对精准。因为显示屏的频率是固定的。既然显示器帧数以外的画面看不到那就就谈不上瞄准,射击命中与否只是小范围(显示器两帧之间)的碰运气,既然是碰运气那又何必搞那么高fps?
我这里指的游戏60FPS以上的情况。
还有一点显示器的60帧是稳定1/60秒一帧,而游戏的60帧 极端情况下可能一帧0.5秒 剩下0.5秒 59帧,这样的60帧一样会很卡。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5153352]msj3984819[/uid] ( 08:07)[/b]fps越高,人物移动和你鼠标位移越线性可控,反之你的瞄准才是碰运气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5153352]msj3984819[/uid] ( 08:07)[/b]60fps不流畅 主要是会有卡顿帧,极端点说 1帧占0.5秒 剩下59帧占0.5秒 肯定是不流畅的, 不过一般来说稳定30帧就比较流畅了,所以显示60的话 流畅度是没什么问题的。电影才24帧(当然电影是自带动态模糊的,所以天生比游戏流畅度就好)不也很流畅么。
说那么多,菜鸟都不会轻易接受,等那些职业选手公布自己的配置和设置,休闲玩家和竞技玩家自然会有选择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5153352]msj3984819[/uid] ( 08:07)[/b]主流的观点就是屏幕显示不出来就没有意义 这就是我想纠正一下的地方准星是真的会因为fps提高而变得更顺畅/灵敏的我给的两张图只是很浅显的说明 要往细里说还得解释硬件的interrupt在操作系统里是怎么运作的 gpu和cpu如何协调生成画面之类的那我要写好几页的东西还没多少人愿意看多说无益 自己去试下吧 调低分辨率是最明显的 那种流畅感真的很难解释清楚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90750]tigerasd[/uid] ( 08:12)[/b]我不觉得对大部分普通玩家来说有那个必要,毕竟要考虑到投资。
大部分玩家(起码我就是)提升帧数最主要目的 一般来说都是为了看着爽,而不是 增加自己水平。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KKKsos[/uid] ( 08:12)[/b]fps极值和你的fps稳定值也是两个概念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KKKsos[/uid] ( 08:12)[/b]一个是你看别人玩,一个是你自己控制,这是不同的,当你鼠标快速移动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差异了。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KKKsos[/uid] ( 08:14)[/b]所以休闲玩家开心就好,游戏的核心和高端和他们其实没多大关系
垂直同步是那个意思么?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90750]tigerasd[/uid] ( 08:13)[/b]cs这么多年职业选手也都公布了自己是拿着马赛克画质+4:3 280fps以上的画面来打比赛的 但也还是很多人不理解据我所知 目前overwatch的职业选手还没有特别极端的 大部分只是效果全调最低 分辨率还是少量的有调低分辨率的 但基本不变的是至少要求150fps以上
[quote][pid=37714,1]Reply[/pid] [b]Post by [uid=90750]tigerasd[/uid] ( 08:12):[/b][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5153352]msj3984819[/uid] ( 08:07)[/b]fps越高,人物移动和你鼠标位移越线性可控,反之你的瞄准才是碰运气[/quote]人眼只能根据显示器的帧数画面做参考,你所有的决定比如瞄准,开枪都是参照显示器的画面,至于打没打中全是碰运气而已。所以说显示器一帧之内包含越多的游戏帧,那电脑的资源浪费的越多。反正都是显示器一帧内的碰运气。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6565]omgod[/uid] ( 08:18)[/b]垂直同步就是强制让计算机生成的画面和显示器刷新的时间同步 这会导致画面更顺滑但输入延迟变高fps游戏千万别开类似的会导致输入延迟的还有三倍缓冲之类的选项
说60跟120看不出分别的都需要去看眼科,尤其现在的3D游戏非常明显帧数越高镜头移动和操作都越顺,有人宁可牺牲画质也要提高帧数,反正大部分FPS游戏我都是关阴影的,帧数杀手
[quote][pid=37714,1]Reply[/pid] [b]Post by [uid=5153352]msj3984819[/uid] ( 08:07):[/b]我的观点是既然看不到就必然不会绝对精准。因为显示屏的频率是固定的。既然显示器帧数以外的画面看不到那就就谈不上瞄准,射击命中与否只是小范围(显示器两帧之间)的碰运气,既然是碰运气那又何必搞那么高fps?
