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 citycity产品是怎么定价

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SolarCity概览(2Q2012)
1、成立于2006年,一开始只做光伏系统安装业务,2008年中期才开始做光伏租赁业务和PPA,2010年2季度开始做居民能效提升服务。
2、无产业,办公室全租赁。拥有570辆工作车。拥有2055个全职员工,其中584位营销人员、148位工程人员、961位安装工、202位客户维护及项目控制和160位其他人员。总部在加州湾区;在美国14个州有业务,主要业务在加州和新泽西州,加州有1307位员工。
3、快速增长中小公司。10亿美元总资产(其中7.3亿光伏系统);业务增长迅猛,预计~1.6亿美元营收(半年度7142万美元,万美元)。年连续三年亏损,但在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外,对股东来说,2011年盈利4352万美元。
4、累计拥有3.2万家客户;累计开发3.4万栋建筑;累计开发光伏项目刚超过200MW。在居民项目中,已帮助50多个社区建设1500多个项目。
5、通过23个投资基金共融资15.7亿美元,目前手中还有6.48亿美元未花。政府各类补贴已累计收到2亿。
6、董事长为Elon
Musk;CEO为前软件公司CEO,其他8位高管大多高科技公司出身,只有两位来自于光伏行业:负责产品的副总裁来自于太阳能企业Miasol&、负责政府事务的副总裁来自于光伏产业协会,(还有一位来自于Sunpower的销售副总裁已离职)。
7、拥有6项专利和17项专利在申请中。
8、已是美国最大的分布式光伏供应商,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清洁能源供应商。
SolarCity业务及商业模式
SolarCity有三类业务,第1是光伏系统安装及销售,第2是光伏租赁和PPA,第3是能效提升(节能)服务。第1类业务已很普通,目前还是主要收入来源;第3类业务占比微小,但有潜力;重点是第2类业务。
1、光伏系统安装及销售业务
这业务已很普通,不多说。关注点有:
&O 拥有自己的安装队伍(与SunRun最大区别);居民项目和小型商业项目自主安装,大型项目外包。
&O 此业务最大竞争对手为Sunpower,有若干员工来自于Sunpower;
&O 组件采用的是天和、英利和京瓷的产品,主要为晶硅产品;2009年与First
Solar签订了100MW组件协议(供货期间为年),在购买2780万美元货物后在2010年终止了协议,当时First
Solar还拥有10%的普通股股份。逆变器采用Power-One、SMA 、AG、Schneider和Fronius等。
4Q2011之前,该业务的毛利一直为负居多(2010年毛利率1.6%),显然是由于EPC太贵(2010年全美平均EPC为6.2美元/瓦),而光伏系统购买者又要求合理回报率,故只能吃亏。4Q2011开始正毛利,4Q2毛利率分别为27%、27.4%、9%,显然这是得益于2011年中开始的组件价格大跳水和抢装潮。
抢装是由于“1603计划”在2011年底到期,该计划为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商提供相当于项目建设成本30%的联邦直接补助。而联邦政府提供的30%投资税收抵免将持续到2016年底,在2017年将调整至10%。
个人认为,由于学习曲线效应、组件和BOS进一步下降、系统购买者要求合理回报率,在再也没有抢装潮的情况下,该类业务的毛利率会维持在正常水平的10~20%之间。
2、光伏租赁和PPA
将光伏租赁业务和PPA归在一起,是因为二者是有相似性,且业务收入都归入SolarCity的经营租赁收入。这两者在光伏行业来说,属于新商业模式。通俗地说,SolarCity第1类业务模式类似于“万科模式”,追求的是“货如轮转”,
第2类业务模式类似于“万达模式”,追求的是建立起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池和可供后续开发的客户池(涉及到第3类业务)。
1)光伏租赁业务
光伏租赁业务是SolarCity的独创业务,主要应用在SolarCity的居民项目中。该业务与美国净计量电价(Net
Metering)政策紧密相连。在光伏租赁模式下,SolarCity与居民用户签订20年协议,为居民用户建设及维护屋顶光伏系统,和提供发电服务;SolarCity对发电量作出保证,若未达到发电量,SolarCity需补偿。电表采用净计量电表,居民用户只需支付净额用电量的电费。用电量超过发电量时,居民用户向电力公司购买相应电力;发电量超过用电量时,居民用户则会得到一个基于零售价格的信用额度(可在下期使用)。在使用SolarCity的光伏系统后,居民用户大幅节省电费,并从每月节省下来的电费拿出一部分支付给SolarCity作为光伏租赁费(租率根据是否提交少量安装费而定)。使用光伏系统后的净额用电量电费加上光伏租赁费,还少于之前的电费。见图1。对居民用户来说,每月提交的电费减少了,又能用上绿色电力,何乐而不为?故这种免去大笔初装费用又能(实质上)享受低价绿色电力的做法大受居民用户欢迎。