我这里指的游戏60FPS以上的情况。[/quote]你还是没理解FPS对射击游戏体验的影响,多说无益,自己找个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试验下就知道了,推荐CSGO,开了垂直不开垂直简直两个游戏,守望这种动不动飞天遁地需要大范围移动准星的就更不必说了,射击游戏流行了将近20年,各种针对游戏画面和运行的理论已经很成熟了,不要觉得是厂商的宣传才去追求FPS,恰恰相反,是玩家对FPS的要求促使厂商不断更新硬件,高FPS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不是拍脑袋说出来的,是无数射击游戏爱好者多少年从人头堆里杀出来的,你可以不追求,但是既然玩了这个类型的游戏,就请对它的原理抱有基本的尊重
[b]Reply to [pid=37714,1]Reply[/pid] Post by [uid=999505]fateholder[/uid] ( 08:16)[/b]即使不需要操作,一样是电影流畅度更好,因为电影每一帧都是在一个曝光时间(好像是1/50秒)光学信息记录的画面(也就是动态模糊),而游戏的每一帧都是瞬时状态(相当于曝光时间无限趋近于0)所以游戏每一帧之间的画面是完全需要你自行脑补的(目前游戏里的动态模糊效果都是各种办法的模拟效果,基本效果都呵呵 用过的都懂)。为什么fps游戏对帧数需求高,因为fps画面变动最大,需要你脑补的信息最多。第三课:设定帧过渡
来源:大师之路
作者:赵鹏
在开始之前讲解一下上节课的思考题,问题的关键就是很难保证前后帧的轨迹统一,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想,就会觉得问题变简单了。总共不是有6个帧吗?我们就先将除了第一帧以外其余5帧中的方块移动到相同的位置,然后再将除了前两帧以外的其余4帧移动到下一个位置,以此类推。落实到操作上,其实就是先选择帧2到帧6,移动到相应位置,然后按住CTRL减去选择帧2,将帧3到帧6移动到下一位置,再减去选择帧3&&如此类推直到完成帧6的位置指定。这是一个操作中很实用的技巧。具体的操作我们就不再叙述了,有问题的话可以参看本课的视频教程。
目前我们制作动画的方法还属于全手动类型的,就是逐帧进行制作。比如一个物体的移动,我们是从头到尾参与了每一帧的设定。这种方式能够带来最大的可干预性,但同时也使得制作变得非常繁琐,尤其是帧数多的时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利用帧过渡来制作动画,它的基本原理是,设定好某段运动的起始帧和结束帧,然后在这两帧种产生平均的过渡。如果是物体的移动,则就是先设定好移动起点帧和终点帧。新建一个图像,大约150&150,新建图层并画上方块,将其移动到左上角。接着复制1帧,在新帧中将方块移动到右下角,并将图层部透明度设为10%,大致如下左图所示。然后按下红色箭头处的按钮,将出现如下中图所示的对话框,红色箭头处的过渡方式是指过渡相对哪一帧,由于之前我们选择的是第2帧,并且总共也只有2帧,所以既可以选择默认的&上一帧&,也可以选择&第一帧&。要添加的帧数就是指过渡过程所将占用的帧数,这里设为3,那么加上原来2帧,这个动画总共就是5帧。由于只有一个图层(背景层未有变化)在参与动画,所以现在图层选项中任何一个都是可以的。但不选择背景层的话会形成成透明背景,有关动画背景透明的问题我们会在以后学习到。注意绿色箭头处的参数,其中有&位置&和&不透明度&这两项。所谓参数就是指进行动画过渡的图层属性,我们之前说过图层的位置和不透明度的变化可以做成动画,在这里就反映出来了。确定后将会在动画调板中看到的大致如下右图所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方块的位置和不透明度都发生了均匀的过渡。如果之前在过渡设定中关闭了&位置&或&不透明度&参数,显然就没有现在的效果了。
这种利用过渡方式制作动画的方法较为简便,我们只需要考虑某段动画的开始和结束的样子就可以了,中间的过程会自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和结束的那两帧被称之为关键帧(KeyFrame),因为它们决定了过渡的形态。以后我们也会接触到有多个关键帧的动画。当今许多动画片的制作也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动画片的画面复杂的多,但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不过由于过渡均匀的特点,有时也会使得画面不够生动,缺乏表现力。这是Photoshop功能上的局限。