图1光伏租赁业务的实质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9/2d/92dda7b41f6a039bba6b5fd56157d62b.pic"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注:Sungevity是SolarCity在光伏租赁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另一是SunRun)。
美国已有43个州采用净计量电价(Net
Metering)政策(德州有类似政策),SolarCity只在这些州中经营光伏租赁业务。目前SolarCity的居民用户主要为拥有独栋房产的中产阶级。该群体每月用电量在度左右,具有可观的节能空间和稳健的支付能力。
2)PPA业务
PPA(Power Purchase
Agreement)主要应用在SolarCity的商业项目中,实质上也是通过提供低价绿色电力来吸引商业客户。PPA一般模式是(主要为大型商业项目),SolarCity和商业用户及电力公司签订第三方协议,SolarCity建设和维护光伏系统,将电出售给电力公司,并根据发电量每月收取电力公司的费用(电价初始议定);电力公司收购光伏电并出售给商业用户;商业用户出让屋顶并支付低于常规电力的电费。另外一种模式跟光伏租赁模式类似,SolarCity直接出售价格较低的光伏电给用户(主要为小型商业项目和一些居民项目),5年过后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内收购自己屋顶的光伏系统。(若光伏系统安装商同时也是电力运营商,则PPA简单多)
电力公司热衷参与PPA,与绿色电力证书(REC)制度有关。绿色电力证书(REC)制度要求电力企业在其生产的总电力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达不到则罚款),并且这一比例逐年增加,从而确保绿色电力能保有稳定并且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光伏系统持有者每发1000度电可获得1份REC,REC独立的第三方认证颁发,并可上市交易,价格由供需拍卖机制决定(参考:新泽西2010年REC价格在0.68美元/MWh左右)。目前美国已有29个州实行了REC制度。
3)光伏租赁业务和PPA的关注点
美国没有在其他国家盛行的FIT补贴模式,美国政策有自己的优点。在FIT补贴模式下,通过给予上网光伏电较高的价格,把行业和企业培养起来,然后年度渐进调低光伏的收购电价,以推动光伏电的低廉化普及。这种做法受益人主要为投资者和业主,绿色电价较高,受惠面小。而在美国的光伏投资直接补助、光伏投资税收减免、加速折旧抵减和REC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下所孕育的光伏租赁和PPA模式,受益人主要为投资者、业主和普通消费者。绿色电价低,受众面广阔,故民众参与度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得更好。
A、光伏租赁业务和PPA发展迅速。2011年全年和2012年上半年,SolarCity超过90%的新客户选择了光伏租赁或PPA,而不是选择用现金购买太阳能系统。
B、发展光伏租赁业务有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能迅速评估出屋顶项目价值的软件系统。有了此评估系统,消费者和SolarCity之间免去许多交易成本(消费者可以到网站上填写资料,评估系统马上给出评估结果)。SolarCity和Sunrun等都很重视这类软件,SolarCity的CEO和几个高层就是做软件出身的。
C、光伏租赁业务的租赁费和PPA的电价都是固定的,石化能源电力价格上升,合约价值上升,反之,SolarCity遭受损失。所以得密切关注美国廉价天然气对其业务的影响。
D、SolarCity的光伏租赁合同和PPA都是第三方协议,合约一般签约15~20年,光伏系统预期寿命30年,折旧年限30年,开办费摊销年限10~20年。折旧有点激进,但无可厚非,都选最可靠的产品,没准真能用上30年。
E、美国商业电价要比居民电价低,由于商业光伏系统建设成本(2~3美元/瓦)比居民项目(3~5美元/瓦)低,故综合起来商业项目的吸引力更强一点。所以SolarCity的商业项目多一些(也与Elon
Musk强大的声望有关)。佐证:2011年美国光伏项目99%都并网,48%为商业项目。
F、光伏租赁收入和PPA收入确认为经营租赁收入,此收入受日照影响,有季节波动,分析季度利润时不要忘了此影响,且还要注意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
G、第3业务(能效提升)的潜力已经露出苗头。2011年新增居民客户中,有21%购买了SolarCity额外的产品和服务。
SolarCity的融资
在SolarCity的第1项业务中,SolarCity可以通过先期的资金进行滚动式开发,但这样发展会很慢,要扩大发展,必须不断补充资金;第2项业务则需要沉淀大量的资金。观察SolarCity的现金流量表就可以知道,在SolarCity的这盘生意中,要点就是要源源不断地融资,来抢建光伏系统和抢占市场份额,以培养出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池,并期待一个价值反转。需要警惕的最大风险就是负债不要太多,以免资金链断裂(估计资产池在2012年带来的现金流在5000万美元左右,还很小)。
当业内全部公司都不能产生稳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时,Elon
Musk军政商界通吃,其强大的融资能力是SolarCity一个强大的竞争力。
看表1。SolarCity的债务融资很少,这是个好的现象。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每年都占比不少且最近有增加,说明投资者看好并加码SolarCity。合资基金和转租赁基金涉及的是财务投资者(其实还有一个出售返租基金,因融资租赁会计准则而没有计入到这里来,但占比也小),要的是一个合理的回报,约6~8%;合资基金注重短期回报,2012年上半年SolarCity就回馈了9130万美元给合资基金,这类基金比例已在下降;更受SolarCity欢迎的是转租赁基金,因为它要求的是长期回报(SolarCity收的是补贴和加速折旧抵扣,转租赁基金得到的是投资税收减免和长期租赁费)。
表1 SolarCity的融资来源(单位:$百万)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f/bf/fbfa495aea234.pic"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有趣的是各类基金正是被SolarCity资产池的稳定现金流所吸引过来的,因为回报有保障,看得见。这些基金投资者包含了各界鼎鼎大名的科技公司和投行,如谷歌和摩根等。SolarCity的这种模式走向了正循环。
SolarCity的价值
公司的价值来源于持续的“ROIC&WACC”。通俗地说,SolarCity的价值在于:(自有资本+普通股投资)-(各类基金的回报+优先股的回报+利息)&0。若没有政府的各类补助,这个式子是不成立的。加上了政府的各类补助,SolarCity勉强温饱,时饿时不饿。若不依靠政府补贴达到小康大康水平,SolarCity还需时日。
凯泽尔分析公司总裁Richard
Keiser做过一个模型,在没有补贴情况下,在美国日照辐射为1800kWh/m2的地区,分布式太阳能阵列的安装成本为每瓦2美元的话,使用LCOE公式可以算得相应的太阳能光伏电力成本约为每度0.15美元。
美国2010年居民电价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1/9f/19f526dfea0e37cf6e3562d.pic"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美国日照辐射图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1/e0/1e02e491a83aacef883f3cdbb01ad0c2.pic" WIDTH="561" HEIGHT="368"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SolarCity主要业务在加州和新泽西,从图2图3和Keiser的模型大概可以知道目前这些业务是怎么个情况了。去年Richard
Keiser还发表了一份关于美国太阳能市场的详细分析报告,报告认为,随着商用和民用设备的平均安装成本接近每瓦3美元(按:目前估计在4美元左右),美国太阳能需求将有可能在2013/14年出现拐点。至于未来SolarCity的发展情况,可以参考Keiser的这个观点和另外一点:SolarCity是其利基市场的领头羊。
美国政府的主要做法就是,若某投资者投资了一个风电站或者光伏电站,政府给予的优惠是:
1 一些补贴,比如上网电价补贴
税收优惠:进一步分成:1)30%初始投资额的税收抵扣(ITC),例如,Google花1亿刀投资了光伏电站,可以在今年的企业报税单里抵扣掉3000万刀,增加了企业总的经济收益
&2)加速折旧税盾:US
GAAP下喜闻乐见的一个避税技巧,通过加速折旧扩大前几年的亏损,从而达到减税,总经济收益增加,具体到新能源投资目前允许MACRS +
50% bonus 的加速折旧
为了满足各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目前solarcity以及大部分美国电站开发采用的融资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a/60/a90fcc5c8e.pic"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合伙制就是solarcity与funds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购买solarcity建造的电站,租赁或PPA给客户。其中主要产生4类经济收益,客户的租赁费、税收抵扣、折旧避税、补贴。