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新课题,那就是如何让动画可以完美地循环播放,也就是从A到B再回到A,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循环,称为往复式动画。就我们目前的这个动画来说,可以通过复制并移动帧来完成&回去&的过程。首先复制帧4,复制后帧4帧5都是相同的内容,而原先的帧5则变为了帧6。然后手动将帧5移动到帧6后方,这样就交换了两者的前后顺序。过程如下图所示。从这个操作可以看出,复制出来的帧并非都出现在最后,而是出现在原有帧的后面,这个特点要注意。按照这个方法将帧3复制为帧7,帧2复制为帧8。复制帧1为帧9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帧9播放后又会是帧1,而两者的内容相同。实际上相当于同一个帧播放了两倍的时间。
撤销操作到原先只有5帧的时候,现在介绍另外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选择帧5后再次执行帧过渡,将过渡方式设为&第一帧&,表示是从现在的帧(第5帧)过渡到第1帧去,添加帧数保持为3即可,也可以设定更大的数值。确定后就能得到一个往复式动画了。下图所示是设定了添加7帧的效果。在播放这个往复式动画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方块&回场&的时间比较长。这当然是因为同样的距离我们用了更多的帧数,如果将帧6到帧12的延迟设为0.05,就与原先差不多了。
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总体时间都差不多,那有什么必要设定7帧的过渡呢,像原先那样3帧不就够了吗?这就要涉及到一个动画精细度的问题了。作为一个表现运动的动画来说,帧数越多它所能表现的瞬间也就越多,帧与帧之间的差异就越微小,过渡的整体效果就越平滑。当然同时也会带来制作和存储上的一些不便。所以一般来说不宜设定较多的帧数,只需要满足观看需要就可以了。
在视频制作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其原理相同。我们说过电影每秒帧数是24,那么如果使用高速摄影机以48FPS拍摄一段电影,再以通常的24FPS播放,我们看到的就是比正常运动速度慢了一倍的画面。动作影片中的慢镜头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而如果用普通摄影机拍摄的影片要实现慢动作,就需要延长每帧的停留时间,要达到慢一倍的效果,每帧的延迟就要从1/24调整为1/12,这样实际上每秒钟只播出了12帧,画面会有较为明显的跳动感。所以真正的慢镜头并不是&正常排,慢慢放&,而是&快快拍,正常放&。同理,低速摄影就是以很低的帧率拍摄,然后正常播放,形成快进的效果。常用来拍摄需要长时间等待的场景然后快速地呈现给观众,如花开、日落等。
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就是使用帧过渡制作动画的方法和关键帧的概念,在使用中主要注意过渡方式的选项,要弄清楚是&前一帧&还是&第一帧&,一般说来后者场用来制作&回场&以形成往复式动画。以后大家制作的动画都要优先采取往复式以形成较完美的循环效果。本教程完!
【原创教程 投稿邮箱:】
==================== 学习提示 ====================
打开ps,跟着教程做一遍,做完的图要到这里交作业:
教程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到论坛发帖提问:
加官方微信,随时随地,想学就能学!
官方微信:ps_bbs,或扫右侧二维码!
关注我们微博:(粉丝33万)
想学更多的同学,可以订阅我们邮件,每天都有新教程发给你:
最后希望大家
旧一篇: 新一篇: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交作业,但上传图片好麻烦,不太会弄
免责声明:除本站原创外,本站文章均收集整理自网络,其版权归该教程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本站转载文章均保留了原出处及作者,如出现资料错误或侵权,请联系修正或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ps帧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