我们知道,30%的税收抵扣(在2011年以前甚至改成了一次性现金返还这个补贴),加速折旧避税的经济效益,主要发生在前两年,那么就需要让Funds在前两年吸收大部分的收益,确保达到项目的IRR。而在达到了合同约定的投资回报率IRR之后,剩余的收益应该归solarcity这种合资方所有——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固定不变的合伙制情况下,不可能完成这种可变的利益分配。于是为了锁定项目的收益规避风险,由JP
Morgan与GE Capital想出了绝妙的好主意,就是设计了一个“权益转折点(partnership
flip)”,即funds在权益上,在irr达到要求之前都是占99%“收益权”,而一旦达到了之后,就转为1%“收益权”,由solarcity占99%。通常在完成flip后,solarcity可以出一笔钱买下全部所有权。
原则上,solarcity仍然是jv的实际控制方,因此这种JV就属于VIE可变利益实体了,要全部合并进solarcity的报表,我们可以看到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相当大,而且与solarcity股东的收益承此消彼长的状态,也就是这种转折点在发挥作用。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若该光伏项目本身回报率有保证的情况下,少数股东和solarcity股东在长期上都是赚钱的,无非就是一个怎么分配的问题,这涉及到具体每个项目的谈判上。因此不必看到哪一方有巨额亏损就觉得有什么问题,那主要是会计上特殊计量方法产生的错觉。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5/4d/54d38a9756f43daa14f20.pic"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这种模式就是solarcity签订一个主租赁合同给funds,funds再转租赁给客户。总体来讲,tax equity
investor会拿走大部分的收益,solarcity可以拿到补贴和一笔租赁费。若funds与客户的租期结束后电站仍运转,客户仍然租赁,则租赁费会付给solarcity。
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上要计电站为固定资产,损益表计租赁收入。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f/43/f43a02bed7a07b.pic"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 售出返租
这个相当于一次融资,由funds一次性提供资金,然后返租赁给solarcity,solarcity再租给客户。3种政府优惠都给予funds,solarcity赚取主次租赁费之间的差价,往往在主租赁合约结束后附带一个期权,solarcity可以选择重新买下电站。
合伙制:solarcity和funds都不用出全额,funds的投资有保证。短处就是会计、税务处理复杂,双方需要谈判利益分配。
转租赁:对于funds来说,退出比较方便,若该电站项目表现不如预期则可以止损。对于solarcity来说,由于要自己出资,则资金压力大,但电站若表现超出预期,则可以在结束主租赁后收回电站租赁权,取得更多的剩余收益
售出返租:对于funds来说,虽然全额出资,但是可以拿到全部的政府优惠,返租给solarcity运营后,完全不需要管理也就节省了费用。对于solarcity来说,无需任何出资,可以用融来的钱继续搞新项目,但是通常在租赁结束后要买回电站的价格比较高。
Solarcity的实质是屋顶“开发商”
如果大家已经仔细阅读过其他系列的文章,应该已经发现,solarcity实际上在利用资本滚租金收入,尤其转租赁、售后返租与房地产业非常类似。由于这种相似性,在审计中,这些项目都是参考了房地产中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称Solarcity是以分布式光伏对屋顶进行开发的“开发商”一点都不为过。
Equity有多大,前景如何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0./news/6/88/dbb6.pic"
ALT="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TITLE="Solarcity&商业模式分析" />
产生Tax Equity的原因就是,solarcity这样的公司,并没有很大的一笔税单,为了不白白浪费优惠,美国的银行家们想出了tax
equity融资基金,帮助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也赚取不菲的回报。当然,税单巨大的企业远远不止银行,从上图可知,只要税收优惠存在,在美国经济已经走出金融危机底部的情况下,tax
equity融资前景相当好,像google或者walmart这样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安装光伏产生协同效应,一石多鸟。
而正如我第一篇文所说,银行家们在考虑如何证券化光伏资产,说的就是这种tax
equity支持的租赁项目,特指转租赁和售出返租,因为类似的证券化,在房地产市场已经玩得很溜。
关于估值,鉴于solarcity市场份额日趋扩大,这种“屋顶开发商”模式在2016年之前前景良好,加上Elon
Musk溢价,我认为股价要比最后一轮可转优先股的公允价值要高,我个人认为不拆股情况下,22-25刀左右。
同样在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的我国,其实可以从美国模式中学到很多。ITC和加速税盾虽然乍看起来是政府在让利,但有机构做过测算,最终,增加的就业、消费等等产生的税收,比政府的减税要多,也就增加了社会总福利,而我国目前由于电网等等利益纠缠,不仅没有增加社会总福利,还浪费了风电与光伏装机量,更使得行业整体过剩,企业苦不堪言。某种程度上,未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美式private
sector即市场解决问题的又一次胜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SolarCity投资价值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olarCity投资价值分析
|0|0|文档简介
社交投资网络――雪球|
总评分0.0|
&&雪球研报,SolarCity,SCTY,SolarCity投资价值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新闻源 财富源
SolarCity:创新光伏商业模式
&&&& 14:05
  美国光伏公司SolarCity通过吸引税务投资基金投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获得了商业模式的成功
  SolarCity Corporation是美国一家向用户出售电力的能源公司。它在美国的光伏扶持政策大背景下,通过吸引大量税务投资基金投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一方面使得投资人实现税收减免红利,另一方面通过出租或出售电力实现收入。这种有别于传统的用户持有发电系统的商业模式在美国市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SolarCity模式为何成功
  SolarCity成立于2006年,董事长为Tesla电动车创始人Elon Musk,公司主要定位是城市和住宅聚集区,因此命名为“市”。自2009年开始SolarCity在加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17% ,占加州R&C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几乎为零增长到了2012年的15%。
  是2013年美国仅次于天然气的第二大新电力生产来源。全年新增的光伏系统安装量4.3GW,仅次于中国的11.3GW和日本的7GW。
  美国的光伏发电市场分为大型地面电站(Utility Scale Solar Farm)和居民、商业屋顶发电项目(Residential & Commercial Rooftop, R&C)两大类。美国各州的电力公司为了满足法律要求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在过去几年投资了大量地面光伏电站。屋顶光伏项目的装机总规模仍落后于地面电站,但其前景广阔,增长率远高于地面项目。
  SolarCity通过将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租赁给用户(一般为物业所有人)收取租金或者和用户签订售电协议收取电费,在这种模式下加州用户支付的单位电费低于从电网购电平均成本的15%,光伏发电具备了与传统能源竞争的价格优势。除了中国产光伏组件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个模式的成功主要源于以下5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租赁及PPA模式
  美国联邦和各州的光伏扶持政策众多,其中影响最大的两项政策都与税有关。
  a,投资税负优惠Investment Tax Credit (ITC),ITC是政府为了鼓励绿色能源投资而出台的税收减免政策,2016年底前的光伏项目可按照光伏项目投资额30%的抵扣应纳税。按照ITC政策,拥有一套3万美元的屋顶光伏系统的家庭可以获得约1万美元的税收抵扣。
  b,成本加速折旧Modified Accelerated Cost Recovery System (MACRS),美国税务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s, IRS)发布的纳税指引规定,日以后的光伏系统可以采用成本加速折旧法MACRS,即固定资产折旧额按照设备年限逐步递减。
  由于普通美国家庭没有那么高可抵扣税款,ITC政策带来税收抵扣无法被家庭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家庭的主要固定资产是房屋,光伏系统的MACRS无法给普通家庭带来税项资产(Tax Assets),但资产以光伏系统为主的开发商可充分利用ITC和MACRS带来的税收抵扣和税项资产,为了充分利用上述两项政策,光伏系统以租代售的模式便应运而生。
  2. 通过政策变现吸引投资建设资金
  通过设计特定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和合同结构(见图),开发商能够将光伏系统带来的ITC和MACRS政策转移给税务投资人。根据瑞士信贷的测算,对于SolarCity每瓦公允市值(Fair Market Value)$5.75的光伏系统,投资人可以通过ITC和MACRS政策实现共$2.98/W的收益,可观的回报吸引了投资人的资金,解决了项目建设期的筹资问题。自2008年到2013年中,SolarCity共募集了15.7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屋顶光伏项目建设,其中包括Google在2011年6月投资的2.8亿美元。
  3. 分布式发电具备的成本优势
  电网售电主要成本在于电力传输和分销部分,以加州最大的电力公司PG&E(Pacific Gas & Electricity)2011年的成本结构为例,其每度电的发电成本只占22%,输电和分销的成本占到78%,发电成本因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出现了一定下降,但占比大、长期看涨的输电费用将不断推高用户端的零售电价。分布式发电成本固定、无电网传送费用的特点使屋顶光伏电力的成本开始低于传统电网零售电价。随着光伏发电系统造价的下降和转化效率的提高,其发电成本优势将更加显著。
  4. 净电量计量法则的应用
  美国有多个州的法律都允许用户将余量光伏电力按照零售电价传送上电网,用户和电网公司的结算按照净下载电量计算(Net Metering),由于在加州等地区屋顶光伏发电成本已低于电网零售电价,向电网上传光伏电力能给用户带来收益。同时,通过与电网进行电力交换可以克服光伏发电电流不稳定的弊端,而不需要追加储能设备投资。
  5. 通过B2C模式拓展家庭用户
  美国的主要屋顶光伏开发商都开通了电商平台。用户通过网络即可实现登记需求、提交订单、选择产品、测算成本以及申请融资等功能。项目建成后,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远程监控系统状态。通过引入B2C模式,开发商提升了用户体验,抓住了屋顶资源,并降低了营销和运营成本。
  中美分布式光伏市场异同
  从政策补贴来看,我国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扶持政策仍以直接补贴为主,就地消纳部分电力除了双方结算电费,中央财政按照发电量给予发电方额外0.42元/Kwh的补贴,上网部分电力则与电网公司按照标杆上网电价+0.42元/Kwh结算,一般低于本地消纳电价,也低于我国给予地面电站的上网补贴电价;在税收方面,对光伏发电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50%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各地方政府为了扶持投资,在中央政策基础上又出台了一些额外补贴。
  美国依靠开发商、税务投资人和用户推动分布式市场的发展。我国市场则主要由政府牵头组织,2013年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在全国各地规划了18个至2015年达1.8GW装机量的分布式发电示范园。国家能源局规划在2014年全国实现8GW的分布式发电装机容量,占14GW规划总量的57%。
  从商业模式来看, SolarCity为代表的开发商是美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主流,公司将来自中国质优价廉的组件、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税务投资人的投资等各种资源转变为具有吸引力的优惠电价提供给用户,用户与SolarCity签订的长期协议能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未来现金流,是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资产;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再将这些未来收益变现,回收的资本进入再投资。这种模式使参与分布式光伏的开发商、投资人和用户都得到了期望收益。
  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仍然延续地面电站开发的模式,项目业主依托自有资本金+银行融资的模式,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和电力出售。我国的分布式项目开发场所主要为商业或者工业屋顶,居民屋顶项目短时间内难成气候。由于工业型用户缺乏20年的连续经营保障,无法支持长期的购售电协议,项目投资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
  从投融资形式来看,SolarCity通过吸引大量税务投资基金获得项目开发资金。在获得用户的长期租赁或售电协议后,SolarCity也成功完成了将长期合约打包后在资本市场发行ABS的运作,从而开创了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的新模式。
  回顾国内,2014年8GW的分布式光伏规划需要投入约700亿元资金,除了企业自投部分资本金,项目开发所需要的主要资金严重依赖银行渠道的长期项目贷款。另一方面,新的融资渠道拓展有限,尚未形成光伏资产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对接,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撬动项目开发的模式仍处于讨论阶段,光伏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点尚未吸引资本市场的投入,行业尚未探索结合补贴政策吸引投资人的项目开发模式。
  SolarCity模式如何借鉴
  目前我国的分布式光伏开发遇到了“前景看好,执行遇阻”的局面,光伏发电要在我国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就必须完善政策和补贴措施、创新商业和融资模式。虽然SolarCity的商业模式随着今后美国税务补贴和电力政策的调整会遭遇一些挑战,但就目前而言,对比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笔者认为其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 创造中国的“SolarCity模式”,解决分布式光伏领域的投融资难题
  国内光伏项目遭遇的融资难题主要是由于商业模式单一,对长期贷款过于依赖。SolarCity让我们看到,资本市场只追捧被市场认可的商业模式。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框架下,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应通力合作,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资金实力和市场经验,引导光伏行业探索分布式发电的新模式,创造出适合中国市场的“SolarCity模式”。
  2. 主管部门出台更高效、完善的补贴政策
  美国市场的经验启示我们,有效的补贴政策能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分布式光伏领域。直接补贴机制只能保障运营后的项目收益率,无法改变投建阶段融资难的局面。建议能源和税务等主管部门制定更多样化的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介入分布式光伏的建设期投资。
  完善分布式项目“余量上网”的补贴政策。由于各种因素,我国依托工业和商业屋顶建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无法完全就地消纳,作为保底收入的“余量上网”结算电价过低,影响了投资积极性。建议主管部门出台政策在限制上网电力比例的基础上提高分布式光伏系统上网电价。
  3. 制定出台光伏系统评价标准
  美国市场分布式光伏能够迅速聚集各种资源实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标准的建立。政府支持的标准机构在广泛听取行业和服务机构的意见后制定的标准,不仅为行业树立的质量标杆,更推动了金融机构和其他服务机构在参与光伏行业时有明确的评价标准。由于行业发展时间短,我国在光伏应用系统方面缺乏权威的评价标准,导致了银行、保险以及投资人等各方无法获得对光伏系统独立的评价报告,也间接影响了这些机构介入的积极性。
  4. 鼓励核心企业探索新商业模式
  鼓励有市场、懂技术和有实力的核心开发商开展各类新商业模式探索,对于前景看好、行业领先的分布式开发模式,应给予全方位的政策、金融支持。引入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光伏户用系统的B2C模式;在建立资金监控和项目建设运营监管基础上,探索众筹模式下社会资金与光伏系统的对接。
  5. 围绕“政策变现”和“长期协议”开展金融支持
  各项补贴措施背后的政府信用是金融机构设计配套产品的主要支撑,对于获得补贴政策且有长期协议保障的分布式项目,未来收益便有政策和经济上的保障。除传统的融资产品,金融机构应探索通过引入信用加强工具,引导长期资金对分布式光伏资产池进行投资。 (作者单位:中国总行贸易金融事业部) 《中国投资》供稿
来源:中国网财经
编辑:姚慧婷
高清图集赏析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esla solar city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